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天使奥斯卡
数的精锐,晋阳作为天子设想中征讨突厥的重要仓储,更是积蓄了海量甲兵。论及甲胄、器械之利,除去东西两都以及江都之外,便以晋阳为最。
兵马既多甲仗亦鲜,区区几百骑兵在他们面前原本翻不起风浪,入不了众人法眼。可是当这几百骑出现之后,便是晋阳本地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军将,呼吸也为之一窒。明明是数百骑兵,可是马蹄的步伐竟然出奇的一致,听上去就像是一匹马。便是在边地长期与突厥人交战的马邑、恒安甲骑也做不到这一点,更别说晋阳这些骑兵。晋阳
军中有些人曾跟随杨广参与过辽东征伐,与十二卫精锐并肩作战,眼界最是开阔,却也从未见过这等手段。区区数百玄甲骑此时的气魄竟然丝毫不弱于李渊背后这数千精锐甲骑,裴寂虽然长于文事拙于军务,却也能感受到玄甲骑那如同山崩海啸一般的气势,心中亦是无比诧异
:这徐乐到底是何方神圣?怎生有这般厉害手段?所谓玄甲骑自己也是见过的,原本不过百人,如今这些人马大半来自李世民麾下家将以及精锐亲兵,虽然他们也是弓马健儿,可是能在短短时间内把他们栽培成和原本玄
甲骑一般的精锐骑兵,也是名将的手段。斗将只善厮杀未必善于将兵,既有勇力又通军略的,绝不是普通边地侠少!他到底是谁?又从何处学了这番本事?侧头看去,却见李渊也瞪大了眼睛看着这支骑兵,眼神中既有惊喜又有些疑惑还带着几分裴寂都看不出的东西。看来自家这位讲究世家风雅气度,遇事优雅从容的家主,
也被这支骑队引起了兴头?
裴寂低声道:“这支玄甲骑便是徐乐的兵马,若是这支人马归大郎调遣……”他的话没说完,却发现李渊根本没理会自己,只是两眼直勾勾地盯着越来越近的骑兵,显然没听自己在说什么。忽然间,只见李渊从车上起身,两名锦衣家将连忙搀扶李
渊下车。
裴寂大吃一惊,李渊出城迎接李世民算是父子情深,可是身为父亲下车迎接儿子,这未免乱了尊卑。他连忙提醒道:“国公!”可是李渊根本不理会裴寂,双足落地随后用手一推,两名家将便被他推开。只见李渊大步流星向着李世民一行人飞奔而去,沿途挡在路上的家将若是躲避不及,便毫不客
气地伸手去推。
李渊在朝堂上素有“钝重”之名,便是泰山崩于前也面不改色,今日这般失态却是前所未有之事。不光是裴寂,就是其他随行军将心中也觉诧异,不知国公何以如此。
李世民与徐乐此时也勒住坐骑,两人甩蹬下马,其后的玄甲骑也随之勒缰下坐骑,一起叉手行礼参拜国公。
李世民高声道:“末将李世民参拜父帅!”
徐乐也随后高声大喝:“神武徐乐参拜唐国公!”李渊此时已经走到两人身前,目光在李世民身上一扫而过,随后紧紧盯住徐乐身上那件冷锻瘊子甲,整个人如同木雕泥塑一般站在那里不动,目光始终落在甲胄上不曾错
开,仿佛这件宝甲有什么稀罕,让他舍不得错开眼神。李世民不知发生了什么也不敢问,李渊身后的兵将以及裴寂等人都是满腹疑云却又不敢作声,野外虽有数千人马,此时却安静异常,除了阵阵呼吸声以及战马的响鼻声再
无任何声响。过了良久,李渊忽然一把抓住徐乐的手颤声问道:“徐乐……某来问你,你可听说过徐卫?徐敢又在何处?这件甲胄你从何而来?”
盛唐风华 第五百三十七章 龙腾(十四)
()
自李渊注视甲胄之时徐乐便已经猜到,对方多半从这身甲胄看出了自己的出身来历。阿爷在世时曾不止一次说起过徐家祖上过往以及与李家渊源,只是徐乐不愿提起。早在鲜卑六镇时,徐家祖上便追随陇西李家征战。等到北周建国,八柱国助宇文家争霸
黑甲徐敢因时而起天下闻名。彼时徐敢正在少壮,能杀善战勇力无双,一马一槊冲锋陷阵,不知立下多少汗马功劳。阿爷这一身黑盔黑甲外加愤怒金刚像覆面,就是他的活招牌。两军阵前只要看到这身甲胄面覆,就知道徐敢和他的黑甲铁骑赶到。两军未曾交锋,敌将心里就先自生出几
分惧意。尤其是那些以勇力闻名的斗将更是格外小心,生怕勇名招祸,被徐敢盯着打,最终把性命葬送在其手中。陇西李家自鲜卑六镇起家,得以成为八柱国之首,自厮杀汉一跃建立家号,成为北方世家之首,这背后徐家出力甚巨。若是没有徐家祖上卖命征战帮李家建立武勋,也就没有李家这份家业。不提祖上之事,就是眼前李渊得以成为唐国公乃至坐镇晋阳问鼎天下,也和自己阿爷以及父亲父子两代人的效力分不开。阿爷那一身伤疤,便是为李
家卖命的凭证。每道伤疤都是一桩功劳,每道伤痕都是李家对徐家的亏欠证明。虽然徐乐不知为何阿爷隐遁神武宁可被王仁恭的租庸逼迫,殚精竭虑筹措资财也不肯和李渊联络,但是老人家既然这样做就肯定有他的道理所在。因此哪怕和李世民如何投缘彼此交情深到何等地步,徐乐都不曾提起当年旧事。李世民出生时,徐敢已经带着徐乐隐居神武,李渊也对这段往事讳莫如深。因此李世民对自家麾下昔日第一猛将
的事迹所知不多,更不认识这身宝甲,否则早就和徐乐相认。徐乐也曾考虑过,阿爷或是父亲可能和李渊有了龃龉,是以才始终不肯与其往来。作为和自己父亲同辈之人,李渊肯定认识这身甲胄,见面之后多半要被看出根底。不过
徐乐并不因此畏惧,更不想乔装。大丈夫有一身本领,天下何处不可去?且不说李渊素有仁厚之名,不至于因上辈恩怨就迁怒于己。纵然其当真心胸狭隘至此,自己也大可带兵离去另投他处。是以他并未
改换装束,大大方方穿出这身宝甲,也做好了和李渊翻脸的准备。可是听李渊这声询问声音颤抖,语气更显得激动万分,仿佛真是故人重逢喜悦万分,心中便不疑有他。以李渊这等身份犯不上在这种小事上作假演戏,自己更不至于藏头
露尾,不敢承认自家出身来历。因此听得李渊发问,徐乐沉声道:
“国公所言者正是家父,至于阿爷,原本隐居神武,后为王仁恭所害,已经于停兵山归天。这甲胄便是阿爷遗物!”“你待怎讲?”李渊的声音又提高了几分,两手牢牢抓住徐乐的手腕,这位素有钝重之名,泰山崩于前也不变色的北方世家首领,此时却显得方寸大乱,就连说话语气都变
得前所未有的激动。
“你是徐贤弟之子?且抬起头来,让某好生看看你。”徐乐依言抬起头与李渊四目相对,李渊的双手紧握着徐乐的手腕越来越用力,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一双虎目之内泪光盈盈,看得出他想要努力控制,接连深吸了几口气
可还是未曾奏效。两行清泪在脸上流淌,面色赤红呼吸急促,看得出他此刻心情激动至极。李世民、裴寂等人都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前不管是遇到故人之后,还是前锋交战不利,李渊始终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这徐乐到底出身为何?又有何本事让李渊失态至此?不容众人想明白,就见李渊仔细端详着徐乐,过了不知多少时间才缓缓松开手,不住点头道:“像!着实像极了我那徐贤弟!果然是虎父无犬子
”他说着话倒退两步,仰首向天大叫道:“徐老伯!您老人家隐居神武不问世事,也该给某通一封书信,让某知道你的所在好去探望。便是我把事做差惹得老伯生气,见面之后也大可动手责罚,打也打得骂也骂得,总归是自家人万事好商议!却为何音讯断绝,不肯与我有只言片语往来?若是某得知老伯下落,又何至于让您老遭此不幸?小侄
到底做错了什么,让您老如此动怒?我真的不明白啊!”这一番喊叫撕心裂肺语声哽咽,一如子侄哭悼叔伯长辈,听得出乃是发自肺腑并非虚应故事。徐乐心头也不由得阵阵发酸,虽然不知李渊和自家往事,但是看李渊这番举
止,和自己父亲多半是莫逆之交。阿爷因何不与其往来,倒也是怪事。见李渊状若癫狂,这些晋阳军将心里都有些胆怯,纷纷看向裴寂。裴寂虽然也不明所以,但此时除了自己没人能去劝解。连忙下了坐骑一路飞奔到李渊面前,拉住他的袍
袖道:“国公不可如此……此地不是讲话所在,我们有话到城中去讲。”“啊……是啊,我们是该进城讲话。”李渊如梦方醒一般,连忙用袍袖擦擦眼泪,随后一把拉住徐乐的手:“贤侄,你随我同车而行,与我讲讲这些年是怎么过的。”说话间不
容徐乐分辨,拉着他就往车上走,徐乐见李渊态度真挚也不好太过挣扎,只是低声道:“国公的车仗,末将怕是不该坐。”“这是什么话?我与你父交情莫逆不分彼此,你便如同我自己亲生骨肉一般。这些年我对你家缺少关照,今日重逢不知有多少话说,同车而行有何不可?今后我李家子弟所
有之物,也都会有你一份,千万不要见外,否则我便更加无地自容。快随我来。”本来李渊摆出这个阵仗是为了迎接李世民,也算是向手下的文臣武将宣布,自己对这个次子的厚爱,不管是谁都不得再追究平阳兵败之事。可是自从见了徐乐,李渊就像
是忘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反倒是把徐乐当成自家骨肉,一路拉上车,随后就吩咐大军回城。李世民看得莫名其妙又无可奈何,小狼女步离则眨巴着好看的大眼睛,同样是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她心思单纯,不觉得徐乐被李渊拉上车是什么大事,只是觉得乐郎君被这个老头带走了,自己又不方便跳到车上,只好无精打采地骑在吞龙身上随着队伍前行。心中则嘀咕着:李家这些人为什么都那么喜欢抢乐郎君,难道你们自己没有男
丁?
真正震撼的还是玄甲骑以及李渊身后这些军将兵丁。
宋宝此时只觉得心头狂跳,手心里都是汗水。他的叔父也曾在老柱国贺拔岳麾下听用,对于世家之事并不陌生。这是个属于世家门阀的时代,哪怕是经过五胡乱华那等兵火摧残,世家、寒门乃至平民之间依旧存在着天渊之别。这道鸿沟一如雷池不可逾越,更不会因本领勇力而改变
再有本领的寒门还是寒门。即便是世家内部也有高低上下之分,像王仁恭固然也是世家子且出身太原王氏,可即便他亲至,也没有资格和李渊同车而行。徐乐何德何能有此殊荣?固然他武艺高强勇力过人,可是放眼天下斗将不知多少,骁勇如尉迟恭,又或是鱼俱罗那般有无敌之称的猛将,在自家主公面前再怎么得宠,也无非是放浪形骸又或者得封高官。身份不会因此而改变,跟世家之间的距离也不会缩短。刘武周再怎么推衣解食,也不会和尉迟恭同乘一马,鱼俱罗更是因为重瞳相貌,被杨广随便一句
话就丢入牢中险些人头落地。李渊这种世家家主即便重贤爱将,也不过是厚赏金银财帛美女宝马,这就足够了。在徐家建立家名成为武功贵族之前,绝不会因为徐乐勇武就待如子侄,让他和自己同车
而行。这徐家祖上到底是何等显赫出身,又和李家有什么过命交情?宋宝追随徐乐到晋阳,每天三餐饱食,又有暖房大屋可住,自己更是得为军将,本已心满意足,觉得到了这一步人生便已到达巅峰,再无何可求。至于建功立业乃至开府
建牙建立家号等等,如同空中星月,再怎么耀眼也不是自己所能企及之事。可是如今见到徐乐和李渊如此亲近,他那颗心又不由得蠢蠢欲动。李渊乃是要夺取天下之人,如果乐郎君祖上真和他家有如此深厚的交情,日后李渊做了皇帝,乐郎君做个郡王也不稀奇。自己一路追随于他出生入死,又岂能少了没有酬
佣?纵然自己和他的交情不比韩家兄弟,做个柱国总是可以的吧?日后若是神武铁飞燕做了柱国,岂不也是一桩佳话?就是不知道徐老头为何这般糊涂,把这么个阔朋友扔在那里不往来。若不是那么穷耿直,徐老头也不至于死在王仁恭
手。
徐家人怎么样是他们的事,自己得机灵些。必须撺掇着乐郎君与李家好生结交,他不想飞黄腾达,自己这些部下还得指望他提携呢,这事由不得他做主!
宋宝的心头狂跳,人也变得兴奋起来,催马来到韩约身边小声问道:“韩大,乐郎君与李家到底是何等交情?我咋从没听人提过?且说来让咱也长长见识?”韩约瞪了他一眼,低声呵斥:“带好你的兵,别乱了玄甲骑的步子!老爷子在日也不曾与李家往来,他们往日的交情与我们有何相干?咱们走到今天靠的是乐郎君外加自己
的胆量本事,不是何哪位贵人的交情!问这些作甚!”
宋宝讨了个没趣,却又不敢招惹韩约,只好讪讪地回去带兵。心中暗自嘀咕:难怪你们徐家闾的人日子过得这般穷,就冲这一根筋的脾性也注定难以发迹。玄甲骑人马刚刚进城,李渊就派了麾下军将传令,今日迎接故人之子,军中开大宴庆贺。所有玄甲骑兵士每人有两斤好肉,军将另设酒席款待。宋宝连忙问道:“我家乐郎
君呢?”
那名军将不知宋宝和徐乐交情不敢得罪,连忙回答道:“国公亲自于公廨内设家宴款待乐郎君,我家二郎还有裴长史等人,都是陪客。”这消息也传到了侯君集的耳中,李渊见到徐乐的激动模样已经令他感到诧异,再听到这命令就越发摸不清头脑。徐乐就算本事再大,也不至于让李渊如此……等等!徐……黑甲……莫非徐乐是那人的后裔?若当真如此,自己败得倒也不算冤枉,反倒是未曾受伤才是侥幸。只是如果徐乐真是那人后代,自己又如何争得过他?九娘之事,又该怎么办?
w
盛唐风华 第五百三十八章 龙腾(十五)
()
酒酣耳热,笑语声喧。因为前线交战不利,自李渊移师入霍邑之后,公廨之内人人自危,便是大声说话都不敢,生怕触怒国公受罚。似今日这般开怀畅饮说笑无忌,还是破题第一遭。而这一切
全都要托徐乐的福。李渊已经除去公服,穿了身宽大的居家常服,松松垮垮没什么威仪,倒是有几分当年江南士人的狂放做派。吃酒吃的满头大汗巾帻便戴不住,只勒了一条抹额。身为陇西李家家主、唐国公如今更是有望问鼎天下至尊宝座,李渊等闲不会如此打扮。就算是家宴之时也是仪态端庄不怒自威,像现在这般放开肚皮吃喝,全不管尊卑上下,也没
有规矩约束的畅饮,在李世民记忆中也没有几次。军中不设女乐,往来呈送酒食的都是锦衣家将。这些人不同于普通军汉,都受过严格训练,行路无声不扰主人雅兴。虽然手中托盘上满是酒食,但也能做到步履轻盈迅捷
不洒不漏,更不会彼此碰撞。也只有世家豪门,才能用得起这般出色人物。霍邑自然不能和晋阳相比,不过李渊表面以武将家风示人,骨子里却仰慕江南世家风范。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哪怕行军之时,也会带着熟悉自己口味的得力庖人。是以这
桌酒食既丰盛又精致,便是裴寂这等老饕客,也挑不出半点破绽。对于徐乐来说,总是觉得在战时还如此讲究未免有些奢侈,大家说到底都是打天下的人,哪能太贪图享受,哪怕是招待至亲好友有酒肉就足够了。只不过盛情难却,李渊
招待自己的一番好意总不能辜负,只好把话压在心里不提。陪席的除去李世民、裴寂之外便是温大雅等心腹文武,这些人也是李渊一脉的股肱班底,被李渊当成自家人看待。徐乐初来乍到就能参加这种宴会已是殊荣,饮酒时更是
被李渊招呼坐在自己身旁,不但证明他从此时起已经被李渊接纳为这个小团体的一员,更证明李渊所言不虚,确实把他当成了自家子弟看待。李渊的手拍着徐乐的肩膀,正向其他人介绍道:“我李家能有今日,全赖徐家列祖列宗冲锋陷阵折冲御侮。当年宇文家扫荡北齐之时,我家便为先锋。齐国军阵如山,刀枪如林,更有柔然铁骑相助。那些柔然骑说起来比突厥骑兵尤有过之,来去如风弓马娴熟,乃是天下一等难缠的对手。说句实话,我在军阵内观阵,心中也自忐忑不知这一战胜负如何。不料就在那时,只见老伯父一马冲出,高喝一声:我儿何在?徐贤弟催马舞槊直冲北齐军阵,孤身一人万军难当,北齐几个有名斗将上前,未走一合就被徐贤弟打落马下,齐军军阵大乱,随后便是老伯父带着手下铁骑冲锋踏阵。那一阵我八柱国都在后方观战看得分明,北齐十数万大军狼奔豕突,皆是老伯父与我那贤弟舍死
力战之功。柔然人口中称徐家父子为金刚,一见丧胆。只可惜老天无目,这等虎将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徐贤弟为奸人所害,我那老伯父居然……”
说到这里,李渊的眼眶又有些发红,手中酒樽重重一墩,高声喝道:“王仁恭敢害伯父性命,日后我必寻太原王家,给阿乐一个交代!”
裴寂在旁咳嗽一声:“国公,前尘往事不必多言,还是该说说当下。”李渊点头道:“玄公所言不差。阿乐既是徐贤弟的骨血,便是我李某的子侄。李家徐家世代交好,我与徐贤弟更是莫逆之交,两家便如一家。这些年我对你祖孙多有亏欠,此番定要好好补报。阿乐,谁曾对你不敬,我这个伯父定为你做主。王仁恭已经死在你手,日后再去寻太原王氏说话,这事暂且不提。刘武周、执必部尚在,这笔帐必要算个清楚。某不愿插手马邑之事,不代表我怕了他们。既然他们敢欺负到你头上,便是自寻死路!待等长安事了,我便给你一支人马,让你亲自提兵入善阳,向刘武周问
罪!若是执必部还敢出头,就连他们一起扫了又能如何?当日老伯父横扫柔然骑,阿乐自然也能扫荡那些不知死活的突厥兵!”裴寂与温大雅四目相对,脸色都微微一变,随后恢复如常。两人与徐乐之间没有私人恩怨,但是李渊对徐乐的礼遇太过,让两人心里都不舒服。他们一个是李渊好友一个是李渊重用记室,不至于和一个武人争宠。但是世家自有世家的行事规则,不管徐家祖上为李家立下多少功劳,在军中又有何等名声,终归未能建立自己的家号,徐乐也
就算不上世家子弟。李渊对他如此厚爱,让其他投奔李渊的世家子如何看待?若是这些人因此生出怨怼之心,岂不是因小失大?在两人看来不管打天下还是治天下,最终还是需要世家支持。
大业天子不就是因为得咎于世家,以至于江山分崩离析?若是李渊也不能结好世家,这江山如何久长?再说裴寂还想借着对徐乐下手敲打李世民,总不能因为徐乐祖上的功劳,就把这件大事也耽搁下来。如今听到李渊为徐乐撑腰,不惜得罪执必部,甚至想让他独自掌兵,
让两人心里越发觉得不快。这唐国公到底是发了什么癫?不管与这徐乐之父交情如何深厚都已是过去之事,今日如此厚待一寒家子已是格外优容,岂能再给他兵权?裴寂咳嗽一声:“国公,自古来名不正则言不顺。乐郎君初至军中,还是应历练一段时光,等到有了合适官职再让他执掌大兵不迟。否则那些军将怕是也不肯服帖,反倒是
让乐郎君不易指挥。”
“玄公所言极是!”李渊不住点头:“这倒是我疏忽了,不过也没什么。阿乐,从现在开始,你便是我李家的骁骑将军。待等天下抵定之后,再行封赏。”这下便是温大雅都有些坐不住了。大隋十二卫每卫设大将军一人,将军两人,其中左右卫称骁骑,统率左右卫的将军便为骁骑将军。晋阳起兵攻打长安,自然是存了席卷天下之志,其官制目前依旧保留隋制。眼下晋阳兵少,尚不足以设十二卫,骁骑将军的军号乃是虚衔并无多少实际意义。可是自古来名爵不可轻与他人,李渊身为唐国公
并非江湖草莽,也不会把军号随便撒下去作为赏赐。如侯君集这等出身柱国之家,自身也确有本领的少年将军,如今也不过是个旅帅差遣,连官位都无。不知要熬多少年头立多少战功,自己又要受多少伤损,才能挣一个将
军名位回来。徐乐初来乍到,就得了将军衔,日后再立功又该如何奖赏?难道日后真要他做郡王?再说他一个毛头小子就得将军,让那些追随李渊的军将又该如何想法?
顾不上考虑后果,温大雅咳嗽一声:“乐郎君少年英勇固然不差,只是年岁终究太轻,贸然加将军号,只怕众将非议,对于乐郎君也未必是好事。”李渊对温大雅素来敬重,于其谏言也大多听从,可是今日他却一摇头:“彦弘乃是文人不谙武事,就不必多言了。凭徐家祖上之功,便是裂土封王又有何不可?让阿乐做个
骁骑将军,我还觉得是委屈了他的本事。谁若是不服气,便让他寻某说话就是。”这话一说,谁也不敢再开口。唐国公既要做天下主,自然也有人王的气派,平日说笑无忌,但是尊严不容冒犯。这时候再要劝阻,岂不是在质疑主君?即便是温大雅,也
未必扛得下这份罪名。
李渊又看向徐乐:“阿乐不会嫌弃官小吧?你安心效力,日后立了战功某定会重用。便是看在我与你父的交情份上,也不会让你受委屈。”徐乐叉手行礼道:“多谢国公厚待,某愧不敢当。温学士所言颇有道理,某初到晋阳未曾立功,何德何能可为将军?待等某破了蒲津,取了鱼俱罗头颅回来,国公再封赏不
迟。”李渊手拈胡须态度有些迟疑,“重瞳贼本领非同小可,便是你父在日也不敢对他等闲视之。你是徐家唯一骨血,又至今未曾娶亲,若是有个好歹,我将来如何向我那贤弟交
待?如今我兄弟李神通、门婿柴绍均已起兵,各路人马合击鱼俱罗,纵然他有三头六臂也遮拦不住,这等拼命勾当又如何能派你?且好生在霍邑歇息,日后有的是仗打。”徐乐闻言心中既是感动又有些窝火。李渊果然是个爱护子侄的,不但对自己的儿子格外关照,就连自己这个故人之后也是尽力保全。只不过他这份苦心自己万不能领受,若是放过鱼俱罗去打其他的对手,整个晋阳军中还有谁会看得起自己以及自己的玄甲骑?在众人心里,只会把自己当成上门告帮的乞丐,纵然当面不说什么背后的冷言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