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屠魔工业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因为此时航空项目已经转去神龙公司,玉剑山不会再继续改良,它已经是白天鹅的定型版本。
不过即使有这样的速度,也不确定能不能从核爆中逃出去。
半小时这个时间,则是因为射击手的起飞地点是油湖营地,飞行方向是向北。毕竟长老都在看,总不能让大家干等太久,从安全角度出发,在油湖营地完成最后的弹、壳合一,路上的颠簸都少点。
包含加速和减速段在内,投掷地点距离油湖营地约六百公里,距离友谊城接近一千公里。
大家都在核武中心等着。
两个卡座上可以看到射击手的飞行线路。
它在半个小时的飞行里,会短暂进入超音速段,接着就减速爬升,投弹高度设定在两万二千米。
几个长老之前看过首次裂变弹实验,现在已经有了经验,看着投影地表画面上的距离标尺,就知道这东西比前面的大很多。
“掌门,开发灭世般的武器,有必要么?”
提出问题的,是沈文剑的外公黄大发,这么多人在,他也不好叫小名。
“武器不是目的,是利用能量的过程,不经过这个阶段,我们很难把它变成安全能源。”这句话是解释给外公的也是给各长老听的。
以玉剑山现在两台二代天基平台,以及闪电3、4的投送能力,用大号的超等离子体气态压制武器就能实现绝大部分战术和战略打击,核武器只是彻底无奈后的保底手段。
“核能是好用,就是感觉坐在炸弹旁边,实在有些膈应。”说这话的是冯师叔祖,天石一直都是安置在玉石峰旁边的。
刘香湘帮沈文剑开脱:“师叔祖,核能很安全的,一点爆炸的可能都没有。”
核能组的两个代表跟着点头。
前面介绍过,玉剑山的核能机组是冷水堆而不是压水堆,反应区有通风,不存在融堆风险,最多是过热时排出一堆蒸汽,核能厂燃料的纯度也与武器级铀天差地别。
喝了会茶,稍微聊几句,阿尔法型机器人又开始发声:
“射击手进入投掷阶段,投弹舱开启,牡丹花准备就绪。”
牡丹花,中原星第一颗氢弹的名字,也许会跟“胖子”一样成为唯一一颗有名字的氢弹。
大家都不出声。
卡座前方的屏幕亮起,透过半透明的投影,能看到屏幕上的机舱视角,牡丹花是一颗被涂成枚红色的大萝卜状物体。
很快前排的机器人再次提示:“即将到达投掷位置,倒计时……5、4、3、2、1,投放!”
:。:





屠魔工业 第三百九十一章 氢弹(下)
枚红色的大萝卜,代号牡丹花的氢弹出舱,同时被丢出投弹舱的还有一台跟随机器人,都是变形金刚系列。
它不但要负责追踪拍摄,还要在必要的时候对牡丹花进行“救援”。
这是一次实验,目的是搜集数据而不是破坏什么,为此牡丹花做了些特别改造。
出舱约十秒,它的尾部展开三个减速板开始控制速度,开的这么早,同时也是为代号射击手的白天鹅争取脱离时间,这种大号的超音速多用途飞艇的造起来实在很麻烦。
减速板开启后,牡丹花的下落速度被抑制在一百二十米每秒以内。
投影区上,显示的是个缓慢匀速下落的闪烁红点。
经过一百多秒的坠落,牡丹花进入一万米以下空域,尾盖打开,三个小伞被放出来。
在降落伞这个领域,玉剑山的积累还是太少了点,有一个小伞被自己的绳子卡住没有开启。
这时候跟踪拍摄的变形金刚终于有活干了,专门转入核弹中心的几个斩情弟子判断绳索卡住的方向后,操作机器人使用强风法术给出一个侧面风力,把伞头救出来。
三把减速伞开启,牡丹花的下落速度只剩下每秒五十米。
上空,白天鹅已经进入疯狂跑路模式,通过一边下降一边加速,很快就进入加力段,以1.8倍音速脱离,不过每秒六百多米的速度可能还是有点慢。
“牡丹花高度6000米,进入打击末段。”
末段的牡丹花,启动尾部的浮空阵法,浮力并不是很大,也在逐步降低下落速度。
很快,减速伞被抛弃,以免牡丹花本体被侧风吹歪。
投弹后260秒,高度5500米。
起爆。
白光一闪,大屏幕的画面直接断开,投影模拟区整个被白光覆盖。
白光几乎没有持续时间,很快转为光球呈现在模拟区。
0.1秒不到,光球已经接触到地面。
光球的中间和下面都出现圆环向外扩张,很快和代表着冲击波前端的地表扬尘分开,似乎慢了下来。
接下来的情况与裂变弹核爆差不多,向下的能量被挤压,破坏着地表的同时,形成海啸般的滚尘向外扩散,上层自由舒张使劲拔高,几十千米的大气稠密区远远不是它的极限。
突然,模拟区后面的屏幕再次亮起,给出一个很奇特的卫星角度。
熟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卫星的位置在海上中继平台附近,距离冷却带海岸线还有至少两千公里。
这张画面里,友谊城都被小角度造成的厚实大气遮挡,更远处的光球却清晰无比。
大概过去十秒,投影模拟区出现很多地表喷涌。
稍后大屏幕也显示出现场情况,是地下水。
冷却带的地下温度很高,却并不代表没有地下水,被隔水层压在下面的水体,在两三百度的温度下仍然处于平静中,类似于核反应堆压水堆的情况。
氢弹只是把底层撕开口子,区域里的地下水体很自然的化作蒸汽喷泉,一些开口不够大的地方,也很快发生地面鼓包,更多的蒸汽从鼓包各个方向涌出。
此时,超算的部分结果出来,同步到投影模拟区上。
距离标尺102公里内都是致死区,区域被红色斜线填充,配上文字闪烁几下后变成半透明。
核武中心很安静,长老们看的眼皮直跳,感觉自家可能放出了什么怪兽。
“如此,没什么好担心了。”邓师叔祖第一个出声,语气中有明显的解脱感。
“此物还是少用为妙。”
刘香湘站起来报告:“诸位长老,这种实验至少还需要两到三次,我们才有办法用超级计算机模拟,以进行后续改进和追求和平利用。”
……
远在豌豆湖,此时却进入紧急状态。
“长官!侦测到西方高能反应,非常遥远,但可以肯定是核爆!”
光头阿德里安“切”一声,心中很烦躁。
虽然早就推测到能做出天基封锁的文明,必然会有高能武器,可真正检测到核爆还是很让人恼火,一些已经做好的武力行动计划只能撕掉。
之前想通过假币摧毁本地经济,没有成功,现在武力也不好随意扩大了
“能判断当量吗?”阿德里安问。
“现在搜集到的信息,爆炸地点距离我们有四到五个时区,假设那边的大气环境和我们这里相当,能级评估为ii级。”士官回报。
ii级,在联合体标准中属于行星打击武器的标准当量,但是对于地面部队,ii级也好,i级也罢,都是致死级别,这意味着即使在几万米高空拦截到目标,只要它爆了,地表还是会毁掉!
“派出一个猎鹰中队升空,试试能不能采集到更多信息。”
“是!”
猎鹰和飞鹰不是同一个系列,它是总指挥部专门针对世界门状况,紧急凑出来的一款新型多用途机,也是首款能在前线组装的中型战斗单位,接下来豌豆湖驻守部队准备用于抢夺天电网就指望它们的发挥。
阿德里安也不怕猎鹰被土著的间谍装备看到,土著应该猜不到这东西能凭借自身续航力飞到低轨道作战。
……
和豌豆湖的反应不同,友谊城的吃瓜群众们,脑子里只有懵比两个字。
几分钟前,友谊城出现闪光,然后伴有轻微地震,大家都跑出来看,然后就看到蘑菇云长大。
蘑菇云太大了,接近五万米高度本身又会发亮,即使是白天,隔着一千公里也是那么刺眼。
太阳掉到地上了吗?太阳还在天上,难道是神陨?
一群群的人或在高楼中,或在城市边沿,看着远处久久不散的蘑菇云,心中有些害pia。
有冲动的家伙直接飞出去想靠近看看,结果意外的是,友谊城并没有出动警力抓捕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往外飞。
闻双双此时也飘在空中,按下耳麦:“天火,那是什么?”
“最高机密实验。”
“实验??!!”玉剑山的那帮家伙到底在搞什么啊?不怕把中原星给毁掉吗?
天火没有给出解释,实际上天火对实验详情也不清楚,只知道是一个临时在油湖营地拼装起来的武器,其他行动都绕过了赛博坦网,由玉剑山网络和天基网处理的。
蘑菇云逐渐扩张变得越来越淡,这时才有人飞回来,他们不是没有好奇心,而是飞了一阵发现距离根本没有拉近,意识到现场的情况比刚刚幻想的还要严重,选择了从心。
:。:




屠魔工业 第三百九十二章 实验收尾
代号射击手的氢弹投弹机完整的飞回来了,这是个好消息,不过它即将面临全面拆解的命运。
牡丹花爆炸的时候,射击手距离爆炸点七十千米,其中从投弹速度加速到超音速比较浪费时间,飞艇太大加速也慢。
六十千米显然不是安全距离,爆炸时射击手失去连接约十五秒,幸运的是根据预定航线,它没有减速,只是航行方向产生了零点二度的偏转。
冲击波追上射击手的时候,射击手已经又飞了近二十公里,对于超音速飞艇的威胁主要集中在引发发动机喘振,物理破坏力比较一般。
实际逃跑的时候,射击手的右二号发动机被毁,机载灭火系统及时启动制止了灾害扩大,然后绕了一大圈回到海上中继平台,经过简单维修后慢腾腾的飞回玉剑山。
拆解过程中,将对射击手的材料、设备、阵法做全面检测,不过它并不特殊,现场部署的观测器有很多都要拆解,那些被炸城碎片的,只要碎片能找到也要做各种测试。
拆解和分析工作,加上核爆现场的整理与分析,已经把后续一年里核能组的工作排满,还专门调了几个机动组成员辅助,联合指挥中心也会给予机器人方面的支持。
核实验过去,也出现了一项新的建设任务,建立聚变原料制备工厂。
制备其实有两种选择,提取重水、超重水,或者制取锂化氘、锂化氚。
不需要犹豫,重水制备技术是早期裂变冷水堆的中子缓冲剂,现在已经很成熟,相比而言重氢锂化物作为核反应料,管理风险还是大了些。
说到重水制备,大概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简单——直接电解或蒸馏就行。
重水本身是不被电解的,直接用蒸馏液电解,剩下的那摊就会残留不少重水。
蒸馏则是借助重水比普通水沸点略高来制取。
进行氢弹试验前,玉剑山的重水制取一直很少,基本都是制取液氢液氧弄出来的,现在要主动制备,就要换成蒸馏法。
两种方式说不上哪种好哪种差,电解比较消耗能量,却能获得多种产品,以海水作为原料时能制备出锂、钠等副产品。蒸馏法用于重水制备,由于玉剑山具备热回收技术,所以蒸馏法比上辈子的世界里商用制取法成本还低。
核能项目进入数据采集期,整个设计院大部分的力量又回到天基项目上。
闪电3-1和闪电3-2的地面维护工作逐步交给白山几家小门派的外聘工程师,到四月时已经上手。
四月二十五,一个不太特别的日子,闪电2和闪电3退役了,这两台空天飞机没有像它们的前辈凤凰号一样送去空中大学做展品,直接进入拆除阶段用于回收老化、磨损等方面的数据。
虽然仍然是三台,新闪电3和闪电4的组合,出勤频率要比之前的组合高出40%,必要的时候可以试试连续出任务,这是陶瓷外壳构造无法做到的。
今年把闪电3-3号机造出来,天基项目的效率还能再提升一些。
第四架闪电3就不考虑了,闪电3-3完工后,会把负责空天飞机的人员转到优化闪电4的项目去。
到五月份,仙宫空间站第二阶段停工,空间站项目进入新阶段。
直接展开第三阶段的筹备工作是不可能的,因为第三阶段没有一个成熟且有一定规模的帮手配合,做起来太慢了。这个帮手是之前定下的,还没开放的航空航天系,其中一部分结构工作可以由土木工程系帮忙。
现在开始的,勉强算是2.5阶段,是第二期的扩展计划。
一是让空间站获得更强的动力,以获得在近地轨道和同步轨道之间自由活动的行动力。
这也是为后续的同步轨道战斗平台做准备。
由于与地表相对位置不会变,同步轨道飞行器更容易被地面监测手段侦查到,所以最好是一步到位,让它在部署时就成为完全体,有足够的对地伪装能力。
二是作为卫星管理与补给中枢,以后就不再由空天飞机去追逐卫星了。
为配合补给中枢的建立,核实验过后机动组空出来几个人马上被丢到空间站上面,他们接下来的任务是利用空间站设备,与空天飞机提供的原材料、零件补给,在轨道上搭建天对天飞行器。
……没错,就是首款外层飞行器,也许勉强能叫做星际补给船?
其实外层飞行器貌似高大上,实际制造难度比空天飞机差太远了,完全不考虑气动力,想做成球形做成球形,想做成熊猫形也没问题;不直接参加战斗,推重比也是个无关紧要的因子;不载人,连气密要求都没有。总之比之前的空间站维护工程船还容易,连航天服的技术含量都达不到。
当然如果要求这么低,也不需要额外堆工程师在上面,值守人员随便捏捏就好。
首款外层飞行器除了补给维护,还要负责紧急状态下的飞针轨道拦截器投送工作。
其目标与早期拦截目的有所不同,早期拦截是要在豌豆湖上空,范围不大于五千公里内消灭联合体的天基飞行器,该工作主要由在轨拦截器、仍然飘在轨道上的机器人,以及闪电系列的临时支援投送来完成。
源自于空间站的投送目标,则是要制止漏网之鱼绕地飞行一周,完成资料搜集与再次连接。
两项主要扩展推进的过程中,空间站的食物体系也要逐步完善,除了现有的植物培育,还要试着弄肉食。
一提起肉食,纯外行立刻会想到牛羊肉、鸡肉等。
可太空食品中的肉类最优选,其实是虫子,各种蠕动的虫子,尤其是甲虫类幼虫最优。
其一,昆虫幼虫的蛋白质比例要高于哺乳类,一条虫就是一整个生物,也有着更全面的微量元素。
其二,甲虫既鞘翅目成体不爱飞,更便于对它们的产卵区进行管理。
但沈文剑还是希望能弄点真正的肉,哪怕初期只有老鼠肉,也好过全部肉类从地面运输。
:。:




屠魔工业 第三百九十三章 空间站工程师
观景台,仙宫空间站的最后一个舱。
该舱有一半都是气密、泄压装置,剩下的一半包括一截常规区,以及外观呈现半个蛋的透明舱。
观景台没有重力,此刻青柳和几个同事都飘在里面,感叹着太空的景色。
近地轨道上看中原星是非常巨大的,玻璃体区有一半都被中原星占据着,此时空间站正飞过古海一线,已经能看到高耸的结界涡流区。
“虽然跟地面看到的图像没什么区别,但亲眼看到还是很震撼啊。”一名陈姓工程师发出感慨。
机动组的人之前只有不到四个人上来过,他们这批上来,是要散功换功法的,后面会跟航天组一样,长期轮流上来执勤。
“你们说真仙飞到这里能活多久?”青柳提出奇怪的问题。
工程师们思维比较怪,还真的认真思考起来:“没有宇航服的话,要在这里维持存活,计算灵能逸散和抵抗内压,大概每天需要消耗两、三千灵能,加速到轨道速度对于真仙也不算很大的负担,只要法术质量够,一百万能量都差不多了,我想活几年问题不大。”
“灵月那边的情报说有不少真仙……他们叫裂隙生存者的都死掉了呢,按你这么算,从灵月飞到中原星应该是可以做到啊!”旁边的另一个女工程师提醒,这一组除了青柳,只有这位工程师也是女的,姓吴,万魔吞天后加入设计院的。
“你怎么知道他们没做到?可能只是不想回去了。”
没有目击的事件,不能证明没有存在,以大家现在的位置看灵月人,对方根本不可能知道飞出去的人跑哪去了。
“呃……好像是啊。”吴姓妹子果断认错,“这么一想,等着我们去发现的事情还很多呢,什么时候才有考古体系啊?”
“够呛,至少再发展几十万人才能想这些吧。”
“掌门应该推考古的,他不是想要推文明一体化吗?”
青柳摇摇头:“考古的不确定性太高,掌门不会选的。”
“说的也是。”旁边几人纷纷点头。
无法确定结果是个让人很头疼的问题,研究过程中也会有类似的情况,但通常情况下借助变更技术路线或强行攻关等,总有办法能达到预定的结果,最多只是过程困难度区别。
考古就不是这样了,投入人力物力之后,决定性的因素还是运气。
比如说有记载在上一届万魔吞天期,大蜈山上有人类聚居点,他们肯定受到什么东西保护,但是把整座山翻过来,是否存在决定性的证据,谁都不能保证,要看天意!
所以在人力不足的时候,这绝对不是个适合推进的选项,把精力放在其他方面,哪怕是专心修行、研究更通用化的修行系统,收益都更大一些。
几人在观景台欣赏了一阵太空景色,又分开来参观包含着自己功劳的空间站,一天后,开始学习新功法。
针对弟子学习太空版修真功法,玉剑山挑选了四个返虚期斩情弟子,以两人一组轮流负责,其中就有前掌门秦勇和前任代掌门使钱玉军。
秦勇为万魔吞天降临日时的门内弟子损失承担了责任,但他本身并没有做错什么,也许有部分好友被斩的弟子还无法忘怀,大部分都很尊敬他。
秦勇和钱玉军负责太空版功法修炼时的护法,也算是代表沈文剑的重视。
经过两天的准备……主要是复习之前在地面背过的功***到青柳。
坐在专门的修行舱里,旁边就站着秦勇。
青柳有些迟疑,安静的坐着近半个小时。
“秦师叔,如果我现出原形,你会做什么?”她终于开口。
秦勇面无表情的回答:“封印,送回山上。”
青柳听完稍微松口气,她还以为会被砍死。
得到回答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散去功力。
青柳虽然投身设计院修行比较拖累,也已经是金丹后期,主动散功有个过程。
这个阶段散功是否可惜,她在山上时已经想好,不然也不会报名上来。
她的天赋以人类的标准并不算出众,当初刚迁移到新岛时有分到过一丁点灵髓,不过在玉剑山还是只勉强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就算抓着原来的功法不放,要尝试渡返虚劫也是几十年后的事。
而且她是工程师,以恩师的性子,玉剑山不遭到灭顶之灾,是绝对不会让工程师直面敌人的,功法是强是弱,都是用来辅助实验和制造的手段,区别不大。
几分钟过去,真元散空,丹田内只留下一点真灵。
没有直接变回原形,但情况也不算好,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强度有些不太对,而且皮肤痒痒的。
不能拖时间。
空间站的修行舱里准备有投影设备,以投影的方式帮助人员复习功法线路,与记忆相互印证。
有丹田里的真灵做引子,转换功法很快,十几分钟过去,一丝真元开始在体内流动。
此时体表也不痒了,青柳稍微停下来看了眼自己的手,手背的皮肤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很短的刚毛。
特征并不算明显,意味着玉剑山引导体系产生的妖族,转换功法时时间还算充裕,完全变回原形的风险不大。
不过个体差异仍然存在,时间继续拖长,脏器位移可能会影响到功法成型。后面的妖族子弟还是需要做更全面的准备才能保证成功。
这是青柳的另一个任务,她不是第一个上来转换功法的妖族(第一个是水仙),却是第一个研究系统内的妖族,排序上也是第三个,前几人的意见都会作为重要参考留下来给后人。
整理一下思绪,青柳再次闭眼继续行功。
花了四个小时把行功线路稳定下来,能够站起身保持缓慢运转,就不再理会,将练功舱让给后面排队的。
一行人逐一转换功法,完成后适应了两天,才再次聚在一起做工作计划,根据掌门定下来的手册,二十天内他们要尽量避免在无重力区停留,以积累真元量。
重力区没有观景舱,想看风景只能用维护工程船,或者找其他方式休闲,工程院在这方面还做了一些准备,不想上网也可以往种植舱或健身舱钻。
1...257258259260261...3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