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啊,表哥,表哥跑电视里面去了!”
舅舅的两个小孩子这时候也跑了过来,对着电视上的向南大呼小叫起来。
舅妈连忙跑上前去,一手抱住一个回到座位上坐下,笑道:“不要吵,表哥要领奖了,你们以后要跟表哥学习,长大以后也到大会堂上领奖去。”
小孩子使劲点头,一脸认真地说道:“嗯嗯,我要领个比表哥还要大的奖!”
杨秀芝又端了一盆刚刚洗好的草莓过来,放在茶几上,抽了一张纸巾擦了擦手,然后把小外甥抱过来,在他水嫩水嫩的小脸上“叭”地亲了一口,宠溺地说道:
“嗯,咱家的小果儿真厉害!”
“别说话了,别说话了。”
爷爷坐在沙发上,一脸不开心地看了杨秀芝一眼,说道,“主持人要采访南南了。”
喧闹的客厅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一双双眼睛都紧紧地盯着电视机的向南。
……
京城,人民大会堂。
万人大礼堂的舞台上,十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接过了领导颁发的大红证书和一座金质奖杯,奖杯是一个小金人的形状,高举的右手上拽着一把铁锤,象征着华夏工人,在奖杯的底座上则刻着“‘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向南”的字样。
向南等人站在耀眼的舞台上,听着下方观众席上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一个个心中都激动不已。
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认可,是对他们多年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的认可。
掌声持续了整整半刻钟才缓缓平息下来,主持人一脸笑意地将向南请到舞台前方来,笑着对观众们说道:“这一位‘大国工匠’,想必各位嘉宾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应该都很熟悉了,就在前一段时间,咱们国家电视台第一频道播出的纪录片《我为国家修文物》里,大家最早看到的那位身穿长袍,风度翩翩的文物修复师,就是这位古书画修复专家向南先生。”
顿了顿,他又说道,“有些观众朋友们可能还不了解,向南不仅仅是一位古书画修复专家,实际上,他还是一位古陶瓷修复专家!他曾经在‘南海一号’博物馆里,成功修复了一只南宋的曜变天目盏,向南也成为了全世界唯一一个成功修复了曜变天目盏的文物修复师。”
舞台下方的观众席上顿时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向南脸上带着淡然的微笑,朝着下方的观众席微微鞠躬。
这时候,主持人侧着身子,笑着对向南说道:“向专家,今天在这里荣获了这个‘大国工匠’的称号,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向南想了想,微笑着说道:“要说的话很多,但感谢和惭愧各占了一半。”
“哦?感谢的话,是每个取得成就的人都要说的。但你说的惭愧,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呢。”
主持人眨了眨眼睛,面向观众席大声地说道,“大家一定很想听听,向专家为什么要惭愧,是不是?”
底下的观众们都笑着大声喊起来:“是!”
“那好吧。”主持人笑着看着向南,摊了摊手,说道,“向专家,我们都洗耳恭听呢。”
“首先,感谢我的父母,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我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物修复这个行业中来。”
向南笑了笑,看着面前的摄像机,很是中规中矩地说道,
“其次,要感谢我的两位老师孙福民和江易鸿,是他们的悉心指导才让我取得了如今的成就,当然,还要感谢很多文物修复界里的前辈老师们,是他们毫无保留地支持与鼓励,我才能走到如今这一步。”
“我最后要感谢的,是全国总工会和国家电视台举办的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站在这个领奖台上,让更多的老百姓可以了解到文物修复这个职业。”
顿了顿,向南继续说道,“要说惭愧,是我个人觉得,我还达不到‘大国工匠’这个称号。在座的各位嘉宾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多都去过博物馆,参观过那些美轮美奂价值不菲的国宝文物,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那些国宝文物之所以能够摆出来让大家参观,让学者们研究,是因为有一群像我一样的文物修复师,在背后默默地修复了这些文物。”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在修复室里忍受着寂寞和孤独,将残碎的文物一点一点修复完整,最后才能呈现出大家所看到的那副模样。”
向南接着说道,“所以我觉得,他们比我更有资格被称为‘大国工匠’。”
“的确,我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文物修复师,原先我都以为博物馆里的文物,原本就是那个样子的呢。”
主持人笑着接过了话头,又问道,“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文物修复师,向专家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话来表述?”
“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文物修复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修复文物,更是在还原一段历史,修复一段文明。”
向南想了片刻,接着说道,“希望有志于此的年轻人,都能够投身到文物修复的行业中来!”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五百九十三章 总算有个有出息的向家人了 (更新完毕)
金陵,向南家。
一家人看完了向南最风光的时候,已经开始准备睡觉了。
“诶,这小子,就知道感谢爸妈,就不知道感谢一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杨秀芝心里美滋滋的,可脸上却一点也不表现出来,反而嗔怪道,“要是没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哪里还有他这个臭小子?”
“行了,行了!你心里美着呢,你以为我不知道?”
外婆抬手轻轻打了杨秀芝一下,笑呵呵地说道,“你听听,南南刚刚说得多好,不仅仅是修复文物,更是在还原一段历史,修复一段文明。”
“嗯,确实说得不错,很有道理啊!”
爷爷端坐在沙发上,喝了一口茶,一脸得意地瞟了坐在身旁的外公一眼,说道,“我向家这么多人,总算是有个有出息的后辈了。”
“你得意个什么劲啊?”
外公斜着眼睛看了看爷爷,轻“哼”了一声,说道,“南南身上可也流着我杨家的血,光靠你们向家有个屁用!”
向海洋站在一旁一脸尴尬,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奶奶,奶奶,我长大了也要跟表哥一样,修复文明!”
就在这时,小表弟抱着外婆的腿,大声嚷嚷起来。
外婆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花,“好好,小果儿真乖,那你可要好好上幼儿园,等以后考上了大学,就跟你表哥学习修复文明。”
“嗯!我要乖乖上幼儿园,不抢其他小朋友的糖!”
小表弟一脸认真地使劲点了点头。
客厅里的大人们听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
小表弟仰着小脑袋,一脸茫然。
……
魔都,企业总部大楼20楼。
在公司的大会议室里,康正勇、许弋澄、姚嘉莹、覃小天和王民琦等十多个人坐在椅子上,盯着会议室墙上的大电视机,看着正在直播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在听到向南说的最后一句话时,许弋澄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老板还真是不放弃任何机会,连颁个奖都要打招聘广告,这一下可真是赚大了。”
“哪里赚了?”
覃小天撇了撇嘴,说道,“老师都没说咱们公司的地址,连公司的名字都没说,这样别人怎么找得到咱们这里来?真是的。”
会议室里的众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依我看啊,还是那些博物馆赚大了。”
康正勇摇了摇头,轻笑道,“尤其是京城故宫博物院,等到他们招聘的时候,肯定人山人海,有机会到皇宫里头上班,谁不愿意去?”
“对头!”
王民琦一拍巴掌,“嘿嘿”笑道,“要是换作以前啊,除了皇上和那些大臣,可只有太监才能进去的,现在能不净身入宫,肯定很多人去。”
这话刚一说完,他才想起这里面还有个冰山美人,刚一转头看过去,就发现姚嘉莹正狠狠地瞪了自己一眼,顿时吓得脖子一缩,再也不敢胡说八道了。
几个大男人对视了一眼,都露出了富有深意的笑容。
“行了,颁奖典礼结束啦,大家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咱们还得上班呢。”
许弋澄站起身来,伸手敲了敲桌子,笑道,“等老板回来了,让他请吃大餐,好好庆祝一下。”
康正勇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这个可以有!”
“这个必须有!”
其他人也一致通过了这个提议,如今就等着向南这个大财主回来了。
……
主持人现场采访完向南之后,又依次和其他几个“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聊了几句,颁奖典礼就在《难忘今宵》的悠扬乐曲中落下了帷幕。
向南跟着其他“大国工匠”一起下了舞台之后,立刻就有一位工作人员上来领路,将他们带到了后台一个早已布置好的房间里,接受采访。
向南刚一走进去,就看到了穿着一身西服的王俊手里正拿着话筒,微笑着站在那里。看到向南之后,王俊也没有表现得特别热情,只是朝他微微点了点头,就算是打过了招呼。
王俊这次的访谈节目,是一部纪录片《大国工匠》的补充采访,由于之前国家电视台已经收集到了不少关于各个候选人的生活、工作的视频资料,因此这一次的访谈并没有太复杂,而是简单地提了几个问题之后,便结束了。
向南是最后一个接受采访的,等采访完向南之后,王俊示意摄像师关掉摄影机,回头对向南小声说了一句:“你到大会堂入口大厅等我一下,咱们一起吃夜宵。”
“好。”
向南点了点头,转头便出了门。
万人大礼堂里的观众,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三三两两的几个工作人员,还在做着最后的清扫工作。
他抱着手里的奖杯和证书,没有在后台这块多做停留,径直朝着大会堂入口大厅的方向走去。
走过一排座位时,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身侧响了起来:
“哎,向南!”
向南下意识地转过头一看,原来是葛福生,他居然还坐在座位上。
“我还以为你走了呢,正想着回宾馆找你一起去吃夜宵呢。”
向南站住了脚,一脸微笑地看着葛福生。
“你这小子,居然还真记着呢!”
葛福生笑呵呵地站起身来,手里提着一件羽绒服朝向南扬了扬,揶揄道,“拿了奖就忘乎所以了?连这么好的一件羽绒服都不要了。”
“哎呀,刚刚忙来忙去,都差点忘了羽绒服还放在座位上了!”
向南赶紧接过羽绒服,连连道谢道,“要不是葛老师在这儿替我看着,没准等我回到宾馆,就冻成冰棍了。”
“那么客气干嘛,我也是嫌一开始人太挤了,干脆多坐一会儿再走。”
葛福生摆了摆手,一边往外走一边回头说道,“不过,这顿夜宵,我可是吃定了,你可不能小气。”
“哪能呢?”
向南笑了起来,说道,“我有个朋友也要一起去,他还在里面收拾东西,一会儿就过来了。”
葛福生点了点头,说道:“嗯,那就等等。”
两个人还没说几句话,王俊就出来了,向南为他们各自介绍了一番,便一起来到东华门附近找了一处夜宵店,坐在一起边吃边聊了起来。
“向南,你什么时候回魔都?”
葛福生端起酒杯,抿了一小口,看了看向南。
向南放下筷子,抽了一张纸巾擦了擦嘴,说道:“明天吧,我买了明天上午的飞机,魔都那边还有一堆事情等着我呢。”
“这么快就走?”
葛福生有些遗憾地说道,“我还想着带你到我们凤凰城里玩一玩呢,你是古陶瓷修复专家,应该知道我们那儿是北方瓷都的吧?”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五百九十四章 老师,你被人肉了 (第一更)
“这我当然知道。”
向南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南有瓷都景市,北有瓷都凤凰城’嘛。”
华夏陶瓷,南有景市北有凤凰城,两大瓷都南北并立。但南北比起来,好像景市的名气更为大一些。
殊不知,据史料记载,凤凰城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开始生产陶壶、陶具。至明朝的永乐年间,凤凰城陶瓷已有一定规模。
从明永乐年间开始算起,凤凰城陶瓷距今也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北方瓷都。上世纪90年代初,华夏的第一条高档骨灰瓷(骨质瓷)生产线,就坐落在凤凰城第一瓷厂。
“没错,我们那里不仅有陶瓷博物馆,还有很多收藏家。”
葛福生夹了一块炒肝放进嘴里嚼了嚼,略有些自豪地看着向南,笑着说道,“身为古陶瓷修复专家,也要学会多走走,多看看嘛。”
“以后会有机会的。”
向南端起酒杯,和葛福生、王俊两个人碰了碰,一口将杯底里不多的酒水干掉,然后砸了咂嘴说道,“等我哪天去了凤凰城,还要找葛老师做向导呢。”
“哈哈,一定,一定!”
葛福生哈哈大笑了起来。
由于时间已经不早了,三个人很快就吃完了夜宵,王俊还要回去整理采访素材,估计今天晚上都没得睡了,他一边将羽绒服往身上套,一边对向南说道:
“你明天上午就要回魔都,王哥就不送你了,下次再来京城,提前给我打电话,我请你吃饭。”
向南点了点头,说道:“好,那王哥自己要注意身体,别总熬夜,实在不行,找领导换个岗。”
“你说换岗就换岗,哪有这么容易的事?”
王俊苦笑着摇了摇头,他抬手拍了拍向南的肩膀,说道,“行了,我自己会注意的,你也一样,不要太辛苦了。我走了。”
说着,他抬手向后面挥了挥,掀开餐馆门口厚重的门帘,钻了出去,很快就消失在了灯红酒绿的夜色之中。
等王俊走后,向南招来服务员结了账,这才和葛福生一起回到了宾馆,两个人不住在同一层楼,便在电梯里互相道了别。
回到房间里以后,向南将奖杯和证书都放在桌子上,然后掏出手机来看了看,顿时吓了一大跳,居然有三四十个未接电话,微信里的信息数量也已经达到了99+。
他先点开未接电话看了看,大部分都是文博界里的人打来的,还有就是家里亲戚朋友们的电话。
向南想了想,先给家里的老爸老妈回了个电话,然后又给孙福民和江易鸿两位老师各自打了个电话。之后,才给闫思远、朱远舟、钱昊良、邹金童、吴茉莉、赵波、康正勇、俞老板,还有那位刚刚认识的雷氏集团的雷一笑等人分别回了个简短的电话。
打完电话之后,他又在微信上给发来祝贺信息的朋友们,依次回了信息。
等他将这些事忙完,都已经快一点钟了,向南早已困得不行,连澡也懒得洗了,来到洗手间里匆匆洗漱了一番,便钻进了被窝里,翻了一个身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向南便提着箱子,打了辆出租车,直奔京城国际机场而去。
……
“老师,你昨天晚上在领奖台上说的那番话,都成了网络流行语了!”
上午十一点还不到,向南就抵达了魔都国际机场,来接机的依然还是覃小天。
尽管如今公司基本的架构已经完成,各个部门的人员也在逐渐补充,但专职的司机如今还不是特别需要,这辆注册在公司名下的别克gl8商务车,目前用的最多的还是朱熙所在的培训部,接机也只是偶尔罢了。
“什么话?”
向南坐在副驾驶座上,扭头看了覃小天一眼。
他刚刚回想了一下,好像自己昨天晚上说的话,也没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啊,怎么就成网络流行语了?
“就是那句‘我不仅仅是修复文物,更是在还原一段历史,修复一段文明’啊。”
覃小天一边注意着前方的车辆,一边说道,“网上很多人都说这句话说得有韵味,还有不少人套用这句话的模板,总结自己的职业特点呢。”
“哦,是吗?”
向南忽然来了兴趣,问道,“都有些什么样的?”
“比如说有个医生,他就这么写的:我不仅仅是在救治病人,更是在和死神作斗争,拯救整个人类。”
覃小天似乎兴致很高,他接着说道,“还有个老师,他是这么写的:我不仅仅是在教书,更是为孩子们引路,培育一代又一代人。”
“嗯,有点意思。”
向南笑着点了点头,果然是高手在民间啊。
对于这种现象,他是持欢迎态度的,话题越火热,社会对文物修复师的了解和关注就会越多,关注得多了,感兴趣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只要有人对文物修复感兴趣,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进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这也是一件大好事。
正想着事,覃小天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嘿嘿”笑道:“哦,对了老师,你被人肉了。”
向南惊了一下,连忙问道:“啊?我怎么被人肉了?”
“家庭地址没泄露,不过叔叔阿姨做什么事,在哪里做事都被曝光了。”
顿了顿,覃小天笑着说道,“连你在哪里读幼儿园,读小学都曝出来了,哦,对了,咱们新公司的地址居然也被人肉出来了,啧啧,这些人真厉害,咱们搬公司还没几天呢。”
“只要家里地址没曝光就好。”
向南长舒了一口气,心里面也在暗自庆幸,幸好自己不是什么明星,要是明星的话,这一下可得方寸大乱了,他想了想,笑道,
“公司地址曝光了也挺好的啊,相当于给咱们做了个免费的广告了,等年后说不定就有人来应聘了。”
“嗯,我觉得可能这几天就会有人来。”
覃小天说完,转头看了向南一眼,在心里小声嘀咕道,您老人家都在颁奖典礼上打招聘广告了,那些想跳槽的修复师,还不得赶紧先来露个脸啊?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五百九十五章 发家致富就靠你了 (更新完毕)
回到公司以后,向南和覃小天刚刚上楼,就看到前台处正有两个陌生人站在那里,行政部的焦佳正在接待他们。
向南朝身边的覃小天示意了一下,“去问问什么事。”
等覃小天上去询问时,他已经提着行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将行李放在角落里,向南拿起杯子冲洗了一下,接了一杯白开水,一口一口地喝了起来。
“老师,那两个人是来应聘的。”
刚刚喝了半杯水,跑去问情况的覃小天就过来汇报了。
向南心中一喜,问道:“应聘什么?有工作经验吗?”
覃小天说道:“应聘修复师,都是还没毕业的大四学生,他们是看了纪录片《我为国家修文物》后,觉得文物修复很有意思,决定毕业以后第一份工作就做文物修复。”
“第一份工作?”
向南愣了愣,忽然失笑一声,“那他们有没有说自己的第二份工作打算做什么?”
“我问了,他们说第二份工作准备做古玩鉴定师。”
覃小天笑得像个二傻子似的,说道,“我问为什么?他们说,因为等到他们做第二份工作时,年纪已经不小了,得开始赚钱了,做古玩鉴定师可以赚大钱,等赚够了钱,就可以去选择第三份工作,emmm,他们的计划是,第三份工作准备做个旅行作家。”
“嗯,有想法。”
向南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可咱们目前需要有工作经验的文物修复师,尤其是青铜器修复师,你去跟他们好好说说,让他们到别的地方看看吧。”
“嗯,好,那我去了。”
覃小天应了一声,转身就准备再去找那两位大学生好好聊一聊人生和理想。
等覃小天出去了,向南才笑着摇了摇头。
前一段时间,他跟王俊等人吃饭聊天的时候,王俊就曾经说起过,现在的年轻人太有个性了,自己在工作上疏忽大意出了错,老板说了他一句,他就辞职;公司食堂里的饭菜有辣椒,他不爱吃,他也辞职;还有些人,就因为想请假去外地看女朋友,老板因为工作太忙没批准,他也一气之下辞了职。
尤其是,当网络上出现的那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爆火之后,动不动辞职的人就更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像今天来这里应聘的这两位大四学生一样的人,其实也算是正常,毕竟这只是个人的职业规划,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他们心里面可以有这种规划,也可以写在本子里或电脑上,唯独不应该在招聘单位的人面前说出来。
你这么一说,谁还愿意招你进来?
还没进来呢,就开始考虑着第二份职业了,那我又何必把你招进来,还要花费那么大的精力和代价去培养你,然后等着你炒公司的鱿鱼?
当然,向南不招聘他们的主要原因不在这里,而是目前公司里的确不需要实习生,他更需要的是资深修复师,尤其是青铜器修复师。
到目前为止,青铜器修复部还只是个空架子,连一个成熟的修复师都还没有呢,他怎么能不着急?
“还是要发个招聘广告啊,不然的话,等到年后就真的要挂空牌子了。”
想到这里,向南也有点发愁,自己在古书画修复和古陶瓷修复这两个领域里还算有点人脉,可在青铜器修复领域,基本上也只认识前一段时间才拜访过的华夏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丁春城一个人,再算上魔都青铜器修复中心的老专家张春君,那也最多就认识两个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