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陈瑞
以汉诺为首的元老们之所以在此时此刻还没有下定决心、完全接受戴奥尼亚的谈判条件,那是因为他们还抱有最后一点侥幸:来自波斯的干涉。
实际上,泰尔确实响应了迦太基的要求,向巴比伦派出了使者。
波斯王阿尔塔薛西斯在得知“迦太基居然被戴奥尼亚逼入绝境”的消息后非常吃惊,在考虑再三之后,他还是决定派一名使者去西地中海,详细了解一下这场战争的过程,探一探戴奥尼亚的虚实,了解这个新崛起的希腊王国对波斯的真实态度。
而对这场战争进行调解只是次要目的,毕竟已经在位二十多年的他很清楚:戴奥尼亚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将敌人逼入绝境,又怎么可能因为千里之外自己的几句话就放弃掉之前所做出的一切努力,更何况波斯还从未向这个新建立的国家展示它的强大。
2月中旬,波斯使者乘坐的客船进入迦太基海域时,遭到戴奥尼亚战船的拦截,即使他宣称自己是波斯王派来的使者,仍然被禁止进入迦太基城。
波斯使者不得不转而求见戴奥尼亚国王,遂被带往利利俾。
戴弗斯并没有慢待波斯使者,接见仪式还算隆重。
但是自从科林斯战争之后,不但希腊本土的霸主斯巴达依靠着波斯的支持,象雅典、科林斯、底比斯这些希腊大城邦也得仰波斯的鼻息,波斯成为东地中海事实上的霸主,所以希腊城邦使者每到波斯,为了达成目的,往往是贿赂讨好各级官吏,而波斯使者到希腊各地却享受着高规格的接待。
但这位波斯贵族使者踌躇满志的来到西地中海,却当头挨了一棒,不但客船被劫持,提出的要求也遭到拒绝,心里自然是憋了一股子气,见到戴弗斯之后,又看到这位野蛮人的国王既没有佩戴贵重的王冠,也没有穿着华丽的长袍,甚至只是在一个普通的客厅里接见了自己,心中满是鄙夷,还没说上几句话,他就以命令式的口吻对戴弗斯说道:“我们神圣而尊贵的王上非常关注戴奥尼亚和迦太基之间的战事,他希望双方能够立即停止战争,退换各自占领的土地,重新回到战争开始前的状态!只要双方照此执行,将会得到波斯的友谊,否则后果将非常严重,戴奥尼亚将无法承受!”
面对波斯使者的傲慢,已经快五十岁的戴弗斯有了更深的城府,没有象当年讥讽斯巴达使者菲比达斯一样,对波斯使者进行有力的嘲讽,他用平静的口吻说道:“你们波斯能将亚细亚的事情管好就不错了,西地中海的事不需要你们来操心。”
双方不欢而散,连见面之后要举办的宴会也被取消了。
第二天,波斯使者的客船就驶离利利俾,并被一路“护送”,直至远离西地中海。
波斯使者回到巴比伦后,将他在西地中海的“悲惨遭遇”以及戴奥尼亚国王要他带给波斯王的话添油加醋的说给阿尔塔薛西斯,这位波斯王气愤不已,当众发誓:总有一天会给与戴奥尼亚王国最严厉的惩罚!
迦太基元老们始终没有等到波斯人的消息,但是戴奥尼亚人的进攻却一直让他们心里紧绷:戴奥尼亚军队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派士兵直接攻城,但他们的弩炮却每天都在轰击着城墙,甚至还往城里抛射火罐,增加城内民众的恐慌;他们还建起比城墙还高的土垒,居高临下,远程攻击城上的守军;戴奥尼亚人不但是陆军在进攻,其海军同样也没闲着,他们将几艘战船拼接起来,铺上木板,在上面安置弩炮和腹弓,逼近两个湖内的港口,攻击城内的防御设施……戴奥尼亚军队没有使出全力,更像是在演练海陆配合攻城的战术,但是从未遭遇过如此绝境的迦太基人已经感到有点喘不过气来。
围攻持续了三个多月,城墙破损、饮水缺乏、城区毁掉大半、士气极其低落的迦太基人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被迫与戴奥尼亚人签署了极其苛刻的停战协议:迦太基承认西西里、科西嘉、萨丁尼亚划归戴奥尼亚王国统治;
将伊比利亚的全部殖民城割让给戴奥尼亚(不包括马戈尼德家族后来征服的新殖民地);
迦太基同意哈德鲁门图姆的领地并入戴奥尼亚王国;
迦太基不得侵害戴奥尼亚盟友东、西努米比亚人的利益;
迦太基和戴奥尼亚恢复和平,恢复贸易,期限20年,期限内发生利益纠纷,由双方协商解决;
期限内不得侵犯协议双方的盟邦……
……
半年之后,奥提吉亚岛也因粮食耗尽而投降。至此,戴奥尼亚与迦太基的战争结束。
:。: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一章 底比斯战争在继续
“戴奥尼亚击败迦太基、迫使其签订停战协议”的消息传遍戴奥尼亚王国,各地民众一片欢腾。
而不久后,这消息也传到了希腊本土,让很多城邦感到震惊,尤其是斯巴达。
曾经在戴奥尼亚陷入多方势力围攻的危险局面下,斯巴达还暗中做手脚,唆使阿普利亚地区逃亡势力去夺回自己曾经的领地,而现在戴奥尼亚凭借一己之力,干净利落的消灭了罗马,降服了萨莫奈、战败了迦太基,无可争议的成为西地中海最强大的势力。
而斯巴达现在反倒是陷入战争泥潭,在中希腊迟迟打不开局面,做贼心虚的斯巴达长老们担心之前自己的所作所为瞒不过戴奥尼亚王国的有识之士,如果此时戴奥尼亚突然翻脸、要向斯巴达讨回公道的话,无疑会让局势变得更加糟糕。
所以,斯巴达慌忙派出使者,前往图里伊,以友邦之名祝贺戴奥尼亚赢得了与迦太基之间的战争,同时还试探性的提出要求:希望戴奥尼亚能够为战争中的斯巴达提供一些援助。
戴弗斯早看透了斯巴达人的来意,他既没有和斯巴达人撕破脸皮,指责其在西地中海战争期间所做的那些龌龊事,也没有答应斯巴达人的请求,而是委婉的表示:戴奥尼亚是赢得了战争,但战争之后重建家园、整顿秩序、安抚民众、恢复贸易……等等一系列棘手的事务还需要王国上下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逐渐恢复战前的繁荣,因此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关心他国的事务。
斯巴达暂时放下心来。
戴弗斯又用相似的话语回应了随后前来求助的雅典使者。
至于底比斯人,此时他们还处于斯巴达军队的围困之中,疲于应付各种进攻,对西地中海发生的大事不太清楚、同时也没有精力去了解。
戴弗斯虽然给了斯巴达一粒定心丸,但斯巴达长老议事会还是感到了局势的紧迫,他们不满于斯巴达王克列奥姆布洛图斯长时间征战、却未能取得进展,终于决定再一次启用更多谋善断的阿格西劳斯担任全军指挥官。
阿格西劳斯慨然接受,并且宣称:既然长老和民众们认为他是最佳人选,他本人定当全力以赴!
他率军前往斯巴达的边境进行献祭,并向士兵们展示为吉兆,于是全军士气高昂。
由于与科林斯地峡相邻的皮奥夏地区南部边缘的山岭地带有底比斯的重兵防御,再加上雅典又与底比斯联手,因此通过陆路从科林斯地峡翻越山岭、进入皮奥夏地区,不但道路难行,而且充满危险。
阿格西劳斯率领军队加速行军,到达在科林斯西面不远的西吉翁城港口后,乘船横跨科林斯海湾,在皮奥夏地区的海滩登陆。由于事先他已经派人通知在该地区驻守的一支斯巴达军队抢先攻占了距离登陆地不远的一座山岭隘口,所以全军没有阻碍的翻过了山岭,进入到皮奥夏地区的平原地带,并且迅速同支持斯巴达的泰斯皮亚(该城位于底比斯的西面,相距只有20里)联起手来。
原本阿格西劳斯认为自己快捷的军事行动会打乱底比斯人的防御部署,结果他发现底比斯人和其盟友在底比斯城周边的所有战略要地上都修起了栅栏和土垒、建造了壕沟、布置了鹿砦……
斯巴达军队要想逼近底比斯城,就必须将一一这些要地攻克,而底比斯军队也不会任其施为,阿格西劳斯率军进攻哪里,底比斯就会派重兵驻守那里。
由于底比斯是内线作战,调动兵力更为灵活快速,并且底比斯军队不会只是死守,他们也会适时出击,攻击脱离了大部队或者正在吃饭休息的斯巴达联军士兵……这一系列的防御策略主要出自伊帕密浓达之手,很让阿格西劳斯深感头痛,半年时间的征战也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到了秋季,斯巴达盟邦的士兵们纷纷返回家乡,阿格西劳斯也要率领斯巴达战士回国,于是他任命菲比达斯带领雇佣兵们留守泰斯皮亚地区,并伺机进攻底比斯。
被底比斯人极度痛恨的菲比达斯采取了更加狠毒的策略,他派出多支小股部队,绕过底比斯人的防御要地,杀戮躲在其后方的底比斯民众,不断破坏其田地……
底比斯人对此极为愤怒,他们不顾伊帕密浓达的劝阻,贸然出动军队,进攻泰斯皮亚。
结果菲比达斯早有准备,他有针对性的进行列阵,在会战中击退了底比斯军队的进攻。为了扩大战果,削弱底比斯人的力量,他亲自率军猛追溃兵,结果底比斯人的骑兵和一些步兵慌不择路,逃到了一条无法通过的峡谷里。
走投无路的底比斯溃兵反而集合起来、决定拼死一战,而此时由于追击速度太快,导致泰斯皮亚的重步兵远远的落在了后面,只有菲比达斯和几百名色雷斯轻盾兵挡在了底比斯骑兵的面前。
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菲比达斯刚刚让这些色雷斯雇佣兵们列好阵势,底比斯骑兵就不顾一切的从正面发起了冲锋,上百匹战马奔跑起来所产生的气势无疑是可怕的。
经过长途奔跑、已经非常疲惫的色雷斯人畏惧了,还没等底比斯骑兵冲至面前,色雷斯人就已经开始溃退。
底比斯军队趁势猛攻,色雷斯雇佣兵全线溃退,菲比达斯混在溃兵中,企图逃脱。
但底比斯骑兵怎会让他逃脱,一直紧盯着他,很快就将其包围,并乱矛刺死。接着他们又驱赶溃兵冲乱随后赶来的泰斯皮亚重步兵,斯巴达联军大败。
底比斯军队追击到天黑,才收兵回营。
这一战,底比斯人先败后胜,不但杀死了他们最痛恨的敌人——菲比达斯,而且还削弱了底比斯的腹心之患——泰斯皮亚的实力,底比斯民众为之欢呼,也让其他被斯巴达控制的皮奥夏城邦民众感到振奋。
借此有利时机,底比斯甚至再次派出军队,主动进攻泰斯皮亚及其周围附属于斯巴达的城邦,迫使斯巴达不得不在冬季派出一支军队,帮助防御泰斯皮亚。
第二年初春(公元前377年,戴奥尼亚王国17年),斯巴达长老议事会和监察官们再一次任命阿格西劳斯为联军指挥官。
这一次阿格西劳斯声东击西,率领军队走陆路,急行军通过科林斯地峡,趁着底比斯人缺乏防备的情况下,一举突破他们在山岭的防线,攻入底比斯城以东的地区,以普拉蒂亚为基地,大肆蹂躏了这一片土地,虽然也获得了一些胜利,但底比斯人的抵抗仍然十分顽强,使斯巴达军队未能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到了秋季,阿格西劳斯不得不再次收兵回国。
这个时候,底比斯出现了粮食严重短缺的状况,因为战争的破坏,他们的土地已经两年颗粒无收了,在前世的历史中底比斯人是派船队到北部的塞萨利城镇去购买的粮食,但是这一次佩罗皮达斯却提议:到亚得里亚海海对面的戴奥尼亚王国去买粮。
有人提出异议,认为:戴奥尼亚和斯巴达一直签署着友好协议,相互之间关系密切,戴奥尼亚不可能买粮给底比斯。
佩罗皮达斯的回答是:反正距离近、路途很方便,试一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一旦成功了,我们不但开辟了新的购粮渠道,而且还探得了戴奥尼亚人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意义非常重大!
最终佩罗皮达斯的建议得到通过,底比斯派出了三艘三层桨战舰,携带10个塔连特,趁着冬季斯巴达人歇兵、科林斯海湾的海上封锁松懈之际,冒险驶出科林斯海湾,横穿亚得里亚海,到达了戴奥尼亚王国东海岸的港口城市——奥德鲁姆。
奥德鲁姆行政长官听说底比斯人前来买粮,考虑到其背后所包含的政治意义,哪敢擅作主张,立刻派信使赶往图里伊请示。
戴弗斯知道后,用一句看似玩笑的话给此事定了调:“斯巴达人都能让阿普里亚的逃亡分子到我们国内旅游,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予底比斯人一点小小的帮助,更何况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商贸行为。”
因此,奥德鲁姆城不但以低价将粮食卖给底比斯,而且还派出货船帮助运送。
实际上斯巴达舰队已经得到“底比斯人派船队出外买粮”的消息,他们已经做好布置,就等底比斯船队返回科林斯湾时,将其捕获。
结果当斯巴达舰队船员看到底比斯船队中那几首船帆上绘有戴奥尼亚王国旗帜的船只,愣没敢轻举妄动,眼睁睁的看着底比斯船堆在海湾北面登陆,不紧不慢的卸下了货物。
事后,斯巴达舰队统领慌忙将此事回报给斯巴达,长老议事会和监察官们都大为震惊,急忙派出使者前往图里伊。
戴弗斯根本就没出面,元老院轮值主席安塔奥里斯接见了使者,面对斯巴达人的质问,他以国王的原话轻描淡写的回应:“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商贸活动,不值得大惊小怪。”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第二章 底比斯圣队初露锋芒
斯巴达使者要求戴奥尼亚做出保证:下次不得再资助斯巴达的敌方。
安塔奥里斯还是用戴弗斯国王的原话做了回应,不过言语中更多了点火气:“你们都能让逃亡到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阿普利亚叛乱分子轻易回到王国境内旅游,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卖给底比斯一点粮食。斯巴达应该感到庆幸,我们戴奥尼亚只是卖的粮食,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
斯巴达使者悻悻而归,戴奥尼亚人的话让所有斯巴达长老和监察官们都提高了警惕,使他们意识到:戴奥尼亚人一直对斯巴达心怀芥蒂。
这让他们更感到急迫,但是新的一年、春回大地之时(公元前376年,戴奥尼亚王国18年),阿格西劳斯却卧病在床,无法出征,监察官们不得不认命另一位斯巴达王克里奥姆布洛图斯为全军统帅,继续进攻底比斯。
等联军部队汇齐之后,克列奥姆布洛图斯决定采取阿格西劳斯第1次进攻底比斯的路径——乘船横渡科林斯湾,登陆皮奥夏西部,与泰斯皮亚人会合。
但是,底比斯人已经吃过一次亏,又怎会再上当,他们事先在泰斯皮亚南面的山岭里埋伏,等登陆后的斯巴达军队通过山谷隘口时,突然出击,将其击退。
克列奥姆布洛图斯见底比斯人占据了要道,自认为不可能再经此进入底比斯境内,因此率军撤回伯罗奔尼撒。
之后,各盟邦使者齐聚到斯巴达,他们对斯巴达常年征调其公民征战底比斯、却始终未有明显进展一事感到不满,抱怨说:公民们对这场战争越来越懈怠,再这样打下去,恐怕他们会拒绝再作战。
他们提出新的建议:底比斯人在南面布置有重兵防御,要想实行突破,确实困难,可是联军的战船数量超过雅典人,为什么不用舰队运送一支军队,从海上绕过雅典,在中希腊的北面登陆,联合佛基斯人,从西北方向进攻底比斯呢?
最终,斯巴达采纳了这个建议,派出了一支有60艘三层桨战船组成的舰队,但在绕行雅典的附近海域时,还劫夺了从黑海到阿提卡的运粮船。
雅典几乎陷入饥荒,立刻派出80艘战船,在纳克索斯附近追上斯巴达舰队(非戴奥尼亚王国西西里岛的纳克索斯城),双方展开激战,斯巴达舰队被击败,导致之前策划的军事行动失败。
雅典人受胜利的激励,也因为底比斯人的请求,他们决定也派出一支由50艘三层桨战船组成的舰队,绕行伯罗奔尼撒半岛,攻击斯巴达联盟海军,袭扰其盟邦。
雅典议事会任命复兴雅典的英雄之一、曾为波斯效力的科农的儿子提摩修斯为该舰队的统帅。
公元前375年(戴奥尼亚王国19年),提摩修斯率舰队出航,途中并未对伯罗奔尼撒岛进行登陆袭扰,但他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登陆克基拉岛,但他既没有奴役当地居民,也没有强迫其改变政体,结果该岛上的所有城邦都愿意加入雅典的海上同盟。
要知道克基拉岛是最靠近戴奥尼亚王国的希腊土地,这意味着雅典的海上势力已经延伸到了亚德利亚海附近,但戴奥尼亚王国此时对此并无任何表示。
由于雅典舰队绕行伯罗奔尼撒半岛,斯巴达联军不得不对其提防,因此没有再对底比斯发起大规模进攻,底比斯人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大胆的四处出击,企图解放和征服邻近的被斯巴达军队所控制的皮奥夏城邦。
这其中以佩罗皮达斯所指挥的一次军事行动最为著名。
当底比斯人收到情报,原本驻扎在奥尔霍迈诺斯城内的斯巴达军队被调走,佩罗皮达斯认为这是一个征服北面近邻的好机会(奥尔霍迈诺斯和底比斯就隔着一个科帕伊斯湖),于是他率领着300名步兵和几十名骑兵急匆匆的绕着科帕伊斯湖向北行军。
结果等他逼近奥尔霍迈诺斯城时,他得到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斯巴达驻军已经回到城中。
佩罗皮达斯不愿意强行攻城,因为这样会导致士兵们伤亡加大,他只好率领军队无功而返。
谁知军队在途经一个叫铁西亚的地方时,突然与从北面而来的一支斯巴达军队遭遇。
事发仓促,出乎佩罗皮达斯的预料,而且斯巴达军队人数多于他所率领的士兵。
前方有强敌挡道,后方的奥尔霍迈诺斯城距离不远,城内的斯巴达驻军随时都可能出击,侧面又有科帕伊斯湖阻隔,底比斯军队深陷绝境,无法逃脱,佩罗皮达斯只能率军拼死一战。
他将300名步兵置于中路,骑兵分列两翼。
刚刚列好阵势,斯巴达人就猛攻过来。双方战斗了没多久,两翼的底比斯骑兵就被击溃。
但是在中路,士兵人数多于对手的斯巴达军队却陷入了苦战,这是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由底比斯政府特别组建的、由伊帕密浓达专门进行训练的底比斯神圣军队。
这150对底比斯同性恋青年面对强敌毫不畏惧,他们不但进攻凶猛,而且配合十分默契,在战斗时还相互鼓励,因此始终士气高昂。
在一段时间的激战之后,斯巴达军队在他们的冲击下居然开始步步后退,更糟糕的是他们的指挥官在战斗中死亡,最终斯巴达军队被击溃。
由于身处险地,佩罗皮达斯没敢下令追击,带领着胜利之师匆匆返回了底比斯。
这一场战斗,双方的人数不超过1000人,规模虽小,却意义更加重大。和杀死菲比达斯的那一次战斗不同,这一次是在面对面的正面会战中获得胜利,战败的斯巴达军队中可是有不少真正的斯巴达战士,因此胜利震惊了整个中希腊,鼓舞了不少被斯巴达军队所控制的中希腊城邦民众起来反抗,也让初出茅庐的底比斯神圣军队扬名于希腊本土。
…………………………………
“嘀!嘀!嘀!……”清晨,图里伊奴隶营地令人躁狂的铜哨声就响起了。
奴隶们在工头的催促下,赶紧起床洗漱,然后列队进入食堂吃早餐。
奴隶营地的食堂建筑跟图里伊军营的食堂有些相似,只是面积小一些,都是一个正方形的四面体建筑,20多个廊柱撑起4米高的石制平板屋顶,三面开放通畅,另一面密闭的是厨房,宽敞的大厅里整齐而密集的摆放着餐桌和长凳,一次性足以容纳两、三百人就餐。
奴隶们闻着空气中弥漫的食物香味,并没有一拥而上,依旧排着长队,按照秩序,走到热气腾腾的橱窗前。要知道一开始这些奴隶并非是如此遵守纪律,都是经过多次的严厉惩罚后才知道懂规矩。
“大叔,今天的早餐都有什么好吃的?”一名奴隶刚站到橱窗前,将自己的木盘和瓦罐递进去之后,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担任奴隶营地的厨师和帮工的大多数也是奴隶或者是获得自由的解放奴隶,因此他们往往对来食堂吃饭的奴隶们态度不错,有时还额外给些照顾。
这位手拿木勺的中年厨师笑嘻嘻的说道:“你们今天有口福了!早餐不但有面包、麦粥和肉汤,而且每人还有一块熏牛肉,每一块面包上还抹有蜂蜜!”
“真的?!”
“我还需要骗你吗!”厨师将盛好的早餐用木盘托着,递给他:“你自己好好瞧瞧。”
“哇,是真的有肉!”奴隶兴奋的喊道。
听他这么一喊,排在后面的奴隶们出现了骚动。
“怎么回事!安静!”工头的一声大喊,立刻让队伍恢复了安静,但每个奴隶脸上都充满着渴望。
“领完了早餐赶紧离开,别堵在那里!”工头语气严厉的催促道。
那名奴隶咬着蜂蜜面包、端着木盘,赶紧就近找餐桌坐下。
那名厨师是解放奴隶出身,根本不怵凶巴巴的工头,反而用木勺敲着盛满肉汤的铜锅,对奴隶们大声说道:“知道今天的早餐为什么这么丰富吗?我听说是因为昨天在采石矿的工地有二十多名奴隶晕倒了,还有……几名奴隶受伤(实际上死亡了7名奴隶),医生们在救治时,发现他们之所以晕倒,是因为太饿了……后来不知怎么的,陛下知道了这件事,专门下达指示,要让你们吃饱吃好,保证身体健康。
艾卡鲁斯大人接到命令之后,夜里都没有好好休息,立刻找来我们商议,还紧急派人到图里伊市场去购买食物……今后啊,不但你们的早餐会很丰富,晚餐也很丰富,中午还会把食物运到工地上,给你们加餐!”
1...413414415416417...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