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窃听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叫天
再说中军帐中众人听到卢象升的话,都站了起来。提前就提前些了,不就是天气冷一些么,当兵打仗的,这点算得了什么!
可就在这时,忽然门口急匆匆地进来一名将士,大声禀告说,从城里出来了一大群文官武将,已经到达检阅台那边了。
这个消息,让中军帐中的人都不由得楞了下。
如果说武将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时反应不过来的话,在场的文官,却是一下就明白过来,大概是怎么回事了!
顿时,孙传庭第一个没有忍住,皱着眉头冷声喝道:“这是什么意思?不是时辰未到么?他们就先到了,合着让别人以为我们勤王军居功自傲,居然让满朝文武在等了?”
洪承畴以前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一直以来,他和文官都会保持比较好的关系,这也和他平时就注意自己在官场的关系有关。这一次,和卢象升、孙传庭混在一起,就被波及到了。
他当然也明白了那些人的用意,便立刻说道:“不能耽搁了,趁着皇上还没到之前,我们快点出发,将功补过就是!”
听着他们的对话,那些武将基本上也明白大概是怎么回事,顿时一个个都是满面怒容。
他们这些武将,其实就烦背后使阴招的人,特别是那些文官。可没有办法,文贵武轻,他们对上文官,就压根没有发言权,更何况眼前还是满朝文武。
军中监军见了,心中也是不满,这是把他们也都算计进去了。不过幸好,那些文官可管不到他们。他们在军中待久了,又是打了大胜仗的前提下,自然和军中将士感情更好一些。
因此,王承恩第一个开口说道:“别理那些文官,只要皇上不那么认为,我们就不会有事。如此大的胜仗,该有的赏赐都不会少的。”
说到这里,他看向卢象升,心中却是明白,他们这些宫内的人不会有事,军中将士可能赏赐会受影响,但卢象升这个主帅,却一定会受到影响了。
卢象升却是一脸平静,至少表面如此,从容地说道:“传本官军令,全军带上战利品,押上俘获的建虏,出营!”
“遵命!”所有人都是一起抱拳领命。隐隐地,心中都带了一点气。
可就在这时,忽然又有人进来禀告道:“报,皇上御驾已至!”
一听这话,中军帐内的众人,不由得都是一愣,随后一个个的心情都是沉重无比。皇上竟然都已经到了,那自己这些人的居功自傲就跑不了了。天底下,还有让皇上等得事情?
这个时候,也容不得他们犹豫,立刻先整军出营再说。
而在检阅台上,崇祯皇帝发现勤王军竟然还没在,听着薛国观说了下事情原因,心中便明白,绝对是没通知到,或者通知上出了问题。
呵呵!崇祯皇帝心中一声冷笑,看来大明的文官,内斗内行,什么手段都能用!不就这点破事么?还以为朕是以前那个崇祯皇帝?等着看好了!





崇祯窃听系统 171 威望反而更上一层楼
“呜呜呜……”
悠扬绵长的号角声,在军营中响起,而后就见军营大门大开,一队队地大明将士,身穿红色鸳鸯战袍,就犹如一条红龙,往检阅台这边开来。
为首的是三名穿着大红绯袍的文官,在他们的身后,都竖着旗号,老远看去,就能知道当前那人是此次勤王军统帅卢象升,再后面那人是三边总督洪承畴,最后一位封疆大吏自然是陕西巡抚孙传庭了。
在三位统帅之后,是各军的明军将士。走在最前面的,军服颜色陈旧,一看就是修修补补三年又三年地那种,不用说,这肯定是秦军将士了。如果熟悉这支军队,就能从营中主将旗号加以佐证。
在他们的后面,才是天子劲旅勇卫营的将士。他们的装备精良度,一眼就能看出来,比之前的秦军要好多了。
当然了,除了秦军和勇卫营之外,其实还有卢象升麾下的几千人马。只是人数太少,也有点不显眼。此时走在队伍的最后,单独列阵出来,倒也能让人看到了。
他们的战绩,相对来说,没有秦军和勇卫营耀眼。但不管如何,他们的功劳,其实也是不可忽视的。这支军队,就是天雄军残部和杨国柱、虎大威余部。
天雄军是步军,在救援卢象升的时候,打残了。虽然也参与了天津之战。但他们就是被安排在天津城内守卫,并没有出去死战。只是在最后时候,曾去支援过卫河阻击战,后面的功劳并不大。
而杨国柱和虎大威的手下,保卫贾家庄一战,也已经被打残,剩下的兵力,从骑军一下变成了步军,最后虽然参与了天津之战。可他们是在洪承畴麾下当作正规骑军所用,因此当他们投入战事的时候,战事就算结束了。人数太少,以至于没有什么名声。
对于这个出场方式,是卢象升拍板决定的。
既然他们认为勤王军居功自傲,那就按战功来说话便是!
从军营那边就一直排队在道路两边,看着勤王军走出了大营的百姓,一个个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在他们想象中的天兵天将,怎么就和普通人差不多?是不是哪里搞错了?
看看这些秦兵,其中不乏瘦弱的,年纪偏大的,年龄偏小的。就这样的明军,竟然野战打赢了建虏?这简直不可想象!
不过虽然不懂军中事情,可他们也能看出来,这些将士确实与京师看到的那些军卒不同。这个不同,不是身体强壮与否,而是这些将士身上的一种精气神,是京师那些军卒所没有的。
“看到没有,这就是天兵天将的风范,一看就知道,这是精锐之兵,无敌之师了!”
“可不是,你看他们走路,压根就没看我们,有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刚才我刚对着他们正面的时候,从心底冒出一股寒意!”
“呵呵,告诉你,这就是杀气了。这都是见过血的,谁手中没有几个首级的,剿灭流贼,打败建虏,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
“……”
相对于大部分普通老百姓的感受,那些书香门第的人,他们的感受就有点不一样了。
“看到没有,本公子冲他们微笑示意,竟然理都不理,哪怕转头瞄一眼都没有!啧啧,看来是牛了啊!”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感受啊!要我说啊,他们果然是居功自傲,这下不会假了吧!”
“嘿嘿,皇上来了他们都没出营,这也太居功自傲了吧?虽然确实是有本事的,可本公子觉得还是有点过份了!”
“……”
而在临近检阅台的两侧,站着文官武将,在他们的队列中,看着卢象升等人领着勤王军过来,不少人都看起了笑话。
让大明皇帝等你们这群武夫?呵呵,等着瞧吧!好好地一场大功,回头上嘴唇和下嘴唇一碰,嘿嘿,少一半都算是好的。搞不好,甚至在圣心留下居功自傲的印象,回头就会被好好收拾一顿。
大明需要的是听话的武夫,而不是居功自傲,倨傲不逊的统领臣子,历朝历代以来,很少有皇帝能容忍的!
他们这么想着,同时也暗暗地去偷看皇帝的脸色,却有点意外地发现,好像皇上并没有发怒的样子。
这么轻视皇帝,皇上竟然不发怒?看来皇上的城府,果然是越来越深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如此大众广庭之下,就算皇上不发飙,可大家都看在眼里了,皇上也要脸面的吧,回头议论起来,就算是皇上,肯定也要处罚一二。否则的话,其他统兵臣子都有样学样,皇帝还能有威信么?
就在他们想着的时候,忽然崇祯皇帝转身对随伺身边的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低声说了几句。而后,就见李若琏立刻下了检阅台,翻身上马,迎着勤王军过来的方向疾驰而去。
看到这动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不少人想着,该不会是锦衣卫指挥使要前去问责卢象升等人了吧?
卢象升他们自然也看到了锦衣卫指挥使飞驰而来,顿时,他们虽然心中已经有了心理预期,准备坦然面对这一切,迎接背后捅来的一刀,可不管怎么样,心中都微微有点紧张。准备据实上奏,是通报时辰的人说晚了一个时辰。
可他们没想到,锦衣卫指挥使飞驰到他们跟前后勒马停住,还没等他们说话,便大声说道:“皇上旨意,众将士百战沙场归来,解救大明百姓将近二十万,杀伤杀死建虏近三万,乃我大明从未有过之大胜。如此大捷,朕岂能让有功将士在战后再受严寒之苦!特旨今后,凡有大功将士,皆按此例,检阅者,上至朕,大明皇帝,下至文武百官,皆要先行到达,以示对前线浴血杀敌之保家卫国将士的敬意,钦此!”
这份旨意一出,之前板上钉钉,出阴招按了勤王军一个居功自傲罪名的事情,立刻就变了性质,勤王军晚出现不再是居功自傲,而是变成了皇上的旨意,并且这是皇帝特意奖赏给勤王军将士的。甚至这样晚出现,以后还要成为惯例。
不得不说,所有人对这份旨意都感到很是意外!
其实,这种事情,对于后世的人来说,不要太正常了。检阅军队时,军队不会首先出现在受阅场地,而是在看不见的地方预备。就犹如勤王军早已在军营中准备就绪一般。而检阅者,则反而是早早到达检阅场地,等待检阅的开始。
就这么着,从崇祯十二年二月的这次检阅开始,检阅的形势开始向后世的方式发展变化了。
而勤王军中,卢象升等人心中其实清楚,之前的怠慢,就算他们如实上奏,按照他们所想,就算最终有军中太监证明,皇上知道此乃误会。可大众广庭之下如此怠慢皇帝,不明真相的百姓可不会这么看,皇帝说不定心中就会有疙瘩了。哪怕事后查清,确实如此,也没法挽回这样的印象。因为皇上不会承认自己心中有疙瘩,只会藏在心中。
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了,那就是有了,真得是非常损人的阴招。
然而如今,皇上旨意一出,说明皇上压根就没有介意这样的事情。皇上非常地肯定他们的功劳,对于一些见不着台面的阴招心知肚明,反而借机当众夸奖了勤王军的大功。
顿时,卢象升也好,还是洪孙两人也罢,甚至是当时在中军帐中知道了阴招的那些军中将领,无不对皇上开阔的胸怀,临阵机智的处置方式,感到由衷地敬佩。
此时此刻,他们立刻想起了皇上之前的好。就感觉如今的皇上,果然是一如既往,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使得他们能安心打仗之事。
有如此护卫照顾他们的皇上,岂不是邀天之幸!有这样的皇上,这条命交给了皇上又如何!没有后顾之忧的打仗,实在是作为臣子、将领的最大幸运啊!
如果说之前的时候,还是在卢、洪、孙三人的解说提醒下,军中这些将领才知道皇帝好的话,此时此刻,他们自己也亲身体验了一把皇帝对他们是多么地好!
士为知已者死!这种感觉,可不再只是文官所有,勤王军中的武将,此时此刻,也有如此感觉,特别是秦军将领,更是如此。这个时候,他们更是期待,自己能成为天子劲旅中的一员!
而勤王军中的普通百姓,虽然他们之前不清楚就出营这么一个事情,就已经被人阴招对待了,可这不妨碍他们听到皇帝的旨意之后,觉得自己拼死厮杀所得来地功劳被皇帝当众承认,并给予很高的待遇,也同样是欣喜万分,感觉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值了。
就只是这么一道旨意,整个勤王军,上上下下立刻又有了新的变化。甚至连一般人都感觉到了,这支勤王军的精气神,又再次提高了很多!
一路行进,路过那些文武百官面前,卢象升等人压根理都不理,甚至连一向注意自己和文官保持良好关系的洪承畴,这一次也没有理他们。此时的他们,眼里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崇祯皇帝!
行进到御前位置,卢象升率先翻身下马,用军中礼制,单膝跪地奏道:“微臣已驱逐建虏,前来复旨!”
卢象升其实没有官职,他的官职是临时加派的,统领天下勤王军,为了这个差事,就给了他一个虚衔,就是领兵部尚书职。实际上真正的兵部尚书,做着兵部尚书地事情,是另外有人。因此,卢象升要为他专门干得这件事情回复旨意。
紧随他其后,三边总督,这是实打实地职位,当然,他的头衔,其实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包括孙传庭当陕西巡抚,也是御史头衔,领得是陕西巡抚的实职。
洪、孙两人也跟着参见皇帝,回复勤王旨意。
在他们的身后,秦兵、勇卫营、天雄军等等,皆是单膝跪地,就犹如这条出营之红色巨龙,匍匐到了皇帝的脚下。
与此同时,专门押解俘虏的将士,也两人一组,押解着被俘的建虏,推到御前,强制他们跪在皇帝脚下。一共是接近一百余人。还有鞑子的各色旗帜,军中旗鼓,更是有一堆,也被展示在御前。
至于杀敌之首级,自然不可能带来这里了。否则几万个头颅,会堆成啥样?过了这些天,哪怕是天冷,也会发臭的!
不过就算如此,所有京师的百姓,其实还包括文武百官,这是第一次真正见到被俘虏的鞑子,一时之间都有点好奇,盯着看,同时心中也有点恍然大悟,原来鞑子长得是这样的。
为了展示这些鞑子,他们的军服自然不会剥下来,只有军帽特意去掉,露出了他们特有的金钱鼠尾,享受寒风的吹拂!
不得不说,鞑子确实身材普遍比较高大,一个个都是比较壮实的那种。一百来人,皆是真鞑子。天津之战,抓到的俘虏不少,御前献俘,勤王军都不屑用那些二鞑子充数,这些鞑子,可都是实打实的鞑子。
相对这些鞑子来说,勤王军中,特别是那些秦兵,不少人的体格,还真比不上这些鞑子。不过这又如何,还不是成了大明的俘虏!
围观的百姓,此时忘记了之前的一切,都是笑呵呵地对那么多鞑子指指点点。面对鞑子,不再是畏惧的心态,而是胜利者的姿态。不知不觉间,对于鞑子的恐惧,无形中都不见了。
鞑子押解到御前时,自然也有专门大嗓门地人,会特意介绍此次的战绩,解救百姓,击毙多少鞑子,活捉了那些鞑子等等,都会在这种公开场合禀告于皇帝。
这些俘虏中,身份地位最为贵重的,乃是鞑子镶白旗的固山额真,是满清八大臣之一,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首额亦都第八子,也就是满清前锋主将图尔格。在原本的历史上,两年后,就是图尔格领军再次入关劫掠,破六十七县,最后还被封为三等公爵。
这可是鞑子崛起之后,抓到的最高地位的鞑子,所有人,再次震撼于这次勤王军的大捷,可确实从未有过之大胜!
不过此时,这支立下从未有过之大捷的勤王军,却都跪在皇帝的面前,眼中皆是崇敬之意,就犹如子女跪在爹娘面前,把自己的成绩摆出来让爹娘知道一般。
化解了一个区区阴招,反而使得崇祯皇帝在军中的威望,更上了一层楼!
:。:




崇祯窃听系统 172 军功章(为月票300加更)
崇祯皇帝扫视着检阅台前无数的勤王军将士,从他们的目光中,他忽然读懂了他们此时内心深处地感觉。
说句实话,这一点他倒是没想到,竟然会赢得这些将士们如此地尊重!
不过回头再想想,好像能有这样的效果,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要是以前的皇帝,对军队都是这么好的,那么崇祯皇帝做了这个,就并不会有这样的效果了。可是,不但以前的皇帝,包括文官,到底是怎么对待大明将士的,从欠饷一事上就能看出一二,更不用说其他了。
如此一来,在崇祯皇帝觉得这个事情并没有非常特别地情况下,却一下引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不就是在情理之中了么!
得到这个结论,崇祯皇帝特意看向曹变蛟、贺人龙等人,他发现,这些将领也和其他将士一样,看着自己的眼神中都是崇敬之意。
忽然,他心中一动,之前自己还担心整编这支勤王军的时候,革除家丁制,重新归为正兵制,有可能不会那么容易。但是此时,他却觉得,好像不会有障碍了。要能这样,就最好了!
崇祯皇帝心中在想着这些的时候,勤王军终于把所有的战利品都献了上来。
一排排地金钱鼠尾按跪在那里,一面面的建虏旗帜插在前面,还有锣鼓号角什么的,等等都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将士,几乎是一起大声吼了出来。
看,这是勤王军的功劳,看,这是献给大明皇帝的礼物!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紧随其后,文武百官,还有无数的大明百姓,都不约而同地跪下齐声高呼。
大明的军威摆在这里,皇上的威望威压所有人的心头!
此时此刻,天地间,就只有崇祯皇帝一个人站着,其他人莫敢与之平礼。
“平身!”崇祯皇帝扫视四方,伸出双手,大声说道。
第一次,他算是领略了皇帝为天下至尊的感觉。不得不说,这种感觉真好!
随着皇帝的旨意一下,勤王军将士、文武百官以及京师百姓都先后站了起来。没人说话,因为他们都知道,接下来是大明皇帝说话的时候。
崇祯皇帝扫视四周,忽然,却说出了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话。就听他问勤王军统帅卢象升道:“此次战事,那些受伤的将士呢?”
卢象升听了一愣,那些伤兵自然是在军营里面的。这次皇上领文武百官检阅军队,还有无数百姓围观,他们自然不好出来啊!
虽是这么想着,卢象升还是立刻回奏道:“陛下,皆在军营中休整养伤!”
崇祯皇帝一听,断然下旨道:“战事的胜利,是他们拼死厮杀换来的,有他们的一份功劳在,这次的检阅,又怎么少得了他们!传朕旨意,只要能动的,不影响他们伤势的,就皆来受阅。朕要亲眼看看,亦要让文武百官、京师百姓都看看,他们为了驱逐鞑子,解救百姓而做出的努力,他们都是我大明的好男儿!”
听到这话,近处的那些勤王军将士,比如曹变蛟、贺人龙等人,在稍微一愣之后,不由得很是吃惊。
不过他们还没反应过来,离皇帝最近的太监中,高起潜想着在皇帝面前表现下,以挽回之前好像有点失去的圣心,便低声提醒崇祯皇帝道:“陛下,受伤将士怕是有碍雅观,不大好看!”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立刻便训斥道:“有何不好看,缺胳膊断腿么?那是他们为大明征战的证明,是他们英勇奋战的正面,有何不好看的!”
说到这里,他抬头看向那些军中将领,大声问道:“何人去把那些英勇作战的将士请来一见,此次战事的荣耀,当有他们的一份!”
“末将愿往!”曹变蛟立刻激动地大声回应道。
“末将愿往!”贺人龙涨红了脸,抱拳回应道。
“末将愿往!”黄得功是“啪”地一声,用力抱拳,大声回应道。
“……”
看着一名名武将都站了出来,崇祯皇帝点点头,当即吩咐道:“好,就由众卿带些人去把受伤将士请来,朕在这等着。不用急,不要让影响伤势!”
“末将遵旨!”曹变蛟等人齐声回应,而后,就近招呼了同样激动着的袍泽,立刻离开检阅台前,往远处地军营狂奔而去。
看到这一幕,高起潜不敢再说话,心中一声苦笑,皇上不按常理做事,自己一个马屁拍到马脚上了。早知道的话,还不如不说了。
他在苦笑的同时,卢象升等人看向崇祯皇帝的眼神,却更是透着敬佩了。因为他们几个都知道,皇上放下了架子,只是这么一等,就赢得了军心。
皇上这前前后后的一系列事情,肯定会使这支勤王军为皇上上刀山,下火海,绝对不会皱下眉头的了!
毕竟,皇上竟然如此看重受伤的将士,这对军卒来说,谁不喜欢?谁不高兴?每个将士都有可能会受伤,又有谁不担心受伤之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可是,如今这一切地担心,在此时此刻,都已经被他们抛之脑后了。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就算受伤了又如何!皇上如此重视,难道日子还能差了?
远一些的文武百官,和更远的京师百姓,因为没听到皇上的话,对于那些勤王军将士忽然向远处军营狂奔而去,一时之间都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由得窃窃私语起来。
崇祯皇帝却没有管这些,趁着等待的时间,下了检阅台,就走向勤王军将士中,一个个就近的检阅起来,似乎要把每个将士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而此时,在远处大营,留下的受伤大明将士们,自然不会甘心躺在营帐内。那些能动的伤卒,纷纷拥到军营栅栏侧,隔着栅栏望着远处的盛况,心中自然非常羡慕,同时也都聊了起来。
“这么大的盛况,这辈子还真是头一回见,真是可惜了!”
“可不是,我们这些大头兵,什么时候被人看得起过?可这一次,皇上检阅,文武百官陪同,整个京师的百姓围观,要是能那么一站,这辈子都够说道了!”
“呀,真是不走运啊,老子被鞑子砍了一刀,结果错过了这么好的事情!”
“……”
看着外面,眼神中都是羡慕;互相讨论着,无不遗憾万分;就在他们的讨论声中,有一人看向一名高大壮实的汉子道:“我说韩百户,你怎么不去?胳膊受伤,应该看不出来吧!”
韩百户,也就是韩乐宇,在卫河之战中被鞑子射了一箭。高青菊帮他包扎,结果一个官家小姐,又那懂得这些,没包扎好,伤势也就好得慢。原本以为没什么,有官家小姐服侍,嘿嘿,乐意!结果没想到,却是错过了这么一个好机会。
1...6162636465...4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