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黄金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说着又补充道:“如果你们真的在一起了,我一定第一个祝福,并且送您一套上好的实木家具做贺礼。”
“哦?真的?”丁树怀眼睛一亮,“你舍得?”
“瞧您说的,有什么舍不得的,太贵的送不起,普通点的要多少有多少,当然,我说的普通是木料普通,手艺绝对是顶呱呱的,嘿嘿,我的手艺,您总该信得过吧?”他笑呵呵的说道。
“那当然信得过,你的手艺越发的精湛了,在小青山的时候还有些生涩,可这才几个月而已,竟然已经有了大家气度,雕工越发的娴熟,更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雕刻风格。”
“哈哈,您相信我就行,大家气度这种话就别说了,会惹人笑话的,”他笑着摆摆手,也为自己不着痕迹的转移话题而暗乐,他可不愿意跟这么个老头儿讨论感情这种东西,那会让他很受伤。
连个老头儿都有个年轻漂亮的对象,他这个大小伙儿却依然是一只单身狗,所谓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一对比,他受到的伤害是成吨的。
所以转移话题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而且不着痕迹的转移话题,更是一个技术活儿。
很显然,他说话的技巧是越发的精湛了,三言两语就把话题从感情方面转移到技术方面了。
丁老头儿还没觉察到这一点,指着身边的一幅高浮雕图道:“看这幅《寒江独钓图》的雕工,多美,简直跟原画一模一样,而且立体感比原画更强,更神奇的是你竟然能用刻刀把水墨画中的皴笔技法表现出来,简直不可思议。”
“更重要的是你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在雕刻的时候融入了自己的风格,虽然不是很明显,但行家绝对能看得出来,这皴笔跟原作相比有一点轻微的变化,看起来更加洒脱,变化更加多端,看起来也更加灵动,跟你的画就是一个风格。”
徐景行有点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头,但不得不承认,丁树怀虽然不怎么会画画,但眼力却好得很,别的不说,能一眼认出这幅《寒江独钓图》来,就很不容易了。
要知道,这条总长达到一千三百多米的木拱廊桥中,总共有一百四十八块高浮雕图案,图案内容全部是历史上最出色的山水画名作,连安心都记不清这些名作的名字,更别说丁树怀了。
神级黄金手 第251章 独钓寒江图
徐景行这一百八十四块高浮雕山水图板的制作过程,除了他外就只有安心参与了,其他木匠也只是简单的开过料,剩下的工序都是他亲自完成的。
至于丁树怀,更是从头至尾根本没参与过,甚至没有关注过。
也正因如此,丁树怀能一眼认出《寒江独钓图》,就足以说明这老头儿的眼力很不一般。
《寒江独钓图》是宋代著名画家马远的传世名作之一,原作是设色的绢本作,画内的元素很少,只有一叶扁舟和一位附身垂钓的老翁,以及扁舟周围寥寥几笔的水波纹,除此之外再无任何元素。
然而就是这简单的图案,却透露出一种水气淼淼寒气逼人的清冷感,将一个“寒”字一个“独”字,用这种空间感极强的留白布局给刻画的淋漓尽致,哪怕不知道画的名字,也能从画面中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萧瑟和淡泊之气。
可以说,这幅《寒江独钓图》是马远的代表作,也是马远的巅峰之作,因为马远号称是“马一角”,意思就是说马远极其擅长留白,在画作中留出大片的空白,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然而像这幅《寒江独钓图》这样留这么大片空白的,依然非常罕见,这不光需要极其娴熟的笔法来表现,更需要极其高明的空间布局和立意才能刻画出这种效果。
可惜,这幅罕见的传世名作并不在国内,而是流落在岛国的首都国立博物馆里,让人深以为憾。
徐景行极其喜欢这幅《寒江独钓图》,因为他总觉得这画里表现出来的意境跟他父亲灌输给他的处事方式有共同之处,所以在雕刻这幅《寒江独钓图》的时候,他花费的心血是其他图案的好几倍。
至于丁树怀说的皴笔中有他自己的风格,他也不否认。
这幅画的原作使用的是铁线描技法,所谓的铁线描就是传统技法中专门用来刻画衣袂纹饰的一种笔法,线条没有粗细变化,遒劲有力笔锋浑圆,看起来跟铁丝一样,所以有了这么一个形象的名字。
然而徐景行不是用毛笔模仿,而是用刻刀作画,刻刀跟毛笔肯定不一样,为了避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他干脆对图案的线条做了些轻微的调整,线条不再是原作那种铁丝一般的圆形线条,而是类似于“战笔水纹描”。
战笔水纹描也是描线技法之一,同样也是用来刻画衣袂纹饰的,不过主要用来刻画侍女的衣袂,因为这种描法类似于水波纹,最适合刻画那种轻薄的衣衫。
不过他毕竟是用刻刀刻的,柔和的线条中带了点刀砍斧斫的顿点和折点,所以看起来变化更多,跟原作比起来,也确实要轻灵一些。
所以被丁树怀这么一夸,他还真有点飘飘然。
当然,他最高兴的是终于把丁树怀从那狗血的爱情故事中拉扯到艺术交流中来,这让他舒坦了许多,他才没兴趣听一个老头儿跟一个三十出头的独处小姑的爱情故事呢。
两个人就这么在木拱廊桥上一幅幅画的挨着看,挨着讨论画里的意境和技法,看不清的时候甚至打开手机闪光灯照明,直到手机没电,这才罢休。
丁树怀见月上中天,哈哈一笑,“痛快,跟你说话就是痛快,这心情真舒畅了许多。”
“嘿嘿,以后有的是机会交流,今天该睡觉了,再不回去,嘿嘿,芬姐该找到这里来了,”他促狭的笑道。
丁树怀有点尴尬的咳嗽一声,“那什么,明天就要正式建塔了,有信心搞好不?”
“瞧您这话问的,没信心敢开工吗?再说了,地基都打好了,料和构件也都准备好了,就是没信心也得上马啊,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那是那是,那就早点睡吧,明天早起,”丁树怀说完摆摆手,沿着廊桥溜达着回去了。
他没急着回去,而是趴在廊桥的栏杆上望着迷蒙的水面怔怔的出神,他想到了很多事情,包括丁树怀和刘毓芬的爱情故事,他自己跟于涵青之间的纠葛,以及突然冒出来的女妖精程琳,还又明天即将开工建造的木塔群落,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有种恍若在梦中的错觉。
直到安心跑到这边来找他,他才回过神,感觉到脑袋上凉凉的,伸手一摸,才发现头发被浓浓的水气给彻底打湿了。
“师父,你有心事儿?”回到小木屋,安心拿着毛巾帮他擦头,一边擦一边问。
“我能有什么心事儿?”
“那你……”安心欲言又止。
“你是说我大半夜不睡觉跑到桥上去发呆?”
“不然呢?”
“哈哈,我就是想了想明天的工作安排而已。”
“真的吗?”
“这还能有假?”
安心沉默片刻后,忽然压低声音悄悄的问:“丁先生是不是跟你说了他跟芬姐的事儿?”
“你怎么知道的?”他吃惊的反问,跟这意识到自己有点不打自招的意思,连忙咳嗽一声,“我是说,你怎么知道丁老跟芬姐的事儿?”
“切,工地上的人谁不知道啊,他们虽然平时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可眉眼间那种你侬我侬的情谊,就是瞎子都能看得到,也就他们自己觉得自己伪装的挺好,而且我经常往他们那边跑,碰到过几次他们悄悄拉手之类的事情。”
“好吧,你知道就知道了,可千万别说出去。”
“知道啦师父,我又不是什么长舌妇,”安心不满的嘟囔一句,然后便一脸八卦的问:“师父,那个,他们可是师徒哎,真的可以那什么,在一起吗?”
“这有什么,别说现在,民国时期就有不少类似的例子呢,鲁迅不就是个典型吗?再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连同性恋结婚都合法,这种名义上的师徒关系有什么大不了的。”
“嘻嘻,也是哦,”安心眉开眼笑的应道。
“哎,我说安心,要是成了,那也是人家丁老跟芬姐的事儿,你干嘛这么高兴?乐的眉毛都挑到后脑勺了。”
神级黄金手 第252章 一树梨花压海棠
安心听到徐景行的问题,脸色一红,忸怩道:“我,我这不是替芬姐高兴吗?芬姐那么好一个人,却一直不结婚,多可怜啊?”
徐景行没有多想,哈哈一笑道:“那你就想错了,有道是‘有情饮水饱’,人家虽然没有公开,但小日子过的也不错啊,而且这都这么些年了,不一直好好的嘛?”
“是这样吗?”
“如果不是这样,你当芬姐图个什么呢?图钱?芬姐不是那样的人吧?”
“芬姐当然不会图钱了,而且芬姐那么能干,也不是缺钱的人,嘻嘻,好羡慕芬姐,什么都会做,不光专业技能强,连经营上的事儿也懂,跟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的时候太有气势了,跟个女强人一样一样的,”安心嘻嘻笑道。
“那要不你拜芬姐为师?让她教教你怎么做个合格的女强人?”他戏谑的调侃道。
“算了,我可做不来,能帮师父你做个饭洗衣服就很满足了,”安心吐吐舌头,然后继续帮徐景行擦头发,擦干后还用电吹风细心的吹了吹,跟这不满的说道:“师父,你的头发太长了,该理理了。”
“额,哪有功夫管头发长短来着,怎么?很难看吗?要不,你给我理理?”
“我不会。”
“这个简单,”徐景行也有点想念以前那清爽的青皮造型,习惯以后,头发稍微长一点就觉得不太舒服,这些天一直忙得很没有留意也还将就,安心这么一提,他再也忍不住了,翻出一把备用的剃刀递给安心,“呐,就用这个,贴着头皮刮吧。”
“来真的啊师父?”安心抓着剃刀,傻眼了,她虽然勤快能干,可理发这活儿却从没干过,甚至从没用过剃刀。
“快快,就当是给雕件做修光了,别说你不会做啊,我告诉你,这可是一项考试,考试合格了,工资加五百,不合格,扣五百,”他没给安心犹豫的机会,直接催促到,甚至用上了杀手锏。
果然,一听有奖励和惩罚,安心不再犹豫,抓住剃刀站到他身后,犹豫片刻果断下手。
“刺啦刺啦”的声音在小木屋里响起,全程师父两人都没说话,不到十分钟,安心后退两步道:“师父,你看看合格不?”
他拿过小镜子看了看,点点头,“还行,就是太短了点,下一次稍微留一毫米的发茬儿,那样看起来不至于显得太光。”
“还有下次啊?”
“对啊,不光有下次,下下次,下下下次,以后给我理发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他一本正经说道。
安心咧咧嘴,一脸苦瓜样儿的耷拉着小脸点点头,“好吧,我改天报个理发学习班。”
“哈哈哈,那倒不用的,多练练就会了,简单得很,这次表现就很不错,没有伤到我的头皮,证明你得手还挺稳定的,有进步,继续努力。”
“就知道剥削我,”安心嘟囔一句,帮徐景行清洗头上的碎发,跟着把地面打扫干净,这才上床休息。
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徐景行依然早早的起床,不过起来的时候发现丁树怀竟然也起来了,而且看老头儿的起色竟然好的很,放佛焕发了青春一样满脸红光。
这,这特么是喜事临门吧?
难不成,这老头儿被自己一开导,昨晚跟刘毓芬顺水推舟的成就了好事儿?
想到那画面,他的脑子里闪过一个词——一树梨花压海棠。
当然,丁树怀还没到一树梨花的年龄,刘毓芬也是快四八年龄的老海棠了,但那场面想想还真有点辣眼睛。不过这一切都是他的猜测,到底怎么回事儿,估计只有丁树怀自己清楚。
这么想着,咳嗽一声招呼道:“丁老,今天怎么这么早?怎么不多睡会儿?”
“啊?今天天气不错,早点起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丁树怀呆了一呆,才答非所问的说道。
天气不错?他抬头看了看有点阴蒙的天空,他实在不知道哪儿不错了。再看丁树怀那有点闪烁的眼神,立刻明白,他刚才的猜测估计跟事实相差不多,要不然丁树怀不会是这种表情。
只是这种事儿心里清楚就好,说出来就没意思了,因此哈哈一笑,“是不错,要跑两步运动运动吗?”
“不了不了,走走就好,比不得你们年轻人,”丁树怀说着不着痕迹的扭了扭腰,似乎腰上有点不舒服。
这老头儿不会是因为昨晚运动太激烈所以闪着腰了吧?
想到这个可能,他差点笑疯,怕笑出声来,急忙转过身跑开,跑到没人的地方才哈哈大笑起来,一树梨花压海棠本来也算一大喜事儿,结果这老梨树摇的折了枝儿,那就搞笑了。
等吃早餐的时候见到刘毓芬,他更加确定自己的猜测,这女人在变成真正的女人之前和之后,那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神态气质甚至走路的姿势都不一样,一般人可能不会留意,但他本身就有这方面的猜测,此时自然看得清楚。
不过他可没那么八卦,自己知道就算了,没有打算跟任何人说起。女人们八卦八卦没什么,一个男人要是也整天惦记着别人那点事儿,能有多大的出息?
吃过早饭,正式修建塔身,从最低的一座五层木塔开始下手,也算积累经验吧。
别看只是五层木塔,但高度却不低,足有十九米高,一层快有四米了,比楼房的高度都高。这座五层塔,结构是砖木结构,中心立有通天柱,塔内空间非常宽敞,看起来很粗,但线条却很优美,跟天宁寺的凌霄塔的外形有点相似,风格相对要庄严一些。
不过塔内建筑构件上的图案以及装饰风格并非宗教性质的,依然是山水人物题材,多取材于民间故事传说以及古典名著,这样一来,塔本身会更接地气,如果搞成佛教或者道教等宗教题材,难免会有一部分人不喜欢,毕竟种花家是个世俗国家,无神论者居多。
而且这里是休闲度假区,不是旅游景点,所以山水人物相关题材更为讨喜。
神级黄金手 第253章 通心柱
其实这些塔也好,木拱廊桥也好,其他建筑也好,风格都是早就定下的,装饰性图纹的题材也是早定下的,是跟丁树怀商量后的结果。
当然,丁树怀只是划定了个大概范围,两个人都一致认为不适合用宗教形式的纹饰。至于具体刻什么图案,怎么搭配,那都是徐景行自己做的主。
甚至于,每一座建筑的每一个构件都是提前做好的,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构件一丝不苟的按照图纸安装起来,所以说最浪费时间的工作已经完成了,现在是难度最高的建造工作。
建造塔式建筑远比想象中的要难,建造木塔尤其如此,全部过程都得小心翼翼,绝对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个成语用在古营造法式中一点都不为过。
别说各个构件的配装工作,光是立柱子这一项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工作,就花费了足足一天的时间。
立柱子,就是在开工建造塔身之前先把塔内的通心柱给立起来,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难度挺高,最简单的一点要求,那就是柱子必须直立,稍有倾斜,这塔就不稳,尤其是在建造过程中,最容易出问题。
之前他向千秋岁那老头儿请教的时候,老头儿就很严肃的跟他说过,通心柱不能有一分一毫的偏差,必须是跟地平面成标准的九十度,如果在立柱子的时候就没立正,那么等塔身建成后就没有调整了余地了。
然而对于从没有过这方面经验的徐景行和一众工人,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却差点成了整个工程做最让人绝望的活儿,因为这通心柱太长,能竖起来就很不容易了,还要找准角度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最后还要将这通心柱固定起来,难度实在太高。
徐景行都亲自出马了,然而在这种大工程面前,他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过微不足道,丁树怀也在一旁急的跳脚,可是却也没有别的办法。
当高达二十米,重达一吨多的通心柱再次倒下来的时候,徐景行的肺都气炸了。
“小徐,要不想办法弄一辆吊车过来吧,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啊,”丁树怀连忙说,这个建议倒是有用,工地上就有一台吊车,然而这是在湖心小岛上,想把吊车弄过来,总得有船吧?而且还的是那种专用的工程船,一般船只可装不下一台吊车。
但这个水库虽然不小,但却几乎是封闭的,上下游勉强能走小船,大船根本进不来,想要搞一艘工程船进来,那就得先找一辆大型拖车把船从别的地方运到这里来。
先不说找船找车的事儿,把船运来,让船下水,再把吊车开到船上,最后再让吊车上到小岛上,这一系列事儿做下来,没有个三五天能搞定?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然而事情很显然不可能这么顺利,别的不说,这工程船就不好找,那些工程船怎么可能闲着没事儿跑到这偏僻的水库里来干活儿?工程量大的话也就罢了,有钱可赚一切都好说,可就运送一辆吊车而已的费用,有几个开工程船的能看上眼?
所以丁树怀这个建议听起来不错,可实际上跟没说一样。
还得用老办法,古人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下都能做到,自己这个现代人,怎么可能被难倒?
然而古人是怎么做的,他也不知道。
没办法,还是得请千秋岁老头儿出马。
这么想着,他直接打电话给千秋岁老头儿,一接通,嘿嘿笑道:“老先生,您好您好。”
“哦,你也小子啊,找我什么事儿?”
电话对面的千秋岁老头儿声音还算洪亮,不过能听出来,带着一点颤音,说明年纪不小了。不过老头儿这语气,让他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他真怕老头儿嫌他烦,因为这一次一次的找人帮忙,是个人都会有意见。
如果有别的办法,他一定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麻烦这老头儿,可他认识的行业高人就这么一个,所以只能厚着脸皮一次次麻烦人家了。当然,事后肯定要好好感谢一番的,除了许诺的那只砖砚外,肯定得另外准备一些礼品表达谢意。
当然,这话现在说出来就没意思了,要是那么做,这一切好像就变成了一场交易,他不自在,千秋岁老头儿更不自在。
因此他呵呵笑道:“老先生,你前些天给我出了个大难题,我苦思冥想硬是想不出来,所以想让您给指点一点线索,不然真猜不出来了。”
“哼,跟我这老头儿耍什么小心眼,有事儿直说,”千秋岁老头儿哼了一声,但显然没有真的生气,如果真的生气了,就不会让他有事儿直说了。
不过老头儿这语气还是把他吓了一跳,不敢怠慢,连忙将自己遇到的难题说了出来。
千秋岁听完,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说道:“我说你这小子平时看着也挺机灵的,怎么这个时候变成了榆木脑袋,那么简单的事儿都解决不了?连乡下的农民都不如,想想他们是怎么立电线杆的,真是笨死了,好了好了,挂了,听着来气,以后再敢拿这种小儿科的问题来问我,看我不收拾你。”
这话说完,千秋岁老头儿立刻挂了电话。
徐景行拿着电话呆了一呆,想到乡下人在树立电线杆子时使用的方法,顿时兴奋起来,“有了有了,快,找四根长绳,快。”
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四根长绳拴在通心柱的顶端或者中上段,固定好低端,然后靠人力反方向拉,这样就能把通心柱一点点的立起来了,等柱子立起来,把四根长绳分散到四个角上固定起来,最好绷紧,这样在柱子处于垂直状态的时候,反而非常稳固。
原理其实非常简单,找准柱子的重心就好,只要柱子是垂直的,重心就一定在柱子上,重心稳定,这柱子就算不用绳子固定,都能立的稳稳当当的,加上四根绳索固定,更稳。
其实绳子固定的其实不是柱子,而是柱子的重心,只要保证柱子的重心不发生偏移,这柱子就不会倾倒。
神级黄金手 第254章 模块化建造
而且用绳索固定通心柱,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需要建造专门的脚手架来固定通心柱了,这样不但能节省时间,更能节省空间,搭建脚手架的时候只考虑塔身部分就可以。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古人的智慧确实不容小觑,而且这也算不得什么智慧,只能算是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生活经验,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这样立电线杆子,徐景行是农村人,自然不会不知道。
只是把电线杆子换成了看起来更加高级的通心柱时,他有点手忙脚乱了,以至于忘记了再常见不过的生活小智慧。
果然,把这通心柱当成电线杆子来对待后,只用了半个小时就立了起来,四根绳子一固定,立的稳稳当当的。
立起来后,一众工人齐声欢呼,丁树怀也长出一口气。
徐景行那急躁的心情也缓和了许多,说实话,工期这么紧张,他和丁树怀这两个负责人身上的压力是最大的,尤其是他,要负责具体的工作,容不得半点差错,所以这脾气就没有平日那么温和了,这也是之前会跟丁树怀吵起来的主要原因。
好在目前看起来一切顺利。
塔基建造好了,通心柱也立起来了,剩下的工作就要简单一些,虽然繁琐,但按照图纸把用到的构件组装在塔身上就行,细心一点,一般就不会出什么大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