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窃听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叫天
虎大威听了,咧开嘴笑了,也是因此,终于能从胡子缝里看到他的嘴了:“要我说啊,这一战,能在草原上打得建虏全军覆没,最大的功劳,还是要算皇上的运筹帷幄之功!别得不说,光是把建虏和乌拉特部以及察哈尔部给拆散,就是非常了不得了。然后我们一前一后到达归化城,用的对策什么的,也都是有皇上交代的锦囊妙计。最后的边镇骑军及时赶到,你信不信也是皇上料到了我们这边会有苦战,因此才让他们先行赶过来的!”
“那是当然!”贺人龙一听这话,立刻端正了态度,极其认真地说道:“我贺疯子在之前的时候,最佩服洪总督的领军打仗能力,那是撵着流贼跑。可是到后来去京畿之地勤王之后,见识了皇上的领军打仗能力,才发现,真是一山还有一山高!”
大声地说到这里之后,他似乎像做贼一般地左右环视了一下,看到周边就只有他和虎大威以及各自的亲卫,便忍不住低声又对虎大威说道:“实话告诉你,一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皇上是运气好,毕竟皇上以前根本没有打过仗,说不定是瞎猫撞见了死老鼠而已。可是,谁能想到,皇上一次次地表现,那是教给了我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虎大威一听,有点好奇地问道。
贺人龙看着他,几乎是一字一句地说道:“什么是天纵神武?天子就是天子,非凡夫俗子能比啊!”
说到这里,他又感慨道:“我贺人龙,这辈子,最佩服的人,就是皇上了!”
“呵呵,这还用你说!”虎大威一听,没想到时候这么一个结论,当即不以为然地回了一句。
而后他自己也是感慨地说道:“我是蒙古人出身,要远比你们明白,想要全歼草原上的敌人,真得是非常难以想象的事情。虽然我相信皇上,可是,在今天之前,终归是觉得,这个事情好像有点悬的。不过你看看……”
说到这里,他用手一指城外道:“虽然有一部分建虏逃走了,但是他们是仓促而逃,就算有马,草原这么大,也不可能逃脱我军的追击。说建虏全军覆没,绝不为过。因此,我虎大威这一辈子,最佩服的人,也是皇上!”
他们两个,乃是骠骑营总兵,是有头脑,有视野的人,要不然,也不可能成为总兵。他们都如此佩服崇祯皇帝,由此可知,普通的明军将士们,又会是多么地佩服他们的皇帝!
…………
等到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归化城这边终于安静了下来。附近的所有建虏都已经被看押在城外大营。而骠骑营的将士们,终于可以休息了。
这一睡去,到这中午时分了,都还没有醒过来,显然这一次战事,是真得累到了。
归化城外,只有从远处往这边汇聚的边镇骑军,押解着俘虏归来。他们走得并不快,因此动静也不大。
不过很快,有几骑从那边飞驰来,急促的马蹄声,就打破了归化城这边的宁静。
明军将士们一听,都闻声望去,知道是同袍。就有点好奇,为什么赶这么急?
不过很快,他们就听到了那几骑在大喊道:“皇上马上到了,皇上马上到了……”
一听这话,真得是犹如一块石头丢进平静的池塘。所有在休息或者不在休息的明军将士们,都立刻口口相传消息:“皇上马上到了!皇上来了……”
除了轮值的明军将士,实在走不开之外,其他的明军将士们,全都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出城整队,恭迎皇上的到来。
其实,崇祯皇帝的御驾,原本是还能再早很多到达归化城的。毕竟车营有马拉,步军也是有马代步,虽然比不过骑军的速度,但其本身速度其实也不慢的。
不过崇祯皇帝从窃听种子处获悉,战事已经分出胜负,剩下的只是打扫战场,因此,他也就不急了,没必要连夜赶路,折腾自己不是!
就这么的,在归化城这边的明军将士们等了将近半个时辰之后,他们终于望见了远处一条红色的长龙往归化城而来。
远远地,崇祯皇帝的御驾还有点远的时候,所有的明军将士们,在他们的将领带领下,一起单膝跪地,直着上身,用充满了崇敬的语气,齐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声音之响,就算那些被关押的建虏用手捂住耳朵,也照样能听得清清楚楚。很多人都不安了起来,因为皇帝的到来,预示着决定他们命运的人到了。
其中好多非建州女真的鞑子,已经在心中琢磨着该怎么表现,或者拍马屁,也跟着明军一样喊万岁……
不管怎么样,希望明国皇帝能饶自己一命!
崇祯窃听系统 419 济尔哈朗之死
崇祯皇帝到了之后,并没有休息,而是去归化城内伤兵安置点,看望了受伤的将士,随后就去了城头上,一边打量着战场遗迹,一边听各路总兵的禀告。
贺人龙先给崇祯皇帝禀告道:“陛下,末将所部将士战死五百五十六人,伤一千一百二十五人!”
“陛下,末将所部将士战死八百三十六人,伤一千两百三十六人!”虎大威紧跟着禀告道。
“陛下,末将所部战死两人,受伤一十八人!”吴三桂接着禀告道。
“……”
这一战,伤亡主要是在骠骑营。而在骠骑营中,后来增援来的虎大威所部伤亡更高,主要原因是虎大威所部承受了建虏的夜袭攻击重点。火药意外的爆炸,更是造成数十个将士的死伤。
总结起来,明军一共战死一千五百人左右,受伤将士高达两千五百人左右。虽然占这次明军出征的总数比例不高,但对于骠骑营来说,损失就有点大了。
一般情况下,冷兵器作战,就算再精锐的军队,战损比这么高的话,肯定都是崩溃的。
不过骠骑营之所以没有崩溃,是因为他们知道,只需要坚持下去,自己这边就肯定赢,后面有得是援军。
另外一点,伤亡最高的是夜战以及随后的混战。这个情况下,谁也不知道自己这边伤亡如何,建虏伤亡如何,已经是在乱战了,因此也不存在崩溃一说。
当然,这也和骠骑营两个总兵的作风,和骠骑营本身就是大明精锐也有一定的关系。
说实话,崇祯皇帝听到这个禀告之后,心情还是有点沉重的。
骠骑营毕竟是自己手中的精锐骑军,一下损失了将近五分之一,这还包括伤卒能归队的情况。
崇祯皇帝看着归化城内外,依旧遗留着的战场痕迹,特别是北营那个被炸出来的一个大坑,心中不由得对战争,就更是警醒。他暗暗提醒他自己,一定不能麻痹大意,一定不能骄傲,一定要小心对待每一次的战事!
他正这么想着,各路将领又开始禀告战果了。
如此一来,刚才变得有点沉重的气氛,顿时又好了很多。
“陛下,缴获建虏战马一共一万一千三百七十六匹!”
“陛下,俘虏建虏伪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陛下,俘虏建虏伪多罗武英郡王爱新觉罗阿济格!”
“……”
济尔哈朗和阿济格都是被吴三桂抓住的,他冲那么快,跑在最前面,就是冲着这两个目标去的。虽然他们有马跑路,可吴三桂早已盯上了他们,安排手下一人双马,死命的追,就在崇祯皇帝到达之前一个多时辰,才返回归化城。
此战,杀建虏四千七百余人,俘虏建虏六千五百七十六人,没有伤员。
俘获建虏的战马一万多匹,还有建虏的牛羊,全都被明军给找到了,也有几千头。其他粮食什么的,也有一些,但并不是很多。
……
听着各路将领禀告上来的诸多战果,完全可以说,这是一场大捷!如果算上乌拉特部和察哈尔部那边的话,就更是史无前例的大捷之一了。
各路将领,包括崇祯皇帝,在听着这些战果的时候,都露出了笑容。
不过,在战果都禀告完了之后,贺人龙犹豫了一会,还是向崇祯皇帝禀告道:“陛下,末将发现好多大明百姓的尸骨……”
这些大明百姓,就是被建虏从西北掠来的老弱,之前的时候就被活活饿死的那些。没有饿死的,最后也被建虏指使察哈尔部和乌拉特部拉到关口那边去虐杀了。
一想起这个,现场的气氛,顿时又凝重了。
正在这时,锦衣卫指挥同知伍忠上了城头,向崇祯皇帝禀告道:“陛下,济尔哈朗和阿济格两个奴酋,末将已经核实了,没错。另外城外关押建虏的大营内,见到末将出现,好多鞑子都说他们不是建州女真,他们是被逼的,想要投降我大明,为我大明之爪牙!”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却是冷着脸说道:“这个时候他们就说被逼的了?早之前为什么没说要投降?还杀我大明百姓!朕要是接受了他们投降,那又如何对得起死去的那些大明百姓?”
说到这里,他转头望了一眼一望无垠的河套平原,看了看西边的方向,最后冷声喝道:“虎卿?”
“末将在!”虎大威一听,立刻出列双手抱拳候旨道。
崇祯皇帝看着,语气很冷,厉声说道:“既然他们说要为我大明之爪牙,卿就去把他们都赶出来,让他们杀了那些建州女真!”
“末将遵旨!”虎大威听了,稍微一愣,随后立刻领旨,便马上转身大步下了城头。
崇祯皇帝看了他的背影一眼,然后又下旨,把济尔哈朗和阿济格押上城头。
这一次,是锦衣卫指挥同知伍忠领旨,把济尔哈朗和阿济格带来的。
虽然没有绑着这两个人,可要是认识他们的人此时看到,估计是认不出来了。
济尔哈朗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根本就没了灵魂,只是被锦衣卫校尉喝斥而走着。能看出来,这一战,把他的精气神全都给打没了。
而阿济格则是披头散发的,甚至脸上非常地脏,好像是用土和草什么的涂过,虽然已经擦掉了一些,但还是能看出来。此时的他,畏手畏脚,再也没有他当多罗武威郡王时候的威风。
看到大明皇帝在明国众多将领的簇拥下,就站在城头上,不用锦衣卫校尉喝斥,阿济格就抢先一步跪了下去,大声地喊道:“小人叩见大明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的这个动作,让所有人都愣了下,这可是第一个建虏头目,丝毫没有气节。
济尔哈朗被他这么一喊,也是回过神来了。看看他奴颜婢膝的样子,恍惚间,他就好像看到了被他杀了的柴时华。
再转头看看那个明国皇帝,一见之下他立刻就想起了英俄尔岱曾对他说过的,这明国皇帝的眼睛,能直透人心,仿佛能看穿你心底一般。
此时一见,他看到明国皇帝也正在盯着他,那眼神,非常地威慑力,让他都感觉有点不敢对视。
就在这时,他身后的锦衣卫校尉一踢他腿肚子,直接把他按了下去。
济尔哈朗立刻回过神来,便挣扎地想要站起来,就不想跪。
崇祯皇帝见了,只是冷笑一下,把一万多军队败亡了,还想要骨气?
正在这时,就听到了城外传来喧哗声。他便知道,那是虎大威在执行他旨意,于是,他就冷声喝道:“自己站着看看吧!”
锦衣卫校尉一见,便不再去按,济尔哈朗立刻就站了起来,心中有点奇怪,便转头看向城外。
阿济格没见到任何回应,又被济尔哈朗这么一对比,心中感觉非常尴尬,同时也暗恨济尔哈朗,你这是什么意思?
他也同样有点好奇,便自己站起来转头看向城外。
只见城外原本的明军大营中,一队队地大清军队,在大群全副武装的明军看押下,都走了出来,来到了军营外面。
六千多建虏军卒,人数还是非常多的。
济尔哈朗看到这么多大清军队被俘虏,想着他们应该马上要被明军处死,就心如刀割,非常地悔恨自己的无能。
他和阿济格都会说大明官话,此时,就听到虎大威在那边大声宣布道:“皇上口谕,尔等说要为大明之爪牙,那就先杀了你们当中真正的建州女真!”
他这话一说完,顿时,所有的建虏俘虏都吃了一惊。他们没想到,竟然就这样,让他们对建州女真动手?
而那些建州女真听了,立刻对身边的非建州女真同伙做出了防备。他们中的不少人,也是想要投降,可是建州女真的出身,却一下绝了他们的希望。
那些非建州女真的建虏军卒,在骚动了一会之后,看到外围虎视眈眈的明军将士,最终,不知道是谁先大喊一声,就扑向了他边上的一名建州女真。
有人带了头,其他人也就纷纷跟上,扑向了真正的建州女真鞑子。
六千多建虏军卒,至少有四千是非建州女真鞑子,而他们自己人之间,是知道那些人是,那些人不是,因此,很快就形成了以多打少。不过明军没有发给他们武器,那都是用拳头在搏命的,打得那是相当激烈。
城头上,济尔哈朗和阿济格都非常地意外,呆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幕,他们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能看到这种情况。
明军将士们,全都冷冷地看着城外的闹剧。看着他们在互相掐脖子,殴打……
寒风在呼啸,这些建虏军卒穿得都比较厚,因此赤手空拳地打起来,想要打死一个人,特别是明知道要死,就垂死挣扎的建州女真,那是相当不容易,非常耗体力的。
不过就算这样,也就是时间长一点而已,慢慢地就看到,有人被打死了。相对来说,死得基本都是建州女真鞑子,毕竟他们的人数少了一半左右,不过其他族的也有倒霉鬼反而被建州女真干掉的。
城头上,所有人都没说话,就在看着城外的决斗。
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人,越来越多,过了半个时辰左右,建州女真鞑子终于都被干掉了。
城头上的人,都能看到,这些建州女真鞑子死得可谓有点惨,因为都是赤手空拳的缘故,大部分人先是吃饱了一顿老拳,很多人的金钱鼠尾都被揪掉了,头皮都掉了一大块。很多鞑子的死因是被掐死,脸上也多是鼻青脸肿。
这些被活活打死的建虏,肯定是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然是这种死法!
非建州女真的鞑子,也死了不少。就算活着的,大都也耗尽了体力,跪在那里喘气。
城外的一幕已经落下,崇祯皇帝收回视线,冷冷地对阿济格说道:“你想活命,就杀了他,以表你的诚意!”
阿济格一听,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转过头,看向济尔哈朗。而此时,济尔哈朗当然也听到了,同样转过头看向他,两人四目相对。
随后,济尔哈朗转头看向崇祯皇帝,厉声说道:“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别以为我们和城外那些人一样,我们可都是爱新觉罗家的……”
他的话还没说完,忽然就感觉有人从后面一下勒住了自己的脖子。他下意识地便开始反抗起来,伸手去掰那个围住他脖子的手。
然而,他已经失去了先机,根本就掰不动。更让他惊恐愤怒地是,他心中明白,是阿济格这个没骨气的孬种,听从了明国皇帝的话,对自己下手了。
于是,他用尽力气断断续续地说道:“阿济格……爱新……觉罗的耻辱,你……你怎么……去见先汗……”
听到他这么一说,一脸狰狞的阿济格就更是看得凶恶,再拼死用上所有的力气,让济尔哈朗说不出话来。
过了一会之后,济尔哈朗便失去了力气,手一下耷拉了下去,死翘翘了。
阿济格还怕有诈,继续勒了一会,确保济尔哈朗死了之后,他才一松手,看着济尔哈朗那死不瞑目的眼睛一眼,就立刻转身,向崇祯皇帝跪下磕头道:“小人对大明是忠心耿耿的,小人已经杀了他了……”
他这话,鬼都不会信,他一个奴酋,会对大明忠心耿耿?
周围的明军将领们听到他这话,都是冷笑了起来,真当别人是三岁小孩?还不是自己怕死!
崇祯皇帝盯着他看了一会,忽然开口说道:“好,既然这样,朕就放你回辽东,替朕杀了皇太极!”
说完之后,他转头对伍忠吩咐道:“给他一匹快马,让他走!”
崇祯皇帝的这个决定,一下让人都傻了。这要是放他回去了,他会去杀皇太极,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吧?
而阿济格却是听得惊喜交加,就生怕崇祯皇帝反悔,立刻“咚咚咚”地磕头谢恩。
他的速度也是真叫一个快,那马一到手,就立刻飞骑而去,一下就消失在归化城的东边。
明军将领们看着这一切,已经回过神来了,皇上英明神武,肯定不会相信他回去会杀皇太极,肯定是另有用意!
崇祯窃听系统 420 杀!
这肯定是必须的,崇祯皇帝怎么可能相信阿济格真会去杀了皇太极!
信不信阿济格逃回辽东之后,立刻就改口,说他如何历尽艰辛,逃离了明国的虎口,至于济尔哈朗之死,肯定不是他干的。要是明国这边有什么传言,那肯定是污蔑他!
这些事情,崇祯皇帝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他还是放了阿济格,就是赏了一颗甲级窃听种子给他,让他回辽东当大明的“金牌卧底”而已。
相对来说,上一次放了多尔衮回去当卧底,并没有传回多少非常有用的信息,因为多尔衮被皇太极关在了宗人府,整天面壁思过。
而这个阿济格,同样是建虏高层,这一战虽然败了,但他不是主帅,因此逃回去之后,戴罪立功的机会更大,这样能接触到建虏中的高层机密。
另外放阿济格回去,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让他先看了辽东各族俘虏杀了建州女真俘虏,哪怕他知道这是迫于压力,可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以阿济格的脾气性格,绝对会很介意的。把他放回辽东,说不定还能当一个搅屎棍。
至于济尔哈朗,一来这个人是建虏中的名将,二来他的出身,决定了他无法在建虏当中争权夺利。可以说,他是皇太极的忠实手下。这一点,和多尔衮又不同。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让崇祯皇帝决定,不放他回去而是杀了他。就是济尔哈朗领军在大明西北烧杀劫掠,祸害了那么多大明百姓,要是在归化城就抓住了他却放了他回去,也不好给百姓一个交代。
基于这种种原因,济尔哈朗注定是要死的。
当然了,祸害大明西北的罪魁祸首是正法了,但是他的那些参与作恶的手下,还有不少人还在喘气。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冷漠着脸,扫视了一下城外那些非建州女真的鞑子,而后忽然吩咐锦衣卫指挥同知伍忠道:“伍卿立刻带人去北门营地那,给朕建一个战死将士的衣冠墓,竖一块石碑,朕会亲自题词。另外,再押城外那些鞑子去挖个大坑,把那些大明百姓的尸骨都埋了,同样立一块石碑,朕亦要题词。”
伍忠听了稍微一愣,不过立刻回过神来,马上领旨而去。
崇祯皇帝迎着烈烈寒风,深吸了一口气,大声说道:“等到河套真正属于大明之后,朕还要在这里建一座纪念馆,所有战死的大明将士名册,都要保存在这里,他们英勇奋战的事迹,也将记录保存在馆内。”
这个时候,虽然已经打下了归化城,不过崇祯皇帝并没有打算占领,等到日后军力再强大后,迟早会回来的。如今的兵力,都要集中对付辽东建虏才行。
周围的明军将领们,特别是虎大威和贺人龙两人,听到崇祯皇帝如此重视他们战死的手下,不由得很是激动。两人不约而同地上前,向崇祯皇帝单膝跪地,大声奏道:“末将叩谢天恩!”
“皇恩浩荡,末将誓死效忠!”其他将领紧随其后,纷纷单膝跪地,表达他们心中的激动。
留名于世,这大概是华夏人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如果可以,当然都会非常乐意的。吴三桂题字“血债血偿”,想了一会后又加上了自己的名字,未尝就不是这种情结的体现。
不过大部分人,却肯定是默默无名的。但是,如今皇上亲笔题词,亲自祭奠,要承诺要建一座纪念馆,从名字上就能听出来,此战战死的大明将士,他们的名字,都会流传后世。
崇祯皇帝看他们这么激动,心中也有点后悔,当即认真地对他们说道:“朕早有想法,要在京师太庙边上另外再修筑一个忠烈祠,所有保家卫国,为大明而死的大明人,都有资格进忠烈祠,享我大明香火,与国同存!这一次回京之后,这次朕就会交代下去。”
听到这话,这些将领,甚至和周边的明军将士,锦衣卫校尉和随驾的内侍,不由得都是惊喜交加起来。
虽然他们觉得,皇上已经对大头兵够重视了,但是没想到,竟然是这么重视!
毫无疑问,保家卫国,为大明而死的,绝对是包括了所有战死的大明将士,这也就是说,他们在场的这些人,万一战死沙场的话,那就能进这忠烈祠,永享大明香火,与国同存了!
这个时代的人,都还有非常浓郁的情结:死了后能进祠堂,不就是为了享香火,不被人所遗忘,不想成为孤魂野鬼嘛!
如今,这忠烈祠,那绝对是比任何一家的祠堂都要荣耀得多了!死了能进忠烈祠,当然是最好的了!
城头上,在激动着,而城下面,那些鞑子都有点惊慌起来,被明军将士驱赶着离开,不知道是要干什么?
特别是命令下来,是让他们挖大坑时,就更慌了。
但幸好的是,有一部分鞑子被要求去抬大明百姓的尸骨,他们才知道挖坑是这个意思。
想着自己性命还掌握在明军手中,想着自己表现好一点,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活命,说不定还能更进一步,成为明军中的一员,再也不是俘虏了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