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清隐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心净
就在大家都很失望的时候,皮埃尔突然话锋一转“但是……但是我从整个事件的全过程来看,整场战役应该是在我们的控制之中的!”
“恕我多言,去欧洲留学的这群孩子都是千挑万选的精英,而且不仅聪明还受过长达半年的军事训练,通过严酷的纪律养成让他们变得非常务实,完全不是那种死读书的书呆子!”
“所以,我觉得事情应该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严重……仅仅一艘铁甲舰,抢滩登陆士兵180人,最后只战死了36人……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整场战斗都在控制之中,战场的指挥棒一直捏在项英的手上!”
“我的建议是,先按住这个消息,等待后续的电报送……我刚刚看了,这份电报是今早发到情报局的,经过两个小时的翻译跟核实才送到首相的手上”皮埃尔掏出怀表看了看。
“现在已经是中午了,按照普鲁士情报机构的效率,六个小时的间隔他们应该有更新的电报送过来,我想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皮埃尔说的没错,现在从欧洲往亚洲发送电报,大概需要十五天时间电文才能到达,因为中间有一些节点需要电报员重新二次发报,甚至有些落后的区域还需要快马在不同的电报局之间来回转线。
十五天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多亏琉球到上海再到香港的海底电缆铺设的顺利,部分区域已经可以使用,否则这份情报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十五天已经足够事态发生很大的转变了,现在可不是后世全球信息联网的时代,企图总部直接控制数万里之外的军队,那完全就是天方夜谭。
不过普鲁士方面一贯都是严谨的,这种紧急事件按照规定都会随时汇总新的情报向总部发电,一般最大间隔为六个小时。
也就是说十五天前第一份电报发出后,六个小时左右应该会有第二份电报发过来,同样也应该是一式两份。
话音未落,小花厅外十米远的地方一名站在风雨中的卫兵扯着脖子吼道“中情局受到最新电文,密码级别绝密……现在正在紧张的翻译过程中……”
砰的一声王怀远推开花厅的门“让他们带着电文来丞相府,就在这里翻译,我们立等要看,快去……”
“是!”卫兵立正敬礼扭头狂奔出去。
听到有新的电报传来,在场的人紧张的情绪多少有些缓和,肖乐天下令给诸位准备午饭,在等待期间,话题再一次转移到那个琉球最高机密上面。
肖乐天未来的战略究竟是什么样的,这不仅是整个大清、东亚所有政治人物想要探寻的机密,也是整个欧美世界也迫切想知道的秘密。
而这个秘密,现在全世界就花厅里面这几个人知道,甚至连范镰老掌柜,肖乐天的媳妇他们也都不知道。
“我再次重申一次,我的核心战略是不容改变的,你们理解也得执行,不理解还是得执行,而且没有退出的权力……我知道你们心中多少都有些不理解,但是我在这里再说一次!”
“我肖乐天绝对不会称王,更不会称帝……如果你们的理想是跟着我打下江山再分红的话,那么这条老路你们今生是再难看到了!”





大清隐龙 935 不愿做真龙
“绝对的君主集权制度已经走到了尽头,未来的世界必定是分权取代集权,民权向上倒逼皇权的时代……你们觉得我会去坐那个火山口吗?”
“就算让我逆天成功了,请问需要多少人命才能换我,还有我们这个集团的集体上位?你们想想会有多少?”
“江南闹太平天国,萧何信、司马云、王怀远你们三个都是当年的天国老兵,你告诉大家那十多年的战争死了多少人?不用沉默,我可以告诉你,敌我双方加上无辜百姓,死了一个亿都不止!”
“我不要血肉堆砌的宝座,我肖乐天没有那么大的福气踩着别人的尸体往上走,所以说想要推我当皇帝的,趁早死了那条心!”
肖乐天冷笑着说道“你们还记得我刚到京师遇到的罗浩和闻秀吗?现在他们只是在清国内,帮助情报局收拢一下策反官员的人心,他俩到现在仅仅来过琉球一次……”
“我为什么把他俩,这个很早就追随我的文人放逐到核心权力之外?因为在我成为琉球丞相之后,他俩居然给我献计,让我取而代之,先夺琉球后入台湾,建立根据地之后再图谋取大清而代之……”
啊?所有人都愣住了,谁都没想到当年还有这么一件事,而且所有人都不知道。罗浩还有闻秀可是在肖乐天京师写西行漫记,斗王师正老翰林时候收的下属。按照时间算比萧何信等人晚不了几天。
本来这种人应该就是肖乐天核心权力圈的一员,可是让人意外的是肖乐天却把他俩摒弃出了核心圈子。
“原来根子在这啊?”萧何信长叹一声,心里的话就没有说出来,其实罗浩和闻秀还是有功劳的,对抗王师正那一班老翰林,他俩可是没少出力。后来情报局渗透策反大清基层官员,这二位也没少牵线搭桥。
现在整个大清已经有超过140个县官已经被策反,府台一级的官员也有60多人被策反,这些明面上效忠大清但是暗地已经向肖乐天投诚的官员,其中有很多都是这二位策反的。
如此功劳,就是因为一次鲁莽的献计就被肖乐天放逐了出去,可见丞相的核心战略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在场的所有人心中都凛凛然绷了一根弦。
肖乐天没搭理他们的脸色变幻接着说道“不要认为我是危言耸听,别说现在已经落后的大清,就连欧洲那些强势君主又能怎样?一个个不也得分出权力给议会和内阁吗!”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现在和内阁之间的隔阂已经非常深了,墨西哥战争、琉球之战的不顺让资本家代表的内阁心生不满,法国人已经从连续胜利的狂热中清醒过来了,很快这些资本精英们就会联手遏制拿破仑三世的集权之路……”
“相对来说普鲁士国王要稍好一些,民众对他的忠诚度还是很高的,可是就算这样他们也得允许卑斯麦这个强势首相来制定国策!所有的外交、内政甚至连战争的方向都得卑斯麦一手策划……到最后甚至连皇太子也得给他打下手,当普通的将领,这是何等的威权?”
“当然还有日不落帝国,女王已经将大部分的权力移交给了首相,甚至包括调动军队开战的权力,也给了首相和议会,你们能想象得到吗?世界第一强大的英国,女王居然只是一只木偶……”
“当然了,我这活说得有点不太准确,女王还是有影响力的,只要她登高一呼任何英国首相都得退让,毕竟现在正是英国最黄金的发展时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女王的权力正在一点点的变弱……”
“假以时日,英国的皇室会不会演变成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言人,而不具体操作任何权力呢?我觉得很有可能,要知道英国也是有国王被砍头的……”
肖乐天长叹一声“我可不想将来被人推到断头台上去,更不想死后让人开馆辱尸……”罗火一听啪的一声猛拍桌子大吼道“我看谁敢!咱们的军队不是吃素的!”
“坐下!”肖乐天瞪了他一眼“你还想长生不老啊?我们总有老去死去的那一天,后人也早晚有辱我骂我的时候,也许百年后我还成了国贼呢,天下事,兴一利必生一弊!你只要做事儿,就会有得利的还有失利的,自然有人爱你有人恨你,这不是很正常吗,激动个什么劲?”
“不信你问问王怀远,这半年来塘沽发生了什么?堵在西水门那边天天破口大骂我的人数不胜数……”
看见王怀远点头,好久没有回塘沽的众将不可思议的问道“这什么情况?”
王怀远苦笑着摇头叹息“不过就是升米恩斗米仇罢了,小民贪婪再加上丞相要求军队和地方官府不得因言入罪,所以……”
就在琉球丞相府风雨中密会之时,北方万里之遥的塘沽,正是艳阳高照热的狗伸舌头人流油的苦夏时节。
骄阳如火晒的树叶和庄稼都蔫吧了,驿道上的土面子喧起了一层,一脚踩上去噗噗的冒白烟,半拉脚面都被淹进去了。
所有人都无精打采的,没人愿意多说一句话,整个大街死静死静的,就这个天气除非实在是揭不开锅的人家,但凡有一口吃掉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出门干活。
塘沽以西有个镇子叫做北塘,是打明朝时候就有的商埠重镇,作为拱卫大沽口的第二道防线,这里也有两座坚毅的炮台,不过现在的北塘已经被划归到了塘沽特区之内,根据协议这里的军事防御事务完全由琉球新军所掌控。
在北塘西边一点紧靠海河的地方,就是特区的西大门了,当地人称之为西水门。这里南北两岸都建立了新式的炮台,88毫米口径的阿姆斯特朗速射炮,可以用交叉火力轻松控制整片海河,再加上十多挺加特林重机枪,西水门的防御可谓固若金汤。
这里是水陆旱路并行的重要关隘口,海河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货船,从西洋来的货物往北京运,直隶等地的出口货物猪鬃、大黄、各种矿石不断流的往塘沽运输,再加上西水门这里要收税还要严加盘查,所以几乎每天每夜都聚集成一个大疙瘩,就没有通畅的时候。
“下船下船……爷我都等了三个时辰了,还是过不去,肖乐天这臭小子是怎么管理的?弄的乱七八糟的……”
“下船走旱路,我就不信他们把大野地都给堵死了……”
一个苍老而又愤怒的声音让周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山西口音的老头,结果西水门的一名排长还是个老兵,一眼就认出来了。
“哎呦……这老家伙不是范儒吗?范镰老掌柜的亲哥,这王八蛋怎么来了……”




大清隐龙 936 西水门之乱
年轻的士兵不知道范儒是谁,他们就看见一个拖着枯黄鞭子满脸老年斑的糟老头子站在西水门外抱怨他们的肖丞相。
但是最早追随肖乐天的那些老兵,当然现在基本上最次的也混成下级军官了,这些老兵可都认识大名鼎鼎的范儒。
虎妞的亲大伯,范镰的亲哥,只知道死读书的腐儒,挂着皇商牌子就知道占兄弟便宜的糟老头子。
当初为了一个皇商的头衔就想把亲侄女送出去当门包,后来塘沽洋行发财了他又恬不知耻的想入一股白吃红利。
这个老头无耻的嘴脸已经被当年所有的老兵所熟知,跟随肖乐天最早入塘沽的那群老兵没人不认识这家伙。
所有人都讨厌他,但是所有人都拿他没办法,范儒再不是东西他也是二夫人家的亲戚,肖乐天也没法跟这种人掰生了,最后还是暗示让范镰多多照顾一下。
范儒的财产现在也入了乐天银行的股份,虽然比例非常小但是却是最原始的干股,每年吃的红利想当多,现在别说本金已经回来了,甚至分红都已经反了好几倍。
而且山西帮的货物现在有一半都是由范儒所承包,那些老西想要搭上琉球这艘商业大船,无不聚在范儒面前溜须拍马。虽然他们更想拍范镰的马屁,但是很可惜,范镰已经好几年没有回乡了,而且老掌柜现在已经是和洋人平起平坐的巨商,当年那些瞧不起范家的相与们,现在可攀不上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范儒又抖起来了,而且比当年更抖擞,就看这一身装扮没有五六千银子就置办不下来。
湖绸精制的瓜皮笑毛,上面的翡翠整个一汪水,绿的沁人心脾,足足有鸽子蛋那么大。轻薄的蜀锦长袍上面那些凹凸立体的蝙蝠寿字纹路可不是直接织锦上去的,而是蜀绣名家亲手绣制,光耗费手工就得大半年的时间。
腰间挂的是七件头,七种伙计有扇套、表套、扳指套、眼镜盒、槟榔荷包、跟头褡裢、钥匙袋等,每件又以‘别子’系于腰带上。再看看别子的用料,居然是温润的白玉,以这老头的烧包劲儿,非汉玉是不会用的。
这一身行头让外行看是绝对看不出门道的,如果要是去四九城让那些大买卖家尤其是当铺朝奉们上一眼,所有人都得惊呆了,这哪里是活人啊,这不是银票糊了一身衣裳吗?没一万多银子绝对置办不下来。
守护西水门的老排长虽然讨厌这老头但是冲着丞相和范镰的面子也得主动去打个招呼,他走到范儒面前敬了一个军礼“老先生又来了?看身体还挺好的!”
范儒拿眼皮子夹了一下这个小排长“嗯……看着还挺眼熟的,你叫?你叫……算了,我也记不住了,我这次带了五十五个人,你点验一下赶紧让我通关……这大热的天气,你还想让我排队不成?”
老排长心中暗叹,怎么这么倒霉遇到他了,但是还是得给面子,他回头跟值班的士兵喊了一句“让这位老先生加个塞……咱们怎么也得尊老不是!”
老排长扭头对范儒笑道“老先生不是我说您啊,您这一身富贵气可得收一收了,进到西水门里面当然是安全的,可是在大清的地界上,贼偷土匪那么多,您这一身……”
哧……范儒冷笑一声“谁敢动我?有我姑爷坐镇,我看大清谁敢动动我?小的门让军爷看看咱们的家伙事……”
“嗻……遵大爷的命!”身后一群彪悍的护卫,顿时从后背摘下一挺挺最新式的毛瑟步枪,烤蓝锃亮寒光闪烁,而且二十多名护卫人人腰间都别着两把上膛的左轮手枪,一长两短这配置居然比陆战队的士兵还要猛。
老排长当时就笑了“得了,您真有钱,算我白嘱咐了,您这就派管家登记吧,我送您先过关……”
正说话呢,突然从东面传来一阵声嘶力竭的哭声,这西水门关隘一共有三个,南北两岸大堤上各有旱路哨卡,大河上还有水兵长期检查行船,而范儒所在的位置就是南岸大堤上的旱路关卡。
人们定睛一看,原来是几名士兵正押送着十几名百姓从东面走来,那些衣衫破烂的百姓拖儿带女显然是三四个家庭,一路走、一路哭、最后一路还骂。
“兵爷,俺求求你们别赶俺们走,俺们真的是无家可归了,老家田地都卖了,回乡也是饿死啊……”
“达官爷……求您发发慈悲让俺儿子进铁厂上班吧,他机灵还手巧,就连铁厂的洋人师傅都夸呢……”
“妈……俺不回去……这里比老家好,大街上比村东头地主家还干净呢……”
这一路真的是哭声震天,所有闻者无不动容,范儒也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他们犯法了?”
老排长苦笑一声“您好长时间没来了,这段时间塘沽出了不少的事情,乱七八糟的不像个样子……”老排长从士兵手里接过公文看了一眼长叹一声。
“一家小偷小摸被连续抓住三次,裁定驱逐……这一家是天生的乞丐,特区救助了三次让他们做工就是不愿意干,也裁定驱逐……”
“这一家挺好,儿子被铁厂招工的人看上了,想培养当技术兵种可是死活不愿意加入琉球国籍也更不愿意剪辫子……最后钱都花光了,气急败坏天天去铁厂骂街,甚至骂丞相,最后裁定驱逐……”
“剩下这一家更有意思,男人以前是个账房先生,来乐天洋行应聘掌柜居然过了,随后也同意入琉球国籍,甚至同意剪辫子……可是他死活不让媳妇和闺女放脚,就必须缠足,最后辱骂公堂,也被判处驱逐……”
范儒瞪着眼睛就楞了“这这这……这算什么狗皮倒灶的事啊?这种事怎么能驱逐呢?肖乐天这是要干吗?胡闹……”
那些被驱逐的百姓,一看这位衣服华贵的大老爷都说开公道话了,顿时围了过去跪在地上当他是救命稻草。
“老先生啊,求求您给俺们评评理,俺们到底哪里错了……都说琉球肖丞相公道,可是今天一看,这肖丞相真欺负人啊!”




大清隐龙 937 巨变的特区 1
晚清是一个巨变的时代,新旧思潮的相互碰撞让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反差,再加上晚清的变革并不是由内而外的自发形成的,而是由外部势力强行干预而产生的,所以这种冲突更加的让人触目惊心。
平心而论,肖乐天也是一名外来者,他虽然是中国人而且两世为人都是正儿八经的汉人,但是对于这个晚清来说,他的思想其实和洋人的思想一样带有强烈的破坏性。
落后者永远都不知道自己落后,就好像一次雪崩中每一片雪花都认定自己没有错一样。拥有陈旧思想的人们都是很拒绝改变的,因为改变就意味着否定,否定自己以前的认知。
要知道,想让人自己认为自己错了,可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难度不亚于让顽石点头。所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一些人明明已经被逼到绝路了,明明已经没有一丁点道理了,可是还死不悔改。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那种痛苦,要比否定自己的以前那种痛苦要小的多,至少他是那么认为的。
否定自己的前半生?否定自己爹妈、爷奶的教育是错误的?这多没面子,这多痛苦,谁能走出那种坎呢?
但是生活还得继续,人拒绝改变可是他们又同时奢望改变带来的好处,就比如说眼前的塘沽特区,这个财富之地现在已经成了北中国,尤其是直隶一带所有人心中的一个梦。
想当年塘沽特区刚刚筹建的时候,黄举人在别有用心人的鼓动下拼命的攻击特区,大小王庄等一批土著百姓,昏头昏脑的跟肖乐天作对,甚至不惜以死相逼。
那时候人们真的把这个特区看成了洪水猛兽,肖乐天在他们的心中就是西方的邪魔。可是后来在肖乐天一次次四两拨千斤的巧妙应对下,塘沽本地的抵触情绪渐渐淡化了。
直到最后,当工业特区开始释放财富魔力之后,这些本地人彻底改变了思维,看着兜里白花花的银元,他们完全投入到了肖乐天的计划当中。
自古讲究财为水,水过地皮湿,海量的资金筹建特区,周围的民众怎么可能不占便宜?家里有地的谁还种庄稼?把地赶紧租出去盖仓库,盖商铺每年吃的租金就得有好几百银元。
光吃租金也不行啊,中国的百姓那叫一个勤劳,年轻有力气的去工地上随便干点活就是钱,上点年纪的也可以在工厂外面支起一个煎饼果子摊,包子铺什么的,甚至几家合伙弄一件二荤铺,给工人们提供点小炒菜,寻常烧锅酒之类的。
这都是钱啊,当地人只要不懒,这钱赚的跟淌海水一样。
最一开始人们还担心朝廷来摘果子呢,结果等到梅勒带兵围攻塘沽,最后让新军彻底给灭了之后,所有人心全都放到肚子里了。
那时候大街上当地百姓就一句话“哎呦……二哥!咱们这富贵日子可算赶着了……这北京城都让丞相给占了,以后谁还敢冲咱们着呲牙咧嘴?咱们就放心赚钱吧……”
后来北京和肖乐天密约,把塘沽特区的面积整整扩大了几十倍,南边到唐家铺靠近岐口村,西边一直到北塘建立西水门,往北一直走,过七里海、宁河再往北一直到了开平。
这一大圈子足足圈走了九百多将近一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接近一个小县的面积。这一大圈全都成了塘沽特区的管辖地。
至此,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出现了,沿着特区的边缘线,肖乐天开始雇佣百姓兴建水道,然后遍植大柳树,他居然在这里生生弄出一个柳条边来。
在关外,满人在汉人聚集地周围遍地插柳条,天长日久柳条生根发芽,就成了边墙叫做柳条边。而在直隶,肖乐天不是插柳条而是错落有致的种植大柳树。
这已经不是一排两排的柳树了,肖乐天种植的可是足足有二百米宽度的一条柳树林子,外面是宽阔的新修河道,明眼人一看就是一种防御体系。
肖乐天的军队现在是亚洲公认的第一强,任何人包括欧洲人都不敢小觑这支军队,如果非要找这支军队的问题,那么有两点应该算是软肋。
一个就是人数少,到现在肖乐天可用战兵不过两万,这点兵力确实是不够看的。而另一点就是肖乐天到现在都没有发展骑兵,这让肖乐天的军队缺乏大战略迂回的能力。
其实清政府一直抱有一种虚妄的安全感,其实也是因为这两点。他们知道肖乐天的新军很强,但是那么点人数还没有多少骑兵,就算一时间让他们占上风了,但是凭着大清国的雄厚国力和战略纵深,最后也能拖死他们。
正因为有了这点安全感,所以两家才形成现在这么一种既敌对又合作的态势,表面上看居然有点亲密无间的样子。
大柳树墙内,朝廷的统治体系依然存在,该什么官管的事情照样有人管,大清国的税收一点也不少收,老百姓既可以去县衙告状打官司,也可以去特区长官哪里打官司告状,两种体系居然平行共存,和睦相处。
甚至连军队都有两个体系,没有错的现在的塘沽特区里居然真的有几只朝廷的绿营兵存在,不过很可惜的是这些兵已经只是形象上的存在了,正经事什么都管不了。
塘沽特区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完全证明了肖乐天的政治成熟,不要虚面子只要里子。朝廷的颜面给的足足的,你谁也挑不出理来,这块土地永远是朝廷的,肖乐天可不是造反。
特区李秘朝廷要文官有文官,要武将有武将,甚至连税收都没问题,随便收而且收的比往年还多。
地方治安你们朝廷愿意管就管,不愿意管就让特区管,反正在新军的刺刀下,特区的治安好的不可想象。
一切的一切都如天堂一样梦幻,但是在这样安静祥和的局面下,矛盾依然存在而起冲突愈演愈烈。
而一切矛盾的爆发点,就在年前肖乐天所颁布的新政上。




大清隐龙 938 巨变的特区2
财富这种东西一旦形成了落差,就会迅速吸引周边贫穷人的目光,都是本乡本土的乡亲,千百年来都生活在一起,今天只不过是一条大柳树边墙就能隔断了?显然是不可能的。
1...373374375376377...15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