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在办公室里和向南聊了一阵之后,黄云轩总算是心满意足了,他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向南啊,从上个月你去巴里斯出差,一直到现在,你差不多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没有系统学习纺织品文物修复技艺了,到现在你之前学的那些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吧?”
黄云轩说这话的时候,脸色有些严肃。
学习文物修复技术,最关键的就是要多学多练,这就好像练拳一样,“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
尽管文物修复没有这么夸张,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这人不是向南,换作是一般人,黄云轩不叫他滚蛋,那也肯定早就骂得他狗血淋头了。
哪有这么做学生的?才刚刚上过一两次课,就敢一个多月不来,就这种态度,还想学文物修复技术?
哪儿来的,赶紧回哪儿凉快去吧!
“黄老师,这段时间,我在家里有练习缂丝织造技艺的。”
向南连忙笑着解释了一句,说道,
“而且,每天我也抽空在网上找纺织品文物修复的相关视频来看,当然了,那些人的技术跟黄老师是没得比的。”
“不要嘴上说得厉害,到时候我是会检查的,要是真退步了很多,那真是要丢人现眼了。”
黄云轩听到向南这么说,脸色也好看了不少。
他相信向南应该不会骗自己,不为了别的,光是为了向南自己脑袋上的那些光环,他也不能让自己出现退步的情况,否则,他还怎么见人?
黄云轩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
“你上次来的时候,我就跟你说过了,我留了一件比较有特色的纺织品文物,等你来了之后再修复,你现在过来,是公司的事情忙完了吗?”
“公司里的事情,我现在基本上理顺了。”
向南想了想,点头笑道,“接下来这段时间,我打算跟着黄老师,好好学习一下纺织品文物修复技艺。”
“那就行。”
黄云轩长呼了一口气,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抻了抻衣角,笑着说道,
“那走吧,去修复室,你再好好观摩一遍我修复纺织品文物的过程,有不懂的就问。”
说完,他就走出了办公室,径直朝自己的小修复室里走去。
向南见状,也赶紧站起身来,拎起背包跟在他的身后,亦步亦趋。
修复室里依然干净整洁,硕大的窗台下,那台构造简单的缂丝织机静静地矗立在一旁,上面空无一物,显然,最近没有人用过它。
黄云轩走进修复室后,从柜子里取了一件白大褂穿上,然后戴上口罩,这才打开另一侧的立柜,从里面取出一个古董盒来,捧着它来到了工作台前。
向南将背包往一旁的地上一放,也从立柜里拿了一件白大褂套上,然后大步走到黄云轩的身后,睁大了眼睛看了起来。
此刻,古董盒已经被黄云轩给打开了,里面装着的一件纺织品文物也已经被他小心地平摊在了工作台上面。
黄云轩回头看了向南一眼,介绍道:“这是一件北朝的绞缬绢衣,不过这件文物的绢质地细腻、轻薄飘逸,应该是当时品质比较好的一种。”
向南仔细看去,发现这件北朝绞缬绢衣整体呈紫色,短身,基本呈对襟,两襟下摆处微微有些相交。两只袖子则是喇叭型的宽袖,靠近腋下拼缝处则有横向打褶。
绢衣单层无衬里,衣襟上有红、褐两组系带,用于系结。
这件绢衣的款式属于当时流行的襦,即长不过膝的短衣。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中有描述“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本件绢衣即为所述之“襦”,且同样为紫色。
早期,男女均可穿襦,既可当作衬衣,也可穿着在外。东汉以后多为女子穿着,常下身配裙(下裳)。
不过,让人惊讶的是,这件绢衣的面料上,全都布满了白色点状图案,而且,每一个点实则是一个接近于方形的白色圈。
“这个白色点状图案,实际上是通过绞缬工艺获得的,这种图案可称之为"醉眼缬"。”
黄云轩继续解释道,“绞缬又称作为扎染,是从北凉时期开始流行的。”
所谓扎染,是华夏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指的是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
而这件绢衣的布料上布满了大小形状相同的白色点状图案,且排列规整,可见扎染工艺之细致精湛,极具匠心。
“咱们先来看一看这件绢衣的病害情况。”
黄云轩又转头看了一眼向南,见他注意力始终集中,不由得微微点头,回过头来用手指轻轻触碰这件绢衣,继续说道,
“我们可以看到,这件绢衣的前襟与后背的拼缝线几乎全部断开了,背部右侧也有大面积的残缺,破损边缘部位比较糟朽。而且,两袖皱褶严重,袖缘多处脱线,并有缺损。”
说到这里,他回过头来问向南,“向南,你想一想,像一件残损得这么严重的纺织品文物,应该怎么着手去修复?”
“啊?”
向南愣了一下,不是让我来观摩修复过程的吗?怎么又问起我来了?
话说我可只观摩过一次缂丝龙袍的修复过程啊,怎么可能知道绢衣是怎么修复的?
这是坑徒弟啊!
不过此刻显然不是辩解的好时机,也幸好他之前看过不少纺织品文物修复的视频资料,多少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要不然还真得抓瞎了。
此刻反应过来后,向南想了想,这才说道,
“我观察了一下,这件绢衣,属于平纹丝织物,而且它单层无衬里、面料轻薄,因此,我觉得在背部和袖口等残破的位置,可以在局部衬垫修复材料,再采用针线缝合的物理修复方式实施修复。”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一千零四章 便宜师兄 (更新完毕)
纺织品文物修复的方法,有针线缝合修复法,也有“以缂丝补缂丝”修复法等等,方法多种多样,就看哪一种方法能够在最小干预原则下,尽可能地将纺织品文物修复。
就比如向南此刻所说的“局部衬垫,针线缝合”修复方法,对于这件面料轻薄的单层无衬里的绢衣而言,就是一种十分恰当的修复方法。
果然,向南讲完之后,黄云轩对着这件北朝绢衣思考了片刻,就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你果然没骗人,私底下还是看了不少视频资料的。”
向南:“……”
黄老师,我不是小孩子了,骗人对我又没有好处……
不对,有好处我也不骗人。
黄云轩显然不会理会向南此刻的内心想法,他紧接着又问道:“你既然提到了要在绢衣残破的位置使用局部衬垫,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使用哪一种布料当作衬垫最合适?”
这一回,向南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上前一步,来到工作台前俯下身来,仔细地观察了一遍这件绢衣的布料情况。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直起身来,用试探的语气说道:“黄老师,用薄型电力纺作为背衬材料,应该挺合适的吧?”
黄云轩不动声色,问道:“为什么?”
向南想了想,回答道:“这件绢衣是平纹丝织物,而电力纺也是平纹桑蚕丝织物,薄型品种和这件绢衣面料的风格,相对而言比较接近。”
“嗯,那咱们可以开始修复了。”
黄云轩点了点头,他没有说向南判断得对不对,不过在向南看来,黄老师既然没有说错,那么他的回答就应该是正确的了。
长舒了一口气,向南暗自庆幸,考验总算结束了,黄老师要是再问下去,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回过头时,黄云轩已经从一旁的柜子里翻出了薄型电力纺布料,按照这件绢衣背部和袖口破损的位置大小,裁剪出了相对应的大小,然后将裁剪出来的几块布料放进紫色染料里浸染起来。
做完这些之后,黄云轩又回到工作台前,开始处理这件绢衣文物。
只见他从工具箱里取来微型手提式吸尘器,插上电之后,一手持着微型吸尘器小心翼翼地给这件绢衣文物除尘,另一只手拿着光滑的竹签,轻轻地刮除附着在织物表面上的块状污染物。
这一步,黄云轩做得极为细致,将这件绢衣文物里里外外清理了一遍之后,他又从材料柜里取来了棉签和70%酒精溶液,开始用棉签蘸取70%酒精溶液,轻柔地擦除微型吸尘器吸不掉的污染物。
将这件绢衣文物清理干净之后,黄云轩就歇了下来,他将各种工具和材料放回原位后,转过头来对向南笑道:
“该吃午饭了,等下午再继续修复吧。”
“好。”
向南点了点头,脱了身上的白大褂,挂在门后的挂钩上,然后提起背包跟着黄云轩下了楼。
两个人也没出去吃饭,就在博物馆的食堂里随便吃了点。
吃过饭后,黄云轩就回办公室里午休去了,向南也不知道该去哪儿,想了想,还是决定回小修复室里待着,多研究一下那件绢衣文物也是好的,要是下午黄老师忽然又心血来潮,提问起自己来怎么办?
还是做点准备比较好啊。
想到这里,他便抬脚往小修复室的方向走去,还没走几步,身后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诶?向南,你怎么来了?”
向南回过头一看,原来是黄云轩的小徒弟李明宇,也算得上是自己的“便宜师兄”了。
他朝李明宇笑了笑,说道:“我过来看黄老师修复文物,今天上午怎么好像没看见你?”
“我一直都在大修复室里做事呢。”
李明宇抬手朝前面指了指,说道,“要是不午休的话,咱们到前面去坐一坐?”
向南点了点头,笑道:“好。”
反正回了小修复室也没事,顶多玩玩手机游戏,跟李明宇聊聊天也是可以的。
两个人来到休息室里,李明宇很熟练地从一旁的柜子里拿了两个一次性水杯,从边上的饮水机里倒了两杯水,然后递了一杯给向南。
在长椅上坐下来后,李明宇长舒了一口气,转头看了看向南,笑道:
“向南,你都已经是古书画、古陶瓷和青铜器修复三料专家了,怎么还会想到要来跟黄老师学习纺织品文物修复技术?不怕贪多嚼不烂吗?”
向南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道:“如果我说没有理由,纯属个人爱好,你信吗?”
“不信。”
李明宇摇了摇头,撇了撇嘴说道,
“你肯定是不知道纺织品文物修复有多复杂,光是纺织品的品种,就不下十来种,还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织造方式,几乎每一件纺织品文物,都有一种不同的修复方式,太麻烦了。”
向南笑了笑,心说,我还能不知道这个?要是连这点常识都没搞清楚,我还来学什么纺织品文物修复技术?
不过看李明宇这么一副苦不堪言的模样,他倒是有些好奇,既然这么不喜欢,干嘛还要做这一行?
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我是没办法啊,我家里就是做这一行的。”
李明宇一脸苦恼,对向南说道,“我爷爷,我父亲都是做的这一行,当初考大学时,家里非让我考纺织与材料专业,等到大学毕业以后,家里就把我塞到这里来跟黄老师学习纺织品文物修复了。”
“还真没看出来,你竟然还是出身纺织品文物修复世家啊。”
向南一脸诧异地看了看李明宇,开玩笑似的说道,“不过你怎么没在家里跟你爷爷或你父亲学,还要专门到这里来跟黄老师学?”
“这你就不懂了吧?”
李明宇笑了笑,说道,“真要是在家里,我肯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爷爷和我爸肯定管不住我,因为我奶奶和我妈都会护着我啊!”
向南一听,顿时了然,原来这李明宇还是个狼灭,难怪得送到这里来。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一千零五章 简直是耽误公司赚钱 (第一更)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我为国家修文物最新章节!
和李明宇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了一中午,两个人之间倒是熟悉了不少。
眼看着就要上班了,向南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笑着说道:“师兄,我得回小修复室去了,黄老师应该差不多休息好了。你要是哪天有空,可以到我公司里来玩。”
“好,我也得回去做事了。”
李明宇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不存在的灰尘,对向南说道,“哪天有时间的话,我会去找你玩的。”
两个人分开之后,向南便朝小修复室里走去,刚来到门口,就看到黄云轩一手端着茶杯,正从办公室的方向慢悠悠地走了过来。
向南赶紧打开小修复室的门,等黄云轩进去了,他才跟了进去,顺手又将门给带上了。
一番准备后,黄云轩又准备开始修复起来,他转头对向南说道:“上午咱们将这件绢衣文物清理干净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件绢衣进行平整。”
这件绢衣文物身上不少地方都有程度不一的褶痕,这对于下一步的托衬、缝合修复而言,会造成一定的困扰。
因此,必须通过平整,将这些褶痕消除,让绢衣布料变得平整起来,这才有利于修复。
黄云轩说完之后,就从材料柜里拿来了一块铁皮,然后用聚酯薄膜将铁皮包裹起来。
紧接着,他又将绢衣平摊在包裹聚酯薄膜的铁皮上面,加湿回潮,同时用镊子仔细地将破损处的经纬线理顺对齐,达到经直纬平后,压上包有棉布的磁铁块,保持一段时间。
对于糟朽部位的织物,黄云轩则没有选择使用磁铁块,而是采用力度较轻的砂包压放。
“平整褶痕这一步,需要压上一段时间。”
做完这些事之后,黄云轩才转头看了看向南,说道,
“咱们就利用这个时间,比对选择一下待会儿缝合修复时所需要的丝线。”
从柜子里将各种丝线取了出来,黄云轩又说道,
“这件绞缬绢衣的布料质地轻薄,因此,修复缝线也应纤细,这样缝合修复后才不会有明显的针脚。”
经过一番比较筛选后,黄云轩最终确定电力纺纬线,作为修复用线。不过,还需要将电力纺纬线同样染成跟绢衣一样的紫色。
“平整褶痕需要一段时间,估计要明天上午才能继续修复了。”
将电力纺纬线放入到天然染料里浸染之后,黄云轩这才对向南说道,“今天下午就先到这里了,我们明天上午再继续修复。”
“好的,黄老师。”
向南点了点头,也开始帮着黄云轩收拾起修复室来。
等到修复室收拾干净了,黄云轩又说道:“对了,之前你说在网上找了纺织品文物修复视频来看,正好,我这里也有一些文物修复的视频实录,一会儿你去拷贝了带回去,有空的话可以看一看。”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这些视频,都是纺织品文物修复老专家亲自录制的,一些修复手法很有借鉴意义,或许对你有些帮助。”
“好的,谢谢黄老师!”
向南一听,连眼睛都亮了,赶紧道谢。
对于别人来说,视频资料或许只能看看,参考一下,很难从里面看出具体的修复技巧来,但向南就不一样了,他能将视频资料掰开了揉碎了,就如同是亲眼所见那般清晰,什么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不说别的,当初在魔都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跟江易鸿学习古陶瓷修复技艺时,江易鸿也是扔了一堆视频资料给他看,结果向南就光靠看视频资料,硬生生地将修复好了一件残碎的古陶瓷器。
所以说,向南可是有从视频资料里“偷学”技术的“前科”的。
从修复室里出来后,向南就跟在黄云轩的身后,又回到了办公室里。
黄云轩也没让向南多等,打开电脑,在硬盘里找了一下,就指着上面一个标记着“学习视频”的文件夹,有些遗憾地对向南说道:
“就这个文件夹了,里面大概有几十个视频,你拷贝回去好好看看。之前我是忘记了,不然上个月你到巴里斯出差的时候,我就应该让你把这些视频拷走,这样的话,哪怕你没条件练习修复技术,也可以看看视频。”
说着,他就站起身来,将位置让给了向南,自己到一旁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向南也没说什么,赶紧在电脑前坐了下来,从背包里取出移动硬盘,连上电脑,将整个“学习视频”文件夹都拷贝了过去。
拷贝好资料之后,他又将移动硬盘取下来放回背包里,然后站起来对黄云轩说道:
“黄老师,那我先走了,明天上午我再过来。”
“去吧。”
黄云轩正在烧水泡茶,他抬头看了一眼向南,挥了挥手。
出了历史博物馆,向南看了看时间还早,便径直回了公司,刚一回到办公室,许弋澄就跟着进来了。
“老板,有业务了!”
许弋澄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然后对向南说道,
“涪城博物馆那边,前一段时间在一座东汉古墓葬里发掘出了一堆青铜器碎片,不过到目前为止,都没能确定这是一件什么造型的青铜器,所以,博物馆那边希望你能带队过去看一看。”
“涪城博物馆?川蜀那边啊!”
向南抬手抓了抓头,一脸为难地说道,“最近走不开了,我已经答应历史博物馆的黄云轩老师,这段时间哪儿都不去,好好跟他学习纺织品文物修复。”
顿了顿,他又说道,“上次到巴里斯出差了半个多月,回来他就有点生气了,说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要是再跑出去,他肯定不会再原谅我了。”
“黄云轩黄老师这么傲娇的吗?”
许弋澄一下子瞪大了眼睛,随即哑然失笑,说道,“那没办法了,一会儿我跟涪城博物馆方面解释一下。不过,老板啊——”
许弋澄一脸无奈地看着向南,幽幽地说道,
“我觉得你完全没必要学这么多类别的文物修复技术啊,你看看现在,简直是耽误公司赚钱嘛!”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一千零六章 想想就觉得很爽 (更新完毕)
等许弋澄离开之后,向南才将笔记本电脑打开,然后又将背包里的移动硬盘取出来连上,把从黄云轩那里拷贝来的“学习视频”文件夹复制到了电脑e盘里。
趁着数据传输的间隙,他从柜子里拿出茶叶来,给自己泡了一杯茶,然后坐在椅子上,安静地等了起来。
很快,文件复制完毕后,向南点开文件夹,里面一个个文物修复视频就全都呈现在了眼前。
他随手打开一个,然后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一个人,一杯茶,一件文物在修复……这日子要是每天都这样,那得有多安逸啊!
……
金陵大学。
孙福民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背后的窗外,是雨后的小花园,残留在枝叶、花朵上的雨水落在地面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
乌云散开后的阳光略显娇羞,明晃晃的,却没有夏日里灼人的温度,让人忍不住感叹:
秋天真的来了。
孙福民却没有在意姹紫嫣红的秋天的脚步,他一只手拿着一个长方形的盒子,一只手扶着眼镜腿,眯着眼睛仔细打量着,过了好一会儿才笑道:
“这包装盒看着不错,很有档次,只是,这商标"向南"两个字也用黑色会不会不大好看?调一款红色,一款蓝色的看看,再把字稍稍放大一点。”
站在孙福民对面的,是向南文物修复研究所里的一个设计师小冯,听了这话后,忍不住在心里吐槽:
“甲方爸爸的修改意见都大同小异啊,logo放大!字体放大!图片放大!”
心里这么想,嘴上可不敢这么说,他连连点头:“好的,孙教授,还有什么要求?”
“咱们的研究所没有logo啊!”
孙福民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个logo设计起来不复杂吧?你看看能不能设计一个,要是设计得不错,也一起放在画芯修复液的外包装盒上。”
小冯眼睫毛颤了颤,心里恨不得打自己两巴掌:
“我特么干嘛还要多嘴多问一句?噶这下好了,还要设计个logo!”
孙福民可不管小冯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笑了笑,说道:
“小冯啊,这段时间辛苦一下,加个班什么的,争取这两天弄出来,咱们都加把劲,争取下个月月初,把咱们的第一款产品推向市场!”
小冯连连点头:“好的,孙教授!那要是没有其他意见,我就回去修改了。”
“去吧。”
孙福民笑着点了点头,看着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自从前两天在魔都开了一场文物修复讲座之后,孙福民就变得忙碌了起来,金陵和魔都好几个开设了文物修复专业的大学都邀请他去讲座。
在外人看来,这是他文物修复事业上的一个春天,可孙福民自己却不这么觉得,他觉得,在向南文物修复研究所里做的事,才是他事业上的又一春。
1...316317318319320...4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