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集体告状
礼部却认为无论是派遣大军进入青唐,还是收买部众,法理上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青唐名义上是大宋的藩属,因此没有正当的理由,是不能对其用兵的。
阿里骨利用金刚崖寺的声望召集各路酋长齐聚青唐城为董毡祈福,这是孝道;
各部酋长如温溪心前往金刚崖寺,是因为崇信佛教;
如果大宋因此举兵,找什么理由?
而且眼看就要新年,新年前大动干戈,也不太吉祥。
尚书省也认为最好不要动兵,毕竟青唐和陕西宁夏接壤,这两处经过数十年的大战,如今才刚刚恢复两年,而且按照军机处的说法,进入青唐后要是得不到当地酋长们的支持,胜负难知不说,没有约束力,他们也可以说叛就叛。
而且阿里骨手下实力不弱,青宜结鬼章和笃乔阿公都是悍将,又因平夏之功新得了补充,正是士马精强的时候,否则他也不敢召集各路酋长赴青唐城接受管束,明显就是要先礼后兵。
至于之前温溪心、结药密几部请求内附的事情,大宋一直没有接受的原因,就是因为青唐本无反迹,又历来供奉不缺,以前青唐还有夏国为倚仗,现在夏国已亡,丝路已通,难道青唐还敢造次不成?
倒不如扶持阿里骨,让他统合青唐,为大宋边蕃,约束诸酋,让他们不得侵扰河西,也不是不美。
吏部则提出边臣每以生事邀功,这次事件明显是青唐内部的事务,不值得大宋大惊小怪。
只要不是侵犯我疆土,青唐自己在窝里边狗咬狗,管他们干啥?
应当严厉申斥李宪,不得胡乱生事,破坏西北来之不易的和平大业。
赵顼内心里是想要打的,因为王韶的平戎策里早就说过,青唐占据西北形胜,不全取到手? 西北难安。
大宋也是这样一步步在做的,现在眼看机会到来,要是拿下最后四州? 青唐就整个纳入大宋版图了。
可他完全没有想到? 朝堂上反对的声音? 竟然如此之大。
而三路都转运司那边,苏油的奏报也来了。
苏油和朝臣们的说法,完全一样? 不过他站的位置? 远比其他群臣要高。
首先是大宋对藩属的态度,应当有几条基本原则。第一条就是大宋不应当无故干涉藩属国的内政。
第二条则是一切应当以藩属国民众的民心向背为准绳。
第三条是大力宣扬仁爱、和平、互惠的友好理念,一切以使藩属国民众生活更加美好为前提。
第四条则是以维护藩属国纲常王绪为己任。
因此大宋对藩属国的干涉? 必须有几个先决条件:一是藩属国背叛大宋;二是君臣行悖逆之事? 有违大义;三是君臣施暴于人民;四是对周邻滥开战端。
这道奏章? 被时报刊载? 广为流传? 大家都觉得蜀国公说得没错? 大宋就应该这样堂堂正正,赵顼将苏油的意见下中书审议,大家一致通过,称其为对蕃“四义四征”之策。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大家应当好好过年的时候? 朝廷再次收到李宪奏报。
十一月? 甲戌? 董毡嫡子蔺逋比? 递书到兰州,声称董毡已死,乔氏和阿里骨秘不发丧? 并且利用益西央大师的影响,企图招诱各路酋长携家小到青唐城软禁,胁迫群臣承认父王传位于他,非法成为青唐之主!
自己才是董毡嫡子,阿里骨只是继子,虽然母亲偏心,但是从法理上说,他才应该是董毡的唯一继承人。
闻讯之后,自己立即遣温溪心和觉勒玛斯多卜前去打听消息,但是入了青唐城后,二人再无音讯,估计已经遇害。
如今惶愧无计,只有请求宗主干涉,派军护送他到青唐城,继承父亲的基业!
次日,青唐大酋苏南党征之子篯罗结,同样将控诉血书送到兰州,报告了大宋一件大事——阿里骨凶横无状,其子瞎征横暴国中,无故诛杀了自己的父亲苏南党征,并且屠杀了苏南全族。
自己只身逃脱,托庇于叔父溪巴温帐下。
他和自己的家族对青唐忠心耿耿毫无过错,自己父亲乃是瞎征的叔父,阿里骨的堂兄,是阿里骨选派给瞎征的辅弼之臣。
瞎征此举乃以侄弑叔,是大逆之罪;阿里骨至今没有给父亲的死一个说法,是不罪而诛!
如今只有将血书送报大宋皇帝陛下御前,请求皇帝为自己父亲蒙受的冤屈主持正义!替自己的母亲、兄长、幼弟、以及合族一千三百八十六人,主持正义!
三日后,李宪再次受到廓州鲁尊急报,说青唐纷纷传说董毡已死,而阿里骨命使臣迫他们前往青唐,还必须携带家小。
此事非常异常,先期进入青唐城的温溪心和其子觉勒玛斯多卜,声讯全无,几位大酋长不敢再前进,连续发信要求阿里骨说明温溪心的下落,同样毫无回应。
诸地酋长心怀忧惧,而他走到半路,发现一支大军朝他部族所在的廓州而来,正是是阿里骨弟弟南纳支的旗号!
他飞马返回,侥幸得脱,立即焚毁了河梁,飞报大宋。
鲁尊在信中要求内附大宋,如果大宋不允许,他也绝不承认阿里骨此等无义无信的于阗野种为青唐之主,只有整顿兵甲和他血战到底,让大宋知道青唐还有忠于唃厮啰血脉的忠臣!
数日之后,河州外的结药密,遣自己的儿子怯凌到信任河州太守田守忠处告密,阿里骨派了一批刺客前往邈川刺杀蔺逋比,被他全部抓获。
经过严酷的审讯,刺客招供,当年董毡最器重的儿子欺斯温,并非行猎途中死于盗匪,乃是阿里骨派人刺杀!
刺杀欺斯温,逼走蔺逋比之后,阿里骨还长期霸占了蔺逋比的妻子!
那妻子身份原不一般,乃是秉常的妹妹,西夏王国公主!
如今国中甚至还有传闻,说董毡长年不得与众臣相见,一切言语,皆是通过阿里骨传达,现在大家不再相信阿里骨,怀疑他早就弑君弑父,要挟主母。
请求大宋派遣使臣入青唐主持大局,调查真相!
数日之后,河西节度使巢谷,三路都提点刑狱司李济联名上书,听闻原夏国公主在青唐遭受不忍言之待遇,要求大宋接回原夏国公主,兴州安置。
这是对先王,对嵬名一姓的巨大侮辱!先王托国于大宋,大宋就必须给原夏国王族一个合理的交代!
如果王姑受辱大宋都不愿干涉的话,宁夏三路八姓,当自提兵马,去替大宋灭了这个青唐的暴君毒瘤!
如果说只是小小青唐,大宋君臣还能不管不顾的话,这回牵扯到了宁夏三路,朝廷再也无法淡定了。
赵顼将官员们召集起来,再议!
这一次,大宋君臣再也没有理由推搪了,青唐已经大乱,打小报告的不是一个人,告状的不是一件事,阿里骨父子的问题,已经按不住了。
弑兄,杀叔,欺嫂,甚至有可能弑杀君父!
如此密集的告状信,至少已经说明一条,阿里骨已经不适合成为青唐的君主,用众叛亲离来形容已不为过。
但是阿里骨势力集团依旧是青唐的最大力量——儿子瞎征,弟弟南纳支、还有手下悍将青宜结鬼章、笃乔阿公,死忠的军力不下十万。
朝廷依旧分作了两派,蔡确和王珪这次明显出现了分歧。





苏厨 第一千四百章 决议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四百章决议
王珪说道:“陛下,青唐两年前派出青宜结鬼章、笃乔阿公协助我朝平夏,关系一直良好,如今虽然两年连续大丰,但是也只是弥补上之前平夏的消耗而已。”
“司农寺如今有个说法,起自蜀国公,乃是华夏土地上,五年气候,多为一丰两欠两平。两年大丰之后,更需要积蓄粮食,以备不虞。”
“还有辽国,虽然辽国最近年年遭灾,但是夷狄之国,难以常理喻之。正因其受灾,尤须防范。”
“纳入宁夏之后,宋辽边境线,增加了不下两千里,整个漠北的防御态势,如今蜀国公,军机处,兵部正在调整。”
“西北诸路,虽然增兵不少,但是其中汉军不过追到七万,而党项上姓八部,精中选精,数量达到了八万。”
“西夏公主在青唐受辱一事,党项人到底是真心不忿,还是解题发挥,其实难明,一旦命其出兵,要是反复,三路立时糜烂。”
“且青唐地势易守难攻,穷山恶水,粮秣转运异常艰难,一旦久攻不克,故臣恐季氏之忧,起于萧墙。”
“如今青唐仅有四州之地,与我大宋实如同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不如先应民情,遣使臣前往慰劳,查清真相,拖延一阵? 待到局势明朗,再择一部扶之即可。”
御史中丞黄履认为王珪这是在和稀泥:“天下以大宋为宗主,不外大宋仁德广布? 秉正持中? 深明大义? 继绝存亡。”
“青唐忝为大宋藩属,出了这等大逆人伦悖逆,如不惩戒? 天下将视大宋如何?”
“要是局势明朗之后? 阿里骨明显占据青唐上风,那我大宋也要扶其为主?”
“礼部之前认为大宋没有干预的理由,那是因为其逆迹未显? 朝廷刚刚颁布了对蕃‘四议四征’之条? 转眼却对青唐不闻不问? 天下将视大宋如何?”
“如今阿里骨丧尽人心? 诸藩沸然? 若大宋不顾他们的告肯? 今后还能示以威信?大宋难道不会为边蕃所轻?”
“臣请陛下拣选帅臣,提聚虎贲,灭此嚣顽,澄清天下!”
蔡确奏道:“陛下,蔺逋比乃董毡亲子? 阿里骨为董毡义子? 亲子尚在? 而乔氏欲强立义子? 是为召乱之由。”
“阿里骨颇峻刑杀,其下不遑宁。本无旧恩,又积新怨? 势不可解。”
“其臣子所述诸罪,即便只有一件为真,则大宋断不可立之。”
“青唐四州之地,心牟钦毡守青海,而收苏南党征之子;温溪心蔺逋比守邈川,而生死不知;鲁尊守廓州而断河梁;结药密守积石而遣子入宋。”
“这已经是分崩之局,却非大宋挑拨;如董毡的确身死,我亦非招降纳叛。而河源动摇,河西鼎沸,大宋即便不想干预,也不得不干预。”
“此乃事机牵引,局面自成。我大宋不管怎么做,都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当务之急,应立即派遣三路使臣。”
“其一往邈川,安抚蔺逋比以及青唐群臣,收集证据口供,确定是否真实。”
“其一往青唐,表明朝廷态度,验证董毡是否已亡,如果已死,还要检查死因。另外需要让阿里骨交出温溪心、觉勒玛斯多卜父子,交出夏国公主。”
“其一还要派往宁夏,安抚八姓旧部。”
“这么多大臣控诉阿里骨,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为了防止阿里骨胡来,还需要以大兵临境,以备不测。”
“可命熙河经略使李宪、知兰州王文郁,河西节度节度使巢谷、知凉州刘昌祚,整军待命。”
“一旦阿里骨之罪确实,即立蔺逋比为青唐主,以青唐众臣为导,擒阿里骨及其党羽,送之阙下,宣罪而诛!”
章惇却不以为然:“青唐蛮夷,常乖教化,有此禽兽之行,何足为怪?”
“哪里很麻烦?既然敢做,就要敢承担罪责!命河西任遣新军两部,由使臣代领,入宣其罪,屠其部众,传首四州,改立蔺逋比为主可也!”
大宋拿住了道义之后,朝堂里的主战派立时就占了上风。
赵顼说道:“其余两路好说,入青唐这一路,谁为使臣较好?”
蔡确立即拱手道:“臣以为蜀国公恩威皆重,如果他入青唐,事如反掌耳。”
“不可,万万不可!”却是王珪出列:“蜀国公乃我朝重臣,杀鸡焉用牛刀?万一有失损折了威望,反而让蛮夷看轻我大宋。”
“正是!”王安礼也出列:“蜀国公国之柱石,西北衡钧,如今岂可再容轻出?河西陕北,人才济济,臣请以赵禼为使,李宪监军,提点王厚、刘世恒两部入青唐,足矣。”
赵顼对郭逵问道:“郭帅你看呢?”
郭逵说道:“臣以为王安礼之见可行,大军先入邈川,其余诸处,妥为守界即可。”
“邈川有蔺逋比,需要回青唐城争位;有温溪心次子巴温,侄子温纳文逞成,担忧温溪心下落,他们也必然奋勇争先。”
“加上河南积石的溪巴温、结药密与廓州的鲁尊,组成联军长驱直入,对抗阿里骨,绰绰有余。”
“如此也不用多费粮秣转输,六千新军,命青唐人贡献粮草,都能够支应。”
赵顼点头:“如此朕意已决,传旨给熙河路转运使赵禼、经略使李宪,整军入邈川,命秦凤、河西善加戒备,防止阿里骨拼死一搏。”
“命王文郁守兰州,李浩守河州,贾嵓守熙州,如敌来犯,相互声援策应。”
群臣躬身:“吾皇圣明。”
从殿内出来,王珪苦笑着对王安礼说道:“如今看来,这个年又过不好了。”
王安礼说道:“今上务实,不重矜饰,本就是国家之福。”
“阿里骨要自取灭亡,我们也没有办法,不得不应。”
“陛下免宁夏三路赋税十年,如今看来,却是高瞻远瞩。若非如此,此番青唐乱起,只怕宁夏也会跟着乱。”
蔡确走了过来:“以往打不打,那是别人说了算。如今事态变成我大宋决定是否出兵,不能不说,这是我大宋国力增强的结果。”
王珪摇头:“国虽大,好战必危,西北战事有些频繁,我担心的是后面还有。”
“陛下今年又生了几次病,说到底都是累的,我想的是年关了,让陛下松快休息一下,可现在……唉!”
蔡确笑道:“不过派出六千人而已,不当事体,相公放心。”
……
宁夏路,兴州。
苏油正在听取赶来的李庸汇报军情。
青唐丝路的地图,就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要是沈括在这里就会腹诽,蜀国公当年搞狼渡马场的时候,肯定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天,之后一直派遣地图小组和商队、僧团前往青唐,一路测绘。
现在的地图上,明确标示着从丝路的重要节点于阗,延伸到大宋兰州的几条线路。
李庸正在用指挥笔给三路都转运司的上下官员们介绍西北地区的局面。
就听李庸侃侃言道:
“从于阗出发,沿着沙漠和高原的边缘,可以抵达于阗控制的最东边一个城池——约昌城。”
“然后可以分作三路入青唐。”




苏厨 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谋算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四百零一章谋算
“一路从约昌城出于阗控制地区,进入黄头鞑靼和西夏控制的结合部,在沿着祁连山脉一路向东,最后在甘州沿着黑水折而向南,穿越祁连山通道的扁都口,进入青唐湟源地区。”
“之后过大通河,沿湟水而下,抵达牦牛城,青唐城,下邈川,入河州、熙州、从秦州入宋。”
“如今当然是出了邈川就直奔兰州去了。”
转运司上下发出一阵哄笑,这就是蜀国公之力了,八番街别说对西域胡商了,对宋人也有莫大的吸引力。
“另外一路,还是从且末城出于阗,之后就折向南边,穿越沙漠,驼队要走两个月,才能抵达昆仑山。”
“翻越这里,昆仑山脉的重要关隘——铁堠关,就可以进入羌塘地区。”
“到这里就进入了吐蕃,海西地皆平行,骑乘青海善马,三日可到青唐城西面四十里的林檎城。”
“两条道路,对于商队来说,都很难,原西夏虽然对西域控制不是那么严密,但那也指甘州以东而言,甘州以西,商队是不愿意去的。”
“一来夏人税赋太重,每一道关卡取走十分之一的货物。二来商贾们所谋求的,最终毕竟是大宋的商品。贸易的终点,必须是大宋。”
“南路稍微安全一些,没有夏人骚扰,但是自然条件却又太艰苦。”
“尤其是约昌城到吐蕃那一段,先是漫漫千里的沙漠行程? 接着还要攀登雄骏的昆仑山爬上吐蕃高原。”
“除了这两条,其实还有一条中路,不过走的人更是极少。”
“中路是祁连山的腹心地区? 是连绵坡地? 沟壑? 草原和沼泽,这里被亦牧亦匪的黄头回鹘部落所盘踞。”
“唐朝时期,由于突厥遭的衰落? 回鹘趁机崛起。”
“其后回鹘灭突厥汗国? 建立回鹘汗国。”
“由于长期统治无道,回鹘内部动荡不安,日益衰落? 最终被其西北的黠戛斯灭掉。”
“回鹘灭亡后? 各部纷纷外逃? 开始大规模的迁徙。”
“其大部在乌介可汗的带领下? 从河套南下侵扰唐朝边境? 结果被唐朝灭掉? 融入汉人。”
“小部则越过葱岭南逃,过了葱岭,又分作三部。”
“一部到了天山西北,和当地的葛逻禄等部落,建立了黑汗国? 定都八剌沙衮。”
“一部迁徙到天山东南? 建立西州回鹘汗国? 建都高昌? 因此又称为高昌回鹘。”
“最后一部,迁到了甘、肃一带,形成河西回鹘。”
“河西回鹘因为把控丝路? 也曾经一度强盛。西夏崛起后,李元昊占领河西诸州,这部分回鹘便退出河西走廊,成为现在的黄头回鹘。”
“不过尽管沿途都是雄关、沙漠、雪原、盗匪,却也挡不住人心对财富的渴求。这三条路上,始终有冒险的商队,络绎于途。”
“直到国公攻取宁夏,重开丝路,轻徭薄赋,提振工商之后,西域商贾们贪图汉唐丝路的安全与便利,纷纷改道而来,剩下的从青唐入宋的道路,便再也无人问津。”
厅中又发出一阵哄笑。
苏油也在下头坐着,闻言说道:“继续说问题,轻徭薄赋,提振工商,那是陛下给三路臣民的洪恩,我只是执行者而已。”
李庸一个立正:“是!”
接着用指挥棒指着兰州下方:“王学士开边后,熙州、河州成为大宋疆土,但是统治并不巩固。直到李太尉取兰州,并且使之成为工商兴盛之区,胡人口中的‘小长安’后,熙河才彻底稳固了下来。”
“而青唐今年过境的商队大减,民生凋敝,直接的影响就是四州臣民,对乔氏和阿里骨的不满。”
“羌人本重贵种,阿里骨却非董毡骨血,因此他们对乔氏一力以阿里骨为主,不予认同;”
“加上阿里骨父子残暴寡恩,不修仁德,滥杀重臣,幽囚元勋,间隔上下,弑兄欺嫂等罪过,已然民心丧尽。”
“蔺逋比求大宋送其上位;温溪心请以邈川举州内附;鲁尊,结药密焚毁桥梁,遣子求援;心牟钦毡收容义兄孤儿,已然与阿里骨势不两立。”
“陛下命赵转运,李太尉入邈川,乃是解民倒悬,仁德感天。”
苏油朝着汴京方向拱了拱手:“今日让各位齐集一堂,听取青唐局势,是因为接下来我要去兰州坐镇。”
“青唐的变故不能影响三路的发展,八番街的胡人也需要安抚。此外还有粮秣军需的运送,也需要统筹安排。”
“今年新春,是三路百姓过的第一个汉家春节,这个年,一定要让老百姓们过好,过喜庆。元贞,无咎,靠你们了。”
三路都转运司通判晁补之,宁夏路转运使苏元贞一起躬身:“属下领命。”
苏油又看向李济和梁屹多埋:“陛下大赦,宁夏三路一下子多出很多事情。本来计划三年释放的原夏国正军,变成了两年。他们的用工授田,寻亲安置,涉及到三路的繁荣与稳定,提刑司和安抚司不得轻忽。”
梁屹多埋拱手:“无需国公嘱咐,我跟宪使一定会尽心,毕竟都是族人。”
李济眼中含泪:“国公对蕃汉官民一视同仁,三路蕃部无不感恩,国公,真不需要上姓八部报效皇恩,扫灭青唐?”
苏油说道:“李公放心,该用的时候,朝廷一定会用。”
……
元丰六年十二月,苏油移节兰州坐镇,与即将出发的赵禼和李宪相会。
见到赵禼,苏油两手一摊:“答应你收复河西的任务没有办到,因为巢先生识时务,守忠节,接受秉常遗命,不劳天师远征,这个可不能怪我。”
赵禼说道:“青唐四州,三州都已经请求内附,民心所向,这一仗其实不难打。”
苏油说道:“赵公知不知道‘高原病’?”
“什么高原病?”
苏油说道:“就是长期生活在低海拔的人和动物,去了高海拔地区,会适应不了环境,因而生出各种病症。”
赵禼皱起了眉头:“真的?”
苏油说道:“好在青唐地势还不算太高,大约也就是一千多到三千多,我们还能适应,但是再高,那就得有一个过程了。”
李宪问道:“那国公是什么意思?”
苏油指着地图:“军事讲究一个因势利导,你们看啊,阿里骨是于阗人,如果遇到军事压力,他大概率会选择退却。”
“不过他的退却路线,却必须由我们来控制,不能让他退往海拔更高的吐蕃,而是要引导他退往……”
1...471472473474475...6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