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神级黄金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比如说鹊山和华不注山,这两座小山包在画卷中占据的篇幅还不小,山头的形象也比较突出。这不是因为他对这两座山有更多的偏爱,而是这两座小山包相对而言确实更加有名气,而且这两座山的物性也比较强,在大大小小的山包中属于顶尖的存在,仅次于英雄山等寥寥几座小山包。
没错,他在刻画这些山水的时候,哪座山能占据更多的篇幅,哪座山的形象能更加突出一些,主要的选择因素不是别的,正是这些景点的物性。
也就是说,他画的其实并不是这些山水的外表,而是这些山水的本相。
换句话说,他画的其实是泉城的本相,如果有对泉城的风貌比较熟悉的人看到这画,就会发现画里的泉城跟实际上的泉城有一些区别,有的地方区别还挺大,但整体感觉却又跟泉城几乎一模一样,就像人们看到的《鹊华秋色图》。
乾隆当年第一次看到《鹊华秋色图》时还不敢相信泉城有这么高耸的山脉,可是当他南巡路过泉城在城头上眺望时,却夸口赞道:“始信笔灵合地灵,当前印证得神髓,”从这句话不难看出,不管乾隆能不能像徐景行这样直接看到鹊华二山的本相,但无异能感受到那种高耸的气场。
不过想想也正常,乾隆好歹也是一朝帝王,在当时的威望也挺高,自身的物性应该很强大,能感觉到其他事物的物性越是正常的,要不然也写不出“始信笔灵合地灵,当前印证得神髓”这种听起来有点神神叨叨的句子。
而他的这幅画跟《鹊华秋色图》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初看有点不合实际,可细细感受却又发现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好像现实世界本应跟画中的世界一样才是正确的。
所以就连他自己看到这幅画横摆在茶几上,看到画中的泉城全貌时,也有点心潮澎湃,他这也算是将一城山水色全部囊括在一幅画卷中了,而现实中能做到这点的画家其实是相当有限的,就算是古代,这种大格局的山水画卷也不太多见。
这倒不是说他已经能跟赵孟頫那个级别的古人相提并论了,相反,他还差的远,他能做到这一点,主要还是得益于他这比较特殊的能力,他那近乎于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就不提了,那近乎于传说中佛家神通的“本相之眼”也是一个超级作弊器,能让他将这座城市的本相全部看在眼里。
如果这样都画不好这座城市的山山水水,那他也太对不起他的能力了。
当然,最震撼人心的地方不在这画本身的水平上,而在于他赋予这画的物性和灵气,在他自己的感觉中,画卷绽开的瞬间,整幅画好像一下子活了过来,各个景点之间弥漫的烟雨和朦胧气瞬间将他整个人笼罩起来,放佛瞬间把他拉进了梦幻的仙境中。
再加上那氤氲的灵气弥漫其间,给人的感觉更加舒坦,就是那种怎么都很爽的体验。
他的感受非常直观也非常灵敏,可金二就要差一些了,或者说就要差许多了,不过金二毕竟不是一般人,在画卷打开的瞬间就闭上了眼睛,像是在静静的感受着什么,足有一分多钟才慢慢的睁开眼,这才见视线放在画卷上。
金二一边看一遍点头,同时赞不绝口:“这画,真好,有赵孟頫八分的神韵了,厉害,太厉害了,不过最让我惊奇的还是这画里蕴含着的那种特质,小徐师傅,你是怎么做到的。”
金二问这话的时候很随意,好像就是那么随口一问。
可是徐景行却立刻警觉起来,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了他身上最大的秘密,所以他有点茫然的反问:“金先生问的是什么特质?”
金二笑笑,“就是那种能让人身临其境的特质,你这画跟那幅高仿版的《鹊华秋色图》一样,都能让我进入一种非常特别的境界,能让我感受到一些特别的画面。”
他故作恍然:“哦,金先生说的是代入感,对吧?这个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用心刻画,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以最合理同时最贴近现实的方式刻画在纸面上,额,也不能说是刻画,而是二次创作,我们做画,不管是画山还是画水, 眼里看到的跟画在纸上的其实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只是借了现实中的山水一个壳子,壳子里塞的全是画家本人对这山这水的理解和认知,当壳子里塞的内容跟壳子本身的形象比较契合时,就能把人带入一种身临其境同时又别具特色的体验当中。”
“什么意思?”金二果然听不懂了。
徐景行心里偷笑,他刚才说的这番话似是而非,要说正确吧,其实有点片面,但要说不正确,那也不能,因为艺术创作本来就没什么固定的标准和理念,自己想怎么搞都行,只要能得到认可的就都是好的艺术。
何况他话里话外使用的词汇让人挑不出毛病的同时还让人摸不着头脑,一个目的,让对方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别说是金二这种人,就算来个真正的画家,也不见得真能完全听懂,更别说找出其中的破绽了。
不过他的脸色还是很平静,“金先生,通俗点讲,就是我的画会给你一种看着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而你感受到的那些东西,都是我想要表达的。”
金二沉默片刻,“我是问你怎么做到的?”
“用笔画的呀?当然也离不开充足的准备工作,动手之前,我可是跑遍大半个泉城的,将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说到这里忽然一挑眉毛,“金先生,你还没说这幅画符不符合你的要求呢。”





神级黄金手 第757章 授人以渔
徐景行可没忘记自己的目标,他的目标就只有一个,见那幅《鹊华秋色图》拿到手里,不管是真是假,哪怕真的只是一幅高防画,他也要拿到手里好好研究研究,因为那画对他而言实在太过重要,有着非常大的研究价值。甚至于,他更期盼那画真的只是一幅高防画。
原因很简单,如果那是赵孟頫的真迹,那么它在神奇也是正常情况,毕竟赵孟頫本就是宗师级的人物,那画又经历了那么长的岁月,发生任何变化都不足以让他太过惊叹;相反,如果那是一幅高仿画,就非常值得研究了,不光画值得研究,画画的人更值得研究。
当然,不管那画是真是假,对他而言都有太多的好处,虽然也不可避免的可能会打来一点麻烦,可跟收获比起来就微不足道了。最关键的是,现在的他有信心面对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麻烦。
因此他根本没打算跟金二墨迹,而是直接开口询问自己的作品有没有达到金二的要求。
金二一愣,随即笑道:“小徐师傅太着急了吧,我还没细细看呢。”
他笑笑,“金先生,我还有事要办,如果您不能快一些完成鉴定,那咱们就改天约个时间详谈,怎么样?”
“你这是什么意思?”金二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一脸平静的耸耸肩,“没别的意思,就是想告诉金先生你不要浪费时间,毕竟大家的时间都挺宝贵的,如果您要是因此而觉得是我失礼,那很抱歉,就当之前咱们从没相遇过。”
他的态度忽然发生这么大的转变,显然超出了金二的预料,不是他想找事儿,而是也意识到金二可能真的没怀好意,因为他在这里根本没感受到那幅《鹊华秋色图》的存在,要知道,以他现在“一识通游”的境界,就算隔着几堵墙壁也能感受到一些事物的物性。
何况那幅《鹊华秋色图》的物性那么强,他没道理感受不到。
再加上下车时林小雅说的那句话,让他意识到金二可能根本没打算兑现之前的承诺,他的作品没达到金二的要求也就罢了,一旦被金二看中,那最后势必会发生冲突。
再继续推断,金二敢这么做,要么是个傻子,要么就是有信心见他吃的死死的。
很显然,后者的可能性更高。
既然如此,他也不会傻乎乎的跟着金二的节奏走下去,虽然他不怕金二动粗,可万一呢?金二可不是什么善茬儿,而是在江湖中混了这么多年的老江湖,肯定有压箱底的手段。
俗话说的好:小心驶得万年船。
他忽然转变态度,就是想打乱金二的节奏,试探一下金二的底线和反应,看一看金二到底想干什么。
因此他从刚才的开门见山到现在的咄咄逼人,看起来有点像是在找茬儿,可话里话外却透着一些意识到不妙之后的本能防范反应,给人一种他已经觉察到不妙的印象。
同时呢又努力展开自己的意识,敏锐的注视着四周的动静。
此时的房间里人不多,跟上次来这里的时候相比只是少了一个殷晓静,穿旗袍的叫小唐的女人在泡茶,那个身形壮实眼神凶狠的男人翘着二郎腿半躺在沙发上,手里把玩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林小雅则像个隐形人一样静静的站在门口。
当然,院子里肯定还有其他人,但在此时的徐景行眼里,威胁最大的就那么三个,金二、玩匕首的壮汉以及旗袍女人,其中危险程度最高的正是玩匕首的那个壮汉,其次就是金二,最次的则是旗袍女人。
不过也就是现在的他到了“一识通游”的境界,觉识能力超级发达,能觉察到一些旁人觉察不到的存在,如果开启本相之眼更能直接看到一些常人看不到的东西,不然的话他肯定想不到那个看起来软软糯糯的旗袍女人小唐也是个危险的存在。
如果忽视了那个女人,他么真的发生冲突,他一定会死的非常惨。
现在嘛,他当然不会忽视那个静静泡茶的女人,但也没特别在意,因为旗袍女人注定只能像一条毒蛇一样冷不丁的咬人一口,一旦被他提前发现,对他而言基本上就没多大威胁了。
所以他的主要注意力还是集中在金二和那个壮汉身上,同时观察着金二的反应。
金二的脸色更加阴沉,再也不复之前那种笑眯眯的模样,小眼睛死死的盯着他看,好几秒钟以后才阴阴一笑,“小徐师傅,我想你误会了什么,我其实对这幅画非常满意,不过我在意的可不止这么区区的一幅画,而是你这个人。”
“什么意思?”他眉头一皱,沉声问道。
“很简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金二嘿嘿笑道:“你既然有这么本事画出这种高水平的画作,何不留在我身边做个专职画家呢?放心,我绝对不会亏待你的,金钱,美女,甚至更强的实力都可以给你,只要你专心画画就行,就画这种。”
卧槽!
徐景行还真被吓了一跳,他没想到金二竟然打的是这个主意。其实他不是没想过会被金二招揽,但是没想到金二是这么个招揽法,这特么的是招揽人才?这是收奴才呢吧。说不定林小雅就是这么被收上来的。
想到林小雅一口一个“主人”的神情,他顿时一阵反胃,差点没吐出来。
至于金二的那些个承诺,他相信才有鬼呢。何况都成了他金二的奴才了,就算真给他那么多钱他又有什么用呢?搞不好一辈子就被关在小房子里天天画画了,直到再也画不出来以后被扫地出门或者直接被栽了荷花。
不过他面上却没什么表情,似乎完全没有听出金二的话中之意,只是耸耸肩道:“我可承受不起金先生你的厚爱,如果想找专职画师,你还是另请高明吧,我没兴趣。”
金二呵呵的笑了起来,“你觉得你还有机会离开吗?”
他这才变色:“你,你想用强?”




神级黄金手 第758章 到手
徐景行面色微变的问了一句“你要用强”之后,立刻冷笑道:“你想多了,我就是死也不会给你画任何一幅画的,”说到这里弯腰作势要卷起茶几上的画卷,一幅谈不来就一拍两散各回各家的架势。
这当然是在演戏了,事实上他的心里早就冷笑个不停了,因为他一直想看看金二到底想干什么,此时也算是达到了目的,知道了金二的打算和谋划,那还有什么好谈的,这么做不过是进一步的刺激金二,让金二动起来。
一旦动手,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各凭本事而已。
反正这里就算是杀到天翻地覆,只要金二没死,他就不会也不敢报警,只会悄悄的把所有的一切遮掩下去。
江湖嘛,就是这么个实力为尊的世界,报警?那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大家的屁股都不干净,一旦警方插手,整个江湖都不得安宁,报警相当于跟整个江湖作对,那后果可比报警严重多了。
当然,万事无绝对,现如今这个社会里黑不黑白不白的已经没那么多讲究了,总有些人为了活下去什么事儿都能干的出来,尤其是金二这种不择手段的人更是如此。
不过只要金二这一方人先动手,一切就都很好说了,就算警方插手他也是妥妥的正当防卫。
然而在他的注视下,金二却笑了,“没你说的那么严重,我就是想请你多画几幅画而已,既然你不愿意,那就算了。”
咦?就这么算了?是认怂了?还是另有所图?
他眉毛一挑,狐疑的目光毫不掩饰的在金二脸上扫了两个来回,然后指了指茶几上的画:“那之前的承诺还算数吗?”
“算,当然算,嘿嘿嘿,”金二嘿嘿笑着,爱不释手的把茶几上的画卷卷起来,“在我眼里,这画的水准不比那一幅高仿的《鹊华秋色图》差,甚至更好,”说着打了个响指,招呼门口的林小雅,“小雅,带小徐师傅去银行,把那幅高仿版的《鹊华秋色图》取出来给他。”
说着又朝沙发上玩匕首的壮汉道:“志刚,你也跟着去一趟,注意安全,别让人盯上了,那画虽说只是高仿版,可也有不少人窥觑呢。”
这么好心?
徐景行心里冷笑一声,站着没动,而是平静的直视着金二的眼睛,“金先生,别告诉我你不知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规矩。”
金二哈哈笑道:“我当然知道,你你可以带着这幅画去银行,等你验过那幅《鹊华秋色图》以后再把画交给志刚,哦,志刚是我的儿子,你可以喊他一声志刚哥什么的。”
一旁的金志刚闻言抬起头,朝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只是眼神里没有一丝笑意,反而像是在看死人一样,带着一种冷酷且阴森的死寂。
他眉头微皱,却再也找不出什么借口了,金二说道这里已经把他全部话茬都给堵上了,除非他开始胡搅蛮缠,可那不是他的本意。
算了,能拿到《鹊华秋色图》就好。
不过就在他准备答应的时候,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金先生,我还有个问题没问你,上一次你拿出来的画卷是全部的?还是就那一部分?”
金二一愣,“你为什么这么问?”
他笑笑,“《鹊华秋色图》被收藏于台故之内,咱们一般人是没机会看到的,只能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很多,大部分给出的尺寸是90.2x28.4,然而据我所知,真迹的长度应该是接近五米的样子,所以有此一问。”
金二下意识的咽了一口口水,看起来像是要否认,但不知道为什么又改口了,“小徐师傅果然博学,另外一部分确实也在我的手里,待会儿也一并转交给你,呵呵,那都是那位高手仿制出来的,一样可以以假乱真。”
见金二这么干脆的承认,他也有点诧异,可却更加无话可说,只能点头道:“金先生果然是个爽快人,那咱们后会有期,”说着卷起茶几上的画,起身就往外走。
直到他坐上那辆大劳离开华不注山的范围内,都没有人来刁难他,放佛之前那些火星味儿和谋划都是他自己的胡思乱想。
大劳很快进入一家工行,在贵宾室里见到了那幅金二嘴里的高仿版《鹊华秋色图》,而且是完整版的。
没错,足足有五米长的完整版的《鹊华秋色图》。
网络上能查到的资料中,对《鹊华秋色图》的尺寸标注都是90.2x28.4,这个尺寸要说也没错,画本身就是这么个尺寸。
那为题来了?五米长的尺寸又是什么鬼?
五米长的尺寸也没错,因为这幅画在传承下的过程中,被无数藏家收藏过,乾隆那个盖印狂魔就不用提了,“鹊华秋色”四个大字就是他题写的,连董其昌都在上边留下了五则题跋。
当然,这些人都是有很高艺术修养的大家,肯定不会在画上乱写乱画,那怎么办?在其他宣纸上写,写好之后让高明的装裱工续接在原画上,这样一条接一条,光提拔就接了四米多长,是原画的四倍多。
可以想象一下那是一幅什么样的场景,一幅画也就九十公分长度,可是历代藏家一条接一条的提拔却使长度延伸到五米左右,光是想像一下就令人激动,何况是亲眼目睹了。
而徐景行此时此刻就亲眼目睹到了这一盛景,可惜这五米长的画卷被人为的分成了三截,之前看到的原画一截,乾隆题写的“鹊华秋色”四个大字一截,剩下的零零散散的题跋又是一截。
这么三截画卷被银行的员工小心翼翼的铺在宽大的办公桌上,呈现出一种古朴沧桑的气息,但细细品味却感觉话话里的风景还是那么的新鲜,好像时光并没有给鹊华二山带来多少改变。
最关键的是,这三截画卷中的灵气都不少,尤其是乾隆题写的“鹊华秋色”四个大字更是灵气逼人,那浓郁的灵气几乎凝聚成了液体,猛地一看就跟那陈年的老酒差不多,但要比酒更干净更透彻更晶莹。
至于物性,那更不用提了。




神级黄金手 第759章 五米长巨无霸
乾隆的艺术修养,在众多封建统治者中一直是出类拔萃的存在,留下的诗篇就不说了,水平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但光是那个数量也足以让绝大多数诗人赶到汗颜。
诗词暂且不提,这书法绘画水准也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尤其是书法水平,就算以现在的目光来判断,也是一流的水准,如果他不当那个皇帝,说不定能成为一个颇具传奇性质的书法家和诗人。
就拿乾隆题写的“鹊华秋色”四个行楷大字来讲,就非常出色,不光字体端庄笔法潇洒,连墨色也是经过调配的,不是纯黑色,而是带了一丁点的蓝,色调跟正图那冷峻的色调很是吻合,光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乾隆在艺术领域的成就不是凭空得来的。
除了色调来,字体大小和整体布局也跟正图非常完美的契合在一起,不知道的一定会把这四个字当成是赵孟頫本人的手笔,因为效果太出色了,将画中那种冷峻中的烟雨气息在笔画的转折间都体现出来了。
说的再直白一点,这四个字不光是四个字,更像一幅画。
要知道,古人在作画的时候一般不会给自己的画起名字,一般是后人或者旁人起名,起名也不能乱起,起不好会让人发懵,起的好了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鹊华秋色”这四个字,正是乾隆给赵孟頫这幅画起的名字,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滴水不漏得将画的主题和亮点全都写了出来,让人看到这四个大字就能想到这是怎么样一幅画,甚至能从简单的四个字中领略到画的神韵。
这就是好的题跋的效果。
当然,这还是以普通人的眼睛来欣赏的结果,如果有人也具备徐景行这样的本相之眼,就会发现这四个字的物性强度几乎比正画还要强。
字的物性是什么?当然还是字。
可是这“鹊华秋色”四个字的物性却像是用黄金铸造而成,深深的镶嵌在淡黄色泽的宣纸上,异常有力,几乎成了整幅画卷中最吸人眼球的存在,打个形象点的比喻,这四个字就像镌刻在古城楼门正中央的城名,因为来来往往的行人想了解一座城市,一定是先从城楼门上的城名开始。
当然,乾隆在这副画卷上留下的痕迹太多了,题跋九则,印章二十六枚,每一处痕迹都是那么的亮眼,毕竟在这么多的藏家中,乾隆的地位最为尊崇。
除了乾隆当然就轮得到董其昌了,董其昌在续接了五则题跋,可见他对这幅画的喜爱和欣赏,据说这幅画就是董其昌推荐给乾隆的。
除了董其昌和乾隆这两个题跋狂狂魔和盖章狂魔外,画卷中还有其他藏家的钤印和题跋,也都非常精彩。
说句有点装逼嫌疑的话,在徐景行眼里,这副画卷上的题跋和印章所具备的艺术含量,几乎要超过了画卷本身,尤其是那些个印章,真是太精彩了,几乎每一枚都是精品,实在令人沉醉。
在他看来,这幅画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名气,除了赵孟頫是真的画的好以外,这些个钤印和题跋也是重点,据说还有一些人专门对画上的题跋和钤印做过考究,只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弄清楚全部钤印的来历,毕竟有些钤印的内容很抽象,甚至根本不是文字,而是类似于花押一般的印文,根本无从考究。
所以,严格点说,这幅画其实是赵孟頫和后世这些个藏家共同绘制而成的,画卷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印,都是不可或缺的,少一个就跟少了一根指头的人一样了。
而现在,这一整副五米左右长短的《鹊华秋色图》真品就摆在他的面前,只要他把手里的画卷交出去,就能成为这幅国宝级山水画的新主人。
想到这里,他的心脏就“砰砰砰”的加速直跳,甚至有一种恍若梦中的感觉。
想想也是,他什么时候有了拥有这个级别的国宝的资格了?别说拥有了,以前就连触摸一下的资格都没有,因为解决大部分的国宝级文物都是禁止触摸的,甚至禁止拍照。至于《鹊华秋色图》这种被收藏在台故里的国宝,平时就连参观一下的资格都没,因为这种国宝不会天天对人开放,只会定期开放,《鹊华秋色图》就是如此,平时就难得一见,虽然也运到国外进行过展览,可这么多年也就那么几次而已,想看一次实在不容易。
反倒是首都故院那边开放的国宝数量比较多,毕竟首都故院规模更大,接待游客的能力更强,保养维护能力也更强,管理也更有序。
1...205206207208209...4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