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屠魔工业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它的发动机布局非常古怪。
主发动机继承了凤凰号的真空系列火箭发动机,现在实装的是丙型改,牺牲了部分发动机寿命增强推力,以便把这个比凤凰号更重的家伙送上外层空间。
超燃冲压/冲压发动机则占掉小小的机翼几乎一半面积,前后还多出来一截,发动机和主体间的机翼看起来如同助推器的连接件一样。
此外它身上还有两打等离子发动机,以及头部下方的两个逆向减速用小号火箭发动机,这些在大气内飞行时都没有用。
正进行着各种测试,刘香湘突然打电话给沈文剑,说真三要扩容。
扩容?
随后他召见真三,真三的理由也很充分,它现在很多细节都记不住了,想要把数据储存容量扩大些。
器灵的意识体结构跟人类是有差别的,它们最多只能记住几个人和几段故事,而人类的灵体虽然比有躯壳时差,但每年记一件事,记住上百年的大概情况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修鬼道还能记得更多。
“你的要求很难弄啊,我们的材料技术没有突破,给你增加储存容量只能用挂件,或者无线连一台计算机。”沈文剑觉得挺为难。
“挂件也好,我想要更多的记忆。”
沈文剑点头:“行吧,你等着,记得准备好钱。”
趁着这个机会,沈文剑去了趟设计院,看看闪电02的测试进展,顺便跟高级材料组的人开了个小会,讨论数据容量问题。
结果有些出乎意料,材料组其实早就做到提高容量了。
沈文剑睁大眼,等着对方解答。
“掌门是这样的,我们用提高读写精度的方式,能够实现五百克重量的设备里储存量达到两兆(注),但是读写太慢了,大概只有现行数据系统的一百分之一,我们想了很多办法也无法把速度提高,就废止了。”
沈文剑听完有些无语,总归还是人太少任务太多,材料组只管把容量扩大了先,怎么用、怎么改进,应该由别的组来弄才对。
按照设计院的需求,读写速度慢当然是不允许的,因为储存系统主要是为卫星系统准备的,不够快就会造成数据损失。
沈文剑想了想,对此表示理解,把材料组放走,跟刘香湘两个在办公室里说话。
“二代芯片的构架有准备多数据通道吧,那个出来,院里弄个新的构架做分类储存,一些不需要那么快速度的数据比如文档、电视节目等,都可以用慢速储存嘛。”
他听到材料组把一个明显是进步的材料废止研究时,就知道问题出在哪了,人少是一方面,另一半黑锅要由一代芯片来承担。
一代芯片毕竟是初代产品,还同时弄了一堆类型,构架上有很多没照顾到的地方。
比如说并行写入,用一代芯片就实现不了……听起来有点坑,但事实就是如此,也正因为并行读写做不到,材料组才会出现评估时的额外扣分导致废止。
刘香湘没有立刻应声,看着沈文剑变出来的分类储存模式思考了一会,摇头:“师父,我们的储存系统是整个玉剑山共同调用的,即使是电视节目调用起来流量也很大,要用这种慢速储存体用并行读写的方式实现实时调用,底层的数据处理模式需要大改,一时半会弄不成的。”
沈文剑也知道急不来,很多毛病不是换个芯片就能解决的:“没事,慢慢来吧,你心里有数就行,真三这边还是用现有的储存体给做个挂件升级,勉强先顶着吧。”
和差点就漏掉的慢速储存相比,已经做过一次整体升级的强磁储存体,每十千克才能提供一兆的储存量,速度当然是没的说,就是数据密度比较差,也很难进行民用化改进。如果能借助二代芯片重构新的数据服务器构架,有望一次完成十倍以上的总数据存量提升。
:。:





屠魔工业 第二百四十一章 芯片与核电
七月,闪电02的的大气内测试大功告成,接下来的气旋高发期不止有过热气旋还有正常的热带气旋,闪电02会利用这些时间进行微调,为首次跨大气层飞行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同时间,今年的04号过热气旋,也是下半年的首个脱离结界涡流被定性。
慢速,规模中等,威胁低。还有新指标,高危火山:暂无,过热气旋恶化可能低。
如果每个过热气旋都是这种的那就舒服了,甚至留在琴仙岛原来所在的明珠岛也能凑合。
过了一遍上半年各方面的半年报告之后,又没有过热气旋需要担忧,逍遥天宫的浮空山也很老实的在圣月教魔物领区外面转悠。
逍遥天宫现有的两大浮空山最近一个月加起来才移动五百千米,卫星任务中心加派了几个人手做该区域的分析工作,判断可能吃掉了一个非正会门派。这个判断的唯一依据是移动路径,近地卫星过去补拍高清画面时,已经找不到人了,也发现特别明显的近期战斗痕迹,连是不是被魔物干掉的都不能肯定。
逍遥天宫继续盯着,下半年还有下半年该做的重点项目。
第一个项目是通用计算芯片的实验室样本测试,这个虽然是重点工程,但仅限于设计院内部,不需要各部门协调。
初步测试不会去弄什么超算之类的东西,可是要准备新的工作站、储存服务器构架,麻烦的很,今年就算有那么点初步结果,也是不可能用上了。
二代通用计算芯片并没有用到四符文定式,但和一代已经有了极为巨大的跨度。
一代芯片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工具不够到位,构架工作基本是纯手动,最多能用些法术来帮忙做些辅助工作,整体排除错误的能力不足,构架自然会简洁些。
二代计算芯片初期标准就截然不同,追求的是超算、工作站的通用性,后来设计院内部论证认为必须要保证外层空间的使用效率。在一代计算机和后来的联合计算机帮助下,二代芯片的构架复杂度有了质的提升。
七月底,利用原有系统进行的测试,二代通用计算芯片就已经表现出足够彪悍的能力。
一代大型计算芯片单纯用于逻辑运算,相当于每秒1亿个时间脉冲,而二代的逻辑运算能力则稳定在2.3亿,两者模拟运算能力则分别是20亿和35亿,差距不如逻辑运算大。不过这只是用临时配件接入老系统,二代芯片有一项沈文剑都没有提出的全新变化,它有新的触点区可以额外接收64个电信号,在内部转换后参与运算,并根据需求决定是否反馈出电信号结果。
这意味着如果换成全面适应二代芯片的周边构架,二代芯片是六路信号并行,逻辑运算方面会有明显的加强,用在某些设备时也不再需要额外的信号转换元件。
其实算力提高什么的,沈文剑根本不太关心,芯片体系他关心的只有一个部分。用它构成超算构架,能达到单片的多少倍?
联合计算机的400倍太少了,即使同比增加到一代大型芯片的一千倍也远远不够看,超算至少也得二代单片两千倍起步,才能够勉强帮忙解决一些材料学和空气动力学的发展瓶颈,如果是这个水平,搞不好运算周期都是十天半个月的。
“没问题的,芯片组说最少五千倍起步。”刘香湘在一边放大话。
“四百倍到五千倍的跨度可有点大,他们现在还有教学任务,能顾的过来吗?”沈文剑不太信。
刘香湘一屁股坐在对面,跟沈文剑讲道理:“师父你是不是忘记了是先有超算需求,才有二代构架的,联合计算机的时候芯片组就已经找到问题了,二代做出来的超算当然会很强。”
沈文剑点头:“希望如此吧。”
计划不能等于实际,在最终跑出单片五千倍成绩前,都是吹牛。
刘香湘继续:“上回说的并行储存我让芯片组讨论过了,他们很看好,并行构架做好,说不定能继续推高超算的算力。”
“嗯,那行,五千倍,我记住了。超算你抓紧盯着,弄出来之后赶快把机器人那边的麻烦处理好。”
除了设计院各组需要超算,需求最大的自然是机器人体系了,先给真大弄一台单网的,把随数量增长的机器人逻辑故障控制下来,再慢慢去做机器人构架改进、常规计算设备升级等工作。
“知道辣!”
下半年的另一个工程也是真正牵动神经的东西——实用级核电站投建!
核能项目真的准备了很久很久很久,多年来根本没有能量产出,还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仅核实验厂的建造和改建工作就折腾了很久。
到现在,随着极乐地区的铀采集精炼系统完善,玉剑山的铀储备终于达到了实用级核电站的可持续利用所需。
那么玉剑山储备有多少了呢?
铀吨!
极乐地区的铀矿,一千吨矿石里提炼出的铀235最终连7千克都没有。但借助机器人大量开采,以及核能实验厂的铀235增殖,总算于今年五月……也就是刚好凰极山遭殃的时候,越过了10吨的重大门槛。
现在需要重构整个核能系统。
核实验厂保留做后续的各种核技术大型实验,今年要建设的是一号核电站以及与其配套的增殖工厂、后处理厂。
经过核能组的千般保证,沈文剑最终同意直接把一号核电建在鲲鹏基地的肚子里,直接占用利用率不高的负一层机库约三分之一的地区。
他不是跟着发疯,而是玄学核电的危险确实低的离谱。
核电的风险是核泄露,核泄露的根本原因是压水堆的水温无法维持,密闭回路里压力过高导致的破损泄漏(压力堆内水温三百度以下不会沸腾)。
而水温为什么不能维持?
异常燃料棒反应过快、设计冗余不足、堆壳老化、地震等原因都可能背锅。当破损产生,即使注水给整个反应堆降温也来不及了。
那么玉剑山版本核电站的优势呢?
:。:




屠魔工业 第二百四十二章 毕业生带来的新问题
玉剑山的核电站根本不是压力堆,是冷水增殖堆,通过大量的点阵热灵转换控制,直接把热量转做灵能抽走了,水温连一百度都到不了,更没有热交换系统,压根就不存在过热的问题。
即使有些故障,玉剑山也有另一个世界没有的优势,符文储能体能轻易担负起整个系统的热灵转换、换水净水等需求,而且可靠度很高,不行还有人能用法术帮忙。
核爆……6%含量都到不了的燃料棒,又没有高速碰撞或额外爆炸物帮忙,怎么模拟武器级铀或钚的反应?
仅有的风险只来自于浮空山整体位移时,反应堆的状况如何。
结果明显是沈文剑被核能组的设计论证说服,所以同意直接在鲲鹏基地里。
与初期的核实验厂烧点核燃料小心翼翼不同,一号核电的第一期要求,就是每年能烧掉五百千克铀235!
五百千克铀235,新电厂冷水增殖堆初期增殖率为8.6%,相当于211万吨无烟煤的能量,实际因为增殖损耗等乱七八糟的,最终年输出能量也差不多200万吨无烟煤。
一号核电的第二个重点部分,铀235触媒增殖堆,这货不但不能提供能量,反而还会消耗能量。
核能组最终取得的平衡点,是增殖过程中烧掉一部分钚239,以控制能耗。
它的一期工程完工后,触媒总容量整整八吨。借由这八吨触媒,经过五十四天的增殖周期,就能利用铀238也就是贫铀获得额外八十千克铀235、五十千克钚239、放射型废料若干。单周期消耗能源约一亿灵能,相当于0吨无烟煤,相比产出物这点损耗显然是无足轻重的。
触媒增殖堆过程中,触媒是跟贫铀混合在一起的,类似燃料棒,并不是纯净的铀235单独出来,同样不存在核爆风险。
剩下的工作都归后处理厂,这部分其实才是整个工程中最复杂的。
一号核电的后处理厂首要工作当然就是对触媒增殖堆弄出来的混合物进行处理。
先把钚239单独置换出来,然后对铀和剩余贫铀进行整体化学置换,剩下放射垃圾,放射垃圾不管有用没用都打包,还需要后续利用也归别的部门,跟一号核电没关系了。
钚239和铀都分作两个部分,一部分制作成单独的钚燃料棒和铀燃料棒拿去给核电厂烧,一部分作为储备。
整个一号核电系统,预计每年度向外提供相当于150万吨煤的灵能,两百千克以上的铀、钚储备,各种化学垃圾、放射物垃圾。如此巨大的受益,玉剑山只需要付出数万吨化学制剂、贫铀若干、燃料棒制成所需的添加原料数十吨。
就一百五十万吨煤,哪怕换算成天然气,运力损耗的人力、设备就已经很麻烦了。
所以说核能才是未来啊,沈文剑就喜欢这种技术门槛高的吓死人,一般人有想法都弄不出来的玩意。
可惜也是因为工程太复杂,设计院里有不少人还要忙着二代芯片的各种测试和新构架设计,一号核电虽然今年就会动工,至少也要拖到明年才能上线,在此之前,还得狂挖天然气。
天然气这东西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
天然气干净,燃烧稳定是它的优点,缺点是运输太麻烦而且耗费人力和设备。
整个新岛的几个门派自用的天然气采用的是高压罐体运输,倒是不用转换状态,只是压缩费点功夫,而且短途飞艇几乎没得闲,忙个不停勉强供应。现在主要在九云城进行合成氨工业需要的天然气,则需要做成液态天然气来运输,否则即使有空间箱子,一飞艇也运不了多少。
今年上半年,九云城的合成氨系统已经购入了两万吨天然气。
天然气液化之后一立方米只有四百多千克,包含容器在内,八十二立方的箱子还装不到三十吨,可想而知为了这两万吨天然气,运输的两端要做多少额外工作。
当然相比海龙山一年要运二、三十万吨燃油去中原地区,玉剑山在运力方面投入的各种成本并不多,主要还是技术投入。
八月,第二批大学生入学,还是招收二十名成人高考的学生,正常入学的学生就多些了,达到一百一十名。
大学建成前学完八年进入工作的,没有剩下非要不可的人才,所以今年没有特招,如果想要入学只能走成人高考的名额。
今年没有补充教职人员,以后也不会有。
按计划,明年起,既首批学生上大三时,就会进行分类实习,经济系、传媒系、医学系会开始校外实习,行政管理系等院系则会开始校内实习,甚至需要做些助教工作。
没办法,缺人就是这样的,空中大学既要培养外面需要的各种人才,也需要培养自己的管理团队,后面几年即使入学的比例不变,人数也会一年比一年多,按四年制计算,考录到还有要读研的,十年内的高峰可能会达到一千人,肯定不是靠几个修士和其他部门调来的临时老师就能安排的过来的。
第二批大学生入学,也意味着另外有更大的一批进入各工作岗位,虽然年龄也就十五岁左右,但这都是正常八年制毕业的,哪怕一时间担任不了财会工作,做个助理、质检工作也勉强能顶一顶,着实缓解了乐园城各方面缺人的状况。
法务系统当机立断,直接把未成年劳动案的下限从去年才调整到的十二岁直接提到十四岁,这也是八年制毕业最小的年龄。也有更小的,现在当然就直接占用大学名额了。
不过也出现了新问题。
两年来大量新的小屁孩涌入劳动市场,让不少厂家开始头大。
这两年进入劳动市场的小屁孩总数有六百多人,厂家深深感觉到大批量培养新工人也是个麻烦事。
需要纯教育水平的岗位越来越少,同时有文化和技术的需求就变得显眼起来。
行政中心还是很会学习的,他们现在就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又弄个学校,主要做些技术岗位方面的教学,正好也让小屁孩多消磨两年再长长身体。
不过技工学校实际弄起来也很麻烦,一是家庭压力较大的急着让孩子们参加工作,哪怕做学徒少赚点多少也把孩子的零嘴、新衣混了,另外还是钱和人都没着落。
沈文剑得了消息也不去理会,随着内需增加和外部市场随着卫星电视扩散逐渐打开,这种事情过几年他们自己就会弄好,没必要横插一脚。
:。:




屠魔工业 第二百四十三章 传媒系的线路之争
随新生入学,空中大学也按计划开设了新的机械工程系、教育系、会计系、土木工程系四个院系。
四个新的院系暂时来说会计系是比较急缺的,老师则暂时由行政中心的会计人员兼职做半年教学,第二学期起就会派出去到专务办公室实习两个月,第二年之后都是学一个学期实习一个学期。
机械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则是为了接替玉剑山对乐园城的设备支持,以后燃油拖拉机、城内需要的代步工具都归机械工程系折腾,土木苦力们自然不用说了,乐园城将来进一步的轻量化改造重任就落在他们身上。
不过现在的大学还是个拖油瓶,帮不上忙不说还占用工程师的人力,3031年整个下半年,沈文剑就只关心过传媒系的发展。
老师水平不太够,学生们需要自力更生的环境下,传媒系发生了路线分歧。戏曲是老品牌不用提,在故事片的方向,传媒系弄出来两个发展方向。
一波学生认为要走舞台剧的线路,不但能卖片子,还能在剧院里挣钱。
另一波学生则认为要彻底抛弃舞台限制,利用场景的多样化、真实化,以获得更强烈的带入感,理论很不错,然而在赚钱的方面,他们现在没有足够的论据支持,暂时处在下风。
这就要说到上半年拍摄的书生女鬼传,传媒系的老师还是按照沈文剑的建议,把片子卖给了电视中心。
此时也不存在分成什么的,就买断,戏曲五十两银子,故事片也五十两银子。
……嫌便宜吗?
恰恰相反,上学习结束前宣布这笔钱会用在二年级一学期的实践课里,大家都很兴奋。十来个忙一个月能有一百两银子怎么看也不亏,就算扣掉各种损耗,也能相当于行政中心普通公务员的工资。
当然如果把会法术能做“特效”的史云老师的各种津贴都算进去,那就要亏出血来。
也正因为这个消息是上个学期结束前宣布的,经过只有一个月的暑假,下半年一开学传媒系就有了花销的不同路线的争论。
拍舞台剧,卖片之外还有剧场收入。
天涯银行此时没有足够的人力,乐园城暂时还是用银两铜钱计算。乐园城有两个剧院,一个是不直接营业的电视中心剧院,一个是居民区的剧院,居民区剧院内能坐四百人,不含茶水,戏班能从每个看客身上平均拿到二十文钱,一天八两银子。
演一场休一天每月一百二十两银子,实际要跟戏班抢场次,收入一百两估计都够呛,毕竟现在去剧院的都是戏曲爱好者。
拍正经故事片,貌似只有卖片的收入……实际好像也只有这一份,除非能在成片销售价格上拉开巨大差距,否则收入差距就太大了,因为追求实景的道具、摄影等幕后成本会高的多。
沈文剑需要的自然不会是舞台剧,哪怕它的确是戏曲转向故事片的必经之路,但天魔不给活路啊,他希望能在中原地区南方天魔大规模泛滥以前,通过各种古怪手段促成他们形成个更为紧密的防线。
舞台剧再怎么赚钱,在平面的电视上渲染力显然是不够看的。
于是他动了两个手脚。
一方面通过传媒“间谍”殷玲老师去转达意思,不管赚不赚钱,都给大家一个试试的机会。
另一方面,派人以传媒系的名义到行政中心沟通,给电视中心施压,要给高收视率的节目一个后续“红包”。
行政中心有大学四成份子,电视中心也属于它,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什么会同意跟传媒系一起坑自己呢?
主要原因是随着电视上星,七月、八月电视中心已经谈成了三个大的广告单子,到九月时已经扭亏为盈。
这三个广告分别是九云城的新式炸药一千两,某二级代理的机器人广告有六千两,还有财大气粗利润率超高的神龙飞车系列则给了一万两广告费。
仅两个月就有一万七千两银子的广告费入账,几乎相当于以往乐园城内部广告五年的收入。而且随着电视机卖出的越来越多,电视中心的广告费开价底气都足了很多。
总之电视中心盈利之后,行政中心已经看到明年预算都会宽松些。为了拿到更多的广告费,重视起卫星电视的普及状况。
他们已经冒着被大批工厂主堵门的风险给电视厂开了人员扩编的口子,直接从三十人飚到一百二十人,扩编的部分老技术人员和新毕业的各一半。重新训练工人很麻烦,电视机厂还是痛并快乐着的接受了。
现在大学提出的要求也相当合理,或者说赶上了时候,更好的节目当然也能促进卫星电视进一步普及,多花点钱似乎也是应该的,所以行政中心顺利的跟大学达成一致。
而且往远了想,现在传媒系的人大概率成为以后电视中心的管理层,进入行政系统都有可能,没必要把电视中心和传媒系的关系搞的太僵硬。
回到传媒系,十月初学生们拿到关于电视中心引进节目的规则变动,立刻引爆了热情,要在卫星电视上一决胜负。
……显然学生们还是太年轻了。
电视中心现在有综合频道、纪录片频道、戏曲频道三个卫星台,但是本地台并没有取消,只是大幅度增加了节目重播率,每天大概只有两个小时的新节目,学生们的片子大概率会先在本地台播出以便统计收视率。
1...126127128129130...3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