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最是光阴留不住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寂寞之鸽
“他们去年来,那时候还是s600,他们都成天坐着到东到西的,你们赶紧上来。”
蒲素说道。
结果老蒲还是和孙莉父母客气了一番,才不好意思的坐上来。
“小鬼头,你懂什么,那是你丈母娘,以后你要当心点,我们自己爸爸妈妈无所谓的。”
老蒲上车后说道,梅芳也表示赞同。
蒲素想起来,老蒲确实一直对外公外婆很好。外公外婆也一直到处夸老蒲老实,对他们有良心。三个女婿,大女婿最好。
按照蒲素看来,何止是三个女婿里最好,包括自己两个舅舅也没法和自己的父亲比。
这一说到舅舅就要说远了。蒲素两个舅舅,大舅舅人很不错。这个以后可以慢慢说到他。而小舅舅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败家仔加窝囊废。比蒲素大12岁,蒲素还帮他打过架。你们说说看,外甥帮舅舅出面打架。
而且小舅舅在83年大逮捕还进去过的。因为偷拿单位里几块布,喊人把自己的车间值班长用砖头把头打破,差点判了好几年。
这时候家里全家出动,还好二姨娘嫁的是本地人。他们家族里唯一的本地人,有点社会关系,找到拘留所的老干警后把他从当时条件及其恶劣的号房里,调出去打饭。
原本判了一年,在拘留所留教,那还不是美滋滋?蒲素那时候还小,都记得好几次拘留所里他这样的犯人出来拉板车干活,经过自己家,还能上门,让家里给他做顿好吃的,买两条烟再回去。
可后来不知道怎么的,他和女犯人勾搭上了。隔着铁门人家忽悠要和他谈恋爱。据说是著名的南州八凤还是多少凤之一,反正就是著名的女流氓。
当时社会上流氓的团体组织,动辄就是几凤几龙,而且一般都是双数,什么四大短腿之类的。
人家女流氓忽悠他往外送信,结果就给发现了。最后没办法了,被弄到劳改队去服刑,窑厂里烧砖头,据说苦不堪言。
接见日,蒲素也跟着大人去过一次看望他。外婆烧了一大茶缸的红烧肉,一饭盒的大排骨。接见的地方就在一个院子里,都是光头或者头发茬子发青的劳改犯,蹲在地上吃家属带来的饭食。
这是蒲素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坏人那么多的地方。有点害怕又很是好奇。
后来小舅舅释放回来后,每到下雨天,就说:“在里面,这个天就舒服了,不用干活了。”而且再也不吃任何糕点,点心,据说在里面吃够了。
惯子不孝,肥田出蹩稻。小舅舅很是生动的阐释了这个道理。前面说了,外婆家是桑海本地人,没啥文化的家庭。特别是外婆,惯这个小儿子是没根。
这么说吧,蒲素后来到30多岁了,小舅舅都快50的人了,据大舅舅说,外婆一到晚上几点钟之后,看他还不回家,就去马路口等,外婆那时候已经很老了。
而且任何人不能说她小儿子的不是,一说就要跳。家里姐姐都让他,出门谁吊他?从小到大蒲素看他就一直没少挨打。
有一次,去社会溜冰场回来,当天偷偷摸摸晚上回家没人发现。第二天早上瞒不住了,鼻子盖着一块大纱布,鼻梁骨被人脱了冰鞋打骨折了。
反正这样的事情很多次,虽然是舅舅,蒲素还要说他是个窝囊废。有种人,就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小时候,蒲素放学早了,脖子上挂着钥匙,回家后看到小舅舅在自己家翻抽屉。也不知道从哪偷配的钥匙,楼下还有他的同伙在放风。
后来他跟梅芳说了这事,梅芳叫他不要声张。老蒲一直怀疑家里少钱,还好没有冤枉过他和蒲泓。
蒲素退伍回来,被他硬拉着在他家喝了一顿酒。吞吞吐吐说有人惹他了,蒲素直接问了人家叫什么,住哪?第二天带人去一看对方,他都懒得动手。
也是那种流氓不是流氓,老实又不老实的窝囊废,还没打就要跪,哭的稀里哗啦的。
这种人蒲素也不怕他报复,直接说是xxx叫来的,不打是不可能的,人都来了,不见血也是不可能的,就是可以让他自己选个地方。
他还在磨磨唧唧,就被蒲素喊来的人一砖头盖在头上,后来捂着毛巾自己去医院缝针了。
扯远了,把话说回来。
到了门口,先没进门,之前门口都挂好了炮仗,买了不少高升,蒲素下车和郭胜放了不少,然后大家才进门。
按理说乔迁之喜有很多仪式,蒲素哪里懂。就是放了一挂鞭炮,阿嬢早上就开始在院子里熏香,捧着香炉里面烧着沉香绕着院子一圈。
之前在工人的提醒下,{很多工人其实很懂这些方面}蒲素去收了一串五代铜钱放在进门的地板下,据说也是招财辟邪的,其他都就没弄过了。
阿嬢说没有什么比沉香还要避秽的了,蒲素十分相信。这时候他已经有点香的习惯了,还买了不少香道的书籍。
沉香确实有这方面的功效,后来有个移民新西兰的女才子还为了他给沉香写了一首长诗,写的非常好。蒲素特地请了书法家写了个长竖轴,裱起来挂在玻璃屋里。
这里和书友们说一点,沉香真的是好东西,其实价格也不贵。说起来论克好像很不得了的样子。其实现在星洲那边的香,就是平时点香的那种碎料,单价并不贵,而且一克能烧不少时间,
有兴趣的可以试试,我其实都自己做线香。外面的工业香千万不能点,那玩意我不夸张的说是剧毒。一般点香的场所都是相对封闭的室内,等一支香烧完,我敢说患癌几率要大上不少。
当然我没资格说这种话,只是提醒一下各位。进来看到这里的,也算是缘分。因为我吸烟,所以我从来不抱怨雾霾。我认为其他吸烟者,当然有资格去抱怨,只是很搞笑。
都这么当心空气污染了,还抽什么香烟?被动的你避不开,主动的去吸收算几个意思?
进了门来不及参观,蒲素和郭胜两个壮劳力,七手八脚的把行李抬到楼上放好,然后让他们洗洗,阿嬢是一直跟在老蒲后面贴身照顾。
毕竟母子两也不是时常能见面的。老蒲10几岁就被迫去的南州,说实话真的不容易。南州那时候的厂就是无中生有,在荒凉的东郊平地而起的。
阿嬢一大早到大壶春,买来生煎馒头和豆浆,还有大饼油条。买的实在太多了,连胃口顶好的郭胜都解决不掉。
这是第一次用上饭厅的大餐桌,蒲泓也在,老房子里一下人气旺盛。一共九口人,两条狗。
不得不说人头马这小子,品性很好。虽然阿力可以说是他的祖宗辈,但是个头比还是婴儿期的它小多了。人头马也尽显地主之谊,谄媚的很。在阿力面前绕来绕去,一会扒拉个皮球过去,一会衔着一根骨头玩具过去拍马屁。
可惜阿力岁数大了,很是高冷,懒得搭理它,人头马过分热情了,它居然还发出威胁的声音。让蒲素非常不满,老都老了,怎么还不懂事了呢?
后来阿力在这里也基本在楼上,除了每天要遛它的时候才下楼。而人头马恰恰相反,从不来不上楼,最多站在楼梯口往上看,楼梯一步都不敢上。
这是孙莉和蒲素说好的。以前住平整的大楼房里,没办法。现在有院子了,让它在楼下活动就很好,之前把她做的衣服剪裁的料子都弄乱了不说,还咬坏了不少。
别说孙莉的衣料了,蒲素几千元的皮鞋都给它咬坏了两双,家里后来没一双鞋子是能看的。而且楼梯口那一处,被它爪子扒拉的伤痕累累,很是坏品相。
小狗都这样,只要它健康就好。蒲素是一下都舍不得打,孙莉到是下手很黑。蒲素一直觉得以后有孩子,她揍孩子应该是一把好手。
前面就说过了,孙莉妈妈现在完全像是变了性子。
要说蒲素刚和她接触的时候,她开始确实是带着点占她女儿便宜了的那副冷傲和挑剔,其实也没很作。但是蒲素知道,那是他自身条件以及孙莉和他已经既成事实之下,她的无奈之举。
认真起来说,他这个丈母娘就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当然,是对外人。一旦她认可了,那对你好起来也是不讲道理的。
他这个丈母娘,进了老房子以后,简直可以说是处处小心,连孙莉都看不惯了。对阿嬢的态度,近乎多余的关心,嘘长问短。
吃个早餐,阿嬢筷子一放,她都赶紧要夹一个生煎馒头,嘴里说着:“阿嬢胃口蛮好,多吃点,身体好,过段时间有力气抱重孙子……”
而老蒲不管说什么,她都没有一句反对的。连连称好,老蒲是开心了,这让梅芳很是不满,这算什么?
而且从一进门就开始教训孙莉,什么坐要有坐相。“你看看人家蒲素,你看看人家做在那里那么挺,你这么高的个子,腰佝着,像什么?”
其实孙莉仪态很好,很有姑娘样子。她妈妈那么说,意思就是她平时管教一直很严的,在这里做姿态。
阿嬢这种属于老人精了,怎么看不懂?由得她去,只是苦了孙莉了。
蒲素是决定让他们在这里住两天新鲜,就把他们发送到太子公寓去。
吃完早餐,郭胜回公司了。蒲素带着一大家开始参观。一边讲解一些设计的思路和应用。一边摸着一样摆设和家具讲解来龙去脉。
不少东西,老蒲也是很感兴趣,爷俩蹲在那里能说半天。后来还是孙莉带着梅芳和她妈妈参观了剩下的部分。
人头马是人来疯,家里人一多,兴奋的不行,呼噜噜从院子门冲到他们这里,转两圈再呼噜噜冲回院门,再钻进它自己的小别墅,叼个玩具出来,再冲到蒲素这里非要他接过去。
但是蒲素一接过去忘了还给它,只顾着和老蒲说话,它又着急的在他裤裆下钻来钻去,嘴里发出呜哩嘛哩的声音。
很多地方还有待老蒲来了再弄,蒲素都留好了位置。玻璃房可以当暖房,以后老蒲养兰花再也不怕过冬了。还有那十来只各种鸟笼,老蒲是懂的,一看就知道什么笼子养什么鸟。
蒲素没说几句,居然叫蒲素现在就带他去花鸟市场……
老蒲喜欢这些东西的程度可见一斑。
以后这么大的院子,有的他发挥了。喜欢养什么,蒲素都想办法弄来。只不过老蒲最喜欢的动物是马,这个蒲素暂时实在办不到,不说没看到卖马的,就算有卖,也没法养在院子里。
老蒲也提出不少建议。比如院子的布局,怎么栽种合理科学和美观,蒲素都准备一一照办。今天不能带他去花鸟市场,起码也要等到明天。不然阿嬢和梅芳都要发火。





最是光阴留不住 第一百九十章 兴趣
当天中午,是几个女眷一起在厨房操持的午饭。孙莉以女主人身份主导,阿嬢是总策划,孙莉妈妈积极参与,梅芳在边上讪讪地转了几圈去天井边上的沙发上歇着去了。
阿嬢准备的全是桑海本帮菜,响油鳝丝,腌笃鲜之类的,口口声声说老蒲在南州吃不到带鱼,还炸了几条带鱼。
吃完饭蒲泓就回孟菲斯了,晚上在她饭店里聚餐,她得回去准备。蒲素把郭娟姐弟两也叫上了,早上郭胜回去的时候就给他带信,让他通知郭娟。
虽然是家宴,但是郭娟她们在桑海也等于是家人一样。她们姐弟两貌似和父亲还是不怎么来往,关系很淡。这方面蒲素从不多打听,也不插嘴。
各人家的家事只有自己清楚。比如之前他心里未免没有笑话过孙莉外婆家的一摊子事,其实自己家也未必好的到哪去。
南州人一直说桑海人小气,包括在南州的桑海人也这么说。其实全国各地,当时这种说法都很普遍。全国不同的省份地区之间,虽然不时互有指责,彼此攻击。
但是一转到桑海人这里,立刻就能qiāng口一致,统一口径,同仇敌忾的鄙视桑海人,在这点上,全国是早就达成一致了。
其实桑海人过去没法不计较。住房逼仄的现状,七十二家房客的居住环境,怎么能让人心胸豁达的起来呢?
没见过有基本世界名著是在亭子间里挤着几口人的环境里写出来的。人可以清贫,甚至于穷,哪怕天地为席都行。
但是圈在一个几平米的房子里,住着三代人,有几个能豁达的起来?是龙也只能盘着,别说大部分都只是个普通人。
一个厨房,七八个煤气灶,各家都有一盏灯泡,连着小电表,做饭的时候,丝毫没有隐私可言,谁家吃什么,一看便知。
这种环境就是农村的大土灶,哪怕烧柴火也比这里强吧?没多少年前,这种情况在桑海比比皆是。各个区都有,不管是上只角还是下只角,再普通不过了。
就这种蝇营狗苟的日子,有几个人能大方的起来?
蒲素一度也认为桑海人都这副鸟样,后来融入桑海人圈子,才知道。哪里人都一样,甚至他接触的桑海朋友,相当大方,穷大方的都很多。
很多外地的,尤其是一些地区的,夸夸其谈,哥呀,姐呀,亲热的不行,两杯酒一喝,有事找我保管好使,两肋插筷子必须必……
一买单就眼皮耷拉开始装傻。
所以蒲素现在是端正了心态。自己家在桑海还不算最落魄的日子也就过成这样,关系也就弄到现在这个地步。
那些居住条件差了不知多少的人家,更是可想而知,比如孙莉外婆家。很多事情换到实际,真的各有各的理由。
孙莉家就是属于原本就非常困难的环境,但是好歹已经形成一个固定的格局了,这时再来一个人,马上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方方面面,能忍得了她当时待了一年就算给足亲情了。
吃完饭蒲素带着老蒲和老丈人在玻璃屋的井边,打了一桶水,一摸冰冰凉。老蒲说夏天把西瓜放下去,到时候捞上来,反正也沉不下去。
他还说没吃过井水泡西瓜,蒲素又何尝不是?到是老孙在农村插队有经验,只不过那时候买不起西瓜,偷瓜到是偷过的。
蒲素现在给老孙抽烟,丈母娘根本不做声,只当没看到。
这个女婿远远超出她之前所有对女儿而来的设想。这点,孙莉妈妈后来自己说漏嘴,当着蒲素面自己说过的。
当时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孙莉能赖在桑海,然后找个有房子的人。
这个有房子,不是有一套,而是有一间就行了,把户口报进去,以后再生个外孙也算是桑海人,就算他们的血脉又回到桑海了。
上次来桑海,她是抱着只能吃哑巴亏的心态坐上的火车。由于见识关系,蒲素来接他们的s600,她也分不出好坏,而且不认为那是蒲素的。
年轻人虚荣心,想在她这里要点面子,肯定是在哪里厚着脸皮借来一辆车在她这里装条件好。
后来安排住到宾馆,她也当是这个年轻人拼死吃河豚,负担了明明负担不起的消费。心里一度对他印象更差,这明明就是个脱底棺材。
后来才慢慢发现不对,女儿包里的大哥大,还有那身衣服,她偷偷摸到发票了,那一身衣服就是她几年工资。
后来她盘问之下,才知道这个毛脚女婿还有个公司,是个正经做事情的人。这才慢慢态度好转,直到后来蒲素言出必行,真买了一套房子,才算彻底的放心了。
肯定会对她女儿好。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然有几个人肯下这么大本钱?真金白银的钱交上去,写的是她莉莉的名字。以后就算想反悔打官司都没的打。
后来再到他公司一看,原本还以为是个皮包公司,没想到这么正规,还养了不少人。在那栋洋房里,别说多体面了。那个公司里的布置,在她看来也只有电视里香港的镜头里才差不多有。
她们国营单位的办公室,能比吗?半点也是没法比的。而且中午吃饭还免费,两荤两素,bp机大哥大都发给下面人用,说明他就是个厚道人。
对外人都这样,对自己莉莉还能差吗?
而且人家老房子,住在什么地方?这种洋房前,以前在桑海的时候来也没有来过。完全是两个世界,这个世界和她以前的生活不搭界的。
蒲家看来是不折不扣的资本家,以前就是大户人家。要不是解放了,像他们这种人家怎么会看的起住家棚户区的自己家女儿?送过来当丫鬟到是有可能。
那个蒲老太太,都80岁了吧?一点看不出来,穿的清清爽爽,讲起话来慢条斯理,一看就是原来的大家闺秀,知识分子家庭出来的老太太。
还摆了架钢琴,据说就是给她买的,除了她,自己家莉莉也不会弹啊。
还有小蒲的爸爸老蒲。一看就是公子哥,大户人家出来的。照片拍的那么好,光买那么多胶卷洗出来就要花多少钱?
还不拍人,给狗给花都拍了那么多。这在解放前不就是败家子吗?好像什么都玩,花花草草,狗呀猫呀……小蒲好像就有点像他爸爸。
至于梅芳,她到是没啥感觉,好人一个。没有特别好感,也没有什么差劲的地方。看她那个样子也不像是会欺负媳妇的人。
唯一就是小蒲公司里那个郭小姐,好像是莉莉的同学,而且和小蒲还是先认识的。这一点,一直让孙莉妈妈不爽,心里像是有个疙瘩。
自己女儿傻乎乎的,提醒了她几次也无所谓,早晚要出纰漏,还是要想想办法才行。
中午吃过饭,他们都不要休息。院子里转转,坐下来晒太阳。孙莉忙着给几个长辈量尺寸,脖子上还是搭着一根皮尺,耳朵上还夹着一块划片。
这种造型,已经不是第一次让蒲素想到南联的那个裁缝厂长了。
“妈,你喜欢旗袍还是套裙?”
“阿姨,我给你设计一套,你这个身材穿肯定好看……”
孙莉在那忙活,嘴里不住打着包票,生怕不信任她。其实,她这时候做个肚兜还勉强。蒲素逼着她做了两个,增加点情趣。
他们吃饭的时候,人头马也在就餐,之后趴在它的别墅门口休息了一会。这时候看院子里这么多人,重新恢复了体力的它,又开始了人来疯。
蒲素看着好几次跑过头刹不住车的人头马,开始怀疑起它的看家护院本职来了。以前刚回家的时候,蒲素都带着它一起睡觉。
因为一把它放进狗窝,它就呜呜咽咽,非常的凄惨,一脸可怜相。大概是惯坏了,现在一点警惕性都没有,看到谁都亲热,好像来的都是客,它必须要进行招待。
老蒲到处摸摸看看,到是也没闲着,一会过来和蒲素说些他的发现。其实很多东西,已经超出他的认知范围了。蒲素心里明白,老蒲的见识也就那么点,不过给他点时间,肯定会很厉害。
但是老蒲说出来的一些看法,还是让蒲素震惊。门楼里进士的题字他一看,就说距现在218年。推算的清清楚楚,有根有据。蒲素从来没想过去查距现在多少年。
几个石槽他也看出来是干嘛用的,孙莉爸爸说这就是农村里喂猪的。老蒲表示喂猪的石槽不是这样的,他认为好几口都是饮马的石槽。
他是根据槽的深浅判断出来的。猪拱嘴再长,也就是那么点,老蒲指着他养鱼的石槽说,根本伸不进去,而且猪都是小短腿。
老蒲表示他要去淘个缸回来,大缸,养金鱼栽睡莲。位置他都看好了,放在松树下面。而且养什么鸟,他已经想好了,就等儿子明天带他去花鸟市场了。
老孙当即表示,明天一起去。蒲素其实下午就想带他们去,自己现在跑那里也上瘾。那些摊贩和老板基本都认识他。收到好东西,都会把他拉进去先看看。
后来没忍住,开上车带老蒲到自己公司去,让老蒲看自己养的马爹利。老蒲到了公司,蒲素还没带他转一圈,就直奔露台而去,看着儿子经营的这个露台也非常满意。
“我发现家里的院子,你还没这里弄得好。”
老蒲也没瞎说。露台面积有限,所以显得紧凑,处处花团锦簇,鸟语花香。老房子院子大,还要都考虑到,所以显得植物就没这里这么密集。
果然枯山水这玩意还是不行,过日子还是得欣欣向荣才好。蒲素打定主意,这个院子还得改造,就让老蒲主持。
至于马爹利,老蒲简直是一看到就稀奇死了。喜欢的不得了,简直没法形容的喜欢。蒲素一看,也只能给马爹利搬家了,搬到老房子去。
这里现在它晚上都是孤孤单单的。不知道还叫不叫了,叫也没人听见。
“叫的声音不好听,回去别嫌吵!”
蒲素丑化讲在先。
“你懂什么,都给你养坏了,它早就该开口了。”
“开口说话?”
“那是啊,这种鹦鹉肯定会讲话的。”
“啧啧,这么漂亮的鹦鹉,这辈子没想到能看到。”
“多少钱买的?”
听完蒲素说的价格,他也是摇摇头。“价钿也是辣手的……”
马爹利的大架子和笼子,只能让依维柯装,蒲素去叫郭胜的时候,特地和郭娟打了招呼,让她晚上去吃饭。
“我不去!”
“发什么神经?”
“我晚上要上课!”
“今天不去了。”
“不行,过几天要考试。”
“真的假的?你现在变成这样了?”
“真的,我过几天要考试,考完拿证,我准备去报另外一个……”
“那,就随便你了,都是从南州来的,一起热闹热闹……”
“你爸爸来了?”
“嗯,在露台。”
“那我去和他打个招呼。”
接着郭娟从办公室出来,到露台和老蒲亲亲热热打了招呼。以前郭娟就去过好几次蒲素家里,他们之间很熟悉。
等郭娟回到办公室以后,老蒲喂着马爹利说:“你现在要懂点事了,孙莉我还是很满意的。当然小郭人也很好,当时我们还以为……”
1...8283848586...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