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在叶府里住了下来,苏宛平才平静了两日,杭州城的石金夫与嵇猛便来了,两人也有了些变化,石金夫感觉显了些老态,而嵇猛却是越来越沉着些了。
说起生意上的事,叶玉婵也是在的,得知苏宛平要去岭南,而且还要将岭南的生意再次做到,同时她得到了岭南的盐引。
苏宛平一说起自己对岭南生意上的规划,三人似乎下了一个决定,如今三人皆是各家的家主,皆有了一定的资产,这会儿做什么决定都会更加的深思熟虑。
叶玉婵率先开口,“宛平,如有可能,我可不可能跟着你去岭南,我最近有一个新的生意想法。”
“如何?”
苏宛平一听内心高兴,若是能将叶家传人带去岭南,那是岭南百姓之福。
叶玉婵便说道:“以前我父亲因为失了一子之缘故,一直不想将生意扩大,以至于我们的种子来源皆在东北一带,所以大部分种子更适合东北的土壤。”
“当年苏姑娘离开苏州时,得了岭南的种子商铺,叶家那时也无分身之际,所以当时也没有细细商量此事,如今也算是天时地利人和,我打算在南边也设下一处种子基地培养适合南方土壤的种子售卖,而岭南一直是化外之地,导致百姓生少艰苦,粮食不丰产,以及岭南的商品难以运去中原,钱货流通上也不及东北一带,这一处又是苏姑娘的家乡,如今便生了这样的想法,不知苏姑娘如何看?”
“那自然是好的,岭南不及北边,不是它的地理位置不好,而是少了一条途径,此事便是以后的事了,不过若能将适合南边种值的种子带过去,那自是百姓之福呢。”
苏宛平自是赞成的,那可是她的家乡。
叶玉婵见苏宛平同意了,便是放下心来,或许这也是对苏姑娘当年之恩的一点小小回报。
没想这边石金夫与嵇猛也居然是同样的想法,想跟着苏宛平一起去岭南,因为苏宛平这些年在生意上的照顾,石家与嵇家在平江府都出了名,就数两家的生意最好,而且苏宛平喜客来源源不断的生意单子,不令将两家养活了,同时还将当地的一些小作坊养活了。
石家如今可是杭州出了名的小作坊头目,就以石家的订单养少了整个杭州城的小作坊也不为过。
而嵇家却是织造场越来越大,已经有好几处分部,如今家大业大,尤其当苏宛平的身份暴露后,转眼两家也跟着有了靠山,两家同心,在平江府竟是无人敢惹,而且两家孙辈有指婚,将来联婚,关系只会更好了。
苏宛平看着两位家主也要随她去往岭南,她都很意外,不过她如今回到家乡,要谋的事情有点大,若有他们跟着那就事半功倍了,这可是免费的资源。
苏宛平同意了,两人很开心,为此还与苏宛平约定好,五日后就来叶府,将家族事务安排好,就可以等着苏宛平,想什么时候回岭南都成。
叶夫人邬氏却是为苏宛平亲自挑了两位乳娘跟着,就是生怕她半路耽搁而用到的。
苏宛平是好意难缺,原本想低调的她不得不收下他们,而随即而来的是平江府内外的钱庄管事、粮铺管事、杂货铺管事,也相继前来叶府见苏宛平。
叶玉婵成了苏宛平的副手,陪在她身边帮着处理。
时烨却仍旧早出晚归,也不知他在做什么,苏宛平忙得没有时间过问,不过她却发现来了平江府这么久,已经引起了这么大的动静,竟然还没有被禁卫军追上,也真是奇怪。
苏宛平今个儿处理的有些晚了,从书房出来,叶玉婵跟在她身边,两人正准备各自回房去睡觉,就听到前头的说话声,两人脚步一顿。
月光下,站在廊下的时烨看着吊儿郎当的靠在柱上的华应,他捏了捏太阳穴郁闷的问道:“我母后派你来的?你明知道我要去岭南,你故意去燕北寻我?”
华应只好点头,“正是皇后娘娘的意思,为了不要那么快追上你,所以去了一趟燕北,如今没有办法了,整个平江府的动静太大,我便来了。”
华应越发的郁闷,“你说,我这是该出现在平江府还是去别的地方好。”
时烨却是没好气的看着他,“直接向我母后禀报,我不会回京城的,若是执意命我回京城,那就带我的尸体回去,我说到做到。”
华应一听,只好叹了口气,“你又何必。”
“我在平江府这件事,并没有想掩瞒的,不然也不至于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再说我还是要去岭南的,瞒得了一时也瞒不了一世,与其这样遮遮掩掩,不如直接摊开了说吧。”
时烨很认真的看向华应。
此时苏宛平和叶玉婵走了过来,华应看到她,连忙站直了身子,喊了一声“嫂子。”
苏宛平笑看着华应,“辛苦你了,想吃什么,我叫小令去准备。”
“都可以的,嫂子别累着了。”
华应的嘴真甜。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241章 一起去岭南
第1241章 一起去岭南
时烨心情好了不少,“既然来都来了,就留下来吧,护送我与你嫂子去岭南再回京城。”
“烨哥,这样不好吧,怎么说我也是来抓你们的。”
“你想抓我们?”
“不敢。”
“那就去岭南看看,那个曾经的地方,他们觉得那里是耻辱,而我并不觉得,那里反而是我们最快乐的地方,每天只管着吃饱就好了。”
时烨一提起当年的事,华应的心情也跟着好了,既然如此,就一同去岭南吧。
“如此说来,我还得叫这些禁卫军乔装一番,不然露出身份也尴尬,回去我怕是要被罚了。”
华应想了想开口。
华应留了下来,而他带来的禁卫军转眼成了护送军。
小令带着人做了一桌子美食,几人在桌前坐下,既然也不必避着这些追来的禁卫军,苏宛平决定回岭南去,想到此去岭南要走水路,中途也有好几个月,那就早点起程吧,她不想真的将孩子生在外头,她想回岭南安顿好了再说。
决定要走了,叶夫人有些不舍不得女儿出远门,然而想到女儿为叶家这些年东奔西走做下的生意,她只好默默地为女儿准备着行装。
石金夫与嵇猛也安排了家中的事务,带上自己的亲信便跟着苏宛平一同出发了,这一趟不坐马车,坐上了大船。
船上的日子是很单调而且无聊的,苏宛平基本就是吃吃睡睡,到了码头补给时,时烨才会带她一同下船去闹市吃饭,买些喜欢的玩意又回船上。
华应难得的不必办差事,提着酒壶与时烨一同喝酒,时间慢慢地过去,两个月后,苏宛平一行人终于到了保昌郡地界。
许是消息走漏,苏宛平一行人下船的时候,发现码头上一个搬运工都没有,连着走商小贩也都不见了,而有的却只有整齐列阵站着的地方官员以及差兵。
时烨扶着苏宛平,两人身上的锦衣看着很普通,这模样也像是富绅出门,没想还是有消息走漏。
领头相迎的正是保昌郡新任知州黄安,瞧着四十上下,身边站着的官员,多半就是保昌郡的各地方知县了。
然而看到这些人,苏宛平竟有了陌生感,官员三年为一任期,几年不回,这些人都换了。
然而人前显贵,不认得别人没关系,左右别人认得自己就行。
那知州黄安看到苏宛平夫妻,脸上很激动,带着人跪下,向逍遥王与侧妃请安。
对啊,她如今不再是当年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商人了,她如今可是苏侧妃,这些人都得跪她。
时烨叫他们起来,苏宛平却是终于在人群里看到了莫氏,站在莫氏身边的正是她丈夫,以及主薄夫人,这些可是熟面孔。
莫氏看到她也是激动的很,瞧着眼眶都红了。
所有人起了身,个个恭敬的等着逍遥王发话,苏宛平却是朝前走去,这些官员连忙让开一边,就见苏宛平直接走到莫氏的身边。
莫氏有些惊讶,没想苏宛平时至今日,地位如此之高还会记得她这个旧人。
莫氏看着苏宛平,眼眶里有泪,见苏宛平拉着她的手,莫氏忍不住开口相问:“你母亲可好?”
苏宛平看到莫氏也有些感动,当年多亏得莫氏照顾他们一家,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帮过他们家的人。
“我母亲很好,她找到了能护她一生的人,以后或许还会回来看你们。”
苏宛平的话令莫氏又惊又喜,只可惜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莫氏想要说的话只好暂时忍住了。
苏宛平便说道:“夫人若不如待我安定下来,来一趟我府上如何,这些年不曾见到夫人,我也有话与夫人说说呢。”
莫氏连忙点头,莫氏身边的丈夫杜围,看到妻子当年结的善缘,心头高兴坏了,果然是旺夫的好妻子。
杜围便顺势过来与时烨套近乎,时烨是当年的那个入赘女婿,其实梅岭县的地方官员都认得的,只是装作不认得而已。
杜围能借机上前套近乎,却是让新任知州与知县都刮目相看,毕竟他们是不知道当年的事,而且似乎有人发了话,以前的那些事不准再提。
这些地方官员向来精明,岂会不知道不准再提的缘由,自然是逍遥王的原因了。
黄安带着几位知县也围了过来,恭敬的听着逍遥王与杜围的对话。
苏宛平却是拉着莫氏的手,一同往上头岸边走,那儿候有马车。
上了马车,苏宛平靠在时烨的怀中,忽然笑了。
时烨疑惑的看着她。
苏宛平却说道:“时烨,我这算不算嫁得好,如今我也算是衣锦回乡,让他们刮目相看了,想想咱们当年在这边的艰辛,再看如今他们对我们的恭敬,我竟然心情大好,有种杨眉吐气之感。”
时烨听到她这话,忍不住刮了一下她的鼻子,“你高兴就好,他们如今对我恭敬,正因为我是逍遥王,如若还是当年的那个小子,谁又看得上我呢。”
夫妻两人也是心宽的很,当年的恩怨情仇皆是一笑而已,然而两人的归来,却还是让不少人吃不好睡不着,坐立难安的。
就好比蒋家与孙家了,当年孙家组织青帮,害惨了苏侧妃,虽然后来也得了报应,散了家产,可是如今她衣锦归乡,哪有不怕的。
这蒋家与孙家两家打听到还是当年的梅岭县县丞夫人莫氏最是受苏侧妃喜欢,想必能通融一二了,能留下家族性命就好,什么钱财都是身外物了,于是两人决定去找莫氏相助。
而苏宛平的马车打算去往余城柏青路的小院去,说起这小院让她想起隔壁的院子,便又想到了太子时郁,当年可是两人还是邻居呢。
只是马车才走上柏青路,便又停住了,这时新知州黄安上前行礼相告,说是他已经为王爷和侧妃备下了府邸,毕竟柏青路的院子太小,因为苏家姐弟的名气,实则曾经住过的柏青路院子也是收拾的很干净,还成了当地读书郎瞻仰的地方。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242章 故地重游
第1242章 故地重游
听说每到快要下考场的日子,余城柏青路小院、梅岭县文巷小院,都成了读书郎们集聚之点,有人为了沾点运气,竟在院外打地铺,睡上几宿,听说这样能提高高中的机会。
苏宛平听了,感觉不可思议,合着他们曾经住过的地方成了文物了,都带着这样传奇的色彩。
不过想起当年她弟弟要下考场时也误信开光的白衣,就知道这些莘莘学子们盼着高中的心态,想来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吧。
既然如此,那就给新知州一个面子,去了他准备的府邸,想来住上一段时间,那府邸又成了贵气的地方,还是逍遥王住过的府邸呢。
马车转了道,直接往余城最繁华的中心地段去了。
在闹市过去后,走过一长宽敞又明亮的安静街道,苏宛平忍不住挑帘去看,就见街道两边种下的树木,瞧着很是幽静了。
到了府邸前,才发现这一处府邸正是新建不久,听说是新知州为了修建招待贵人以及黄将军的。
看来这新知州有点能耐,挺会人际关系,这不才建成,这新府邸就派上了用场,难怪刚才从街道过来,发现这一处打理的如此漂亮又安静,原来早做下的准备。
虽然苏宛平不太喜欢溜须拍马的人,但是这一趟却令她很舒适,她对这个新知州也有了些好感。
新府邸自是不及王府大气的,不,连她在外城买下的苏府府邸都不及,不过这府邸在余城来说,已经算是气派的了。
苏宛平的确也有些累了,有不少夫人想要见她,她都拒了。
时烨更不喜应付,于是陪着她睡白日觉,苏宛平醒来时正是傍晚,就发现自己靠在时烨的怀里睡着的,而时烨好好的一个人,居然也能睡得这么香。
苏宛平回头,抬头看时烨,就见他睡得还挺沉的,双臂抱着她,就不曾放开过,这样的时烨总是令他安心自在的。
苏宛平伸手在时烨的胸膛比划着,心里却想着这一趟回来,她是不是要将苏家的族务打理一下,苏家族人有不少做生意的,她也得好好指点他们一下,这会儿正好也有了时间,可以定个规矩,做一些管制,同时也整合一下资源,扩大他们的生意,让苏家族人都富起来。
苏宛平正想得入神,时烨忽然伸手拉着她在胸口乱动的小手,郁闷道:“再这样,我就不管不顾了。”
时烨的眸里有情.欲涌动,苏宛平呆了呆,她怕是忘记了,她已经许久不准时烨吃牛肉和韭菜了,还学着吃素了,这孕期这么长,怕是要让血气方刚的时烨难受的。
“我以后不敢了。”
苏宛平垂下眼帘,连忙缩手。
然而她越是这小鸟依人的模样,越是撩得时烨心神大乱,他强行捉住她的小手不放,双眸深情的望着她,随后将她的小手迅速放入被窝当中。
苏宛平手上的触感令她双颊一红,两颊羞红的模样简直让时烨控制不住自己。
苏宛平小声说道:“其实还有一个法子可以帮你舒解。”
时烨双眸一亮。
苏宛平却羞得将被褥撩高,整个身子缩了下去。
天黑了,两个睡懒觉的还不曾出来,华应有些郁闷了,这些地方官员倒是热情的令他受不了,他应付一波又一波,某些家伙却做甩手掌柜,不管他了。
小令很应时的从厨房里端来吃食,华应一闻到食物的香味,就想吃了。
小令在一旁服侍,华应却是叫她坐下,见没事干,便问起小令的出身,她是从巴蜀逃荒到的燕北,后来才跟在侧妃身边的。
终于在华应打发无聊时光的时候,苏宛平夫妻二人出来。
华应看到一脸精神奕奕的时烨,他感觉烨哥似乎有些不同,像是变了一个人,而且瞧着他这模样,心情定是极好。
华应郁闷的起身抱怨:“那些人太热情了,我简直受不了。”
时烨却是笑道:“许是你这位衣锦归来的华将军令他们佩服,所以就很热情了。”
华应翻了一个白眼,明明知道是什么原因,还非要说这话来气他。
苏宛平在时烨身边坐下,华应也相继坐下,苏宛平见有吃的,立即拿起糕点吃,小令赶紧下去拿苏宛平平素爱吃的去了。
时烨在桌下握着媳妇的手,想起刚才夫妻之间亲密的新花样,便令他热血膨胀。
“烨哥。”
华应再次喊了一声,发现时烨居然在发呆,分神了。
时烨看向他,“有何事?”
苏宛平也发现时烨分神了,她便解释道:“华应想休息几日就去踏青,看看这些山山水水,因为有太多的记忆,我们一起去吧。”
“好,只是……”
时烨看向苏宛平,苏宛平抚着小腹,也想到翻山越岭的不方便,于是说道:“你跟华应去,你们当年三人没少在山中行走,想来有你们独特的记忆,我正好身子不方便,就呆在府上,而且这些夫人们必定是要见我的,我也得应付。”
时烨听后点头,他也是有些担心,想到华应很快也要回京城去,他自是要陪着华应四处走走的。
于是两人休息了三日后,便决定出发了,想必这一趟,两人有可能还会去曾经的罪人村里看看,这会儿那儿已经变成官盐场了。
苏宛平叫小令为两人准备了一些吃食带上,此去恐怕得几日光景,而苏宛平却留在府上,不少地方官夫人见她,她都以养身子为由暂拒,显然再这么下去也不成,毕竟这儿也是她的家乡。
送走时烨两人,苏宛平才在堂前坐了一会儿,外头就传莫氏来了,别人都可以拒,唯莫氏不可,她也敬着莫氏,苏宛平这人特别的念旧。
莫氏进来,苏宛平起身相迎,莫氏却是连忙上前相扶,直劝她以后注意些,不必起身的。
两人移步花厅,在那儿赏着花,看着外头的花园,都修整的很好,这府里的下人也是黄知州找来的下人。
莫氏一看到这府邸的模样,便说道:“宛平怕是不知,这府邸的安排是黄知州的妻子所为,所费银钱都不曾从公户上出的,而是知州大人的妻子顾氏出的银子,顾氏是商户出身,家里的生意做得极大,极为有钱,这府中的下人也皆是顾氏找来的,听说是顾家的家生子,所以用得很安心,宛平不必担心就是。”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243章 不记当年恩怨
第1243章 不记当年恩怨
苏宛平一听,倒有些意外,这一任的知州没有娶名门贵女却是娶了一位商贾之女。
再听莫氏细说,才知道这位知州并不是寒门出身,家中书香门第,虽不是大户,却也在一方极有影响力,而这位黄知州与妻子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就住在隔壁,因门户是商贾,所以原本是不得黄家待见的,但这位黄知州却是执意要娶的,而且娶了这位女子后,便一直不曾纳妾,瞧着黄知县也是一个痴情的人。
莫氏说了这么多,令苏宛平对黄安与顾氏都有了好的印象,瞧着这位顾氏还当真是贤内助,极会做人,自己拿出银子为丈夫周转,虽有溜须拍马之嫌,但是一个保昌郡若有这么一处地方专门招待上头的大人物,的确还是能令人愉悦的事。
莫氏好聊,将如今的保昌郡情况大略的说了一遍,让苏宛平也有了一个底,也不至于这么的陌生。
随后莫氏又说道:“宛平,我知道你身子不方便,这些人三天两头的来,也不是个事儿,不如宛平定个日子在府中举宴,想要见的都在那一日一同见了,以后可就能安下心来,就算不理会,她也无所谓。”
苏宛平一听,倒也是一个好的对策,如此一来,她就一次解决了。
莫氏接着说道:“季大儒府上,宛平怕是得样自去一趟的,前年季夫人得了伤寒,差一点儿没了,后来又养好了,这两年身体一直时好时坏的,我听说季大人与季夫人都念着这个弟子,想来难得你们能回来,得去看看呢。”
苏宛平一听,连忙点对,“夫人说的对,是我大意了,我这几日有些犯困,就没能顾上,如今时烨出了门,过两日他回来,我与时烨一同去看望季夫人,我弟弟回不来,我自是要代我弟弟去问安的。”
莫氏点头,而后又试探的问道:“当年的青帮那些人……”
若不是孙家与蒋家求上门来,她也不想开这个口,蒋家与杜家本有着千思万缕的关系,也不能眼看着他们不管。
苏宛平一听,她还有些愣住了,她差一点儿忘记了这两家人,说起来,她从来没有将在余城当年的事放在心上,何况如今她已经是侧妃,要捏死他们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也就更没有这个必要的,当年害她的人也尝到了恶果。
苏宛平笑道:“青帮的那些人是谁,我怎么不记得了。”
苏宛平向莫氏眨了眨睛,莫氏反应过来,感激的看着她,随后也笑了,“宛平说的对,这些人没有什么好记住的。”
莫氏心中感慨,也只有孙家与蒋家以己度人,谁还记得当年的那些小事儿了。
莫氏留下来吃饭,吃过饭后回去,也没有回梅岭县,杜家本就在余城有府邸,她才回到府上,那孙夫人与蒋夫人相继过来了,莫氏瞧到两人那担惊受怕的模样,莫氏便说道:“早知道今日,何必当初。”
孙夫人与蒋夫人两人惭愧的低下头去。
“你们这是以己度人呢,你们以为个个都像你们那样睚眦必报,苏侧妃心胸宽广,当年的事都放下了,瞧把你们给吓得的,以后多行善,少为恶,来日再对付出一个人物出来,可就没有这么好说话的。”
两人连忙应下,只要苏侧妃不再对付他们两家,他们一定会多行善事,再也不敢为恶了。
莫氏便让两人走了,既然已经知道错了,也不想再多劝,以后也不太想与二人走得近。
蒋夫人与孙夫人一走,莫氏感慨道:“傅娟一家是真的有了前程,想不到这对夫妻之间的感情亦如当年之时,宛平没有嫁错人呢。”
此时山林中,时烨与华应正在打猎,华应从树上跳下,看着地上奄奄一息的野猪,笑道:“烨哥,要是卫成也在,咱们三人就真的像回到当年一样了。”
一说到卫成,华应脸上的笑容也没有了。
时烨也是停住了动作,叹了口气,“咱们三人当中,卫成受的委屈最多,来日若能寻到他,我们必要喝上三日三夜的酒。”
华应点头,“喝上三日的酒。”
两人合力将野猪弄下山,来到一处庄户破旧的院子前,将野猪丢下,那庄户听到声响,开门出来瞧,门外已经无人,却是看到一头野猪,对方很是惊讶,不明白是谁丢在这儿的。
1...338339340341342...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