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窃听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叫天
说到这里,孙传庭看了一眼方阵前面的那些将领,而后又继续大声喊道:“皇上对此战寄予厚望,尔等该都知道,我等是如何到达这里的!皇上一直关注,此战所立之军功,皆会呈报御前。凡立下大功者,尔等也应该知道皇上亲口之承诺。”
他指得是当日秦军赶到京师郊外时,崇祯皇帝视察时所说得那些话。秦军将士,当然都能记得这事。而勇卫营的这些将士,和秦军相处多日,自然也从秦军同袍这边听说了。
秦军之前的时候,还歼灭过五千左右的建虏步军,原本在对战建虏的时候,心理的劣势就已经不明显了。如今加上孙传庭这么一鼓动,就更不一样了。
因为他们都不识字,而中丞大人是进士出身。对他们来说,中丞大人的学识肯定很厉害,通古博今。既然他都说了,像如今这样半渡而击的战事,就没有失败过。一听到这样的话,这些明军将士们的信心一下就增加了不少。
由此,天津城内的明军将士们,在听到中丞大人说自古以来这样的战事必胜,又想起皇上说得那些话,顿时一个个浑身充满了劲,都期盼着这一仗快点打。
“封妻荫子,封侯拜将的机会,本官已经给你们了。接下来,就看你们自己的了!”孙传庭说完这些之后,便转头向边上的军卒命令道:“点狼烟!”
城外卫河,三条架设起来的通道,除了最左边,离天津城最远的这条一直在过车辆之外,其他两条通道都是麻木的大明百姓,被满清鞑子催着,下意识地紧跟前面的人而已。
忽然,走在边上的一个女人被人一挤,顿时站立不住,掉下了通道,落到冰面上,摔了一跤。想再爬起来,却脚下一滑,又跌倒了。
在她的不远处,有一个冰窟窿,可以看到露出来的冰水中,有尸体浸泡着。边上不少地方,都有大明百姓的尸体,都是掉落下去的,身上插满了箭。
那个女人意识到了什么,连忙转头看去,只见岸边已经有建虏鞑子举起了弓箭。
“不要!”她吓坏了,急忙想爬起来,可因为她乱爬的原因,又离冰窟窿很近,那冰窟窿附近的冰面,似乎有继续裂开的痕迹。如果她慌张乱来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冰面裂痕越来越大,那样会威胁这架起来的通道,而这,就是建虏鞑子发现有人掉落之后,直接射杀避免破坏冰面的原因。
或者是见多了掉下冰面的百姓被射死的情况,通道上走着的人,就没有一个人停下,哪怕看一眼都没有。这女人有点绝望了,知道自己会被射死在那里,忍不住悲从心来,顿时泪流满面,喊起了“爹,娘,女儿来见您了……”
不过就在这时候,忽然一杆长枪伸到了她的面前,同时有人骂骂咧咧地说道:“臭婆娘,不想死就快拉住了。”
那女人一见,喜出望外,连忙一把抓住了枪杆子,而后,通道上的那人,就这样拖着她,赶紧往岸上走。
举着弓箭的鞑子,看到有人竟然把那个女人给拉走了,也就放下了弓箭,同时骂骂咧咧的。
在这个过程中,倒是有过往的大明百姓,有点反应,看了下那个救人的,发现是个二鞑子,便又连忙低着头,重新恢复了麻木的表情。
到了岸边,那女人放开长枪杆子,爬起来,连忙想道谢一声时,却忽然发现,救自己的这个人,竟然是个二鞑子,还是害死自己大姐的二鞑子。顿时,感激地脸色一下又没有了,低着头,就准备走进人群中。
而在边上监督大明百姓的那些二鞑子,却有人看不过去了道:“呦,你这个臭娘们,伍大人救了你,竟然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
这个伍大人,自然是伍忠了。而这个女人,则是高青雪的妹妹。就剩这么一个了,其他的都死了。
伍忠听了手下二鞑子的打抱不平,正想说话时,忽然眼角瞅见什么东西,连忙转头看去,就只见天津城中,有三股烟升起,很浓,且越升越高。
这时,不少人都看到了,纷纷转头看过去,看着这个突兀出现的情况。
二鞑子中,有不少都是见过这种烟的,这一看之下,顿时吃了一惊道:“狼烟!”
“对,没错,就是狼烟!”
“咦,这里又不是边关,怎么会有狼烟呢?”
“对啊,狼烟都用在边关烽火台传讯息用的,难道天津城里的明军是要传什么消息么?”
“……”
听着他们的话,连不少麻木绝望的大明百姓都不由得抬头看去。看着那狼烟,眼神中带着一丝期盼。
这狼烟突兀而来,难道是朝廷派军队来救人的信号么?
然而,一有了这个念头,就又很快熄灭了。谁都想被朝廷军队救下,谁都不想去辽东为奴为婢,可朝廷军队又怎么可能跑来这里救人呢?
伍忠也是疑惑,不知道建虏来这边都两天了,怎么才升起狼烟?
正在疑惑间,忽然,天津城门突然打开,一队队地明军竟然冲了出来。只要在军中待时间长一点的,立刻就能发现,这支出城的明军,绝对不是地方卫所的军队,而是一支装备精良的精锐。
虽然天津城那边,有建虏鞑子在那防着,可他们也没想到明军竟然会冲出来,一时之间,措手不及,没能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而那城门洞里似乎有无穷无尽地明军,就那么源源不断地拥出来,列阵直往架在卫河上的这三条通道方向冲来。
看到真有明军冲出来和建虏打仗,顿时,不少百姓露出了期待之色。他们心中渴望朝廷军队能打赢建虏,把他们都救回去。
可是,朝廷军队似乎就没有打赢过建虏,更有一些消息灵通的,更是知道什么建虏野战无敌的传言。因此,他们虽然期待,可心中却没有多少信心。除了在心中向满天神佛祈祷朝廷官军能赢之外,就只有停在那里旁观了。
这个时候,就连那些二鞑子也是,都站在那里,看着天津城外的大清军队,已经在整队准备迎过去,而明军也勇往直前地冲锋,两军很快就要撞到一起了。
谁胜?谁败?
大明百姓、二鞑子们,很显然都认为满清军队能赢。然而,在卫河南岸中军帐内的多尔衮闻报连忙出来一看,顿时脸色一变,立刻下令道:“快,传本王军令,立刻派精锐步卒增援对岸,把通道上的那些汉狗都射杀了,快点腾出通道!”
听到这话,他身边的亲卫立刻去传令。而留着的亲卫就奇怪了,其中一人仗着自己得多尔衮欢心,便不解地问道:“主子,我们大清在对岸有二万左右的军队,难道还怕了这些明军而已?”
其他亲卫听了,也都点点头。在他们看来,大清军队对上明狗,至少要按一打三的比例算的。如今在河对岸有两万左右军队了,至少明军要来六万左右才是大清军队的对手,如此,还用这么急着往对岸增援么?
这些亲卫,都是多尔衮的心腹。此时的他,见他们都不解,便紧皱着眉头给他们解释道:“明军起狼烟,必定是传讯用,周围肯定还有明军埋伏着,这是其一。”
说着这话的时候,他心中也有点奇怪。大清军队在河对岸,也是有探马四出的,明军如果看到狼烟赶过来的话,除非是骑军,否则步军的话,早就被探马发现了。可是,他和明国交手也不少了,自然知道,明国其实缺马,就算有骑军,又能有多少骑军?两千,三千?就算是五千,那也顶天了吧?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天津城又不大,兵力也有个上限,两者相加,明军的兵力,最终也还是有限,一旦自己这边增援,明军反而是来送死的了!可明军主帅有这么笨么?
心中有疑惑,想不明白,同时还在继续给他的亲卫解释道:“第二,明军竟然敢主动出城攻击,肯定是有一定把握的。你们看,这出城的明军,看其行进冲锋,都保持着阵势,由此可见,此乃明国精锐之兵也!这……”
如果岳托在这里的话,可能一下就能认出对面冲出来的乃是秦军。多尔衮没见过,一时之间也没想到,毕竟在他的印象中,秦军应该是在后方跟着的。
可是,下一刻,他就看到跟在秦军后面的那支军队,他很熟悉,是在济南府那边给他印象深刻的那支军队,明国皇帝的禁军勇卫营。顿时,他在给亲卫做解释的话,一下便断了。既然勇卫营在这里,按前面这支精锐,就肯定是那支秦军了。
多尔衮到这个时候,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勇卫营和秦军会出现在天津城内。明明比他们要落后很多的,怎么就到了大清军队的前面去了呢?
虽是如此,却不妨碍他对局势进行判断。就见他立刻转头命令道:“快,立刻派巴牙喇过河,夺取通道控制,决不能被明军把通道毁了。”
多尔衮很显然不看好对岸那支部署在天津城外的军队,觉得他们肯定抵挡不住明军。又觉得普通军队杀过去,都不一定能保住通道,就直接用出了自己手中的王牌。
然而,在之前的时候,没人认为会有战事,因此谁也不会披着三层甲,随时做好打仗的准备。巴牙喇兵要出击,那也得要又时间准备才行。
就在这时候,天津城外的两支军队撞在一起了。顿时,红色和黑色的阵型,一下就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卫河北岸,撒在四处看押大明百姓,还有四处警戒的满清军队,全都立刻开始集结起来,起头目是满清前锋主将图尔格,立刻开始指挥,抽调一部分兵力赶去支援天津城下的战事。
然而,明军源源不断地开出天津城,前面秦军的攻势被阻,后面的勇卫营就立刻从边上杀了过去。为首的那个明将,在亲卫的护卫下,简直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在他的面前,几乎就没有一合之敌。只是一会的功夫,就把面前建虏军阵杀了个对穿。
浑身鲜血,就犹如从血海中出来一般。在他的身后,一杆大旗迎风飘扬,上面绣着着一个“周”字,这员明将,就是勇卫营中的悍将周遇吉。
杀了对穿之后,周遇吉立刻领着手下直奔卫河岸边。他的任务,在事先出城之前,孙传庭就特意嘱咐过,一定要他第一时间打下三条通道,不让河对岸的建虏有增援的机会。
这时候,整个卫河北岸,就有点乱了。
已经过河的人畜和物资,大概是建虏掠夺的一半左右,二十来万,那也是相当大规模,无数的人了。被运送物资财富的车辆围着,而满清军队散布四周,他们要集结,就要绕着走;要增援卫河这边,也要绕着走。可以说,满清军队掠夺去的人畜物资之类,在这个时候,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另外,虽然有两万人马左右,可其中有不少是二鞑子,而且还要留下人手看着明国百姓,就不可能一下把两万人马都派去增援。
但是,满清军队有一个优势,他们有骑军。而图尔格第一时间,就是把骑军给派出去增援了。虽然要绕路,可对于骑军来说,并不需要多少时间。
这卫河北面的一仗,刚开始这会,明显是明军占优势。可是,等到满清骑军增援过去之后,战事胜负就不好说了。而如果明军来不及占领三条通道,让南岸满清军队增援过去的话,那就必败无疑了。
:。:





崇祯窃听系统 163 腹背受敌
伍忠和其他人一样都在看着这场战事。他们这些二鞑子,是最没用的二鞑子,多是在关内投靠了满清的那些,还不是已经在关外待久了,做了很长时间包衣的那些。
也因此,他们分到的差事,都是苦差事,一路上要看押大明百姓,没得休息。也正是如此,如今战事一起,谁也没有顾及他们,没人给他们传军令。
伍忠是锦衣卫的人,自然认得从天津城里面冲出来的明军中,有勇卫营的人马。虽然他搞不明白为什么勇卫营会在天津城内,可这不妨碍他想明军取得胜利!
因此,他环顾四周,发现建虏鞑子在增援时,心中就急了。
刚好这时,周遇吉杀穿了建虏军阵,往他们这边而来。他边上的百姓,明显起了骚动,只是畏惧边上都是拿着刀枪的鞑子,也是一路上被鞑子杀怕了,一时半会就没有反应。
伍忠见此,忽然心中一动,立刻大声喊道:“明军要冲过来了,快,都过来结阵,否则明军冲过来就是个死!”
说着话的时候,他就开始指挥了起来。然而,周边的这些二鞑子,那会什么结阵,听到招呼,连忙往他这边赶过来,却又慌里慌乱的,结阵没结成,反而乱成了一团。
看到周围的鞑子没了,有些明国百姓的胆子顿时大了些,看到某个方向没有鞑子,就有不甘心去辽东的百姓,忽然撒腿跑了起来。
也亏了建虏为了让他们赶路,因此多发了一点吃的,他们还能有力气跑路。
伍忠看到这个情况,他一边冲过去抓人,一边大喊道:“快,不能让他们跑了,快抓人啊!”
那些二鞑子原本就晕头晕脑地,听到这个喊声,就又不结阵了,赶紧跑去抓人,慌里慌张地,还发生了彼此相撞,或者你拦住了我,我拦住了你的事情。
人是群体动物,都有一种盲从性。这个时候,看到有人跑了,顿时就犹如一根火柴,落到了秋季的草原上,顿时就燃起了所有大明百姓的希望之火。
谁也不愿意被抓去辽东,此时有了机会,鞑子又不在身边,不跑还待何时,于是,就犹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发生了连锁效应。卫河北岸将近二十来万的大明百姓,就从伍忠身边的这个点开始,一下四散而逃了。
伍忠自己一个箭步,扑倒了边上想逃的那个女人,同时大声喊道:“别跑,谁都别跑。”
原本有人是想直接动刀枪的,可看到伍忠这边把人扑到了,并没有杀人,便下意识地效仿,结果让更多的人跑了。
被伍忠扑倒的这个女人,自然是高青雪的妹妹高青菊了。在扑倒她的同时,伍忠低声说道:“别乱跑,躲凹地里装死,战事不结束别出来。”
听到他这话,高青菊不由得一愣,不过很快回过神来一边挣扎,一边骂道:“狗鞑子,二皮狗,我和你拼了!”
“小白让我照顾你们的。”伍忠直接强行按住她,立刻低声快速说道,“其他人没办法,就剩你一个了。按我说得做,要是能活下来不被抓去辽东,就去京师找小白,她可能在锦衣卫衙门。”
听到这话,高青菊顿时愣住了。可伍忠见此,毫不犹豫地给了她一嘴巴,打醒了她,厉声低喝道:“赶紧躲一边装死去,老子只能做到这里了。”
说完之后,他跳了起来,又去演戏了。
由伍忠这边闹出的小火花,成燎原之势后,顿时整个卫河北岸全乱了。二十来万人畜,就如同无头苍蝇般乱逃。
满清军队正在增援的,突然被这么一搞,不是被拦住了增援的路线,就是一下乱了阵脚,不知道是继续增援好呢,还是先去抓人好。不管怎么样,满清军队增援的速度,哪怕他们见人就杀,也没有意外地被迟缓了。
图尔格看到这个情况,也有点傻了。增援是肯定要增援的,可这些人畜也不能让他们跑了的,这么一搞,不知道要损失多少。这个时候,他已经把这些看成满清的财富了,顿时就有点心疼。
忽然,他看到天津城头竖起了一杆帅旗,上面绣着“孙”字,旗帜底下,有一名大红绯袍的官员,正在用各色旗帜指挥城外的战事。顿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来阻止明军了。
于是,他立刻下令手下收拢四散而逃的大明百姓,毕竟这个时候收拢的话,大部分百姓还没有逃开,能节省不少精力。否则一旦等到战事结束再去收拢,还不知道这二十来万能找回多少。
与此同时,他又马上派了传令兵去前线传递新的军令。
而在卫河通道上,刚好走到通道上的大明百姓,立刻被建虏的箭雨覆盖,只是一会的功夫,就全都倒在了通道上,或者掉到了冰面上。就犹如屠狗杀鸡一般,被建虏毫不犹豫地都杀掉了。
满洲八旗兵,立刻蜂拥而上,最前面的那些,就踩着那些明国百姓的尸体赶往对岸,稍微后面一点的建虏,则把那些明国百姓的尸体,哪怕是还在挣扎求活的,全都推下通道。
而周遇吉这边,已经又杀退一批过来拦截的建虏,也快要杀到通道这边了。看到建虏的动作之后,来不及赶过去,便立刻大吼道:“射箭,射他奶奶的。”
于是,一报还一报,而且报应地非常快,明军这边的弓箭手,立刻把不少建虏射死射伤在通道上。
几乎差不多的时间,周遇吉和通过通道的建虏对上了。
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周遇吉立刻冲了上去,二话不说,就直接扑过去干上了。
天津城头,孙传庭一直紧张地注视着通道这边的情况。看到周遇吉及时赶到,正在把过河的建虏往河里干,不由得稍微松了口气。这个周遇吉果然是一员悍将,做得不错!
不过,虽是如此,他还是一脸严肃。因为他看到,在卫河南岸,已经有很多建虏在集结,并且有不少白甲兵。而在北岸,建虏显然也注意到了周遇吉这边,已经有军队开始往河边增援了。这也就是说,周遇吉这边,很快就要腹背受敌。
“一定要坚持住!”孙传庭心中忍不住暗自说道,而后往远处眺望,脸上隐隐露出一丝焦急之色。
忽然,他惊讶地发现,有建虏鞑子抓了好多大明百姓,推到刚杀溃对手的秦军前路,这个套路,似乎很是眼熟。
等到他看到那些建虏杀了一批大明百姓之后,又押上一批,而后还对自己这边在指指点点,嘴巴在说个不停时,孙传庭忽然之间恍然大悟:这建虏头目是傻了吧,如此局势,竟然还用大明百姓来威胁这一招?
这种情况下,就算之前的时候,孙传庭也不会下令停止攻击的。因为这个时候,明军并不占优,根本没有资格去停止攻击。更不用说,还有皇上的那道密旨打底。
因此,孙传庭见此情况,便立刻又下了一道军令,让城外秦军立刻杀向卫河周遇吉处增援。
以前的时候,秦军将士原本就被建虏这种卑鄙手段气到了。如今看到他们竟然不分场合又来用这一招,顿时,一个个更是愤怒,无形中战斗力都提升了一个档次。他们在新的军令下,丝毫没有停留,直接杀了过去,
当面挟持百姓之建虏,就没想着明军将士这次竟然没有被要挟到,措手不及之下,顿时一败涂地,比刚才被击溃的那一仗,竟然还要惨,简直就没有一丝抵抗力,瞬间就溃散了。
远处的图尔格看到这一切,顿时有点傻眼了。怎么这一招在杜度那里好用,自己手中却没一点效果?难道城里那个,不是陕西巡抚孙传庭?可他身穿大红绯袍,绝对是个文官啊!
“猪,蠢猪!”河对岸的多尔衮看得直骂人,他立刻命令手下给出信号,要求图尔格不要搞虚头巴脑的东西,立刻分出军队,前后夹击卫河边的明军。
他就不信了,如此一来的话,明军腹背受敌,还能坚持多久?要么赶紧逃回城里去,要么在卫河边上被大清军队消灭掉!
秦军很快就赶到了卫河边,大量援军的加入,一下便占据了三条通道的这头。正在厮杀中的周遇吉得到喘气的机会,便立刻命令手下放火烧掉通道。
岸上的明军将士和通道上的建虏鞑子正在厮杀,专门带着猛火油的将士,瞅着机会便往桥上泼去。甚至把那装猛火油的瓦罐都砸了下去,有的破碎之后撒了一地,可也有的被砸到了尸体上,并没有破碎。
通道上的鞑子一见,都是大吃一惊。他们顿时顾不得当面之厮杀,连忙用脚去踢那些没有碎掉的猛火油罐,甚至拿尸体去盖那些碎了的猛火油。
这种时候,谁都知道,通道掌握在谁手中,谁的优势就大!
明军将士这边,在建虏分人去清理油罐时,压力顿时一松,避开建虏一段距离,弓箭就立刻招呼了过去。
在通道最北段的这些建虏,为了厮杀方便,压根就不拿盾牌,顿时一个个都中箭倒地。而在通道中部开始的建虏,都是带着盾牌的,因此,明军的弓箭手,对他们的威胁不是太大。
卫河南岸,多尔衮一见之下,顿时大吃一惊,要是通道被烧毁,南岸就无法大规模增援北岸了。顿时,他也是急了。立刻调来强弓,不管还有大清勇士正在努力争抢通道北岸,箭雨开始覆盖对岸。
明军将士虽然有带盾牌组阵,可他们没有想到,建虏竟然连自己人都射,就在通道的北段,顿时明军将士和建虏都被射死射伤了好多。
周遇吉看到这个情况,立刻大声传令,其他人远离岸边开始结阵,以对付北岸建虏对他们的夹击。而三条通道附近,则用盾牌掩护,继续挡住建虏的同时烧通道。
这时候,明军将士几乎也是忘死厮杀,很多人都忘记了危险,只知道杀敌,烧通道。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一仗的关键,就是烧掉通道。
冒着箭雨,燃起的火把凑到通道上去烧。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只有一条通道很快就被烧着了,燃起熊熊大火。这条通道,是车辆走得那条。而另外两条原本过人的通道,因为通道上染满了大明百姓的鲜血,还有大量尸体倒在上面,烧了几次,竟然都没烧起来。好不容易烧了起来,就有建虏鞑子悍不畏死的扑了上去,把火苗用身体去扑灭。或者用尸体去盖住,去扑灭。
而通道上,已经过来一群白甲兵,人未到,飞斧标枪之类大杀伤的投掷武器,便往岸边明军投掷了过来,立刻造成了不少将士伤亡。
“奶奶个熊!”见此情况,周遇吉不由得大骂一声,而后转头迅速查看了下背后的敌人。
原本四散而逃的大明百姓,挡住了三四千左右的鞑子骑军去路,使得他们无法提起马速,可此时,在鞑子的疯狂砍杀之下,大明百姓下意识地远远逃开,已经空出了鞑子骑军冲锋的空间。这些鞑子骑军,虽然是轻骑,可为了增援通道这边,已经开始整队冲锋。
1...5657585960...4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