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赵朋诚似乎挺早熟,苏义这么一说,他也挺高兴了,至少可以拿他有过注解的书来看。
一顿饭吃完,赵朋诚就缠着苏义看书去,苏宛平有些无奈,要是放以前,她铁定将钱氏母子三人赶出去,可是自从钱木死了后,似乎所有的怨怼都消失了,毕竟还是赵朋远的血脉至亲,他都不计较了,他们自然也不会再计较。
梅岭县看着很平静,这日夜里赵知县却收了一个不小的消息,是田家的家书,黄将军回京了,而且被皇上扣住,交出了兵符落到了王家的手中。
所以整个边关战士全部听令王家,可是王家得了兵符,却派了一个毛头小子过来边关指挥,他是当今王贵妃的弟弟。
田家信中除了说上了这一件事外,还有另一件不好的事,那便是监察御史对他的政迹评价并不好,这上任三年来,他办了一个县学,出了几位才子,可是上次何家保禀生一事出了问题,梅岭县的才子坏了名声,影响极大。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395章 吴越国内乱
第395章 吴越国内乱
同时他为了修路修堤造福百姓,置下上百顷花田,为梅岭县的财政增加了收入,可是他修路的速度太慢,百姓服役时间太长,民间为此生出怨气,而经济上并没有任何的变化,所以政迹平平,需连任三年。
赵知县正等着这节骨眼上赶紧走呢,转头要连任一期,心情那个低落的,便是田家人在上头走动,也仍然没有半点改变,甚至连岳丈都说他了,上任三年,一点政迹都没有,不知他在做什么,并交代他,接下来三年,得干点实事,别再注重这些面子上的事。
遇上地方富绅,该打压的要打压,出了政迹,才能调离。
田氏坐在赵知县身边,看到这封家书,心情也低落无比,她毕竟只是田家的庶女,若不是养在主母门下,田家都不会为他们在上头走动,这消息传得如此及时,也皆是她亲自给嫡母写的信。
赵知县只觉得全身无力,“语儿,咱们怕是要死在这梅岭县了,想我十年寒窗苦读,终一日金榜题名,本以为前程似锦,谁知却来了这边关小城,落得如此下场,就是苦了你跟我一起受苦。”
田氏却是摇头,“夫君,你别丧气,这梅岭县虽是边关小城,可是大小官吏还有数人,他们世代在此,成为当地富绅,把守着重要经济,咱们想做出政迹也难。”
“这一次保昌郡有难,想来他们比咱们还更着急呢,不如明日召他们前来思考对策,想来以前也出现过战乱,他们能活下来,必定有保命的本事。”
田氏一劝,赵知县又有了一些精神,于是坐直了身子,“好,就听娘子的话,咱们可得做万全的准备,今个夜里就收拾细软,若是出了什么事儿,咱们也能有个应对。”
田氏点头。
第二日这些地方官员都被召集到议事厅了,赵知县看到杜县丞一脸老神在在的样子,心中暗忖,他难道就怕么?他莫不是想投靠吴越国去?
杜县丞这样的地方官员其实也知道一些内幕,得知赵知县还要连任一期,有几人内心暗笑,流水的知县,没有作为又胆小,才会这样。
“不知你们有何对策?”
赵知县再次问出了口。
杜县丞不说话,似乎在考虑,赵知县看向潘主薄,还有万典史,两人也不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赵知县都想骂人了,潘主薄才说道:“你们听说了么,吴越国内乱了。”
“竟有此事?”
赵知县问得声音极大,连忙噤声,声音小了些问道:“不知潘主薄是从何得知?”
潘权给赵知县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接着笑了笑,“毕竟我潘家在梅岭县多年,自有门道,而且听说这一次吴越国的内乱有些奇怪,原本李家与吴家两姓向来有争执,吴越国以世家共治,跟咱们大离不同。”
“所以李家权力极大,就是前不久,李家得到一处铁矿石,却听传是夺下吴越国太子殿下的,可是这位太子私下里打造兵器却并没有交回国库,甚至连吴越国国主都不知道,为此事,国主生了大气,有传要废太子。”
此事事同小可,而潘主薄却知道这么多,害得赵知县昨夜一夜不曾睡好,这会儿听到这个消息从激动中醒悟过来,又有些失落,岳父教训的是啊,可怜他在梅岭县上任三年,却不及一个主薄的消息灵通。
杜县丞此时也开了口,“大人,你不必担忧,指不定这仗打不成。”
赵知县也盼着别打仗,他只好应和的笑了笑,“既然这样就太好了,接下来咱们说说那修路一事吧。”
说到修路,又是万年老问题了,赵知县一提,底下几位官员都不开口了,赵知县只好看向杜县丞,多半县丞愿意支持他的事还是不成问题的。
且不说这议事厅的事,却是县衙后头的小院里,田氏就等着了,派去的护卫偷听到议事厅的事回来禀报田氏,田氏一听,拍了拍胸口,慢慢冷静下来,心想着这吴越国怎么就凭空得了一座铁矿,莫不是这些官员私下里去做的交易,所以他们敢如此平静。
倒是有一个把柄,或者接下来三年,她可以提醒夫君从此处着手,一但抓住这个把柄,指不定还能压制住这些地方富绅了。
这边傅家院里,苏宛平收到莫氏的请帖,这前后都过去十来日了,梅岭县仍旧风平浪静,赵朋远都回来了,自然没能接到贾家小姐,人家贾家早做了准备,听说这一次去,贾夫人已经带着贾小姐回京了,赵朋远眼下正担心着他的婚事,说好的留一年却回了京,贾家不会反悔吧?
赵朋远一路回来就垂头丧气的,手里拿着他父亲给他的藏宝图,他似乎都没有多大的兴趣。
“我要去杜府一趟,娘,你去不去?”
苏宛平站在厨房门口问,傅氏想了想,说道:“去吧,或者莫氏要告诉咱们好消息呢。”
苏宛平也正是这么想的。
于是母女两人收拾妥当就坐上了马车,赶车的是时烨,虽然梅岭县看着平静,时烨却担心会出事。
一路相送。
马车到了杜府外,苏宛平母女下来,进了杜府后直接去后院找莫氏。
莫氏正在池边喂鱼,上次苏宛平过来的时候,莫氏还有些慌张,也没有什么心情在花园里逛,这一次如此悠闲,莫非真的是有什么内幕消息要告诉她。
莫氏看到两人,将手中的鱼食交到丫鬟的手中,叫两人在亭中坐下,屏退了下人,莫氏高兴的说道:“上次宛平来问,也知道你们担心边城的战事,现在我夫君得到了准信,吴越国要废太子,听说太子准备往保昌郡发兵其实是表相,真正的意图是要谋反。”
“所以现在的吴越国乱成一团了,咱们保昌郡暂且保住了,你们别再担心。”
苏宛平和傅氏听到这个消息,松了口气,傅氏拍了拍胸口,“好在你告诉我这个消息,这几日都没有睡好。”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396章 生气的钱氏
第396章 生气的钱氏
莫氏却是笑了起来,“我也没有想好呢,这一次我听夫君说,那派去的暗哨已经看到了山那头的将士,穿着铠甲就等在了那儿,只要一声令下,半日功夫就打到咱们梅岭县来了。”
莫氏说得也是惊险,傅氏听得仔细,苏宛平却开了小差,想来是时烨的那一招凑效了,不管李家愿不愿意,这夺下三皇子的铁矿岛成了定局,想来李家就顺势的造势,废了三皇子,至于他们要扶持谁上位都与他们无关了。
以后赵家不再跟九皇子做生意,她也不再跟李家做生意,这边关生意不好做,做得不好就转头打向自己,赚下他们的钱转头又得还回去。
在杜府母女两人吃了午饭才出府,外头时烨一直过在马车上,马车停在树荫下,他都不有离开半步,甚至连午饭都没有吃,苏宛平心疼他,连忙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了。
时烨的精神似乎都放松了不少,以后出门,想来有白衣相护,他也放心了。
到了家中,家里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全部都高兴起来,钱氏就想着离开傅家,马上回项城去,这几日呆在后院屋里都不出来,生怕遇上苏宛平,发现她还有些害怕苏宛平的。
赵朋远也不留他们了,便叫大管事带上赵家护院将人护送回去。
然而弟弟赵朋诚却不愿意走了,他想留在梅岭县,没把钱氏给气死,在傅家呆了数日,儿子就被傅家的人带歪了,现在都不愿意跟着她这个母亲回去了。
赵朋诚不走,他忽然发现苏义完全可以做他夫子,他看过的书里头注解,比他高价请来的夫子还要令他学得更快,而且傅家人并不像母亲所说的,他们其实很好相处,甚至都忘记前嫌,连着苏义对他倾囊相授,没有半点架子。
“娘,我想读书。”
钱氏一听到儿子的话,当真是脸都气白了,她第一反应是看向苏宛平,接着看向赵朋远。
苏宛平立即翻脸,“别想多了,这跟我们没有半点关系,虽然我不待见你,但也不会像你一样在后头搞事情,我这人就是直接,要搞事情也是当着面搞。”
苏宛平生起气来还挺有气势,许是练了功夫,人也似乎有些不一样,还有一点跟在时烨身边,夫妻之间会潜移默化,有时候她跟时烨冷酷的神情还有几份相似。
钱氏不敢站在傅家院里跟苏宛平斗嘴,而是直接伸手拉住儿子手往外拖。
外头是马车,钱氏就这样气狠狠的将赵朋诚拉上了马车,马车帘子一放下,只听到“啪”的一声响,像是被甩了一个耳光。
马车里奇异的安静下来,赵朋远有些看不下去,他来到马车边,语气冷冷的开口,“爹说了由弟弟自己决定,弟弟想读书让他读,母亲还请不要阻拦,至于做生意的事,只要弟弟到了十五岁,我会将保昌郡的生意交给他去做,我赵朋远在此发誓,绝不失言,要是失言,就咒我娶不到媳妇。”
“还有弟弟好读书是好事,他要读书并不影响他做生意,在我看来,书读得多了,生意反而做得更好,就好比我,接手生意也要快些,此番母亲和弟弟妹妹回去,我会叫大管事为弟弟寻一位好夫子入府,请母亲莫阻止。”
钱氏不答,车夫便不动,他们都听大公子的话。
钱氏气得咬牙,只好应下,到这会儿车夫才赶着马车离开,钱氏只觉得大势已去,没有了弟弟在身边帮衬,这些人个个都来欺负她一个妇道人家,可是家主却久居京城,也不回来,钱氏的眼泪落了下来。
马车内赵朋诚捂着脸,看到娘流下眼泪,他从怀里拿出洁白的手帕给钱氏擦泪,等钱氏平静一些了,他才开口,
“好在这一次保昌郡没有起战事,不然咱们还得跟着傅家一起逃难,我住傅家的这几日,梅岭县的神童才子苏义他半点不曾保留,什么都教我,这几日所学,比在项城之时学得要多,而且娘为我找的夫子,学识竟不如苏秀才。”
在项城找的老夫子也是秀才出身,一直以来开着私塾,按理资格更老,可是却不如一位十几岁的少年郎。
然而儿子的一番话没能抚平钱氏的心情的,反而她认为这一切都傅家故意收买他们的,可是看到向着傅家的儿子,她心中虽气愤,却不得不隐忍着。
“一切待咱们回到项城再说,你外公也是夫子,你若真想读书,我便送你去外公家中读书。”
钱氏的话令赵朋诚双眸一亮,他现在想清楚了,他要好好读书,不管将来能不能成,他也要读书,他根本就不想做生意。
钱氏母子三人一走,赵朋远仍然在傅家留下来了,保昌郡是真的太平了,事后时烨又夜里去了一趟余城城郊的营地,那儿果然早已经撤走。
经此一事,赵知县是真的怕了,他再次将县学里的邵教谕与苏义叫来,三人在议事厅里谈了好一会儿,就先前苏义的提议,在梅岭县靠近吴越国的两座山上了安置暗哨,同时一直修到了余城、项城去。
先前赵知县已经向阮知州报备,却因为这一次紧张的战事而耽搁,眼下赵知县再次提及,又与两人聊了聊,写下一份缜密的计划出来,甚至连哨塔的形状都描写了出来。
说起这哨塔建成什么样,苏义毕竟没有经历过,想得不周全也正常,最后还是时烨提点他的,时烨先前当御前侍卫的时候听到巴蜀的哨塔,那边山高路陡,自然这哨塔建得也有讲究,为了节约银子,建得并不大,只能容两人进出,但却建得比较高。
赵知县很赞赏苏义,心想着,他接下来上任的三年,只要苏义中了状元,他又将这哨塔建起来,想来政迹便不错了,下一任便能升官了。
苏义从县衙里出来,邵教谕拍了拍他的肩,赞赏道:“很不错,整个梅岭也只有你提的意见是最好的,便是我也不曾想到,此番吴越国的战事,咱们能逃过一劫已经是万幸,以后若是将哨塔建好,也是为梅岭县的百姓多了一份保命的手段。”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397章 苏大丫的威胁
第397章 苏大丫的威胁
苏义跟着邵教谕回到县学,还是引来不少同窗的好奇,自从上次的教谕大人出的题之后,从此邵教谕只带着苏义在身边进进出出,真是令人羡慕。
苏家小院里,苏大丫在书房里看书,这处书房是为时凌置下,可是自从时凌娶了平妻丁氏之后,便很少在这儿停留了,听说丁家给时凌找了不少好书,还是孤本,很得他欢心。
苏大丫将书放下,苏三丫从屋外匆匆进来,来到苏大丫的身边小声说道:“大姐,那个黑衣人又来了。”
苏大丫一听,面色白了白,她理了理衣裳,起身出了书房,看到廊下站着的黑衣人,正是先前给枭送任务来的那位,这一次再次见到他,苏大丫便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黑衣人开口,“狼主有令,苏氏还需往罪人村一趟,上次说好的交期,又到时间了,不知冯总管有没有确定船上岸的时辰。”
苏大丫面色变了变,这才多久,那边还需要正常交货,此时哪还有私盐?
可是黑衣人却不容她置喙,一脸的严肃,苏大丫只好应下。
黑衣人要走,苏大丫忍不住还是开了口,“狼主说我只要为他做满三件事便放我离去,这一次私盐一事可曾算?”
“算一件。”
黑衣人回头看她,冷冷一笑,“所谓三件事,每件事你都必须有始有终方可。”
“还忘记了告诉你,上次冯总管抓了一个罪人顶罪一事,他竟擅自作主将此事告知阮知州,你这一次过去警告他,叫他不要再做这样的蠢事,一切可都在狼主的掌握之中。”
黑衣人说完,抵足一点,消失在夜色里。
苏大丫在廊下站了许久,直到苏三丫来到她的身边劝她回屋休息。
“大姐,我听说上次冯总管丢了盐,胆子小,在咱们离开后便抓了个罪人顶了罪,信是送往余城,给阮知州送去的,可是狼主又是从何得知的?莫非阮知州也是狼主的人?”
苏大丫一听双眸微微一眯,说道:“狼主还没有这个能耐,如若有这个能耐,他为何不去余城,而要盘锯梅岭县,梅岭县若不是有一个官盐场,想来狼族人不会停留在这儿,据我猜测,冯总管送信的人有问题,如果他没有跟狼族人勾结,便是半路被人将信拦下来了。”
苏三丫一脸震惊的看着苏大丫。
苏大丫想了想说道:“阮知州向来清廉,他绝不可能这样断案。”
苏三丫这一次信了,却是心惊不已,居然还敢使这样的手段来,明明只不过使了一点小心思,便控制了整个官盐场,以及整个罪人村。
“明天去一趟罪人村,你叫人准备好礼物,往日我给公公怎么送去的礼,这一次一样不得少,不能让公公生了间隙。”
苏三丫应下。
第二日苏家姐妹两人坐上马车往罪人村去。
进了罪人村,苏大丫如出入自家大门,比以前来时嚣张多了,到了管事的院里,那些小管事都知道她与冯总管交好,无人敢得罪她。
冯总管一听说苏大丫来了,心思微妙,屏退众人,屋里只剩下两人时,冯总管的脸色沉了下来,说道:“刚把盐货交上,你们便来了,如今盐场无货,你们来得太早。”
苏大丫神色雍容,像是没有听出他的怒气。
冯总管看到她那淡定的模样,心中怒气更盛,沉声说道:“以后不要有事没事来罪人村,我是罪人村之主,以前避着你可并不是惧你。”
苏大丫见他没有了耐心,冷笑道:“冯总管好大的官威,我苏燕可不是吓大的,上一次我怎么警告的你,你以为用一个罪人顶了你失职的罪,便能将此事揭过,从此摆脱我们?”
“你当真异想天开了,你就没有想过么?盐场出了这么大的事,你竟然没有看出来,随便拿一个罪人顶了罪,也不经审训,便这样过了?你不觉得事有蹊跷么?”
冯总管一听,面色暗了暗,心中惊恐,这些日子他不是没有想过的,他不想被威胁,从此以后搭上盐场,再无反抗之力,而且一但与对方勾结,他们冯家便是万劫不复了。
苏大丫的语气太过肯定,不得不让冯总管信服,可是他不甘心受此女摆布,他一定要找个机会弄死她,摆脱她后面的势力。
正在冯总管这么想着的时候,苏大丫却是笑了起来,“冯总管别担心,眼下整个保昌郡都在我们的手中,阮知州也是我们的人,你的事他都知道,你难道就不想想,随便一个人却支手遮住整个保昌郡?”
冯总管这一次更加笃定了,他对苏大丫既恨又怕,只好求饶道:“眼下官盐场是真的没有货,这些罪人没日没夜的工作,已经悄悄地死了好几人了。”
苏大丫却是不理,说道:“除了我公公不做苦役之外,其他人的生死与我何干,给你五日的时间,五日后子夜时分,会有两艘大船停靠盐场码头,这巡逻护卫上的安排,你自己想办法。”
“还有这一次你抓人顶罪一事,上头的人已经记住你了,下次你再敢不听话,做出别的什么事端来,就休怪我们不客气了。”
苏大丫起身,冯总管只好陪着笑将此事应下,接着将她送出院子。
苏大丫带着苏三丫拿了不少礼物去看望时父,没想到到了小管事的院里并没有遇上他,反而听说时父居然已经被人请出罪人村,在外头住了好几日还不曾回来。
苏大丫一听,气得脸都白了,她一听到这个消息就知道是谁将人请了去,那便是丁家了,丁家财大势粗,还跟县丞大人有关系,想来只要杜县丞一句话,罪人村便会悄悄摸摸的将人送出来。
苏大丫听到这个消息转身便走,礼物全部带回去,这一次她要去丁氏的院里找人。
时凌好几日不曾来她的小院,原来是这个原因。
且不说苏大丫匆匆跑去丁家院里问罪,先说这日夜里时烨悄悄地出了傅家院,他上了屋顶,白衣就现在了身。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398章 时烨出手黑市
第398章 时烨出手黑市
“跟我去一趟牙市。”
时烨看了白衣一眼,两人便往牙市去。
半夜的牙市安静的不行,此地有破破烂烂的笼子,白日里的奴隶都是关在里头的,眼下空了,夜风吹过,只听到漱漱之声。
时烨和白衣一身夜行衣行走在街头,避开了巡夜的差兵,两人直接往牙市后方的帐篷走去。
帐篷外没有人,帐篷内也没有半点声音,更没有灯火,但是时烨两人的脚步却不曾停,刚要挑帘进去,却从黑暗中伸出一只手相拦。
时烨面色冷峻,说道:“我要见你们的主人。”
里头没有声音,过了半晌灯火亮了,时烨再次挑帘,却没有人过来阻止了。
他提步进去,里头门帘内坐着一个周身通黑的人,头上风帽隐住了他的面容,幽黑的灯火看不太真切。
白衣一进来他就感觉到了浓浓地杀气,这帐篷看着简单破旧,可这里头不知道潜伏了多少人。
白衣很小心,与时烨紧靠一起进去,随时留意周围的动静。
此时前方座上的黑衣人忽然抬手,时烨的手摸向腰间,腰间是他藏着的软剑所在。
很快从黑暗中出现一名男子,手里端着一个木盘,木盘上面却是一叠银票。
时烨皱眉。
“阁下想来是为了问上次的事吧,这一桩生意,我不接,这是阁下的五千两定银,你们拿回去,就当没有来过这儿,也不曾见过我。”
时烨却并没有接,眉锋挑起,眉眼间露出一股戾气,“此事已过去将尽两月,东家却说不接这桩生意,这可不符合黑市的规矩。”
那黑衣人顿了顿,说道:“的确是我们疏忽,此二人有人保,我们得罪不起,故,还请阁下拿了银子,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时烨的爆脾气起来了,也没有理会那些银子,却是抽出软剑,直接朝黑衣人攻击过去。
黑衣人始料未及,想不到他的身姿如此迅速,来不及防备,黑衣人不得不抵足一点飞身上了梁。
时烨的软剑随即跟上,与黑衣人接了手。
而白衣在时烨出击之时,见暗中出现五名黑衣人朝他们围击过来,他二话不说手中折扇打开,手腕一动,折扇中数支暗器发出,空气中立即出现浓浓的血腥味。
很快帐篷经受不住几人的功夫,转瞬散开,从里头飞出数条身影。
街头安静至极,可几条黑影却在牙市追逐。
转眼时烨飞上街头的屋顶,朝黑衣人追杀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