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无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瑞根
黄文旭和自己关系密切不是秘密,陆为民也相信尹国钊还不至于因为黄文旭和自己关系密切就有意来卡压黄文旭入常,如果这样做。那就触犯了底线,尹国钊还不至于如此不智。
之前尹国钊提出的理由是要观察一下,但事实已经证明黄文旭担任宋州市委*书记是合格的,那么这个进程就应当加快推进,中*组部那边的程序就应当尽快落实敲定下来。
**********************************************************************************************************************************************************************************************************
“已经接到了中*组部的通知,他们下个星期就会来考察,估计也就是最后一道程序了。”尹国钊显得很轻松,仰靠在沙发上,话语也很随意,“另外还通报了另外一个情况。许日修要回去了。”
“哦?老许要走了?”陆为民略感惊讶,但是一想也该差不多了,许日修来了昌江几年。一直都在传言他马上要走,但是始终只闻脚步响,不见人下来,现在终于落实了,但是许日修一走,谁来接任宋州市长?
陆为民回过味来了,尹国钊就是在等这一天啊,就是要等到许日修的离开,才把黄文旭入常的事情合并来处理。那么市长人选的主动权就掌握在手中了。
现在谁都清楚,宋州市长的地位甚至不比昌州市长逊色。从某种意义上分量更重,轻轻松松相当于一个副省级干部。
去年六千多亿的经济总量。今年轻松破7000亿,摆在任何一个省份都是足以让人侧目而视的数字,更不用说在昌江了,那省里很多人的看法,宋州在昌江就相当于苏州在苏省,甚至分量更重,毕竟苏州gdp只占苏省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之间,而宋州则占到了全省的二分之一弱,远超过三分之一,也就是说相当于全省半壁河山,这种情况下,宋州的市长实际上丝毫不比一个副省长的分量轻。
自己力推黄文旭进常委,那么尹国钊自然可以很理所当然的推荐继任的宋州市长人选了,这似乎就成了一个妥协,可是这黄文旭担任省委常委是早就定下来的事情,而且也已经报送给了中*组部,怎么这么一来,倒又成了一桩事儿了呢?
不得不承认姜是老的辣,尹国钊在时机的把握上还是要老练得多,让自己都无话可说。
陆为民心里腹诽不已,但是表面上还得要摆出一副处之泰然的模样,“老许走了,可工作不能搁下啊,宋州今年的任务很重,市长人选很关键啊。”
“嗯,我和文旭也谈了,征求了他的意见和想法。”尹国钊瞥了一眼陆为民,“春秋和一舟那边我也问了一下,部里边也拿出了几个人选,其中包括省国资委杜宁,省环保厅茅进,……”
陆为民一时间还有些吃不准尹国钊倾向于谁,杜宁是国资委党组书记、副主任,也是老资格的正厅级干部了,原来还曾经担任过洛门市长,茅进是科技厅厅长,这两人和尹国钊都比较亲近,杜宁和恽廷国的关系也很密切。
不过陆为民没打算和尹国钊在这个人选上争什么,无论是谁去宋州,影响不大,他相信黄文旭可以稳稳的控制住宋州局面,尹国钊无外乎也就是瞄准了日后黄文旭离开宋州空缺出来的省委常委和市委*书记职位罢了。
尹国钊心里的这些小九九在陆为民心中也是一掠而过,但他也知道自己也应该有一个态度,作为省长,他也需要表明自己的存在。
“国钊书记,老杜和老茅各有千秋,我看谁去都能胜任,只不过要看我们省里的侧重罢了。”陆为民笑了笑。
“哦?”尹国钊有些意外,陆为民好像对这两个人选都没有意见,甚至还提出这样一个新鲜话题来,这让他有些好奇,“怎么说?”
“老杜在国资委也干了好几年了,对经济工作也不陌生,宋州目前的局面较为复杂,经济体量大,但是现在局面不好,怎么来做好加减法,调结构,这篇文章很考手艺啊。老茅呢,是在科技厅工作,对科技兴市这一块很主张,嗯,好像他之前在昌州担任副市长期间就是管科技的吧,也还是做了一些工作,而现在宋州也要转型,科技兴市,科技兴业,这也很时尚潮流啊,就看省里怎么来看待了。”
陆为民这番不咸不淡的话倒是让尹国钊有些头疼。
他之前其实是更倾向于杜宁的,毕竟杜宁还是干过一届洛门市长,而且在国资委工作了几年,经验丰富,也对经济工作有心得,但是陆为民话语中提到了目前宋州经济转型的压力也不无道理。
茅进是个典型的学者型干部,毕业于中科大,在昌州工作期间一直是力主要提高昌州的科技研发竞争力,主张产学研要结合,并推动在昌高校和科研院所与昌州企业合作,也取得了实效,在科技厅担任厅长期间也是推动校企联动做了不少工作,颇受好评。
尹国钊也不是那种只看个人关系的领导,他先前之所以倾向于杜宁一方面是恽廷国力荐,另一方面还是因为他自己也比较看好杜宁在工作上的能力,但问题是杜宁能力的确有,但是不是最适合宋州市长的人选呢?茅进是姚放推荐的人选,闻一舟也倾向于茅进,认为茅进思路更宽阔,和黄文旭搭档产生的反应效果可能更好。
注意到尹国钊的表情有些迟疑,陆为民知道自己这番话恐怕又让尹国钊产生了困惑了,他心里也暗自好笑。
尹国钊看似性格果决,但是内心却并非如此,尤其是在用人上也是有些优柔寡断,很多时候依赖于闻一舟为其把脉,一句话,他对干部的判断缺乏自主的观点,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相比之下在其他工作上还要更出色一些。
良久,尹国钊才慢吞吞的道:“为民你的意见也有些道理,杜宁和茅进各有所长,宋州的情况也的确比较复杂,而且对我们全省经济影响很大,选谁还得要再斟酌一番,我再考虑考虑。”
见尹国钊没能马上决定,陆为民就知道最终尹国钊恐怕会选茅进,茅进性格上相对平和一些,在陆为民看来和黄文旭也更容易默契,对于下一步宋州工作的开展也更有利。
来吧,票票!(未完待续。)
官道无疆 第二十一卷 谁主沉浮 第一百零六节 膈应
许日修的离开的确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大家一直都在盼望着许日修的离开,但是这两年传言都好几遍了,结果每一次都是空穴来风,许日修还是稳稳的坐在宋州市长位置上,连许日修自己都多次自我解嘲的说他该给人腾位置了,占着昌江干部的位置他自己也不好意思。
只是许日修是中央下挂干部,他的调整不是昌江省委能做主的,还得要和中组*部那边磋商,最终决定权还要在上边,所以大家心里再膈应,那也只能忍着。
宋州市长实在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位置,名义上是正厅级,甚至还不是一把手,但是聪明人都知道这甚至比一般市委*书记更有前途,因为接任市委*书记的机会最大。
祁战歌和黄文旭都是从丰州市*委书记接任宋州市*委书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宋州市长这个位置就不重要了,事实上大家都清楚祁战歌和黄文旭在丰州市委*书记职位上就已经具备了直接担任副省长的实力,转任宋州市委*书记其实就是为进常委做准备,如果按照程序像秦宝华那样从市长接任书记才是惯例。
祁战歌之所以离任之后许日修未能接任书记很大程度也还是因为许日修的身份所限,他是下派干部,同时尹国钊也无意让其留在地方上占昌江省内的一个职位,所以才会有黄文旭接任。
现在黄文旭进省委常委已成定局,而且按照以前惯例,担任省委常委后的宋州市*委书记都不会呆太长,二至三年是常态,比如秦宝华和祁战歌,而像快的陆为民也不过几个月就离开宋州了,所以也就是说两三年后宋州市长就是一个省委常委的天然候选人,谁能不垂涎?
杜宁当然不会罢手,而茅进也不会坐视这个机会溜走,所以各显神通也是免不了的。在两个人选各有所长,都有支持者的情况而尹国钊自己又有些举棋不定的情况下,陆为民估摸着这一段时间尹国钊大概都会为这两位究竟谁来接任宋州市长而烦恼。
**********************************************************************************************************************************************************************************************************
“你觉得谁更合适?或者说,你希望谁来和你搭档?”
陆为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一口气游出十几米远,然后再慢慢改为自由泳,旁边的黄文旭明显有些跟不上了,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省长。你这体力我可有些跟不上了,再这样坚持下去,我吃不消了。我无所谓,杜宁也好,茅进也好,都打过交道,都挺有个性的。”
“老尹问你的时候你也没有倾向性?”陆为民又问道,放慢速度。
“嘿嘿,省长,我能有倾向性么?无论我有什么倾向性。那都反为不美,您又不是不知道尹书记的脾气。”黄文旭终于抵达了终点,靠在泳池壁上,舒展了一下身体,慢慢让自己的呼吸平复下来,“哎,老了,不得不服老啊,想当初二十年前,我游上二十个来回不在话下。现在这才几圈儿?就差点儿累瘫了。”
“那是你缺乏锻炼,你才五十二而已,要学会忙里偷闲,身体是革命本钱。必要的锻炼也能让你的工作效率更高,成天精力不济,病病殃殃,那才是浪费时光。”陆为民摇头,“杜宁和茅进之间,老尹也是举棋不定。从你个人角度来说,你更希望和谁搭档?”
黄文旭翻身爬上岸,拿起毛巾擦拭了一把身体,平静的道:“茅进吧,杜宁这个人性子比较拗,在国资委那边就有反映说他太硬,听不进不同意见,除了恽廷国,其他人的意见都很难接受,当然杜宁本身能力还是有的,干过洛门市长,魄力能力都不俗,茅进呢,性格更开放一些,而且他的专业知识也比较广博,我觉得他来宋州,可以把专长发挥到极致,我们宋州目前也面临经济转型,尤其是需要在科研人力资源的吸聚和发挥上有新举措,促成以科研带动经济转型和升级,我觉得可能茅进在这方面应该有些门路。”
黄文旭的观点和陆为民的基本一致,两人能力都有,关键在于谁更适合。
“不过我感觉老尹好像对杜宁更青睐啊。”陆为民无可无不可的点了一句。
“无所谓,杜宁来也有杜宁的好处,市政府那边他可以轻车熟路上手,我这边压力小一些,他毕竟是干过一任市长的,而且我相信他在洛门的经历也有助于他在宋州摆正位置。”黄文旭平淡的语气里是充分的自信。
杜宁在洛门市长位置上干得并不顺心,实际上是一任都没有干满就离开了,就是因为太过强硬和********关系没处理好,最终有点儿被撵出洛门的味道。
在国资委杜宁的性子有所收敛,但是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何况他又和分管国资工作的资深副省长恽廷国私交颇好,所以又有些故态复萌的态势,在国资委里并不太受欢迎,所以恽廷国思前想后一直想要给他找个合适位置走出来,正好许日修离任,这个宋州市长位置对于杜宁来说可谓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恽廷国才不遗余力地帮助杜宁运作。
当然恽廷国也知道宋州市长这个位置非比寻常,不知道有多少人瞅着,尹国钊只怕也要多番斟酌,好在杜宁给尹国钊的印象也不错,也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尹国钊对杜宁也还算了解,所以恽廷国才有些把握。
不过恽廷国并不知道茅进也在极力谋求这个位置,而姚放还在担任195厂团委书记时就和茅进认识,算是多年的朋友,而且闻一舟对茅进的印象也很好,所以有闻一舟和姚放的力荐,茅进也成了热门人选,所以这一场对决也颇是引人注目,像陆为民、秦宝华等人反而成了旁观者。
“文旭,如果说你已经在宋州********干了两年了呢,我觉得杜宁来就比茅进合适了,但是你刚上任半年不到,按照昌江惯例,你就算是马上进了省委常委,起码也得在这个位置上干上两三年吧?杜宁性格太硬,你们俩若是针尖对麦芒,我倒不是担心你驾驭不了局面,但是这肯定会对宋州工作有影响,所以还是茅进更合适一些。”陆为民想了一想道。
黄文旭也赞同陆为民的观点,“省长说的是,但是这恐怕不是你我说了能算的,我看您好像也不愿意掺和这事儿?”
“嗯,老尹觉得我在推荐你入常的事情上有些热切了,所以有点儿腻歪,我再在市长人选上多言,他就要更不舒服了,所以我最好还是闭嘴,怎么,有什么问题?”陆为民望着黄文旭。
“茅进找过我。”黄文旭也不隐瞒。
陆为民皱起眉头,“找你干什么?难道说你还能在这种事情上发言?不妥,不但会适得其反,弄不好还要让老尹对你有看法。”
“我知道。茅进和我还算熟悉,我在丰州时,他来丰州次数不少,对丰州家电产业智能化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同时还帮忙牵线搭桥让我们丰州几家本土小家电企业和昌江工业大学合作,颇有效果。”黄文旭挠了挠脑袋,“所以他来找我,我也不好推,大概是希望我在尹书记征求意见时,说两句好话吧。”
“好话不是那么好说的,起反作用的可能性更大,老尹这个人外宽内忌,疑心不小。”陆为民摇摇头,“找你是最笨的办法,你出面也是最不理智的。”
黄文旭苦笑,“我也知道,茅进肯定也找过其他领导,据我所知闻部长和姚秘书长与他关系都不错,所以我这边儿是能说就说,不合适我也知道最好不吭声。”
“你明白就好。”陆为民沉吟了一下,“如果你真想帮茅进,不妨和他提一提,让他去找找老奚那边,嗯,我觉得也许会有点儿作用。”
“老奚?省长,你说是奚书记?!”黄文旭颇感惊讶。
“嗯,别小看老奚,老奚也是久经风浪的角色,清楚这里边的轻重,而且老奚作为分管党群副书记,老尹也得尊重几分,最重要的是老奚来的时间不长,态度一直不偏不倚,老尹还是比较认可的,所以这样一个中性人物表明态度,老尹会考虑的。”陆为民琢磨着道。
黄文旭若有所思,点点头,“那行,我和茅进说一声,怎么去做,就看他自己了。”
再求两张票!(未完待续。)
官道无疆 第二十一卷谁主沉浮 第一百零七节志同道合
很难得这样一边运动一边休息,陆为民和黄文旭显得都很放松。
温水游泳池来的人并不多,陆为民和黄文旭选择的是下午五点过这个大家都已经离开而晚上来客尚未来的时候,所以这里显得很清静。
黄文旭面临的压力也很大,虽然从总体局面上来看,宋州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经济总量摆在那里,要提升一个百分点都意味着几十亿个的gdp增长,在眼下这个大环境下,不容易。
宋州的传统产业都已经渐渐感觉到了寒意,这一点黄文旭尤为清醒,所以他在力推产业的合作和转型,像机器人产业和核电设备制造业,黄文旭就力促苏谯、叶河等地的机械制造加工企业要积极加入进来,主动与这些企业对接,力争发展出显新的客户群体,避免因为传统产业市场的动荡给企业带来过大的冲击。
“复兴钢铁现在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原来华达钢铁的规模已经做到了极致,现在光是依靠产能提升来降低成本已经不合适了,复兴方面也觉察到了,所以他们现在主动提出了要对复兴宋州钢铁公司的产品线进行改造,市里边很支持,愿意为复兴宋州钢铁公司提供一些财政贴息支持来促进他们进行技术提升和改造。”
黄文旭和陆为民坐在沙滩椅上,黄文旭就介绍着当下宋州存在的一些问题。
“嗯,钢铁和房地产一样,黄金时期已经过了,过剩的产能将会越来越大,国家在这一点上没有管控好,本来是市场机制来淘汰,但是很多国企依靠自身地位优势,获取大量贷款来扩大规模,以此来实现成本优势进行扩张,但是他们太乐观的预估了市场需求了。最终会自食苦果,复兴就要聪明得多,不再扩大规模,而是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来实现产品线的精益化和优特化。通过差异化来获得成功,这是明智之举。”
陆为民对复兴集团的嗅觉还是很欣赏的,不愧是国内知名的民营企业,旗下养一大批专业人士,还是觉察到了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果断的推进技术改造,实现产品线的升级,这样一来可以避免钢铁产品最低端和竞争最激烈的场面。
“没想到省长你这么看好复兴的这个举措,很多人都认为复兴这是在大惊小怪缺乏经验,认为钢铁产业只是短暂遇到一些困难,随着国内经济复苏,钢铁产业必然会重新火热起来。”黄文旭笑道。
“复苏?估计短期内只有越来越萧条,复苏是没戏了。”陆为民摇头,“复兴现在大概也是有些后悔接下华达这块烫手山芋了,他们旗下还有建龙这一块。林林总总加起来产能在国内也排得上号,现在面临这样的局面,估计压力也很大,越是早一步调整产品结构转型,也是有利,越到后边,只怕你转型都来不及了。”
黄文旭吃了一惊,他素来信任陆为民的眼光,但是现在国内钢铁市场虽然呈现出疲软态势,却也不至于到了陆为民所说的这种地步。当下国内国内产能过千万吨的钢企超过15家,像河北钢铁、宝钢、鞍钢、武钢、沙钢、首钢等产能都在3000万吨以上,可以说如此庞大的产能如果真的如陆为民所说的要进入萧条期,那么巨大的产能可以想象得到会面临多么大减产竞争压力。
“省长。不至于到那一步吧?”黄文旭忍不住问道。
“文旭,也许我说的还不是最糟糕的情况呢,经济下行带来最大的影响就是重化产业,钢铁产业首当其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国内过剩产能已经相当骇人了。就算是削减一部分耗能高的产能,也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陆为民深知经济下行带来的巨大冲击会日渐演变成什么样,大家都在等,都在看,都不愿意先走一步,觉得谁先走也许就是谁吃亏,只要熬过去这段时间,经济复苏,就是春天,问题是你熬得过去么?
“目前复兴已经在调结构了,既然走到前面,总会好一些吧?”复兴宋州钢铁公司也算是宋州的支柱企业之一,虽然产权易手,从华达钢铁公司更名为复兴宋州钢铁公司,但是对宋州市委市政府来说,没有太大改变,而且复兴接手之后,也持续对宋州钢铁公司投入进行改造,产能虽然没有大的增长,但是在产值上却增长了不少,主要就是增加了高附加值的生产线,这也是宋州市委市政府很乐于见到的。
现在陆为民这一说,还真让黄文旭有些紧张了,如果连调结构都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那该怎么办?
“光是调结构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大家都觉得上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就可以减少竞争,这种想法也对也不对,说对呢,是在前期的确可以减轻竞争,但是到后期大家都会意识到,都会这样干,比如汽车钢板,当初都觉得需求量大,附加值高,于是大家都上,很快就过剩,又比如天然气输气管道钢,当初也只有聊聊几家能生产,很快大家都攻关,于是都能生产了,也就过剩了,一句话,从总体产能上已经过剩,你从内部来进行调剂,始终有过剩,当然实力雄厚的,技术储备强的,可以在产品上调整余地多一些,但是始终也还是有一些企业会面临困境,尤其是那些在管理和技术上都不足的。”
陆为民的观点很朴实,但是却是事实。
“归根结底还是经济下行带来的市场需求不振造成的,问题是这种经济下行带来的需求不振会持续多久?”黄文旭坐直了身体,显然意识到宋州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钢铁,像机械、纺织服装这些传统产业都一样面临着这种市场萎缩带来的巨大压力,调整结构这话说来简单,但是调整过程会多难可以想象得到。
“不好说,谁也不知道,但是根据我的判断,三五年是看不到尽头的。”陆为民给出了一个相当悲观的结论。
“三五年都看不到尽头?”黄文旭觉得无法接受,那岂不是真的叫经济危机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难道也和资本主义经济一样也要经历经济危机时代了?都说经济危机是7年一个周期,2008年就是危机起始,按照周期说,已经过去了两三年了,应该是处于复苏期了,但是现在似乎完全看不到复苏的迹象,反倒是有日益恶化的趋势,这也是大家最为不解和担心的。
“这只是我个人感觉,非理性分析,至于真的情况会是什么样,只有等待时间来检验了。”陆为民摇摇头,“但我们考虑问题不得不从最糟糕的局面来着想,而且我觉得前年的强刺激政策可能有点儿问题,违背了市场原则,延缓了我们国内经济问题的爆发,但是也加重了一旦爆发起来带来的后果影响。”
黄文旭皱起眉头,“省长,那你认为我们现在该怎么做?”
陆为民吐出一口浊气,“文旭,现在不好说,你我都是一级领导,所面临的情况也是千变万化,复杂而具体,就昌江来说,我认为农业发展还有很大潜力,尤其是我省农业资源极其丰富,在这一块上可以有所作为;工业这一块上,通过市场法则来调整和压缩一些已经不适合当前形势的产业恐怕是势在必行的,各级政府要做好相应的应对准备,说俗一点,就是既然减法不可避免,对经济肯定会带来负面影响,那么就要在加法上做文章,来抵消负面影响,宋州也一样,你心里应该有数;第三产业上仍然是属于成长的产业,但这一块政府最好是创造一个良好环境,通过市场的力量来营造和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