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时烨调转船头,绕了孤岛大半路程才到了这边海滩处,大家伙的看到海上又来了一艘船,正要戒备,就看到甲板上出现的苏宛平,他们松了口气,一时间出现不少疑惑,明明两人昨夜爬上山头,如今都到傍晚了才归,归来却是坐在船上,当真让人想不透。
白衣看到两人一直未归,本想带着人手去找两人,被这些镖师拦住,时烨功夫高,他们决定再等一等,如今好在没有去追,不然他们集合在一起都麻烦。
时烨也不靠岸,船上的苏宛平朝所有人招手,镖师和苦力全部上了船,撤了营帐,纷纷离去。
这一夜没有休息,到了天亮他们的船才靠码头。
几位管事的上岸寻驴车去了,半天后归来,几人脸色都不好看,原来黄将军的人马真的在抓边关与吴越国做生意的商人,此去鹏城的,多半会被查,他们有些担心这一船的铁矿石,一但被发现,他们无法解释。
时烨早已经将自己的计谋告诉了苏宛平,苏宛平觉得时烨的计谋非常好,所以这一批铁矿石一定要运到李家人的手中,这样时烨所设下的局才不会穿帮,显然这一路上他们就得万般小心了。
苦力费了半日的功夫才将船上的货缷下装上驴车,船空了,船长和水手都回去,苏宛平和时烨怕引人注意,两人换了装,扮成一对兄弟一路前行。
已经快到鹏城边界,他们就不打算进城打点了,直接往李家的私人码头去,算下来一日一夜就到了,这一日一夜不出问题,东西一但交到了对方的手中,他们就丢下驴车,几人快马加鞭的往回赶,想来应该不会引人注意。
白衣带着几位镖师扮成普通赶路的百姓,在前头探路,如果遇上黄将军的人马,他们就先躲起来,避开他们再说。
就这样他们险之又险的躲过了两波人马的搜查,终于到了鹏城的李家私人码头。
苏宛平和时烨最先打马过来的,车队随后,就看到码头上坐着垂钓的李家老者,这位老者便是他们夫妻第一次见到的那位,当时还给他们一车的鱼,回头他们卖到了城里,赚了笔小钱。
此时老者听到马蹄声回头一看,看到苏宛平和时烨,他倒是怔住,知道后来过来送货的都是他们两人的管事,这会儿看到两位东家亲自来了,老者便起了身。
苏宛平和时烨从马上下来,拍了拍马背,马往旁边走去吃草,两人徒步走过来,老者却是哈哈大笑。
“两位亲自前来,可是有一笔大生意?”
苏宛平也跟着笑了起来,“正是,这一笔生意何止大,那可是给你们送福运来了。”
老者疑惑起来,很快车赶至,老者看到这么长的车队,面露激动之色,说道:“你们的黄将军派了专人过来抓走商,在这个节骨眼上,你们竟然敢给我们运货过来,你们的胆子还真大。”
苏宛平笑了笑,她回头翻开驴车上的油布,再撕开麻袋,拿出一块铁矿石。老者眼尖,看到铁矿石,三两步就冲过来。
老者拿着铁矿石激动不已,“你们这是雪中送炭呢,不知量有多少?可还有?不管多少银子,只要你们有的,我们都要了。”
苏宛平却是没接话,老者也没有时间跟她说话,他一车一车的看,一路看了十几辆车都是铁矿石时,老者再也不停留,从怀里摸出一个东西点燃,很快烟花上天,海上露出几艘大船来。
苏宛平和时烨对视了一眼,看来李家对这些物资很着急,不怕泄露了他们通信烟火的颜色。
船很快靠岸,下来一批苦力开始装货,老者人二话不说拿出一叠银票,同时船上也搬下来数箱银钱。
苏宛平却连数目都没有点,反而拉着老者到一旁,小声说道:“瞧着你们很需要铁矿石,我倒是发现一处矿井,正是从那儿弄来的,不知我若提供了这个消息,李家该如何答谢我们?”
老者更加激动了,他看着两人,恭敬的行了一礼,恳求道:“只要两位愿意将地方告诉我们,只要此处不在大离镜内,或者只是边境,我李家便敢去挖,两人对我李家有恩,我必定将此事告诉家主,我们李家在整个岭南有不少产业,到时可以转让大部分给两位。”
苏宛平却摇头,“我们不要你们的产业,事实上我自己的产业也不少。”
老者愣住,不要产业,那所图极大了。
苏宛平却看着那边人手已经快速的将货物搬上船,她开了口,“听说吴越国的三皇子立为新太子,不知你们李家是何意?其实我们与三皇子有过节,倒想与李家结盟的。”
老者一脸奇怪的看着两人,一起行商也有多次,为何在三皇子立为太子之时,他们便说出这一番话来,不过李家也查了查这保昌郡的傅家,不过就是个庄户出身,也没有什么家底,就是有些门路,还有眼前这一对兄弟极会做生意。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392章 罪人村危机
第392章 罪人村危机
大兄看着不近人情,极为冷酷高傲,弟弟却是一个精明灵巧的,看似好说话,却总能生出其他的主意来。
李家老者试探的问道:“你们有何过节?”
“项城赵家可知?”
李家老者立即点头,项城的赵家可是跟九皇子做生意的,九皇子为此成了吴越国最富有的皇子,而这赵家认着一个死理,只与九皇子结交,便不曾与其他的皇子结交,不过如今九皇子的财富都已经落入太子手中,积累这么多年也不过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李家老者不说话,心思还有些猜疑不定。
苏宛平接着说道:“当初三皇子为了夺下九皇子的生意,曾去过项城,而那时我们也在项城,甚至这一处铁矿也是他去了项城后结交的商人暗中交易给他的,所以其实这一处矿井眼下正被三皇子利用,如果你李家愿意以此来对付三皇子,我倒是可以将矿井的位置告诉你,甚至我眼下这些,全部都送予你,只要你们扶持九皇子上位即可。”
苏宛平话落,李家老者终于脑补了前因后果,说到项城的赵家,再说到了九皇子,显然是人家派人过来帮着九皇子来了,原来会费如此心机。
事实上自从先太子故,三皇子坐上了太子位后,对其他几位皇子皆有打压,一向藏山不露水的三皇子,竟然有如此手段,对他们李家可是个大威胁。
李家自是愿意从几位皇子当中扶持一位与之抗衡,历来朝中大臣便各怀心思,他们李家早就看不惯吴家人了,而今又有人愿意将三皇子的铁矿告诉他,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老者连忙抱拳,“这一批货钱还是要给的,毕竟你们也是商人,这一趟过来想来也极为凶险,至于矿井的事,若是真的愿意告诉在下,我便在此答应你,以后我李家必将扶持九皇子登基。”
李家老者一脸的严肃,苏宛平朝时烨看去一眼,时烨微不可闻的点头,夫妻两人向来有默契,苏宛平反应过来,她将地图从怀里拿出来。
老者双手接过地图,心情很是激动,那边船上的苦力已经将货物全部搬了上去,老者拿出一封信交到苏宛平的手中,“鹏城已经不安全了,这些银两现在给你们拉回去,指不定半路便遇险,我李家在保昌郡也是有分号的,你们凭着此信上面的印鉴,去这些钱庄取便是。”
这也算这个时代的一种货币流通方式,苏宛平做生意已经用上过几次,他们行商的银两与靠谱的钱庄交易,开具印鉴私信,到了他们的分号去取,如此商人便能轻装上路。
苏宛平笑了笑,便将信纳入怀中,告别了老者,她跟时烨翻身上了马。
管事的镖师分出一波人马将空驴车赶回鹏城卖了,接着与这些苦力一起回保昌郡,他们几人自是先行一步了。
他们才坐上马与老者告别,那边传来整齐伐一的马蹄声,老者面色一白,说道:“你们快走,黄将军的人来了。”
老者抵足一点飞上船头,李家的船开动。
苏宛平愣了愣,时烨已经催着马往小道上去,其他人也跟着隐入小道。
就这一路他们跑了小半日,见后头没有被人发现,也没有黄将军的人追来,苏宛平才松了口气。
车队累得人仰马翻,随即这些管事的全部进了鹏城休整,苏宛平夫妻带上白衣就往回程赶,一行三匹马,跑得飞快。
苏宛平怎么有一种自己是走私犯的感觉,以后这鹏城的生意看来还是不要再做了,李家是一定会扶持一位皇子的,但她平白送一座矿井给李家,自然也得找个由头,而九皇子却是最好的由头。
她是不知道吴越国的国情,但据时烨分析,这个九皇子这么富有,结果还斗不过一个城府深的三皇子,让他当上了太子,想来九皇子人不咋的,就让他们窝里斗吧。
这一次三匹马走陆路,一路上也不多做停留,虽然他们这一行挑拨了李家,事后李家会不会真的这么做,却是未知之数,他们得赶紧赶回去,万一吴越国真的起了战事杀到了保昌郡,他们至少一家人都在一起。
原本八九日的路程,却让几人缩短至五日到了保昌郡的地界,他们还没有回到梅岭县,时烨便停下了,他还想去余城外打探一下。
于是三人早早的寻了一处山头和衣眯了一会儿,休息的差不多了,天色也暗了下来。
到了子夜时分,三人穿着一身黑衣,潜到了营地。
然而到了营地后,三人才发现这处巡逻的士兵不多,时烨看到这场景皱眉,他让两人耐心的等一等,过了许久,时烨低声说道:“大队人马已经撤走,留在这儿的不及五百将士,不过是个幌子。”
“啊?”
苏宛平和白衣一脸惊恐的看着时烨,黄将军不是说了他们会守在这儿,他不过是回趟京城。
时烨却是苦笑道:“我也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但是我当年做御前侍卫之时,便遇上过召回边关将士的先例,一但皇上起疑,回京后便很难再回来,除非交出兵权,可是在这过程中,或许还有人先一步将兵权弄到了手,所以有可能将人调走。”
苏宛平真不想知道朝堂上的弯弯绕绕,她只想着黄将军的人马调走了,那保昌郡该怎么办?他们是打算要遗弃保昌郡了么?
“如果保昌郡没了,那罪人村的罪人就都得死了。”
时烨又接了一句话,苏宛平瞪大了眼睛看向时烨,“你的意思是黄将军的人会将这些罪人全部处置。”
时烨点头。
这可是黄将军最担忧的事,如果黄将军走前下了密令,想来此事也不难猜,何况罪人村自从上次失了官盐一事,眼下是没日没夜的奴役这些罪人,这些人以前有多么荣华富贵,眼下就有多少的恨意。
到时吴越国招揽,恐怕有不少人判变,毕竟罪人村当真不是人待的地方,而且也没有半点能平反的希望。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393章 钱氏母子
第393章 钱氏母子
“你们两人在这儿,我进去探探。”
时烨起身,苏宛平和白衣藏了起来,看着他身姿敏捷的往那边营地去了。
没有多久,又看到时烨的身影出来,他已经将整个营地全部打探,果然如他所料,营帐里全是空的,连巡逻的士兵也一直在重复交替的换班,事实上更没有这么多的巡逻士兵。
“我们现在赶紧回去吧,先将我父亲从罪人村里救出来,之后咱们先上余三当家的岛上,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时烨建议,苏宛平点头。
于是三人又快马加鞭的往梅岭县去。
到第二日中午的时候到了梅岭县,进了县城的门,却发现整个梅岭县的百姓仍然很悠闲,根本不知道即将起战事的消息,恐怕连着赵知县都不会知道他一直信赖的黄将军早已经回京了。
“时烨,你说这空城计还能唱到几时?”
“空城计?”
时烨挑眉,接着笑了笑,“你描写的很贴切,黄将军的确在唱空城计,以黄将军往日的威严,最短也能有半个月的时光,而且你们发现没有,许是黄将军的意思,他已经派了几支人马去鹏城等地抓商人,传得沸沸扬扬,其实就是声东击西,迷惑敌方。”
原来如此,难怪李家老者听到马蹄声就知道黄将军的人来了,而他们从小道逃走,对方也没有穷追不舍,原来黄将军的真正目的不是要抓边关商人,而是要震慑吴越国。
“所以时间上是不是还能再长一点?”
苏宛平看向时烨。
时烨点头,应该是,毕竟黄将军一到保昌郡,三皇子便没有了动静。
三人一路说着,转眼到了文巷,傅家院里听到马蹄声,立即有人开门,正是赵朋远,看到三人,赵朋远拍了拍胸口。
“你们来得及时,我爹来信了。”
他爹去了京城行商,想来他爹应该知道更多的消息,倒是信来得及时。
苏宛平夫妻将马交给白衣,便匆匆进了屋。
正堂屋里,傅氏端来了两碗面,苏宛平和时烨饿得不行,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
赵朋远把信拿出来,“你们看看,京城里出了些事,还有黄将军已经入京。”
这么快?他们不过是去一趟鹏城,黄将军就已经快马加鞭入了京,那得没日没夜的跑,还得累死多少匹马,看来黄将军也很挂心岭南的战事。
时烨拿起信细看,看完后递给苏宛平。
信看完了,面却吃不下了,苏宛平很有种冲动想暴粗口,这个时候杀出一个王家夺兵权的戏码。
信里写得不多,毕竟赵家家主不在朝堂上,有些消息也是打听得来,他主要是建议赵朋远赶紧回家带着钱家母子三人一同躲起来,并且告知赵家所有私藏的财宝与粮食做成藏宝图,放置在赵家府邸的书房暗格内。
赵朋远连这种家书都给他们看,苏宛平都有些不好意思看,这可是他们赵家的秘密,要是他爹知道他给别人看,会不会气得吐血,赵家的家底全在这儿了。
赵朋远却像没事人似的,说道:“我想着妹妹妹夫没有回来,怕家里无人立门户,便没有走,但我已经派了管事的将钱氏母子三人接了出来,大概今个儿就能到梅岭县了,只是我还是要回一趟项城,正等着你们回来后行动。”
自是要回项城的,毕竟他们赵家的全部家业都在那张藏宝图中,然而赵朋远却道:“我要把我媳妇一同带来,不知道贾府肯不肯。”
苏宛平和时烨都一脸古怪的看着他,果然赵朋远是性情中人,这个节骨眼上了,他想到的还是他家媳妇,他爹怕要被气死。
苏宛平建议道:“我瞧着你还是先回一趟赵家,将藏宝图带在身上,或者你换个地方藏好,然后再去贾府问问,人家小姑子还没有与你成婚,你这么将人带走,你觉得人家长辈会答应?”
赵朋远一听觉得有道理,他决定先去拿藏宝图,差一点把这事儿给忘记了,他看到信后,首先想到的是保昌郡的安危,尤其是赵项傅三家的安危,就没有仔细看后头部分。
苏宛平看到赵朋远这表情,忍不住说道:“我看你肯定是白羊座的。”
“什么?”
所有人都没有听懂,苏宛平摇头,“算了,说了你也不懂,你现在就出发,今天钱家母子三人过来,我们一定会照顾好,虽然有些过节,看在大哥的面子上,我们也会忍住的,还有大哥,你最好四天内来回,别耽搁太久,恐怕没有多久的太平了。”
赵朋远点头,立即起身,傅氏也跟着起身,“等等,你别急,你先跟你妹妹再细细商量一下,我这就给你准备行李去,路上多带点干粮,免得耽搁。”
于是赵朋远又坐下,他看着苏宛平,问道:“你说你们这一趟去的鹏城会不会让吴越国真的内乱。”
时烨首先接话,“会,因为就算李家骗了我们,并没有打算立即与三皇子动手,但是我们早已经在铁矿岛上动了手脚,那一批货被我们带去交到了李家人的手中,想来三皇子不相信,私下里查一查就会发现李家无故多了一批铁矿石,这可不是小数目。”
时烨说这话的时候,苏宛平跟着笑了起来,“时烨,我发现你想事情想得很远的,当机立断,反应也忒快。”
时烨刮了一下媳妇的鼻子,赵朋远无事又吃了一嘴狗粮,他冷哼一声起身,“我去接媳妇去。”
苏宛平笑了起来。
隔壁院的滕海和杜储听到两人平安归来,也匆匆过来找两人,苏宛平将李家的信交到腾海手中,说道:“尽快将银子取出来藏到古道村去,想来事后李家人知道后,会对咱们生出恨意,以后李家的生意,咱们也不用再做了,一但吴越国内斗,赵家不再跟九皇子做生意,我们也不要再跟李家做生意,如此才能公平。”
杜储也正有此意,只是先前没有说出来,行商也得有底限,不能一味图利,也得为国为民。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394章 赵知县连任
第394章 赵知县连任
滕海拿了信便派了许庆去一趟余城,余城有李家的分号,若是真的拿到了银子,想来李家是有意结交他们,居然将自己的产业都说出来了。
晌午过后,赵朋远带着两位镖师就快马加鞭的往项城去,苏宛平和时烨送他出城,赵朋远前脚刚走,后脚赵家的管事将钱氏母子三人送到了傅家院外。
苏宛平去开的门,看到门外站着的母子三人,与当初他们去赵府时完全变了个大样,如今的钱氏不但没有了以前的凌厉,更是生出一份“孤儿寡母”的可怜感。
钱氏不敢进来,只好问道:“不知我儿赵朋远可在府上?”
赵朋远与钱氏才差了几岁,这么叫着大儿大儿的,听着就不舒服,苏宛平强忍着厌恶,将门全部打开,说道:“我大哥交待了,你们赶来后就住在我家,真有个什么,大家在一起好逃命,还有我大哥刚刚出发去往项城了。”
“他怎么去了项城?不是已经把我们母子三人接来了么?”
钱氏听到赵朋远不在,她反而有些不敢进来,毕竟当初自己做下不少事情,积了怨,没有了赵朋远,感觉没有半点依靠。
苏宛平却没好气的说道:“他有其他的事,先前是这边有事走不开,所以才派管事去接的,我虽与你有过节,看在我大哥的面子上,尤其看在赵家血脉的面子上,我们暂且也不提,逃命时必定带上你们,你们先进来吧。”
钱氏犹豫,她左右手拉着一个孩子,心情矛盾。
钱氏身边的小儿子赵朋诚已及钱氏的肩头,他松开母亲的手,朝苏宛平作揖,“多谢姐姐不计前嫌,这几日就叨扰了。”
苏宛平瞧着这孩子与赵朋远有几分相似,又如此懂礼,先不论这话是不是出自真心,但至少还能说出几句好话来,她心情好了不少。
接了三人入院,傅氏正好做好了晚饭。
后院还有住处,赵朋诚可住在前院东屋侧室,有苏义照看,钱氏母子便住在后院最里间,虽然小了些,与赵府自是没法比,但今非昔比,想来钱氏也看清楚了现实,没有赵家家主在,她便什么也不是了。
傅氏不太待见钱氏,钱氏一进傅家院就各种不适应,说起来钱氏不曾嫁给赵家家主之前,家中还没有傅家这般富有。
在项城底下的一个小县城里,父亲是秀才,开了间私塾,管住一家人的生活,余钱却是少,钱家老爷是一个极为正派的人,许是两姐弟小的时候被钱熬过,看到了繁华似锦的赵家花了眼,生了邪心。
吃晚饭的时候,钱氏不好意思出来吃,就叫女儿端着饭菜回去吃,傅氏也由着她,反而儿子赵朋诚却对神童才子苏义很是好奇,走进苏义的屋里,看到他那么多的书,还有不少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的见解,他就呆住了,站在一旁想看又有些不敢看。
吃晚饭的时候,赵朋诚忍不住问道:“义哥哥,我能借那本《周易》看吗?”
那是裘叔留给苏义的,于是苏义想也没想的拒绝,“不行。”
赵朋诚只好噤了口。
苏宛平朝他看去一眼,问道:“你是想读书吗?”
赵朋诚见桌前终于有人愿意跟他说话,心情高兴了不少,有些迷茫的说道:“我娘让我学做生意。”
苏宛平和时烨对视了一眼,苏义也忍不住补充道:“除了那本书,其他的你都可以,我翻看过书里都有些注解,或许对你有益。”
赵朋诚一听高兴了,他如今才十岁,自从钱氏暗地里教他做生意管帐本,他就很困惑。
赵朋诚于是认真的看向苏义,问道:“我娘说读书没有什么出息,就算中了秀才,将来也只能开个私塾,连妻儿都养不起,倒不如学做生意,以后吃穿不愁。”
傅家一家人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看来钱氏未出嫁时熬得太狠了些。
“可是你可曾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还能丰富自己的思想,能开拓自己的见识,先不论能不能中得功名,便是一个生意之人,也得读书识字,不能落下。”
苏宛平看着赵朋诚说道。
赵朋诚小声道:“我每次回外公家中,外公私下里跟我说要我好好读书,我是喜欢读书,可是我母亲不准。”
还有这样的母亲,苏宛平劝道:“你这样好了,书还是要读的,但你要请一个好的夫子,我瞧着你先前的夫子有问题,其次生意也是可以做的,两者不矛盾。”
赵朋诚一脸欢喜的看着苏宛平,心情好了太多,对啊,他可以私下里读书,家中藏书甚多,夫子听了母亲的话,都放任他了,也不管他的学识。
“那我可以请教义哥哥,拜义哥哥为师父么?”
苏义有些意外,他连忙摆手,“你住在我家的日子,我倒可以提点你一二,拜师就免了,至于你母亲那边,你最好别说,免生事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