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在读书这一件事情上,其实也是一样。
向南老老实实地在家里看了大半天的书,直到下午两点电话响起时,他才停了下来。
他拿起手机看了一下,也没接,直接挂断了,然后想了想,又从桌上拿了两本书放进背包里,这才拎起背包,出了家门。
走出小区之后,他一眼就看到了一辆停在马路边上的黑色小车,快步走了过去。
闫君豪正将手臂压在后座的车窗上,看着向南走过来,笑着问道:“怎么连电话也不接?要是我打电话给你,是想告诉你不去香江了,那你不是还要在门口白等一场?”
“这个几率太小了。”
向南打开车门,先将背包放进后座,然后坐进副驾驶位,一边扣上安全带,一边说道,“假如真发生了那种事,我也顶多是下了一趟楼而已,没看到你在门口,我也会打个电话问个清楚的。”
“所以,你是替我省电话费?”
闫君豪笑道,“你知不知道,我电话费是包月的,不打也浪费了。”
“习惯了。”
向南回头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道,“我记得小时候,我爸买第一个手机时,接电话都要六毛钱一分钟,那时候就养成了能不接的电话就不接的习惯。”
闫君豪赞了一声:“真是好习惯。”
两个人聊着天,司机已经把车开出了小巷,汇入到车流当中,朝着机场赶去。
“对了,老爷子有没有看好的文物想要拍下来的?”
向南转头看了看闫君豪,开口问道,“早点知道,咱们也好有点准备。”
所谓的准备,无非是到了香江之后,看看能不能打听到有哪些收藏家对这件文物感兴趣,是势在必得,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要是势在必得,就意味着对方不会因为有竞争者而轻言放弃,这样一来,这件文物的拍卖价格或许会被抬得很高。
真要如此,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很多珍贵的古董都是无价之宝,然而事实上,这些古董在文博界里,还是可以用价格来衡量的,一旦拍得的价格比预估价格高太多,从收藏的角度上来说,是有些划不来的。
“嗯,这几天我在家里,陪老爷子仔细翻看了一遍拍卖会的拍品图册,老爷子倒是选了两三件。”
闫君豪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他最中意的是一件清乾隆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天球瓶,再就是一件清乾隆料彩芦雁图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老爷子最近似乎迷上了乾隆时代的瓷器。”
“哦,这两件古陶瓷文物,也都是价值不菲啊。”向南一脸感慨。
在那本拍品图册上,这件清乾隆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天球瓶的评估价在两千到三千万元之间,如果到时候有个把子收藏家相互竞拍的话,成交价四千万以上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另外一件料彩芦雁图杯,评估价和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天球瓶几近相同,想必成交价格也不会低。
要将这两件清乾隆的瓷器收入囊中,不说要一亿,最起码也要七八千万元。
向南忍不住暗自咋舌:
真不愧是豪门大户啊,到了拍卖会上,也就是举举拍子,近亿元就花出去了。
他正想着这些,坐在后面的闫君豪忽然幽幽地说道:
“向南,老爷子对你很不满啊!”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七百二十八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一更)
“什么?”
向南一脸迷惑,老爷子为什么对我不满?我好像没做什么让他生气的事情吧?
“他说你自从春节那次到过家里一趟,后面都根本没露过面。”
闫君豪忽然笑了起来,说道,“他让我问问你,是不是忘了他这个老头子了。”
“哪能呢?春节后直到现在,我确实是有点忙,等从香江回来吧,到时候再去给老爷子道歉。”
向南抬头挠了挠头,颇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他也没有说假话,闫君豪回米国之后没多久,他也去了凤凰城那边出差,在外面一待就是将近两个月,回来后又忙着修复之前积存下来的残损文物,忙得跟个陀螺似的,哪还记得去探望老爷子?
两个人说着话,车子就开到了魔都国际机场。
机场的候机厅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向南和闫君豪两个人下车取了行李之后,司机就开着车子回去了,他们两个人就走进候机厅里办理登记手续。
时间掐得刚刚好,没过多久,两个人就登上了飞机。
“向南,你是第一次去香江?”
在飞机上坐下之后,闫君豪忽然扭头看了看一旁的向南问道。
向南笑了笑,说道:“嗯,我对旅游不怎么感兴趣。”
“我倒是去过几次,等到了那边我再带你逛逛。”
闫君豪说着,将座椅往后面靠了靠,对向南说道,“昨晚没怎么休息好,我先眯一会儿。”
“好,你睡吧。”
向南想了想,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调到飞行模式,然后才点开游戏开始玩了起来。
明明是过了第十一关的水平,现在连第九关都过不去,实在是让人心里不舒坦啊!
……
从魔都到香江,飞机需要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
向南和闫君豪乘坐的这趟航班,是下午四点多起飞的,等到他们两个人从香江国际机场出来时,已经七点多了。
白日的喧嚣早已散尽,只能看见远处的道路上,霓虹蜿蜒,如同一条巨大的火龙匍匐在地。更远处的城市里,灯火辉煌,车流如河,耳畔仿佛听得见那一座不夜之城里的灯红酒绿,繁花似锦。
“别啥站着了,你不饿吗?”
站在身旁的闫君豪伸手轻轻拍了拍向南的肩膀,忽然开口说道,“赶紧上车去酒店,把行李放下来以后,咱们也好去吃点东西填一填肚子,我是真饿坏了。”
“哦,好。”
向南这才回过神来,点了点头,跟着闫君豪上了一辆早已停在一旁的商务车。
“这是我们集团香江分公司的负责人,你叫他刘总就行了。”
上车之后,闫君豪指着一个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的略有些秃顶的中年人,对向南介绍道,“这几天你要是想用车,就找刘总好了,刘总是香江本地人,对各个地方都很熟悉。”
说着,他又指着向南对刘总说道,“这位是向南,国家级文物修复专家。”
“向先生,你好你好!”
刘总很热情地跟向南握了握手,然后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了一张制作精美的名片递给了向南,满脸笑容地说道,“向先生,这是我的名片,你要是有什么需要,直接打我电话就行了。”
向南笑着对刘总点了点头,说道:“谢谢刘总,麻烦你了。”
刘总连忙说道:“不客气,应该的,应该的。”
他虽然不知道向南是什么人,不过,连老板都重视的人,他当然不敢怠慢。
向南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
从机场到香江万豪海景酒店并不算太远,几个人在车上没聊几句话,车子就开到了酒店的门口。
香江万豪海景酒店位于维多利亚港边上,是一个孤立的海岛,身后就是郊野公园和一个大型游乐场,环境相当优美,当然,现在是晚上,风景再美也看不清楚。
这次拍卖会的地点,就在香江万豪海景酒店里举行,闫君豪很早就在楼上预订了两个套间,此刻只需要办理入住就行了。
将行李等物品放进房间里以后,闫君豪就带着向南坐车来到尖沙咀觅食。
尖沙咀的山林道又被称作是“尖沙咀食街”,当地网罗多间高级食府,经常有名人及艺人光顾。
尖沙咀也是香江夜生活的集中地之一,酒吧、卡拉ok与夜总会林立。富有外国风情的诺士佛台和整条街都有酒吧的宝勒巷是不少人下班后消遣的地方。
因此,一到夜间,这里灯火通明、人流如织,热闹非凡。
闫君豪看起来也没来过这里,他带着向南找了一家餐厅填饱了肚子之后,并不急着回去,而是找了一家静吧,和向南坐了下来。
“很久没有这么放松过了,偶尔来这么一次,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闫君豪喝了一口鸡尾酒,全身放松地靠在椅子上,一脸惬意的样子,“以前没工作的时候,急着想工作;等工作了,才后悔应该再读几年书的。可惜,时光不能倒流。”
“你的时光不能倒流,我的时光倒是可以回溯。”
向南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当然,这种话肯定是不能说的,要不然就真要被绑回去切片了。
他笑着说道,“闫叔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该放松的时候还是要放松,要不然身体可吃不消。”
“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
闫君豪笑了起来,说道,“这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也不看看,每年有多少公司倒闭,我底下可有上万名员工等着吃喝拉撒呢,不敢放松啊。”
这话向南就不好接了,毕竟他并不清楚闫君豪的生意到底做得有多大,想了想,他连忙转移了话题,对闫君豪说道:“对了,有件事忘了告诉你,前几天,f国的大收藏家加利特来华夏了。”
“加利特?你说的是那家仓储式卖场跨过集团的老总加利特?”
闫君豪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他有些好奇地问道,“他来华夏干什么?”
“他们集团要在华夏几个主要城市开卖场,算是开拓市场吧。”
向南想了想,接着说道,“不过,我觉得他这次过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七百二十九章 难道我不要面子的吗 (更新完毕)
“醉翁之意不在酒?”闫君豪一愣,“什么意思?”
“闫叔,你可别忘了,他可是收藏大家,在f国还有一个加利特文化艺术博物馆的。”
向南见闫君豪还没反应过来,便继续说道,“我觉得他这次来华夏,更主要的目的可能还是这次香江春季拍卖会。”
其实之前向南也没有想到这一点,直到闫君豪回来以后才反应过来,不过他之前一直都没机会说,直到现在才提了起来。
“哎哟,你不说我都还给忘了。”
闫君豪拍了拍脑袋,说道,“这加利特听说是个收藏大鳄,每次拍卖会,他起码都要拍下十多件拍品,而且都是精品。”
闫君豪之前毕竟没有关注过古董收藏这一块,对加利特印象不深也不足为怪,如果不是这两年闫思远身体不大好,他不得不往将本就不多的精力投入到古董收藏这一边,估计连加利特是个收藏家都不清楚。
不过,向南这么一提醒,他就想起来了,可见他在这方面没少下工夫。
“他是不是收藏大鳄我不清楚。”
向南笑着说道,“不过我见识过他的那些藏品,这就是个荤素不忌的小老头,只要觉得有升值潜力的古董,他可能都会插一手。”
想想看吧,当初那一屋子的古董文物,光是来自华夏的就有古书画、古陶瓷、青铜器、象牙玉器等十多个品种,由此可见,这f国的小老头的兴趣是多么广泛。
如今闫君豪想要竞拍的那两件古陶瓷文物,可都是价值三四千万元的精品古董,国宝级的文物,要说加利特会不感兴趣,说破大天也没人信。
“这下子有点麻烦了。”
闫君豪右手食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自言自语地说道,“要是跟这加利特相互抬价,那这成交价可就下不来了。”
当然,如果拍卖现场竞争激烈,竞拍价格突破了他的预期价格,闫君豪当然可以选择放弃,但这毕竟是他第一次参加拍卖会,而且更关键的是,这两件古董是他想要拍下来送给老爷子的礼物,除非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否则他是怎么样也不会放弃的。
他闫家好歹也是魔都几大家族之一,在整个华夏也是排得上号的,要是这么轻易就放弃了,闫家的面子往哪儿搁?
还有,难道他自己不要面子的吗?
向南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一小口一小口抿着杯子里的鸡尾酒。
他是第一次喝这玩意儿,感觉跟喝果汁似的,喝了大半杯了,都没品出什么酒味来,口味倒还不错。
向南在心里腹诽道:“难怪那些人那么喜欢逛酒吧,现在都是来喝果汁的。”
他正想着以后回了魔都,是不是也偶尔到酒吧里去放松放松时,闫君豪忽然开口问道:“向南,你跟加利特很熟?”
“谈不上很熟,只是有过一次合作。”
向南回过神来,轻声说道,“去年我不是去了一趟f国吗?那次除了帮国立图书馆修复《圆明园四十景图》之外,还给加利特修复了一些残损文物。”
“那这样,你帮我联系一下加利特,看他在不在香江。”
闫君豪想了想,说道,“如果他不在香江那就算了,如果在香江,你看看能不能约他一起吃个饭,剩下的事,你就不用管了。”
向南一听,心中顿时了然,看来闫君豪是想私底下跟加利特沟通一下,让加利特放弃竞拍那两件古陶瓷文物,以免大家在拍卖会上抬价,便宜了主办方。
至于怎么谈,那就是闫君豪的事情了,跟向南没什么关系。
“好,我给他的助理打个电话。”
向南点了点头,拿出手机来,就拨了一个电话出去。
过了没多久,向南就结束了通话,他将手机放在桌子上,然后看了看闫君豪,开口说道:“闫叔,加利特现在在深城,大概明天才会来香江这边,我约了他明天晚上一起吃饭。”
“啧啧,他还真是冲着拍卖会来的。”
闫君豪脸上的神色凝重了不少,过了好一会儿才笑着说道,“先不管了,等他到了,和他先聊聊再说。”
“嗯。”向南点了点头。
实际上,他觉得闫君豪想得有点多了,他的竞拍对手又不可能只有加利特一个人,这次香江春季拍卖会的规模这么大,来参与竞拍的收藏家和古董爱好者没有一千也有五百,多他加利特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还不如顺其自然,各凭本事呢。
当然,想归想,这些话他是不会当面说出来的。
两个人在静吧里又坐了一会儿,眼看着时间已经很晚了,这才坐车回到了宾馆。
回到房间以后,向南走进浴室里洗了个澡,温热的水流冲刷在身上,让这一整天的疲惫全都一扫而空。
洗完澡,换了个衣服,向南又从背包里将带来的那两本书取了出来,然后靠在床头,随手拿起一本书,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
……
“今天打算去哪儿逛?”
第二天一大早,闫君豪坐在酒店的餐厅里一边吃着丰盛的自助早餐,一边抬头看了看坐在对面的向南。
向南刚刚夹了一个蟹黄包,放在嘴里咬了一口,一边嚼着一边说道:
“闫叔之前不是说介绍几个收藏家给我认识的吗?”
“他们没这么早来。”
闫君豪已经吃完了,他抽出一张纸巾擦了擦嘴角,然后端起一旁的鲜牛奶喝了一口,接着说道,“最快也要中午才会过来,等晚上吧,到时候一起去酒吧或者咖啡厅坐一坐。”
“哦。”
向南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咱们去古董街吧,早就想去香江的古董街逛一逛了。”
他可是早就惦记上香江的古董街了,在当年清廷败落之后,无数珍贵的国宝、文物开始流向海外,而香江在当时则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香江的古董街,也是在那个时候渐渐兴起来的。
向南还记得,魔都博物馆的那件交龙纹鑑,就是博物馆的老馆长在香江古董街捡漏“捡”来的。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七百三十章 香江古董街 (第一更)
香江古董街荷里活道位于香江中环至上环,横贯香江岛中西区,东自云成街起,西至皇后大道西,可谓一条荟萃香江百年沧桑的“历史街道”,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44年。
荷里活道是香江开埠以来的第一条街,聚集了卖瓷玉器、珠宝、石像家具、书画等的店铺,分工细致而专业,是古玩爱好者必到之地。这里由于聚集了超过一百家古董以及古董家私店而闻名世界,被国外报纸评为“一辈子必须走一趟的街道”之一。
向南和闫君豪今天白天没什么事,早上在酒店自助餐厅吃过早餐之后,也没让闫氏集团香江分公司的刘总派车陪同,两个人在路上拦了一辆出租车,就兴冲冲地朝着古董街赶去。
“向南,你怎么想起跑古董街上去玩了?”
坐在车里,闫君豪看了看向南,有些好奇地问道,“现在的古董街里,大部分都是工艺品,其实也就看个热闹。”
“随便看看,反正也没地方去。”
向南看着窗外飞逝而过的风景,心情没来由地轻松了许多,大概是这段时间实在太忙了,难得出来透一透气,整个人都感觉清爽了不少,他笑着说道,
“你知不知道,魔都博物馆里的那件战国时期的交龙纹鑑,就是从香江古董街捡漏捡来的。”
“你难道还想捡漏?”
闫君豪哑然失笑,他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早个几十年,或许还有可能,现在那里面几乎都是赝品。”
“这位老板,你这么说可就不对了。”
出租车司机是个中年大叔,他从内后视镜里瞄了闫君豪一眼,忍不住插话道,“古董街的不少店铺里面,还是有真古董的,就是价格比较昂贵。”
顿了顿,他又说道,“而且有些小店里面东西比较杂,你要是真懂行,没准也能捡漏呢,上个月,有个内地人,就在一家古董店里淘到了一件宣德炉,那可真是赚大发了。”
“哦?还真有人捡到宝了?”
闫君豪眼睛一亮,转头看了看向南,说道,“向南,那这次就看你的了。”
“哪有那么容易就能捡到漏的?”
向南笑了笑,说道,“咱们还是先看看再说,别以小心掉进坑里。”
捡漏哪有那么简单,说捡就能捡的?除非是运气好到爆了,才有那么一丝丝可能。
更大的可能是“打眼”了。
现在的造假手段不仅多,而且还相当高超,有些器物就是资深古董鉴定师都看不出真伪来,那些不良商家就是看准了一些人想要捡漏的心思,还故意挖坑让你跳呢。
别到时候被坑得底裤都当掉了,你还帮别人数钱呢。
当然,这些话也就是想想,跟闫君豪这么一个外行说不着,即便你说了,他也听不懂,浪费那口水干嘛?
那出租车司机倒是个话痨,一路上说个没完,倒是让这一路上不那么无聊了。
不知不觉间,出租车就开到了古董街,向南付了车费,然后和闫君豪下了车,抬头看去,只见四处都是“畛畛轩”或“畛畛斋”这样的小店铺,心里暗道,古董街就是这里了。
举步朝前走去,只见古董街里面,古董店和露天工艺品集市星罗棋布,散发著古朴气息,就连路旁小小的糖水店,也显得颇有古意。
“这里倒是什么都有啊,连西洋那边这么古老的电风扇和留声机都有。”
闫君豪在街口处的一家露天摊子上停了下来,一块木板搭起来的摊子上面,满满当当的全都是各种各样的老物件,看起来像是卖杂货的。
他指着其中一件有着金色大喇叭状扩音器的留声机,哑然失笑起来,“这留声机,还是我很小的时候看到过,现在也只能在谍战剧里面看到了。”
“这也算是老物件了。”
向南伸手指了指另外一件小物件,笑着说道,“喏,你看这里还有用煤油的打火机呢。”
这些东西,实际上还算不上古董。
古董是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珍奇物品。
而西洋的老式留声机、电风扇这一类的东西,只是工业化产物而已,它们带有时代特征,但算不上珍奇物品。
对于这些小玩意,闫君豪和向南也只是看个新奇,并不会太在意,只是瞄了几眼便没了兴趣,两个人继续朝前走去。
一路上,两个人逢店必入,见摊就停,倒是看到了不少好东西。
这条街上,铺陈着无数上好的华夏古物,而且种类繁多,陶瓷、玉器、石雕、牙雕、铜器、银器、漆器、家具、屏风、字画、古籍,及至罕见的中国古代婚礼服饰等无所不有。
这些古物里,有许许多多制作精美的赝品,也有许许多多的各类工艺品,当然,真品古董也不少。
只不过,这些店主也不是什么嫩瓜,摆出来的真品古董的标价,大多符合它们的市场价格,而且还要比市场价更高一些。
想捡漏?
不存在的。没坑你一把就算好的了。
逛了一个多小时,闫君豪有些吃不消了,额头上都开始微微冒汗,他长出了一口气,转头看了看向南,说道:“咱们找地方歇一歇?我都有点走不动了。”
“要不,你找个糖水店坐一坐?”
向南倒是没什么感觉,每天早上锻炼一个小时的好处到现在就呈现出来了,他四处看了看,抬手往前指了指,说道,“那边一家糖水店,闫叔你去歇一歇,我再看看。”
闫君豪点了点头,说道:“好,我坐一会儿再过来找你。”
向南“嗯”了一声,等闫君豪转身离去后,又钻进了一家古董店里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