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苏大丫却是没有看她,将这些写好,她便叫来苏金,苏金会功夫,她教他将这些写了字的花瓣与布条丢水中去。
苏金听了她的指令,将这些东西丢了出去,接下来,苏大丫便不说话了,她靠着门板闭上了眼睛,其他人更是不敢问出半句,也跟着她闭上眼睛休息。
船开了两日,苏大丫前后丢了三次的布条,他们几人的外衣都没有了,此时感觉到了冷意,却没有半点办法。
接着又过去了五日,船外头已经开始有人谈论到了瑞安府后他们要找驴车队的事。
然而船舱内几人却没有半点反应,这日傍晚,船减速,外头的护卫水手开始吃饭,可是他们船舱内却无人来送饭,想来是丁家兄妹故意要少送一顿,饿着他们的。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35章 苏大丫潜逃
第535章 苏大丫潜逃
苏大丫也没有说什么,饿得没力气了,便靠着睡,看得赵氏和钱氏更加不明所以,她们先前好吃的好喝的,在船上多自在,那会儿却觉得这船坐着不舒服,如今她们不这么认为了,只要还能吃好睡好,她们不嫌这船不舒服,还会很高兴接着坐下去。
显然那是不可能的。
当天夜里,船上忽然起了骚动,船舱外有人跑动,便听到有人说道:“有海匪,有海匪,丁家的船怎么会被海匪盯上,这是怎么回事?明明一路都很顺利的。”
随着这一句话传进来,苏大丫却睁开了眼睛,接着笑了起来,想与她斗,还嫩了一些,苏大丫立即起身,将所有人叫起,看向苏金说道:“咱们能不能逃就在这一次了,我们跳下海,上那艘船,你在上头呆了这么久,一定熟悉他们,正好等着丁虎与这些海匪相斗之时,我们就将那艘船开走。”
苏大丫的计划很是疯狂,在场的几人都呆住,苏金看着苏大丫,只好点头,早在大丫写下那些东西时起,他就该想到的,如今跑不跑,他们都没有后路了,再不逃走,就要死在丁家兄妹两人手中。
“谁有火折子?”
苏大丫朝几人看去一眼,此时赵氏将火折子拿出来交到自己女儿手中,她平素爱在厨房折腾,所以习惯带上火折子。
每人脱下一件衣裳,咱们将窗户给烧了,烧出一个口子,咱们便能逃了。
真是疯狂至极,所有人都没有想到,都以为要闯开正门往外跑呢。
很快干燥的船舱点燃,没多会火越烧越旺,几人吓了一跳。
此时已经出现了一个口子,要是四周都是火,再往前一跳就是海水,就算烧着了他们也死不了,可是赵氏和钱氏却还是不敢往前冲。
苏金拉着母亲钱氏就往前冲了出去,苏大丫也毫不犹豫的往前一冲,苏三丫将赵氏往前推了一把,转眼五人冲出船舱,直接跳入海水中。
此时两艘已经被对方逼停,瞧着样子就要调转方向往后关撤离。
乘着这个时机,苏大丫几人拼命的往那边大船游去。
苏金在那艘船上呆了三个月,自是熟悉的,他带着几人往船后方去,只见那后方有绳梯,五人便陆续往上爬。
没想前头对付海匪的丁虎看到了五人逃到那艘船上去了,一想到上头的十万两银子,暗叫一声“坏了。”
于是丁虎指使身边的护卫放下小船,他带着人马追去。
这边留下大半与海匪周旋,丁虎却是火急火了对付起苏大丫几人来。
苏金一上船,一路杀到船舱,指使着船管事开船,船上其他的护卫蜂拥而至,苏大丫从袖里拿出匕首便抵在船管事的腰间,威胁他们不要靠近,谁要是靠近了,就大家一起沉船。
此时苏三丫已经拿起大锤对着船准备要去砸,那些人不敢动了,只好听话照做,将大船开动。丁虎眼看着要追上时,大船一发力,便将他的小船甩在了后方。
丁虎努力的追了一段路,身边护卫大声呼叫:“起火了,船起火了。”
丁虎连忙回来,就看到妹妹站在船头吓得脸色苍白,而所有的护卫都往海水中跳,那边海匪已经上了船,瞧着抵挡不住了,就算眼下丁虎再赶回去也于事无补。
丁虎就这样亲眼看着妹妹落入那海匪的手中,看着那海匪头目示威性的用刀抹向了丁茹的脖子,接着将她推下了海,丁虎沉痛的大吼一声,收回目光时,眼眶里有泪,再看向前头的大船越走越远,丁虎狠下心来,接着朝前头追去。
丁虎拉满大弓,朝着那边大船射入一箭,却是钉在船头夹板上,没有半点反应,丁虎不甘心,于是身边的护卫都拿起大弓朝那边射过去,嗖嗖数声,箭羽钉入船身,没想有一支箭将那夹板扎穿,有海水冒了进来,可是此时船上所有的水手还有护卫全部都在与苏大丫几人对抗,谁也没有发现。
这边冷箭不断,船尾已经扎满了箭,然而大船却并没有减速,小船越追越远了,丁虎却是气得将空箭囊甩在水中,弓也不要了,却是催着他们快快划船。
苏大丫让赵秋红去外头看看,看后头可有将丁家的护卫甩掉,赵氏也不敢走远,就在船舱外看了一眼,转身便进来,惊惊颤颤的说道:“后头没有人了,海匪也不见了。”
苏大丫松了口气,开始与船上的这些丁家下人谈了起来,她说船上有粮食她可以将粮食分给他们,到了瑞安府地界的码头,他们便可以带走这些粮食,各自寻生路去,也不必跟着丁家了。
那些人听后有些犹豫,这船这么吃水,那粮食一定很多吧,这些人有些动容,有人朝苏大丫问道:“你当真愿意将船上的粮食都给我们?”
“那是当然,船上除了粮食还有一些别的东西,这些东西便是我们的,呆会到瑞安府地界的码头靠岸,我便带你们下去粮仓,只要是粮食,你们大可搬走,我绝不会留恋半分。”
“那其他的是什么东西?”
又有人好奇的问着苏大丫,苏大丫却是目光凌厉的看向那人,面色一沉说道:“切记不可太过贪心,你们拿了粮食,转头卖了银两,够你们一世无忧的,其他的你们也不必再问了。”
那些人平素也没有见过这阵仗,粮食可是好东西,此时正四处打仗,一定很好卖了,于是他们也不细问了,同意了苏大丫的意思,两方人马不再对峙,各自回到岗位上去。
却在此时,外头传来惊呼,“船进水了,快,船进水了。”
苏大丫听到这话,吓得脸色都白了,她连忙冲出船舱,果然看到进了不少的海水,她带着人赶忙往外倒水,可是就凭着他们的速度,根本没有解决不了,水越进越多,船不得不慢下来,不知不觉往下沉。
苏大丫让他们四处寻寻,将那入水孔堵上,可是此时船上的人却是混乱了,已经有人下船舱内抢粮食去了,根本没有人听苏大丫的指挥。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36章 要大乱了
第536章 要大乱了
苏大丫看着这十万两银子的大船,她急坏了,带着一家人拼命的往外倒水,可是却眼睁睁看着船不停的往下沉去。
苏金连忙拉着她,“我们快下船,这船要沉了。”
“不,这船不能沉,这可是十万两银子啊,我不准它沉。”
苏大丫已经失控,就是不愿意离开,而不远处追上来的丁虎几人看着大船停住,心中一喜,更加努力的划了起来,来到大船下,他们便弃了小船,拼命的抓住绳梯往大船爬去。
丁虎身边的护卫劝阻,“大公子,不可,这船要沉了。”
丁虎却是不管不顾,“这可是我丁家的财富,十万两银子,岂能说沉就沉的,快,咱们把船开走。”
待丁虎的人上来,就看到正在倒水的苏大丫,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于是两方人马冲上前来,苏大丫几人自不是他们的对手,苏金再也不管不顾,将苏大丫一把提起往海中一丢,其他人自觉的跳下了海,苏金接了丁虎几招,却是节节后退,最后也是纵身一跳入了海。
丁虎看着几人,想起船上的银子,也不再去追他们了,而是转身去船舱抢银子去。
此时海水中就像下饺子似的落下了不少人,苏金最先反应过来,功夫还不错,他首先想到了丁虎几人划过来的小船,于是从水中飞身而起,率先夺下小船,才叫苏家人都朝这边爬来,那边水中掉落的护卫也朝这边游了过来,苏金提着剑站在船头与人交锋。
苏大丫几人终于爬上了小船,苏金却受了重伤,他们划着船逃远了,再回首,只见海中央那艘大船已经只剩上头的旗帜,旗子上写着一个“丁”字,丁虎许是也不曾逃出来吧。
十万两银子就这样的没有了?苏大丫站在船头看着那船一点一点的沉下去,直到最后什么也没有剩下了,她的目光还是呆滞的。
赵秋红和钱水芳却吓得不轻,这会儿两人缩成一团,什么银子,什么富贵,这一刻两人只想着要是留在梅岭县该多好,这千里迢迢的跑出来,便是海上她们便呆了三个月,为了这一船的银子,她们连命都没有了。
苏金催着她们快划船,那边不少落海的丁家护卫和水手追过来了。
苏大丫这个时候不得不回过神来,也使了大力划了起来。
终于甩开了那些丁家的护卫与水手,船上几人已经有些脱力,隔着瑞安府还有数日的时光,好在去往瑞安府的商船不少,几人被商船救下了,不能说出自己的身份,便随意撒了个谎说是去临安府探亲的。
到了瑞安府地界的码头,苏大丫几人下了船,身上身无分文,走在街头,几人饥肠辘辘,苏大丫走不动了,她回头看向几人,接着说道:“把值钱的都拿出来,咱们当了当盘缠。”
钱水芳母女一听,却有些不舍,尤其是苏三丫,她贴身藏了银子,还有一些首饰,但是这一刻她却是不拿出来,而只是将头顶上的发钗扒下来交到苏大丫的手中,说道:“姐,我只有这个了。”
苏三丫说得诚恳,苏大丫却是意味不明的看了她一眼,倒也没有逼迫她,接着苏大丫将头上的首饰取下来,几人一同去往当铺,当了三十两银子,终于寻了一处客栈住下。
吃饱喝足,几人洗了澡换了衣裳出来,于是围坐在一桌,接下来他们该怎么走?在场的几人除了苏大丫前一世出过远门外,其余人都不曾出过远门,此时早已经六神无主。
苏大丫还算冷静,每每想起那些银子就肉痛。
他们没有多余的银子再在这客栈里久住,他们买了一辆牛车,就这样走走停停的往汴京去,就说是去探亲的。
一路上他们还是得想法赚些银子,不然坐吃山空,恐怕走不到汴京城。
苏大丫大致说了一下自己的计划,接下来露宿荒郊,她打算在路上若是遇上商队,便寻求庇护,再走几个月大概是能到了的。
赵秋红一听去汴京城里这么远,船上三个月,陆地还得几个月,早知道她就不愿意来了。
苏大丫看向自己的母亲,她语气不善的说道:“娘,你不要以为你呆在梅岭县便什么事儿也没有了,你可曾知道,吴越国早已经将岭南夺下,咱们能逃出来,也算是万幸。”
“啊?吴越国打过来了?”
赵秋红一脸的惊讶,拍了拍胸口,不敢再抱怨了。
第二日,苏金早早起来,去市场买了辆牛车,接着一行人带足了粗面馒头,便这样一身简便的出发了。
牛车出了城走上官道,官道上有挑担的庄户去城里做生意的,也有小商队从城里出来去别处做生意的。
苏金赶着牛车,苏大丫几人却坐在车上,就这样顶着大太阳,晒得有气无力。
路上,就见那小商队中一位管事头目正与旁边的人说着话,他说道:“你们听说了吗?吴越国夺下了岭南,那王定夫从岭南跑回临安府了,听说王定夫被砍了头,朝中举荐黄将军领兵去夺回岭南,哪知那大散关外的凤国太子领兵攻了过来,如今黄将军正守着临安府脱不了身,那吴越国还想攻入中原来呢。”
“有这样的事?那吴越小国竟然窥视咱们中原?”
先前那管事头目点头,“吴越国不足为惧,眼下最是担忧的是凤国,那凤国皇帝座下有二子,大子文武兼备,深得百姓的心,手下门客三千,个个都是人物,这一次前有凤国逼近,后有吴越国蚕食中原,大离恐怕要有大乱了。”
那旁边之人听后心惊肉跳,看着商队,说道:“就是苦了咱们这些小商队,如果大离不保,咱们将何处安身?”
“自然是凤国了。”
那管事头目说完连忙住了口,觉得自己话太多了些,这可是在外头,被有心人听了去,他们的脑袋便不保了。
然而有心人果然听了去,却是苏大丫一行人,她听到这些发生的事并没有在意,与她记忆中一样,凤国一定会夺下整个中原,大离不复存在,所以她这一次一定要去往汴京,若说这世上哪还有太平之地,那便是汴京城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37章 前世的熟人
第537章 前世的熟人
然而其他几人听了可没有苏大丫淡定,赵秋红看了女儿一眼,想说点什么又有些害怕,那钱水芳却只好朝苏三丫小声说道:“瞧着是不太平了,咱们该怎么办?”
苏三丫却是摇了摇头,又“嘘”了一口,叫母亲不要再说话,这是在外头,他们的身份不能暴露,有什么等扎营了寻了一处僻静之处再说。
走了一日的路,他们准备寻个地方扎营,却在这时,他们看到路上停着的一辆马车还有几名护院,其中有一位长得俊朗的公子,此时正扶着一位老妪下了马车,瞧着多半是那位公子的母亲了。
许是这公子长得俊了些,他们多看了一眼,苏三丫忍不住惊叹道:“如此公子,当真是好看。”
苏三丫回过头来看向苏大丫,正想问问她的想法,就见苏大丫眼神直直地盯着那边。
“苏金,停车,就在这儿扎营。”
苏大丫忽然开口。
“啊?”
苏金连忙停住牛车,他们有事要说,不该找个清静之地么,为何与这些人挨得这么近。
“咱们多是女眷出行,隔着人烟,恐遭不测,还是靠近他们扎营吧。”
苏大丫语气中没有半点破绽,跟平常没有什么两样,但是苏三丫却看出了她的不同,她发现一向沉着冷静的苏大丫,眼下却并不镇定,她看到她放在袖笼中的手似乎有抖动,而且她下牛车时甚至还有些不稳。
苏金很快扎好营帐,苏三丫和钱水芳便架起锅炉,准备做饭吃。
苏大丫却坐在一块大石板上,眼神不自觉得往那边瞥去,直到苏三丫说做好了晚饭,苏大丫才回过神来,脸上有让人看不懂的情绪,苏三丫微微一愣,她也朝那边看去一眼,此时正好看到那位俊公子正给老妪盛粥。
“那一家瞧着是个小富人家,还有粥喝呢。”
赵秋红忍不住开口。
钱水芳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哪像他们,就带来的粗面馒头,加上一点野菜汤就着吃下去,这天气又热,食物也不经放,明显馒头有些异味了。
然而苏大丫都吃得静默无声的,其他人也就不敢说那馒头有异味了。
一顿饭吃完,那边俊公子扶着老妪便往这边来了,许是看到他们在此地扎营成了暂时的邻居,便过来套近乎的。
那老妪过来,首先朝赵氏和钱氏看去一眼,知道两人是里头的长辈。几人连忙让开些,让两人坐下来。
那老妪说道:“我是陆家未亡人范氏,这是我儿陆江舟,今日相逢是缘分,我老婆子过来打扰了。”
赵秋红连忙摆手,“咱们在外头也是有缘,我们也正好要过去拜访呢。”
那范氏见赵氏也是一个爽快人,心下一安,便问几人是去往哪儿?
赵氏只好按着先前苏大丫说的开口,“我们这是去往临安府探亲,你们这是打算去哪儿呢?”
那范氏一听却道:“我们正好相反,想去往岭南呢,我儿在岭南开食铺,这一趟是过来接我这老婆子过去享福的。”
“去往岭南?”
赵秋红脸色变了,那范氏一听,听出异样来,于是问道:“可有什么不妥当?”
“倒也不是,只是你们不知道么?那吴越国已经将岭南占领了,你们的铺子不知还有没有在了。”
赵秋红越说声音越小,她看向女儿,她也不确定是不是,反正她以前就看到吴越国占有了梅岭县打家劫舍,没干过好事,想来占领了岭南后,也不会有好勾当。
那范家母子二人都有疑惑起来,范氏再次问道:“夫人又是如何得知的?你们是什么时候从岭南出发的?”
赵秋红正要开口,苏大丫抢先一步说道:“岭南的确已经不是大离的国土,你们此去危险重重,千万别再去了,不如跟我们一起去往汴京吧。”
“汴京?”
那范氏吓了一跳,朝苏大丫看来,觉得此女长相平平,穿着粗布衣裳,想来是个庄户人家。
范氏倒也不是看不起庄户人家,只是她明明要去岭南,怎么可能去往汴京呢?汴京那可是凤国的都城,他们可是大离人。
苏大丫却是看向那陆江舟,忽然语气轻柔的说道:“江舟,不要去岭南,去了你们也是送死,何况你母亲眼睛不好,你若出了什么事儿,你母亲该怎么办?你在岭南的生意其实早没了,你倒不如跟我们一同去往汴京,临安府也岌岌可危,恐怕咱们还没有到,多半已经被凤国夺下了。”
苏大丫这熟稔的口吻,使在场的众人都疑惑起来,她认识这位俊公子?
那范氏母子也觉得奇怪,为何此女语气如此古怪,就像一个老熟人似的。
尤其是陆江舟,他看向苏大丫,脸颊红了,眼帘垂下,有些不意思的说道:“姑娘多虑了,大离刚与那凤国息了战,在大散关处为界,岂会有战乱的。”
苏大丫却是叹了口气,说道:“你若不信,敢不敢跟我打赌,等过半个月吧,半个月后这条官道上必有信使,还有从临安府逃回来的走商,问问他们最清楚不过了。”
那陆江舟却是一脸疑惑的看向她,一个姑娘家的,与初次相见的男子怎么还打起赌来,然而陆江舟却是有些信了,他看向母亲。
范氏也是个经历过事的人,此时听到这话,沉默了一会儿,便劝着儿子先等半个月再说,不管如何,他们也不着急着前去的,这条官道还没有到分叉路口,还有几天的路程呢。
于是母子两人接了苏大丫的赌约,苏大丫却说道:“如果真如我所说的,你们就跟我一起去汴京,可好?”
苏大丫看向那陆江舟,陆江舟的脸更加的红了,他微不可闻的应了声好。
于是接下来几日,苏大丫叫苏金赶慢一些,与范氏母子两人结伴前行,一到落脚地,苏家众人吃着粗面馒头,就看到对方喝着稀粥,那范氏有些过意不去,便在这一日傍晚的晚饭时分约几人过去吃饭。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38章 前世的密方
第538章 前世的密方
他们带了不少吃食,那陆家又有独家秘方的厨艺,这位俊公子是唯一传人。
陆江舟亲自下厨,范氏便说了陆家的一些渊缘以及这家传密方。
赵秋红看着这么一位穿着长衫长得斯文的俊公子原来只是个伙夫,心情就有些微妙起来,先前她还以为开食铺的东家也是个做大生意的,又见他长得如此斯文,以为他是一位读书郎,结果却是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那陆江舟做了一桌子美食,端上桌来准备吃的时候,赵秋红和钱水芳却是呆住了,这些吃食为何与他们先前开的百香食铺里的密方如此相似。
赵秋红不顾规矩,忍不住伸出筷子捏了一块肉尝了尝,她一脸慌恐的看向范氏母子,问道:“你们在哪儿做生意?”
那范氏一时间说不上来,就看向儿子,陆江舟便说道:“在梅州做的生意,原本开头我是打算去保昌郡的,那会儿从广州坐船露过梅岭县,却发现那边的百姓似乎对我的吃食不是很感兴趣,所以之后才去了梅州开食铺。”
陆江舟的一番话将赵氏和钱氏惊呆在当场,苏三丫也面色白了白,三人都看向了苏大丫。
苏大丫却像个没事人似的,她似乎在想着什么,甚至都没有听他们说了什么。
“我瞧着你们一行人出来匆匆,有些简陋,今个儿我儿下厨,你们尝尝,这味道如何?”
范氏叫几人快吃,倒是挺随和的,即使赵氏不懂规矩的先主人一步伸了筷子。
于是几人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这些饭菜岂会不好吃的,那可是他们百香食铺的招牌菜啊,赵秋红一边吃着,一边眼神儿看向女儿,女儿从小在古道村长大,怎么结识的陆家人?瞧着这范氏所说的,陆家就这一个儿子,而她丈夫早逝,孩子还是她一个老母亲每日靠着绣活养大的。
也正因为年轻的时候绣活做多了,弄坏了眼睛,老了才会眼睛不好使,处处都得儿子扶着,身边离不开人。
一顿饭很诡异的吃完,苏大丫似乎晃过神来了,她看向赵氏,“我们走吧。”
这才吃完饭就走,没礼貌吧,但范氏母子却是热情的起身相送,也没有半点不快,他们这一路上当真是遇上了好人。
苏大丫回到自己的营帐内便不出来了,也不知她是什么意思,刚才吃了陆家一顿饭,赵氏和钱氏两人心中忐忑,他们都知道那百香食铺有密方,密方正是大丫头给的,可如今却说这密方是那陆家的传家手艺,而且从来都是传男不传女,陆家如今只有一根独苗,那大丫头又是从何得来的密方?
1...142143144145146...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