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王俊回过头一看,果然,那那几个年轻人看模样也就十八九岁,别说他们是资深修复师了,说他们是修复师都没人信。
又不是每个人都是向南这种变态。
“行了,不说这些,赶紧带我们进会场找几个点,我们好先趁着大家还没入场,先把机位给摆好起来。”
王俊拍了拍向南的肩膀,说道,“我们不用拍全部的演讲画面,取几个片段就行了。”
“嗯,那王哥跟我来吧。”
向南点了点头,便带着王俊和摄像师往报告厅侧面的小门进入了会场。
整个报告厅还算大,观众席以中间舞台为圆心,呈扇形分布,大概能容纳四百名观众入座。
王俊和摄像师进入会场之后,四处看了看,将摄像机的三脚架支在了第一排靠近讲台的位置,然后对向南笑着说道:
“行了,就这里吧,到时候拍了几个画面,要提前撤也方便一点。”
说是这么说,当他当然不会提前撤。
这两天,王俊和摄影师来到魔都之后也没闲着,他要做一个关于文物修复老专家讲座的专题,不止是因为文物修复界第一次老专家讲座是个大新闻,更是想深入探讨这种模式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所以这一次,他们不仅需要获取讲座画面,还需要采访一大堆的人。
就在昨天,他就先后采访了向南和朱熙这两位老专家讲座的发起人和组织者,而且还采访了江易鸿和张春君这两位老专家。
等到了明后天,他还要采访业内其他专业人士的看法,甚至还要随机采访到场听讲座的资深文物修复师,以及其他观众。
总之一句话,这次的采访任务量很庞大,有得他辛苦了。
向南笑了笑,刚要说话,手机又震动起来了,他拿出来一看,是钱昊良打来的。
他朝王俊扬了扬手机,一脸歉意地说道:“王哥,那你先坐这儿歇一会儿,有人找我了。”
王俊笑了笑,说道:“没事,你忙你的去吧。”
向南朝他点了点头,快步走了出去,然后接通了电话。
来到外面,人似乎更多了,食堂门口的空地上,此刻也被各种各样的车子占满了。
向南一路来到食堂门口,发现钱昊良、赵波和付洪涛三个人站在一起,正不停地朝这边张望。
“钱大哥,赵大哥!”
向南朝他们挥了挥手,快步走了过去,笑道,“怎么就你们三个人?吴姐呢?”
钱昊良笑着说道:“我跟赵波都是单独行动,吴茉莉还带着三个女同事呢,她不好意思过来麻烦你。”
“就两三个人有什么关系?”
向南摇了摇头,拿出手机给吴茉莉打了个电话,让她到食堂门口这边过来。
过了不多时,吴茉莉就带着三个看起来才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孩一起过来了,她笑着说道:
“向南,本来没打算麻烦你的,可现在人太多了,还真担心进去了找不到位置呢。”
“应该坐得下。”
向南看了看会场外的人群,队伍排得老长,他笑着说道,“咱们先进去也是一样,还能找个靠前一点的位置。”
说完,他就带着众人往侧门走了过去,然后让他们自己找地方坐。
几人坐下没一会儿,报告厅的大门也开始放人进来了,熙熙攘攘间,原本空空荡荡的报告厅,转眼间就坐满了人,变得热闹非凡。
向南站在一旁扫了几眼,果然,前来听讲座的资深修复师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其他人都是二十多岁,甚至是十八九岁的小年轻,这些人大多是普通修复师,或者是文物修复专业的在读大学生。
实际上这也正常,国内的资深文物修复师本来就不多,大博物馆里也才三五个,小博物馆甚至一个都没有,怎么可能把这四百个座位的报告厅坐满?
等人进得差不多了,向南才来到休息室,轻轻敲了敲门,然后推开门一看,发现孙福民已经休息好了,此刻正精神奕奕地坐在沙发上摆弄着笔记本电脑呢。
“老师,时间差不多了。”
“哦,好,那就出去吧。”
孙福民从电脑前抬起头来,看了向南一眼,笑道,“为了这次讲座,我还专门写了演讲稿呢。”
一边说着,他一边将笔记本电脑合上,拔下电源插头,又将电脑装进包里。
“老师真是太认真了。”
向南笑了笑,说道,“这回外面的那些听讲座的人可是有福了。”
“做事嘛,不管大小,态度很重要。”
孙福民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手提着电脑包,一手端着茶杯,笑道,“要是态度都不端正,又怎么可能做得好事情呢?”
向南伸手接过电脑包,点了点头说道:“老师说得对!”
一边说着,两人一边走出休息室,从一侧的台阶登上了舞台。
向南和孙福民一出现,坐在底下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一下,之后又恢复了之前的“嗡嗡嗡”声。
向南将笔记本电脑放在演讲台上之后,便退了下来,将孙福民一个人留在了上面。
孙福民扫了底下的众人一眼,朝大家笑了笑,然后在上方的演讲台前坐了下来,把电脑打开,又接上了投影仪。
只见舞台正中间的白幕上闪了几下,然后跳出这次讲座的主题来:
“古书画修复中的虚与实”!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九百九十七章 第一场老专家讲座 不用(第一更)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大家下午好,我是孙福民。”
孙福民打开了电脑,将话筒往嘴边移了移,这才开口笑道,“这一次呢,我是应邀来这里开一场关于古书画修复的讲座,原本以为应该没多少人来听的,没想到现在一看,嚯,简直吓我一跳,竟然有这么多人!”
坐在底下的密密麻麻的观众全都一下子哄笑了起来,这老爷子,说话也太可乐了。
“古书画修复界要是有这么多的同仁,那可真是一件大喜事,当浮一大白啊!”
孙福民有些激动了挥了挥手,随即又说道,“但我明知道在座的有将近一半人都不是文物修复师,可看到这些年轻稚嫩、充满朝气的面孔,我心里就很振奋,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们文物修复行业的未来是光明的,是后继有人的!”
“所以,我一开心,就打算把我藏了几十年的一些文物修复经验拿出来给大家分享分享,这些经验可都是很重要的,向南跟了我这么多年,我都没舍得教给他!”
底下的众人纷纷看向坐在前排的向南,看到向南有些无奈地耸了耸肩,一下子没忍住,又都笑了起来。
“那好,废话我就不多说了,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文物修复的经验,"古书画修复中的虚与实"!”
孙福民也笑了,他扫了一眼众人,缓缓地说道,
“很多人都知道,我是金陵大学文物与考古系的教授,实际上,我在十二岁那年,因为家里穷,被送到了魔都的一家古玩店里做学徒,跟着一位老师傅学习古书画修复……”
孙福民不愧是金陵大学的教授,一场原本是比较枯燥无味的技术类讲座,他用自身小时候的经历来切入进去,娓娓道来,给在座的资深修复师和年轻人们讲了一个自身奋斗的故事。
在资深修复师们的耳中,他们听到了什么是文物修复中的虚与实,如何去处理虚与实的关系,最终将待修复的古书画完美修复。
这里面不仅包含了对古书画病害的处理方法,也包含了文物修复的技术手法,还有一道道技艺处理的手段。
如果不是孙福民还在演讲当中,他们都恨不得让孙福民现场演示一番,这样才能看得更清晰,更明了。
而对于那些来凑热闹的年轻人们来说,他们听到的,则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小孩,不甘心命运的摆布,拼命挣扎,拼命寻找改变命运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名专家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满满的都是励志,满满的都是正能量,而在这之余,他们还听到了文物修复过程当中的一些趣事,明白了,原来文物修复并不是传言当中的那么枯燥乏味。
演讲还在继续,舞台上,孙福民娓娓道来,如同讲故事;舞台下,观众们聚精会神,时而沉思,时而爆笑……
时间在众人不经意间,缓缓地流淌而过,很快,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过去了。
台上的孙福民看了看时间,笑着说道:
“其实大家都知道,文物修复,实际上是一门经验技术,只要你用心,那么,你修复的文物越多,你的文物修复技术水平就会越高。所以,前辈们的经验虽然重要,但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一切还需要自己努力,只要能够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修复文物,那么,早晚有一天,你们也能成为一名让人敬佩的文物修复工作者。”
顿了顿,他又抬高了声音,“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捧场,如果有机会,希望大家能到金陵大学里来找我交流探讨,我随时欢迎。谢谢大家,谢谢!”
报告厅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底下,王俊立刻来到向南的身边,凑在他耳边问道:
“向南,你问一下孙教授,能不能抽半个小时时间出来,我有几个问题想采访一下他。”
“好,你等一会儿,我去问问。”
向南点了点头,从后台走了上去,一边帮忙收拾电脑,一边小声问了一下。
孙福民抬头看了看底下站在那儿的王俊,朝他笑着点了点头。
收拾好东西之后,孙福民就下了舞台,又回到了休息室。紧接着,王俊也带着摄像师进去了,准备在休息室里完成采访。
向南倒是没在里面多待,很快就退了出来。
此时,报告厅里的观众也开始陆陆续续地退场了。
“向南!”
吴茉莉带着几个同事走了过来,笑着说道,“想不到孙教授讲座的时候,跟平时完全不一样,太有风度了!”
“这个不是重点吧?”
钱昊良和赵波等人也走了过来,笑呵呵地说道,
“重点是孙教授讲座的内容,既风趣幽默,又有大量的干货,我现在都有点后悔了,早知道他讲座一开始的时候,就开着录音笔,把他讲的内容录下来,这样回去以后还可以认真再听一听。”
“哎呀,你说的对,我都没想到这茬。”
吴茉莉有点懊悔,她转头看了看向南,问道,“向南,你能找孙教授把演讲稿要过来吗?”
“老师不一定会有演讲稿。”
向南想了想,又说道,“现在电视台的人在采访他,一会儿我去问问。”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对了,现在也差不多到吃晚饭的时间了,大家要不要跟我老师一起吃个饭,见个面?”
吴茉莉一听,笑了起来:“好啊,正好有几个想不通的问题,在餐桌上还可以问问孙教授。”
钱昊良有点意动,问道:“会不会有点不方便?”
“有什么不方便的?”
向南笑道,“你们又不是没见过他,没关系的,你们别管了,这事我来安排吧。”
说着,他就拿出手机给朱熙打了个电话,让他在附近找一个环境好一点的餐厅订个大包厢。
电话打完没过多久,休息室的门就开了,原来,王俊已经采访完毕了。
王俊出来看到向南,跟他打了声招呼,就匆匆离开了。
等他走了,向南这才进了休息室,和孙福民说了一声,然后带着众人一起吃饭去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九百九十八章 良心满满的讲座 (更新完毕)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一群人吃过了饭,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由于时间太晚,晚上开车不安全,而且孙福民年纪太大,坐夜车也吃不消,向南就在附近找了一家大酒店,给孙福民开了个房间。
将孙福民送到酒店房间以后,向南给他烧了水泡了茶,这才告辞离开。
刚一出门,许弋澄的电话就打来了:
“老板,听说第一场老专家讲座很成功啊,坐席都爆满了,恭喜恭喜啊!”
向南笑道:“你现在在哪儿舒服呢?消息倒是挺灵通!”
“我啊,在月牙泉呢。明天打算再到莫高窟转一转,听说莫高窟部分洞窟壁画已经被壁画修复师给修复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有幸看得到。”
电话那头的许弋澄语气轻松,笑着说道,
“今天讲座一结束,就有修复师在群里面发视频了,孙教授讲得真不错,那些人可是赚不到了,老板都没学到的经验,被他们给学去了。”
“还有人拍视频了?”
向南微微一愣,随即哂然一笑,说道,“被他们学去了不是更好?讲座的目的不就是传授经验吗?”
“老板大气!”
许弋澄赞了一句,接着说道,
“我觉得这个讲座可以持续搞,目前来看,反响很好,绝大多数的文物修复师还是很希望有这样的高端讲座的,因为整个行业太缺少这种和专家级文物修复师对话交流的机会了。当然了,个别人的阴阳怪气完全可以不用理会,这些人纯属没事找事。”
“暂时还是按照年初的计划来吧。”
向南想了想,说道,“举办得太多太频繁了,就失去了讲座本身的意义了,再一个,你以为老专家很容易请?”
并不是每个老专家都愿意抛头露面的,尤其是这种颇为高调的讲座,连国家电视台都吸引来了。
不说别人,之前向南去请张春君张老师时,他就很不愿意出面,向南还是他的学生呢。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有一部分老专家对于自己的文物修复技术保护得很严密,连教徒弟都要留一手,更别提让他去大庭广众之下演讲了,想不都要想。
“所以我说,老板你还是考虑一下,办一个文物修复培训学院吧,把愿意发挥余热的老专家全都给请来,让他们当老师。”
许弋澄又忍不住提出了这个想法,他笑着说道,“这个培训学院一旦办起来,不仅咱们公司不缺少后备人才了,还可以向全国各大博物馆输送人才,还用担心文物修复行业后继无人吗?”
“现在说这个太早了,还是过段时间再说吧。”
向南打开门,进了自己的家,然后说道,“在外面别玩得太疯,假期结束后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行行行,那就不说了。”
许弋澄笑了笑,说道,“我去泡个妞,老板你早点休息吧。”
挂了电话,向南摇了摇头,然后将手机往沙发上一扔,踢掉鞋子,赤着脚走进卫生间里洗个澡。
换了身衣服后,他又拿起手机回到房间里,靠在床头上玩起了游戏。
今天跑来跑去真是太累了,要玩几把游戏放松一下才可以。
……
向南不知道的是,在今天下午第一场老专家讲座结束之后,不少qq群都开始沸腾了起来。
在一个名为“古书画修复圣手”的qq群里,一个网名为“泰山”的文物修复刚发了一条:“古书画修复讲座完毕!”的信息之后,立刻就有人追问了起来。
“河童”:“孙教授的讲座怎么样?有干货吗?我在黑省这边,离魔都实在太远了,要不然还真打算去现场听一听!”
“盛夏的果实”:“我去了,孙教授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挺感人的。”
“泰山”:“孙教授讲的可不止是故事,那些修复案例里,什么样的病害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处理,你没仔细听吗?这可都是干货啊!”
“盛夏的果实”:“我还是个实习生,听不大懂……-_-||”
“明月照大江”:“干货满满,而且讲得很风趣很生动,一点也不枯燥,对于普通修复师来说,听了可以励志,可以找到努力的方向;对于资深修复师来说,也可以学到不少修复技巧,孙教授良心满满啊,不枉我从京城赶到魔都一趟!”
“河童”:“真的吗?那错过了真是遗憾啊!”
“小峰”:“网上有人上传了视频啊,快去看,上传了不到半小时,就有1000多个点击了!”
“河童”:“真的?那太好了!我赶紧去学习学习!”
“……”
不止是一个qq群里聊得火热,实际上很多人文物修复师聚集的qq群里,都在讨论着这场老专家讲座。
在另一个文物修复群里,一群资深修复师们正在热烈地探讨这种讲座模式可能会对文物修复行业带来的影响。
一个网名叫“悠游自在”的资深修复师说道:
“这一次,向南的文物修复公司接连举办三场文物修复老专家讲座,可谓是开了文物修复界的先河,我个人感觉,这讲座对于普通修复师的作用是最大的,能让他们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不至于在长时间枯燥的文物修复工作中迷失了自我。”
“一般老专家是不愿意开讲座的,孙教授他们这次算是豁出去了,只能说明,向南的面子是真大啊。”
另一位网名为“河东狮子头”的网友发了个微笑的表情,继续说道,
“当然,正如@悠游自在所说的那样,对于广大的文物修复从业人员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
“孙教授他们愿意开讲座,也许是文物修复行业观念转变的一个契机。”
“屋顶的飞鸟”说道,“实际上,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需要"留一手",因为留着留着,就有可能像那些绝技一样,最终都失传了。”
“……”
而在一个名为“番茄”的视频网站上,孙福民的讲座视频全集也被热心的网友上传了上去,引发了网友们的“围观热潮”。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九百九十九章 面食容易胖 (第一更)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这是孙教授啊,向南的老师,牛伯夷!”
“看看,咱们金陵大学的教授,就是不一样!”
“风趣幽默,干货十足,值了!”
“……”
点开视频后,弹幕就像黑云压城一样,都快把视频画面都给遮掩了!
而在视频右下角的转发分享、评论、点赞一栏里,短短一个多小时,就达到了数百之多。
千万不要小看这几百个分享、点赞,这可是文物修复老专家讲座的视频,原本受众面就窄,加上从业人员本来就不多,短短时间内能有这么多的转发点赞,就已经很惊人了。
随着讲座视频的发布,这一场文物修复老专家讲座,开始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
第二天一早,向南刚刚在楼下跑完步回来,就发现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一直震动个不停,他走过去拿起手机一看,发现是京城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修复中心主任马向明打来的。
“他这么早给我打电话干嘛?”
向南有些纳闷,他跟马向明是认识的,但也仅限于认识罢了,两个人可没有多大的交情。
想了想,他还是接通了电话,不管他要干嘛,先看看他要做什么再说吧。
“喂!你好,我是向南!”
“向专家啊,我是京城故宫博物院的马向明啊。”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
“原来是马主任啊,你好你好!”
向南笑了笑,接着说道,“这么一大早给我打电话,不知道马主任有什么指教?”
“哎呀,向专家,讲指教就有点过了,我的确是有点事想麻烦你一下。”
马向明呵呵笑着,酝酿了一下,继续说道,
“是这样的,这次贵公司不是在魔都举办文物修复老专家讲座嘛,昨天举办了第一场,据古书画修复的同事们讲,孙教授讲得很精彩,内容也十分丰富,可以说是一场难得的精品讲座。”
“而且,昨天的那场讲座上座率几乎满员了,这还是第一场呢,我觉得有了第一场的成功示范,今天举行的第二场讲座来的人肯定会比第一场时的更多,到那时候报告厅都有可能坐不下了。”
顿了顿,他笑着说道,“这次我们京城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修复中心来了差不多有十几号人呢,真担心到时候会进不了会场,那就白来一趟了。因此,我想跟向专家讨个人情,看看能不能稍稍提前一点时间入场……”
听到这里,向南明白过来了,敢情一大清早给自己打电话,就是想提前一点入场,好占几个座位……
用得着这么着急吗?
你正式入场前一个小时给我打电话也行啊!
向南有些哭笑不得,不过这也说明了大家对这老专家讲座的重视,都希望自己的团队能够到现场听一听讲座,都不想错过这么一个机会。
想想也是,今天上台讲座的可是华夏国内古陶瓷修复第一人江易鸿,那可是在国际文物修复界上都是名头响当当的人物,比第一天演讲的孙福民名气大多了。
这么一位大咖级人物的讲座,绝对能吸引比昨天更多的人来听讲座的,也难怪马向明会担心抢不到座位。
心里面在不断吐槽,向南嘴里却是很爽快地应道:
“行,马主任等到了会场时再给我打电话吧。”
挂掉了电话,向南笑着摇了摇头,将手机扔在一边,自顾自地走进了卫生间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