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墨羽云山
只是,秦至庸是想要探索生命真谛,追求学问和智慧,而不是单纯的武学。
灭绝师太大声叫道:“秦至庸,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九阴真经本该是峨眉派独有,一旦各大宗门都有了这门神功。峨眉派的优势就没有了。将来峨眉派还如何威震江湖?
秦至庸说道:“我怕九阴真经失传。把功法传出去,就不会失传了。还有,秦某给师太一个忠告,别再上蹿下跳,你的想法秦都能猜到。拿到九阴真经以后,师太好好修炼吧,别再给你祖师郭襄女侠丢人了。你的这些谋算和做法,在秦某和张真人的眼中,就像跳梁小丑一样可笑。”
秦至庸今天说的话,重了点。
不过他是一片好心,希望能给灭绝师太当头棒喝,让她别再偏激。否则,害人害己。
墨羽云山说
今天更新完毕。求票,求订阅。
儒道诸天 第222章 武学理念起冲突
秦至庸把九阴真经的经文,刻在三块大石板上,并写明了经文的作者是黄裳。石板就树立在武当派的练功场上,只要是来武当的人,都可以抄录。秦至庸兑现了人人可练九阴真经的承诺。
除了灭绝师太心中不痛快,其他宗门都是很兴奋。此次来武当山,没有拿到屠龙刀,但是得到了黄裳的传承,那也是非常大的收获。
昆仑派的掌门人何太冲向秦至庸问道:“敢问秦先生,可知道屠龙刀中的秘密?”
殷梨亭冷笑道:“何掌门,做人不要太贪。你们已经知道了倚天剑中的秘密。莫非还不知足,还想要得到屠龙刀中的秘密?”
何太冲表情有些不自然,哈哈一笑,说道:“殷六侠言重了。何某不过是心中好奇罢了。只是好奇心而已。”
殷梨亭冷声道:“你就不怕被自己的好奇心给害死!”
不止是何太冲好奇屠龙刀中的秘密,其他人心中也好奇。
秦至庸笑着说道:“殷六侠不用生气。何掌门,你想要知道屠龙刀中的秘密,告诉你也无妨。屠龙刀中藏着的不是武功秘籍,而是一本兵法。大家都是江湖中人,不会去做将军,肯定是用不着兵法。”
得知屠龙刀藏着的是兵法,众人一阵失望,顿时对屠龙刀的兴趣大减。
各大宗门抄录好了九阴真经,纷纷下山离去。武当派没有留他们吃了寿宴再走。各大宗门今天的做法,实在是令武当派难以释怀。
张三丰和秦至庸站在石梯上,看着众人离去。
“多谢秦先生为武当解围。”张三丰感激地说道,“今日要不是秦先生,武当和各大宗门怕是要起大冲突。到时候肯定会死伤不少。”
秦至庸笑着说道:“张真人太客气了。九阴真经是黄裳前辈的功法。我不过是慷他人之慨罢了。”
张三丰说道:“秦先生胸怀宽广,可不是慷他人之慨啊。贫道记得,秦先生十年前就把自己的修行之道公之于众了。只可惜,灭绝师太没有慧眼,就算拿到了秦先生的武学,她也没有学到其中的精髓。”
秦至庸说道:“眼界,心胸,气度,会限制和决定一个人的格局。格局有多大,成就才能有多高。灭绝师太格局太小,一辈子活在仇恨当中,其实很可怜。九阴真经精妙,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练成。二十年后,怕是能练成九阴真经的人,也不会有几个。”
就像是读书一样,都是学一样的知识,但有的人只能勉强识字,有的人则能成为学问家。两者间的差别,可谓是天壤之别。
九阴真经在秦至庸看来,不过是一本不错的教材,能把这本“教材”融会贯通,甚至举一反三,绝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
秦至庸微微一笑,向张三丰问道:“张真人,你看了九阴真经,对修行可有帮助?”
张三丰摇头,叹了口气,说道:“九阴真经的经文的确精妙,只是对贫道有了点触动而已,要说实质性的帮助,却是没有。”
秦至庸说道:“其实,我也一样。九阴真经对我的帮助,实在是有限,甚至可以说是没有。”
内家拳,秦至庸已经修炼到了巅峰。内力修为,秦至庸同样是登峰造极。
九阴真经中的易筋锻骨篇,不可能再增强秦至庸的资质,更不可能增强他的筋骨力量。至于九阴白骨爪和螺旋幻影轻功,不过是爪法和身法,只是技法的运用。
秦至庸练拳,不是追求杀伤力,因此这些对他来说,都是旁枝末节,意义不大。
要说拳术的打法,秦至庸已经能做到攻防之道存乎一心,神而明之。
就养生方面而言,九阴真经确实弱了点。这和黄裳创出功法的初衷有关。黄裳练武的初衷,就是为了报仇。因此九阴真经的经文杀伐气息过重,就不难理解。
张三丰忽然说道:“秦先生,不知你对玄冥神掌可了解?”
秦至庸给张三丰的印象是博学,好像什么都懂。
故,有此一问。
秦至庸摇头说道:“不是太了解。只接触过一次玄冥神掌。”
………………
殷素素见到秦至庸,立刻就跪在了地上,乞求道:“秦先生,我知道您医术通玄,求您务必救我儿无忌。殷素素给你为奴为婢也愿意。”
殷素素在海沙派的学堂听秦至庸讲课的时间,要比张翠山和殷梨亭长一些。秦至庸每天除了讲儒家经典和武学之外,还会讲医术和数术。
医术和数术,殷素素没有学到什么知识,因为她心不在此。可是秦至庸讲解的时候,她依然觉得不明觉厉。
张翠山也跪下,说道:“求秦先生救救小儿无忌。”
秦至庸把殷素素和张翠山扶起来,说道:“你们都起来。无忌的伤势,我会竭尽全力救治。”
殷素素高兴道:“多谢秦先生。”
秦至庸笑着说道:“张五侠,殷素素,你们到底还是结成了夫妻。姻缘这东西,真是玄妙无比,就算有外界的力量干涉,姻缘依然是姻缘。”
命里有时终须有。
命里无时莫强求。
秦至庸现在对这两句话,理解更深刻了。
张翠山和殷素素一愣,有点不明白秦至庸的话。
张三丰说道:“秦先生,咱们还是先看看无忌吧。”
秦至庸点头道:“好。”
坐到床边,秦至庸给张无忌把脉。
过了半盏茶的时间,秦至庸松开了张无忌的手腕。
殷素素立刻问道:“秦先生,无忌的情况如何?”
秦至庸眉头微微一皱,说道:“很麻烦。”
张三丰叹了口气,说道:“玄冥神掌阴狠霸道,寒毒入髓,贫道的纯阳无极功祛除不了这寒毒。除非能找到九阳神功,才有可能治好无忌。可惜,九阳神功已经失传了近百年。”
张翠山有些焦急,说道:“那怎么办?”
张三丰说道:“武当、少林、峨眉,都有九阳功,是属于九阳神功的残本。集合三派的九阳功,或许可以救无忌。大不了,贫道舍下这张老脸,去一趟峨眉和少林,望灭绝师太和空闻大师看在贫道的面子上,能救一救无忌这孩子。”
秦至庸摇头,说道:“张真人就算去了峨眉和少林,希望也不大。峨眉和少林不会把他们的九阳功拿出来和你交换。灭绝师太的性子,咱们都知道,格局小,偏激,她可不会顾忌张真人的面子。至于少林寺,与其说是佛门圣地,还不如说是‘武林圣地’更恰当。那是少林高僧,把武功心法看得过重,反而忽略了佛法的修行。”
少林寺的那些人,和国师相比,差远了。国师精通佛法,练出了“神通”,镇守了大元朝廷数十年。少林寺的那些人,不过是在享受达摩老祖留下的功德。没有一个人推陈出新,把禅宗思想推向更高的层次。
玄冥神掌的寒毒和一般的阴寒之毒有些不一样,它就像是有生命的病毒,如跗骨之蛆。
寒毒入髓,就很难祛除。就算秦至庸的医术,都感觉非常棘手。
秦至庸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张真人,当年创出九阳神功的前辈,其武学修为和造诣,未必就在你我之上。咱们不如联手创出一门功法,让无忌修炼,以此来治疗他的寒毒。别人可以创出神功绝学,相信咱们一定也可以!”
张翠山和殷素素眼睛一亮。对啊,武当山此刻就有两位武学造诣极高的大师,哪里还需要到处去寻找什么九阳神功?
张三丰说道:“就不知道无忌能不能等得起?”
秦至庸笑着说道:“以我的医术,要根治无忌的寒毒,有点困难,可是让寒毒三五年内对无忌没有影响,还是可以办到。三五年的时间,想来足够咱们创出一门可以治疗玄冥神掌寒毒的武学了。”
创出一门和九阳神功比肩的功法,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张三丰点头道:“好。那贫道就和秦先生联手,试一试看,或许真的可以创出一门绝学。”
………………
做工作,需要沉迷,才能出成绩。秦至庸就沉迷在了创作功法之中。他住在了武当山,秋月和灵霜则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杨雄和杨瑾给张三丰祝寿了以后,就回海沙派。
刘伯温在武当山住了十多天,每天抽半个时辰和秦至庸商议根据地的事情。随后也下山了。
十年前,秦至庸和张三丰论道,探讨的只是养生方面的问题。现在,他们探讨的是内功和气血,是武学功法。
二人都是武学大师,对武道有着独特的理解。
创立武功,必须要确定武功的理念和特性。冰寒?阳刚?还是中正平和?
张三丰觉得创出一门和九阳神功类似的功法比较好,用来治疗玄冥神掌的寒毒,肯定有奇效。
至阳至刚,正好克制至阴至寒。
此乃道家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
秦至庸说道:“张真人,至阳至刚的功法,不是不好,我是觉得太偏激了。武功的特性,太偏激,足以影响到人的性情。玄冥神掌的寒毒歹毒,那咱们能不能顺势引导,想办法把寒毒变成‘灵药’?让坏事变成好事?”
秦至庸的理念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尽量不搞对抗,让寒毒化为己用。到时候说不定张无忌可以得到意想不到好处。
秦至庸想要用自己的理念在张无忌的身上做个试验。张无忌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实验体。
其实,拿身体做试验,只要能把握住分寸,并不是什么坏事。
秦至庸有些时候也会拿自己的身体来试验,做一些精神的微调。
因此,秦至庸想要创一门中正平和的功法,将人体的潜能发挥到极限。看能不能打破人类的寿命极限。
二人各抒己见。
秦至庸和张三丰的武学理念首次出现了冲突。
墨羽云山说
祝大家国庆节快乐。今天更新完毕。求票,求订阅。
儒道诸天 第223章 第一层
理念有了冲突,不怕,求同存异便是。
秦至庸和张三丰为了理念之争,探讨磨合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最后,秦至庸还是说服了张三丰。
若是只创出一门克制玄冥神掌寒毒的功法,未免太狭隘。就像是九阳神功,张无忌寒毒入髓,修炼起来固然神速,数年时间就练至大成,内力浑厚无比。
可是其他人修炼九阳神功,进度很慢。
以秦至庸的估计,修炼九阳神功的条件肯定苛刻。张无忌不过是契合了修炼条件,修炼起来才会快速。
因此修炼九阳神功需要具备一些特殊性。用武林中的话来说,就是要武学奇才方可修炼。
而秦至庸打算创出的功法,是中正平和,增强身体潜能,并且具有普遍性,人人都可以入门,人人都有机会练成。
只有创出可以得到推广的功法,才算是功德无量。就像是后世普及的太极拳一样。
………………
清晨。
秦至庸来到练武场活动筋骨,见到张无忌和宋青书正在练拳。
秦至庸向二人招了招手,说道:“你们两个小子,过来一下。”
张无忌和宋青书走到秦至庸的跟前,恭敬道:“见过秦先生。”
秦至庸说道:“无忌,你刚才练的是七伤拳吧?”
张无忌点头道:“是的。七伤拳是我义父传给我的。”
秦至庸摸了摸张无忌的头,笑着说道:“以后你别在练七伤拳了。你义父不会教弟子,你要是瞎练,肯定会把身体给练坏了。不可贪多,多了就杂,练功务必要精,要纯。来,无忌,我教你一个站桩动作。青书,你也照着做。”
宋青书比张无忌大几岁。他一直都是父亲宋远桥在亲自教导,武学基础很扎实。只不过,宋青书不如张无忌敦厚纯良,性子比较跳脱,有些浮躁。
秦至庸纠正了宋青书和张无忌的一些细微的动作,让他们站桩的架子更加符合人体力学。
秦至庸说道:“闭上眼睛,自然呼吸,浑身放松,不要用力。用心感知心脏的跳动和血液的流动。”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宋青书和张无忌就开始流汗,可是他们的呼吸没有出现混乱。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感到累。
宋青书开始有些躁动了。
秦至庸说道:“青书,你停下吧。”
既然不能专注,那就只能停下站桩。心意,一定要和动作相契合,做到身心合一,才能有奇效。否则强行继续练,只会适得其反。
练功和做事一样,不是花费的时间越多,就越好。决定练功和做事的成效,是要靠专注程度。
能专注,就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做精致。
宋青书站起身来,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说道:“秦先生,我只是站了一会儿,怎么就流了这么多的汗水?还有,我感觉浑身舒畅,暖洋洋的,就像是泡了温泉一样。一点都不累。以前我爹教我练功,可没有这么舒服。”
秦至庸笑着说道:“练功,可强身健体,可温养精神,可养精蓄锐。练功感觉到舒服,说明就是练对了,若是感觉痛苦,那就是练错了。”
张无忌出的汗水,是阴阳汗,背部的汗水是热的,小腹和胸口的汗水则是冰凉。
张无忌打了冷颤。
秦至庸说道:“无忌,不要想着寒毒会伤害你的身体,更别想着和寒毒对抗。你把寒毒当成是一股清凉气息,想着它可以给你带来清凉,可以让你保持心灵清净。试想一下,炎炎夏日,你身处清凉的气息之中,是不是很愉快?”
心理暗示,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
有些得了绝症的病人,看淡生死,心理暗示做得非常彻底,改善了内分泌,免疫力增强,病症不治而愈。
而有些病人,本来只是小病小伤,被医生误诊,结果自己吓自己,不到半个月就死了。
张无忌的寒毒很顽固,但它并不是真正的病毒,和那些绝症相比,玄冥神掌的寒毒肯定还是有些不如。
秦至庸仔细观察过张无忌,其实张无忌的天赋未必就比他父亲张翠山强。可是张无忌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那就是敦厚纯良,尊师重道,学习起来用心而专注。
有着这样的品性,将来张无忌在武学上的成就,会非常巨大。
张无忌放弃了抵抗寒毒,任由小腹和胸部的冰寒气息向浑身游走扩散。刚开始的时候,张无忌还觉得有些冷,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张无忌感觉不再寒冷,而是浑身清凉。大脑也变得非常清明。
当张无忌有些躁动的时候,秦至庸让他停下站桩。
张无忌站桩的时间,比宋青书足足长了一倍有余。这说明,张无忌的心性,比起宋青书要强很多。
秦至庸问道:“无忌,你感觉怎么样?”
张无忌笑着说道:“很舒坦。不过,我身上的汗水,好凉啊。”
秦至庸说道:“舒坦就好。看来我的想法,是可行的。无忌,你放宽心,玄冥神掌的一道寒气而已,没什么大不了。说不定,你以后能把这道寒气化为己用,让他成为自己的资粮。你和青书浑身是汗,衣服都被打湿了,先去洗个热水澡。无忌你去你娘那儿看看,她这个时候可能已经把你的药熬好了。”
张无忌点了点头,和宋青书一起跑去洗澡。
秋月站在秦至庸的身边,说道:“先生,你对张无忌是不是太好了?他太师父都没有这样对他呢。”
秦至庸说道:“我的修行,已经到了某种极致。想要再突破,实在是不容易。人类的大限是一百五十岁,可我就是突破不了这个极限。张无忌这小子敦厚,纯良,再加上他年纪小,可塑性强。我想要看看,自己的武学理念在他的身上,能不能创造奇迹,突破人类寿命的极限?”
秦至庸修行的时候,已经二十多岁,有些迟了。前面二十多年,消耗掉了自己许多的潜力和元气,想要利用修行把这些消耗的潜力和元气补起来,太难太难。直到现在,秦至庸都还没有找到可行的方法。
或许这就是秦至庸一直不能把寿命提升到150岁这个极限的原因。
想要打破极限,必须要先达到极限才行。若是连极限都达不到,就更别谈打破极限了。
秦至庸用心培养张无忌,一是为了试验自己的养生理念,二是为了采集到更多的数据,完善自己的养生之道。
而张无忌在秦至庸这里得到的好处,将会更多。能得到秦至庸用心栽培的人,就是相当于获得了他无上的传承。
秋月一直觉得自家先生深不可测,现在她才晓得,原来先生的修行已经不是属于练武范畴,而是属于“修仙”了。
当其他的江湖中人还在为一招半式而百思不得其解,还在为一本所谓的武林绝学相互厮杀的时候,自家先生已经在探索生命真谛,想着突破寿命的极限。两者间的格局和高度的差距,已经不足以用语言来形容。
秋月做了一个可影响自己一生的决定,她要跟着先生的脚步,探索真正的修行之道,而不是只练武练刀。
………………
历经半年的时间,秦至庸和张三丰经过数十次的探索,终于创出了功法的第一层。
第一层功法是基础,简单,只要是神志正常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练成。
简单,具有普遍性,人人可练,是这门功法最大的特点。
就像是密宗的《龙象般若功》前几层功法一样,只要花点时间,人人都可以练成。
创出了第一层基础功法,看似简单,但其实意义重大。并且这第一层功法,可以一直练下去,理论上是没有极限。就像是厨子的刀功一样,切菜就那么几招把式,可是刀功是永无止境。
就算是秦至庸和张三丰这样的强者,练习第一层功法,都能有些收获。
接下来创第二层功法,才是真正具有挑战性。
张三丰把第一层功法交给宋远桥,让他功法交到每个武当弟子的手里,让他们开始修炼。
此功法,算是集秦至庸和张三丰的武学之大成者。秋月和灵霜同样在修炼这门功法。特别是秋月,修炼起来更加专注。她和其他人不同,她已经不是为了练功而练功,她是想要跟随秦至庸的脚步,探索生命真谛。
秋月算是立下了志向。
很快,秋月的心境突破,达到了入定境界。
见姐姐心灵境界入定,灵霜顿时感觉到了压力。练剑更加努力。
…………
门派想要强大,就必须要有人,特别是要有天才。
灭绝师太回到了峨眉派,让门下弟子去各地寻找根骨好的小女孩。
灭绝师太对自己的弟子们,非常不满意,觉得她们都是平庸之辈。没一个能支撑起峨眉派。唯一的一个出色弟子纪晓芙,竟然跟着杨逍那大魔头跑掉了。
见识到张翠山和殷梨亭的武功,灭绝师太决定要再次收徒。现在峨眉派有了九阴真经和秦至庸的武学笔记,灭绝师太誓要教出一个比张翠山和殷梨亭更厉害的弟子。
下山寻找资质优秀女孩的弟子们陆陆续续回来了。
丁敏君有些私心,她带回了自家的一个堂侄女。
贝静怡则是机缘巧合寻到了一个渔夫之女。
此次带回来的十个小女童,根骨都还不错。哪怕丁敏君的那个小侄女,身上也透露着一股机灵劲儿,是个聪慧的小丫头。
灭绝师太仔细打量跟前的十个女童。忽然,她盯着一个身穿补丁的女童,眼睛一亮,轻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女童拉着贝静怡的衣袖,抬头看了贝静怡一眼,怯怯的表情让人觉得心疼。
贝静怡对女童笑着说道:“师父问你话呢。跟师父说,你叫什么名字?”
女童用清脆的声音说道:“我叫周芷若。”
灭绝师太点头说道:“周芷若?真是好名字。”
儒道诸天 第224章 内求外求不偏倚
秦至庸每天观察武当弟子们的修行情况,采集数据,特别是张无忌的数据,尤其重要。
第一层功法,根据各项数据判断,是相对完善。
可是第二层功法,秦至庸和张三丰则是消耗了三年半的时间,才勉强创出来。
此门功法,秦至庸和张三丰称之为“养生功”。
很普通的一个名字。
至于养生功第三层功法,目前只有一个概念,涉及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秦至庸和张三丰都没有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们的学识和境界,目前只能勉强把养生功的第二层创出来。至于是不是完善了?还需考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