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屠魔工业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普通空间箱子为什么不能隔着太远来用,原因是次空间里的道具提取,需要的信号是一种神念与灵能混合的信号,元晶的作用就是将特殊编码的无线信号进行转换,达到远程操控的目的。
:。:





屠魔工业 第二百五十四章 闪电03论证会(下)
重新定义次空间,这种看起来能够实现次空间全民化的技术,实在有点诱人,不过考虑到符文等级略高,成本也不可能低到所有人都用得起。
可是什么时候能有结果都是未知数,暂时只能用元晶顶着了。
“用元晶做箱子很麻烦,这东西动起来不如正常材料方便,希望大家理解。”沈文剑说了下难处。
工程师们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元晶是宝物级别,沈文剑也不能能随便乱用,如果是制造新的真修甲玉型机器人要动用元晶还容易点,因为它们像真实存在的玉剑山弟子一样做事,闪电系列不能直接创造财富,看起来基本都是往外丢钱丢物资,走程序会慢很多。
闪电02继承的是凤凰号的箱子,今年才批了两个新箱子的元晶,明年想过关都不太可能,长老们会考虑照这么浪费下去很快就会把元晶弄没了,这东西还要作为弟子们的奖励的。
当然沈文剑如果强硬些,明年再批两个也不是做不到,只是闪电现在的情况很难说再有两个就够用,不停用元晶来填始终不是好招。
他也没想过去修改这种机制,掌门的权利如果毫无限制,碰上个不长进的很容易把自家给玩死。
刘工跟组里的人讨论了几句又一次表态:
“掌门,我们可以转为攻关箱子容量,如果能用现有的元晶做成六个更大的箱子,相信也能满足灵月探索的初步需求了。”
现在玉剑山的航天遥控版箱子为83立方,要用掉四百克元晶,如果变成两百七十克不到,批两个箱子的元晶也会变得更容易通过。
沈文剑问:“大概多长时间能有结果?”
“三年内。”
空间技术就是这么不靠谱,明明是同一个符文框架,做75立方就能稳定下来,做76可能就根本连不到次空间。无规则的不连续性,造成一个新框架能不能连接次空间都需要很多次的实验去确认,能稳定的做多大又需要更多的实验。
三年,说实话不算太长,不过在这三年中,闪电02和闪电03能用的空间箱子不是四个,而是加起来三个,还有一份要参与新箱子的实验。
三个箱子的确有些紧张,一架做大地轨道任务一架去灵月的话,去灵月的那架就只能带两个箱子,如果在灵月进入大气,不顺便做卫星改装和转运的工作,投运量跟最近这次任务差不多。
沈文剑只能点头同意:“重新定义次空间信息规则和做大箱子的事一起做吧,明年看看哪边进度更快一点再转移重点。”
稍微等了会,池工那边的讨论也有了结果。
“我们讨论的结果,可以通过增加配重的方式留下一定的升级余量,闪电03的建造过程中可以先把二代系统机体线路的部分做完。”
“很好,闪电的改进方案就按今天会议的讨论结果进行。”
结束会议,沈文剑还是跟刘香湘两个到院长办公室里,又聊了几句。
刘香湘这时才说:“闪电03的项目不如拖几个月,下半年开始的话,到地面测试阶段也到明年了,二代系统应该能够赶上。”
沈文剑想了想摇头:“不等了,尽快弄出来,我还是担心灵月人的祭祀会影响到大地上的情况,尽早把它们查清楚更重要。”
基于二代芯片的系统运算能力更强,修正了一代芯片已知的很多缺陷,实际搭载上之后闪电的自动航行水平能上个台阶,不过一代系统也不是完全不能用,起码大家用过这么久,知道什么情况下该切换手动模式来回避一代系统不能处理的状况。
去一趟灵月任务至少都是十天左右,加上前期准备,后期检修,个把月都不能执行常规轨道任务,先把闪电03造出来的需求比升级系统更为急迫。
从设计院开完会回来,沈文剑开始着手安排天基情报中心的任务分离。
这回又把池工单独请来掌门殿喝茶。
“我打算把天基情报中心划分为情报中心和航天中心,顺便把系统升级给做了,二代芯片的进展池工给介绍下吧,看看时间上能不能配合好。”
这次任务凸显出的问题,跨行星宇航任务的周期特别长,确实影响到天基情报中心的正常事务。原来天基情报中心在设计院还不明显,他们内部可以分配好,现在却需要跟代掌门使互相协调,协调和申报的过程实际就影响了任务。
要把事情弄好,建立专业的航天中心也是必须的,人力有限不可能在一分为二的过程中增加人员,就需要通过技术升级的办法降低人力需求。
和前面开会讨论闪电03的升级不同,闪电03的存在优先级高于升级,天基情报中心分离,则是必须先有技术升级才分的出来。
池工也不含糊,简单介绍了二代芯片的量产化和构架进展:“二代芯片的复杂度偏高,我们刚刚完成实验室自动生产设备,勉强能达到年产两万片,完成一代生产设备的改造,还需要四到五个月的时间,达到三十万片的水平。构架方面只完成了终端机构架,超算构架预计六月份测试,并行储存构架、闪电系列控制构架等暂时没排,先做航天系统地面站估计要到年底才会有结果。”
沈文剑之前已经决定用一代生产设备直接改成二代设备,但这项工作不能凭空去做,必须先有实验室生产设备做基础,才能推出怎么改。
产能两万片肯定还差点,二代计算芯片是要做超级计算机的,按照他们预计的超算构架五千片起步,勉强也就够实验室用,短期内还轮不到其他部门享受超算的算力优势。
构架方面,芯片构架单属于芯片内部,芯片外面还需要配套的系统构架,才能展现出各种各样的功能,这些东西都需要一个个去弄,而且这种紧贴核心项目的东西,交给工程院做也担心被开个后门什么的留下隐患。
沈文剑双手搭着下巴考虑一阵,做出决定:“超算构架很重要,而它又对量产化有需求,池工觉得新建二代生产设备或者让你们复刻一台实验室制造设备,能不能把时间缩短?”
超算是不能越过的,因为想用现有的人力完成情报中心和航天中心的分离,超算必不可少,尤其对情报中心来说,没有超算辅助,缩减人力之后大概只能盯着几个固定的点,很难有精力去掌握全球全面状况。
池工一边喝茶一边寻思,给出答案:“改造一代生产设备我们已经做了些前期工作,新建二代生产设备不会更快。复刻一台实验室设备只怕也需要一个月以上,这会耽误超算构架的前期准备,得不偿失。”
头疼。
二代系统的复杂度和精密度都太高,时间上貌似很难再压缩了。
沈文剑最后没有要求强行加速,那就按现在这个状态先撑一阵吧。
:。:




屠魔工业 第二百五十五章 超算雏形
天基情报心功能分离大概要到明年,最快的还是超级计算机测试。手机端
六月十五,超级计算机经过多年筹备,首次完成第一台机器的实际搭建,准备测试。
沈剑没有到场,他怕自己一时忍不住先来它几十台,可是要提前量产超算,肯定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进度,所以按照设计院的步调来好。
刘香湘没让他久等,测试还在进行,用缘a多功能机器人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给沈剑看了首测结果。
“师父,做到了!新构架很棒!池工说还能加芯片!至少加到三万片!”刘香湘在画面另一端显得有些激动。
沈剑笑着问:“这么说有单片的一千倍?”
超级计算机构架在芯片增加时,一百片芯片可能有九十九倍的单片效率,一千片或许能到五百片,芯片数越多计算能力的增加量越低,达到某个阀值时会遇到通讯瓶颈,继续增加芯片效率不升反降。
按照这种曲线,沈剑心理预期最低为单片的一千倍,因为二代芯片还在实验室量产阶段,这次的实验只是4200片芯片构成的基础超算构架。相联合计算机的单片0.4倍效率,基础超算构架初步能达到0.25倍效率已经不错,后续继续堆。
至于之前刘香湘说芯片组有信心做到五千倍,沈剑可没按五千倍去算,毕竟这时连芯片都不够五千片呢。
“太少了!我们测出的是2030倍!厉不厉害!?”
腾的一下,沈剑站起来:“真有两千倍?”
“哈哈哈,师父也急了,明天我拿报告过去。”刘香湘突然装蒜,把视讯挂断了。
沈剑在掌门殿的书房里是真的有些意外。
4200片芯片,最终运转效果,逻辑运算项目是单片的2030倍!单片运转效率跟仅有一千片芯片的联合计算机处在同一水平线。
如果加到三万片,说不定真能突破单片的五千倍效率。
二代计算芯片在一代构架跑出时钟频率为逻辑运算2.3亿、模拟运算35亿,在二代终端构架跑出来的分别为2.8亿和42亿。真达到单片五千倍的运算能力,每秒时钟频率会有1.4兆21兆。
这是什么水平?
它的逻辑运算水准已经相当于另一个世界2005年超级计算机全球四百多名的样子,而它的模拟运算水平还高于同年排名的第十位!那可是全球排名,每一台超算都有几十个百个单位排队等着用。而如果玉剑山造超算,至少是五台以,算力不够时间来补,管够!
真正值得沈剑期待的,是玉剑山的超算构架,还只是刚刚从理论走向实践,可优化的余地还非常大。
当然优化是未来的事,属于现在的事是这个级别的超算已经达到的真正实用化的程度,完全能够辅助空气动力、材料学的研发工作,也能够辅助天基系统处理海量的图形数据。
可以说哪怕是现在的2030倍,也已经超出沈剑的最低预期,看来芯片组真的在二代计算芯片里,已经为超算构架做了颇多的准备和铺垫工作。
今天的结果,十几年没白花!
话说回来,计算能力要先转换成各种实验室理论、技术、材料,然后才能推动整个系统前进,并不能立刻转换为战斗力,这么一想他也不那么急迫了,等着刘香湘过来再做打算。
刘香湘来的时候是第二天下午,见到沈剑的时候还探头探脑。
“哎呀,师父都不急的,早知道明天再来了。”刘香湘一边嘴炮一边坐好,从口袋里拿报告出来。
沈剑不算外行人,该有耐心的时候他当然不会急的跟猴子似的:“我着急你今天也拿不出五千倍的超算,说说,测试后讨论出什么结果了?”
刘香湘从报告里捡出一张纸推过来说:“我们进行了二十个类别的数学计算,后来拆除两百片芯片重新做了同样的测试,结果进行对分析之后,芯片组认为后续单纯通过堆积芯片的方式,应该能把算力堆到六千倍左右,不过从各方面成本看,他们觉得应该把芯片数量控制在两万两千片左右,并在此基础改进构架。”
沈剑听着她的声音,也主意到纸张几个重要数字。
两万两千片芯片,预计算力为单片的四千倍,效率接近0.2;三万四千片左右时,能达到五千倍,效率降低至0.15不到;想要达到六千倍,需要搭载至少七万片芯片,效率已经很难看。
看起来还不如眼前的4200片的结构,不过超算是如此,这里能提升多少,后面使用时能节省多少例的时间,能做到四千倍的用四千倍的,除非产能出现问题。
玉剑山现在显然是产能限制了超算的应用。
“他们有没有说改进构架能提升多少吗?”
刘香湘摇头:“谁敢给保证啊?不过池工倒是有说,现有构架的提升空间应该还有20%到30%,无法形成质变,稍微改进些缺陷先用着,他们再做新的构架。”
“新构架不会又要等新一代的芯片。”沈剑觉得有点肉疼。
刘香湘耸肩:“这要师父自己决定了。要我说,二代芯片的基础这样,即使以此开发新构架,能有两、三倍的提升都是邀天之幸,新构架配合新芯片,才能有联合计算机到超算的跨越。”
“你说的对。”
两倍三倍的提升有什么意思,是十倍数十倍的往飙,才能跟的需求。
从时间来看,开发基于二代芯片的新型超算构架,到实际应用也得三年往,如果因此把新世代构架组往后耽误两三年,有些得不偿失。
对照着报告,沈剑思考一阵最后答应下来:“行,按池工他们的计划做,咱们争取明年内把各学科的超算实用化,如果跟闪电03的系统升级有冲突,让闪电03等等。”
为了超算宁愿拖延闪电03的升级计划,可以看出相了解敌我,沈剑更看重自身实力的提高。
从几十年前想到超算为了电力头疼,到今天超算近在咫尺,即将批量线,沈剑还是非常感慨的。
提到超算的能耗,不得不去关注下一号核电的建设进展了。
本书来自
/50/50002/




屠魔工业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一号核电上线
一号核电自去年开工以来,靠着机器人建设部队和弟子们的法术帮助,进展很快。
出于核能系统的特殊性,很多时间建筑工作都要停下来等待内部设备到位,使得截止六月底,一号核电才刚刚进入竣工前的验收阶段。
玉剑山此时对能源的依赖已经非常高,核能入场之后还会推向新的高度,增量最快的能源支出,自然是即将上线的超级计算机体系。
超算不是省油的灯,十几天前的初步测试结果,能耗达到了每小时2400灵能,按每吨无烟煤生产3600灵能计算,每年会消耗掉五千七百多吨煤。
好像不多,可是正式版的芯片数会达到现在的五倍左右,再造个五、六台,去掉检修时间、非峰值运算等因素,每年也会产生十来万吨的需求。由于超算的芯片数需求大,生产二代芯片的能耗也会更高,两者相加,鲲鹏基地就会多出二十万吨的需求。
一号核电建成后每年输出相当于一百五十万吨无烟煤的供应量,二十万吨似乎不多,然而鲲鹏基地的能量支出大头是四符文定式开发机,它每年需求量都是百万吨级的!
四符文定式开发机投入运转七年之久了,原本预计降低90%能耗的事情一直没做到,还是得怪任务太多,超算需求与日俱增挤压了开发机改进能够投入的精力和物力。
不过也不是毫无改进的,投入运转时预计三百年开发周期,而实际做了些细节改动后,现在长期把每年能耗控制在百万吨左右,整体开发周期却没有延长,能量的利用率提升三成多。
“掌门,因为一号核电给的地方比较大,我们得到院长的支持,把反应堆和增殖堆的容量都增加了一些,”老范帮着给沈文剑领路,顺便介绍建设情况。
“一些是多少?”沈文剑需要更具体的数字。
“年燃烧量八百千克以内不需要任何改装,如果冒些风险,烧一吨也是可以的。”老范心很大的说。
煤粉炉燃烧煤粉,核电“燃烧”原子,用燃烧量计数挺正常,只是用这种东西去做高风险生产……还不如再找块地盖个新的。
沈文剑摇头:“冒险这个词就不用再提。八百千克足够了,总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触媒堆跟得上吗?”
“暂时不行,除非掌门多调两吨铀235来做触媒。”
沈文剑稍微楞了下才想起来,铀和钚的管理条例,还是他自己找了个晚上根据设计院版本修正的。
管理条例前前后后一大堆,总结起来几句话就完了:
每一克高危放射材料的移动、使用,都需要至少院级批准;超过一定克数,还需要玉石峰长老签字;达到千克级以上需要掌门手谕,由玉石峰派专员监督执行。
根据此条例,增殖反应堆入料和出料都需要严格监督,即使马上就要拉到后处理厂制成燃料棒,也需要走一次入库和出库的手续。
意思是即使一号核电的管理组,想要把增殖堆成品截留下来增加触媒存量,也要先走程序拿到批文。
沈文剑稍微心算一道,摇头:“太多,先批二十吨给你们,等我们对油湖铀矿下手再提到八百千克。”
他一口就说二十吨,并不是口误,玉剑山现在储备的常规纯铀锭,是铀235含量为5%的标准锭,经过很少的化学、物理工序处理就能转化为核燃料或增值堆反应物。
二十吨标准锭也就一吨铀235,加上原计划的八吨,总共是九吨触媒。
九吨触媒每年六个增值周期,从贫铀中转化540千克铀和337.5千克钚239。
不是已经超过八百千克了吗?
这关系到沈文剑定下的铀储备计划。
钚的半衰期只有两万多年,一吨钚两万多年后就剩下五百千克,还会有些其他奇奇怪怪的放射元素、非放射元素等。
此处还涉及到空间道具的特性,空间道具所连接到的次空间并不是“时间静止”,它是个会抽空游离能量的类真空环境,这种环境里衰变还是会发生——其实也是最近十年才测量出来。
相对而言,铀235就是种非常有利于长期储备的放射物,放个几百万年都不会有明显的减量,应对能量危机或。
所以把钚炸掉或烧掉,明显比让它自己变少更划算,铀更多会用于储备。
铀和钚返回到一号核电进行能量生产的比例,分别是六成和八成,既每年324千克铀千克钚239,和预计的五百千克燃烧量相比,提升很少。
老范抱怨:“二十吨?常规锭啊,也太……不少不少,够用,够用了。”
他说了一半,被沈文剑瞪的没继续叨叨。
玉剑山现在关于铀的储备就分好几种。
铀235的部分,武器级铀锭储备是很少的,总计不到两百千克,另外就是含量5%的常规锭,以及含量20%的物资储备锭,用作长期储备,算是沈文剑留给玉剑山以后的掌门的。
贫铀的部分也有几种,分别是纯净铀化合物,以及未提炼铀235的天然铀锭……名字很奇怪,它里面的铀和贫铀比例就是天然比例,以及不含铀235的纯净贫铀锭。
其中天然铀锭比较特殊,大部分从化合物中制取之后直接用于加工成其他类型的储备,小部分留下来做实验室应用。
现阶段玉剑山机器人消耗量最大的就是铀工业,即使排除掉极乐地区的部分,在新岛地区,各种铀加工也离不开机器人,真修乙型、土人、自控系列,总计有一百多台。它们是固定岗,不像别的部门或参与建筑的,偶尔用用,大部分时间丢仓库里。
初代机器人并不是很完善,偶尔死机让人很头疼,核能组就小猫两三个,要不是有斩情弟子帮衬,这么点机器人都管不过来。
因为人力不足,需要更多的机器人帮忙,可以说如果二代构架再拖几年,可能整个体系都要停止发展等着二代芯片和新构架,或者大学开始分摊足够多的任务,才能继续前进。
冷却带油湖旁的巨型铀矿也是如此,大概还要等一两年,基于二代构架的机器人弄出来,才会实际推进,现在还是储备运力和做些相关的准备。
参加了一号核电的落成仪式,随后的启动仪式非常低调,就偷偷的启动了。
一号核电的灵能生产也没有直接拉到顶,会在今年剩下的半年慢慢增加,过程中还会提高符文开发机的负载,让天然气方面的运力下降不那么显眼。
:。:




屠魔工业 第二百五十七章 好消息扎堆
七月份,不知交了什么好运,好消息一个接一个。
先是来自设计院的消息,刚刚开完会没多久,大容量遥控空间箱子意外取得进展,被刘工几个工程师弄出来202立方的箱子!
所以说空间箱子这东西就是太不靠谱,最早75立方的箱子和83立方的箱子,用了几个工程师折腾了几年。真修甲玉型四十立方的小箱子基本就是同一构架往小了测试得到的结果,成本跟83立方的几乎没有区别。而从百灵岛买来的有限授权版低成本82立方的箱子,自己动手改了改也没改出什么名堂。
而现在,四月开过会才两个多月,据说刘工几个依据已有的空间道具做推论,总共才实验了三个新的空间箱子构架,就给折腾出202立方的出来。
当然和灾前相比,设计院的工程师现在有很多都是跨学科的大牛,对三符文定式的应用已经很熟练,四符文构架也有了基本概念,“蒙”准的概率大一点好像也没什么奇怪的。
202立方,元晶消耗量300克,把之前的箱子都拆掉可以做出五个来,总容量从332立方飚升至1010立方,还省下100克元晶!
刘香湘带来的只是初期成果,具体202立方的版本稳定度如何,能不经过震动实验、太空实验的考验,是否要进行微调,还需要闪电02的帮助和一段时间来证明。不过按以往的经验和搜集到的关于空间道具的情报,即使要微调,很大概率也能在150立方以上取得一个稳定值。
具体到更换并搭载到闪电系列上,预计能够在年底前完成。
这已经不止是比计划快,突发式的进展使得机动组工程师们能空出手来去其他组帮忙,有可能会让基于二代芯片的体系更替往前推几个月甚至一年。
1...130131132133134...3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