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无疆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瑞根
不过陆为民也已经给了中联部研究室这边了一些任务,其实也不完全是任务,就是要他们按照自己的要求来为自己准备一些情报信息资料,以供自己来进行学习参考,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准备。
虽然两边都还没有给陆为民正式的交底,也就是要秉承中央高层近期中心工作的意图,也要结合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的工作,拿出属于自己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来,这一点现在还没有真正动起来,但是陆为民觉得自己可以先行一步,先把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资料信息收集掌握起来。
陆为民初步筛选了一下,把自己的重点放在了几个地方上,一是缅甸近期国内形势以及军队和巩发党以及民盟和克钦独立军的活动情况;二是东非国家目前政党活动情况,以及政党对发展本地经济的一些政策和做法;三是南亚包括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当前局面;第四,西非国家政党活动情况以及与中国经济联系,主要是包括安哥拉/几内亚/刚果等国的情况。
首选缅甸自然是因为前世记忆带来的一些优势,缅甸复杂的政治局面以及特殊的政治生态也使得这个中国的重要邻国成为西方尤其是美国用来制约和钳制中国的一颗棋子,而诸如密松电站和莱比塘铜矿给中国国家和企业带来的教训也是巨大的,陆为民觉得既然这一世自己被安排到了现在这个位置上,自己怎么不去好好干一番,起码也要去尝试一下,看看是否能在这件事情上改变历史。
不过就目前来看,缅甸的局面还没有出现一两年后风起云涌的情势,军方以及军方支持的巩发党仍然牢牢地控制着局面,而民盟仍然处于被打压状态,但是正如弹簧被压得越紧反弹的力量就会越厉害一样,一旦缅甸军方意识到当前这种军人执政的局面不可持续要准备推进改变时,民盟爆发出来的力量会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此时在这个问题上,恐怕所有人都还意识不到。
陆为民也清楚这项工作也非一蹴而就,而现在就是提前下手开展工作的好时机,再往后,局面越来越明朗化,而诸如密松电站和莱比塘铜矿这样的项目不断涌现,国内这些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缅甸民间在一些外来势力和国内想要搅混水的有心人利用下开始逐渐滋生蔓延的反华情绪,真正到那个时候时,就真的有些晚了。
选址东非国家作为另一重点也是因为随着中东西亚地区的原油输入中国日益成为中国能源的主要来源,而波斯湾和印度洋地区的安全局势却不断在恶化,这条能源通道成为日益制约中国能源安全的瓶颈,而中国要保护好这条能源通道,中国海军要成为蓝水海军,势必要走出去,特别是进入印度洋,那么东非尤其是诸如吉布提/埃塞俄比亚等国的地理位置优势就会凸显出来,那里也许会成为中国海军走出去的一个落足之处。
继续,码字求票!(未完待续。)
官道无疆 第二十卷 冷眼向洋看世界第三十二节 价值和意义
当然这都还是陆为民凭借着自己的一些前世感受和直觉给自己初步预立的目标。
他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要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通过现在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源,抢先一步扼杀一些不好的苗头,抢先一步建立培育起亲华友好势力,当然建立在国与国之间的不可能只有感情,更重要的还是利益,而随着中国的国力不断强大,中国有力量来保护和发展自己与盟友的关系。
这种互利式的交往在陆为民看来欠缺的就是前期的一些相互了解和交往方式上的欠缺艺术性。
中国着重官方交往,尤其是当前执政的政府和执政党,而对在野党民间社团区域性民间组织等交往就不够重视,特别是与各国的民间社团组织地方性社团组织联系工作做得严重不够,鉴于这些国家本身也都是发展中国家,本身民主法制建设也还不健全,老百姓与政府间的沟通不够,对立情绪甚至很浓,在缺乏和本地民众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形势之下,一有风吹草动,中国在这些所在国的利益就首当其冲的受到伤害和影响,在这一点上陆为民觉得自己现在处于中央政研室副主任和中联部副部长这个位置上是可以发挥一些作用的。
而南亚诸国的情况也近似,无论是斯里兰卡还是孟加拉国,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的丰足和人民急需改善的生活条件,都让这里成为中国一些过剩产业转移的最佳去处,同时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尼泊尔又随时处在印度的阴影之下,于情于理这些南亚国家都希望能够有一个域外大国加入进来平衡一下印度的影响力,让它们这些国家可以左右逢源,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这也是小国的生存之道。
这也就成为中国进入南亚地区的契机,尤其是中国大可以将经济产业链的转移与发展两国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如果能够进一步密切中国和这些南亚国家的联系,这同样对于中国海军走出去进入印度洋护航寻找到一个节点也是一个契机。
一句话。陆为民觉得自己当前可以做的就是弥补以前国际党际交往中本国做法中的一些缺陷,同时也包括走出去的国企民企与当事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中的一些感情培养。
在这一点上陆为民觉得日本的做法尤其值得学习借鉴,日本人在二战战败之后,除了凭借自身经济实力外。能够在东南亚中亚非洲南美这些地方迅速打开市场,并获得很好的评价,固然有其在开拓培养市场上的精耕细作,但是一个重要因素还是他们很善于在前期的感情联系和培养,除了与所在国政府官方的交往之外。他们尤其擅长与当地民间和地方组织的合作,通过文化教育公益这种投入不大但是渗透性极强的小规模多批次的动作来赢取民心,树立自身的正面形象。
相比之下中国通过援建所在国的大型基础设施以及一些大型场馆政府大楼,不但投入巨大,却得不到当地老百姓的理解支持,在陆为民看来这种方式的确值得好好研究斟酌。
当然这一切还只是一个初步构想,泱泱大国,关乎全局,很多问题也需要考虑周全,自己的一些观点想法固然借鉴了前世记忆中的一些东西。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国内高层也一样要平衡考虑。
比如像现在的缅甸国内局面,如果贸然向民盟发出太过于明显的积极信号,缅甸军方以及军方支持的巩发党会怎么想?现在密松电站还处于引而未发阶段,如果这个时候发出不合适的信号,也许军方就会直接掐断这个可能,同样莱比塘铜矿项目虽然加拿大方面已经放弃,但是中国尚未接手,这里边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样也需要深入浅出的分析这里边的风险利弊。才敢做出结论。
不过有些工作建议自己倒是可以预先提一提,哪怕是一个引子,也算是有了一个自己思路方向,中央政研室那边也好。中联部这边也好,总得要有自己的一些思路观点,你才能引起人家的注意,一个太过平庸的人注定是无法在这些部门出头的。
看见丈夫抚着额头满脸沉思的神色,刚从厨房出来的苏燕青没有打扰丈夫,这是轻手轻脚的摆放着饭菜。
丈夫这一段时间都很忙碌。她也能理解,刚进入新环境,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要缩短这个适应过程,最简便的方法就是集中精力投入工作,了解熟悉环境,掌握工作内容,最后拿出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构想。
苏燕青相信自己丈夫的能力能够胜任这两个职务,她也相信中央做出这样一个超常规的任命安排是有其深远含义的,丈夫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能收获让人满意的成绩不是凭空得来的,自身能力加上努力,这是最起码的要素,丈夫对政治时局的敏锐性把握更是其中重要原因,在这一点上几乎是所有和丈夫接触过打过交道的朋友同事都赞不绝口。
在苏燕青看来,现在丈夫的职位更适合丈夫,以前在地方上主政一方,更多的是考校你在工作中的执行力,当然政治敏锐性和经济嗅觉能为主政者提供一些前瞻预见性,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毕竟你只局限于一城一地一隅,而在中央政研室和中联部这个层面上就完全不一样了,也许你不是决策者,但是你却能为最高决策阶层提供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建议,而一旦建议意见获得决策高层的认同,并最终取得实效的话,那么你的地位和影响力便会迅速上升,比起在地方上的兢兢业业,这种影响力的获得要更快捷,当然一旦失败,你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会一样快速跌落。
家里人,无论是姨父夏力行还是父母,都对丈夫回京这一任职很看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如果发挥得好,对于丈夫下一步的政治前途有着极大的帮助。
大家都看好,也就意味着给丈夫的压力就更大,大家都认为他应该在这个岗位上干出更出色的成绩来,如果你的表现不尽人意,就更容易让人失望,这也会让丈夫本人承受巨大的压力。
好在丈夫似乎从来就不惧怕压力和挑战,在这一点上苏燕青还是对丈夫很有信心的,越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越是能激发起丈夫的斗志。
妻子拜访饭菜的响声把陆为民从沉思中惊醒过来,看看四周,他有些讶然:“窈窕呢?”
“我妈接过去了,要吃了晚饭才送过来,你这几天都早出晚归的,窈窕在家里几天都没能看到你,都不高兴了,今天你回来得早一点儿呢,她又去姥姥家了。”苏燕青知道丈夫每天回来都会先到已经入睡的女儿房中去看看女儿,这能给他以最大的精神安慰和放松。
“嗯,没办法,刚上手,还得忙一段时间,星期六星期天我都抽不出来陪陪她,只有等到暑假的时候,看看我那时候能不能稍微轻松一点儿。”陆为民摇摇头,“还是有点儿不适应,从原来做决定的,变成了现在搞研究的,这种感觉还真有点儿不一样,总是觉得不那么自在。”
“是不一样了,原来都是拍板决策,现在变成研究分析,建言献策,但是你要想想,你的研究分析变成建言献策,是为整个国家最高决策层提供参考,这份荣耀又有几个人能享有?”苏燕青给自己丈夫打气鼓励,“而且这些决策都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利益走向,你只有身处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不一样的分量。”
“行了,燕青,不用你给我鼓劲儿,我走到这个位置上当然是有进无退,说实话,不干出一番像样的事情来,我自己也不甘心。”陆为民嘴角浮起一抹自傲的笑容,他不需要这样的安慰和鼓舞,他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很清楚,甚至很期盼,因为这才是在真正改变历史,“我只是来的时间太短,还有一个过程来适应,但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些考虑,总要找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情,我内心也很期待我自己的表现能够让很多人耳目一新,也真正做一些对国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十二点又来求票打榜未完待续。
...
官道无疆 第二十卷 冷眼向洋看世界第三十三节 裂痕
看见丈夫脸上露出自傲自信的神色,苏燕青也笑了起来。
她最喜欢丈夫这种得体的自信,不狂不傲,但是却又有着一种独有的睥睨众生的气势,这种气势源于自身的信心和实力,可谓心中有数,从容淡定。
“哦,对了,洪桐和向文东这个星期要到京里来,洪桐给我打了个电话,我说到京里就给我联系,到时候请他们两口子吃顿饭,聚一聚。”苏燕青轻描淡写地道。
“哦?文东他们两口子要到京里来?有什么事情么?”陆为民也是精神一振,看了妻子一眼,他知道妻子和洪桐关系一直维系得很好,两人来往很多,而且经过苏燕青的引荐,洪桐和柯岚也迅速熟悉起来,基本上每个月洪桐都要来京里一趟,几家人关系也越发热络,甚至有超过自己和向文东之间关系的趋势。
“也没啥大事儿,洪桐想要调到京里来,柯岚帮她找了找关系,前一段时间就在联系,调总政治部,嗯,估计问题不是很大,两边关系都协调好了。”苏燕青有些不太愿意说这件事情,但是她又知道如果不说的话,日后丈夫知道了,肯定要更不高兴,所以也只有硬着☆头皮道。
“调总政治部?”陆为民眼神凌厉起来,看着妻子,语气却尽量保持平静。
他对向文东两口子印象都不错,尤其是向文东,沉稳有度,在蓝岛工作期间,向文东对自己工作支持也很大,所以自己离开蓝岛太过于匆忙,所以对向文东的事情也没有能帮上什么忙,心里也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歉疚地,但话说回来,向文东到蓝岛时间也的确太短。他在泉城时只是资历最浅的常委,到蓝岛之后一下子排序排到了第六,可谓进步不小,现在又要想动,肯定也有些不合适,所以也说不上个什么来。
不过洪桐这个女人非常精明厉害,这是陆为民一直有的感觉,到蓝岛警备区任职时间也不长,现在就要动了,而且是调总政治部。柯岚牵线,柯岚虽然在中组部工作,但是军队里她不可能说得上话,不用想肯定是曹朗家这边,也就是杨家这边的关系,柯岚在曹朗家这边的印象很不错,无论是曹家还是杨家都对柯岚很满意,所以如果柯岚托杨家这边的关系帮忙,要调动一个团职干部也不算是什么难事。
看见丈夫脸色不太好看。苏燕青心里也是微微一颤,竭力不动声色,装出一副很平淡的样子,解释道:“你们蓝岛警备区司令员薛凯峰不是刚提拔了么?到津门警备区担任政治部主任。也推荐了洪桐,……”
“推荐了洪桐?”陆为民语气有些冷,“推荐到总政治部工作?”
苏燕青脸色也一僵,自己的话不过是个托词。薛凯峰的确也是推荐了洪桐,但那不过是在考察时的一种推荐,而那时候洪桐调动的时候已经在运作了。本来希望丈夫不要在这个事情上纠缠不放,没想到丈夫是半点面子不给,直截了当就挑明了。
“为民,我承认我是帮洪桐一个忙,但主要还是柯岚帮忙,洪桐和柯岚关系也很好,人家帮帮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洪桐的能力你不也是很认可的么?在泉城在蓝岛,表现大家都有目共睹嘛,你至于这么横眉冷对的么?好像我们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一样,我不认为我们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苏燕青脸色也没有那么好看了,语气也有些冲。
陆为民真心没想过要和妻子在这些事情上发生争执,但是他又最腻歪这类事情,但话说回来,这年头这类事情还少么?不就是所谓的人脉关系在发挥作用么?有人脉关系不用在人家眼里才是大傻*逼呢,这种算不上什么走后门的调整,实际上在这个时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妻子才会对自己这种态度呲之以鼻。
不过陆为民觉得这真是一个不太好的兆头,当初自己还在蓝岛工作时,就对妻子和柯岚等一群人经常邀约在一起吃吃喝喝,搞什么小聚会不太感冒,还提醒过妻子要注意影响,不要搞那些太庸俗的圈子,本来就不是一个单位的,也不是在工作中结下来的情谊,这种因为各自家庭或者自身所处的地位而“纠合”在一起的所谓朋友圈子,陆为民是最腻歪的,很容易就会变味变质,甚至成为某种裙带圈子的先兆。
当时苏燕青似乎接受了自己的一些提醒,也就是在这个圈子里的范围缩小了,门槛更高了,大家忌讳也多了一些,注意言行了,但是根子上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收敛,还是有些这么个来来往往的活动,他甚至也很隐晦的提醒过曹朗要注意这方面的兆头。
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尴尬起来,陆为民努力的平复着自己的情绪,他不理解苏燕青怎么在这个问题上就如此迟钝呢?她真以为这是大家都在干的事儿,这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儿?
国内官场政治生态需要涤清这一呼声已经很高了,一些官员干部大吃大喝,拉帮结派,热衷于搞小圈子,什么同乡会,战友会,同学会,本来如果按照正常的理解,这不算个什么事儿,但是有些人却总喜欢把这些同乡会/战友会/同学会搞变味,搞成那种拉帮结派遥相呼应利益输送的勾当,现在高层已经有一些想法,可能要整肃这方面的风纪,虽说苏燕青他们这个层次低了点儿,也还谈不上什么拉帮结派权钱交易,但是陆为民感觉已经有点儿开始变味的预兆了,如果不早一点打预防针,遏制这种发展势头,很难说以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真要陷深了,那再想要把自己摘出来就难了。
“燕青,我要说明一点,我不赞同你或者柯岚在里边去牵什么线,搭什么桥,洪桐在蓝岛警备区的表现你不知道,我也不清楚,柯岚更不清楚,薛凯峰推荐,那是他工作分内的事情,但我不认为他有这个能耐可以推荐到总政治部。”陆为民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尽量让语气平缓下来,“我不否认以前,包括我在内在有些方面可能不太注意,或者说认识上有些问题,觉得人脉关系是一种资源,就应当好好利用起来,你是我妻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可以把话挑明,如果我了解的人,我认可他的能力,那么我可以去推荐,因为这是为了工作,我没有违背自己的原则,除了公心,也还有那么一点私谊在其中的话,在同等条件下,我也许会选择私谊更好一些的,我所说的私谊,并非是指其他,而是指在工作相处中的一种相互了解和认可,但是如果是一个我自己都不了解或者不熟悉的人,无论是谁给我打招呼,或者递话,要我怎么怎么安排,我不会接受,最起码我不会去把这个人安排到我认为重要的岗位上,这是我最起码的原则。”
陆为民这番话说得很费劲儿,外人恐怕理解起来都有些难度,这就是要阐明自己曾经担任过多个地方主要领导的用人观,他把这个意思告诉给妻子,就是要让妻子明白,自己在识人用人上是采用一个什么样的原则。
苏燕青不能理解。
她不明白陆为民怎么就突然变得这么刻板了,这算个什么事儿?自己和柯岚也就是帮忙牵线搭桥,引荐了一下,杨家门生故旧很多,在军队中不少,像洪桐这样一个团职干部,的确算不上个什么,而且她和柯岚都觉得洪桐豪爽大气,为人处世也很精明,调入京里也算是多一个可以谈得来或者说相互照应的朋友,尤其是自己,陆为民长期不在京里,柯岚也有一家人,多一个这样的朋友,自己也免得那么寂寞,怎么丈夫就对这种事情这么忌讳?
这未免也太大惊小怪了,还是因为丈夫刚回京进入中央部委里边工作变得谨小慎微起来了?也不像啊。
看见妻子有些陌生的目光望着自己,陆为民忍不住又揉了揉太阳穴,是不是自己太敏感了,太大惊小怪了?但他总有一种预感,妻子这么热衷于这种小圈子,现在已经开始有了有些苗头,虽然以前从未涉及到自己的工作,但他觉得以后也许就很难说了。
他希望自己这种预感是错误的,但他却知道,坏的预感一般说来都会变成现实,而好的预感往往都是空欢喜一场。
“为民,我觉得你可能太敏感了,我想我没干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是不是这段时间你太累了,情绪不太好,所以……”苏燕青吐出一口浊气,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但是她还是竭力让自己语气变得温柔体贴一些。
当苏燕青这番话出口时,陆为民就知道对方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说下去,他也不想,早一点打住正好,他只能说但愿自己多心了。(未完待续。。)
...
官道无疆 第二十卷 冷眼向洋看世界 第三十四节 实质性工作
这是陆为民第一次因为相互在涉及到工作上的事情产生矛盾,而且这种矛盾可大可小,对待一件事情的看法不一致,初看事小,但是如果不及时沟通化解,很容易产生隔阂,进而影响到夫妻感情。
陆为民也有些犹豫,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来和苏燕青进行沟通,对自己妻子他还是比较了解的,强势的性格隐藏在平素娴雅大方的表现之下,而内里倔强的性子更是不逊于男人,如果自己现在贸然再提起这个话题,只会让对方更有抵触情绪,所以当白园把窈窕送回来时,夫妻俩都很自觉的缓和了气氛,恢复到了常态。
这一夜夫妻俩都有些辗转反侧,显然争执还是对两人的心情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这种事情很少发生在二人之间,两人都习惯了以前的夫唱妇随,心领神会,像这样的明显分歧还真是第一次。
苏燕青的表现倒是也让陆为民松了一口气,如果说苏燕青真的觉得这件事情无所谓,她自己的观点态度没什么问题,那这件事情还真有些麻烦了,现在她的心情也有些矛盾,说明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也还是让对方感觉到了异样,陆为民相信以苏燕青的理性和智慧,她会意识到这里边的问题的危险性,当然,现在算不上什么,但是如果放任这种状态发展下去而不加以控制,苏燕青自己可以想象得到可能会有什么风险,这一点无需自己多提醒什么。
所以在早上起床之后,陆为民仍然像从未发生过什么事情一样,倒是苏燕青心绪颇为纠结。
这种心境一直持续到向文东和洪桐两口子来京里小聚,陆为民仍然热情如故,似乎完全没有受到那件事情的影响。连苏燕青都觉得陆为民是不是一时兴起才有那种态度,但是她马上就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丈夫的这种表现只不过是说明他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不会再去纠缠,但是并不代表他对这类事情的认同。
只是苏燕青也有些不忿,她始终认为陆为民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小题大做了,当然你说要提醒一下当然没啥。她自己也有分寸和底线,但如果要上纲上线,苏燕青就觉得有点儿过了,她绝对无法接受。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