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宋第一卧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龙渊
所以等到后方追兵将至,前方又有这些杀神死死拦住了他们唯一的归途。剩下的残余三四千名官军,顿时就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如今即便是有军官让他们奋力冲杀回去,一直杀回自己的家乡绵州城,可是他又能使唤得动谁?
虽然他们人数众多,但是大家的心里都是清清楚楚。这场突围之战,不管是谁第一批冲上去,谁就会率先死在这些杀神的手上!
于是这几千人,居然就被四十人牢牢堵住了去路。他们坐在地上丢了兵器,老老实实的投降了!
……
随后,伍朝阳命令自己的战士上去,将他们这些官兵搜身之后,用绳子一串串的绑在一起。
除此之外,他还命令义军将其中一千来人的军服扒了下来。
在这之后,伍朝阳命令自己的战士中的一支精锐部队换上了官军的军服。毫不迟疑的朝着绵州的方向飞快的冲了过去。
等到这一支千余人的“官军溃兵”接二连三的来到绵州城外的时候。城上的守军听到了前方八千官军惨败于马鞍山的消息,他们立刻就是大惊失色!
而且,这支义军还正在向绵州这边扑过来……这还得了!
只见他们一边不断收容着败逃回来的官军,一边慌忙向着绵州知州报告。
在这些败兵进城的时候,他们这些伪装的官军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守城军兵的询问。
绵州本地的守军,也怕有细作换上了自己人的军服,借着外边的人流一路混到绵州城里来。
当这些起义军被询问的时候,提出的问题差不多都是一样的,基本上都是问你是属于官军中哪个队哪个棚的,还有领军的副将是谁之类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答案,早就被绵州城内的四海商社查了个清清楚楚,并且作为情报交到伍朝阳的手里面了。
所以伍朝阳已经在出发之前,就让自己的战士把这些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全都一一背会了,伍朝阳早就做好了乘胜诈取绵州城的准备。
反正基本上被问到的问题大致都是那十来个,基本上除了军队里的事情之外,不外乎还有“你们的军营在哪条街上”之类的问题。
对于这些伪装外宾的起义军而言,这些问题的答案,基本全都在他们背诵得滚瓜烂熟的范围之内。
所以这一千人的起义军部队,几乎是毫无阻碍的就被放进了城里。
……
然后当伍朝阳率领着自己麾下的两千起义军,一路杀到绵州城下的时候。此时的绵州城内已经是兵力空虚,只有不到两千人在守城。
因为城里大部分的官军,都已经被派出去剿灭叛军了!
同时,绵州城上的城防还未准备妥当。守城士兵们匆忙上阵,甚至还没站稳脚跟。在他们的手上,一应守城器械全都谈不上。
而且最要命的是,在绵州城的内部,还有伪装成败兵的一千起义军!
所以这次攻城,对于伍朝阳的义军来说,就越发的简单容易了。
等到攻城之战开始之后,在城里的那支起义军的里应外合之下。伍朝阳没用一个时辰就轻取了城池,绵州变成了起义军的天下!
……
等到占据了绵州之后,这支义军的人数再次扩大到了一万人。州府之中的钱粮、器械、兵员、还有充足的准备时间,让伍朝阳手中的这支义军再次飞快的壮大起来!
眼看着伍朝阳这位盗火者引发的大火,已经在川北地区燃烧得越来越炽烈,逐渐变得如火如荼.
蜀中狼烟四起,烽烟处处,沈墨亲手培养出来的十二位盗火者,旬日之间就将整个蜀中百姓的怒火全都点燃了!
不过,这些反王却和往常的造反者有些不同。
他们军纪严明,绝不奸淫掳掠,他们纪律严谨,队伍精干,并没有携裹大量的乌合之众。
这些人所到之处,率领着自己手下的义军摧毁官府,消灭官军,诛杀恶霸地主,飞快而疯狂的扩大着自己的地盘。
可是他们之间,却离奇的没有产生内讧,倒像是相互之间有着一种奇怪的默契一般。
……
蜀中十二月,破天王、震天王、碎天王、塌天王、裂天王……十二路反王的兵势如火,俨然有席卷整个蜀中之势。
而这个时候,原本被人吃空饷、卖空额、喝兵血、克扣钱粮,弄得衰弱不堪的官军,却没有得到上面一丝一毫的钱粮调拨!
这些官兵,漫说他们打不了什么硬仗。就算是他们真的有战斗力又能如何?
被拖欠了半年饷银都没发下来,一分的开拔银子都不给,还想让你拿着刀枪去跟反贼拼命?试想一下,谁愿意去干这种倒霉事儿?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奸……勇夫。可是连正常的粮饷都发不下来的情况下,蜀中的军队连人都凑不齐,又怎么可能对这些反贼实施迎头痛击?
就在这几种情况的共同制约下,还没过多长时间,整个蜀中的形势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已经在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了。
当然,咱们所说的失控,实际上是对蜀中官府而言的。真正的情况一直都在控制之中,而且控制它的人,就是咱们的始作俑者沈墨。
此时此刻,他手里握着蜀中各地军情的情报。当他看见那些“破天王”、“裂天王”之类的名号,咱们的沈墨“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这些小王八蛋叫什么不好?为什么偏偏跟天过不去?难道他们跟老天爷有仇不成?”





南宋第一卧底 第1394章:一举荡涤十万里、扫尽污秽、乾坤如洗
只见沈墨说到这里,他笑着将情报放到了一旁。
如今沈墨已经把情况整个看了一遍,他手下的十二名盗火者各显其能,每个人都根据各自的套路和擅长的思路,带出了一支义军。
这里面有刘大脑袋之类的封建迷信流,当然也有伍朝阳这样的正统造反流。
在这里边什么真言谶语、天帝传书满天飞。随便拿出来一个,不是星宿下凡就是神仙转世。
其实沈墨也知道,大家也没什么其他的办法。毕竟这个时代老百姓就是迷信,弄出“石人一只眼”之类的东西,也是他们逼不得已之举。
沈墨此时,就静静的守候在成都府,乐不可支的看着他这手下的十二盗火者各显神通。飞快的将蜀中各地,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
……
这次大起义行动进展得异常顺利,沈墨也十分高兴,因为这件事对他可以说是意义重大。
当沈墨把蜀中拿在手里的时候,他不但可以借着这次起义的机会,解决兵源和民间稳定的问题,同时也将他日后治理蜀中的时候,很多难以着手的问题,全都一并提前处理了。
其中有很多事,都是自己今后在入主蜀中之时不方便做的。可是放在现在,伍朝阳他们这些人身上,他们身为反贼无所顾忌,却可以随便做个不亦乐乎!
比如说,经过简单的审判就杀掉本地的那些贪污成性的官员。还有对地方上那些掠夺成性的大地主,干脆利落的处置。
甚至还有另外一些不安定因素,比如说本地的封建会道门,还有占山为王的草寇之类,随着这次大起义的行动,也顺便都被这十二路反王一扫而空。
非但如此,随着一批品行不良的大地主倒下,他们的田契被收回之后,那些起义军战士开始被授予了田地。
所以,当他们最终变成沈墨麾下的士兵时。这些人由于土地的合法性就来自于沈墨本人,所以一定会是他沈墨绝对的拥护者!
与此同时这些身家丰厚,很有身份地位的军人。他们一旦回到自己的家乡,就会迅速填补本地的土豪劣绅被杀后留下的地位,变成本地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
换句话说,沈墨给了他们田地和战功,让他们获得了身份和地位。所以他们在家乡的时候,也一定会支持和拥护沈墨!
也就是说,沈墨硬生生的打掉了一个顽固的封建阶层,却将一个完全忠实于自己阶层,一手扶持了起来!
……
等到沈墨再将蜀中的上层官吏换成自己人之后。那个时候整个蜀中从上到下,就全都成了自己坚定的拥护者。而这个四川盆地,也就变成了沈墨无比稳固的大后方!
况且,由于这十二路反王全都是在沈墨的指导下开始举旗造反的。所以他们在民间并没有携裹大量的民众,也没有造成土地撂荒,或者是百姓的大面积逃荒迁徙。
所以这次的造反行动虽然是兵势如火。但是对蜀中的人口、治安和根基,却基本上没有构成严重的伤害。
也就是说蜀中的元气未伤,还是那个繁华富足平安之地!
此刻,沈墨当然是欢欣鼓舞了。可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其他人的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
……
就在这几日,成都府里面的帅漕司宪四大部曹还有知府衙门,都收到了各地送过来的战报。
这些天全成都的官员,被吓得后背上的冷汗就没干过!
说实话,这些人见过造反的,没见过这么同时十来波人一起造反的!见过丢城失地的,可是谁见过成批成批丢城失地的?
在他们手上,每天都会接到各地发来的数封战报。几乎清一水儿的全都是报告州府被人攻陷、某某某府陷于贼手之类的消息。
他们眼看着自己墙上的蜀中地图,就像是变色龙一样飞快的变着颜色。照这样下去,只怕是用不了多长的时间,整个蜀中就会只剩下一个成都府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当各地的守军心急火燎的过来请求拨付银两,供他们招收乡勇守城,剿灭叛军的时候。负责征收税款和拨付款项的这件事,就理所当然的落在了成都府知府赵玉坤的头上。
这些日子,这位赵知府急得满头是汗。他四处奔走张罗,到处筹措,可就是一分银子也拿不出来。
此时的赵玉坤心里清清楚楚,这可是那位金国六王子完颜烈,亲口给他下达的命令!
他要是敢从库房里拿出一个铜钱拨付下去,到时候他就要用项上人头来向人家交代!
所以赵玉坤现在装得就像是一只没头苍蝇一样,整日里四处筹款,却是筹来筹去的,一分银子也没有。
以至于没了银子和粮食,蜀中的各个地方在叛贼的攻击下屡屡丢城失地,日子过得越来越凄惨。
然后,就这样又过了几天之后,蜀中官场上又是一个消息,震撼了整个成都府!
十二月二十,剑门关失守,一只北方来的重骑兵越过剑门关,直奔成都而来!
这一下真可谓是晴天霹雳,让所有的官员全都一下子懵了!
剑门关那是什么地方?说句难听点的话,哪怕就是成都府丢了,也不能丢了剑门关!
可是如今这座天下雄关已经落到了别人手里。而且军报上还写得模模糊糊,就连到底是谁占了这个蜀中门户,都没说清楚!
于是整个成都府官场上下,一时间人心惶惶。无数的官员和上层人士都在鬼头鬼脑的各处打听消息,想要知道这蜀中天下到底是怎么了。
可是,这里边的赵玉坤心里倒是清清楚楚。因为他知道,弄不好这支跨雄关而来的千人重骑兵,就是那位金国六王子的部队!
而且赵玉坤已经在心里暗自猜测出了,剑门关是如何丢失的。
弄不好那位剑门关守将就和自己一样,是一位见了狼主金批箭,马上就会纳头便拜的投诚人士!
当然除了赵玉坤之外,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异常振奋的还有另一个人,就是沈墨。




南宋第一卧底 第1395章:铁甲雄军夜入关、蜀中锁匙、屹立无言
之前赵玉坤猜的一点都不错,那座剑门关,正是沈墨麾下的女真暴风营拿下来的。
当时的剑门关守将,名字叫做“姜良”,也是无锋老人名单上早已经挂了号的人物。
其实不用想都知道,以无锋老人的智慧,还能不知道剑门关对于大金国的重要性?
所以金国的整个蜀中黄道计划,拿下剑门关守将就是头一件大事。而这个姜良也果然不负众望,早就被无峰老人收拾得服服帖帖。
这一次,守将姜良见到了金国使者送来的金批箭以后,立刻就表示凛然遵从金国六王子的命令。
随后,就在他的配合下,整整一千名女真暴风营战士来个“铁甲将军夜入关”,一夜之间就占据了这座蜀中门户——剑门关!
在这之后,随着暴风营透关而入,直取蜀中成都府。在女真战士的身后,五百名汉江狂飙营战士随即就牢牢的守住了这座雄关。
这些狂飙营战士虽然人数只有五百,但他们也在沈墨的麾下转战南北,是一只成熟老练的军队。同时他们又是汉族人,所以先进的武器装备,当然不用说必定是优先配备的。
所以这支装备了步枪和火炮的轻骑兵狂飙营,他们的战斗力之强,已经是沈墨骑兵中的翘楚了。
更何况他们这次是从汉江谷地,一路直取剑门关。实际上原籍利州的狂飙营战士,相当于是回自己的家乡了。
在这之前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些狂飙营战士在路过自己家门口的时候,还顺便探了个亲,和家人团聚了一阵子。
然后他们就集结起来,顺着汉江谷地跨过了秦岭向南,没多远就到了剑门关。
如今的剑门关,在沈墨的这支狂飙营的手里,由这些装备着现代步枪的士兵驻守,已经是万无一失。
而剑门关的成功夺取,也意味着沈墨攻取蜀中的行动节奏,陡然间开始加快起来!
……
等到剑门关失守的消息一传到成都官场,当然立刻又是引发起了一阵大乱。
而在这个时候,在成都府里居然有传出了一个奇怪的消息……人家成都知府赵玉坤大人,要给母亲做寿!
眼下时局紧张,正是一日数惊的时候。十二路反王和剑门关那支来历不明的奇怪重装铁骑,全都飞快的向着成都府逼进,知府却要在这个时候办寿诞?
不过,这个举动虽然不合时宜,却也并非讲不通道理。
首先,自古在在中国人选贤任能的观念里面,就有很重要的一条:“凡忠臣,必出于孝子之家。”
所以,看一个人是不是足够孝道,是这个时代鉴定这个人人品重要的试金石之一。
另外,以知府赵玉坤的角度来说,也不能说兵临城下,自己老母亲的大寿就不做了。
虽然他自己如果要是办寿诞,或许就有点儿荒唐。但是为了母亲却是无可厚非,大家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此外,赵玉坤的行动多少还有点儿好整以暇,表示自己对目前的局势还有掌控能力的意思。
古代的官员就爱摆弄这些事儿,他们往往非要等敌人到了城下,才下个棋、做个诗什么的。用来表示自己胸有成竹,顺便安定军心。
可是赵玉坤这么一弄,大家心里便不由得胡思乱想起来。你有这功夫,为啥不给好歹给下面的军队弄点粮饷发下去呢?
不过要说起赵玉坤给自己的老娘办六十大寿,其实还真不是他自己的主意,而是出自沈墨的授意!
……
就在之前这一天,赵玉坤秘密来到了玉阶巷的一处民宅里,和沈墨两个人见了一次面。
等到这一次,赵玉坤一进到玉阶巷的这处清静的宅邸。他一进厅堂就看见两个膀大腰圆,身材雄壮的将军正跪在那里,恭恭敬敬的聆听沈墨的训示。
之所以赵玉坤一眼就认出这两个人是将军,就是因为他们两个的身上,都穿着鎏金的万夫长战甲!一看这战甲的样式,赵玉坤的心里就是一哆嗦!
这是名震天下的……金国铁浮屠!
……
看到赵玉坤进来,沈墨摆了摆手,让地上跪着的俩人先起来。
等到这两名金国万夫长站起来之后,赵玉坤看着两位身材高大,膀大腰圆的熊虎之将,心里也不由得暗自打鼓。
只见这有两个人生得满脸横肉,身上肌肉壮硕,在他们头上戴的金国金盔下面,几条小小的发辫从金盔后面探了出来。
赵玉坤一见他们的长相、盔甲和发饰,就知道这两个人是妥妥的是金国战士,这是确凿无疑了。
因为他们身上,北方人的面貌和体型,还有金国人的那种特有的凶狠彪悍之气,是绝对伪装不来的。
等到沈墨挥手让这两位战将出去之后,就见他笑着像赵玉坤说道:“我相信你这么聪明,也应该猜出来了。”
“北方那支从剑门关入境的千人重装铁骑,这一点上你可以无需担心,也许因为那是我大金国派来接手蜀中的先头部队。”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赵玉坤只见沈墨没让他坐下,他也只得恭恭敬敬的站在堂下,一边抹着头上的冷汗一边陪着笑说道:
“还是我大金天兵威武!让微臣一见之下便是心生敬仰,了不起!了不起!”
赵玉坤说了这句话之后,偷眼一看沈墨。
只见这位六王爷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赵玉坤以为自己这两下马匹拍得不错。却不知他正好是把马屁给拍反了!
随后就见沈墨对着赵玉坤接着说道:“眼下反贼势大,十二路反王眼看着已经逼近成都。咱们大金国虽然拿下了剑门关,但是成都府也要赶在反贼攻城之前,快速的把它拿下来才是。”
“所以,我们的下一步行动,现在就要开始了。”
“属下明白!”只见赵玉坤连忙谦恭的点头说道:“不知属下该如何为殿下效力?”
“这也简单的很,”只见沈墨笑着对他说道:“蜀中有些官员已经控制在咱们手上,就像是你一样……”




南宋第一卧底 第1396章:天下西南第一州、山川壮美、人物俊秀
“哦!那是属下的福分。”只见赵玉坤立刻忙不迭的表现自己的忠心。
“还有其他的那些官员,却未必都跟咱们一条心。”只见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看了赵玉坤一眼。
“所以你两天以后办个寿宴,把成都府所有的官员全请来。到时候我会明明白白的跟他们说明,整个成都府投诚大金之事。”只见沈墨对着赵玉坤说道:
“他们那些人,谁答应了弃暗投明,就是咱们自己的人。要是不答应的话就是抗拒天兵,直接抓起来就地斩杀!”
“好主意!”只见赵玉坤听了沈墨的话之后,他立刻忙不迭的表示赞成。
随后,就见他想了想之后又苦着脸说道:“如今正是腊月,属下的生日在五月份,这已经是成都府人尽皆知的事……”
“那你夫人呢?”沈墨随即又向着赵玉坤问道。
“拙荆是六月生的,也……靠不上啊!”赵玉坤立刻答道。
“既然这样的话,那也好办。”只见沈墨笑着看了看赵玉坤:
“要不然咱不办寿筵了,我把你那个倒霉儿子杀了,咱们办个丧事怎么样?反正不过是找个借口而已,本王不嫌晦气!”
“不不不!”
这个时候,就见赵玉坤两腿一软,连忙在地上跪了下来!
就见他哭丧着脸说道:“殿下饶命!属下不是这个意思!”
“属下想说的是,正好我老娘的寿诞就在十二月,不然就以家母六十大寿的名义,把成都府官员全都请来,到时候六王爷您说怎么办,属下就怎么办!”
“好的,那就后天在你在自己的府里,给你老娘做六十大寿。”沈墨闻言笑了笑,干脆利索的答应了赵玉坤的建议。
“你就只管正常做寿筵,把人都请来就行。其他的什么也不用你管。”只见沈墨向着赵玉坤冷冷的说道:“切记不要画蛇添足,自作聪明!”
“明白了,属下一定照办!除了请人做寿以外,不敢有任何逾越!”
这时候的赵玉坤,这次终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他跪在地上撅着屁股,丑态百出的谢过了这位六王爷。
……
于是,这位知府大人母亲的寿宴,就开始热热闹闹的操办了起来。
这场寿宴虽然是在三天以后,但是时间也完全说不上充裕,基本上可以归为仓促举行的那一类。
因为古代人请客,往往郑重其事,提前三天通知是最基本的礼节。
所以在古时候,通常提前三天为“请”,两天为“叫”,要是当天才通知人家,那就叫“拎”
是非常不礼貌的一件事,
更何况办寿宴这件事,并不是去吃点饭就完了,你还得给人家知府大人的老娘准备寿礼呢?
所以这个消息一传出,整个官场又是一片人仰马翻。成都府的这些官员们,大家都慌忙准备了起来。
然后等到两天以后,寿宴正式开始的那一天。这边整个成都府的官员都提着寿礼过去拜寿。
可是城外的形势经过这两天能发展,又是急转直下,越发严峻了许多!
外边的那两支部队,由十二反王率领的二十万大军,已经逼近成都府城五十里,眼看着再有一天就要兵临城下。
而那只从剑门关入境的重装铁骑,也是一路顺着岷江沿江而下,眼看着也快到了成都府附近!
在这个时候,整个成都府的帅漕宪司都是忙得不可开交,大家拼命的整合手上的资源,把有限的兵力全都想办法武装起来集中到成都府内,准备等到贼人攻城的时候,好把那些反贼阻拦在城外。
就在这个时候,这场不合时宜的寿宴,就这样热热闹闹的开始了!
……
赵玉坤举办寿宴的地点,就在成都府官衙后面的花厅前面。
1...404405406407408...10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