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再过几个月,他就可以搬到新家来住了,这里离魔都博物馆和公司都很近,去哪儿都很方便。只不过,这么大一个房子,自己一个人住是不是太浪费了?
要不要将老爸老妈也一起接过来,他们一大把年纪,也该享享福了吧?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七百二十四章 整个华夏还有谁? (第一更)
“出差了将近两个月,青铜器修复没落下吧?”
青铜器修复中心里,张春君坐在办公室的茶艺桌旁,一边烧水泡茶,一边笑着对坐在对面的向南说道,“这文物修复,实际上就是一门手艺,三天不练就手生了,所以,向南啊,还是得多练哪!”
“嗯,前一段时间练习得确实少了点。”
向南有些汗颜,出差在外的一个半多月里,他只是修复了两件青铜器文物,一件是凤凰城博物馆的青铜剑,一件是丁春城的战国青铜镂空龙纹戈。这么长时间里才修复了两件青铜器,根本起不到什么练手的作用。
这跟当初他在江易鸿那里学习古陶瓷修复技艺时,根本就没有可比性,那时候不仅天天都躲在修复室里修复残损古陶瓷器,而且回到住处以后,还要自己去花钱买陶瓷器物来练习。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古陶瓷修复水平能够提升得那么迅速。
看到张春君似乎又要说些什么,向南连忙又说道,“接下来这段时间,我应该不用出去了,我打算把主要精力放在修复残损青铜器文物上。”
“嗯,静下心来,修复多一些青铜器文物,只有修复技术过硬了,才有可能接触到国家重器。”
张春君听到向南这么一说,脸色也好看了许多,实际上他也知道自己过于苛求了,向南毕竟是一家文物修复公司的老板,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连自己的时间都不一定能由自己来安排,总不能将公司扔下不管吧?
但他就是忍不住想要说些什么,向南这么好的天赋,不好好打磨,实在是太可惜了。他相信,只要向南更努力一些,青铜器修复水平年内达到国家级专家水准,完全不是问题。
这样的天赋,这样的成长速度,整个华夏,还有谁?
两个人又聊了几句,向南便匆匆告辞了。
张春君脾气比刘其正好多了,刘其正是一言不合就发飙拍桌子,但张春君在跟向南说话时从来不发火,他不满意了顶多绷着个脸,但就算如此,向南也从来不还害怕刘其正,反倒对张春君有点发憷。
当然了,无论是拍桌子的刘其正还是绷着脸的张春君,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他好。
这一点,向南心存感激。
不过,这会儿出了张春君的办公室,他还是忍不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面对着张春君的压力太大了,简直快要喘不过气来,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气势逼人吧。
“这段时间的确是要好好窝在修复室里,哪儿也不去了。”
向南暗暗想到,至于闫君豪之前说的去香江拍卖会的事情,还是等他先回国了再说吧。
下了楼,还没出门,向南就看到小乔满面春光地迎面走来:
“向南,你怎么来这里了,主任今天一天都没来呢,你来得可不是时候!”
“不是,我是来到张春君张老师的。”
向南笑着打量了小乔一番,也不知道是不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小乔整个人看起来比以前精神多了,气色也好了不少,他笑道,“今天都二十五了,没几天就要结婚了,我这里先恭喜小乔姐新婚快乐。”
“恭喜什么,都闹成笑话了。”
小乔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脸上倒是一点也不在意,她笑着问道,“向南,你老实说,我的事是不是都传遍了?”
“听到了一点风声。”
向南想了想,还是决定说实话,“不过,别人怎么说不要紧,小乔姐自己觉得开心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这话说得对,我就是这么想的。”
小乔笑了起来,说道,“我这么一个老姑娘了,上哪儿再去找一个我又喜欢,他又打不过我的博士去?所以,他要跟我闹分手,我就把他在老家的父母给抬出来了。睡了老娘还想反悔,美得他!”
向南:Σ(°△°|||)︴!
姐,你这么彪悍,真的好吗?
看到向南这副表情,小乔“噗呲”一声笑了出来,说道:“行了,不吓唬你了。”
“小乔姐,我就佩服你这一点,自己想要的,就牢牢抓住,管别人怎么想。”
向南朝小乔竖了个大拇指,笑着说道,“看来以后,我还得多跟你学习学习。”
“你小子,以前多老实的一个人,三棍子都打不出一个屁来,现在也学会油嘴滑舌了。”
小乔瞪了他一眼,随后说道,“‘五一’那天,你一定得来啊,要是不来,以后我可不理你。”
向南笑道:“小乔姐结婚大喜,我怎么敢不来?一定来,一定来!”
毕竟是上班时间,又是在单位里,两个人也没有多聊,随意又说了几句,就匆匆分开了。
向南从文保小院离开之后,看了看时间还早,便又回到了公司。在办公室里喝了一杯水,稍稍歇息了一下,他就来到了小修复室里,准备继续修复文物。
这一次,从古董盒里取出来的是一件商晚期的青铜兽面纹方彝。
彝,在古代是一种盛酒的器具,方彝作为殷商时期的器类,商代晚期曾经很盛行。
在各类考古资料中可知,方彝只出现在较大的墓葬当中,一般的小型墓葬不出方彝。方彝拥有者一般具有很高的地位,最起码是贵族以上的阶层,直至商王和王后。
方彝外形独特,酷似精致的小房子,商周时期的陶器中没有类似器物。
向南看到这件方彝,整个器物以雷纹锦地为装饰,四面中部、四角和圈足的相应位置都有扉棱。四面都饰有两两相对的龙纹,龙纹之上也是装饰华美。
上下龙纹之间的方彝腹部则装饰着大兽面纹,纹饰形象饱满。盖为四阿式,盖沿上面是两条相对的龙纹,由一道扉棱隔开,其上部为兽面纹。
由于年代久远,矿化严重,这一类的青铜器在出土后一般都经过修复,修复后也很容易再次受损,就比如向南手中的这件方彝,四面盖子已经裂成碎片,扉棱处也多有残损,但相对刚出土的青铜器而言,这件器物的残损情况并不算太不严重。
向南仔细将这件方彝观察了一番,然后才开始对残片进行清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古董的疯狂 (更新完毕)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向南恢复了公司和家之间的两点一线的生活,除了吃饭和上洗手间,一天的大部分时间,他都窝在修复室里修复文物。
当然,他没有忘记小乔“五一”的结婚大礼,和老戴、覃小天一帮人都去凑了个热闹。
不过,在酒店里吃过午饭之后,他就重新回到修复室里来了。
连老板都整日里不停地修复残损文物,其他人自然不敢偷奸耍滑——事实上,公司里也没人偷奸耍滑,只是公司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小紧张,以前大家还时常会在休息之余开开玩笑,聊聊天,现在大家连出门倒水都要轻手轻脚的,生怕影响到了老板修复文物。
实际上,这些人也是谨慎过了头,修复室里的隔音效果可是比宾馆还要好许多的,别说走路,哪怕在门外点个炮仗,向南在里面也顶多听到个小动静,根本就影响不到他。
之前的那件商晚期的青铜兽面纹方彝,向南早已修复完毕,不仅如此,他还在修复这件方彝的间隙里,修复了一套陶叔献编辑的《两汉策要十二卷》、一幅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清初四僧”之一石涛的《梅石水仙图》立轴水墨画以及一件清朝嘉庆年制黄地粉彩缠枝花卉象耳尊。
此刻,他正在修复的是另一件青铜器文物——西周时期的凤鸟纹觯([zhi])。
觯,是古代一种饮酒器具。
这件凤鸟纹觯敞口直缘,颈部内束,腹鼓微垂,足部外撇,底部也是直缘。颈部及圈足正中出戟,上下两周弦纹,弦纹内饰凤鸟一对。腹部装饰直棱纹。表面绿锈红斑层次丰富,包浆古穆。
向南已经将这件凤鸟纹觯残片拼对焊接完毕,如今只剩下最后一步作旧处理了。对他而言,这件凤鸟纹觯最复杂的工艺已经完成,最后的做旧处理并不复杂。
临近下班时,向南便已经完成了作旧处理,这一次,他并没有采用之前所使用的化学作旧方式,而是用酒精漆片调和矿物颜料粉,结合涂刷、喷点、弹色等手法进行逐层作色,以达到逼真的做旧效果。
此刻再去看这件凤鸟纹觯,整个器物圆润规整,端庄古朴,看不出任何修复痕迹。
这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到这里时,已经基本修复完毕了,但向南并没有停歇下来,他还要对这件凤鸟纹觯做缓蚀处理。
对青铜器进行缓蚀处理,能够降低青铜器的腐蚀和锈蚀程度,一般都采用苯骈三氮唑(bta)作为青铜器的缓蚀材料。
向南将这件凤鸟纹觯放入烘箱之内烘干之后,然后将器物放入3%的苯骈三氮唑乙醇溶液中浸泡约20分钟左右,然后再将它取出来晾干。
到这里,这件凤鸟纹觯就已经真正修复完毕了。
向南将口罩解开,长舒了一口气,准备收拾一下就下班回家。他转头看了看墙角处,那里只有不多的几件古董盒了,估计用不了几天时间就能将它们修复完毕。
等这几件残损文物修复完毕后,他就可以将重心转移到青铜器修复上来了。
刚刚将工作台收拾干净,向南正打算去洗手池洗个手,放在兜里的电话就响了起来。他把手机拿出来一看,电话是闫君豪打来的。
向南赶紧接通了电话,开口问道:“闫叔,你回魔都了?”
“我刚刚下飞机。”
电话那头,闫君豪的声音里带着些疲惫,他笑着说道,“向南,你在忙什么呢?要是没吃晚饭,咱们就一起吃个饭?”
向南点了点头,问道:“行,咱们上哪儿碰头?”
闫君豪说了地方,又说道:“我大概还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到,你可以先过去点菜。”
“好。”
挂了电话,向南匆匆洗了手,便回到办公室里,拎起背包就下了楼。
打了一辆车,向南很快就赶到了闫君豪说的那家餐厅,点好菜之后,向南坐在那儿刚喝了一杯茶,闫君豪就带着一身风尘仆仆,赶到了这里。
“这段时间可是累死我了,一个月至少有半个月在天上飞,搞得我现在都有点晕飞机了。”
闫君豪一屁股在向南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长吁短叹,他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咕咚咕咚”喝了个干净,这才长出了一口气,笑着问道,“向南,坐在这儿等得不耐烦了吧?”
“怎么会?我也是刚到。”
向南端起茶杯小抿了一口,润了润嘴唇,笑道,“闫叔,不是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的,还是要多保重身体啊。”
闫君豪叹了一口气,说道:“嗯,我是得适当放权了,现在已经不是当年刚到米国时了,那时候连续通宵两三天,还是精神奕奕的,如今要是晚上超过十二点还没睡,第二天一整天都没精神,老了啊。”
向南开玩笑似的说道:“你这话要是让老爷子听到了,非得拿拐杖敲你不可。”
“哈哈,那你可别打我小报告啊。”
闫君豪失笑一声,紧接着又问道,“对了,这都过去两个来月了,你那新房子装修好了吗?”
“嗯,装修好了,现在就等着透一透风,过几个月就可以搬进去了。”
向南点了点头,笑道,“闫叔哪天有空了,我带你去看一看。”
“好,是得去看看,以后也可以上你家蹭饭。”
闫君豪说着,伸手从包里翻出一本印刷精美的册子来递给向南,迅速转换了话题,“这是香江春季拍卖会的拍品推荐图册,这本给你拿回去看看,我这里还有一本。”
“这次拍卖会将会在5月20日举行,地点是在香江万豪海景酒店。这一次的拍卖会上,会出现不少国宝级文物,据说很多重量级的收藏家都会到场参与竞拍,就算他们自己没来,也会委托专业人士参与竞拍。”
顿了顿,闫君豪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激动,他接着说道,“我估计,这一次拍卖会的现场,竞争将会非常激烈,咱们也正好可以过去凑凑热闹,亲身感受一番这盛世古董的疯狂。”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差多好啊 (第一更)
向南一边听闫君豪说着,一边接过他手里的拍品推荐图册,随手翻看了起来。
这本拍品推荐图册,印刷得十分精美,里面的纸张全都是铜版纸,每一页都有一到两件本次拍卖会将会上拍的文物图片,以及简单的文字介绍,这一本图册就足足有一百多页。
向南随便翻开一页,眼睛就不由得一亮,这一页只介绍了一件文物,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清六家”之一王时敏的《南山图》立轴。
王时敏的山水画多是仿古之作,一生以临元画为主,并得董其昌亲自指点,受董影响极深。其临古水平之高,令人生叹。王时敏“一意摹古,反对创新”的思想对清代华夏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在这幅《南山图》立轴旁,是这么概括王时敏的:“一代画苑领袖,开创山水画‘娄东派’”。
随着近年来艺术市场的火爆,“清六家”的作品在市场上受到了藏家的极大关注,拍卖价格上出现了很大的涨幅。
2005年王时敏与吴历合作的《夏山图》受到众多收藏家的追捧,最后拍出了880万元;2011年,王时敏《仿宋元各家山水》册页十开,更是以1.2亿元的天价成交,真可谓是水涨船高。
香江春季拍卖会上推出的这幅王时敏的《南山图》,如果没有出现流拍的话,其价格至少也是千万以上。
而在王时敏《南山图》的右边一页,则是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的《雪溪举网图》册页。
刘松年擅画人物、山水,师从宋英宗女祁国长公主驸马张训礼(本名张敦礼),然而他的名声比他老师还要响,被誉为画院人中“绝品”。
刘松年与马远、夏珪、李唐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但他传世的作品最少,这次在拍卖会上陡然出现一幅刘松年的画,或许价格方面会爆冷。
向南简单翻了翻,就发现这图册里有不少好东西。不过这也正常,这本图册,本来就香江春季拍卖会主办方从所有拍卖品中精选出来的古物,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拍卖会的档次,吸引各地的收藏家和古玩爱好者们前来参与拍卖,自然要将精品古董拿出来做广告。
当然了,最珍贵的拍卖是不会刊载出来的,这是为了保持拍卖会的神秘感,也是为了吊足收藏家们的胃口。
你想知道什么是压轴宝物,那你得亲自来了才知道。
翻了几页,向南便将这本图册合上了,抬头看了看闫君豪,笑着说道:“这次拍卖会,好东西不少啊。”
“那是肯定的,要不然,我也不会从米国专程跑回来。”
闫君豪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今天十号了,咱们十八号过去,在那边待两天,顺便我也带你见几个收藏家朋友,认识一下没坏处。”
“嗯,闫叔现在有目标了吗?”
向南抬手拍了拍放在桌上的那本图册,问道,“你到时候准备拍哪一件?”
“我哪知道?”
闫君豪愣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我这不是带着图册回来给老爷子看吗?老爷子说拍哪件咱们就拍哪件,当然,也要价格合适,亏本的买卖咱可不做。”
这是肯定的,要不然的话,为什么拍卖会上会出现流拍的古董?要么是参与竞拍的人觉得它没增值空间,要么是觉得它连底价都虚高了,买了亏本。
向南笑了笑,也没多说什么。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服务员就端了个木托盘来上菜了,闫君豪在飞机上也吃不下什么东西,这会儿也早饿了,招呼了向南一声,便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向南肚子忙了一天,肚子也早就空了,见菜上得差不多齐了,便盛了一碗米饭,也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吃过饭后,闫君豪和向南打了声招呼,就乘车回家去了,坐了十几个小时飞机,他早就累得不行了,反正接下来还要在魔都待一段时间,有的是时间和向南聊天。
等闫君豪离开之后,向南也打了一辆出租车,便朝家里赶去。
回到家里时,已经快十点了,向南来到卫生间洗了个澡,回到房间里以后想了想,还是决定不看书了。
都十点了,还看什么书?还不如玩几把游戏呢。
这一次,向南倒是克制力很强,玩了五把游戏,第九关还是没过,他干脆利落地直接关了手机,然后熄灯睡觉。
第二天,向南继续回到修复室里“闭关”修复文物。
由于一个星期后要随闫君豪到香江去参加春季拍卖会,因此,他必须抓紧时间将剩下的几件客户送来指定由他修复的残损文物修复完毕,否则的话,等他回来又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在修复文物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一个星期就过去了,而向南也已经将剩下的几件残损文物,全部都修复完了。
他刚刚歇了一口气,趁着还没有下班,正准备去找许弋澄,跟他交代一声要去香江的事,不料许弋澄却自己找上门来了。
“老板,之江省湖城那边发现了一个古墓,出土了一批残损古陶瓷,我跟湖城博物馆方面联系了一下,那边有意向跟咱们公司合作,你看……”
“我不是说了公司由你全面负责吗?”
向南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接着说道,“这事,你自己看着办。”
“哦。”
许弋澄毫不在意向南的态度,他点了点头,继续说道,“那还是你带队?”
“我?我没时间,明天我要跟别人去一趟香江,参加那边的春季拍卖会。”
向南摇了摇头,说道,“再说了,就算我不去参加拍卖会,我也要复习功课了,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
“……”
许弋澄心里一阵腹诽,你都是国家级双料专家了,还好意思在学校里装学生?
不过,心里这么想,他嘴上还是很诚实的,“你不去,那我去了?反正也不在乎这几天,等你回来了我再去也行。”
许弋澄早就想出差了,出差多好啊,在公司还要管这么大一摊子,多辛苦啊。
向南上次出差将公司扔给他来负责,短短一个多月,他足足瘦了七八斤!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赋不够,勤奋来凑 (更新完毕)
“没事,反正你现在也是古陶瓷修复专家了,也该带队出去锻炼锻炼了。”
向南可不知道许弋澄心里的真实想法,当然,知道了也不在意,他说道,“至于公司里的事情……现在通讯这么发达,你让各个科室的负责人每天向你汇报工作就行了。”
许弋澄:w(?Д?)w!
你要不要压迫得这么狠?都出差了你还不肯放过我!
许弋澄简直要哭了,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不出差呢。
向南可没空看他的表情,自顾自地说道:“你上网看一看,哪些办公自动化系统比较好用一些,实在不行,用钉钉也行,每天汇报工作,有什么问题也可以一目了然,哪怕你出差了,还可以定位打卡呢。”
说着,他看向许弋澄,问道,“你觉得怎么样?应该很方便你的管理吧?”
许弋澄面无表情地“呵呵”了一声,不说话了。
“那要是没什么事,明天我就走了。”
向南回到办公室里,拎起背包,走过许弋澄身边时,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别苦着一张脸,你真要感觉忙不过来,让康正勇帮着你点不就行了?”
说完,他就走出了公司,下楼去了。
许弋澄站在那儿愣了半天,忽然一拍脑袋,“对啊,我怎么那么傻?我设立一个文物修复主管的行政职务不就行了?文物修复主管主要负责管理协调三个修复室的日常工作,我只要管文物修复主管一个人就行了,多简单!”
“至于文物修复主管的人选……姚嘉莹又不愿意管事,杜晓荣新来的又不能服众,也就只有康正勇合适了。他一直跟着老板,又是老板的学生,再合适不过了。”
许弋澄一脸喜色,他拍了拍手掌,心里暗道,“没错,就是他了!”
说完,他也不管别上焦佳一脸惊讶的神色,兴冲冲地往古书画修复室里走去,准备找康正勇好好商量商量去了。
这担子,终于要甩出去了!
开森!
……
由于魔都到香江的飞机都是在下午,因此,第二天上午向南收拾好了行李后,并没有去公司,而是留在家里好好看了半天的书。
离期末考试的时间只剩下一个多月了,向南手中的几门课程,大多都是草草看了一遍,很多东西都没有理解,如果再不认真一点,这辈子第一次挂科,就真的要出现在他的身上了。
对于向南这种习惯了拿奖状受表扬的学生来说,挂科是不可容忍的事情。
面子虽然是小事,但也不能不要面子。
所幸的是,向南只要认真去做一件事情,多半都不会做得太差,比如说学习修复文物一样,天赋不够,那就用勤奋来凑。
1...235236237238239...4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