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普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牛油果
“行了,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郑公除了劝一句,也没别的办法,当下转移话题道:“话又说回来,你财露了白,就不怕人家钱也要,人也不放过?”
钱多多笑道:“那怕啥?不是有老爷子您在吗?”
“老子谢谢您啊!”
郑公没好气地道:“这地方可不同咱们那儿,可说不准会冒出什么东西来,我可没本事保得了你,说说吧,你到底打什么主意?”
“菜来~了!”
这时,店小二端着一个大盘,上面摆满了各种吃食。
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珍馐佳肴,却也是鸡鸭鱼肉,可口糕点,应有尽有。
收了一锭金子,店小二倒也是尽心准备。
在这地方,能置办上这么些吃食,可也是不容易的。
钱多多耸了耸眉毛笑道:“老爷子,别着急,咱先吃饭,我保证要不了多久,咱们兰若寺绝对是门庭若市!”
“客官,不是我跟你们吹,这方圆几百里,绝对没别的地方能置办出这一桌好菜来!”
店小二已把菜一碟碟摆了上来,一边得意地道。
钱多多的了一眼,撇了撇嘴。
这些东西,要换了平时,喂他家狗他都嫌弃,不过赶了两天路,饿了这许久,他也逃不了真香法则,抓起一只油光水滑的烧鸡,大口啃了起来。
郑、黄两人见状,也不再追问,埋头吃了起来。
等他们吃得差不过,那店小二又凑了过来,低声道:“几位客官,要不要住店?小的多一句嘴啊,您刚才已经露了底,怕是很难走出这灵璧县,在我这儿,就没有人敢动几位。”
“你们不就是一酒楼嘛?这么厉害?”
钱多多一扫周围,酒楼中的客人大都时不时地像是无意一样,将目光扫过他们,不在意地笑道。
“嘿嘿。”店小二笑了笑,却没解释。
郑公忽然笑道:“小二,难道你不动心?”
“实不相瞒,动过。”
店小二毫不遮掩地道:“不过咱这做的是迎八方客的买卖,讲的就是一个信字,金子嘛,是很馋人,不过要是为了这个,砸了我招牌,那可不成。”
“行!你这小二有点意思,冲你这句话,本少爷我给你一桩富贵!”
钱多多猛地一拍桌子。
“哦?什么富贵?”
“金子,本少爷有的是,你想不想要?”
钱多多朝他勾了勾手指:“来,你附耳过来。”
店小二眼珠子转了转,终究没抵过金子的诱惑,凑了过去。
过了一会儿,钱多多嘿嘿一笑:“事儿办好了,金子少不了你的!”
……
这间酒楼不仅做吃食,还有客房。
虽然有郑公在,他们不是很担心被人劫了,但也不想再麻烦,就在店里住了下来。
一住就是几天。
这几天,就算不出去,在这酒楼里也能听到不少东西。
对这地方也算是了解了不少。
在这几天中,灵璧县中也渐渐流传出两桩奇事。
其中一桩说的是那雷泽边上,那座已经破败了不知道多少年,经常死人的鬼寺,前段日子,有高僧做法,请了菩萨显圣下凡,降伏了那里的妖魔鬼怪。
然后又搬来一座大山,在那山上重建了一座佛寺。
听说那座佛寺里里外外,全是用黄金建造的,晃眼得很!
最重要的是,那里供奉的菩萨,十分灵验,有求必应。
原先县城里的人都只是听一个乐子,可越传越神乎,大家也就渐渐将信将疑起来。
然后就是另一桩奇事,让他们开始相信起来了。
说的是有个外来的有钱公子哥,天天在酒楼里送人金子。
那可是黄澄澄的金子!说送人就送人,还天天送!见人就送!
当然,人也不是白送。
这人傻钱多的公子哥,在酒楼里摆下个台子,每天在那里拿金子买故事!
就是让人上台去,说一段奇闻趣事,说得好就赏一块金子。
动动嘴皮子就给金子,这不是傻子是什么?
所以那酒楼是天天被想抢金子的人,挤得里三层外三层。
从早到晚,就算关门了也一群人守着。
没点本事的,都进不去。
听人说,那傻子这么有钱,就是因为家里有人去那座传说有菩萨显圣的佛寺中上了香,得了菩萨指引,才挣下了诺大的家产,家里是花不完的金山银海。
财帛动人心,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下哪儿还有人坐得住?
此时。
酒楼里,郑公和黄道宗坐在“雅座”里,看着旁边翘着腿,一手拿嗑瓜子,一手拿茶杯,像个地主家傻儿子似的,悠哉悠哉地看着台上,听着台上的人讲述自己的经历。
不由相视一眼,无奈地摇头苦笑。
“……”
诸天普渡 第558章 顾书生
郑公道:“你这小子,还真是会来事儿,你这么折腾,就不怕佛爷怪罪吗?别说会给兰若寺带来什么麻烦,咱们现在可也算是半个佛门弟子,你这么扯犊子,那是犯戒的。”
钱多多挥手道:“嗨,老爷子,您就说,我这法子管不管用?”
黄道宗点头道:“别说,这法子还真有点用,你没看这两天已经有不少人都动身要赶去上香了吗?”
“管用不就行了?反正佛爷不就是让咱们给宣传寺院,招揽香客嘛?”
钱多多含糊地说着,吐出几瓣瓜子皮:“再说了,这些人说的有错吗?这第一,咱那和尚庙,是不是‘金’做的?”
“第二,虽然咱们没亲眼看见,但那兰若寺是什么地方,别人不知道,咱们还能不知道?”
“现在能这么安静,要不是佛爷做过什么就有鬼了,这是不是降妖除魔?”
“第三,佛爷说了,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请那个什么菩萨金身,佛爷是什么人?甭管请来的是什么,他说是菩萨,那就是菩萨,说菩萨显圣有错吗?我就是倒换下顺序而已,哪里说谎了?”
钱多多理所当然地摊着手。
“……”
黄道宗扯了扯嘴角,补了一刀:“你还说你家是得了菩萨指点呢,这也是真的?”
“诶,这你还真说对了!”
没想到钱多多干脆地点头道:“我爸那人就特迷信!年轻的时候就神神叨叨的,你知道他做生意靠的是什么?你以为是靠脑子?屁!他就是听那些神棍瞎鸡儿忽悠!”
“要不然你以为这次我爸干嘛恨不得把我脑袋削尖了,往佛爷这儿塞?”
钱多多撇嘴道:“我们家这么成功,不是因为我爸多厉害,是我家底子厚,虽然我爸被那些神棍忽悠瘸了,可架不住摊子铺得大,做生意嘛,其实也就是‘是’和‘否’这两个选项,就算闭着眼睛瞎搞,也总能蒙对那么几次,蒙错了就亏那么点钱,蒙对了,就赚大了!”
“这一来二去的,这家业不就越折腾越大了吗?”
“……”
郑、黄两人相视一眼,满脸无语。
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还真信了他的鬼话。
合着有钱人就是这么做生意的?
我们这么穷,不是我们没本事,而是因为……我们本来就穷?
“好!”
这时,酒楼里爆发出叫好声。
大堂里搭的一个木台子上,一人从桌案后站起,向周围连连作揖,搞得像是登台表演一样。
然后眼巴巴地看着台下的钱多多。
钱多多一咂嘴:“啧,小姨子偷汉子,偷了自家侄子,这算什么奇闻?”
台上那人顿时急了,正想说话,钱多多一挥手:“行了,看在你口才了得,这画面描绘得活灵活现的,本少爷都差点让你说得鸡动了,算你过关,呐,赏你的,走吧。”
“哈哈哈哈!”
酒楼中的人发出一声哄笑。
钱多多毫不在意,伸手往怀里一掏,掏出一块小指头大小的碎金块儿,往台上一抛
台上那人连忙向前扑来,手忙脚乱地将金子抱在怀里。
喜滋滋地走下台去,看得满酒楼的人满脸羡慕,眼珠子都红了。
“……”
郑、黄两人有点想躲起来的冲动,心里后悔得要死。
这小子就是个没脸没皮的混不吝,跟他凑一块儿,就得时刻准备着丢脸。
钱多多却没有这个自觉,仍然兴致勃勃地喊道:“下一个!还有谁要上来?”
“我!”
“我我!我来!”
“滚!老子先来的!”
“你先来?我排了一晚上了,你有我先?”
“一晚上算什么?老子前天就来了!”
“……”
为了抢上台的机会,周围的人差点就打了起来。
不过倒也没人真敢闹事,否则不光金子拿不到,恐怕还得挨一顿胖揍。
这是这几天里,人们见了不少不识好歹的人被打得半残扔出去,总结出来的经验。
“吵什么吵?”
钱多多见怪不怪,好整以暇地往人群里扫了一眼,随手在人群中一指道:“你,别看了,就你,上来吧。”
被他指着的那人,还是一个书生打扮的人。
在大多都是些市井走卒,江湖豪客的人群里,确实挺扎眼。
尤其是这个书生看起来有点狼狈,发丝凌乱,鼻青脸肿的,一身长衫满是灰尘。
就像刚被人按泥里痛揍了一顿似的。
那书生见钱多多指着自己,微微一愣。
脸上现出了几分迟疑,却也没有拒绝,咬了咬牙,就在众人嫉妒的目光中,转身上了台。
“小生姓顾,见过……”
他团团揖了一礼,才开口,就被众人哄叫:“谁要知道你是叫什么?有故事赶紧说!别耽误了钱公子时间!”
其实他们想说的是,别耽误他们挣金子的时间。
一天就这么长,多一人就少一块金子呢!
顾姓书生脸上微微窘迫,略微调整后,便再次开口,这次他学乖了,直接说起了故事。
“小生是进京赶考的生员,此来是进京赶考的,来此灵璧县前,曾碰上一桩奇事……”
众人听他是进京赶考的,神色都是微微变化,少了几分不屑,多了几分正视。
毕竟这年头虽然朝廷不作为,天下动荡,但有学问的人那还是受人敬重的。
“就在灵璧县西去不远,有一西乡村,那村外,有一座古庙,小生行至那处,已经是日暮之时,实难再行,只能借宿那古庙……”
顾姓书生一开始还有些不自在,但到底是读书人,口齿清晰,条理分明,字里行间还挺引人入胜。
连之前一直不怎么感兴趣的郑公和黄道宗,也竖起了耳朵倾听。
故事在他口中缓缓道来……
顾书生行至那古庙,敲响了庙门,没多久,便有一僧人开门。
这僧人打量了一番顾书生,便问他来意,知道他是来借宿,沉吟片刻道:“今夜敝寺有一场法事,为要一人家送殓,敝寺庙小,不过寺僧七八人,今夜都要尽去,庙中无人,你若不介意,便留下来,为贫僧看顾一二,如何?”
“这……”
顾书生闻言,有些愣然,可天色已晚,这荒郊野外,实在不敢上路,于是点头道:“若大师放心,小生便多谢大师收留之德了。”
僧人便将他领进寺庙。
这古庙确实不大,除了一座佛殿,不过三五间僧舍。
僧人将他安置在其中一间,送来斋饭,至夜里,果然就和其余几僧一道出了门,寺中只余顾书生一人。
顾书生闭了庙门,看着黑夜里,空无一人的寺庙,被一股冷风一吹,突然有些不寒而栗之感。
想着自己读圣贤书,一身正气,又有何惧?
便回了僧舍,吹了灯火,卧床而眠。
不知道过了多久,顾书生睡得迷迷糊糊之时,突然听到有撞门声,咚……咚……咚……
在这静寂的夜中,声音尤其清晰……
诸天普渡 第559章 古庙惊心
“谁!?”
荒山夜宿,古庙无人,顾书生本就心中生惧,躺在床上也无法入睡。
嘴里喃喃背诵圣人教诲,才渐渐迷糊,半梦半醒。
稍有异动,便就惊醒。
“咚……咚……咚……”
沉闷的敲门声再次响起,却没有任何应答。
顾书生心里更加不安,坐了起来,一边往脚上套鞋,一边叫道:“门外何人?”
“咚……咚……咚……”
回应他的依然是沉闷的撞门声。
“为何不语?”
“咚……咚……”
顾书生有些恼了,以为是什么人在戏弄他。
刚站起来,想要去开门,旋即想起什么,脚步一顿。
“不对……”
顾书生皱眉低声自语:“寺中僧人早已尽出,庙门紧锁,这古庙虽然不大,这僧舍却也隔着一座佛殿,有数十来丈,怎的会有人撞门?”
“莫不是山中走兽无意闯进了庙中?”
想到这里,顾书生便在心中默念几句“子不语怪力乱神”,然后壮起胆子,挑亮灯火,端起烛台,便要出门去看个究竟。
“嘎吱……”
他怕真有什么野兽,也不敢就这么出去。
又怕惊了那东西,便小心翼翼地将门打开一条缝。
一阵阴风顿时灌了进来,吹得他手中烛火跳动不止,几欲熄灭。
顾书生打了个寒颤,赶紧举手去护。
所幸这口怪风一吹即过,灯火跳了几下,又渐渐明亮。
“呼……”
顾书生抖了抖肩,轻舒了口气。
他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紧张。
凑到了门缝上,一只眼睛贴着门缝往外看。
透过两指宽的门缝,只看到外面黑漆漆一片,天上连星月都不得见,见不到一丝光亮,伸手难见五指。
只有前面的佛殿,在黑暗中还能看到一个黑幽幽的轮廓。
还有院中几棵佝偻老树影影绰绰,随风轻动,发出娑娑之声。
“没有?”
顾书生疑惑自语。
又贴着门缝,转动着眼珠子看了一会儿,除了一片漆黑,和那影影绰绰的树影,实在看不到别的东西。
便轻轻关上门,摇了摇头。
正要回到床上,又听到了声音。
“砰砰砰……”
不是像之前那般沉重的撞门声,声音轻了许多,却也变得密集。
顾书生这会儿可不认为是什么走兽了,实在不堪其扰,转身猛地将门打开。
门外依旧是黑漆漆一片,毫无异常。
顾书生呼吸变得有点急促。
虽然努力告诉自己,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在这种环境下,也难以抑制心中的恐惧生起。
他也曾偷偷看过一些志怪传奇,上面多有书生遇狐,或是夜宿荒山,山精鬼魅害人之事。
难不成,这次真的让他遇上了?
“不,我读圣贤书,有正气在身,心胸坦荡荡,便是真有什么山精鬼魅,也能奈我何?”
顾书生自言自语,却忍不住看向前面只见黑幽幽轮廓的佛殿。
心想,此处有佛祖坐镇,什么魑魅魍魉能近?
便举灯前行,想要进入佛殿中避避,借殿中佛像,壮壮胆子。
“咔嚓……”
才迈出房门,便一脚踩在不知何物上,发出轻微声响,但在这静寂的古庙中,还是十分清晰突兀。
顾书生吓了一跳。
缩回脚,举灯照去,却见脚下撒了许多一指长、宽的物事。
“这是……槐实?”
顾书生看了两眼,便认了出来。
这东西,看起来如同皂角般,可他家中也有几棵老槐,经常得见,却不会认错。
“此地怎会有这般多槐实散落?”
刚才便是这些物事击门?
但这院中,分明没有槐树。
非旦这院中没有,他记得清楚,来时一路上,都没有看到槐树。
顾书生微微吞咽,不敢再耽搁,一手护着灯烛,快步朝前面的佛殿行去。
不过短短十来丈距离,他走得是心惊肉跳。
直到一脚踏进佛殿,才微微心安。
手举着灯,打量起佛殿来。
先前寺僧领他进来,因为赶着出门,也并没有带他来此地。
现在既然进来了,也不能见佛不拜,何况他还想要借佛祖宝地躲避。
因实在太暗,顾书生用手中烛火将殿内两旁,四根立柱上的油灯都点亮。
佛殿顿时蒙上了一层昏暗的灯光。
照出了殿上的佛像。
这古庙偏僻不起眼,供奉的佛像却是金身光华,在烛火映照中,熠熠生辉。
让顾书生略感诧异。
不过这金光灿灿,更显宝相庄严的佛像,倒是更能使他心中安定。
顾书生四下看了看,走到靠近佛像的一根立柱下,席地而坐,打算就在这里将就一夜。
夜已深,又被那怪声搅扰了许久,受了惊吓,这一心安下来,便觉十分困顿,才坐下不久,就眼皮发沉。
“咚!”
这时,却又响起了那种撞门声,比先前更响,且十分急促。
“咚!”“咚!”“咚!”
响声一下比一下急,连绵不绝。
顾书生又被惊醒,还没等他有别的动作,耳边忽地传来一阵隐隐约约的呼声:“顾兄……顾兄……”
“何人?!”
顾书生大声惊喝。
“顾兄……”
“是我……沈定兰……”
“请开门一见……”
呼声隐隐幽幽,如在风中飘飘荡荡。
在顾书生耳中反复响起。
若非如此,他还难以分辨。
顾书生听清那呼声,面现疑惑。
沈定兰?
默默念叨了几声,目现恍然。
这是他的一个故人啊,难怪呼他顾兄。
这是他在学塾中的一位同窗好友,与他相交甚好。
不过后来他家中有变故,举家迁离,已有十余年未见,所以适才乍听他名字,顾书生一时没有想起。
他还隐约记得,似乎当年沈家便是搬到了这灵璧县。
原来不是什么山精鬼魅……
顾书生松了一口气,暗自自嘲。
荒野遇故人,自是一件喜事。
“沈兄请稍待!”
顾书生高喊一声,又拿过烛火,举在手里,便要出去。
才走到殿门口,又蓦然止住脚步。
脸上神色忽地变得十分惊恐。
他猛然忆起,在几年前,与几位好友相聚,曾提及这位故人。
其中有一位好友曾外出游学,经过这灵璧县,曾起意拜访沈定兰,却不想,打听了一番,得知那沈家变故……
沈定兰……
早已经死了!
诸天普渡 第560章 最毒妇人心
那友人说,那沈家也不知遭了什么变故,举家迁至这灵璧县。
其父不久后便病逝,家中只余老母幼弟,沈定兰一介书生,手无缚鸡力,一家人都没有营生。
穷困潦倒,没过多久,沈定兰也得了重病,撑不到数月,便一命呜呼。
那友人还曾寻到沈家老母幼弟,留了些钱财,给孤儿寡母置了个营生,也算能糊口。
断然是假不了。
当时谈起,众人还十分唏嘘感叹。
算起来,那沈定兰死了也有十年了……
怎的……
一股凉气从顾书生背脊直窜上来,全身寒毛倒竖。
惊退两步,手忙脚知地将殿门关闭拴紧。
才大声呼喊:“你究竟是何人?!”
外面一阵静寂,不仅那隐隐幽幽的声音不见响起,咚咚撞门之声也不再闻。
顾书生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扑通扑通的声音。
“咚!咚!咚!……”
沉默了片刻,外边那撞门声又急促地响起。
撞得一阵,又传来那幽幽之声:“顾兄莫要惊怖……”
“吾有一事,欲要托付于君……”
“吾若为鬼,既要害汝,岂不能破门而入?”
“望顾兄存念故友之情,开门一晤……”
顾书生心中惊惧,本打算任外面那物如何呼喊,也断然不会开门。
但那声音最后一句,却让他想起与沈定兰往日的情分,不由心生犹豫。
深吸了几口气,高声问道:“你说你是沈定兰,有何为证?”
若真是故人,顾书生便是再心生畏怖,也要顾念故人之情。
“顾兄,还记得那澜江边上,你我诗文唱和,卧草而眠否?”
那声音幽幽传来,让顾书生心中大定。
当年酒醉,二人曾于澜江边上诗文相和,醉卧青草。
这事只有他与沈定兰二人知晓。
断然无假。
“果然是沈兄?!”
顾书生惊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