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屠魔工业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照片展示区实际是一个超大液晶屏,上面展示的照片却都是小照片,方向也不一定是正的。
陈月指着的照片属于太阴星。
太阴星和太阳类似双子星的运动方式是早就知道的,一个有可能点燃成为第二颗太阳的巨大气态星,拥有的卫星不少。
空间站第二期建设专门的天文舱后,至今为止记录到的总数是十六颗,里面有五颗大小都比较接近灵月,推测重力在0.8至1.2之间,陈月指认的就是其中之一。
看过照片,两人进入天眼望远镜。
天眼望远镜是个可动结构,包括座位、操作台在内,只有十几平方的活动空间,不过因为能飘着,倒也算宽敞。
沈文剑跟着陈月找个座位坐下,顺手取出固定在墙上的手册看起来,陈月笑笑,操作起望远镜。
陈月也不算很熟练,只是步骤不出错的程度,不过反正天文观测设备的运动速度比较慢,也不需要什么神经反射级的操作。
启动天眼,打开保护盖,机械运动将望远镜舱的两个部分分离,旋转捕捉目标。
这个时候旁边的星图舱工作站也在帮忙,为望远镜提供运动补偿计算。
此时,全空间站唯一能从内部观看外面世界的物理成像设备开始工作,通过天眼操作台上方的大号光学玻璃呈现着望远镜直接拍摄到的画面。
说起来这套光学设备,是天文组少有的技术成果之一,它有很独特的光线补偿机制,呈现出来的画面,比实际拍摄到的亮度高一些,相对的主目标区以外的天体亮度会降低,光线补偿打开后的直观感受是星星变少了。百度一下“屠魔工业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屠魔工业 第三百二十九章 空间站日常(下)
光学系统需要很高的精度,陈月开始操作,到太阴星十号卫星呈现在画面中心,花了十几分钟。
这些时间沈文剑也操作说明翻过一遍,看着上面的画面,翻到相关地方,在副操作台弄了几下,照准中心的画面被投放到两人中间的屏幕上。
得益于长期以来卫星与画面补偿技术的积累,玉剑山的光学加工精度非常高,太阴星十号卫星被投放到液晶屏幕后有碗口那么大。
“看,是不是海洋?”陈月指着十号卫星上的几个色块说。
“应该是吧,师叔怎么突然对太阴星卫星感兴趣?”
“你不是说中原星太危险吗?如果太阴星卫星能生活,也有个后路吧,我听他们说太阴星卫星会比星月更有活力呢。”陈月解释。
太阴星是巨型气态星,它的卫星在没有足够光照的前提下,会因为太阴星本身对卫星的重力拉扯,获得很强的内能,表现在天体环境上,既地核能长期维持温度保持“护体磁场”。
星月看起来也是有大气环境有一定重力的行星,但是现在磁场就已经偏弱,一旦地核凝固磁场消失,氢元素等轻质粒子会在几十万年里被吹干净。
当然相较于人类短暂的寿命,改造星月大气环境完成殖民仍然是可以考虑的,哪怕只能混几十万年,在本身就已经有太空航行基础的前提下,也是不错的生存空间。
“适宜居住的星球密度应该不会那么高吧,而且现在的闪电可没办法在那里执行任务。”
闪电4和接下来的新型闪电3系列,都有密磁灵能数据链,但是超大空间的定位精度还存在问题,就如同上次星月任务时,火箭启动时也难以做到持续准确定位一样。
定位精度不够,会造成密磁灵能系统数据丢包,而使用常规电磁波信号,接近两分钟的延迟根本没办法及时解决问题,意味着去太阴星轨道,只能是载人任务。
一个月以上的载人任务,对人的心理状态考验是很严重的,即使是修士,在这种任务里发生设备故障时,都没办法跳回大气层。
他稍作解释,陈月盯着画面,突然问:“为什么不试着在空间站上组装个大点的航天器?多几个人就会好多了吧。”
沈文剑也点头承认:“对,这是个办法,不过我们现在就这么点人,事情也要有个先后嘛。”
现阶段要解决的,主要还是地对天的运输成本,新闪电3出来把地面维修工作降低到一定程度,通过转移空间箱子的方式,可以做到物资的大量运输。但在那之前,必须在闪电4的运输能力下,建立起太空加工体系,这是空间站二期后半段的工作,五年十年都不一定够。
陈月倒也没有硬要搞太阴星卫星殖民,只是到空间站后发现天文比在地面上能认识到的更有趣,所以最近比较有兴致。
两人聊着,她换个话题:“还有个东西,你在地上那么忙,香湘应该没给你看过,来。”
说着,她按下望远镜复位开关,离开座位往外飘,沈文剑跟上。
两人转个弯,进入星图舱。
星图舱属于标准设备舱,约一半的空间提供人员活动,一半的密闭空间里是设备,现在星图舱使用的还是二代改进版芯片的配套设备。
星图舱的大屏幕大小仅次于第二期指挥舱,点开直接显示已经观测到的星图,而且还是个球形立体星图。
玉剑山天文系统主要依赖光学系统,射电望远镜的脚步只能算配套,探测到的范围比较有限,但是有一点已经肯定——这个银河很小,已经发现的最远恒星还不到一万光年。
再小的银河那也是银河,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东西。
陈月使用专门对应大星图的轨迹球操作,很快定位到某个区域做放大,补偿光线,再使用滤光机能降低旁边的亮度。
“咦?!这么有意思?”旁边的亮度一降低,沈文剑也吃惊了。
那是一片形状很别致的星云,样子是个肥短的大头版天龙,不是形容,是很逼真。
星云由气体、尘埃和各种新老恒星组成,其中的气体尘埃,有的由老恒星爆炸提供,有的由晚年恒星喷射提供,研究它可以提供很多基础物理、天文层面的证据。
放射状、烟圈状的星云是最多的,其他形状的一般都是抽象派,眼前这个跟天龙q版模型一样的星云,找遍几个银河系都不一定能碰到一个。
“对呀,要不是不会动,就是神仙的坐骑呢。”
没错,地面上也有很多地方能看到星云,如果飞的够高,没有月光的干扰,偶然间看到这坨亮度不算高的天龙星云也不奇怪,而地上受到气体、环境光影响大,眨个眼就找不到星云很正常。
看过天龙星云,接下来沈文剑陪着陈月继续参观了几个功能舱,总算到达自己的实验室。
五行灵能实验室是一个有自身动力的大型舱,也是唯一配备有对内防御阵法的高能耗舱,防御机制让这个大型舱的内部空间跟前代的普通舱一样,只分了内外两个室。
它应该算是现在空间站上最危险的实验室,旁边就是医疗舱。
沈文剑走进去,看了看配置,拿下墙上的手册翻起来。
“现在就开始工作吗?”陈月问。
沈文剑直接把小册子揣进口袋:“倒不用那么急,师叔就要回去了,我陪你多聊聊。”
他倒不是客气,五行灵能实验室是为他准备的,有根据他提出的要求做设计,但是他自己也是第一次上天,半路上会不会需要一些其他的辅助功能还不知道,不差这十几个小时,而且也可以趁着陈月在,跟几个工程师也聚聚。
于是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沈文剑就跟着陈月乱飘,后面又回到重力区看锻炼室和植物舱。接着两人商量分头行动,陈月到餐厅去准备点吃食,沈文剑到指挥舱熟悉情况,顺便把人都叫到餐厅去聚会。
聚餐之后稍作休息,就到了告别时间,沈文剑也一路陪着陈月换装出舱,又到智慧舱看着后续的流程。
眼看着载着陈月的闪电4离站,换班完成,工作也该开始了。
:。:




屠魔工业 第三百三十章 外太空修士(上)
坐在五行灵能实验室中,穿着束身宇航服的沈文剑眼前有三尊两尺高矮的小雕像,分别是一具无性别站姿像和男女盘坐像。
这种小雕像是为他的实验特别制作的法术傀儡,使用法术加神念的组合拿来战斗都可以,与一般傀儡的区别是实验用傀儡比较脆,是透明的。
他没急着开始,点开侧前方的触摸屏,操作几下开始翻阅门派功法。
一般小说话本里,都喜欢把古老功法当成宝贝,越古老就越无敌。实际上人是有脑子存在的,随着群体知识的一步步积累,功法也在随着偶然出现的天才们一步步完善。
对应十三种灵根,玉剑山只有52种常用功法。十三种灵根里包含单灵根到三属性复合灵根,刘香湘那种水火相克的稀有品不计算其中,因为绝大部分这类人几岁就会夭折。
玄灵根、天灵根、九阴、九阳四种,还有刘香湘的水火灵根修行资料,还是沈文剑给补上的,其中有几种玉剑山也有古本。
包含古本在内,玉剑山共藏有1065种行功法,绝大部分几百年都不一定有一个人学。
金木水火土,加上金水、水木、木火、火土、土金,这十种灵根,十本阴阳平衡型的功法,就囊括了玉剑山92%的金丹型修士!同样的,再来十本剑修功法,也会覆盖掉玉剑山90%的剑修。
所以最开始,还是从金木水火土的单灵根做起。
沈文剑先从古籍开始,选中一篇文字比较直白的金系行功法。
其实他不太喜欢古籍,有的东西太主观,每个字都明白啥意思,连在一起就搞不清能量要往哪走了,这种古籍很容易把人练死。
花了半个上午把功法弄通顺,才瞄准坐姿的男傀儡。
双手捏诀,真元在体表转化五行,散去其中之四,双手隔空连点,金元灵气被打入傀儡十二处穴道,其中还有两个入口在背后,不过转个弯对灵气不是大事。
灵气入体,特制的透明傀儡显示出金色脉络。
这份功法比较偏门,真元走下丹田到右腰子,过胃,往心脏去膻中,接着上头,不知道左腰子是怎么得罪写功法的人了。
稍作运行,从丹田出发的金线最后走肠脏脉络回到丹田形成周天。
周天循环完成,灵气自然向周身和四肢散开,如果是真人,这个过程是持续不断的,傀儡如果没有外来灵能帮忙只能持续一阵。
沈文剑没去看傀儡,他按下个开关,出现个金字塔光膜状的阵法效果,眼睛盯着傀儡旁边通过关节型支架固定的一大堆灵气指针。
半个小时过去,傀儡里的灵气只剩下非常暗淡的指示色,撤去隔绝阵法。
拉过键盘,输入一些要点做记录。
接下来再换一篇类型不同的金系功法。
多数功法都能分作大周天型、小周天型和脑补型,刚才运转的就属于小周天型,人只有意识的控制小周天,全身大周天的洗练都任其自然。
接下来找的是大周天型,这回沈文剑点了42个穴位,但是他控制输出的灵能总量和刚刚差不多。
这次灵能一进去,几乎瞬间就布满全身,同样开启隔绝阵法等到傀儡内外灵气平衡后终止实验,记录要素。
脑补型的就不去弄了,这种修炼法基本都淘汰了,比较典型的脑补型功法,就是告诉人把丹田想象成什么东西,然后就聚气吧,至于灵能怎么在体内运行,那是一概没有的。
脑补型功法是最初级的功法,平常年份新冒出来的修真门派就会有这种东西,通常都是些文化没学好的修真者流传出几句演化的,如果配上合适的丹药,倒也不是不能炼,只是半路练死的概率大,后患也多。
完成两个金系实验,接通指挥舱通讯:“这里是五行灵能实验室,申请转移对接至a1区。”
“收到,请掌门稍等,转移程序需要十分钟。”
指挥舱回应完,十几秒后接驳口传出“咔嗒”声,人也能感受到加速度。
沈文剑也不去管,而是等傀儡内部灵能清空后,换成立姿傀儡,用玉剑山常用的金系功法路线再次把灵能打入傀儡里。
如果要归类,玉剑山的常用功法也多是小周天功法,复杂度略高于古籍,还要求主动控制灵气的运行精度。
刘香湘的功法也算小周天型,余灵珊的黄泉功则属于大周天型,两者的区别是主动控制的穴道数量有没有过36,继续往后演化两者应该会趋同,大小周天的分类法也许就不那么合适了。
立姿傀儡被灌入常规功法,现在实验室在运动中,转至a1区需要几次变向和加减速,可记录的东西都不精确,沈文剑只是单纯看看情况,说不定就会有新奇的发现。
不过十分钟还是太短,等到“咔嗒”声再次响起,他主动伸手按住傀儡,将其内部灵气散去,再换上坐姿傀儡。
a1区就是重力区内圈,这个时候五行灵气实验室里也有重力。
沈文剑把之前的两个观察实验重新做一遍,再次记录数据。
……其实到这里都没有用,重力区情况比无重力区要好,是早就知道的事情,沈文剑只是通过自己实验,来获得不同功法更精确的对照值。
真元逸散说白了,还是因为人类并不是为太空生活而进化的生物,生理机能就不适应无重力区,跟无重力区里能硬的器官都硬不起来一个原理。
有的外行也许认为以后有重力区,说不定哪天连非自旋式的重力模拟都能做到,功法改不改无所谓,这当然是不行的。
先不说一个带自旋的空间站有多大质量的无重力区才能保证稳定,就算是自旋机构,也需要停下来检修。那种时候修士如果要保持体能,说不定要吃掉十人份的食物,就从节约粮食和能源的角度出发,也是迟早要完成的工作。
把两个有重力的金系实验做完,沈文剑直接在实验室里打坐,0.3倍重力环境下,真元的恢复已经能有一定效率,也不需要过高的灵气浓度。
打坐完,开始土系对照组功法的挑选。




屠魔工业 第三百三十一章 外太空修士(中)
沈文剑通过自身特殊灵根带来的便利,短短十来天,完成了对十种常规灵根相关功法的对照作业,中途还抽了大半天坐在指挥舱里和地面的刘丹长老、冷云沟通山上的事。
实验走到这一步,沈文剑也不再长时间留在实验室,增加了日常在重力区的体能保护锻炼,通过神识世界自带的虚拟实验室慢慢设计解决方案。
通过不同类型功法的对照试验,看到各类功法在太空无重力环境下的优缺点,又花费十天来基本确认了改进功法的思路。
现在方案有两种。
一种完全依托自身,建立较保守的循环,必要时通过附带心法锁住真元。即使空间站全面停电,只要还有氧气供应,依托航天服修士一天也就消耗不到三十点灵能对应的真元,即使刚成丹都能撑住几天。
保守循环的缺点是真元不会自然在全身流动,意味着在不运功的前提下,无法做到言出法随的程度,如果天赋差点、临场应变不行,转换模式会需要几秒时间,在事故中说不定是生死之差。
沈文剑纠结的是,这种方式放在空间站上其实也不完全是缺点,因为修士反射性的释放法术才是空间站故障的最大隐患。
不过保守循环的另一个缺点就真的是大问题,那就是非核心区得不到大量的灵气锻炼,会大大提高金丹修炼至圆满的难度和时间。
第二种方案解决了保守循环的难题。
沈文剑打算对现代功法做小幅度改动,同时依托服装上的灵能限制器阻断真元外泄,如果效果不行,就用植入式限制器。
预设的限制器,在启动过程中会造成封绝效果,不会外泄真元,同时也没办法从外界吸收一丁点灵气。
这个组合不止没有保守方案的缺点,也能对返虚期的修士有用。带来的新问题,是要把限制器单元做到0.3平方厘米以下,不然常服和束身航天服都会变得很臃肿,若是做皮下手术还要更小更薄。
沈文剑自己倾向于服装外设,皮下外设看起来更方便,其实也是留下了额外的弱点,而且工程技术要求高。
大体方案有了,沈文剑和地面联系,让他们准备实验人员。
功法实验只能找金丹期斩情弟子,一来沈文剑自己不是剑修,就算搞明白剑意之类的也模拟不出来,没办法现场指导,另一个原因,重修功法是要散功的!
散功,不是说把游走全身的真元都收回丹田就完事,要把丹田的能量都散掉,如果前后功法差距大金丹里的能量都要散去,只留下一点真灵。
金丹的真灵是融合了自身意志的复合体,人全靠着它才能在体内容纳那么多能量,只要它还在,重练起来不会慢,可一般弟子应该也很难以实验体的身份接受散功的设置。
前期实验人员的来源,早在地面安排好,沈文剑提出需求,五天内就有相应灵根的人送上来。
斩情弟子在什么地方都更让人放心,哪怕在太空站里,只要一句不能动法术他们撞到头也不会用。
第一期是两个人,沈文剑拿着两人在地面检测的报告,和随两人带上的半成品行功娃娃,花了十几天,按方案一和方案二分别定制一套功法。
这两人都是使用返虚劫套装失败后还保持完好的,修为卡在金丹圆满,沈文剑也想借着眼前这项工程,看看能不能通过重修,再渡个劫试试。
实验室被移动到a2区既高重力区,在这里不习惯的因素会更少,有利于斩情弟子控制真元。
“现在是掌门令,李飞、杨云留下一点金丹真灵,即刻散功。”
根本不用解释,没有问答,掌门令一下两人直接开始散功。
实验室里的灵气浓度飞快超过10,并继续缓慢上升,沈文剑在一边启动灵能泄压机能。
没到返虚期的修士很脆弱,对灵能浓度的要求称得上苛刻,站内空间其实也不大,只有实验室和几个特殊舱才有反向回收灵能的分支线路储能体系。
等到他们再睁眼,能看到眼神有些疲惫,这是缺乏能量的表现,散功之后的修士和普通人差别不大,很快就会感到饥饿。
沈文剑先通过直接触摸小腹检查两人体内的真元情况,杨云是女选手,落在他眼里也是个实验对象罢了。
检查过后拿出两颗丸子,让两人就水吞服。不是辟谷丹,它在不提供灵能补给的情况下,供应足量的物质营养并抑制消化腺分泌,一般用于养伤过程。
“李飞,你先来,看清楚娃娃的行功路线,有问题就问。”他说着,手指按住娃娃脑袋,经过特别处理的线路从丹田出发依序亮起,在主躯干到脑袋的范围里走出个较为复杂的线路形成循环。
斩情弟子只是没有感情,并不是傻,他们没有提问的想法,但是有人要求也会问出来。
到底是已经修炼到圆满的选手,几分钟的问答,重新演示了两次流动,李飞表示理解,在沈文剑的要求下开始按新功法行功。
轮到杨云流程也是一样,她的功法是第二方案,功法本身还要简单一点,真元抑制器还没有,先采集常规数据再说。
沈文剑陪着两人坐了十个小时,时不时把脉、捏后颈,确认两人至少走过一个循环才收摊。
接下来两人要留在重力区生活,一个月后才能进入无重力区做各种测试,这是为避免无重力环境导致他们再次散功。
恢复期内,斩情弟子再次展现出他们的“高素质”,他们没有正常人的活动需求,要他们跑步就会跑步,两个人一直一起行动,沈文剑也不需要为了记录一个数据到处找人。
散功重修比第一次修炼进度快的多,一个月时间金丹基本恢复功能,真元总储备量恢复到两百单位以上。
然后进入无重力区,在灵气断绝的实验室里测试逸散数据。
李飞运气不太好,每小时逸散值比沈文剑预计的高出来0.5灵能,但是整体而言,也把逸散从3.6降低到0.8。暂时还不能排除是不是某些被动习惯作祟。
杨云的情况很好,在没有限制器的状态下,她的逸散值为每小时1.9,在第二套方案不降低法术反应速度的前提下,逸散几乎减半。
两套方案都算成立,具体的体系完善留在后面让弟子们慢慢做,沈文剑接下来要按第二套方案把后面九种常见灵根搞定,后面还有更困难的课题等着——练气期和筑基期的修行。百度一下“屠魔工业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屠魔工业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外太空修士(下)
通过第一期的人员试验,为节约后续工作的时间,沈文剑和地面沟通后,决定以改进功法加外设的方案为主。
说起来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水木、土金、火土三种灵根,在斩情弟子里都只有一个匹配的,没办法像单灵根那样两个方案一起试。
决定以单方案为主,接下来的九种灵根金丹期实验就变得很快了。
实验是每三十天一周期,送人上来则是每二十天两个,三个月出头就把九个人送完。针对每个实验对象,沈文剑需要三天到五天的准备工作,不过把时间安排好不会耽误事,四个多月搞定。
沈文剑使用的功法教学,是通过行功娃娃具现能量流动,对象也是毫无杂念的斩情弟子,中间只有几次行功出了小岔子受了点内伤,整体时间几乎没有耽误。
到十月份,最后一名金丹选手离开空间站,金丹功法就算告一段落。
其实金丹功法的改造,如果把太空站保密等级降低,增加一个高重力居住舱让弟子们自己来弄,也顶多多花几年。由沈文剑来做这些,完全是为了接下来难度更高的阶段。
1...239240241242243...3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