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有君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臊眉耷目
他若是在原地不动,金陵军的连弩阵便会不停的射击,到时候自己身边的这些将士们都得玩完,眼下的情况,唯有拼命近战搏杀,打开一条通路才是要紧。
“杀啊!”
“冲啊,杀开一条血路!”
“跟他们拼了!”
曹军在梁习的指挥下,冒着箭雨冲到了金陵军面前,开始了短兵相接的厮杀。
此时此刻,负责围攻梁习的人,乃是大将黄忠之子黄叙。
见梁习倒也是有几分难缠,黄叙一抬手,让连弩营的士兵们停止了放箭,他亲自率领步兵,直奔对面的梁习杀去。
眼看着黄叙杀来,梁习的眼圈顿时红了。
黄叙适才的英勇表现,没少落在梁习眼中。
不知多少曹兵曹将都折损在他的手里。
这年轻将领着实可恶!
“你们速速突围,赶往许昌报信,我来断后!”梁习对着士兵们叮嘱一番后,大喝一声直奔黄叙杀了过去。
梁习不来倒好,他一出现,正好中了黄叙的下怀。
他还就怕梁习不来!
“铛!”
宝剑和战刀在空中交汇,竟然激起了点点的火光,声音亦是极度刺耳。
街道狭窄,两人无法策马冲锋,便在马上比拼起招式来。
二人你来我往,你攻我守,居然打了个平手。
但凭真实本领,梁习怎么打的过年轻一辈的勇将黄叙?分明就是黄叙让着他。
他也不是存心让着……只是黄叙想知道眼前的这个着甲不俗的人是谁。
立战功么,毕竟得知道是个什么功劳,连名都不知道,把人头拿回去也不顶用!
“你是何人?”黄叙一边慵懒的和梁习对打,一边问道。
“小贼,我乃是山阳守将梁习!”梁习大喝一声用剑向着黄叙刺去。
“原来是无名之辈,没意思。”黄叙无奈的叹了口气,显得很是落寞。
梁习被黄叙的表情气的火冒三丈。
这厮也忒特么瞧不起人了?
我这么有名,你居然说没听过?这不是存心打我的脸么!
“无名之辈?好的很,今日我便杀了你,用你的人头名扬天下!”梁习咬牙切齿,手中宝剑的力道又重了三分。
黄叙懒得搭理他,只是将手中的战刀用足了力气,向着梁习甩去。
宝剑和大刀撞击在一起,梁习只觉得手臂顿时发麻,虎口传来阵阵剧痛。
而他手中长剑也被黄叙砍成了两段。
梁习的脸顿时就变白了。
他万万想不到,这瞅着如同病秧子一样的娃儿,手底下居然有这样的力道!
但即使是后悔,也已经晚了。
黄叙再一次抬刀的时候,梁习的头颅已经落在了地上,一双眼睛瞪的大大的,显然有些死不瞑目的意味。
黄叙翻身下马,伸手捡起了梁习的首级,拴在了自己的马匹之侧。
梁习死了,他身后的那些兵马自然不是金陵军的对手,顷刻间即为覆灭。
而不多时,却见阿飞纵马奔了过来。
“兄长!”
黄叙皱了皱眉,转头望向他。
“跟你说多少次了,别叫我兄长……我跟你不是一个爹。”
阿飞没脸没皮:“可我跟你是一个干爹呀。”
黄叙的脸皮子抽了抽,想揍他。
这不纯胡搅吗?你干爹是我亲爹好不好?不会说人话别说!
黄叙哼了哼,只是转头自顾自的去绑马上的人头。
阿飞颇感兴趣的看向黄叙战马下的人头,道:“兄长,这是谁的人头?”
黄叙被阿飞的这股二皮脸的劲折磨的不行。
若不是因为打不过他,他一定回头给他一脚。
“山阳主将的。”黄叙淡淡的道。
阿飞的双眸中顿时露出了精光:“山阳主将,兄长你当真是厉害,连山阳主将的人头居然都拿下来了!”
黄叙难得的挺起了胸脯,洋洋得意。
“他叫什么名字?”
黄叙道:“叫梁习。”
阿飞摸着下巴,道:“哦……没听过,好像不怎么厉害,也没甚了不起的……难怪你能取下他的首级。”
黄叙额头上的青筋暴露,说话有些咬牙切齿。
“你是奉了丞相的命,专门来羞辱我的吗?”
阿飞闻言一愣,记着急忙摆手道:“不是,不是,兄长误会了,小弟不过只是路过而已……并无羞辱你的意思。”
“那你刚才那话那么难听……”
阿飞咧咧嘴,道:“我说的是实话,曹军中猛将如云,此人确实排不上号。”
黄叙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那你说说看,曹军当中哪一个厉害,我日后将他生擒给你瞧瞧便是!”
黄叙不过是一句气话,但阿飞居然真的摸着下巴,细细的思索了起来。
“听义父说过,曹军当中有一个叫做夏侯渊的,手段颇为了得,连义父在他身上,也似是没占到什么便宜!”
黄叙闻言,眯了眯眼睛,道:“夏侯渊是么?好!待来日我便将此人生擒……看你还敢小瞧于我乎?”
……
陶商的军马顺利的攻克了山阳郡。
在攻克山阳郡的时候,陶商也发现了徐荣心中似乎有些心理问题。
经过了一番深刻的探讨之后,陶商发现……自己的话似乎对徐荣没甚鸟用,他的脾气似乎已经暴躁的紧,似乎在钻牛角尖。
但陶商实在是没有过多的时间给他解决心理问题,毕竟山阳郡已经得了,下一步就是攻略中原之地。
陶商军的消息自然很快传到了许昌。
这一下子,曹仁和荀彧等人不淡定了。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三国有君子 第七百八十章 召谁来
山阳郡丢失了,对于中原之地来说,可以说是非常大的事件。
山阳郡在沛国的北面,中间还夹着一个梁国,梁国当年在曹操和陶商相争的时候,就曾经被陶商攻克过一次,如今山阳郡失了,梁国被攻克只是时间的问题。
山阳郡和梁国被攻陷,就代表兖州和豫州在东境的半壁江山,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彻底的沦陷。
这可是件不得了的大事,按照目前这种情况来看,陶商确实是来鲸吞己境的。
荀彧不敢怠慢,他一边令人飞马给曹操送去了求援书信,一边找到总领兖,豫二州军权的曹仁,和他商量下一步的事宜。
曹仁在知道了当下的情况之后,颇有些愁眉不展。
事情确实大条了,远远的超出了曹仁的想象。
曹仁坐在原地,愁眉不展的思虑办法。
荀彧也不打扰他。
论及军略之事,曹仁自然是比自己更有发言权。
良久之后,却见曹仁长叹口气,苦笑道:“姓陶的这时机选的好啊,司空在关中深陷其中,被张鲁绊住了脚,眼下只怕是只能靠我们自己了,幸好司空走前还有所准备,各县城也有一些守军,咱们也能够坚持坚持。”
荀彧苦笑道:“眼下是多事之秋,论及行军,还得是靠子孝将军了,荀某这边,一定为将军提供最大的保障。”
曹仁冲着荀彧拱手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还请荀适中先征调好三军所需用度。”
“这个是自然的。”
“另外还有一件事。”曹仁顿了顿,道:“仅仅是咱们许昌城中的兵将,想来绝对是不够用的,还需征调两州下属各县兵将,用以充盈军阵,方能得势。”
荀彧闻言道:“将军的战略为何?”
曹仁走到荀彧的桌案前,展开他案几上的皮图,道:“先生且看,中原之地势,一马平川,防守不易,陶商兵马众多,猛将如云,若是要防住他,就不能顾及一城一池的得失,需要掌控几个点,方可稳如泰山。”
说罢,便见曹仁在地图上指指点点道:“许昌北面,陈留乃是我军的重镇,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唯有以东郡作为陈留的前哨,屯以兵马,再配合许昌,三方紧紧固守,方有胜算!至于其余的地盘,暂时便让给陶商吧。”
“三方固守?”荀彧仔细的看了看地图,道:“话倒是没错,问题是要守三座城池,咱们只怕是没有那么多的兵力。”
曹仁点头道:“所以需要抽调中原下属各县所有的兵力作为充盈,方才能守护这三城不失,此事事不宜迟,还请荀君速速下令,速做决断!”
荀彧沉默了一小会,点头道:“也罢,此事交给我好了,子孝将军回去点兵点将,安排防御部署,荀某来日便给你消息!”
曹仁向着荀彧拱了拱手,起身向着厅外走去。
荀彧则是揉了眉心,疲惫的向着桌案上靠去。
曹仁的用兵方略没有错,但他却忽略了人心。
在这种时刻,下方县的那些将领,又有几个是可以信任的?又有几个是不可以信任的?
需知,这种时刻,难保陶商不会派人策反他们,曹司空还不在中原,到时候,岂不是给自己留下祸根?
但此事却还不能不办……
最终,荀彧拿起了桌案上的笔,展开了一卷空白的简牍,开始在上面认认真真的写了起来。
……
当日下午,荀彧的手书就被影印成了数份,送往驻扎在各地的县军首领手中。
而刚刚在相黎县驻扎的鲍忠和鲍韬,也是收到了这封信函。
不过令二鲍奇怪的是,荀彧的这封简牍的内容并不是强制调令。
他并没有要求各部兵马前往许昌支援,而是主动的征询地方的意见,是想留在本县继续坚守,还是前往许昌助战。
二鲍兴奋的不行,立刻派心腹将郭嘉请来。
鲍忠得意洋洋的将书信给郭嘉看,道:“郭先生,您看,荀彧往各县发布文书,征调我们前往许昌增援!”
郭嘉从鲍忠的手中拿过书信,仔细的看了一会。
然后,便见郭嘉的眉毛一挑,笑道:“这哪里是征调,这分明就是在询问尔等,是想去许昌协防,还是继续留守本地。”
二鲍疑惑的互相望了望。
鲍韬疑惑道:“有什么不一样吗?不是都得去吗?”
郭嘉摆了摆手指:“那可不一定,荀君既然让你们做出选择了,那就绝对不是客气,他是让你们真做出选择……去还是留下?”
鲍忠使劲的一拍手,道:“当然是去啊!丞相给我们的军令,不就是让我们想办法混入敌军的中军吗?”
郭嘉笑呵呵的看这那封简牍,脸上露出了非常感兴趣的样子。
“荀彧果然还是那个荀彧。”郭嘉叹口气,道:“二位将军,还请作书给荀彧,告诉他……你们不去,只想留在相黎县。”
这一句话说完,只把二鲍顿时给弄愣了。
陶丞相不是让我们打入敌人内部的吗?现在敌人主动邀请我们过去了,我们反倒是不去!
这怎么个情况?
闹呢?
之前说好的怎么算啊?
狗屁么?
看着二鲍不明所以的眼神,郭嘉劝道:“放心吧,此事的后果尽皆保在郭某身上,我跟荀彧认识的时间也算是比较长了,二位将军尽管按照我说的去做便是,郭某保证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这话若是换成别人说,二鲍一定觉的对方是在吹牛逼。
虽然郭嘉说出来,也跟吹牛无二,但碍于身份,二鲍还是选择相信他。
……
各地的驻将回复很快便收集全了,全都摆在荀彧的桌案上。
曹仁一听荀彧那边已经有了下面各县的回复,便急急忙忙的来找他。
看到他的时候,却见荀彧的桌案上摆放着两大摊简牍。
荀彧笑着指了指桌案上的简牍,对曹仁解释道:“刚刚才分出来,左面的这些,是请命来许昌协防的,右面的这些,则是不想来的。”
曹仁恍然的“哦”了一声,道:“既然如此,那咱们这便把那些主动请缨的县兵们召集过来?”
荀彧微微一笑,抬手指了指那一堆“主动请缨”前来的人写的简牍,道:“这些人……不要。”
说罢,他反手指了指另外一堆简牍:“召这些人来。”
:。:




三国有君子 第七百八十一章 进攻曹仁
荀彧的举动,让曹仁感觉到非常的费解。
这是玩的什么路子?
想要来的不让人家来,不想来的逼着人家来?
这么任性的吗?
迎着曹仁不解的眼神,荀彧为他解释道:“其实,荀某主要考虑的是,这些人可信不可信。”
“什么可信不可信?”
荀彧淡淡道:“当此时节,中原各县召上来的兵将,战力和数量倒是在其次,但关键的则是可用!要确保他们不会对许昌图谋不轨,这样才能放心大胆的去用,不然外有强敌,内有祸患,城池早晚必失矣。”
曹仁也非等闲之辈,他闻弦而之雅意,立刻就想到了更深的一个层面上。
“荀公的意思是,这些人当中,虽然有人是真心实意的来协防许昌城,但是也会有人受到陶商的蛊惑,暗中勾连陶贼,会对咱们不利?”
荀彧点了点头,道:“怕的就是这个,因而荀某才找了那些不愿意回许昌城的,他们或许战意不高,但相对安全许多,没有那些坏心。”
曹仁皱眉道:“可若是这些人有些愿意来协防的原因,是想乘机归降陶商呢?”
荀彧哈哈大笑道:“这些不来许昌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不怕陶军,真有胆略想保守住县城的,此等人可用!另一种就是像将军说的一样,只等陶商大军来了,再观察风向,根据时势选择投奔于谁,此等碌碌小人,就算是来了,难道将军还镇不住他们,不伤大雅!”
曹仁低头一寻思,好像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反正论及智谋,论及揣测人心,一百个自己也抵不上他一个荀彧。
他怎么安排,自己怎么听就是了。
……
两日之后,二鲍在相黎县,收到了由许昌发来的正式征调军令。
不过信上不是让他们去许昌,而是让他们去陈留驻扎。
二鲍急忙请来了郭嘉。
郭嘉看到调令的时候,先是微微一笑,接着长叹口气:“一半一半。”
鲍韬不明所以的道:“什么是一半一半?”
郭嘉笑着为他解释道:“一半是我猜对了,这所谓的询问之法果然是荀彧的诡计……但我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没把你们召往许昌,而是让你们去陈留……这倒是有点意思。”
鲍韬和鲍忠的脑袋如同浆糊一样,凭他们的智慧,着实是理解不上去呀。
郭嘉慢步在帐内来回走了两步,道:“荀文若啊荀文若,他果然是分城而守,抓住几个城池,用以挽救整个中原的局面,果然厉害……也好,那我就跟你好好斗上一斗。”
说罢,却见郭嘉转头看向鲍韬,道:“既然如此,咱们就奔着陈留城去,我看看荀彧接下来,还能使出什么手段!”
鲍忠一听这话,不由有些哆嗦。
这小子要跟我们一起去?
这不是闹呢吗!
他可是陶商麾下的第一谋主啊,若是让人认出来了,他岂不就是个死?
而自己兄弟,也得不到什么好去!
鲍忠的喉头一滚,轻轻的咽了一口吐沫,道:“郭先生,您是陶丞相麾下的嫡系,若是到了陈留,万一让人给认出来,却是该如何是好啊?回头我们跟丞相该如何交代啊?”
郭嘉寻思了一下,道:“这倒也是。”
他转过头,四下看了一圈之后,最后指着一名大胡子侍卫道:“你,过来!”
那大胡子闻言顿时一愣,然后蹑手蹑脚的走到郭嘉面前,膀大腰圆的汉子犹如一个受了惊的小兔子一样。
“拿刀来!”郭嘉懒洋洋的说道。
大胡子男子顿时吓的腿脚发软。
“先,先生!我没什么过错啊,您为何要杀我?我原先都没跟你说过话!”
“别乱动!谁要杀你了!”郭嘉皱了皱眉头,揪住大胡子的长胡子,用刀切下了几段。
切完之后,郭嘉笑嘻嘻的将大胡子比划在自己的下巴上,仿如凭空长出了三缕长须,道:“怎么样?这样是不是就看不出来了?”
二鲍见状不由擦汗。
这郭先生……
你是当曹军的人都是瞎吗?
……
四日后,陶商的金陵中军抵达了中州之境。
放眼望去,一马平川,黄土大地,好一片大美山河。
收了中原,天下则尽归我手。
陶商紧紧的握了握拳,仰头闭眼,嘴角露出了一丝快慰的笑容。
“报!”
不多时,便见裴钱纵马来到了陶商的身边,禀报道:“丞相,敌军的东向已经探查清楚了。”
“怎么样?敌军如何部署的。”
“曹仁在陈留,荀彧在许昌,曹昂在东郡边境,扼守住三座大城!”
“他们居然没有把兵马都屯扎在许昌一城?”陶商疑惑的摸着下巴,道:“拿皮图来!”
少时,却见裴钱把地图拿来,陶商原地坐下,展开仔细研究。
“曹仁和荀彧,挺有两下子啊。”陶商笑了笑,道:“三地彼此距离不近,且都是大城,且彼此都占据了另外两处向北方和西方的进军粮道,我就是拿下了其他的城池,但时间长了,也是没什么大用。”
“丞相,那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裴钱问道。
陶商寻思了一下,道:“先牛刀小试一下吧,进攻陈留!兖州之地,目下以曹仁最为厉害,只要是攻克陈留,打败曹仁,那就算是平定了中原的一半。”
“诺!”
陶商的大军,随即向曹仁所在的陈留而去。
而曹仁早已经是在陈留枕戈待旦。
陶商抵达之后,随即命许褚,甘宁,周泰,蒋钦四人为前驱,率领攻坚军对城池展开了激烈的进攻。
但曹仁却早有准备。
城池之上,弓弩,石块,还有烧的滚烫的金汁……统统一股脑的扔向了进攻城池的金陵军。
金陵军在四名战将的带领下,反复进攻了四次,其中两次登城,却终究没能够拿下城楼。
曹仁的防守,最终还是起了作用。
任凭你派出什么猛将,什么精兵,我自岿然不动!
两个时辰之后,金陵军终于不再尝试工程,悻悻的退了回去。
而许褚的身上也中了一记投石,幸亏他躲的及时,不然只怕是会被砸的脑浆迸领。
面对属相是王八的曹仁,陶商颇有些无奈。
看来,这陈留一时半会是拿不下了。
:。:




三国有君子 第七百八十二章 三枚钉子
面对犹如王八盖子一样的曹仁,陶商不由的有些望城兴叹。
曹仁这王八蛋,若是论及野战,他就算是再有本事,陶商相信凭借着金陵军的勇猛,他一个能拾掇曹仁十个。
但他躲避在城池里,这就有些不太好弄了。
曹操近些年统治中原,也是将几座重要的大城加固的如同铁桶一般,一般人想要将其攻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陶商也未必就是拿他们没有办法,只要能将城池长期包围,并迁延时日,早晚能把这些钉子挨个拔出。
但陶商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他目下虽然势力强大,但天下皆敌,主力兵马可能需要随时进行调动,在一处地方过于迁延日久对于战略来说,并不是很好。
中原之地,对于陶商来说,意义也不一样。
只要拿下了中原,陶商所掌控的河北,江南,徐州,江淮等地,才算是真正的连成一片,他便是真正的霸业将成,到时可以全面的向曹刘等势力施压,而且也可以将曹操和三刘等人的联系切断开来,分而治之。
但曹仁的防守实在是太严密了,严密的让陶商感觉到蛋疼。
看着城头上,全副武装的曹军士卒,陶商心中不知为何,感觉颇有些不舒服。
这可恶的曹仁。
陶商寻思了一下,随即打马,率领一众人等来到城池之下的攻击范围外,遥遥的冲着城墙上喊道:“子孝将军何在?可否出来答话?”
少时,却见曹仁出现在了城头,他浑身裹着厚重的蓝色甲胄,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看着远处城下的陶商,先是重重的发出了一记鼻音,紧接着又啐了一口:“哼……呸!”
虽然知道曹仁根本就不会答应,陶商还是试着喊了一句:“曹仁,躲在城里算什么能耐,敢不敢出来与我麾下的将士一对一的决一死战?”
曹仁:“哼!……呸!”
陶商道:“不敢?好吧,那你敢不敢出城,和我一对一的决一死战?”
“哼!……呸!”
陶商又冲着曹仁喊道:“还不敢?那你敢不敢出来和我爹一对一的决一死战?”
“哼!……呸!”
“你敢不敢出来跟我四岁的儿子决一死战?”
“那好吧,你让你儿子出阵过来!看我砍翻了他!”曹仁在城头上忽然改了口风。
“呸!”陶商狠狠的啐了一口:“想得挺美……这人没救了,撤!”
1...331332333334335...3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