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陈瑞
“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也不是太清楚,你到了学园之后,详细的请教那些学者就知道了。”阿里斯塔格拉斯不耐烦的挥手说道。
戴奥尼亚学园工程院是在西地中海战争结束之后不久设立的,大部分的学者就来自于原来的数学院,是一门将理论科学付诸于实践的学科,主要负责公共建筑和各种器械的设计。建造铁轨、矿车,就来自于戴弗斯视察这个新建立的学院、与学者们谈话时所偶然提到的想法,学者们却将它作为新学院扩大影响力的一个最重要的研究课题。
科西嘉和萨丁尼亚归属王国,以及整个伊特鲁里亚联盟与戴奥尼亚结盟,使得王国有了充足的铁矿石供应,解决了资源的难题,而且拉奥斯也愿意生产这种特殊的、质量上乘的铁轨,但是要找到一个愿意合作的矿产商人却比较困难,因为前期投入很大,主要是要花费巨资来购买足够的铁轨(铁在王国价格并不便宜,即使几年前新获得了一些有丰富铁矿资源的新领地,但是采矿难、运输更难无疑都推高了它的成本)。
工程院的学者们曾经几次找阿里斯塔格拉斯商量过,他一直有些犹豫,但是这段时间接了为哈迪斯主神庙提供石料的这个王国任务之后,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光是运输矿石到图里伊内城主神庙,就已经损失了七、八头驮牛和十几名私有奴隶负伤,他终于下定决心与工程院合作,来改善运输难的问题。
做出这个重要的决定之后,他心里也感到压力很大,心中盘算着:到时候是不是可以找克莉斯托娅银行贷上一笔巨款,来缓解资金的紧张,毕竟据工程院学者们说,这可是王国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发明,戴奥尼亚国王对此也非常重视。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得先去做另一件事,他转身对另一个手下说道:“你一会儿到港口去,先为我预定一艘客船,如果明天真的下大雨,我就去一趟锡拉库扎,视察一下那里的石矿,毕竟它们也负责为主神庙提供石灰石料,可不能出了差错!(锡拉库扎有着整个西地中海最丰富的露天石灰石资源,阿里斯塔格拉斯承包了其中一个石矿的开采权)。
…………………………………………
马西姆斯带着50名奴隶来到了他们之前所负责的采矿区域,并没有马上就开工,而是要先做好判断,从哪里开始开采最合适,这就必须由身为队长的他来做决定,如果最初的位置选择得好,接下来开采就会比较顺利,也会减少伤亡,这需要队长具有丰富的开采经验和眼力。
马西姆斯之所以能成为工头最信任的队长,就是因为他做事很有条理性,不是临时来做判断,而是在昨天结束时就已经为今天的开采做好了准备,这是他担任过几届罗马市政官所养成的工作习惯。
在他们面前的这块巨大而平坦的岩石上已经被戳出了几条纵横的笔直沟槽,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石料的轮廓线。
这时,马西姆斯让6名奴隶踩着木梯爬上岩石,两人一组,将一块块干木楔用木锤使劲敲进沟槽里,当所有的沟槽都已经被嵌入密密麻麻的木屑的时候,岩石沿着沟槽微微开裂了。
马西姆斯立刻命令已经拎来水罐的奴隶往木楔上浇水,水流进沟槽里浸泡着木楔,木楔吸水膨胀,变得越来越大,岩石受力,使得沟槽的裂口也越来越大,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
与此同时,马西姆斯并没有浪费这些时间,他仔细的观察旁边的岩石之后,开始拿着一根皮尺进行测量,然后用墨笔在岩石上画出轮廓线,然后就有几名奴隶拿着板刷(在木板上镶嵌有铁锯),沿着轮廓线来回不停的刷动,最终将其凿出较深的沟槽。
而在此时,旁边的那块岩石在吸水木楔的不断膨胀之下,裂缝越来越宽,越来越深。
马西姆斯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又派上去5名奴隶上去,他们个个手拿一根细长结实的木头撬杠,将其插入木楔之间的裂缝里,开始用力的往外撬动石块,这是一个极其费力和艰难的过程。再换了好几波奴隶、断掉了几根翘杠之后,石块终于从岩体上分离开来。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六章 采石
这时,另一组奴隶拿着麦草和绳索迅速对石料进行捆扎,这样做既是为了避免石料在接下来运输的途中遭到损坏,也是为了防止石料刮伤奴隶。
绳索被分为两组,捆绑住石料的腰身之后,一头由地面上的十几名奴隶奋力往外牵拉,另一头则由十名奴隶站在岩石上,拖住石料,还有几名奴隶用木头撬杠继续撬动石料,让它能够以较为稳妥的速度翻滚到已经放置在其前方的一排圆木头上。
最后,奴隶们发出欢呼声,他们这一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开采完成了第1块石料,而且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事故。
这一大块长方形的石料终于平稳的落放在六、七根间隔排列的圆木之上,然后几名奴隶重新开始用绳索绑扎好石料,然后由12名奴隶共同牵拉绳索,四名奴隶不断的将落在后面的圆木再置放到石料的前方。
巨大沉重的石料在圆木上滚动,比较省力的就被拖到了位于石矿入口处一侧的石料堆放场。
工头得到通知、对石料进行查验之后,确认其合格,并且在随身携带的木板上进行了记录。
马西姆斯所在的这一队奴隶们再次发出欢呼声,引起其他队伍的羡慕,因为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开采完成了第1块石料,而且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事故,很有可能在今天又会超额完成任务,从而获得奖励。
马西姆斯依然保持着冷静,他一边安排之前并没有太出力的剩余奴隶对第二块已经划好沟槽的岩石开始往里敲进木楔,一边督促返回的奴隶们抓紧时间恢复体力。
………………………………………
堆放在矿场入口处的石料在被送走之前,还要先在这里进行粗略的塑形。
在这里对石料进行塑形的就不是王国奴隶了,而是阿里斯塔格拉斯的私人奴隶们,他们都具有相当经验的、处理石料的技艺,是阿里斯塔格拉斯从事这一行之后10多年来的积累。
毕竟出售石料,不同于出售其他金属矿石,很少有矿主将刚开采下来的石料直接出售给买家,而是要根据买家的要求,提供相对成型的石料,比如此时负责改建哈迪斯主神庙的工匠们派驻到石矿的助手,他象往常一样在清晨过后就到达了这里,并根据神庙那边的建筑进度,要求石矿在今天向神庙提供哪几种样式的石料?各种样式需要多少数量?……
修建神庙需要的、经过塑形的石料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方方正正的石块,它将成为修建神庙的石砖;一种是圆形的石块,它将成为支撑神庙的廊柱;还有一种是较薄的石板,这是用来铺设神庙的地板。
在这里的上百名奴隶工匠手拿着铁钳、铁凿、铁钻、金属丝等工具,对一块块开采出来的石料进行细心的塑形,他们不但都身穿着亚麻衣服,而且戴着口罩和头巾,这是因为他们使用金属工具凿击石料,石屑纷飞,容易导致受伤,这是对奴隶的一种保护。而开采石料的王国奴隶们除了护住下体的围布,基本是光着全身,因为他们基本不使用金属工具,没有这方面的担忧,而且没有衣服的拖累,行动、用力更加方便,他们需要担心的主要危险是岩石突然掉落。
在给石料塑形的这几种样式中,看起来似乎将石块切割成石板是最为困难的,因为大理石不同于石灰石,它的质地较为坚硬,这个时代的工具似乎很难做到这一点。
但是对于大理石浸淫了几百年的希腊人早就研究出了处理它的好办法,那就是先在石块上画出切割线,然后用工具沿着切割线凿出一道浅浅的沟槽,用干燥的海沙将其充填,然后压上金属丝。奴隶工匠拽着金属丝的两端,沿着凹槽前前后后的拉动金属丝,金属丝向下挤压沙子,而沙子才是真正用来切割石块的物质,通过不断的摩擦来磨损石质。随着凹槽越来越深,这时还需要往里添加更多的沙子,直到最终将石块分割开来,变成石板。
最终塑形完成的方形和圆形石块会比最终建庙的石料要稍微大一些,而且奴隶工匠们在处理时特地在石料四周留下凸起作为把手,以方便建庙的工匠们搬运。
………………………………………
完成塑形的石料会被立即运走,这就又得由王国奴隶们接手了。
将近20名奴隶费力的将石料抬到木筏上,木筏下面垫着圆形木头。一部分奴隶用绳索牵拉木筏,其余的奴隶则不断地在前方摆放圆形木头,和之前一样,石料缓缓地被拉动着,移向矿场的出口。
出口在入口处的旁侧,其道路是用大块的石头铺砌而成,牢固而平整,并且在道路的尽头形成一个两米多高的平台,平台前方停放着一辆四轮车,其高度正好与平台齐平,以方便粗重的石料能够省力的被推到车上。
这个四轮车造得非常结实,其车轮是有好几块完整的圆形木料拼接在一起制成的,异常高大厚实。
出口处还有专门的木匠驻守,因为当石料刚运送到车上,这时是最容易发生损坏的,他能够就近进行修理。
木轮车由4头公牛牵拉,它们行动虽然缓慢,但是可靠,每次大约可以搬运重达10吨左右的重量,也就大约2——3块石料。
平时他们一般都是将石料运送到科塞尼河旁的简易码头,用货船将石料运送到买家指定的地方,这样相对比较省力安全。
但是给哈迪斯主神庙提供石料,图里伊市政厅拒绝了阿里斯塔格拉斯利用内城的码头来运送石料,因为这样一来,石料从码头运送到神庙就需要横穿大半个内城城区,这不但会损坏内城精致的道路,影响交通,干扰内城民众的休息(内城民众一半多都是达官显贵),最重要的还是不安全(因为会有很多陌生奴隶出入内城腹地)。而如果走陆路,哈迪斯主神庙就距离内城的西城门不远,便于管理和控制。
但对于阿里斯塔格拉斯而言,这无疑会非常头痛,因为从矿场到哈迪斯主神庙的陆路大约有10里地,如此漫长的距离,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事故,车轮损坏、石料掉落,要重新将其搬离,无疑会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而更糟糕的就是砸伤了路人,那么赔偿的钱财就不会是一个小数字,这也就是阿里斯塔格拉斯在损失了不少钱财之后,决定改善运输问题,把希望寄托在了学者们所说的铁轨身上。
整个采石场从早到晚都充斥着干活的声音:工头们的命令声,奴隶们的号子声,车夫驾驭牛车前行的吆喝声,木头在石料的重压下发出的咯吱声,还有奴隶们因各种事故而发出的惨叫声……此起彼伏,经久不绝。
………………………………………
到了傍晚,王国奴隶们才拖着疲乏的身体,返回奴隶营地,虽然只是多劳作了一个多小时,但在昏暗的环境下采挖石料,却导致一名奴隶未能躲开上方掉落的碎石,被砸中头部而失去生命。
当然,除了同一队的奴隶为此伤感、忐忑不安之外,其他的奴隶则显得漠然,甚至还有的根本对此一无所知。在偌大的采石场内,这段时间一直有几千名奴隶在其中劳作,总有人受伤甚至死去,他们已经感到麻木,此刻他们最渴望的就是吃上一顿丰盛的晚餐,然后美美的睡上一觉。
当然他们的愿望得到了满足,晚餐甚至比早餐还要丰盛,奴隶们吃饱喝足,个个腆着肚子,慢吞吞的走回到自己的宿舍,简单的洗漱之后,就躺上了床铺,酣然入睡。
就在这时,一间宿舍的房门被推开,有人站在门前大声喊道:“费比乌斯.拉比奥.盖乌斯在吗?”
有人因为突然被吵醒,气愤的骂道:“该死的,谁呀?!”
站在门口的人冷冷的回了一声:“巡逻队!”
房间内顿时安静了,片刻之后,盖乌斯才轻声提醒道:“你好像叫错了名字,应该是盖乌斯.费比乌斯.拉比奥。”
“你确定要这么叫吗!”门口的士兵声音严厉。
盖乌斯不敢回答了。
去年,在戴弗斯国王的提议下,元老院通过了《戴奥尼亚王国姓氏法》,法令规定:无论是戴奥尼亚公民、还是想要加入戴奥尼亚的自由民,必须要有名有姓,以方便户籍部登记和查找其信息,而且必须姓在前、名在后,凡是不遵从者将受到处罚,严重者甚至剥夺其公民资格。
在普通的戴奥尼亚民众看来,自从戴弗斯国王用自己的名给孩子作姓,逐渐得到手下大臣和民众的效仿,至今已快20年,大部分的公民已经都有名有姓,并且姓在前、名在后,这条法令的颁布不过是将这个习惯正式变为法律条文而已。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七章 伦图路斯的秘密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戴弗斯制定这条法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速对一些戴奥尼亚公民的同化,比如罗马人和少数加入戴奥尼亚的腓尼基贵族,同时也让戴奥尼亚人产生一种“自身是独特”的自豪感(在地中海的国家和种族中,逐渐拥有姓氏的民众基本都采取的是名在前.姓在后),更有利于加速形成一个新的戴奥尼亚种族。
《姓氏法》颁布之后,戴奥尼亚公民基本都依照法令执行,领地内没有产生什么大的动荡。对于奴隶,该法令并没有提起,毕竟很多奴隶连名都没有,只有昵称,但不少奴隶的主人为了方便,还是给奴隶取了正式的名字,有些王国奴隶为了将来获得自由之后、更好的在王国内发展,也给自己取了正式的名字,并且在奴隶营地管理处登记。
在这样的一个大趋势之下,盖乌斯如果坚持不改,无疑会显得很异类,会引起巡逻队的特殊关照。
“营地外有人找你,赶紧去一趟。”门口的士兵语气缓和下来。
“谢谢……谢谢大人!”盖乌斯赶紧穿好衣服,翻身下地,点头哈腰地向士兵表示了感谢,然后飞快的跑向营地大门。
原本安静的宿舍顿时热闹起来:“傍晚还有人来找盖乌斯,这也太奇怪了。”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现在我们白天都在石矿里干活,只有在傍晚才能在营地找到人啊。”
“盖乌斯太幸运了,总有人来找他,看来他在外面有很多亲戚!”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他曾经是罗马贵族嘛,你们腓尼基人在王国里不也有很多亲戚嘛,哪像我们卢西塔尼亚人……哎,家里的亲人连我们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宿舍里顿时沉寂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出声安慰道:“再过几年,等你获得了自由,可以回伊比利亚,将你的家人都接来戴奥尼亚一起生活。”
“哼!等我获得了自由,我才不会留在这里,我一定会回到我所熟悉的伊比利亚,离这个可恶的戴奥尼亚王国远远的,说不定哪一天,还会同戴奥尼亚……哼哼!”
“回伊比利亚那个贫穷的山区能干嘛!时常饿肚子,生了病也没有办法治疗,部落之间经常发生血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在战斗中失去生命……其实就是在这奴隶营地里生活也比在伊比利亚的部落里生活强得多啊!我获得了自由后,绝不会再回到伊比利亚,在图里伊生活一定会比在奴隶营地里更好!”
“你竟敢背叛部落!看我现在不打死你!”
“好了,别闹了!你们想把巡逻队都引来吗!”
……
奴隶营地像是一个封闭的戴奥尼亚小城镇,食堂、商铺、医院、甚至竞技场……所应该有的城镇设施都基本齐备,空闲的时候奴隶们在营地内只要不违反规定,可以自由的行动,但是不能出营地。不过,出于降低奴隶们反抗意识的考虑,让其更安心的通过劳动获得自由的身份,所以管理处允许有外人来探访营地的奴隶。
尤其是在西地中海战争之后,探访营地的外人急剧增多,这是因为有大量的罗马、腓尼基新公民和大量的罗马、腓尼基奴隶产生。
盖乌斯走进营地大门旁的会客室,看到坐在那里的熟悉背影,忍不住喊了一声:“伦图路斯.曼利留斯。”
那位看上去比盖乌斯更年轻的男子转身瞪视他,沉声警告道:“盖乌斯,别乱喊!”
之前就憋了一肚子气的盖乌斯根本无视伦图路斯的警告,反而讥讽的说道:“难道这不是你的名字吗?!还是说你已经忘了你真正的身份,忘记了你家族的荣耀,而是甘愿按照戴奥尼亚人的要求,重新取一个根本不是罗马人的名字?!”
事实上,伦图路斯完全可以进行反驳:“既然你盖乌斯没有忘记家族的荣誉,那么你敢不敢公开宣称你的名字叫做盖乌斯.费比乌斯.拉比奥!”
但是他没有,因为他的父亲是普布利乌斯.曼利留斯,不但是第一位投靠戴奥尼亚王国的罗马大贵族,而且也是《姓氏法》公布之后首先公开改姓的王国罗马官员,不少原罗马贵族、如今的王国公民私下里都对其恨之入骨,甚至称其为“导致罗马灭亡的罪魁祸首”,这些流言显然对伦图路斯造成了影响,他胀红着脸,激动的脱口而出:“盖乌斯,你也就只敢动动嘴皮子,你根本不知道真正在捍卫罗马的人在冒着怎样巨大的风险!总有一天,你会知道我有没有忘记罗马和家族的荣耀!”
说到这里,伦图路斯昂着头,脸上浮现出一种毅然和自豪,让熟悉他的盖乌斯为之一愣,下意识的轻声问道:“伦图路斯,你这话什么意思?你准备要干什么?!”
伦图路斯却没有搭理他的问话,拎起一个厚厚的包裹,放在桌上,冷声说道:“你的姐姐又从罗马把包裹寄到我们家,托我们将这包裹给你送来,我看你每一次收到包裹都挺高兴,也并没有因为你的姐夫斯托洛是戴奥尼亚官员、同样也改了姓氏,而和他们断绝来往。”
“谁说我不骂他们,但是东西该收还是得收。”盖乌斯厚着脸皮,嘿嘿一笑,将包裹拖过来,立刻打开。
“再着急看也没用,不过是一些食物和衣物,没什么贵重的东西,进这里的时候卫兵已经翻捡过了。”伦图路斯依然是语气冷淡。
盖乌斯脸上呈现出满足的神情:“太好了!都是我喜欢吃的罗马特色食物!已经好久没有吃到过了,差点儿都忘了它们是什么味道!”
伦图路斯听到这话,有些失神。
这时,他听盖乌斯说道:“伦图路斯,咱们两家是亲戚,从小就在一起玩,还记得我父亲经常在我面前夸奖你,说‘别看你年纪比我小,但从小就很有主见,长大了一定会比我更有前途,也许会成为罗马城的英雄。’我一直将这话记在心里,刚才用话来羞辱你,一方面是不瞒你父亲的所为,另一方面也是怕你真正的归顺了戴奥尼亚,辜负了我父亲和我对你的期望……总之,希望你能够原谅我!”
伦图路斯听了盖乌斯这一番奉承的话,正挠到心中的痒处,心中的不满很快消融了,故作不忿的说道:“我父亲是我父亲,我是我,我永远都是一个真正的罗马人!”
“那是!那是!我们可是母狼养育出来的伟大种族,永远不会屈服的!尤其是伦图路斯你,我坚信你一定会成为伟大的罗马英雄!”盖乌斯情真意挚的说完,见伦图路斯的脸上很快扫去了生气的神色、显露出自得,他赶紧又往前凑了凑,小声问道:“你刚才所说的大事……到底是什么?”
年轻的伦图路斯已经被盖乌斯的一番话说得心防大开,他扫了一眼四周:会客室里除了他们俩人外,再也没有其他人。
于是,他也凑近盖乌斯,略带显摆的小声说道:“和之前一样,你一定要保密!我告诉你……”
……………………………………
盖乌斯送别伦图路斯,从会客室出来的时候心情愉快的接受了卫兵们的再次检查,然后步履轻快地走回营地。
他并没有直接回宿舍,因为包裹里的食物一旦被那些奴隶发现,恐怕很快就会被抢光,所以他去了别墅区(单身奴隶们对有家庭的奴隶所居住地方的昵称),敲开了马西姆斯家的房门。
“都这麽晚了,你不好好休息,恢复体力,还到处乱走!别忘了明天还要去采矿!”马西姆斯打开门,看见是他,毫不客气地批评道。
盖乌斯没有理他,伸长脖子往里瞅了瞅,说道:“嫂子和孩子们呢?”
“是盖乌斯来啦,快进来坐吧!”在有微弱烛光的角落里站起了一个身影,接着又有两个矮小的人影窜了出来,亲热的喊道:“盖乌斯叔叔!”
“乖孩子!”盖乌斯脸上露出和蔼的微笑,他蹲下身子,从包裹里取出几样东西:“瞧,叔叔都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呀,好大的面包!”
“还有鱼!”
“记住了,这是罗马的小麦面包和台伯河腌鱼,还有这个——萨宾的奶酪,拿去吃吧。”
“盖乌斯叔叔真好!”
“谢谢盖乌斯叔叔!”
“你的堂姐科尼娅又给你送东西来了,她对你是真不错!”马西姆斯看到这包裹和食物,立刻就将事情猜测得八九不离十,以往罗马的大氏族之间经常通婚,相互之间都比较熟悉。
“我姐对我确实不错,可就是那斯托洛居然当上了戴奥尼亚的官员,当初我叔叔真是瞎了眼,居然将我姐嫁给了这个平民!”盖乌斯恨恨的说道:“不过,我想他这个法官很快就当不长了!”
“出什么事了吗?”马西姆斯立刻警觉地问道。
盖乌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大哥,你这里还有葡萄酒吗?今晚咱们就着这家乡的咸鱼和面包,开个小小的宴会,高兴高兴!”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八章 重建中的神庙
“现在?!”马西姆斯愕然,扭头看了一眼孩子们,提醒盖乌斯:“你别忘了,到了深夜,巡逻队可是会查岗的!”
“放心吧,我会按时回去的,不会被那些戴奥尼亚人抓住把柄!”
1...415416417418419...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