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诸天万界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熊二先生
就像林扬所说的那样,成为贵族,还是有封地的贵族,尽管封地很小,小到了只能单纯的种田的地步,可毕竟还是有封地的。
平日里见到熟人的时候,说出去,整个人的逼格,都顿时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因此,对于林扬的话语,众人倒也可以理解。
现在看来,吴国前景很好,至少资源、种田方面,都很有前途。因此,吴国前景光明,这没问题!
林扬实力高强,同时手握四阶应龙道兵,实力强大,肯定可以活上好久好久,一个强大的创始人,自然可以带领吴国继续强大下去。这也没问题!
那么,此时提前投资一下,劝说老乡过来,换取一个有封地的爵位,成为人上人,看上去也不是不可以。这还是没问题!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的人有钱了,就开始购买田地,用以传家。这没毛病,毕竟买地传给子孙后代,至少可以获得数倍之利。”
“有的人有钱了,就想着当官,这也没毛病。毕竟,从某种角度来看,当官之后,至少可以获得十倍的利益。”
“而我要说,此时此刻,投资吴国,却是可以获得百倍之利,甚至是千倍之利的好事儿。拿人口换贵族爵位,真的是一件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闻言,底下的众人也都议论了起来。许多人此时正在思考的,已经不就是究竟要不要投资的问题了,而是投资多少的问题了。
反正最低的限度是一千人,闲着也是闲着,一千人这么少的人数,随随便便就可以拿出来,就当是提前结一个善缘,提前准备后路好了。
万一吴国成功了呢?
三国之诸天万界 第四十三章:另一种永垂不朽的方式
“前景是美好的,未来是光明的,假以时日,整个吴国的实力,也必将越来越强。到时候,征伐诸天万界,也未尝不可……”
很快,不自觉的林扬就连续介绍了好几十分钟。从人口数目,到去年的总收入,再到许多不起眼的发明,再到许多有创意的想法,几乎都说了出来。
反正,这些都不算什么秘密,有心人只要调查一下,肯定是可以知道的。就算是有意隐藏,也瞒不了多久。
毕竟,百万子民之中,究竟有多少探子,谁也不知道!因此,对于初生的吴国来说,保密二字,当真是一件伤心事儿。说到此,终究是底蕴太浅!
“简而言之,整个吴国,近期的打算,是解决山越的问题,开拓土地,同时获取大量的金银,甚至是天材地宝。毕竟,吴国的领土这么大,以前从来都没有开发过。里面的天材地宝,当真是数不胜数。”
“至于长远打算,则是通过轮回之地,利用天选者的身份,入侵其他世界。一个完整的黄级世界的价值,或许不是很显眼。可是一个完整的玄级世界,却着实是无价的宝藏。”
“在未来,每一个吴国的子爵,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福地。在未来,每一个吴国的伯爵,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洞天。在未来,一切皆有可能!而如今,未来就掌握在你们的手中!”林扬特意蛊惑道。
说话之时,言语之间,还动用了儒家的文气,毕竟是个读书人嘛。读书人这么做,怎么能叫做蛊惑呢?应该叫做宣传(洗脑)。
不过,讲真,一郡之地,一个没有被开发过的一郡之地,仔细筹划一下,合理的规划一下,供养五六七八个洞天,还是可以的。
同理,如果是一州之地,合理的规划一下,供养三四五六个洞天,还是不成问题的。
也就是说,一个黄级世界,融入了主世界之后,就可以提供至少五六个福地。一个玄级世界,融入之后,就可以提供三四个洞天。
这么大的利益,这些世家不可能看不到。再说了,哪怕开拓世界失败,只要林扬真的把山越们全部干掉,一州之地,总是有的。好几个伯爵,还是可以兑现的。因此,世家们倒也不怕林扬耍赖。
再说了,这里的三千多位客人,只要有三十多位被林扬蛊惑到,就算是胜利了。而看着眼前的样子,肯定是不止三十个的!起码也得有六十个吧!
“在这过去的一年里,我被项羽的属下陷害,可结果呢?进入了江神的洞天之中,反而因祸得福!”
“在这过去的一年里,在我的带领下,吴国的百姓们,击败了山越,拓土数百里,开垦了数百万亩的良田,解决了上百万百姓的生存问题!”
“在这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战胜了疾病,战胜了血吸虫病,战胜了天灾,赢得了最后的丰收!”
“尽管吴国的开拓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在这些困难的磨砺之下,整个吴国却越来越强,越来越有韧性!所谓的多难兴邦,不外如是!”
伴随着林扬的述说,底下的客人们,此时也越来越兴奋,越来越激动。毕竟,亲眼见证一个传奇的诞生,怎能不激动呢?
尤其是现在,这位传奇,在此之前还是一个草根。草根创业,最后成为富豪,不管在哪个时代,总是特别的吸引众人的注意力。
当然了,对于林扬先是成为天选者,又被封为吴国公,同时还和蔡琰交好,这些内幕消息,就没必要让普通百姓了解了。
“好了,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无论我说的再漂亮,也比不过你们亲眼所见的结果!所以,接下来,如果感兴趣的话,不妨从这个传送门进去,到吴国好好地看一看,观察一番。亲自考察一下整个吴国的潜力。”
“还是那句话,无论是那一个行业,都欢迎投资。士爵、从男爵、甚至是男爵,只要你有足够的贡献,都不是问题!”林扬大声说道。
说着,就认真的看了众人一眼,便直接下去了。同时,郭嘉则是走了上来,开始组织感兴趣的客人们,进入传送阵。
“士元,你怎么看?”蔡瑁有些小激动地道。
不得不说,林扬的话语,狠狠的忽悠了他,至少此时的蔡瑁,是真的有了投资吴国的想法。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就问了问庞统。
毕竟,在众多小伙伴的眼里,庞统虽然长得很是难看,可是论智商,却真的是小伙伴之中的第一人。这种事儿,问一问他,准没错儿!
闻言,庞统笑着道:“反正我觉得,这位吴国公是蛮有意思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庞家肯定会动员个十万人口的。而且,听说周公瑾这家伙,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正八品的羽林郎将兼中书舍人了。难道,你们就不动心?”
“是啊,还有顾元叹他们,不就比我们大个两三岁嘛,如今,已经是正七品的乡长了。一会儿,我倒是要好好地看一看,观察一番。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万人口,还是拿得出来的。”蒯越点了点头道。
“那我们就一起去呗,哪怕出了意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一千人口,也不多。哪一家的私兵,都不止这个数儿!”黄祖挠了挠头道。
很快,一群二代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你,就一起组团儿,前往吴国了!
或许是吴国真的很有潜力(这个是真的),或许是众人已经了解了吴国的现状,确实觉得此事大有可为,或许是单纯地前往吴国,看一看风景,又或许是真的看好林扬这位吴国公的前途。
到了最后,三千多位客人之中,竟然有整整九成的客人,都直接进入了传送阵,开始了自己的吴国之旅。
……
吴国,元叹乡。
正当三千出头的客人,正通过传送阵,前往吴国的时候,顾雍此时也正有些紧张的站在村头,四处张望着。
至于为何叫做元叹乡,这就是林扬的独创了。
林扬记得,哪怕是在后世,自己的家乡之中,也经常碰到民权路,中山路这种类似的名字。
起初的时候,林扬还从来没有深思过其中的含义。反正叫顺嘴了,也就无所谓有什么合适,或者不合适的地方了。
直到后来,有一天无意之间发现,这中山二字,不就是民国时期国父孙大炮的名字吗?这民权二字,不也是当年辛亥革命时期,孙大炮的三民主义吗?
可以说,这种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算是实现了青史留名,永垂不朽吧!毕竟,距离辛亥革命,都已经过去百余年了,可是这中山、民权却真的流传了下来。
那么,问题来了。国父通过这种方式青史留名,自己也完全可以模仿啊!
所以,一道行政命令,就这么的下发了。
大意就是,动员大家下基层,当村长!其中,村子发展最快、最好的十个村子,可以自动改名,改名为村长的字号。同样的道理,五个发展最好的乡,也可以改名!
就像现在,这个所谓的元叹乡,其实就是顾雍的字,来命名的。不得不说,这招虽然使用起来,很是简单。可是效果却非常拔群!
此前,无论林扬如何强调基层的重要性,如何强调,宰相比起于基层的道理,还是有许多士爵,不愿意当村长。实在是因为,村长太过low逼。
遇到熟人之后,熟人一问,你是什么官儿啊?
我是村长!
可以说,遇到了这种情况的话,实在是太尴尬了。因此,此前的时候,村长的数目,是真的不够!
许多人宁愿当一个没有实职,仅仅只是虚衔的郎将,也不愿意下放到基层,当村长!
可是,自从这个青史留名计划,也就是村子、乡镇改名计划正式公布之后,情况就变了。本来无人问津的村长,一下子就成了香饽饽。
否则,真以为顾雍这样的纯粹的世家子,会下基层,当村长?估计,连尝试都不愿意尝试,传出去了,人家会怎么看,怎么说?
可是现在,有了元叹乡之后,一切就简单了!顾雍只感觉,自己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可谓是干劲十足!
“准备的怎么样了?”看着一旁的副手,顾雍严肃的道。尽管内心之中,早就有了答案,可是此时,还是忍不住再次询问一遍。
“一切都在掌握之内!”副手也有些紧张的道。
三国之诸天万界 第四十四章:蜕变的顾雍
元叹乡,路口。
“呦,这不是顾元叹嘛?怎么直接站在路口了,还有这一身衣服是怎么回事儿?”看着眼前的场景,黄祖忍不住笑着道。
此时的顾雍,一身粗布衣服,脸都晒黑了不少。皮肤也粗糙了许多。本来挺俊秀的一个帅小伙儿,此时直接化身肌肉男了。实在是,变化太大!
“是啊,以前的元叹,皮肤光嫩白皙,就和女人一样。可现在呢,着实是有些不敢相认啊。”蔡瑁好奇的道。
以前嘛,大家都是二代圈子里面的人物,谁不认识谁啊?因此,对于顾雍,蔡瑁虽然不熟可是基本上也是认识的。也说过好几次话,此时却成了这幅模样,真的是很好奇,很好奇。
看着众多小伙伴们,一个个好奇的眼神,顾雍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好了,我这是在基层锻炼的结果。吴国公说了,宰相必起于基层,想当大官的,必须有在基层干过的经历才行。所以,为了圆了我的尚书梦,甚至是宰相梦,努力奋斗一下,也是正常。”
闻言,看到顾雍认真地样子,众人便不再调笑。也就意味着,玩笑到此为止,接下类,就要认真了。
“这么说,元叹你对吴国的前途,当真很看好了?”蒯越询问道。
“不错,我是一点点儿的看着吴国,从无到有,从一万百姓,都现在的百万子民的。而消耗的时间,不过是短短一年而已!”顾雍兴奋的道。
早在许家被灭门之后,顾雍就投入了林扬的麾下。还从一个小村长,奋斗到了而现在的小乡长。因此,说话之时,下意识的就有一股荣誉感、成就感。
见状,庞统皱了皱眉,而后说道:“可是现在的吴国,依旧很弱小啊。你这么努力,也不过才是一个乡长而已,值得吗?”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值得吗?要知道,以你的身份,如果想要当官的话,哪怕是去走科举的路子,也完全可以考一个进士,然后直接当县令啊!”马良有些不解的道。
对于世家子而言,出仕的方法,最起码也有三种。
第一种,养望,然后通过各种方法,使得自己的名声,传扬一郡,传扬一州,甚至是传扬全国。然后,自然会有大官来征辟你!到时候,不就当官儿了?
这条路,都是关系深厚,人脉丰富,还很有钱的杰出世家子走的!一般人,根本走不了这条路。
而走这条路,一旦当官,至少也是州一级大员的幕僚。因此,一般来说,也只有州一级的一流世家的世家子,才会这么干了!
(郡一级的二流世家,也能这么干,不过成功率不大,而且也不算很高,通常只是郡守的幕僚,有些得不偿失。)
第二种,科举。直接参加科举。而后通过县里的考试,通过郡里的考试,在通过州里的考试,最后进入太学,就可以直接当官了。简称三考定终生!毕竟,进入太学之后,就可以直接授官!
当然了,如果你还想继续考的话,还可以一边读太学,一边参与最后的京城洛阳之中的考试。优胜者,就是进士了。
不过,当上进士之后,还有决定你是一甲还是二甲亦或是三甲的殿试。
而这条路,就是真正的穷光蛋们,不靠关系,全靠个人本领,上进的主要路子了。
不过,很遗憾的是,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缘故,哪怕是科举,世家子的平均成绩,也要远胜于普通士子!
第三种,就是自荐。其实,某种意义上讲,和第一种方法差不多。只不过,是毛遂自荐,自己找到郡守或者州刺史,投上名帖,也就是所谓的名片,还有自我介绍。
然后,看看这位大官,能不能看上你。如果看对眼了的话,恭喜你,直接就当官了!
“是啊,元叹你哪怕自己前去推荐自己,也不会只是一个小小的乡长啊。”
闻言,顾雍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不得不说,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甚至还有些诛心!不过,看样子如果不回答的话,又会影响后面的事情,罢了,那就直说吧。
“你们知道的,由于某些不能说的原因,我江东的人才,已经很久没有到中原了。和中原,是有一些隔阂的。因此,无论是养望,还是自荐,甚至是科举,难度都要比起一般的世家子,要大得多。”
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就只能说这是历史遗留缘故了。不仅仅江东如此,荆州也一样。整个南方的世家子,都是这种待遇。这就叫南北之争,也叫地域歧视!
哪怕在后世,也无法改变这种情况,什么京城的百姓,看不起地方的百姓,香江的百姓,看不起大陆的百姓。有人能改变这种情况吗?
这种情况,也正是庞统他们所担心的。北方的世家,本来就看不起南方的世家。而京城的世家,连北方的世家,都看不起,又怎么可能看得起南方的世家?
而江东的世家,很不巧的是,处在所有南方世家的最底层!惨到了什么程度?惨到了别人不承认的程度!
历代以来,无论江东的世家子,何等杰出,绝大多数的最终官职,不过是一郡太守而已!
“当然了,还有一个缘故,你们知道现在你们的脚下,是哪里吗?”顾雍忽然有些兴奋的道。
“脚下,是江东?”
“是吴国?”
“是元叹乡,此乡的名字,已经定下来了,以后就永远的叫做元叹乡了!而元叹二字,就是我的字了。日后,哪怕吴国发生了不测之事,至少,这元叹乡,还是可以保存下来的!”
闻言,庞统等人的眼神,瞬间就亮了起来。都是世家子,受到了这么多年的精英教育,有几个是蠢货?
“好了,老是在路口站着算怎么回事,先跟我进去吧。”说着,就带着二代们,向着自己居住的地方而去,也是此时乡里办公的地方。
乡里居住的地方,很是简陋。优点是都是新的,建设风格,也很新奇。嗯,反正以前没见过就是了。
都是三层小楼,楼里面,有一个院子,院子里面,有一口水井,院子下面,还有一个地窖。
额,由于林扬的缘故,基本上整个江东,都是这种风格。只有大官、真正的大官,才拥有与众不同的府邸。
就比如林扬自己,此时就有了一个好几十亩的别墅。里面风景优美,亭台楼阁什么的,一样也不少!
郭嘉和太史慈,也是有的。只不过,他们很少居住在里面。都在以身作则,住着三层小楼,号召吴国的官员们,艰苦奋斗!
“来来来,尝一尝本地的大碗茶,这些茶叶都是今年才出产的。也不是雨前茶,虽然品质一般,但却是我亲自采茶,所得来的茶叶。平常我都好生收藏着,今日你们来了,才舍得拿出来。不过,味道不好,不要见外。”
说着,顾雍就拿出了二十几个大海碗,开始给庞统给他们泡茶了。开水一冲,茶叶就四处飞舞了起来。看起来,也蛮好看的。用一句文艺点儿的说法就是,别有一番风味!
扑,咳咳……
“抱歉,我是真没想到。这茶叶,会如此的苦涩。看来,这一年来,元叹你是真的吃了不少苦头啊。”庞统紧紧的皱着眉头道。
不过,说完,便苦着脸,咬着牙,狠狠地喝了几大口。这一回,就没有再吐出来了。
“哎,这也正常,当初我刚下基层的时候,也不比你们要强。最初的时候,我每日里锦衣玉食,虽然很是努力,可是百姓们总是拿着异象的眼光看待我。最后,无奈之下,我就开始和百姓一起生活。”
“他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他们喝什么,我就喝什么。如果哪一天,有百姓还没有吃饭,我就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然后才吃饭。就这样,半年之后,就有了元叹乡的存在!”
“只能说,以前的我,确实是不食人间烟火,对于百姓不甚了解。所以,在此过程中,不仅仅元叹乡得到了发展,就连我本人的实力,也在突飞猛进!”顾雍神采奕奕的道。
说话之时,可谓是神采飞扬,一股自信、乐观的气势,随之而出。下意识的,就感染了旁边的小伙伴们!如果不是时不时的,喝了几口大碗茶的话,个人形象,那就更好了。
“这就是下基层的作用,提升实力,打磨心境?我明白了,以往的时候,我们做事儿之时,都是以世家子的角度去看待一切。而下基层之后,却不得不从百姓的角度去生活。如此一来,三观必然会有所改变。如此一来,心境提升,也就可以理解了。”庞统分析道。
“是啊,我听说那些高人们,在得到了异世界的资料之后,往往会认真地思考上一段时间,然后心境就会有所提升。所积累的实力,便会再次提升一分。而元叹你现在的下基层,其实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马良笑的道。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究竟吴国公无意间的命令,还是他早就料到的?”忽然,庞统抬起头来,很是认真地说道。
三国之诸天万界 第四十五章:工业革命的獠牙
虽然因为庞统的发现,二代们有些小惊讶,不过毕竟是年轻人,很快话题就被扯过去了。
“对了,你们今日应邀前来,我这里就有一件好东西,绝对不会让你们吃亏的!”顾雍信誓旦旦的道。
讲真,这也是林扬的行政命令所致。否则,他一个正七品的乡长,就像是一个拉皮条的一样,在这里亲自下场,宣传做生意,又是何苦来哉?
在此之前,林扬就说了,所有的乡长,都可以拉投资。其中,人口最佳,银子次之,各种资源再次之!只要能够做成生意,就行!
如果遇到了自己不能决定的大生意,就联系郭嘉,让他来处理!
最后,拉投资最多的三个乡,可以直接改名,把自己所在的乡的名字,改成自己的名字。同时,如果已经改过名了,那么在未来提拔为县令的时候,优先考虑。
(此时的吴国,一百二十多万人口,一共划分为了一百二十个乡,全部都是直辖!还没有县。)
说起来,林扬之所以发布这道命令,也是因为受到前世的影响。兔国的许多政策,虽然被老百姓吐槽不已,可管用的还是非常多的。
为啥那些后世的市长们,一个个那么注重招商引资?一方面是因为百姓富了之后,上下其手,也就更容易了。另一方面,不就是因为,经济发展的好,优先升官嘛!
因此,一旦把拉投资列入行政命令,表现优异者,升官有加成的话,这一百二十个乡长,自己就会主动地呼朋唤友了,就比如此时的顾雍!
“嘿嘿,先说好哈,虽然十万人口不多,可是我自己现在还只是少家主而已。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顶多给你拉个两三千的人口,这些就算是友情赞助了。再多的话,可就不行了哈。”还不等顾雍说话,蔡瑁就先开口了。
“对对,元叹你可不要想太多了,银子方面,我们确实可以赞助一些,可是人口的话,就真的有限了。”黄祖立即补充道。
闻言,剩下的人,也有样学样。大意就是银子可以谈,资源也可以谈,但是人口,一两千的,甚至是三五千的可以谈,可万儿八千的话,还是免谈的好。
“咳咳咳,都想什么呢?啊?把我顾元叹看成什么人了?你们放心,一会儿肯定会让你们心甘情愿的拿出人口的。不是不情愿的,我还不要呢!”顾雍很是认真地道。
“真的?元叹,这话一出,可就直接断了后路了?”
“当然是真的,你以为我在开玩笑呢?看了此物之后,你们要是不动心,那才是真的奇了怪了呢!”顾雍自信的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