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说说吧,此事若说不出所以然,本宫可不饶你。”
都说太子妃与苏侧妃是手帕交,两人感情极好,如今得到证实。
宁氏吓得上前跪下,如实说了,“我只是想看公公什么时候回侯府。”
“只为这?”
阮氏是不信的。
宁氏点头。
“公公与我夫君不睦,前两日吵了一架,差一点儿兵戎相见,如今我夫君已经两日不曾去官衙,官也不想做了,可是公公却是一直不曾回来,侯府如今冷冷清清的,家不成家。”
阮氏一听,越发疑惑起来,“是因为什么吵架?”
宁氏哑口,她不说,可是阮氏可不由她混过去,虽说她不方便插手侯府家事,但涉及宛平的母亲,她自是要过问的,而且她刚才从苏府过来,看到傅氏那瘦弱的身体,以及憔悴的面孔,她就心头不是滋味,以前宛平在京城时,傅氏不知道过得多好。
宁氏见阮氏似乎怒了,手中的手绢攥紧,最后只好将傅氏怀孕又没了的事说了,阮氏是震惊的,她的确没有想到傅氏这个年纪还有身孕,而后又是这样的年纪好不容易有了身孕,结果却没有了,可想而知她的难过。
宁氏觉得既然已经说出来了,于是也不瞒了,她之所以派人关注苏府,是想着侯爷能与她夫君和好,盼着侯爷能回侯府,不然这么直接住在苏府是什么意思呢,外头的人知道也必定只是闹了笑话。
阮氏吩咐宁氏以后不准再监视苏府,至于侯爷要住在哪儿,那也自是他的自由,同时她劝着宁氏,以后好好照顾婆母,不要再动别的心思。
宁氏心头虽然不舒服,嘴上却是答应的。
阮氏从茶楼出来,整个人都有些不好,她一直在京城里,时不时去苏府看望,竟然不知傅氏怀有身孕,不过最近几个月她没有去了,想来以前看着傅氏圆润一点儿,也不会往这方面想的。
阮氏回到太子府,想到上一次写的信,恐怕都已经在半路了,这一次关于傅氏没了孩子的事,她还是要告诉宛平的,她不在京城,家里人出点儿什么事也护不住。
阮氏于是去了小书房,接着写了一封信往岭南送了去。
岭南梅岭县王府内,苏宛平做了饼干从厨房里出来,后头跟着一条小尾巴。
时菡一天开心的跟在母亲的身后,想着那香喷喷的点心,上面还有各种小动物的模样,他就觉得能吃好多。
母子二人进入堂房,正好遇上时烨从外头回来了,身上披着铠甲,正要脱下时,看到媳妇儿,立即发现了媳妇手中的盘子,于是伸手就去抓了一把要吃。
小菡儿圆溜溜的眼睛正巴巴的看着母亲手中的盘子,这会儿看到父亲抓了一把就要吃,眼泪刷的一下落下,小嘴巴扁着,大颗大颗的眼泪落下。
时烨一听到哭声,才发现媳妇脚边的小家伙,的确是孩子太小,他刚才没看到,还以为媳妇是做给他吃的呢。
苏宛平弯身将盘子拿下来给孩子看,“菡儿,还有好多呢,你父亲在外面忙了一日,这会儿吃一点儿,菡儿一定会同意的,对不对?”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24章 他们要回京城了
第1324章 他们要回京城了
小菡儿一看到盘中的点心,眼泪还没干就笑了,他一把抱住盘子,直摇头,“我的,我的。”
苏宛平忍不住想笑。
时烨也是无奈的将手中的饼干给了孩子。
苏宛平将盘子放在小菡儿专用的矮凳上,小家伙见没有人抢了,脸上尽是笑容,眼睫上还有眼泪,都没有干却笑得如此开心。
苏宛平上前为时烨解下铠甲,时烨忍不住一把抱住她,闻了闻她带着清香的额发,“孩子这么爱吃呢?我接下来几日不出门,我在家里陪你做好吃的。”
苏宛平一听,想着时烨怕是饿了,于是说道:“公主今日跟我学着做红烧肉,卫成已经吃了一碗,说学的不错,那儿还有剩下的,我现在就给你盛去。”
时烨应了一声好,他的确饿了,而且一听到红烧肉,莫名就有些馋了。
苏宛平往外走,时烨来到孩子的身边坐下,看着吃得开心的小菡儿,他很满足,这孩子是他的大子,许是平素太惯着了,不愿意分享,要是还能再生一个孩子做伴,那自是太好了。
时烨正想着入神,小菡儿似乎又想起母亲的话,将手中的点心送到时烨的面前,“爹,吃。”
时烨心中一暖,他这儿子终于愿意分享给他吃了,于是接了过去,父子两人一起吃。
天暗下来,苏宛平夫妻陪着孩子在花园里消食,就看到凉亭上的公主与卫成。
此时卫成左手拿剑,时嫣坐在琴台前,琴音起,卫成便舞起了剑。
苏宛平和时烨隔得远远地站在那儿看着,他们两人的这一幕当真好温馨,尤其看到公主的笑容,在京城里从来不曾看到她笑得如此开怀。
卫成自从退下来,离开京城后,他慢慢地变得沉默起来,不拘言笑,可是自打公主来了,他也变了一个样,以前的卫成一点一点的又变了回来。
“如此美景,时烨,我真的不想离开岭南。”
苏宛平有感而发。
时烨却是温柔的看着她,“那咱们不离开,就呆在这儿。”
苏宛平感激的看着时烨,小菡儿却是忽然抱住两人的腿要抱抱。
时烨蹲身将孩子抱起,顺势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肩头,这一下小菡儿高兴了,最喜欢坐的高高的,转眼比母亲还要高了,他就开心了。
“就这样呆在岭南,时不时打点猎,出去游玩一会,过得开开心心的,挺好的。”
时烨看着天边的云霞,也生了要留下的想法。
此时管家匆匆过来,他手里拿着一封信,京城里来的,管家不敢怠慢半分。
苏宛平一听说是京城里来的,心就提了起来,待看到上面是太子妃所写,她也就松了口气。
展信一看,苏宛平不由得皱眉。
时烨有些疑惑,“上一次大嫂寄信过来,是劝咱们回京城,这才过几日,又来一封信,她这是又来劝的?”
苏宛平看着信眼眶就红了,时烨见状,很是心疼,安慰道:“不管什么事,你别急,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小菡儿见母亲流泪,便学父亲的模样伸手为母亲抹眼角,那笨拙的手法让人心暖又心疼。
苏宛平握紧孩子的手,看着时烨,说道:“我们怕是要回京城了。”
“为何?”
时烨刚才还想着就这么留下来的,如今听到这话,心里头还有些没转过来。
苏宛平却是将信交给了时烨。
清晨,卫成与公主决定出游,两人打算在岭南转转,想必一个多月也就差不多了。
只是大清早的却是被时烨叫住了。
堂房前,苏宛平宣布一个消息,她与时烨打算回京城。
卫成和公主一听,两人的脸色变了,似乎也提醒了两人,不管往日如何,他们还是不可能真的留在岭南的。
时嫣很是难过,看着苏宛平问道:“二嫂,为什么?不是说不回了么?”
苏宛平也是艰难的下了决定,“公主,对不起,我必须回去,我家里出事儿了。”
时嫣听后,心里难受的不行,可是她无法相劝,于是她看向卫成,很是坚定的说道:“二哥和二嫂要回京城,而我仍旧是不回的,我与卫将军呆在岭南。”
卫成一听,立即抬头看向时嫣,许是她一脸的坚定,震憾了卫成,两人呆呆地望着对方。
苏宛平感觉自己在棒打鸳鸯,却又不得不出声相劝:“你们都跟着我们回京城,这样反而更好,再说我们若是离开,公主独自呆在外头,自是不妥当,想来母后也不会准许。”
时嫣岂会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拥有了富贵的同时,也为同时失去了自由,到了京城,她看着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可是谁能理解,她的一言一行都不能出格。
的确,若是二哥二嫂离开了岭南,她一个公主没有理由留下的,她毕竟是有夫之妇,她对卫将军的感激,不会有人理解的。
看着垂下头去的公主,苏宛平于心不忍,于是看向卫成,“卫成,你也跟我们一同回京城去吧,你已经练好了左手剑,这一次平定岭南,你立了大功。”
卫成听到这话,他沉默了。
时烨也出声相劝,若不是太子妃说的事太过突然,他们也不会这么匆忙的做下决定。
公主渴望的眼神也是看向卫成。
所有人都盼着他能一同回京城,卫成却忽然侧首看向公主,“承蒙公主这些日子的关照,末将劝公主与王爷一同回去,末将就不回京城了。”
“卫成。”
苏宛平忍不住开口。
卫成却是起了身,眼底明明有些难过,说出来的话却是很坚定,“我虽然练成了左手剑,可是如今的京城跟以前不同,我不想与人争,再说……再说公主也有附马在身边,不宜再出来行走江湖。”
说完,卫成转身离去了。
时嫣一听到驸马二字,整个人呆住,她的心莫名有刺痛,这种无力反抗的刺痛,令时嫣难过的想要流泪,可是她却没有理由去留他。
苏宛平看向时烨,时烨只好追了出去,屋里只有苏宛平与时嫣两人了,苏宛平忽然说道:“我母亲年轻的时候和离了,带着没有长大的我和弟弟,如今她另嫁给侯爷,不说别的,她是开心的。”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25章 挑拨离间
第1325章 挑拨离间
“人这一辈子不长,很快就会过去,可是这一辈子是过得开心、快乐、自由自在,还是过得憋屈,难受,折磨,这是可以由自己选择的。”
“所谓权势,也不过是过往云烟,多少帝王最后不也是黄土一杯,何况我们这样柔弱的女子。”
苏宛平看着时嫣,公主听着她的话,陷入沉思。
两日后,苏宛平和时烨已经准备好,打算带着孩子回京城去,她不在京城,当真是谁都能上前欺凌呢。
公主同意入京城,卫成留在岭南,他以后或许居无定所,但他不想回京城里去。
这一次走陆路,从梅关经过,上官道时,他们的马车停在一边,送别亭上,卫成一身青衣,右手袖子在风中摆动,他一身肃冷,眼神认真的看着时嫣。
时嫣最后深深的看了一眼,转头上了马车。
卫成眼帘垂下,眼角明显湿润了,只是谁也没有发现。
时烨扶着媳妇上马车,再回头与卫成挥别,马车驶动,卫成也转身走了。
经过梅关,走了一日的路,时嫣忽然挑开车帘,她看向青山绿水,喃喃自语,“卫将军是不是在远处看着我们?”
苏宛平一听,很有些惊讶,她也挑开车帘往外看去,根本没有看到卫成,可是公主那认真的表情却像是看到了卫成。
时烨握紧媳妇的手,由妹妹去吧,她怕是心头难过所至。
出岭南地界的官道,不过是走了五日罢了,这五日里,时嫣总是挑开车帘,她一直认为卫成一路跟着来了,她甚至很有些期待,卫将军是不是会去京城的。
然而出了岭南地界,时嫣却失望的放下车帘,她开口说道:“我感觉不到卫将军了,他是要将我们送出岭南么?”
苏宛平和时烨听着有些心疼,可是又无能为力。
而在车队远处的那条官道上,卫成的身影出现,这儿有地界碑,走出这儿,便不再是岭南地界,他却在这地界碑前站了好久,直到天黑透了,他才转身离去。
京城孔府,孔林锋收到消息,太子妃当真把逍遥王夫妻劝了回来,他又起了去母留子的心思。
于是孔林锋叫来心腹,两人正在书房中密聊,孔凡泽忽然闯了进来,事实上他在书房外站了有好一会儿了,他一听到苏氏要回京城了,心里头就不好受,想他在梅岭山上迷路的这一年,他心头就有恨。
所以他打算亲自带人去刺杀苏侧妃。
孔林锋一听小儿子要亲自前去,他立即拒绝,上一次岭南的事,不但没有做好,反而助苏侧妃坐上了正妃位,儿子也差一点儿没了,孔林锋岂能再让亲生儿子冒险,于是劝他留下,由心腹组织人手前去。
再说这一次孔林锋没想派刺客,逍遥王可不是这么好对付的,他现在只想杀了苏侧妃,那自然得想个万无一失的计谋方成。
而苏氏在回京道上,必定经过几处城池,是他们孔家生意的所在,所以只要在他们的吃穿住行上下手,这样一来,神不知鬼不觉,同时还能万无一失。
孔凡泽听到父亲的安排,有些不高兴,不就杀一个女人,犯不着如此大动干戈。
不过最后孔凡泽给留了下来,而孔家密探却出去传信了。
京城里的一处花棱伎坊,是最近在京城突然窜红的,受不少京城权贵子弟们亲睐,转眼就将周围的生意都抢跑了。
此时花棱坊里雅间内坐着两人。
万里山河的屏风后是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正在弹琴,琴音悠扬,好听极了。
可雅间内的两人却似乎并不怎么和谐,坐在东边团席上的正是翰林院典籍孙浦大人,他当年高中,在京城还风光了一把,这几年却是沉寂了。
即使他是宁相的女婿,如今在翰林院却是臭名远扬,先前借过翰林院同仁的银子,后来有宁家嫡女帮着还了,可是他的名声却是一落千丈。
不过孙浦却并不在意,如今他有着妻子的嫁妆养着孙府上下,他还能有银子出外喝喝花酒什么的,也着实是不错的。
坐在孙浦对面的,却是郑泽承。
早在四个月前,大概是傅氏怀孕的消息被郑泽承知道的那个时候,他气不过,独自来花棱坊喝酒,被孙浦遇上,于是两人在一起喝了一顿酒,结交了。
之后又喝了数顿酒后,孙浦知道了郑府的一些事,使不得在郑泽承面前挑拔几句,每次喝酒回去的郑泽承必会回主院与傅氏吵上一架。
终于傅氏的孩子没有了,孙浦暗自高兴。今个儿邀郑泽承出来,是听说他有些日子不去户部当职,若不是他是郑侯之子,换做旁人,这差事早没有了。
孙浦在翰林院里呆了这么多久不曾升官,上头有个同年出士的上司苏义压着,他心头难过的要命,当时得知傅氏为了郑泽承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在郑侯面前提了一嘴就能将郑泽承换成户部的官职,他不是没有嫉妒过的。
有的人生下来就算拼命的努力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而有的人一生下来什么也不必做,他就能随意得到别人不敢奢想的,可惜他还不珍惜,还为此事将傅氏给恨上。
孙浦这一次邀他出来,名义上是劝着他回去好好当差,实则又顺势提了一嘴,说道:“泽承兄,有些事你也得该早做打算了,傅氏在这个年纪还能生下孩子,以后万一又有了,那可就是嫡子,这侯世子的身份,泽承兄难道就不曾想过?”
郑泽承此时有些醉意,听到孙浦这话,却是摆手,接着又哈哈大笑起来,“侯世子之位,你们一个两个都劝我去争,遂不知我根本不稀罕,我凭着自己的能力,何须借他那名头,这算什么?”
郑泽承的话令孙浦惊讶的说不出话,但他很快却在内心冷笑,暗忖:“自视清高,有什么了不起的,若没有这家族势力,你算什么东西,可笑。”
寒门只能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他们这些世家贵子,上头虽说不让恩荫入士,可是护国侯是什么人物,他生下来就是侯府长子,天生拥有了这么多,他何须做得如此坦荡。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26章 孔滇的把柄
第1326章 孔滇的把柄
在孙浦眼中,这些京城权贵子弟最是虚伪,得到了所有,却要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郑泽承又喝了一杯酒,起了身就要走的样子。
孙浦立即开口说道:“可惜啊,泽承兄无相争之意,有些人可不这么想,傅氏恐怕一心只盼着能生下个嫡子出来,好争了这世子之位,待来日当了家做了主,就将泽承兄与你弟弟一同赶出去,赶出去还不打紧,毕竟是侯爷的儿子,也不能做绝,可若是她将小夫人牌位也赶出郑家陵园,到那时,泽承兄又能如何?”
“恐怕到那时后悔也没有用了。”
孙浦的话一字一句的刺进郑泽承的心头,他可以不争世子之位,他可以离开侯府,但他母亲的墓必须留在郑家陵园,这是她最后的一丝希望与小小心愿。
郑泽承果然面色动容,孙浦心中一喜,接着说道:“傅氏是什么人,如今时日尚短,泽承兄不得不防,还有侯爷如今住在苏府不归,上一次朝堂上,他破天荒的为了苏侧妃上了早朝,为了护苏侧妃,将自己的功勋都压上了,想来在侯爷的心里,苏侧妃与苏义才是他的孩子吧。”
“世人都说有了继母,亲父也变成了继父,虽说传言不可当真,却也不假,侯爷重情也绝情,小夫人不是他的心头好,他就是绝情的,你们兄弟二人也不是他心爱的人所生,所以即使是亲生的儿子,也不及人家苏家姐弟呢。”
孙浦话才落,郑泽承气红了双眼,瞪向孙浦,怒道:“住嘴。”
孙浦不敢再开口了,郑泽承却是快步出去了。
外头守着的下人见郑公子气愤的离开,有些担忧的进来,见主子好好的,松了口气,于是上前说道:“公子,刚才小的在外头看到了驸马爷。”
孔滇么?
孙浦刚被郑泽承的表情吓住,心头正气愤,此时听到孔滇,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再说在花棱坊里进出的贵子不少,孔滇那样的,来这儿也不意外,这会儿孙浦心情不好,并不想见孔滇。
不过那长随却还有话说,“公子,我见孔公子进入一间雅间,那一处正是每次来掌柜的都说有人订了的那一间,而且里头有人,开门的下人,瞧着不似凤国人。”
“哦?”
孙浦有些意外,长随便描述了一下那下人的长相,孙浦立即想起来了,他当初跟着鸿胪寺的官接待过西夏使臣,那下人的打扮有些像了,他下意识的想到了西夏公主。
只是西夏公主嫁入太子府为侧妃,在太子府中,岂能随意出得门来。
孙浦便叫那长随接着去留意。
孙浦在雅间内喝茶,今个儿也没有了兴致要女人,独自喝着茶,听着那少女弹奏的曲子,闭着眼睛假寐。
过了好半晌,长随又进来了,孔滇人没有出来,不过他的长随出来了,却是回孔府去的。
眼看着天色都不早了,孔滇在那雅间里见女子,还不走,莫不是要留夜?
孙浦也不打算走了,于是决定在花棱坊留下来。
长随监视了一夜,第二日清晨,终于看到孔滇天未亮就出了房门,他立即回来禀报孙浦。
于是孙浦主仆二人出了花棱后,在街头的一间茶楼坐下。
二楼栏杆处,他看到孔滇的马车离去不久,从那花棱茶楼出来一辆马车,外头只有两名护卫,护卫瞧着就是凤国人,本是没有什么好注意的,直到那马车上露出一只素手,挑开车帘时被孙浦看到,虽说只是一个侧影,却还是令孙浦呆住了。
说她倾城之貌都觉得俗气了,孙浦只叹没能看到正脸,不过他很笃定,这人一定是与孔滇来往的女子。
如今只要派人去跟踪此人回了哪儿,就知道她是什么人了。
果然在孙浦的意料之中,却也令孙浦很惊讶,此女回了太子府。
所以西夏公主与孔滇有往来,他倒是想起来了,当初可是孔滇与时凌将军一起将公主迎回京城的,不知这途中,他们可有点儿什么?怕是难说。
一想到那个侧影,孙浦的心思变得有些微妙起来,都传西夏公主长得美貌,京城女子都不极她,可惜他不曾见过,若是以前听听也就算了,可如今猜到是她,又想到那个侧颜,不动点心思就不是正常的男人。
不过他似乎发现自己抓到了孔滇一个好大的把柄,驸马爷与太子侧妃在外过了一夜,这当真是天下最大的丑闻,不知皇室若是知道,孔家人会不会人头不保呢?
孙浦心情大好,回府换上官服,即刻就入玉堂署。
转眼过去一个月,从岭南回京城的车队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到了北地,天气都要凉快些,明显感觉到两边气候的不同。
他们不想太过劳累,尤其车上还带着小菡儿,所以尽管选择入城休息,不想夜宿郊外。
这一日来到一处城池,依着往常的惯例,他们入城找客栈,多是找喜客来的客栈,可是这一处城池太小,没有喜客来的客栈。
苏宛平入了城,就随意的选了一处安静干净的客栈住了进去。
苏宛平帮孩子洗去澡,哄着孩子睡下了,时烨才从外头进来,原来他又去外头买好吃的了。
每到一处,时烨必会亲自出门给媳妇和儿子买当地最出名的美食,这一次也不例外。
苏宛平看着热气腾腾的包子,有些疑惑的说道:“这是什么包子?”
时烨说道:“本地人说这种包子最好吃,咬一口就能流得一嘴清香的汤汁,是这儿最出名的包子。”
苏宛平便用盘子装了四个让小令给公主送去,她再与时烨坐下来开始吃,没想小令回来了,公主说不吃,也吃不下,这会儿劳累了,早早的睡下了。
苏宛平岂会不知道公主的心情,这一路上她吃得少,话也少,越靠近京城,她越是沉默,不要说公主,便是苏宛平自己,一想到回京城就在面对的这些人,她的心情也不好了。
1...361362363364365...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