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窃听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叫天
再说图尔格和他的那些族人,一口气爬到半山坡,感觉气都喘不过来时,才停住往下看看。
没有意外,明军已经完全掌控了战局,底下山谷,跪满了土默特部左右两翼的部众,没有跪着的,都是躺地上完蛋了的。只有在长城那边,还能看到明国骑军在追杀为数不多的土默特部众了。
可是,长城里面,尘土滚滚,很显然关内的明军已经赶到,前后包夹之下,这个天下,以后估计再也没有土默特部这个部族了!
“呸!”图尔格看清战场的情况之后,呸地吐了一口痰,恨声说道,“灭了才好,还连累我又打了一个大败仗!”
他却没去想,这次导致土默特部全军覆没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发泄了一下后,他看到山下,有一大堆明军簇拥着的那边,有人在往他这边指指点点。顿时吓了一跳,该不会现在就派人来追杀吧!
于是,他不敢再耽搁了,继续翻山越岭地逃命要紧。
图尔格确实没猜错,向山上指指点点的,就是有明军将士在给崇祯皇帝指点,并请旨要去追击。
因为图尔格慌乱之间,帽子已经跑掉了,大光头的,就是老远都能被人认出来,他们是建虏。
崇祯皇帝看着山上的人影,微微摇摇头道:“不用追了,朕还等着他们逃回辽东去!”
边上的人自然不知道崇祯皇帝在图尔格身上放置了甲级窃听种子,就想着图尔格能逃回辽东的话,就能多听到一点有关辽东的消息。他们还以为,皇上的意思是有本事就逃回辽东去,而后皇上再御驾亲征,一起灭了他们!
大胜之下,他们就觉得,皇上不愧是皇上,有如此大胸襟,他日必定能平定辽东!
没有多久,战事就结束了。山谷之中,到处都是明军在打扫战场。而贺人龙和吴三桂,则领着一名大红绯袍的文官,以及一大群将领过来了。
这个文官,自然是三边总督郑崇俭了。他在好几年前,远远地见过一次皇帝,而后外放出京,对于皇帝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那个时候。
那时候的印象,就觉得皇帝年少未经世事,年纪轻轻却留了胡子想装出老成,可实际做事,却还是有着年轻人的毛病,相信的时候掏心掏肺;可要是恨一个人的时候,又恨得巴不得他去死;这些事情,其实都是不老成的表现。
这些年来,大明风雨飘渺,愈见皇朝末期之象。皇上连罪己诏,都下了好几回了,却没什么用处。说句实话,郑崇俭对大明皇帝,心中未尝就没有失望之意。
可是,从去年底开始,皇上就突然好想变了一个人一般,很多事情,处理的让他都不由得惊叹了。据说是太祖入梦,皇上就变了。
对于这种传闻,郑崇俭一直非常好奇。要知道,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想要改变,实在太难了。
他自信自己懂得一点面相,如今要再次见到皇帝本人,他更是想看看,到底是不是皇帝本人变了还是身边有谋臣?
:。:





崇祯窃听系统 234 天可汗都没用
转过山谷,郑崇俭一眼就看到了一名身穿盔甲的年轻人,犹如众星捧月一般,被明军将士簇拥着。最为显眼的,自然是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都散布在那年轻人的边上。
不用说,这个年轻人肯定是当今皇上了!
郑崇俭这么想着,便定睛瞧去。果然,依稀认得,那年轻人确实是皇上。不过和他记忆中的印象非常不同的是,此时的皇上,一举一动,似乎都很自然,再没有以前见过时候的一板一眼。给他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英气勃勃,非常自信。
这……这是那个皇上么?他心中发出惊讶之叹,简直不敢相信,皇上果然是变了好多了。
“总督大人,皇上在那边,我们快过去吧!”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在郑崇俭身边,忽然开口说道。
郑崇俭一听,连忙称是,赶紧过去,给皇帝见礼:“陛下运筹帷幄,一战而定河套,实乃我大明少有之大捷也!”
说话的语气,带着从心底涌起的高兴。
作为当时人,他自然非常清楚,这一次图谋河套的战事,真得是皇帝运筹帷幄的功劳。要是之前还想着可能有谋臣在帮着皇帝,可此时一见之下,他却是没有怀疑,绝对是皇帝自己的能力。因此,说着话时,他都是真心诚意的。
跟在他身后的秦地边军将领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见到皇帝本人。原本就被皇帝的指挥若定,弹指间土默特部灰飞烟灭而折服,此时再看到皇帝的气度,就更是敬佩不已了。
虽然甲胄在身,可他们都一个个紧跟在总督大人的身后,单膝跪地,抱拳见礼。
崇祯皇帝听了,脸上带着微笑说道:“郑卿快快平身!此战也辛苦卿了!还有诸位将军,军前无需多礼,都起来吧!”
从圣旨下发之后,郑崇俭在陕西东奔西走,先是奔赴各地和那些藩王府做交涉,以解决岌岌可危的边军困境,而后又要安排假象,以便让图尔格觉得关内空虚,会领兵入关;最后还要部署各路埋伏,并一路追击土默特部,不眠不休,五十多岁的人了,不辛苦是假的!
可是,此时的他,却觉得一切都值了。
这一战之后,他郑崇俭的名字必定会载入史册,更为关键的是,有了和皇帝并肩作战的情分,他日在官场上也不会太担心什么了。
而那些带兵将领看到皇帝很亲切的样子,心中就更是激动,一个个起来后站得笔直。
随后,是贺人龙禀告谷口之战的战果,汇总郑崇俭报上来的,情况如下:
这次入关的土默特部左右两翼人马,一共是一万三千多骑,没有一骑逃出关外。被明军斩杀一共在三千左右,伤两千左右,剩下有五千投降,还有三千人马应该是散落在黄土高原上。
土默特部右翼都统,当然了,在明国官方这边,是其部落族长杭高已经被斩杀,有首级为证;左翼都统古禄格被俘,人也被带来了御前。
“天可汗饶命啊!”古禄格得知眼前这位年轻人,竟然是明国皇帝之后,先是震惊地说不出话来,而后立刻开始求饶了,“我们土默特部愿意奉大明为主,再不和大清……和建虏往来,其实,我们是被逼无奈才投降建虏的。”
虽然说话好像很惶恐的感觉,可此时的古禄格,心中却一点不慌了。以为他面前站着的,可是明国皇帝啊!
古禄格可以肯定,明国皇帝肯定会拉拢自己,而自己代表土默特部臣服明国,说不定还能像顺义王一样得到一个封爵也不一定!唯一有点担忧的是,恐怕这个土默特部唯一的王,当得时间不会太久,等辽东大清知道这边的情况后,又会发兵来攻,那个时候,就只能再投降大清,继续当个都统了。
他在说完之后,就跪伏在那里,表现得毕恭毕敬的样子。就期待着明国皇帝训斥他几句,然后让他站起来说话。
为了尽量保证能出现这个情况,刚才说话时,他都耍了点小聪明。他知道中原王朝的皇帝,最喜欢草原上的人称呼他为天可汗,因此,他一见面之下,就直接先称呼上“天可汗”了。
崇祯皇帝居高临下,俯视着这个矮墩墩的建虏走狗,冷声喝道:“入关劫掠我大明,真是好大的胆子……”
古禄格一听,心中暗喜,看,明国皇帝要面子了,开始训斥几句,然后话锋一转,肯定是要自己好好悔过,然后再安抚自己了!这个在汉人中好像还有一句成语,叫软硬兼施,应该是这个!
他正在想着,就听到崇祯皇帝继续喝道:“朕之前刚有说过,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你土默特部入侵我大明,从此以后,这世上就没必要再存在所谓的土默特部了……”
听到这话,古禄格感觉有点不大对劲了,不由得抬起头来,仰视着崇祯皇帝,脸上真正出现了惊惧之色。不过在他的心中,还是在想着,该不会明国皇帝是给自己部族换个名字?比如那种带奴隶性质,或者彰显明国皇帝丰功伟绩的名字?
可谁知,就听崇祯皇帝忽然提高了点声音说道:“来啊,把他吊死在这谷口,让草原上其他部族看看,犯我大明者,这就是下场!”
“遵旨!”几名锦衣卫一听,立刻上前拖人。
古禄格都听傻了,直到被锦衣卫拖走,他才回过神来,连忙大声求饶,可是,压根就没用。因为他眼前的这个崇祯皇帝,其实来自后世,他的思维方式,和这个时代的人,或者说,和大明以前的皇帝全都不一样。
看着这一幕,郑崇俭和其他将领也都有点意外。他们发现,皇帝的表现,经常让他们猜不到!
但是,他们却很是高兴,特别是那些武将,当他们听到皇帝所说“犯大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更是激起他们身为武人的热血,这其中,也包括吴三桂!
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武人,谁不希望自己能勇往直前,披荆斩棘,进攻进攻再进攻;而不是据城而守,看着敌人在城外耀武扬威,防守防守再防守。
因此,就吴三桂来说,他在关宁的时候,就没有感觉过体内的热血,更多的是憋屈,还有一些阴谋算计。可是,这一次奉旨随驾出征,却是非常地畅快,皇帝旨意一下,轻松惬意地灭了一个蒙古部族,何等快哉!
他日要能为“犯大明者,虽远必诛”而践行,也不失为一件豪情万丈之事!
崇祯皇帝自己倒没想到说了那么一句话之后,会在武将中引起不少想法。此时的他,把战场上的事情交给了郑崇俭,自己在边上看着他发号施令,学着处理战场上的事情。
俘虏要安置,还有散布在黄土高原上的土默特部残余也要清剿,另外,还有入关的乌拉特部那边,也要去查探战况,看是否要增援等等。而这一切都搞定之后,按照皇帝的意思,是要快速南下,真正去平叛了。
在他们正在忙着战事收尾时候,李自成已经领着他的手下,迫于整个秦地边军集结的压力,果断放弃了占据的陕南的几个县城,干起了老本行,比原本的历史上,提前蹿入了河南。
不过,和以前有不一样的是,这一次,虽然他照旧裹挟了陕南这几个县的百姓,可他却做了承诺,说河南富裕,土地肥沃,他带着他们去杀贪官污吏,给他们分田地。
崇祯十二年,北方照样是大旱,陕西也是,因此,原本陕南的百姓都眼看着要活不下去了,说不定去了河南还有一条活路,因此,这一次,很多都是自愿跟着李自成走了。
事实上也是,自从这次李自成从商洛山中蹿出之后,就凭借着“均田免赋”的口号,开始追赃助饷,他的队伍就一下滚雪球般急速扩大,而后一发不可收拾,再也没有败过,越战越强,终于干掉了大明,却来不及转型,转而又便宜了满清。
这不,李自成到了河南,发现这里也是大旱,很多百姓都绝望着,听到李自成来会杀贪官,分田地,顿时,很多人都主动响应,里应外合之下,让李自成所部轻松就拿下了卢氏县城。
这卢氏县是属于峡州,也就是后世三门峡市所辖,属于河南府。北邻灵宝,东连洛宁、栾川,南接西峡,西南与陕西的洛南、丹凤、商南三县接壤,县城距峡州不到三百里。
首战告捷,让李自成所部上下都很是欣喜,这些为首的头目都感觉到了民心的重要性,当众开始审判县令,还有城内那些富户,最后全部杀头,抢了城里富户的粮仓,甚至还按照承诺分发了一部分粮食。
听着外面对闯王的称颂,县衙大堂内,一众人等都很是高兴,似乎一下忘记了刚在陕西时候那种面临的官军围剿压力。
“大哥,真有你的,没想到这一招竟然这么好用?”刘宗敏兴奋地对李自成说道,“按照这个形势,要不了多久,我们估计比以前的队伍还要多了!”
活不下去的,定义为自己人;还能活下去的,就是他们要打击的贪官污吏和地主豪强,自己人,可以领到粮食,贪官污吏和地主豪强,那就抢他们吃的,杀了他们,就这么简单!
李自成听了,呵呵笑着,他心中确实自豪。商洛山中的一年,并不是白待的,被他给琢磨出了这一招,如今证实有用了。
这一次,就连李过也跟着佩服说道:“叔,如此一来,我们入河南看来是走对了。这边的粮食多,人口也多,只要官军晚些对付我们,等我们壮大之后,我们也就有对付官军的本钱了!”
“对啊,如今应该马上出击,再去多打下几个城池才好!”袁宗第同样喜气洋洋,第一次感受到当流贼,竟然还受百姓欢迎,这在以前可是没有遇到过的。
这一次,他们每个人的手下,都分到了很多,虽然男女老弱都有,可人数多了,精壮汉子也就有了。根据他们以前的经验,只要多打几战,生下来的人就是军中的精锐了!
大堂内的这些人,都为他们目前的成就感到欣喜万分。然而,他们自然不知道,如果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其实他们蹿入河南之后所收获的,要比这个位面多多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时候,朝廷在杨嗣昌的提议下,又加征了练饷。有了这个名头,底下的贪官污吏再借机敛财,迫使原本能活下去的又一大批百姓活不下去了。
这些能撑到崇祯十二年的人家,一般都是生活条件不错的,很多都是有读书过的。可是活不下去了,那有没有读过书都没用,首先要解决肚子才行。因此,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就有读书人开始加入李自成的队伍了。历史上有名的宋献策和牛金星等人,就是在李自成这次蹿入河南的时候,成为他的手下的。
可是如今,没有练饷加征,不少百姓人家还能活命,而且朝廷大军闻风而动,甚至传闻御驾亲征。在一般老百姓眼里,跟着造反绝对没有活路。除了那些已经饿得活不下去的人之外,一般百姓,但凡还有一点活下去希望的,都不会主动去追随李自成。
崇祯皇帝虽然还没有到河南,可蝴蝶效应却实实在在地在影响了。
此时的李自成,听到手下人的恭维,很是高兴,他当然希望自己的队伍越来越大才好,因此,马上就和他们开始商议,接下来攻打什么地方比较好?
可就在这个时候,就见负责他们队伍哨探的高一功大步走了进来,一脸的严峻,向坐在主位上的李自成严肃禀告道:“大哥,皇帝确实御驾亲征,如今已经打听来天子劲旅的消息了!”
一听这话,刚才还热闹的气氛,顿时就突然凝固住了。所有人的脸色,顿时变得有点担忧,纷纷看向高一功这个乌鸦嘴。
:。:




崇祯窃听系统 235 十八子主神器(为五月月票七百加更)
只听高一功向李自成禀告道:“有从洛阳逃难过来的兄弟证实,磐石营大约一万人马已经进驻洛阳!”
“那还有呢?”刘宗敏见高一功说完之后就停住了,不由得连忙追问道。
皇帝御驾亲征,怎么可能只带一万磐石营呢?
高一功转头看了他一眼,摇摇头说道:“目前能确认的就只有这磐石营,对了,有传言说另外有一万多勇卫营赶往襄阳去了,这个基本上也是可信的。”
去襄阳,那就是去对付张献忠他们了。
对这一点,李自成不关心,他马上问出关心地问题道:“那还有天子劲旅呢?据说是三大营是不是?还有皇帝本人在哪里?”
高一功听了摇摇头道:“皇帝在哪里还不知道,一个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皇帝领着主力禁军在什么地方?”
这个时候的流贼,基本上没有什么消息来源,最多是老百姓的一些见闻,或者是抓住了当官的之后,逼问出来的一些消息而已。因此,对于有关朝廷的事情,可以说是了解得很模糊的。
虽然李自成这一支是被秦军给围剿,最后只剩十八骑逃进了商洛山中。但是,其他流贼,包括张献忠和罗汝才等有名的那些,都是被勇卫营追着打,最后迫于勇卫营的战力,才不得已投降了朝廷。这一点,他们是知道的。
因此,在天子劲旅之中,李自成这些人最熟悉的,就是勇卫营了。而磐石营嘛,没听过!
刘宗敏听了高一功的话之后,当即笑了笑道:“没关系了,勇卫营既然跑去襄阳,那皇帝老儿肯定也会去襄阳,他们的目标,肯定是闹得正凶的黄虎、曹操他们!”
谁知他这话才说完,就见高一功严肃了脸,转头看向他说道:“那你可知磐石营是什么兵么?”
“什么兵?总不可能比勇卫营还厉害吧?”刘宗敏不以为然地说道,“听都没听过,肯定是那种混吃等死的军队而已!”
作为常年的流贼,对于京师中的京营也是听说过的。按理来说应该是全天下最精锐的兵马,却是烂透了,连边军都比不上!刘宗敏觉得,这磐石营估计也和京营一样,所以才没有名气。
可是,高一功还是一脸严肃,看着他说道:“磐石营是由这次勤王的秦兵组建出来的,为首的两个总兵,一个是原来勇卫营的总兵孙应元,另外一个,你也非常熟悉的,就是小曹贼曹变蛟!”
大小曹,曾经是流贼的噩梦;大曹就是曹文诏,追着流贼砍,都不知道撵过在座多少人,逃过多少地方;到了后来之后,曹文诏的亲侄子,也就是曹变蛟追着流贼砍。就这一次李自成只剩下十八骑逃进商洛山中,就有曹变蛟的一份功劳。
听到他这介绍,刘宗敏顿时说不出话来了。不止是他,在场的其他人,包括李自成在内,全都说不出话来了。原有的勤王秦兵组建,领头的总兵还是两个煞星,在座的这些人,没有人狂妄到,觉得他们眼下的实力能打赢这个磐石营。
大堂内变得很安静,如此一来,外面热闹的声音反而显得更是响亮,不时传进大堂内。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自成忽然哈哈一笑,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之后,便对他们说道:“大家担心什么?再凶险的日子,我们都经历过了。如今天子劲旅还远在洛阳,我们就担心成这样,那还造反干什么,留在家里饿死算了!”
一听这话,大堂内的这些人一听,顿时哄然一笑,原本紧张忧虑的气氛,转眼就被李自成说没了。
“叔说得对,大不了一死而已,又有什么可怕的!”李过一脸佩服地笑着回应李自成道。
高一功也回过神来了,因为他而带来了严肃忧虑,此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也连忙表态道:“天下这么大,也就万把官军而已,大不了就由我去遛狗好了!”
“小曹又怎么样了,大曹还不是被我们灭了。”袁宗第跟着笑道,“回头,大哥带我们,把这小曹也灭了,让他们叔侄团聚如何?”
“……”
李自成面带微笑,就看着堂下这些亲信手下在一个个笑着说话,自己却没有再说了。
虽然大堂内的士气已经提起来了,可是,他心中却还是忧虑的。
手下这些兄弟,不是农民就是边卒出身,连个字都不认识,遇到提刀子捅人的事情,一个个都不逊色;可考虑事情,出谋划策却是有点强人所难了。就这大堂内,还是自己在当驿卒那些年,识得几个字,听多了一点见闻,主意会比他们多点。
想到这里,李自成就发愁,自己的卧龙会在哪里呢?要是真有这样的人,不要说三顾茅庐,就是三十,三百顾茅庐,那也肯定去了。
半天之后,他们商议的对策,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而已。
这些头目各自散去,表面微笑的李自成,带着心思,也走到街道上散散心,顺便巡查下全城的情况。
如今的卢氏县城街上,全都是拿刀带枪的,一群一群的,个个兴高采烈,仔细听去,不外乎在说什么好吃的,还有哪家被他们给抄家了,又抄出多少值钱的东西之类的话题。
对于这些,李自成是乐于见到,也是他刻意引导的。想要吃饱肚子,只有两个时候,一是上阵厮杀之前,二是打下城池。
不过,一路上见到的,当然也不止是这些。还能看到他的手下押着一些人经过。有城中富户,也有衙役吏胥,一般来说,当家的男人都会杀掉,只有那些家属才会押在军中备用。
看着这些,李自成的心情又好了一些,至少在眼前,所有人都还听他的,这里是他的地盘。
忽然,他听到前面传来吵闹的声音,抬头看去,却见几个手下正围着一个拿着长牌子的中年人,在推推搡搡,其中一人,甚至有想动刀子的意思了。
如果换成以前的话,他可能不会有多大反应。可经过刚才大堂上的一番思绪之后,立刻敏感地得到一个结论,那个人应该是个有本事的人。
于是,他立刻大喝一声道:“住手!”
李自成的声音有点大,那边的人听到这喝声,不由得都停止了动作,转头看了过去。
此时的李自成,身上并没有穿甲胄,只是穿着一身锦衣而已。
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流贼的队伍中,更可以说是激流的兵了。除了那些精锐能活下来之外,普通的流贼,换得不要太快。
李自成从商洛山中出来之后,队伍急速扩大,普通流贼,还真不一定能认得他这个贼首。而这几个在街头做事的流贼,刚好就是新来没多久,不认识他的。
不过李自成身边跟着亲卫,一看就知道是个头目来的。因此,这几个普通流贼见了,连忙老远就见礼,显然对于军中头目还是很害怕的。
“怎么回事?”李自成快步走了过去,一边喝问,一边开始打量这个中年人。
只见他手中握着的长牌子上,写着“仙人指路宋半仙”七个字。不用说,这个中年人,是个算卦的算命先生,算是周皇后他爹周奎的同行了。
刚才李自成之所以这么激动,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个宋半仙长得好矮,可看着仙风道骨,一看就觉得是有本事的人。
1...96979899100...4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