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使奥斯卡
求援的目光看向卫玄。
卫玄轻咳一声:“唐国公身为大隋臣子世受皇恩,尔等既为唐国公麾下,怎敢无礼冒犯千岁?就不怕自己胡作非为,坏了唐国公名声?解兵!”徐乐并未理会卫玄,而是自顾拉了把椅子坐下,韩家昆仲则站在徐乐身后侍立。三人都是刚刚走下沙场,脸上满是血污身上带着杀气眼神凶悍仿佛要择人而噬。满殿灯烛帝王富贵,对他们并无半点影响,根本吓不住这些沙场悍将,六只眼睛齐刷刷瞪向杨侑,吓得后者打了个寒颤,险些叫出声来。徐乐这才朝卫玄一笑,露出一口整齐白牙
:“卫公说得甚?我怎么一句都听不懂?我们都是些厮杀汉大老粗,只喜欢直来直去,莫要拐弯抹角浪费气力。现在两军厮杀,便是我家国公面前,我也一样带兵器。这小小
的宫殿外加一个娃娃,凭什么让我解兵?莫绕弯子有话直说,谈得拢大家就谈下去,谈不拢就厮杀一场,左右不过是一条性命,没什么大不了!”
卫玄上下打量着徐乐,并不为他的神色所动。好歹也是沙场上打滚半生的老臣,不至于被这点小阵仗吓住。过了片刻他才问道:“你便是徐乐?鱼俱罗就死在你手里?”
徐乐点点头,没有作声。卫玄道:“黑甲徐敢是你什么人?”“是我阿爷!”徐乐心知卫玄这个岁数的人,多半和祖父有些交情。虽然如今各为其主,但是阿爷的旧相识,自己总要给些面子。不是为了卫玄,也不是为了对方的身份地
位,只是为了阿爷而已。卫玄点点头:“果然没错,你一进来我便发现你眉眼熟悉,既是老徐敢的孙儿那就不奇怪。你阿爷如今身体可还硬朗?是否还像过去那般喜好喝酒骂人,动不动就入娘入爹
的脏话连篇?”徐乐并没有和卫玄攀扯家常,反倒是摇头道:“阿爷已经故去了,死在王仁恭手里。说到底则是死在那位大业天子手上,所以我和杨家有仇无恩。自我记事开始,阿爷从未曾提过他在长安有什么故人旧识,如果卫公是想要拉我套交情,还是省省力气吧。徐某如今乃是李家战将,入城乃是奉军令夺取城池。公事未完没心思顾及私交,若是卫
公只想说这些,那还是趁早免开尊口!”卫玄吃了个闭门,却也不气馁,反倒是微微一笑:“你对李家倒是忠心耿耿?难道你就不想知道,你家大人是因何而死?当日太子府那场火,又是怎么回事?老朽虽然别无所能,可总归比一般人活得长远,旁人不知道的事,我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来着。”
盛唐风华 第五百八十九章 雄都(三十二)
凭心而论,徐乐也承认卫玄是个操弄人心的好手,一眼就看出自己最关心的是什么,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却如同高手过招,一剑直取要害。对自己而言,金银财宝功名利禄
,都是过眼云烟不曾放在心里。就想这殿内的豪奢布置,对自己而言就根本毫无触动反倒会觉得可笑。如果说有什么执念,就是查清昔日父亲遇害真相,找到罪魁祸首。虽然阿爷说过,自己父亲乃是自杀,并不存在所谓凶手仇人。但是徐乐心里对这个说法,并不十分认同。人不会无缘无故走上绝路,尤其父亲是追随阿爷一路转战的武将
,不管武艺还是谋略都是阿爷一手栽培,心志远比普通人坚韧,怎么会稀里糊涂就举火自尽?当日纵然太子全无戒备,被晋王杨广联手杨素暗算,注定难逃一死。可是以父亲的本事为人绝不会束手待毙,人到绝路自然要放手一搏。就算当时有各种顾虑不能舍命拼
杀,也会设法求援。毕竟自己家当时也是快要建立家号之人,总不至于没有亲朋故旧。到底怎么搞的,最后就闹到举家投火的地步?这个谜团不解,心里总是难以安宁。阿爷在日,自己也曾提出过疑问,但换来的却是阿爷正言厉色的训斥,外加一顿无情责打。对于一向对自己疼爱有加的阿爷来说,哪怕自己惹了再大的祸,也不曾那般动
怒,更不曾下过那种重手。自己不怕挨打,却怕看到阿爷那伤心难过的样子,是以从那以后不敢再问。把这个疑问藏在心底,准备通过自己的方式设法找出真相。卫玄那句话说出之后,徐乐的心在刹那间确实产生过动摇,想要问问此老,当初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以面前老人的年纪、地位以及任职资历,肯定知道些什么,而且以他
现在的处境,也不会为任何人隐瞒。可就在他忍不住想要开口的时候,却从卫玄的目光里捕捉到一丝得意。虽然这个眼神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乃至自己都怀疑是不是看错了,可是徐乐坚信自己的眼睛不会
说谎。卫玄在说出这句话之后心中万分得意,他算准了自己会忍不住问这个,也早想好了如何答对。若是自己果真开口询问,就上了这老儿的当!以他的年纪资望确实会知道很多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又从哪里去找佐证?若是信口开河胡说一通,自己是相信还是不相信?自己骗不了自己,这老儿就算胡说一通自己嘴上说不信,心里也难免埋一根刺。这根毒刺日后生根发芽,不是伤人就是害己。老东西提起此事,目的就是为了这个!长安一战,隋军在战场上一败涂地,若是在战场之
外翻了盘,自己岂不是成了天大的笑柄?不等卫玄继续说下去,徐乐抢先开口打断:“某今晚身上负着军令,没那么多心思陪您老人家在此白费唇舌!若是提归顺之事,你我之间还可有二三言语。若是只为了说这些,徐某就告辞了!咱们手底下见真章,看看谁能活下来再说!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面,虽然阿爷当日曾在大隋为将,不过我从生下来就未受过皇恩。杨家于我只有仇恨,
不管杀人还是放火都不会手软。到时候若是伤了谁的性命,可别怪我!”他的目光又看了一眼杨侑,后者紧紧把头低下,不敢和徐乐对峙。卫玄本以为自己的问题可以戳中徐乐要紧处,没想到居然徒劳无功。眉头一皱,随后说道:“徐将军不必
动怒。老夫叫你来,是与你商谈正事的。身为大将理应有自己的气度,过于毛躁可不是好事。”“我倒是不急,可是我手下那些袍泽可说不好!他们都是些亡命之徒,今晚又中了埋伏,折损了自家手足兄弟,一心只盼着烧了大兴宫泄愤。某人在皇宫无力约束,若是耽
搁时辰久了,他们放起火来,我也没有办法!”说到这,徐乐再次咧嘴一笑,模样说不出的狰狞。卫玄见徐乐摆出一副惫懒模样,心里也觉得有些无可奈何。真没想到,老徐敢把孙子也教成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杀人时毫不手软,要条件的时候又能摆出一副兵痞模样
,毫不在意体面。这等人作为袍泽,自然是万金不换的好朋友。若是两军对垒,却让人头大如斗。当年多少以足智多谋闻名的智将,都被徐敢耍无赖的本事闹得无可奈何,自己比起他们也
强不到哪去,如今又是这么个处境,又何必白费功夫?想到此,卫玄也就不再兜圈子,开门见山道:“徐乐。你麾下不过十余骑,又厮杀了半夜有余。就算你们人人如龙个个似虎,也难免人困马乏。我城中数万精兵,就算是拿
人填也能填死你们!何况如今我军已经集结完毕,不会再被你们各个击破。翻脸交手必然死路一条!”
“那不妨试试看!”徐乐一声冷哼:“卫公既然如此笃定,何不下令杀人?身为男儿汉,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别像个娘们似的!”“你!”卫玄面色一变。自己坐镇大兴发号施令,一声令下就能决定成千上万人死活,就连代王杨侑也得听自己的话。这徐乐何以如此大胆,敢在自己面前放肆?他几乎忍
不住要大喝一声呼唤外面甲士冲入,给徐乐一点颜色看看。可是不等他开口,身后的杨侑却忍不住说道:“徐……壮士息怒……”语声颤抖,声音里充满了恐惧。不用回头去看,卫玄也能猜出代王此时的神情。这位少年千岁已经被徐敢和他的部下吓破了胆,生怕殿前口角演变成厮杀,连累他丢掉性命。到底是少年人缺少经验,不知道自古以来越是要和谈,越要摆出强硬气度,否则就要任人拿捏。他这一声息怒,等于把自己的底细交给徐乐,再想和这混帐小子交涉
怕是不容易。卫玄一声叹息,强自支撑的精神顿时被打掉了一半有余。连杨侑都是这个样子,自己再怎么维持又有何用?他只好放低身段,柔声细语地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家千岁不愿多造杀孽,老夫也不希望汉家儿郎同室操戈,更不希望这天下第一雄城化为炼狱。以往种种皆阴世师所为,与千岁无关。只要你答应不伤损宫中众人性命,不犯宫
人,我等请愿……归顺。”最后两字说得有气无力几不可闻,可以想象得出,卫玄是费了多大力气,又是下了多少决心,才把这两个充满屈辱的字眼说出来。在大隋江山稳定之后,从来都是别人主动向他请降,不曾有卫玄屈膝之时。没想到如今乾坤倒转,居然轮到卫玄代替杨侑乞降。虽然不曾肉袒牵羊,但是其中情形又能差多少?也幸亏卫玄年事已高见多识广,
换个血气方刚的大臣,只怕说完这两个字就要呕血几升痛哭倒地。徐乐却并未因卫玄的表情而感动,反倒是冷冷说道:“你们想要归顺,那自然再好不过。可某乃是军将,只管冲锋陷阵舞刀杀人,这件事不归我管。你们既然诚心归顺,就
该去找二郎。”
“二郎?据老夫所知,城外领军之人乃是李家大郎才对。”徐乐却不向他解释,只冷笑一声:“某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其他的不必再问。你不管想要何等承诺,都去找二郎相商,某就不奉陪了!若是想和就要趁早,倘若三心二意
,某能烧掉那许多坊巷,也不差这一处宫殿。不服气的话,尽管来试试!”卫玄眼珠一转,连忙道:“徐将军息怒。我等乃是诚心归顺,不会三心二意。既然将军如此说,老夫恭敬不如从命。这就派使者前往城外,与李家二郎相谈。至于徐将军…
…”
徐乐倒也光棍,点头道:“某就在这里等二郎。小六!”他回头招呼了一声韩小六:“你传某的令,让弟兄们稍安勿躁,不可轻举妄动。若是有谁想要暗算咱们,也不必客气。只管放开手脚杀人放火,惹出天大的篓子,也有某一
力承担!”韩小六飞奔而出,徐乐及韩约则由内侍引着,前往一旁的偏殿休息。见两人离开,杨侑就像散架一样瘫软在宝座上,对卫玄道:“卫公,我等已派使者去接洽李家大郎,如
今徐乐却让我们找二郎,这该当如何?”卫玄冷笑一声:“老夫本以为李家乃是铁板一块,如今看来并非如此。这倒是个好机会,只要他们兄弟之间有嫌隙,我等就有机会。杨家天下未来能否失而复得,就要看兄
弟之争能到何等地步?不过不管如何,眼下都是个好机会,正好给他们加把火。这件事由老夫亲自处置,保证万无一失。”
杨侑又道:“母妃那边不知道情形如何?万一诸公不肯归顺,只怕此事还有波折。”卫玄闻言一声长叹:“千岁,事到如今莫非还未曾看清大局?朝中诸公倘若有半点心肝,也不至于到眼下这步田地。事到如今,千岁不可在心存妄念,否则杀身大祸近在眼
前!这等话今后不可再说,只要准备好册图印信,等待归顺就是!”“卫公说得是……小王知错了。”宫殿内又陷入了沉默,望着眼前这些灯烛,杨侑陷入了深思之中。这富贵既吓不住那三个煞神,更吓不住李渊。很快这一切就会迎来新主人,自己的命运又将如何?是否也如面前烛光一般,看似生机无限,实则来日无多?
盛唐风华 第五百九十章 雄都(三十三)
含元殿内。
杨侑生母韦妃于天子宝座旁设一坐位,身后两名掌扇宫女侍立,城中所余文武皆在殿下。虽然这段时日阴世师大开杀戒,许多大臣满门被祸,不过终归还是剩下百十人。今晚外有大军攻城内有徐乐纵火,这些文武贵胄哪个还能安卧高枕?或闭门死守,或派人联络求问究竟,随着火势越演越烈,众人的心也越来越慌。宫中召集群臣的钟鼓
声一响,便飞奔入宫等待朝廷决断。至于韦妃是否有资格在含元殿召见群臣,其做出的裁断是否有效,根本没人在乎。经过阴世师之前那通杀戮,能活到现在的大臣,没有一个等闲之辈。要么是自身才具出众,要么就是手眼通天,在各处都有耳目通风报信。在进宫之前,他们已经知晓朝
中风云突变,这几日肆无忌惮随便杀人的阴世师满门被擒,乃至入城的那支逆贼尖兵也和戍卫鹰扬达成共识彼此秋毫无犯,尖兵头目还被请进了宫里议事。大家都不傻,事情到了这一步,自然猜得出朝廷是什么态度,召见自己的目的为何也不言自明。眼见连大隋江山都要改姓易主,区区俗礼还有什么可在意之处?大家现在只在意大火几时可以熄灭,自己的性命身家城中产业能否保全,其他的根本不往心里去。乃至韦妃说出代王准备归顺李渊,请晋阳兵马进城的决定之后,群臣依旧无动于
衷。大殿内鸦雀无声针落可闻,没一个人开口。韦妃在宫中的地位素来尴尬,大业天子疑心甚重,对自家人的防范较外臣更甚。况且刚刚结束五胡之乱不久,汉朝留子去母遗风犹在。韦妃虽然为杨家诞下子嗣,可是不
代表就此地位尊崇,反倒是越发谨小慎微,生怕行差踏错招来杀身大祸。在杨侑被封代王坐镇长安之后,她的处境依旧没什么变化。如果说杨侑是个傀儡,由卫玄在后牵丝舞戏,在今晚以前,她连当傀儡的资格都没有。不管卫玄还是阴世师,都不会畏惧一个深宫妇人,在他们眼中她无非是宫中一个会
走动的陈设而已,死活都不重要。只不过因为今晚事关重大,杨侑因恐惧与迷惘无从决断,才会把自己这个母妃推出来。于卫玄而言,也想着把自己当成挡箭牌。日后史家大笔记载此事时,也可说一句妇
人误国,把卫玄、杨侑等人的罪责减弱几分。当真是妇人误国?韦妃心中只觉得万分委屈。在今晚之前,自己未曾参与过任何朝政大事,就算想要误国也有心无力。若不是今晚情形恶劣,单是自己在含元殿出现,就
能惹起百官鼓噪,说不定有人会喊出为国除奸的言语把自己拖下来打死。可是谁会在意这些呢?天下人只需要知道是韦妃下诏迎逆贼入城就够了。将来不管有多少罪名,都只管往自己这个女人身上安放,没人会为自己辩驳半句。谁又知道此时
此刻,文武百官衮衮诸公听到归顺之议都是这副模样,不用他们上阵厮杀,就连一个攘臂言战的都没有?哪怕自己才具不足也没什么见识,好歹也懂得双拳难敌四手的道理。城里的晋阳兵不过十几个人,宫里的更是只有三个。城中这许多兵将文武若是齐心合力,怎么也能把
这伙人斩尽杀绝。可眼下这帮人慢说亲自上阵,就连动手的言语都没有。哪怕是被倚为臂膀的卫玄,也把一切罪责推到阴世师头上,不提这些晋阳兵将过恶。本该被乱刀斩成肉酱的贼兵大
模大样待在配殿,还享用着好酒好肉。文武臣工全看着自己一个女流拿主意,一句话也不肯说。
这便是大隋的百官!这便是自己的命!这些年小心翼翼护持着爱子长大,本以为可以靠着儿子享几日富贵,没想到却得来这么个结果!韦妃只觉得有人用钝刀在自己心头来回戳刺,这些年所受的委屈一发涌上,眼泪就在眼眶里来回打转。若不是她拼尽全力控制,怕是早已哭得一塌糊涂!老天何以如此无
目,非要欺负自己孤儿寡母!眼看群臣拿定主意跟自己耗,韦妃也知道从他们嘴里得不到什么答案。说不定其中大多数人已经想着怎么设法讨好新主,对于自己再无敬畏。大势如此人力难挽,只有认
命两字。她深吸一口气,哽咽着说道:“若是诸公皆无异议,那便按卫公的意思……请唐国公进城。”
“慢!”终于有人开口了。“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草率行事。但不知卫公何在?我等有话问他。”
城外。攻守双方都停止了自己的行动,晋阳兵马列开阵势,开路尖兵把各种笨重的器械推到城墙之下。原本城头上值守的鹰扬兵,在发现城内起火后以为晋阳大队人马已经入城
,斗志瞬间消融。再加上部分本地军将心系家宅无心恋战,自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阴弘德偏又逼迫他们安心守城不得他顾,军心士气早已涣散。卫玄经略多年,京兆鹰扬府中多有故旧部下嫡系亲信。抓捕阴家子侄的命令一到,阴弘德便难以号令三军,最终只能乖乖束手就擒。随后大队人马便按照卫玄军令下城救
火,城头值守的兵力连之前一成都不到,根本无从守御。
看着晋阳兵把器械推到城下,城头守军依旧无动于衷,没人再去操纵那些阴世师费尽心血预备下的器械杀敌守城,而是摆出一副听天由命的模样。虽然之前的种种举措,把守军逼入绝境,形成哀兵之势。但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并非只靠让部下陷入绝境就能实现。相反,若是只有绝望看不到希望,军士更可能四散逃
逸而非舍命交战。高明的将帅会让部下始终感到自己能胜,如此才能维持士气,保证部下的斗志始终高昂。阴世师并非不懂这个道理,也知道靠京兆鹰扬这些老爷兵和晋阳边军硬拼只有死路一条。是以才预备下这许多器械,希望让三军可以借物代兵,尽量多杀一些晋阳兵马。
只要杀人杀得多了,自然也就能看到希望,军心士气也容易维持。本来他的安排颇有道理,若是没有徐乐这支人马搅局,几乎可以算作大功告成。可徐乐和他手下的几十军将居然成了改变一切的关键力量,城中这场大火,把守军好不容
易聚集起来的信心彻底摧毁。本就没怎么经过战阵磨砺的守军,以为自己必败无疑。再加上卫玄的反戈一击,让阴世师所有谋算失败。守军从哀兵变成了溃军,就算现在有人振臂一呼,号召大家舍命一搏,也没有几个人肯响应。哪怕万钧神弩已经装填完毕,滚木、擂石、金汁等等器具应有尽有,可是人心一散,器械再多也没了用处。自己和这座城池的生死,就让那
些大人物们来决断就是,自己是不管了。李建成、李世民两兄弟,都已经返回营房。卫玄当然不会草率撤军灭火,事实上早在派人和徐乐交涉之时,就已经安排了使者出城向李家兄弟说明和谈之议。所谓和谈不
过是说辞,说穿了就是投降。对于这个结果,李家兄弟自然乐见其成,因此使者一到李建成立刻便把人拉到了自己军帐相谈。李世民心中虽然不满,却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拆自家的台。再说这场攻城战
李家流的鲜血已经够多,只要能不再产生伤亡,这个功劳谁立都可以。李建成也知道,现在到了抢功的时候,因此对使者很是热情。他在晋阳就负责结交世家,场面应酬无碍。别看方才还是彼此残杀的对头,转瞬之间就能做到满面春风一团
和气,让那位负责接洽的使者心中安稳,觉得这一步棋算是走对了。这位李家大郎如此客气,想必不至于屠城泄愤。卫玄所开出的条件不多,姿态也放得很低,也正因为此,越发显得真挚,看来是确实想要归顺。李建成心里对于杨侑乃至阴世师都恨之入骨,可是方才这场厮杀,让他心胆俱寒,生怕再打下去不知还要出什么变故。在他看来,只要能够停战,其他一切都好说,哪怕饶阴世师不死也没什么关系。何况卫玄并未提出这种要求,只是想要保持
杨家体面,对于李建成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就在他准备一口应诺之时,谢书方却用眼神示意,让李建成别那么急着点头。随后把他叫到帐外低声说道:“郎君,如今是卫老儿有求于我等,怎能答应得那么痛快?杨家两代天子,城中财货堆积如山,此时不狠敲一笔更待何时?别忘了,那些世家子弟追随郎君同来,可不能白跑一趟。这些人已经投了那么多本钱下去,若是郎君不能给予
丰厚回报,只怕会丧失人心。再说那些军将兵卒也不是好打发的,若是聒噪起来,大郎怕是不易对付。这时绝不能手软,该要的必须要得开口。”李建成皱眉不语,一时间无法决定自己是否该听对方的建议。就在此时,一名家将从远处急匆匆赶来。谢书方认得这家将乃是李建成嫡系心腹,当下不敢阻拦把身形避开。那名家将靠近主人身边小声嘀咕两句,随后只见李建成的面色便陡然一变!其眼神陡然间变得凶悍凌厉,手下意识地摸向腰间佩刀的刀柄,看模样分明是想要杀人!
盛唐风华 第五百九十一章 雄都(三十四)
“老朽自知罪孽深重,万死难赎己罪,是以今晚主动上门请死。二郎身为李家子孙,砍下老朽的人头,也算是为祖宗报仇。请动手吧!”李世民军帐内,刑部尚书、右侯卫大将军、右光禄大夫、轨郡公卫玄跪倒在李世民面前,双臂交互从背后抓住自己的肘部,这是时下军中通用的投降姿势。以卫玄的身份地位,纵然是到了走投无路之时,也会用一杯毒酒或是一匹白绫,这种体面的方式了结生命。绝不会像个老兵一样,这么卑躬屈膝的跪倒在李世民面前。是以他做出这个
动作,倒是让李世民有些无可奈何,不知该怎么应付这老货。作为李家子孙,面对掘了自家祖坟的人,要说没有一点恨意自然是不可能。虽说挖坟之人乃是阴世师并非卫玄,可李世民心头雪亮,没有这老儿当靠山,即便阴世师想要挖坟也无人可用。李家身为北地世家之首,这些年广交朋友,与京中权贵素来相善,又有世家门阀之力相助。哪怕他们不曾内附,也未曾想要献关投顺。但是集众人之力
也足以束缚住阴世师的手脚,让他无法按自己意愿行事。都是这老儿在后撑腰,才让阴世师可以按着自家念头胡作非为。乃至驱民出城,调动海量万钧神弩守城,以及在京中大开杀戒,这些事都和卫玄脱不了干系。换句话说,
李家被逼到这种地步,乃至今晚的苦战,说到底最大的元凶就是面前这老货!依自家脾性,自然二话不说抽刀杀人,把他的人头砍下来解气。可问题是……自己不能。身为一军之主李家二郎,就注定不能凭心性行事,更不能追求快意恩仇。卫玄不管有再多不是,他的身份地位乃至资望都放在那里,哪怕是自己的父亲看到他,嘴上也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