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时烨依依不舍的从屋里出来,杜储也候在外头,他送别时烨三人,心中五味杂陈,想来时家入了京,也不是想像中的那般顺遂。
内室,苏宛平猛然睁开眼睛,立即坐了起来,“时烨。”
一室清冷,哪有她梦中人的影子,但是她昨夜梦里梦到时烨抱着她睡,她还听到了时烨的心跳声,竟是如此的真实。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614章 雪中送炭
第614章 雪中送炭
苏宛平忍不住苦笑,她准备起身披衣,却发现枕头下两缕头发打成结,她呆了呆,瞧着这两缕头发是齐齐剪下的,所以时烨真的来过?
苏宛平的眼眶莫名有了泪意,结发……结发夫妻?
苏宛平想到这儿,她竟是笑了,从怀里拿出一个香囊,将两缕头发放入香囊中,带于身上,就像时烨时常陪伴在她的身边一样。
苏宛平心情大好,从屋里出来,就看到杜储呆在院中,莫不是在等着她,看她怎么哭鼻子不成?
“九爷,时烨走了?”
杜储连忙抬头看她,一脸的惊讶,她是如何得知的?
苏宛平却是扬起了唇角,她在杜储身边坐下,接着问道:“说说看,余城眼下怎么样了?”
杜储反应过来,便将余城的事说了。
余城内,蒋家家主与青帮帮主都死了,而两家却结了死仇,正不死不休的相斗,蒋夫人已经将大女儿嫁入顾家,原本该守孝三年,家中子女才能婚配,哪知蒋夫人却在喜事后才发丧,所以才成就了这段姻缘,保住了蒋家。
如今青帮表面上不敢动蒋家,但是暗地里却是各种勾当,城里不太平,那青帮帮主是孙令仪的嫡长子,没有孙令仪有手段,年轻不服众,便是青帮内部也有各派系,想来也没有以前的威势了。
苏宛平一听,便点了点头,看来该轮到她出手了,只是她该怎么回到城里,她得想法子弄到银子,瞧着是不是可以乘着蒋家和青帮内部的混乱,暗地里在两家那儿捞些银子救急?
余三当家来的粮食和杂货全部在私岛上停放,不敢入余城的码头,好在苏宛平早已经派人去通知了,至于苏杭两地的布料也早已经到了梅岭县,还是按着先前的,先收下了布料,卖完便将货银给回。
然而这段时间她只顾着与蒋孙两家相斗,都不曾去行商,所以这批布料也一并在余家的私岛上存放。
苏宛平就这银子一事想了一个早上,正在她筹谋之时,院外有人求见。
杜储将人带了进来,来人三十上下,一身长衫,虽说作书生的打扮,但看得出来,他很精明,是个商人,此人就跟滕海有些像,不像读书郎。
来人自报家门,“我是鹏城王家长子,听得喜客来杂货铺生意极好,原本想加入杂货铺行商,后又想着今年乡试之年,再去拼上一拼,若不成,便死心踏地的做生意便是。”
“于是我得知喜客来还有钱庄的生意,利钱极高,与其将这些本钱放在手中浪费一年,倒不如放入喜客来的银庄赚些利钱,若是我中了,将来入士为官,自不能再参与行商之事,倒是存于喜客来银庄也是一大笔收入。”
此人说的话合情合理,听者似乎不得不信。
苏宛平将之上下打量一眼,有人特意送来银子,她哪有不收的道理,只是这人怎么知道他们住在这城郊的,还有余城的事此人不知?太诡异了些。
王公子在桌前坐下,便漫不轻心的喝起茶水,杜储和滕海在清点,半晌后,两人一脸惊讶的看着苏宛平,说道:“银钱有十五万两。”
十……十五万两?
苏宛平再次看向这位书生模样的王公子。
王公子却是点头,“苏东家可得点仔细了,这一笔帐是我王家的全部积蓄,这一次就交给你了,我知你们傅家在余城的事,但是我相信苏秀才,想来苏秀才的前程不会只值十五万两银子,今日我王家为傅家度了此难关,他日苏东家如数将利钱交付于我便是。”
“那你存多久?”
苏宛平决定这一次写下的文书,必定定死期限,什么不到期限只能取回本金的事,从此以后她银庄的规章之中不会再有,这一次亏便是吃在这一条规则上,也是她上一世带来的思维模式,人人平等的社会,自然她也不能不让别人取钱回去救急。
但是现在她长了教训,一但定死了这条规矩,谁要取本金都不可以,但是可以根据存款金额来借款,不过借不借那得她同意,到时她可以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她算是变相的给普通百姓救急要钱一个缓冲,却是管制了所有的客商。
王公子一听,便说道:“我存五年吧。”
“五年?”
杜储都惊了一跳。
苏宛平却越发觉他古怪,此人不认识她,却敢将这么多的银子存到她名下,也太心大了些,但是眼下这一笔银子便是能救急她的银两,她必须收下,不管有没有问题,先救了眼前的危机。
于是苏宛平麻利的将五年之期的文书备下,为此她在上面注重的写下一条,文书注明五年,五年内不可以用任何理由取走银子,但可以凭着存银借款,最高可借存银的两倍。
对方看到这张文书,眼神里有笑意,朝苏宛平抱了抱拳,“苏东家会做生意,便是最后一条,想来将来银庄必能赚下不少银子。”
苏宛平有些不好意思,这是占了人家便宜。
王公子拿了文书便离开了,虽说这十五万两银是高利,但是五年的时光,够她翻身的,到那时她还怕还不上这十五万两银子不成。
苏宛平与杜储将人送走,待看不到对方的背影了,场中三人都高兴的笑了起来,“当真是雪中送炭,咱们要翻身了。”
苏宛平高兴的说道:“腾海,九爷,以后银庄新入一条规定,存钱定死期限,不到期限不得取钱,不然又被这些人合伙协持了。”
滕海和杜储立即点头,有道理,本该如此,不能好处尽他们占着,这么高的利钱,他们从来没有说不给的。
“大家伙的再养几日伤,过几日,咱们该打仗了,青衣回一趟金凌镖局,多找些镖师来,我们要大干一场了。”
青衣养了两日伤早已经好了不少,这会儿心头高兴,当日便听了苏宛平的话,从余城码头翻过迷雾林,一日功夫便到了梅岭县的码头,还当真是这样的。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615章 回到城中小院
第615章 回到城中小院
傅氏得知他们又要回城了,心头的石头放下,他们可以明正言顺的做人,终于不再拖累儿子考取功名。
五日后,苏宛平一行人抬着银子便大张旗鼓的入了余城。
一路进来,前头杜储便敲着锣鼓,挂上条幅,苏宛平站在拆了顶的马车上,大声说道:“各位街坊,我是喜客来东家苏氏,今日通知各位街坊,但凡喜客来银庄欠下的银子,全部聚集在城南处领取本钱,只需要带上字据便可。”
随着苏宛平话落,马车周围两排镖师高声重复,队伍很是高调威武。
街头的百姓向来爱看热闹,这可是大热闹,看着他们一行人往前去,都纷纷跟着去了。
在城南兑走银子,那儿隔着县衙近,同时她将所有镖师都聚集在一起,如此她便不害怕青帮的人来捣乱了。
于是他们这一支队伍在整个余城四城区都转了一圈,便在城南被烧毁的银庄前摆了摊子,开始兑换银子。
果然有街坊一脸怯意的上前来,苏宛平坐在那儿老神在在,旁边的银庄大管事与小管事对着帐本,一一兑换,绝没半点拖延,只是由于他们的存银没有到期限,所以兑换走的银子,是不会有利钱的。
这些人有的已经存了上十个月,想想再坚持两个月就能拿到一半的利钱了,然而生怕苏氏又跑了,都想着先拿回本钱为好。
于是接连兑换了三日,到第四日,苏宛平将先前解说的秀才们都叫了回来,一两银子一天,开始解说银庄的新规,同时提醒各位存款的百姓,若是早拿出来,便没有了利钱,以后喜客来银庄不再高利存款。
那些最后收到消息跑来兑换的,在听到这些话后,又有些犹豫起来,瞧着也没有几个月了,再看喜客来东家,都已经坐守城南几日了,那银子还能源源不断的兑换出来,而且他们也看到了,不少贵夫人都来兑换,人家也是眼都不眨一下。
这些百姓停滞不前,却是围在那边看情况。
而贵圈里的那些夫人们先前被蒋夫人搓使都跑来兑换银子,蒋夫人认为苏氏绝无可能莫名得到这么一大笔银子的,哪知这几日不管来多少贵夫人的字据,喜客来是眼都不眨。
直到蒋夫人听到何家的银子已经兑走,人家还在城南银庄摆摊,蒋夫人心下一狠心,便叫管事的去将蒋家的银子也兑换走了,其中便包含着青帮的四万两银子。
这一下蒋夫人信了,这位有钱了,是真的有钱了,只是她的银子从何而来的?这笔银子来路不明,蒋夫人有些不甘心。
而喜客来银庄十五万两银子也兑换得七七八八,好在这些街坊们的存银都是小钱,一人手上存个百十两已经算是多的,她倒不必怕,待喜客来的杂货铺子开起来,她便不必担心银子的事。
不过想到青帮砸了三间铺子,自己又砸了三间铺子,到时修缮费用还不少,好在杂货已经运到了余家的私岛上,只需要运回余城码头便好,到时她得派更多的人守在余城码头卸货才成。
于是苏宛平再一次号召大家伙的来存银子,如果就这几日存下的银子,他们喜客来仍然是给高利钱。
这个消息传出去,贵圈中还有不少贵夫人没有兑换的,倒也不急着换了,反而有人生了心思想去再存一些,都听说蒋何两家大户都已经实打实的兑走了银子,一分利钱都没有。
想来苏氏是真的东山再起了,马上也得乡试了,就着苏秀才这面子,他们也该相信才是。
有了苏宛平这大方的一招,私下里不少富户派了管事的过来存钱,不过这一次的文书却是定死了期限,不到期限不给取,这些贵夫人看了,也没有在意,左右不过一年时光,很快便能过去了。
没想转眼又收回来六七万两银子,这些银子有几家大户支持,至于蒋何两家,喜客来暗中早已经定下规矩,从此往后,喜客来不做余城蒋、何、孙三家的生意。
将来有他们后悔的的时候。
喜客来收了摊子,接着回到先前的三间银庄,派了工匠将那银库收拾妥当,他们又开始开门做生意了。
而其他的杂货铺原本是青帮掌管的,如今苏氏回来了,自始至终都不曾欠青帮的银子,所以青帮若要占有,他们便是明抢,苏宛平可以去县衙里告他们。
此时青帮正是多事之秋,便是帮主之位也不曾坐稳,先前以为得了喜客来的生意,高兴坏了,到这会儿才知道,他们一没有喜客来的铺契,二没有苏东家的文书,他们若是得了,便是明抢。
青帮不占理儿,想让地痞流氓三天两天来骚扰,却被苏宛平带来的镖师们打得落花流水,手段极其强硬,倒是震慑住了青帮的地痞。
杜储亲自去了梅岭县余家私岛,决定将布料、粮食、杂货全部运过来。
滕海却将先前杂货铺子的管事伙计以及绣娘们全部请了回来,喜客来杂货铺重新开张在即,街头也热闹了,苏宛平却与傅氏和毛氏回到了柏青路的院子。
院子里倒没有被人打砸,显然他们得了喜客来,早已经忙着了,自是没有时间管她这小院子的。
但是院里长了草,处处布满了灰尘。
苏宛平爬到围墙上往隔壁院看去,那草深的都要齐墙了,隔壁院的人怕是不回来了吧?那个倒是奇怪,当初说只住几日,果然只住几日。
巧杏、云娘、阿奴三人都来了,先前管着他们的院子,所有帐簿经过她们的手,不必理会那些生意上的事,绣庄那会儿还没有开起。
后来出了事,三人也各自回家里躲着,如今东家一回来,便赶了过来。
苏宛平很开心,这些从梅岭县跟着她来的旧人,都是对她忠心耿耿,对她有一种迷之自信,她实在惭愧。
小院子收拾出来了,管事院子也得收拾好,接着阮娘帮着上前做饭吃。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616章 顺走画像
第616章 顺走画像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曾经,像是什么也没有变。
苏宛平回到书房,她看到墙上挂着的画,笑了起来,拉开抽屉要再看那幅画时,却见抽屉里什么也没有,她的画呢?
她画的时烨,那个穿着罪人服的小痞子,怎么不见了?
苏宛平在书桌里里外外寻找,最后将书架都翻了一个遍,也没有找到时烨的画相,莫不是她记错了地方?
此时傅氏叫她吃饭,她便将此事搁下了。
许是谁都不曾想过,时烨来了余城,将自家媳妇所住过的地方都走了一遍,那抽屉里的画相,上头那句:“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使人震憾,他便将画给顺走了。
这是她写给他的话,她竟然如此思念着自己,先前匆匆来岭南,他已经想好了,要是她另嫁了,过得很幸福,他便离开,要是过得不幸福,他便抢回来,如今他算是可以安心的去打仗了,这些年的努力,他值得。
蒋府大院,蒋夫人在堂前来回踱步,她想不到喜客来就又重新站了起来,先前所有的压迫威胁,竟然还能令她东山再起,她派出所有蒋家的暗探,终于查了出来这位苏东家的银子是从何而来的了。
听人传青帮内部银库被人洗劫一空,青帮正查不出是谁人所为,而此时却正巧苏东家原本身无分文结果却拿出一笔银子夺回了财产,如此巧合。
于是蒋夫人写了一张请帖给魏氏送去,她上头写着她知道青帮银库被劫银子的去向。
果然原本势不两立的曾经的手帕交还是聚到了一起,却是在外头的福来客栈里。
蒋夫人将她猜测的告诉了魏氏,魏氏一听,脸色大变,他们青帮的喜客来产业被傅家夺了去,傅家忽然得了这么一笔银子,她正纳闷呢,原来是抢劫他们孙家的。
魏氏立即回到孙府,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儿子,如今大儿子掌管着整个青帮,正是缺着银子,没想一上任,银库便被劫了。
然而孙家嫡长子却是将一封密信交了出来,“娘,这是主公的意思。”
“主……主公?主公怎知我们……他不是在京城。”
魏氏颤着手接过密信,看到上面主公的私印,她吓得不轻,只见上头说起他们青帮不听当初指令,在余城祸害百姓,所得银子需得全部充公,并告诫孙家,以后会时不时有人来岭南查看,他们若不安守本份的做生意,还敢欺负百姓,便想想孙令仪的首级,以及蒋老爷的首级。
这一下魏氏明白了,他们最大的靠山,结果也是制约他们的人,原来两位的死因皆是主公之意,若是再像以前那般,那岂不是她的大儿也得死?
魏氏颤着手看向儿子,半晌说道:“解散青帮,咱们孙家安守本份的做正当的生意,不要再节外生枝,只要一家人能平平安安的便好了。”
孙家嫡长子点了头。
蒋夫人见魏氏是匆匆回去的,想来接下来数日,她便可以借青帮的手除去傅氏一家。
然而等了几日过去,青帮却并没有出手,甚至风平浪静,傅家的生意也是风声水起,蒋夫人有些看不明白了,再去派请帖给魏氏,魏氏却是拒绝了,算是要与她绝交了。
蒋夫人见青帮不再出手,自己是富绅商户,自是不敢明目张胆的出手,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喜客来一步一步的起来。
喜客来钱庄又重新开张了,街坊们又来存钱,虽说存钱的是少数,但眼下存款利钱却低了不少,反而实行起借款的生意,但是借款的利钱却高了不少,即使是高也高不过先前存款的高利,以前退了银子的街坊很是后悔。
喜客来是讲信用的,他们都错了,要是当初再赌一把,便能多拿一半的利钱了。
钱庄不再高利,少了人存款,她这一次还了这么多的借款,再吸收进来的借款,也皆是一年死期,这一年当中她根本不必担心,安心开她的杂货铺子便是。
接下来便是布庄和绣庄,贾赵两家都已经与管事的打好了商量,只要是他们喜客来的绣品,自是要的,主要是他们的绣品是双面绣,很是好卖。
杜储将余家私岛上的货物运了过来,苏宛平带上不少镖师去往码头接货。
待余家的杂货上了岸,各杂货铺的掌柜和伙计们早已经各自备下驴车,来这边运货了,瞧着又要大肆做起生意,听说杂货铺前的杂货郎穿着喜客来的衣裳又来排队了。
先前余城加盟了喜客来的,事后将喜客来的招牌拆了下来,也没有毁去,如今倒是又挂上了,也相继前来要运货。
倒是直接在码头便分摊了起来,苏宛平将他们一一满足,余下的才拉入仓库,她自个的驴车队还得将货物运去七郡售卖。
忙了一日,苏宛平回到小院,便听说三位钱庄小东家来拜访,说起这三人,她也不知道怎么说他们好,当初出事的时候,三人的确没有出面,倒也没有因此而踩她一脚,想着青帮的厉害,他们三人俱怕也情有可原。
不过以后钱庄要做大,他们三人也仅限于岭南了,在岭南她得靠他们三人,不仅钱庄还有杂货铺。
于是三人请了进来,滕海脸色不好看,将三人引入书房。
书房内苏宛平坐于主座,杜储面色阴冷的站在一旁,眼神盯着三人进来,却是看得三人很愧疚。
三人上前向苏宛平抱了抱拳,相继在交椅中坐下,苏宛平也没有叫巧杏上茶,就是这么干坐着。
三人有些不好意思,为首的董东家说道:“苏东家还请见谅,我们三人也是有苦衷的,当初青帮和蒋家要对付苏东家的时候,便派了人过来警告过我们,若是我们敢伸出援手,我的家人便会性命不保。”
“我们三家在余城也不算是大富户,手里的生意受多方制约,青帮势大又胆大包天,被他们威胁的商人不少,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只好隐忍。”
其他两位家主也相继开口。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617章 生意兴隆
第617章 生意兴隆
苏宛平看着三人,过了半许方说道:“你们说的也没有错,只是眼下青帮和蒋家视我们如同眼中钉,你们三人再与我喜客来靠近,不怕他们报复了?”
董家主见苏宛平没生气,连忙接话,“青帮已经解散了,听说开始做正当的生意,想来也不会再威胁我们了吧,至于蒋家,自从蒋老爷去世后,蒋家大子此人眼界不高,成不了大事,生意上也是门外汉,至于那个蒋夫人,毕竟是妇人,在后院里勾心斗角不成问题,生意上却是出些鬼主意,听说最近亏了几笔生意,族里的人都不准蒋夫人插手了。”
苏宛平一听,倒是笑了起来,“你们的消息倒是灵通,既然如此,我也便原谅你们了,这一次前来,是想要拿多少货?”
苏宛平一脸风淡云轻,三人却被她的大度感动,正要说自己拿多少货时,杜储便开了口,“苏东家虽说好说话,但是这笔帐我九爷却是记下了的。”
“当初我与苏东家逃难之时,三位可是半点援手也不曾给,哪怕是给我们通风报信什么的也好,却是像与我们喜客来不认识似的,这笔帐可不是这么就能清的。”
三人一听,脸色都变了,董家主连忙说道:“这事儿我们都很愧疚,的确是我们三人不对,所以这一次我们与苏东家来做大生意的,想再在各州郡多开些杂货铺子。”
苏宛平听到这话却反而笑了起来。
董东家一脸不解。
苏宛平语气淡淡的说道:“待我弟弟乡试过后,想来与我傅家做生意的人会更多,你们也是为了自保,再说咱们也不过是生意合作的关系,除此也没有义务生死相帮,所以除了岭南,其他地方的生意,三位便不必插手了。”
三人一听,心头咯噔一声,想不到这一次他们会失去一个这么大的机会,这半年以来,开杂货铺子,他们的确尝到了甜头,这会儿正想着怎么扩张,将生意做大呢。
于是三人互看了一眼,点了点头,董家主说道:“所以这一次我们来也是想跟苏东家说说,先前在喜客来钱庄的帐一笔勾销,我们也不做那钱庄的东家了,就做喜客来杂货铺的分销商,还希望苏东家给次机会。”
苏宛平看向三人,皱眉问道:“你们当真不要那钱庄的利钱了?”
三人心想着那钱庄就算开起来了,将来利钱又能得几何,他们便拿着这一万五千两银子当做分销商的本钱得了,这杂货铺子能赚钱,而且他们发现了一个商机,便是到了一处地方,发展二级分销商,他们拿了货,转手便卖了,到时他们还能辅佐对方开铺子,让别人帮着卖,也不必他们亲力亲为。
这三人早已经打了小九九,算了一笔帐,钱庄瞧着眼下这利钱,便是借款出去的利钱也不高,都不及先前存款的利钱,他们还要那三成利作甚,便是立即点了头,还纷纷将怀中的文书拿出来,当面撕毁了。
苏宛平看到这儿,她的心思有些微妙,将来这三个家伙不会反悔么?毕竟先前投了不少银子下去,眼下虽说钱庄没有利钱,那是钱庄新规才开始,恐怕三人还不知道这世上要借钱的人会有很多呢。
苏宛平也不点醒,却是叫杜储将那文书拿出来,也一并撕了,这帐就了了,那他们愿意做她的分销商,那便是纯粹的客商关系了,也不必纠结了,他们要多少货,只要有的,直接运走便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