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王厚和李庸这才明白,他们又被家梁耍了!
先是玩了一出声东击西,之后又玩了一出以攻代守,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住河套地区的秋粮!
这只是一次试探性的局部战役,双方都非常克制,隐藏起了自己的大杀器。
家梁没有放出二点零版的铁鹞子,宋朝同样没有放出正式版的新军。
两国打了一场传统意义上的攻防战,但是家梁的策略,毕竟还是成功了!
赵顼非常生气,连续下诏。
河北、河东、陕西路各选文武一员,提举义勇保甲;
两制、台谏至总管、监司,各举堪应武举进士一人;
延边凡弓箭手、兵骑各以五十人为队,置引战旗头、左右傔旗,及以本属蕃首、将校为拥队,并如正军法。
蕃捉生、蕃敢勇、山河户,不以等样,保任十七年以上、弓射七斗者,皆可以充任队正。
这是要继续加厚陕西的军势,选拔军事基层人才,加强对蕃部和义勇保甲的控制,使他们具备更强的战斗力。
不过这些事情无伤大局,总体来说,大宋算是熬过了今年的所有难关,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好年成。
军机处的工作,重新回到了往日的轨道上来,苏油也短时间的轻松了下来。
皇家理工学院开学了,小妹带着扁罐漏勺他们回来了,苏家宅子里又充满了孩子们的笑声。
刺猬真的为理工牺牲了,扁罐和漏勺还为刺猬举行了葬礼,那个小动物园如今成了鹌鹑窝子。
这是八公的建议,好玩还有鹌鹑蛋吃,养刺猬那娇气玩意儿干啥?!
石薇也回来了,洪水期间,这两口子几乎就成了大宋的后现代家庭,夫妻俩经常早出晚归,有时候甚至一天里都见不着面,苏油忙,石薇比他也不差。
当然成绩也是巨大的,偌大的开封府,上千万人口扎堆的地方,愣是没有爆发灾后的大疫。
不过功劳都算在了钱乙和唐慎微的头上,大相国寺和天师府也赚得盆满钵满。
苏油闲下来,有人却该忙起来了。
汴京城里,可贞堂外,读书人突然多了起来,举事开始了。
苏迈,苏迟,还有韩家四子韩粹彦,五子韩嘉彦,都要要参加举事。
苏迟和韩嘉彦参加考试,苏油给他们的定义是打酱油,参与一下,感受一下气氛就好,毕竟一个才十四岁,一个才十三岁。
结果好死不死,四个人开封府举试全都通过。





苏厨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电报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电报
于是苏油又将几个人都关了起来,连同他们的好朋友,太学生刘正夫,福建延平士子黄裳,甚至还有王珪的儿子王仲煜,邢恕的儿子邢居,也一并关了起来,砥砺切磋,还有……刷题。
刘正夫是苏油非常欣赏的太学生,手下有文采,心中有正气。
以学子卑微,就敢写匿名文章骂朝廷对待大苏不公;洪水来时,主动帮助开封府上堤抗洪,能力突出被学生选为领袖。
苏油还特意调阅了刘正夫在太学里边的考绩,堪称学霸,而且对各种学问都不抵触,精敏上进。
苏油觉得自己所见过的老一辈里边来比的话,刘正夫差不多是冯京赵卞左右的人物。
黄裳就有些来路古怪了,这娃是福建路著名文人黄履的亲戚,而黄履的岳父,是沈括;黄履的女婿,是吕惠卿。
从这条线上拎,吕惠卿得管沈括叫爷爷!!!
辈分来得有点乱不说,最搞笑的是黄履虽然是反新法人士,结果因此被列为了王安石一党,现在在朝中担任御史中丞。
于是苏油收到了两封信和一封贴子,分别来自南海,洛口和御史台,要他照顾此子,说他是福建路的文魁苗子。
大宋的生态就是如此,士大夫家族里边,彼此关系很复杂。
比如冯京的女儿,就嫁给了蔡确的儿子。
至于韩嘉彦他们家族,那就更是几乎跟大宋大部分名门望族都攀得上关系。
有时候苏油就在想,所谓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特么也不是没有道理。
要没有这一条,好多士大夫家里小辈儿两口子,在床上都要打破头。
不管长辈们在朝堂上怎么样,小辈儿们的关系,如今却非常融洽,大家各论各的。
邢恕和王珪对自家儿子被苏油关起来,也表示一百个放心。
世间岂有鸩人羊叔子哉?
同样,他们都相信苏油将自家儿子关在可贞堂,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两人都没有跟苏油完全撕破脸,虽然朝堂上边暗箭纷飞你来我往,却都敢放心地将自家儿子放在苏油那里。
这也是对苏家人品的最大肯定。
开什么玩笑,苏文熟吃羊肉呢,而且可贞堂里的奇文密本多不胜数,据说还有苏明润当年轻取探花的神秘宝贝。
大宋重进士,王珪和邢恕为了自家儿子的前程,也是用心良苦到不顾脸面了。
苏油在这方面也并不计较,当听到苏迈过来跟小幺爷说有几个朋友文采出众,大家准备相约在可贞堂闭关半年,决战科场的时候,苏油也只是打听清楚都有哪些人,然后“哦”了一声,告诉自己侄孙和弟子要谦虚,多跟人家好好请教,相互照应帮助。
至于吃住和笔墨纸砚什么的,小幺爷给你们包了。
……
汴京,偏殿。
赵顼和苏油,冯京在一起,一边看着苏油带来的一个新军班子在那里鼓捣一件神奇的玩意儿,一边扯着上面那些八卦。
据苏油说,这个东西,叫做电报机。
电报机需要电源,电源是电池。
铅酸电池其实诞生于苏油和小天师第一次见面,用来电解水的那个临时简陋的装备,也算是铅酸电池的初始模型。
之后,石富将之用于电镀和蚀刻,给金属表面增加细腻的纹理或者镀膜。
这是刚需,也是四通的绝大秘密,很多文士折刀的刀柄上,宝钞的印模上,那些细如发丝的纹理,在外人眼中简直不可思议,其实就是用蜡将金属件封上,然后用针尖划去蜡层,加入直流电解槽蚀刻出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使用方便和性能持久稳定,电池得到了不断的改进,除了普通的铅酸电池和干电池外,如今四通和天师府已经开始研究如何给铅酸电池充电。
现在这台发报机,使用的就是串联干电池作为电源。
干电池是一种以糊状电解液来产生直流电的化学电池,只能使用一次。
电解质是一种不能流动的糊状物,中间是正极碳棒,外包石墨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再外是一层纤维网,网上涂有很厚的电解质糊,其构成是氯化铵溶液和淀粉,另有少量汞防腐剂。
最外层是金属锌皮做的壳,也就是负极。
电池放电就是氯化铵与锌的电解反应,释放出的电荷由石墨传导给正极碳棒的过程。
锌的电解反应会释放氢气,这气体会降低电池功率,于是天师又在正极外面加上和石墨相混的二氧化锰的涂层,用来吸收氢气。
这套东西发展到今天,四通和天师府已经弄得非常明白和透彻了,而且应用也已经相当成熟。
苏油提出加快通讯速度课题之后,顺便给小天师点开了磁力切割线的金手指。
这个东西是电机和铅酸电池充电的关键原理,但是现在还任重道远,没有二极管,就没法制造整流器,只能通过电刷和转向器才能输出直流电。
不过苏油现在不需要这些,这些是天师府和皇家理工学院以后研究的课题,他只需要两个可以被直流电驱动的小线圈带动的指针就够了。
一个指针动,表示0,两个指针一起动,表示1。
有了这个,就能将水师使用的灯号,转化为指针指示的信号,水师的编码本就可以用上了。
为了达到准确,张天师牺牲了一些效率,在发声器没有搞出来之前,通过长短信号区分是不太靠谱的,因此他采用了这么一套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信号系统。
这就需要两个回路负责收,两个回路负责发,需要八根胶包铜丝作为电缆。
苏油还去找陈昭明发明了一套算法,给每个信号加了一个校验位,通过逻辑算法,可以在接收端检验信号的正确性,避免信号部分丢失带来的信息错误。
这个理工小组隶属于皇家军事学院,课题代号为“谛听”。
偏殿里座钟时间指到了巳初,随着悠扬的钟声,电报机的指针开始晃动了起来。
小组长扭头:“陛下,枢相,国公,收到天师府零零一请求。”
这是一套编码,电传信息有一些基本码被占用,作为快速沟通使用。
零零一,表示请求通讯。
苏油点头:“回复,准备接收。”
发报机有两个按钮,一个按下只会接通单路,另一个按下会接通双路,小组发报成员操作熟练,瞬间做出了接收准备完成的回复。
不一会儿,接收信号的两个指针又开始摇动起来,两个记录员在一边紧张记录信号。
那是一个表格,记录完毕,核对正确之后,小组长交给译电员,通过翻阅译码本,将一个个文字记录在表格每行最后一个空里。
其实这个字码也是有规律的,译电员是从南海舰队抽调的王牌灯号手,字码都记在了脑子里,不过为了在陛下面前做到万无一失,译电员还是翻阅译码本查验了一次。
很快,小组长将译文交给了苏油,苏油一看笑了,又将他交给了赵顼。
赵顼一看,不由得也乐了,递给了冯京。
冯京取过来一看,译码表上写着六个字,“天雨粟,鬼夜哭。”
这是一个典故,《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张天师这是将电报的发明,比拟为仓颉造字一般重要。
苏油躬身道:“陛下,如何回复,还请示下。”
赵顼笑道:“这可难住我了,两位都是学问人,还是你们来拟吧。”
冯京心神激荡:“《道德经》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天师制此神器,与道德经四十七章暗合,冥冥之中,定有天意。不如就回他‘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如何?”
苏油笑道:“枢相此语妙极,可没有更恰当的了。”
ps:推书,《南明第一狠人》,作者一袖乾坤也是lv5。穿越永历帝朱由榔,日月所照皆明土,举世皆降朕不降。伐清,朕要伐清!




苏厨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岛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獐子岛
赵顼点头:“就这么回复他!”
苏油将八个字记录在译电本头上,然后交给译电员,让理工小组忙去了。
冯京说道:“好是好,不过现在这传播距离也太短了点,整个开封府,周围也才五十里。”
苏油点头:“这就是一个试验阶段产品,论证的是这个工程的可行性。”
“理工实验就是这样,来不得弄虚作假,只能一步步的走。现在试验成功了,证明了这项工程的可行性,接下来还有无数的研究瓶颈等待克服。”
“下一步就是将电报线连接到三畿四辅,之后是上游的郑州和下游的濮阳,如此一步步延长通讯距离。”
“军机处初步会建立起一个通讯班,无论如何,总比养鸽子运输放飞来的方便可靠。”
冯京赞道:“明润做事,从来都是有章有法,今年完成郑州到濮阳的连接吗?要是完成这一步,三天的应急响应时间,我们至少能够做到决堤不死人。”
苏油有些无语:“冯枢相你这要求也太低了,我的建议是,让都水监和河渠司,到明年四月之前,完成开封以下多处关键河道的分洪干渠的兴建工作,只要有五处以上的泄洪干渠设施修建完备,即便不增高堤埽,大宋也将具备抗击百年大洪水的实力。”
“但是还是要看到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泾河治理用了十多年,如今算是初见成效,说明植树固沙的方案还是可行的。”
“因此臣想向陛下建议,将这个方案推行黄河全流域,包括一些水势浑浊的支流,减少黄河中的泥沙量,结合下游的束水堤工程,以缓冲下游泥沙堆积程度。”
“这事情现在做还来得及,要是留给后世子孙,他们将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赵顼问道:“那沿河靠畜牧为生的百姓怎么安置?还有沿河土地取水便捷,现在弃耕还林,百姓们不会有怨言?”
苏油说道:“所以要大力推广去势去尾圈养,优良牧草种植收储方法,还有风车机井灌溉,解决沿途百姓迁移之后畜牧耕作的生计问题。”
冯京觉得这一套有些耳熟:“相州模式?”
苏油笑道:“相州模式怕是不行,相州模式说动了韩家,就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陕西沿河没有这样的力量,只能依靠地方州府官员的能力。”
说完对赵顼躬身:“陛下,南海如今已然安定,吕惠卿的政务能力是非常优秀的,他们在南海已经超过年资很久了,理应更换入内地。”
“还有交趾和占城籍的当地官员,也应该加入到考绩序列当中,给他们上进的通道,以免在地方上势力过于庞大,走回汉唐的老路。”
“南海人,对大宋的广东,福建颇为向往。当地士绅,祖籍也多在这两地。不如施行考计,选入两地为官,加强其与大宋的联系,巩固其向宋之心,而且两地离南海也不算太远,他们也不至于有什么不满的情绪。”
赵顼点头:“那两处好些地方,我朝官员都视作畏途,官府一直叫苦人员不足。这主意倒是不错。”
冯京有些犹豫:“要是他们盘踞了广东福建两路,不是麻烦?”
苏油笑道:“刚刚说了,他们都要加入我朝的流诠之中,三四年一换任所,将他们从南海请出来,安置在福建广东,只是第一步而已。我朝百年,可有造反的知州?”
如此一说冯京算是明白了,说白了他还是没将那些人当做本朝官员。
赵顼表示同意:“就跟治河一样,堵不如疏。那就下中书计议吧。”
是月,诏:“诸路教阅禁军,无过两时。”
癸未,诏翰林学士并听佩鱼。
甲申,迁吕惠卿大学士,知延州。迁李舜举西京留守。
交趾路转运使李道成请致仕,朝廷以李道成纯忠节志,抵柱天南,加大学士,南海四路转运使,以慰留之。
黎文盛,迁福建路转运副使,杨莳,迁知广州。
……
九月,辽东,獐子岛。
第一批大宋货品已然运到了岛上,这里边包括了大宋的瓷器,金银铜器,各色珠宝首饰,笔墨纸砚,成药……堪称琳琅满目。
最大宗的,乃是齐鲁大地,还有两浙路上海务提供的的丝棉织品,以及辽国苦寒之地急需的毛线衣,毛呢,蚕丝被,棉被。
蚕丝被是蚕茧脱脂拉到蓬松压成的被子,轻薄保暖,和羽绒被一起,成为已经进入秋天的獐子岛上,最受辽人喜爱的高档商品。
除此之外,就是各种烈酒,南海的甘蔗酒,因为具备价格上的巨大优势,成为最大宗的酒类商品。
甘蔗酒,其实就是榨糖之后的甘蔗渣发酵酿造的酒水,沈括和吕惠卿纯属废物利用。
不过后世的鸡尾酒基调酒——朗姆酒,也就是这玩意儿酿造的。
酒,在南海路没法禁,不但不禁,而且政府还鼓励。
因为粮食太多,吕惠卿只要是关于粮食的再加工产品,一律开放绿灯,只求尽量消耗。
今年通过民间力量,海路运往河北的粮食,就高达八十万石。
南海的本地海商尚属刚刚起步,内工坊那些昂贵的商品买不起,不少人受到蒲珊发家之路的启发,选择了价格低廉的产品。
大宋南海路市舶司有规定,凡是往大宋河北运送粮食的舟船,大宋同意以船上携带的粮食运输费用扣抵关税。
也就是说,如果一艘船的货品价值一万贯,你只要带上价值一千贯的粮食前往河北交割,船上的货品就免收关税了。
这是多少粮食呢?三百石。
三百石粮食,当然会占用不少的船舱,但是合理配置货品,是完全可以容纳下的。
而且这部分粮食,在南海不过三十文一斗,到了河北却能够价值七十文,本身就是有利可图的货品。
虽然利润比不上别的商品,但是有免税这个诱人的附加属性在身上,商贾们为大宋带货的积极性很高。
很多刚造了大船,手里边资金吃紧的航海者,干脆就什么货品都不带,直接拉粮。
密州胶州湾正在大建港口,那里也是粮船们的交割地。
商贾们的心眼是最多的,都已经从南海跑到密州了,那为何不再走几百里,到獐子岛上去呢?那里施行的,可是保税政策。
拉酒的商人对这个政策最是欢迎。
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将酒卖给宋人也能盈利,但是利润哪里有卖给辽人强?
而且将自己的酒水存放在獐子岛上,只要不卖往辽国,那就算是没有出关。
要是能在岛上就消耗掉,那么,这就又省了一笔入辽关税!
光这一项政策,就让獐子岛上繁华异常,无数辽国,宋国,高丽,日本的商贾,将这里当做天堂。
这里可以用低廉的价格,享受美酒,华服,美食,珠宝,将商号设在这里,可以同时和四个国家做生意。
而且岛上的金融业务非常发达,皇宋银行在此设立海关的同时,还设立了银行,大宋的王爷,也在此设立了和蚨祥钱庄分号。
让辽人们开心的是,这个岛上,可以进行绢钞和宝钞的自由兑换!
当辽人进入皇宋银行,拿出自己被自家皇帝强行发给的绢钞的时候,宋人竟然收了!兑换给了岛上通行的宝钞和舶来钱!
虽然收取了一些手续费,但是凭良心讲,真的不多。
而且宋人交易非常公平,只要你能把东西搞到岛上来,那就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卖出去。
大宋海关只在货品离开海岛的时候才会收取一笔关税,要是你能够在海岛上将货品脱手,关税甚至可以让买家来出!
而且宋人的商务仲裁机构,不管甲乙两方的国籍,只保证贸易的公平。
哪怕是那些什么都不懂,坐着木筏来到岛上的女直人,宋人都会保证他们的贸易合法收益。
女直人第一次将木头卖给宋人的时候,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因为辽人将他们坑惨了,好像之前五根大木头辽人才给了他们些乱七八糟的货品,价值也就不到一贯。
接着又开怀大笑,在岛上胡吃海塞,最后傻了,连木筏都当做木头给卖了,回不去了!
宋人很地道,知道这帮人让辽国人带回去,那就是走私犯,全都会被砍头,特意用自己的船送他们去了高丽边境,让他们从鸭渌江南岸回去,免得被辽人追究。




苏厨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故人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故人
上个月,一个辽国商人病死在了岛上,宋人给商贾料理后事,负责继续照顾他的生意,帮他寻找货品买家,将不容易保存的货品换成钱财,然后将财产妥善封存。
等到商人的儿子来到岛上接父亲棺木回乡的时候,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宋人将商贾留下的财物,尽数交还给了商贾的儿子。
那些钱财放在皇宋银行里边,竟然还生出了利息!扣除了代管费用之后,商贾的儿子还因为自家父亲的这批货物赚了一大笔。
这样的桩桩件件,在大宋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一时间,獐子岛和鹿岛,在诸国商人中口碑,简直就是遍地黄金的热土。
因此当蔡卞和邵伯温来到獐子岛上的时候,被这里热火朝天的贸易集市,宽阔整洁的马路,街道两边豪华的住宅和商铺,身着绫罗绸缎浑身珠光宝气的豪商巨贾,震惊的目瞪口呆。
獐子岛的海港和海关,是巨大的石头城堡,高高的灯塔比开封的铁塔还要粗实。
海岛山坡是一片禁区,那里是军事要塞,低矮的堡垒上一个个窗口对着海湾,海湾内,还停泊这数艘大小不一的武装纵帆船。
“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小汴京城!”蔡卞发出由衷的感慨:“南海路的湄洲,蕴州,冶州,交州,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
邵伯温笑道:“听说比这里还要繁华。”
蔡卞对张散拱手:“节度使为大宋开辟的几处利源,让大宋岁入增加了起码三成,此功不亚于国公开拓南海。”
张散抠了抠脑门:“不敢与少爷比肩,我做这些,其实也是听从了他的指使。一开始的时候,只是为了行商利市,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弄着弄着,就弄成现在这般模样了!”
众人都是哈哈大笑。
金悌得了三千甲胄兵器,这回朝廷肯定要大力嘉奖,早都心满意足,对张散拱手道:“两个岛可真是一年一大变样啊。要不,大家都去我府上坐坐?”
蔡卞惊讶:“哟?金大使在獐子岛上还有产业?”
金悌赔笑道:“我家本就是海商,长期跑大宋明州的,大王当年寻找能前往大宋投递贡表的国人,便找到了我家,这才有了一番际遇因由。”
“獐子岛出入都方便,离我家乡,高丽第二大城西京也不远,因此干脆就在岛上置办了一处产业,当时不过花了五十贯舶来钱而已,现在啊,托大宋的福,价值翻了快百倍了!”
1...374375376377378...6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