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龙渊
在伍朝阳这支盗火者小分队里面,一共有95个人。
眼下除了伍朝阳贴身的四个兄弟以外。还有四十个人在别的地方执行任务。其余的那五十个人,这之前还在金谷村附近的山上,监视着山下官军的行动。
不过这支出自墨字营的五十人小队,现在已经正式的加入了伍朝阳的义军。
眼看着来到起义军这边吃肉的人越来越多,等到伍朝阳见到人数已经超过了六百人之后,他这才果断的叫停。
因为现在义军的人数已经超过一千人,目前来说足够用了,
更何况先期加入的这五六百人,全都是毫不犹豫的加入了队伍的人。他们很少有家世拖累,牵挂也少。所以这些人往往是起义军中最为坚定的追随者。
至于后来的人,不是犹豫不决就是瞻前顾后,像这样的人太多了反倒无用。
……
最后等到晚饭过后,原本大家以为吃饱喝足就可以休息了,没想到伍朝阳随即发出了一系列命令,让大家照做。
这一次伍朝阳使出来的这些手段,可以说是让他身边多少有些韬略的高脚杠爷,还有始终关注着他的高凤英姑娘,心里面越想越觉得匪夷所思!
这位伍朝阳,如今每一个命令看似随意的发出,却好像是都经过深思熟虑而说出来的一般。每每这些命令中包含的深意,让人越往深想越,会觉得不寒而栗!
其中有些命令,以高脚杠爷的智慧还能看出一些端倪,有的甚至连他都是摸不着头脑。
不过伍朝阳发出的这些指令,却往往在后面的事件中,证实了那些看似无意的招数,反而到后来都发挥出了关键性的作用。
这让高凤英和高脚杠爷和高凤英他们,甚至在心中闪出了四个用来形容伍朝阳,最为恰当不过的字眼儿……
“天生反王!”
眼前的一切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该怎么样做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全都在伍朝阳看似无意的一招招行动中逐渐的显露出来。他们这支队伍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的成长起来!
首先在当天晚上,伍朝阳把所有在金谷村带过来的两三百人,还有后来招到的600多人,总计一千名义军全都召集在一起。
然后他让人群中间当过兵、身上有武艺的人站出来,和他的四位兄弟放手比试。
据伍朝阳说,第一批领导大家的中小头目就从这些人中间产生,就看谁能抵得住他伍家兄弟手上三招!
让人没想到的是,金谷村里那些精壮结实的汉子,还有那些练过几天武艺把式的所谓能人,一上手就被伍家兄弟通通一招击倒在地!
其实这有什么稀奇的?伍朝阳的四位兄弟,人家学的可是军伍之中杀人的技巧!他们动手的时候,哪有那些翻翻滚滚、打来打去的繁琐路子?
所以经过这一番比试之后,有五十个人脱颖而出,成为了起义军中间第一批带兵的班长。
当然了,这还用说吗?这五十个人虽然全都是操着本地口音,但却根本不是他们这里的人,而是和武朝阳一样,是一群墨字营战士!
等到这件事过后,大家对选出来的这些班长无不心服口服。
说实话,在场的这些汉子谁都没了脾气,因为这五十个班长如今站成一排,雄赳赳的列队在那里的时候。毫无疑问,这里面每个人对付他们这些没怎么和人动过手的庄稼把式,都能轻轻松松的干掉他们七八个!
随后伍朝阳把这50个人任命为班长,把手下的一千人分为20人一班,交由各自的班长带走,每个班单独到一个地方开始开会。
他们开会的第一项内容,就是选出六个小组长,每一个组三人,包括一名组长和两名组员,这个组长就由大家自己推选了。
在每一个步兵班形成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一个村或者隔壁的邻居。所以他们大家都是异常熟悉。
这里面稍有威望、有智谋的、还有处事公正的那些人纷纷被选出来,担任了战斗组长。
于是,每一个步兵班里的六个战斗组,就快速形成了。
然后他们这一个班20人围成一大圈,在院落中的火堆周围。由墨字营的班长带头,每一个士兵走出来,轮流诉说他们曾经遭受的苦难。
要说能拼出一条性命跟着反贼走,决意造反都不肯回头的人,哪个人不是肚子里一大滩苦水?
等到这位班长带头,开始把官吏的凶狠、地主的压榨、世道的不公和委屈一点点的诉说出来之后。随后就由六位班长,再加上他们的组员一个个上来诉说。
如今他们这些人都已经酒足饭饱,微带着醉意。在炽热晃动的火光下,随着一个个士兵声泪俱下的诉说,这些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苦难事件,让他们每一个人都仿佛是身临其境一般煎熬。
随着诉苦大会的向前推进,大家的情绪慢慢的开始亢奋和激动起来!
等大家都说完之后,当班长再次站出来,诉说着这一切不公正的源头,还有他们将要达到的目的和理想的时候。周围的这些刚刚入伍的起义军,他们的思想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的转变过来。
经过了这样的诉苦大会,如今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苦难是由官府和这个皇权统治的根基所造成的。而他们每个人心中,到现在都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就是把这一切通通的掀翻!
“杀进梓潼县、打出新世道!”
大家忍不住全都是热泪盈眶。他们在班长的带领下,在熊熊的篝火前,此起彼伏的呼喊着口号!
……
随后,当他们这些人结束了诉苦大会之后,时间也到了深夜。
这些班长带着自己麾下的队伍,在一个个已经被抄了家的官员和地主家里的各个房间住了下来。
等到了这个时候,这支军队终于不再像是一群老百姓的样子,他们已经自觉的有了一支队伍的雏形!
南宋第一卧底 第1387章:新成之军出卧龙、一日之间,轻取梓潼
随后等到第二天早上,这些人还在熟睡之中,就纷纷被自己的班长叫醒。
然后他们随即就集中在巩秀才家的院落里面,还有外面的长街上,开始吃早饭。
在伍朝阳的安排下,又有十几口肥猪遭了殃,被人做成了外酥里嫩的焖肉。
这些睡眼惺忪的起义军战士们,随即就美美的吃了一顿这辈子从来没享受过的豪华早餐。
然后,他们接到的命令是:以班为单位队列行军,直接开往梓潼县!
……
伍朝阳心里非常清楚,在起义初期,人心浮动其实是难免的。
想要维持住人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始终处于不停忙碌的状态下。换句话说,得让他们没工夫想别的事儿!
所以这迅雷不及掩耳式的丰厚早餐,还有接踵而至的攻打县城的行动,全都是按照这个方针执行的。
好在经过了昨天一夜酒足饭饱之后,疲劳轰炸式的诉苦大会,大家的精神和身体上已经是极为疲惫。所以昨天的一夜之间,在队伍中间并没有发生大规模逃散的情况。
而早上的第一顿丰盛的早饭,也让起义军的战士们心里觉得,起义造反这件事,似乎还真的挺不赖。所以目前这支队伍的精气神儿还很足。
伍朝阳心中想道:在这之后,等到他们在下一步攻下了梓潼县城之后。起义军里面所有的人就都有了实际造反的行动——用统帅的话来说,投名状已经交了,到时候再想退出就彻底来不及了!
随后,他们这支队伍穿过了三十余里的山路。在中午的时候,浩浩荡荡的开到了梓潼县城。
这时候,只见梓潼县早已经是如临大敌!
城楼上的官军全都上城,开始准备防守这次反贼的进攻。
在梓潼县城里面,大概有300多名本地的乡兵。他们这次守卫的是本乡本土,所以战斗意志还是比较足的。
不过要说打起仗来的水准……不好意思,他们要是碰上盗贼也许还能对付一下,可是他们现在碰上的却是伍朝阳!
当伍朝阳他们来到梓潼县城下的时候,就见面前的城墙建得粗糙而又简陋。
这个小小的梓潼县城,是由本地盛产的石头筑成,就别说马面和翁城了,甚至就连个城楼都没有。
此时穿戴着一身官服,相貌十分威严的梓潼县县太爷正站在城墙垛口后面,朝着下边怒目而视。
城楼上的那些官兵也手持着刀剑,准备等着一些反贼攻城的时候,给予他们迎头一击。
这个时候,这位县太爷往下一看,只见下面的队伍竟然是竟然是井然有序,一排排一列列的甚为整齐!
他当然不知道,这个是义军中的五十个班长,将自己队伍中的士兵挨着个连拉带拽的结果。结果让县令看了倒是吃了一惊。
原本他料想着,这些贼人反军尽是乌合之众,这里边全都是泥腿子,只怕是连一个知兵的人都没有。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下面的军队人数比他想象的要少很多,但是军容确是很整齐!
只见这位县太爷一边在心里七上八下的胡思乱想,一边从城墙垛口上探出头来,朝着下边大声的怒斥道:“好你们这些大胆反贼!莫要猖狂!”
“等朝廷的天兵一致,我让你们每一个人都死无葬身……哎?哎!哎!啊~~”
就见这位县尊大人一句话还没说完,站在他身后的一位乡兵猛然间凑了上去。
只见他一弯腰,抄起了县令大人的两只脚踝,然后就把他像是一袋子稻谷一样从墙头上掀了起来,顺着城墙垛口就扔到了城外!
在这一刹那,城墙上下所有的官军和义军都傻眼了!
以他们心中估计,按照正常的套路,等到这位县令大人骂人完毕,自然是两方话不投机开始动手。
然后一边是义军攻城,一边是官军守城,说不定还得打上个几天几夜才能见分晓。
可是眼下发生的事,明显超出了这些人心中的预计!
他们心目中的主角之一,梓潼县令居然连一句开场词都没说完,就被人果断的从城墙上头下脚上的扔了下来!
只见这位县令大人的脑袋“咔”的一声杵在了城墙下的地面上,一下来了个“烧鸡公大窝脖儿”,嘎儿的一声就没气儿了。
随后,就见城头上几个乡兵打扮的人抄起了手中刀枪弓箭,开始向身边的官军下了手!
顷刻之间,还没等起义军上城攻打,梓潼县的城墙上就已经喊杀声响成了一片!
然后,还没等城墙下的起义军反应过来,只见面前两扇厚重的城门居然吱呀呀一阵作响,慢慢的向着里面打开了!
这怎么回事?居然有人从里面开了城门?义军战士的心中惊诧莫名的想道。
“给我冲!”
这时,就见伍朝阳毫不犹豫的一挥手,带着自己的义军,顺着大敞四开的城门就冲了进去!
在他们冲进城门,进到城里的一瞬间。他们就看到城墙周围四下都是血迹和死尸,横七竖八的官兵躺得到处都是!
而此时此刻,一队身着官军军服,但脖子上却系着红巾的战士。正有二十个来个人在城头上守着,不断的向着城下和两侧的城墙上飞快的向着守城的官军放箭。
而另外还有20来个人,就在城墙下杀散了守城门的官军,打开了城门,接应起义军冲进了梓潼县城!
这还用吗,这四十个战士,就是伍朝阳那95人小队之中,最后的一支队伍!
……
在这之前,他们就提前被伍朝阳安排进了梓潼县。当他们收到了伍朝阳的消息,知道起义军就在今天中午准备攻打梓潼县城的时候,他们就在梓潼城里暗暗的汇聚了起来。
他们先是干掉了一伙巡城的官军,换上官军的衣服,然后就来到了城门附近。
于是,等外边的起义军一到,城上的县尊大人开始喊话的时候,这些战士立刻就果断采取了行动!
等梓潼县城里剩下的那200来名官军,看到反贼的兵势凶猛无比,这些贼人的进攻也是极为犀利可怕。他们在丢了城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只得乖乖的丢下了兵刃坐地投降。
南宋第一卧底 第1388章:却将烈火淬寒锋、其势如火、迎战官兵
就这样,大家认为坚不可摧,要付出重大伤亡,还有很长的时间才能攻下来的梓潼县城就这样转瞬易主,被伍朝阳轻轻巧巧的夺在了手里!
……
随后,就在县城里面,伍朝阳把那支四十人的新晋投诚队伍,委任为军法队,骑着马开始在城里四处巡视。
梓潼县城里,凡是趁火打劫的无赖、四处烧杀的强人,全都被他们毫不留情的砍杀殆尽。之后这些地痞还被脖子上套着一根绳子,挂在了城墙上示众。
用伍朝阳的话来讲,咱们流血牺牲出来造反,不是让这些人渣杂碎趁火打劫的!
随后,伍朝阳派人四处侦查。他在占据了整个梓潼县城以后,又派出了骑着马的一队精兵,很快就将地方上残余的残余势力扫荡殆尽。
等到彻底占据了梓潼县全境以后,伍朝阳一改之前犹如烈火燎原一般的飞速行动。而是稳稳当当的在梓潼县这里驻扎了下来。
在这期间,他手下的这支起义军,每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以往中国古代造反的行动之中,所有的反王心里都有一个错觉,就是手下的人越多越好。
所以他们每当攻下攻打下一个地方之后,立刻就会开仓放粮,吸引附近走投无路的饥民过来投奔。
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历史上的原文来说,往往是:“贼势如火,旬日之间猬集至十余万之众。”
但是这些缺乏训练和整编的饥民,往往在作战的时候,他们根本抵挡不住官军的剿杀。常常是一两千人的官军,就能把几万人的起义军打得溃散奔逃。
其实现代人心里基本都知道,缺乏训练和组织的队伍,就算是人员再多,也打不过职业军队。
而那些反王的套路则是:这支庞大的饥民部队,在经过了接连数次血战之后,活下来的基本上就都是战斗力强悍的战士了。
然后这些反王再将他们单独编成一军,命名为“老营”或是什么“三堵墙”之类。
再这之后,他们和官军作战的时候,这支在战争之中残酷淘炼出来的队伍,往往就会在反王的手中发挥出一锤定音的作用。
可是这个套路,跟沈墨发动蜀中大起义的初衷却并不相符。
因为义军队伍里的人要是太多了,军纪就会难以管理,难免会会对地方上的百姓造成巨大的杀伤和破坏。
并且这样的军队战斗力不强,将来要遣散起来也有很大的麻烦。
所以这一次,伍朝阳就秉承着沈墨的思路。他使用的是精兵的策略。
在这十来天的时间里,伍朝阳在梓潼县里基本上就做了一件事。就是让自己手上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尽量增强!
……
等到一进梓潼县城,第一个到县衙里过来拜访伍朝阳的人,就是本地四海商社的负责人。
这位乔装改扮过来的四海商社大掌柜,他按照军需用品的清单,将隐藏在城外的大批军用物资移交给了伍朝阳。
在这里面有战马二百匹,总计三千套盔甲和三千名士兵所用的刀枪弓弩。
除此之外,还有三千套军服,和三千条围在颈上作为标志的红巾。
除了这些以外,这次他还带来了伍朝阳这九十五个人,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套装备。那些合金盔甲和步枪手榴弹,终于全都重新回到了这些墨字营战士的手中!
然后,伍朝阳就开始用老办法在梓潼县里大幅度增兵。
在一口气招收了2000余人之后,伍朝阳将自己的义军队伍变成了一支3000余人的军队,随后他们就开始了高强度的训练!
在这些日子里,这些过来当兵的起义军们,先是被处理掉了身上的寄生虫。然后伍朝阳开始用营养丰富的伙食,和适当的军事训练对他们的身体进行加强。
在这中间,始终贯穿着诉说苦难的活动,还有逐渐加深的军事训练。
等到几天之后,这些农民军的身体素质开始渐渐的增强,也初步的掌握了一些军事技术。
在这同时,他们的思想已经开始慢慢受到熏陶,逐渐由农民向着职业士兵的方向转变。
一大批本土干部,就像是高脚杠爷和小麻皮那样的人,在伍朝阳日以继夜的培训之下飞快的开拓了眼界,也掌握了一些工作方法。他们在军队的整训之中,也慢慢开始发挥出了自己的作用。
梓潼城里面,县衙里的官员和富商恶霸,还有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一个个都被抓了出来。
在经过了民众的审判之后,城里每天都是杀得人头滚滚,街上的血就没干过。
在那支执法队日夜的巡逻之下,这支起义军对县城里的百姓秋毫无犯。反而义军士兵还在伍朝阳的组织之下,还给县里的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这使得城里的民众对义军也是更为支持。
而队伍中的那些战士,每天都在极为富足丰美的伙食之下,白天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而晚上则是一直持续到深夜的思想教育活动。
他们开始接受专业士兵的知识培训,每天在诉苦大会上讨论和倾诉。他们学唱军歌。做增强队伍凝聚力的拓展训练。每天里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来不及想别的事。
就在这十五六天的时间里面,伍朝阳虽然不可能彻底将一群农民改造成思想过硬、战术精通的职业军人。
但是在这种高强度、填鸭式的教育之下。这些人在无形之中,他们思想和战术水准已经开始飞快的上升,最起码比那些乌合之众的官兵要好得太多了。
更何况,沈墨早早的就给他们预备好了盔甲兵器!
这些兵器都是极为精良的通州货,是通过四海商社的渠道提前运来、储备好了的。
单就防护力而言,每个士兵身上都穿上了坚实厚重的盔甲。这在蜀中的官军里来说,可是一件奢侈得难以想象的事!
随后,他们这一次大规模的编练整训行动,终于在15天之后不得不中止了——因为绵州的官兵打过来了!
南宋第一卧底 第1389章:魏城之外马鞍山、两军对垒、军功在前
直到现在,四海商社也并没有暴露出他们支持起义军的真实面目。可是四海商社在蜀中遍布各地的情报网络,却在不断的为起义军搜集和传递消息。
他们这一次,就发挥出了很大的预警作用。
所以那边绵州的官兵还没等出发,官军的底细就已经被飞快的送到了梓潼县伍朝阳的手里了。
这次绵州来的一共有八千州府军。由本地的一名副将带领,从连州出发,气势汹汹的奔向梓潼县,准备绞杀伍朝阳这股造反的逆贼。
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朝阳也立刻下令自己的队伍即刻整军出战!
在出发之前,伍朝阳集合起自己麾下的三千义军。随后伍朝阳向他们郑重的宣布:无论起义军中的任何一名官兵,在战斗中每杀掉官军一人,就授田三亩。杀官军三人者,提升一级!
对于这些农民军士兵来说,这个刺激是最为简单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奖励!
大家听到杀官军还有土地作为奖赏,一下这三千人的精气神儿,立刻就是猛然间拔高了一截!
三亩田啊!只要狠下心捅死一个,自己就是有田有地的人了。这三亩田足可以养活一家子人!
更何况,我要是杀掉三个就是九亩……要不要杀掉五个,凑个整数?
如今,每个义军战士的心中,都在翻来覆去的向着军功授田这件事!
……
于是在伍朝阳的带领下,义军队伍出城开始,向着围剿他们的这支官军迎击而去!
如今这支3000人的队伍出城的时候,面貌已经是今非昔比,最起码从队列上来说,已经很有些精兵强将的意思了。
队列中的这些农民军士兵,他们在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洗礼之后,也对于他们面前的这场战争并没有产生多少惧怕的心理,反而中间的有些人,还分外的期待!
……
梓潼县距离绵州大概只有300余里,中间还隔着一个魏城县。
伍朝阳带领的这支起义军,毫不犹豫的就绕过了魏城。在三天两夜的行军之后。他们穿过了200余里,来到了一处叫做“马鞍山”的地方。
可是反观对面的那些官军,他们每天只是行军三十里,就要停下来扎营休息。如今他们出了绵州府之后,到现在总共才走了不到百里的距离。
就在伍朝阳下令扎营之后,义军休整了一整夜,随后他们第二天上午继续休整,准备作战。
一直到了中午时分,只见远处烟尘四起,人潮滚滚。
在蜀中崎岖的山道上,一大队官军士兵向这边开了过来。
伍朝阳见状,命令自己手下的士兵披挂战甲,背靠着马鞍山列阵,准备迎击对面的这支官军。
而此时此刻,这些官军一看见他们想要剿灭的那只反贼军队,居然突兀的出现在他们眼前。这些人在猝不及防之间,手忙脚乱的停下了队伍,开始匆匆排列战阵。
这八千官军人数着实是不少,马鞍山下的战场也并不宽阔。
所以等到这支官军勉强列好了阵势之后,队形已经被两边的山势逼迫得形成了一个两边窄,前后长的怪异阵型。
换句话说,在这八千官军里面,能够正面迎敌的大概只有三分之一不到,其他的人就算是原地跳起来,也看不到前方到底打成了什么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