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盛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断刃天涯
,武则天就是罪大恶极。
金荣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当看见武则天从一家店铺里出来的时候,金荣果断的走过去。
牛二贵横刀出鞘:“止步!”金荣大声道:“这位贵人娘子,是在下啊,卖野山参的。”
武约听了转过头来,眯着眼睛看他一眼,想到了李诚让她猜的答案。换成任何一个女人,可能就会无视金荣,直接走掉。但这是武则天,她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书剑盛唐 第三百零七章 何所求
“一串东珠就把你收买了?”书房里的李诚叼着烟斗,斜着眼睛,一脸的嫌弃。
“得人钱财,与人消灾!”武约声音不大,明显的底气不足。要说后悔?那是不可能的,她处心积虑,假装收了金荣的贿赂,把人带来就是要看到谜底。
“小小年纪,一肚子鬼心思!”李诚一句话,说的武约急眼了,冲到李诚伸手,从后面双手抱住脖子,使劲的摇晃:“叫你让我猜,叫你让我猜。”
解气是解气了,但是亏也没少吃,李诚一脸的享受,没想到武约有个大食堂。比郑洁的食堂小点,跟白嬛应该是一个规模。青春年少时,挺拔的弹力十足。
金荣在前院里站着,心头忐忑不安,今天当街拦着那个小姑娘,总算是又得到了一个机会。按说他的身份地位,与李诚相比不啻云泥之别,但他是个有追求的人,万一呢?
新罗是小国,靠着大唐的庇护生存。抱上这条粗腿,一切皆有可能。
“你进来吧!”一脸红润的武约出来了,刚才在书房里,她最后才反应过来。看着李诚一脸享受的样子,又气又羞,好在李诚没为难她,答应见金荣了。进了书房,武约往李诚身后一站,金荣见礼之后,躬身站立,等待李诚的垂询。金荣仔细的观察过,这屋子里没一个新罗婢。这让他失望不已,手头就有几个新罗婢,打算献给李诚的,看这意思,这位贵
人对新罗婢没啥兴趣。怎么说呢?大概是审美的关系,李诚身边的女人个头都不小。新罗婢的优势是小巧玲珑,肤白音清,善于满足雇主的各种要求。李诚在大理寺的时候,身边就带着两个新罗婢。强烈的罪恶感,让李诚下不
去手。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你想从我这得到什么?”李诚开口了,不紧不慢的语气,带着一股无形的压迫力。李诚其实也挺好奇的,他到底会求点什么呢?李诚不担心他有所求,担心的是他无所求。
金荣知道,现在是关键时刻了。看了一眼李诚,眼睛并没有对着自己,而是看着窗外。
窗外是枝头日渐萧瑟的初秋,偶尔有一片落叶摇曳而下,一阵风来,被吹的远去。
“贵人,小人求一个机会。”金荣咬咬牙,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李诚回头,这个答案有点模糊,一个机会,什么机会?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立刻起身就走,我可以当你没来过。一个是说实话,别跟我玩模棱两可。”李诚的语气突然加重,语速也变得快了,似乎没什么耐心。
“金荣求为贵人爪牙!”金荣跪地叩首,大声说话。心头忍不住一阵窃喜,赌对了。
“新罗王是个女的吧,叫金德曼。”李诚语气恢复平缓,金荣狂喜,强忍激动:“贵人所言不差,正是金德曼。”“嗯,新罗与大唐交好,朝廷册封金德曼为乐浪郡公、新罗王。你也姓金,不会想做这个新罗王吧?”李诚似笑非笑的看过来时,金荣浑身剧烈颤抖:“小的绝不敢有此心,金荣不过是金姓末支,只求为贵人
效力,以功进为大唐官。”
一个新罗人,却想做大唐的官员,这么说吧,金德曼是唐朝的柱国。理论上是唐朝的官员。一个新罗人,做了大唐的官员,回去之后确实有值得炫耀的地方。“嗯,你可以走了,有事情,我会让人找联系你。”李诚突然显得意兴阑珊,摆摆手示意金荣可以走了。金荣一头的雾水,起身惴惴不安的后退,出来是后背全是汗水,湿透了衣裳却浑然不觉,一阵风吹来
才觉得凉意。
“姐夫,就这些?”武约失望不已,自己想了很久都没有答案的事情,居然是这么一个结果,求一个给李诚效力的机会,这是多么扯淡的事情啊。
“是啊,就这些,无趣,真是无趣。”李诚起身摇头,他也很失望。
武约多精明啊,一看李诚的表情就觉得还有别的含义,抓住手抱着:“姐夫,说清楚嘛。”
李诚苦笑道:“有什么好说的?他姓金,一开始我还觉得他志存高远,想着借我的手,搞个政变之类的,过一过当新罗王的瘾。没想到,他压根就没这个想法。”
“啊!”武约惊呼一声,她还真没想到这上头去。惊讶之余,武约道:“姐夫,他要是真的想当新罗王,姐夫帮他不帮?”“呵呵,他要是想当新罗王,也不会说出来的。金德曼坐女王,男人们不服气的心思肯定会有的。只要他露出半点想借我之手为王的言行,呵呵呵。”李诚淡淡的说着,武约怒道:“姐夫怎么这样啊?说话总
是说一半,让人猜。”
“这么简单的话,你都不明白?当然是一刀剁了他喂狗啊!金德曼是陛下册封的新罗王,金荣算个什么东西?不过话说回来了,新罗王不能做,百济王倒是可以考虑的。”
武约听了越发的不解了,问道:“为啥不能做新罗王,却能做百济王?”
李诚听了抬手摸摸她的脑门:“傻明空,这些事情不该你关心,你只要盯着姐夫在登州的家业就行了。今后登州的产出,有一大半是你姐姐名下的产业。”“这个是自然,姊姊嫁给姐夫,自然要有傍身的家当。妾身还是想知道,为何能做百济王,而不能做新罗王。”武约追根问底,李诚暗叹,果然是将来要做女皇的人啊。兴趣完全不是一般女人能比的,这么
小就爱关心这些。“很简单,我不希望朝鲜半岛出现一个统一的政权,这样对大唐不利。”李诚笑着解释,手在武约的脸上滑下,小娘子也不躲闪,还用脸蹭了几下手道:“新罗一个小国,如何统一半岛?不说百济了,高句丽
也不是新罗能惹的起的。”
“陛下征伐高句丽为必然之举,灭了高句丽,也不能让新罗吞并百济。半岛上有两个小国,远远比一个小国好摆布。算了,这些事情不该你来操心,出去忙你的事情吧。”
眼看手就要习惯性的打球了,李诚赶紧刹车。这习惯都是被郑洁和白嬛惯出来的,咳咳!这个借口有点烂,应该说李诚就不是啥好鸟。
武约很失望的翻了翻眼珠子,刚才那一瞬间,尽管心跳的厉害,但是却在无声的呐喊:“再下一点,再下一点。”只要你敢下手,就敢赖上你。
关键时刻,老司机踩了一脚油门,好险!“讨厌的姐夫!走了!”武约羞红了脸,小碎步快走出了门。李诚目送武约出去,对于金荣,李诚倒是不愿意多伤脑筋,有事情他能办好,李诚就不会亏待他。
就李世民那个尿性,一个歪果仁,愿意效忠大唐,为大唐立功,做大唐的官员。这是李世民最喜欢的事情,说明天可汗有魅力嘛。一主二仆,一马二驴,刘仁轨出现在登州城门口。刘仁轨根本就无法理解,他一个寒门出身,籍籍无名的陈仓县尉,怎么就入了李诚的法眼。据传,李诚在吏部亲自点了他的名,陈仓县尉刘仁轨,人生轨
迹就这么发生了变化。
如果没有变化的话,他应该在两年后,才进入李世民的视线。原因是他一顿棍棒,弄死了一个折冲府的都尉鲁宁。李世民知道了很恼火,一个县尉都敢杀都尉?召刘仁轨进京,当面质问。这家伙也不知道跑路,一个人一头驴就进了京,一路顺风的见到李世民。当面解释鲁宁干的烂事,又说了自己的处置经过。上任之后先劝说,警告不要违法,鲁宁依然故我,刘
仁轨一顿刑杖打死算逑。
刘仁轨屁事没有,还提拔为咸阳县丞。鲁宁白死了!这事情放现在,怎么也要判个过失杀人吧?但是唐朝就没这个担心,皇帝认为他没罪,还有功。
因为李诚,刘仁轨是没机会面见李世民了,还得收拾不多的家当,紧赶慢赶的来登州上任。偏偏吏部的文书里头,还不说新职务是啥,就是让他到水师听用。
刘仁轨费解不已,到了登州也不着急去住下,看看时候还早,吃了午饭就往登州府衙来了。在城门口打听过了,水师总管衙门在建中,暂时借登州府衙办事。
登州水师规模太小,所以也算是从无到有了,李诚存心故意,把一干俗务丢给许敬宗。许敬宗第一天就碰了个软钉子,不过也没灰心,全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了。事情其实还不少呢,总管府需要有人员有班子吧?从长安来的人有二十个,都是那种政治上的倒霉蛋。不然谁肯来登州?许敬宗以
这些人为班底,先将水师的政务部门搭建起来。
忙的脚不沾地的时候,下吏来报,有个叫刘仁轨的县尉来求见。
许敬宗知道这个人是李诚点名要来的,就想看看他有啥特别的。立刻就见了刘仁轨,一见面客套两句,许敬宗也没觉得刘仁轨有啥特别之处。
把随身的文书奉上,办完了报道手续后,刘仁轨问起自己的职务,许敬宗笑道:“正则,此事在下也不清楚,这样,谋带正则去见自成总管,看他有啥特别的安排。”
刘仁轨有点懵,这什么意思?我的职务都没确定?李自成这个家伙,这么不靠谱么?
打死刘仁轨都不信,李自成是那种书生意气,不通俗务的人。跟着许敬宗,刘仁轨来到李诚的住所,通报之后,堂前等待。
书剑盛唐 第三百零八章 许敬宗的担忧
许敬宗也很好奇,李诚为啥看上了并不算很出众的刘仁轨,至少他看不出什么端倪来。刘仁轨出身寒门,还不是那种漂亮的男人,李诚也没有断袖之好的魏晋遗风。
许敬宗一直在观察李诚,别看他娶了崔氏,实际上与山东士族之间,始终保持一段距离。别人要是娶了崔氏,门下的幕僚团队,肯定都是出自崔氏。
李诚不然,出来当个水师总管,崔氏人才一个都不推荐,就要了一个刘仁轨。许敬宗是主动请缨,其他的都是吏部派来的。给人的直觉,这人真的没啥野心,也没啥威胁。如果李诚出身豪族呢?再得李世民的赏识,那就真的叫巨大的威胁了。至于兄弟会,最初大家都觉得是一群孩子在胡闹,现在不这么看了。但也仅仅认为是李诚的敛财手段,并没有觉得,李诚是个野心勃
勃的家伙。
有野心,死活也要赖在长安呢。
刘仁轨倒是顺其自然,来都来了,还能怎么地?让他干啥就干啥呗,没啥大不了的。
李诚很快出来了,见了许敬宗和刘仁轨,简单的一番寒暄,没有特别的热情。搞的许敬宗很糊涂,他就这么对待亲自要来的刘仁轨么?
“延族、正则,水师在朝廷中地位有点尴尬,全无一卫之实。这么着吧,估计朝廷诸公对水师的定位也很为难,给李某一个总管,就是让李某来开荒的。”李诚坦诚道。
许敬宗听了也是笑了笑,他很清楚水师的尬尴境地。属于常备军,设总管,却没有正经一个卫的完整编制。李诚的意思,可以看成一个缩小版的卫,但是又不能以卫为命。
“自成为总管,自当一力断之。”许敬宗变态很果断,怎么编制水师不管,只管做事。李诚苦笑道:“陛下也无明示,诚以为,暂且设水师两旅帅,另设两营陆战之兵。登州总管一职,就不要重复建设衙门了。今后就以水师总管衙门为主。地方上的政务,不要干涉,每年两税之时,该收的钱
粮收起来就行。”许敬宗听了这番话,心里暗暗给李诚叫好,这个处置可以说恰到好处。一是不会引起朝廷的担心,一个是不耽误水师的建设。你真要按照一个卫来弄,40000人的大规模,你要干啥?至于鹰扬郎将,品级
比果毅都尉要高。也就是说,李诚很明确的把自己放在中郎将的位置上,而不是一个完整编制卫的将军。这其实很无奈,不是李诚不想,而是他这个水师总管,按照朝廷的旨意,就是个正四品。可不就是一个中郎将,或者
是个折冲都尉么?
说的严重一点,李世民也好,朝廷大佬们也好,就是在为难李诚。
在朝廷大佬们看来,竖子,别以为你带着我们家孩子挣钱,就可以浪到飞起。浪就浪吧,你还帮着皇帝一起浪,没说的,搞他。
在李世民看来呢,竖子,朕辣么粗的大腿,为啥不能坚定的抱紧捏?等到你给别人搞的爽不死你的时候,朕在让你知道什么叫来自皇帝的关怀。
内疚什么的,在李世民那里,最多不超过一分钟。要是个仁厚的君主,也不能砸了人家魏征的碑,虽然后来又给竖起来了,但暴露了袍子下面的“小”。
在李诚看来呢,长安城太危险了,尤其是最近几年。李承乾跟李泰搞的不可开交,搞到后来李承乾要谋反的地步。李泰浪到后来,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种地方怎么呆人捏?这俩任何一个,沾了就是一身是骚,赶紧躲的远远的。等到李治当了太子,李世民征高句丽,一仗下来准备充分的李诚,自然就能顺利的回到长安了。即便高句丽战胜了,还是不能
会长安。还可以熬死李世民撒!至于说起为难,李诚就呵呵呵了,这也想难倒挂逼?别看登州偏远,挣钱的法子却不少。只要开了海路,南北货物交易,就能赚的手软。更别说还有渔业了,唐朝时期的渤海是有鲸鱼的。捕鲸这一项,就
能赚到死。
刘仁轨始终显得很安静,端坐着听两人说话。李诚偶尔看他一眼,发现他始终沉稳如一,心道不亏是刘仁轨,史书上留下大名的人物。
“延族,窃以为,正则可以为鹰扬郎将,领一旅之师。”李诚总算是提到刘仁轨了,这货看似淡定,这一刻也都微微挺直了身子。他一个八品县尉,连着跳了多少级来着?寸功未立啊!这怎么可以?
许敬宗沉吟不语,刘仁轨不安的扭动身子,希望许敬宗出言反对。
“自成,此事恐有不妥,须提防军中不满。”许敬宗说出自己的担心。李诚听了微微一笑,扫了一眼显得很紧张的刘仁轨,淡淡道:“登州水师才几个人?吴都尉麾下,不足五百人,十几条船,不也干的好好的么?眼下水师水师船都没几条,我没治罪他们就偷着乐吧,还敢不
满?”
许敬宗立刻露出笑容:“自成早有定见,在下多虑。”李诚想了想道:“不如这样吧,延族先从校尉做起,水师暂不设郎将。两年之后,各营校尉大比拼,优胜者为水师郎将。”
许敬宗听了心中微微一动,这个李诚还是很好说话的嘛。主动纠正了之前的错误不说,给了自己面子,还给了刘仁轨机会。“水师不同于卫军,每团编制如何,大小船只多少,人员配置几何,都该有个定见。”许敬宗大胆问了一句,涉及到水师编制,他还是有发言权的。只不过之前担心李诚不好说话,现在觉得可以试探一下他
的底线了。
李诚听了这话的反应是摇头苦笑:“现在缺的就是船啊!水师原有大船不过三艘,最大不过二百料。距离诚之设想,远远不足。”
“难怪自成要陛下从南方调来工匠,这是要设水师造船作坊!”
李诚呵呵一笑道:“千万别设水师造船作坊,这一类负责生产的地方,在诚看来,绝对不要跟官府搭上任何关系。水师有关部门负责监督造船质量,出了问题问责便是。”这话许敬宗听了都新鲜,李诚这么说,一定有他的道理啊。可是许敬宗又不好追问,免得引起李诚的不满。他不问,刘仁轨却问道:“总管,战船作坊不纳入水师体系,如何保证造船者不把战船卖给敌对方
?”
许敬宗狠狠的吃了一惊,这货胆子也太大了吧?这话我都不敢问的,你居然问了?不想在水师混了么?许敬宗为啥不问啊?不就是担心李诚要在战船上赚钱么?“好办,定期检查就是了,造船是个漫长的过程,没有半年造不出大船。延族和正则都在,我说说自己的想法。战船采购采用招标的形式,交给民间作坊生产。夺标作坊获得水师承认的造战船的资格。任何
没有资格的作坊,一旦检查发现在早战船,封门抓人。”
刘仁轨摇摇头:“总管,如何保证军中采购不存在私相授受,中饱私囊?”许敬宗听着腿都软了,这货太楞了,这话都敢问?赶紧看一眼李诚,发现他居然一脸的微笑,丝毫没生气的意思,心中不免一惊。新任水师总管,被一个下属这么质疑都不生气。这是程府太深啊?还是他
心底无私?“正则这个问题问的好啊!军方采购,确实存在做手脚的空间。如何规避,这是个问题。我的想法,登州范围内,至少要保证三家以上的船厂,同时为水师造船。眼下水师的船很少,我计划在三年之内补齐
。”李诚微笑解释。刘仁轨还真是个直性子,听完这话想了想道:“这法子不错,如果查出一家造船厂有问题,还有别的船厂可以用,不耽误水师的造船。三家或者更多的船厂竞争,确实可以规避很多问题。其他的,就看水师
内部的监察了。”
许敬宗真是服了这货了,一个八品县尉,这时候侃侃而谈,你还没混到水师里当校尉呢。不过看看李诚不在意,他也不好喷过去。“也只能先这样了,之前找了家船厂造船,五百料的大船已经造了一半了。一千料的大船在尝试新技术。如果能造成,下海之后试航没问题,今后水师一营设六队,每队一千料大船一艘,五百料大船两艘,
其他大小船只七艘。”
“这样以来,水师有四营,陆战一营,这规模可不小了。”许敬宗表达了自己的担心。水师规模太大,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只要水师能给朝廷带来看的到的好处,还怕规模太大?再说了,这四营水师,计划是三年建成。眼下先设一营,吴都尉为主管。正则为校尉,兼总管府长史,有三年的时间,学习和掌握水战的技能。”
许敬宗很想闭嘴,想想自己是副总管啊,要是出了事,肯定要被牵连啊。“自成,还是要慎重啊!”许敬宗是硬着头皮劝说的,就差没提醒一句:那么多眼睛看着你呢!按照他的想法,水师水营两营,陆营一营,就绰绰有余了。至少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书剑盛唐 第三百零九章 妙处
“延族多虑了,眼下水师草创,先设水营一营,陆营一队,余者徐徐图之。”李诚做了决定,许敬宗一想也是,考虑太远完全没必要,谁知道朝廷这几年会有啥变化呢?还有一点就是李诚这个折腾的水平,
万一真的被他折腾出花来,手里的筹码又不一样了。
刘仁轨非常的失望,或者说是绝望了。刚才那么顶撞李诚,他都不生气。打心里刘仁轨就对水师没兴趣,或者说是对这个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团队有信心。
别看他刚到,但是短暂的谈话后,心里有了基本的概念。水师就个丫鬟养的,总管是被排挤出长安的。朝廷的钱粮支持,居然是特么的登州一府的财政结余。还能更坑一点么?
这么一个深坑,刘仁轨唯一的想法就是跳出来,躲的远一点。那么该怎么办呢?顶撞上司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挑上司的毛病,嗯嗯,就这么干。
如果李诚是初到长安那会,面对刘仁轨的各种挑刺,肯定不耐烦的挥挥手说“你奏凯!”然后随手打包,还给吏部。那样刘仁轨就得逞了。
但是现在的李诚完全不一样了,一番经历下来,可谓尝遍人间百态,阅尽人心。比较重要的几个人物,明哲保身,在不伤及自身的前提下,尽量的去让李诚展示才能。这是李诚最感激的人!李世民,有知遇之恩吧?但这是皇帝啊,总惦记让李诚当打手。不能掌控的打手,当然不是好
打手。
还有房玄龄魏征之流,想从他们身上看见“人间自有真情在”?美不死你!
上层人物,就没一个能让李诚感受到真心。全都是在讲利益,李诚很快就死心了。
兄弟会的这帮人还算好的,毕竟年轻,好忽悠,热血上头是虽然不靠谱,还算有人味。
等到李诚接触到裴行俭的时候,就知道王八之气这个东西,不可能有的。年纪轻轻的裴行俭,历史上有名的人物,都没把李诚太当一回事,可想而知刘仁轨这个在基层打滚的家伙。
纳头就拜?做梦去吧!这就是李诚现在的心态,他知道刘仁轨在历史上的白江口之战,这人玩水师就算现在不行,打磨几年肯定不会差。
所以呢,把人要来,我管你情愿不情愿,按照我的想法,安心的给我干好水师工作。
至于刘仁轨的顶撞,李诚现在的心态,根本不当一回事。只要是为了工作,什么话都可以说,都可以讲。
这个小会开到现在,许敬宗也没啥可说的,起身告辞。刘仁轨跟着站起来,还要去安顿下来呢?不想李诚却抬手道:“等等!”
两人又坐下来,李诚笑道:“还有个要紧的事情,跟两位商议一二。”“总管请说!”许敬宗很客气的拱手,两人之间接触下来,许敬宗发现李诚是个很好说话的人。只要是为了工作,他不会对你的顶撞有任何当场翻脸的意思。至于有没有记仇,那就是老天爷才知道的事情了
。“这样,水师草创,凡事都得有个规划。我那里有个计划,回头正则拿走去看看。结合实际情况,完善补充一下。还有一点,我打算在水师设一个新部门,叫做赞画部。这个部门,纳入长史管理之下。”李
诚说完,许敬宗心里颤了一下。
这是要收拾刘仁轨了么?很简单,那么多事情丢给他,你要说不是打击报复,谁信啊!这不是明白的么?累死傻小子呢!看看,这就是顶撞上司的下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