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神级黄金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不过能得到滕亮这个级别的前辈指点的机会,机会难得,他打蛇顺棍上的问道:“您能描述的更具体一点吗?”说着怕滕亮误会,急忙解释道:“晚辈其实也不太懂古玩,也是凭着感觉来的,但那种感觉朦朦胧胧的不太好把握……”
滕亮笑道:“其实很简单,多看实物多上手,看得多了,把玩的多了,经验丰富了,这感觉也就更加敏锐了,当然,你年纪这么小就能培养出这种特殊的感觉,也不简单,从小没少把玩老物件吧?”
他闻言“难为情”的挠挠头,“没有,我的家庭很普通,可没机会接触这些娇贵的玩意儿,也是最近才有所了解。”
“真的?”滕亮激动了,“小时候真没接触过古玩?”
“千真万确,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父亲是普通工人,真没机会接触这些,”他十分肯定的说道,只是这话里隐去了一些关键细节而已,但也不能说他欺骗滕亮,因为他说的这些话都是真的。
这一下好了,滕亮更加激动,“这是天赋啊!”说完也不看壶了,盯着他问:“你那个学校毕业的?什么专业?有兴趣来故宫吗?”
他无奈的摇摇头,“我就是想去估计也去不了,因为我连高中都没读完,我想故宫就算再怎么把包容也不会收一个初中学历的年轻人吧?”
“啊?”滕亮又傻眼了,扭头看连云海。
连云海笑道:“小滕,你就别惦记人家了,你当你们故院是个宝,可人家小徐还真不一定能看得上,别看人学历低,可要说知识水平,嘿嘿,可不一定比你那大徒弟差,而且人家玩古董只是兴趣,本职工作是雕刻。”
这下子别说滕亮了,就连韩振刚以及其他几个老头儿也把目光聚焦到徐景行身上,因为连云海的说法太吓人了,竟然说徐景行的只是水平能跟滕亮的大徒弟相媲美。滕亮的大徒弟那是什么人?首度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进入故院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年,二十五岁就被滕亮收为徒弟,至今已经二十八年。
如果这么说还想象不出滕亮大徒弟的水平,那了解对方另外一个身份就会明白了——嘉德国际首席鉴定师。
嘉德国际那种大拍卖行的首席鉴定师除了要有足够专业的技术水平,还得具备非常渊博的知识水平,因为一个合格的古玩鉴定师必须具备非常渊博的知识水平,尤其是跟历史古文字、古美术、古艺术等项目相关的知识,就算不能全知全能,也得了解相关的知识点,最起码遇到问题知道该去什么地方寻找搜索答案。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滕亮的大徒弟正是以知识渊博而明传行业内外,甚至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跟滕亮本人比起来都不差分毫。再加上滕亮的大徒弟正处于一个古玩鉴定是的黄金年龄段,连许多跟滕亮同辈的老人都表示甘拜下风。
可现在,连云海却说徐景行这样一个二十出头的小青年能跟滕亮那位大徒弟媲美,这事儿怎么听怎么不靠谱。也就是这话是连云海说的,如果换个人说,腾亮他们保准只会毫不在意的哂笑一声,因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但这话出自连云海之口,就由不得他们不琢磨琢磨了。
只是再怎么琢磨,徐景行都不像是一个能跟滕亮大徒弟相提并论的人,先不说徐景行的年龄,光是那学历就够呛,如果徐景行是个天才一样的人物也就罢了,可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人怎么可能是个天才?
所以几个人看徐景行和连云海的眼神就有点古怪了,滕亮更是似真似假的笑着问道:“连老,小伙子不会是你亲戚吧?”意思是说连云海这是在借机抬举徐景行。
这种指责对连云海这种德高望重的人来说不可谓不重,这已经是怀疑连云海的品行了。
但连云海却只是笑笑,“不信?不信你们考考他,不过别怪我没提醒你们,待会儿吃了瘪千万别恼羞成怒。”





神级黄金手 第502章 真金火炼
“我们?恼羞成怒?”滕亮几人更加吃惊,甚至真的有了恼意。
之前连云海把徐景行跟滕亮的大徒弟相提并论也就罢了,毕竟对他们这些老前辈来说,徐景行和滕亮的大徒弟都是晚辈,勉强可以相提并论。可现在呢,又把徐景行给拔高了一截,说徐景行能让他们恼羞成怒,这岂不是说徐景行的知识水平比他们这些老前辈还要高吗?
是可忍孰不可忍,老前辈们更不能忍,这要是忍了,徐景行就要踩着他们这几个加起来年龄超过五百岁的老头儿们上位了,传出去人们或许会夸徐景行厉害,但更多的肯定会认为他们这几个老头儿无能无知。
这种事关名望的大事儿,他们可不打算忍,也实在忍不下去。
不过要说真的多生气,那倒也不是,只是心里有点恼怒而已,而且连云海在这儿坐着,他们也不可能真的发怒。只是心里的一股恼火肯定要冲着徐景行去了。
话又说回来了,这一切都是连云海干的好事儿,不动声色的就给徐景行出了个大难题。
而徐景行则已经傻眼了,不是来喝茶吗?怎么一转眼自己就成了这些老头儿们集火的目标?虽然还没开始,可他已经能想象到几个老头儿对他发难的场面了。
看着笑眯眯的连云海,他实在有点捉摸不透老爷子到底在想什么。要说老爷子是在给他铺路垫道家天体,让他借机露面上位,他信。
可问题是,他用不着啊!
他又不混这个圈子,他只想在经营他的小店的空隙捡个漏儿发点横财而已。如果说这些老头儿是雕刻界的前辈那也就罢了,可他们却都是古玩圈的,他就算出名也没什么用处啊,甚至还有一定的坏处,比如说他看上了一件古董,本来买家只打算要他一万,可发现他是圈内大有名头的人以后,指定要涨价。
这么想着,朝连云海苦笑道:“您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呢。”
“真金不怕火炼嘛,”连云海笑眯眯的又拱了一把火。
果然,滕亮率先说道:“来来来,先让我试试你这块真金的成色,”也不等徐景行答应,指了指桌面上的博浪锤壶问:“陈鸣远的号是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可不是特别关注陈鸣远的人谁知道?普通的大学生可能都不知道陈鸣远这个人,就算古玩行里,知道陈鸣远这个人的不少,但要说记得陈鸣远的号,那还真有些为难人了,毕竟陈鸣远的字号对圈内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只要知道陈鸣远是紫砂艺人中的大宗师就行。
所以这个问题问的还是有点刁钻的,如果徐景行连这个问题都答不上来,后边的也不用继续了,他抱着他的壶乖乖的离开好了,连连云海也要跟着被人笑话。
不过这个问题有可能难道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可唯独难不倒徐景行,因为他有着超群的记忆力,看过的东西基本上就不会再往。别说是陈鸣远的号,他甚至能把陈鸣远的生平和成就一字不差的背诵下来,就算倒背也不是做不到。
因此他想都不想的回答道:“陈鸣远字鸣远,号鹤峰,”答到这里略微一顿,才又接着答道:“又号石霞山人、壶隐。”
看出来了吧,这个问题其实是有陷阱的,陈鸣远总共用过三个号,他答上来一个或者两个都不行,必须把三个都答上来才算回答正确。
他的答案一出口,滕亮几个老头儿对视一眼,表情略微认真了一点,显然是意识到他确实有点真本领。不过这只是开胃小菜,只是一个小小的试探而已,接下来的才是正式大菜。
滕亮咳嗽一声,略一沉思后说道:“既然问到了陈鸣远,那咱们继续在他身上做文章吧,你知道陈鸣远的号,那一定知道他的父亲是谁吧?”
陈鸣远的父亲?
这就是赤果果的白刀子捅过来了,就看他能不能接下来,接不下来,收回去的就是红刀子,因为这个问题非常的尖锐,甚至有点刁难人的感觉——这个问题同样有陷阱在内。
陈鸣远作为时大彬后以后的大宗师,名气很响亮,然而生活在封建社会,手艺人的地位实在不高,不怎么能入得了史家的法眼,尤其是紫砂壶在当时还是小项,只是文人自娱自乐的小玩意儿,并不为人所重视,所以陈鸣远的生平和家世几乎不见史载,有的只是陈鸣远本人的作品而已。
甚至连陈鸣远的生辰和忌辰都没有相关记载,只是知道他大约活跃在康熙年间,仅此而已。
其实不光陈鸣远,许许多多的紫砂名家跟陈鸣远都是一样的待遇,很多甚至不如陈鸣远,能留下个名字就算不错了。这样一来,关于这些人的妇女子女配偶等信息就无从得知了。
在这种情况下,问陈鸣远的父亲是谁,这不是刁难人是怎么?就算现在让徐景行上网搜索,都不一定能搜出结果,因为陈鸣远的百科资料中同样没有这个答案。
如果说第一个问题难度是一星的话,那么这个问题的难度就是四星了。
四星难度有多高,看看连云海的表情就知道了,老爷子听到这个问题后也下意识的皱起眉头。
不过徐景行却只是笑笑,“这个问题确实稍微有点难度,如果直接搜索陈鸣远的名字,那肯定找不到相关答案,但如果搜索陈子畦就会有所发现,这个陈子畦是一个活跃在明末清初的紫砂艺人,还是一个大师级的艺人,《桐乡县志》是这么介绍的‘仿友泉壶最佳,工制壶杯瓶盒诸物,手法在徐友泉间,为世所珍。或云即陈鸣远之父’。
也就是说,根据《桐乡县志》记载,陈子畦可能是陈鸣远的父亲,只是可能,并不十分确定,因为用了一个‘或’字,连书写县志的人也不确定这个这件事情,所以在没有考据出新的证据之前,我们只能说陈鸣远的父亲可能是陈子畦,而不能说陈鸣远的父亲就是陈子畦。”
说完,笑眯眯的望着滕亮,“滕先生,这个答案,您还满意吗?”




神级黄金手 第503章 八卦一样的问题
听到徐景行的答案,滕亮一时间无语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个答案正确不?当然正确,而且正确到无可挑剔的地步,比标准答案还要标准。可是,要说满意,他当然不满意了,徐景行回答的越标准,他就越不满意,因为徐景行回答的越标准,他们就越丢脸,如果徐景行能保持这样的水准,那么还真有可能如连云海所说,他们有可能恼羞成怒。
能不羞怒吗?一群年龄加起来超过五百岁的老头儿一起发难提问,结果却被小青年一一招架回去,那场面想一想都觉得丢人。
但面对徐景行这标准到不要能更标准的答案,他能怎么回答,只能闷闷的点点头,“还可以。”
“那您还要继续吗?”徐景行笑着问。
滕亮一咬牙,“我再问一个跟陈鸣远相关的问题,你要是依然能回答出来,我这一关就算你过去了。”
“请,”徐景行笑笑,一伸手示意滕亮继续。
滕亮谨慎的思考了十几秒钟后才问:“陈鸣远有一个弟弟,叫什么?有什么成就?”
听到这个问题,徐景行心里偷偷的发笑,心道:这老头儿跟陈鸣远死磕个什么劲儿?自己连陈鸣远的疑似父亲都知道,岂能不知道陈鸣远的弟弟?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问题比上一个更加有误导性,因为陈鸣远的这位弟弟其实也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只是有那么一种说法而已,说法的来源比《桐乡县志》都不靠谱,是真正的野史传闻传闻。紫砂界传言,陈鸣远有一个弟弟叫陈汉文,也是一个手艺高明的紫砂艺人。
这个说法是由贺盘发在《再谈宜兴紫砂的两种壶艺风格》一书中提到的,书中是这么说的:陈汉文,系陈鸣远之弟,工茗壶,善铺砂,浑朴不让前辈,制式以精雅著称。故宫旧藏‘四方小壶’,式如天鸡,足如传炉,构思奇巧,通体堆以阳文篆字和山水人物,堪称宫廷风格之佳作。
而这位贺盘发贺先生也不是古人,而是现代人士,也不知道陈汉文是陈鸣远弟弟这种说法是从什么地方看来的,反正带着“待考”两个字。
待考的意思就是这个说法有待考证,并不准确。
不过先不管这些需要考据才能确定的内容到底是不是真的,就说滕亮提这么一个问题出来,可见滕亮这人的知识点确实丰富,连这种在网络上只是寥寥一笔带过的内容也有所了解。如果提问的对象不是徐景行的话,滕亮估计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概率获胜。
可惜,徐景行在搜索陈鸣远的相关问题时,对这些附带的内容也扫了一眼,就这么一眼,他便记在了心里,虽然没有特别关注,但就跟储存在硬盘里的数据一样,需要的时候能立刻浮现出来。
所以这个问题依然难不倒他。
当他洋洋洒洒的把贺盘发写在书里的那句话背诵出来的时候,滕亮的脸色终于变了,看他的眼神跟看妖怪差不多。
这种问题已经偏的不能再偏了,就算是再博学的人也不太可能关注这种信息,因为这种信息跟明星的八卦没什么区别,而且还是非常冷门的小八卦。可偏偏,徐景行依然能答上来,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滕亮一定会认为徐景行这是上网搜索查询后的结果。
当然,打死滕亮都想不到,徐景行的脑子现在就像一台微型电脑,被他看过的东西,基本上就不会再忘记了。所以想难倒他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提问他根本没有看过的知识点,不然的话,他赢定了。
可惜滕亮不知道这一点,其他几个老头儿也不知道这一点,就连连云海也只是隐约的知道他的记忆力非常出众。
所以,尽管滕亮那一个比一个刁钻的问题都没能难倒徐景行,可其他几个老头儿却依然跃跃欲试,因为他们觉得徐景行就算再怎么博学,也不能掌握所有领域的知识点,只要他们找徐景贤的若是项目提问,保准能把徐景行给难倒。
比如说韩振刚,这位老爷子就是这么想的。
而且老爷子也信心十足,信心的来源自然是老爷子的本职工作。老爷子的本职工作是《收藏家通讯》的主编,这个工作注定老爷子每天要接受无数的咨询,而这些咨询就是一个个的知识点,就算刨除那些重复的,那数量也相当恐怖,因为那些知识点来源于收藏界内的各个大拿,毕竟能在《收藏家通讯》上发表文章的都不是一般人物。
每天接受一些新的知识点,这几十年下来,积累的数量有多少,想一想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了。再加上老爷子本身也师出名门,从小的积累也不少,两者相合,足以碾压国内收藏圈的绝大部分人了。
当然,不寒而栗的应该是徐景行,最起码一群老头儿觉得徐景行应该心虚了,识趣的话最好早早认输,毕竟输给《收藏家通讯》的主编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相反,说出去甚至面上有光,因为不是什么人都值得《收藏家通讯》主编亲自出马的。
而这自然是韩振刚的信心来源。
韩振刚见滕亮不说话了,咳嗽一声道:“看来你在紫砂项目上的研究挺深的,连老藤都拿你没办法,那我就不问你紫砂相关问题了,刚才连老说你精通雕刻,那这个项目也会被排除在外,嗯,我想想啊,问你文学相关的问题怎么样?”
文学?
徐景行听到这个问题暗戳戳的笑了起来,如果是其他反面的问题,还真有可能触及到他的知识盲点,毕竟他的记忆力就算再怎么超群,也得他看过相关知识点才行,可他毕竟年轻,看过的书籍、了解过的知识点毕竟有限。可文学方面,这不是他自夸,就算没有得到奇遇,没有那超强的记忆力,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不比在场的任何人差,因为那是他从小打下的底子,基本功非常非常的扎实。




神级黄金手 第504章 又坑了谁?
何况徐景行现在记忆力超群,而文学方面的问题又是最适合发挥记忆力用处的项目,除非韩振刚让他当场写作文或者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但韩振刚会出那样的问题吗?
所以一听韩振刚这老爷子的话,他便知道他赢定了,概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剩下的百分之五的概率,是韩振刚出的问题异常的冷僻,如果韩振刚真有那个本事,他也认了,但是可能吗?
不过他还是在心里默念了几次“低调”,又故作严肃的点点头,“韩先生,请。”
韩振刚呵呵一笑,“那我问了,”说到这里咳嗽一声道:“《红楼梦》有红楼十二钗,这十二钗又分正副册,那么请问副册上边有那些名字?”
听到这个问题,徐景行又乐了,因为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又很难,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个问题同样暗藏陷阱,跟之前滕亮提问的那两个问题有点类似。
说到这里,要先解释一下红楼十二钗这个名次,这是曹雪芹在书中借薄命司评选的,但是一般人只知道正册上的那些人,比如说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人,因为这些人的知名度最高,就算没读过《红楼梦》也肯定听说过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
但副册?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红楼十二钗还有副册,更别说把副册的名单背诵下来了。
可是难点不在这里,难点在于红楼十二钗的副册不是一册,而是两册,在副册之下还有又副册。如果不知道这一点,那么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百分百的会回答错误。
而且就算知道还有个又副册,但有几个人能将又副册上的名字全部记下来?虽然那些名字也都很有名气,但毕竟数量太多,三册加起来就是三十六人,除了专门研究这些的那些人,有几个人能记全?而且记全不难,难的是要分得清谁在哪一册。
这难度,先不说徐景行,连滕亮几人也皱起眉头,因为他们也不知道答案。
再看出题的韩振刚,正一脸得意的摸着下巴的几根胡须微笑呢,显然对这个问题很有信心,有信心直接把徐景行给难倒。
徐景行注意到韩振刚的得意之色,心里也在暗笑,不过却故意沉吟了几秒钟,甚至还挠了挠没心,缓慢的回答道:“这个问题有点难度,毕竟这个名单有点长,容我想想啊,先排除掉正册里的那些主子们,剩下的有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以及李纨,嗯,还有邢岫烟,这是六个了吧,我再想想剩下的,唔,还得算上李绮和夏金桂,还有个秋桐?最后是小红、龄官、娇杏,哈哈,看来我还没全部忘记,正好十二个,不多不少,对不对?”
他故作犹犹豫豫的模样,让连云海皱起眉头,却让韩振刚更加得意,此时听到他的回答,韩振刚就想宣布答案。
不过他却又一挥手喊道:“等等,这红楼十二钗的名单可不止两册,而是三册,还有一个又副册呢,韩先生问的是副册名单,这又副册也算,对吧?”说到这里似笑非笑的看向韩振刚,“韩先生出的问题不刁钻,却有坑,稍有不慎就掉坑里去了。”
韩振刚脸上的得意之色瞬间凝固住了,片刻后才有点不甘心的说道:“没错,不过你还没说这又副册的名单呢。”
他则嘿嘿笑道:“别急,红楼中的女人就那么些,薄命的更是有数,已经排除了二十四个,剩下的就好数了,”说到这里伴着指头开始点名,“晴雯、袭人、平儿、鸳鸯、紫鹃、莺儿、玉钏、金钏、彩云、司棋、芳官、麝月,嘿嘿,全是大丫鬟,没漏掉谁吧?”
韩振刚脸上得意之色早就消散的无影无踪了,悻悻的点点头,“不错,有点能耐,那我接着提问了。”
“您请,”他点点头。
“那好,你刚才说道了邢岫烟,那就问你邢岫烟相关的问题吧,”韩振刚咳嗽一声道:“曹雪芹在书中借邢岫烟自己之口写了一首小诗,刻画的正是邢岫烟本人的性格,我要你把这首诗背诵下来。”
这个问题是个真正的难题,难点有二。
一,《红楼梦》一书中的诗词太多了,想要把每一首都背诵下来,难度显然非常高。
二,邢岫烟在《红楼梦》中的存在感太低了,低到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她的存在,虽然她也是副册上的人物,可存在感比又副册上的大丫鬟们还不如,这样一来,不是专门研究红楼的人,谁会在意这样一个没有存在感的弱女子写的小诗?
这两点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真真正正的难题了。
如果说第一道题还属于奇兵,那么这一道题就是堂堂之兵了,是阳谋,考的就是你的记忆力、细心程度以及对《红楼梦》的研究深度。
可惜,这些要素,徐景行都不缺。他刚识字就在父亲的引导下开始读红楼,小时候更是抄写红楼练字,临摹红楼人物练画,怎么能不知道这些细节?何况在柯城的时候,他跟他的宝贝徒弟安心就专门谈到过邢岫烟这个人以及这首诗。
也就是说,这个问题连安心都能准确无误的回答出来,不信看安心嘴角和眼神中毒那丝笑意就知道了。
当然,他可不会让安心来回答这个问题,那样虽然很有逼格,可却有点失礼,毕竟在座的都是他的长辈,还都是连云海的好朋友,最关键的是对他没有恶意,这种情况下何必做那彻底得罪人的事情?
因此他施施然的笑道:“这个问题,晚辈恰好知道标准答案,”说着摇头晃脑的背诵道:“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然后补充道:“最后这一句,‘浓淡由他冰雪中’简直太妙了,将邢岫烟那种淡然而超脱的气质刻画的淋漓尽致,跟妙玉的曲高寡和孤僻冷淡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淡然,最后跟薛蝌在一起,倒也算是得了个圆满。”




神级黄金手 第505章 李道人独步云门
徐景行背诵第一句的时候,韩振刚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当他一字不差的背诵完,并且对邢岫烟这个人做了点评以后,韩振刚的脸色更加难看。
1...136137138139140...4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