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民国之文豪崛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王梓钧
“every_night_in_my_dreams,
i_see_you, i_feel_you,
that_is_how_i_know_you_go_on
……
we"ll_stay_forever_this_way,
you_are_safe_in_my_heart,
and_my_heart_will_go_on_and_on.”
后世感动了无数人的《我心永恒》,放在30年代的英国宛若大杀器。因为此时的流行歌曲尚未发展成熟,当那优美动人的旋律和刻骨铭心的歌词,响彻在观众的耳边时,带来的震撼简直无以复加。
“呜呜呜……”许多女性观众小声抽泣着,不停地使用手帕擦泪。
艾伯特王子自言自语道:“这……这首歌,这个故事,太……太令人难忘了。”
伊丽莎白王妃则痴痴地念叨着歌词,仿佛是想起某个让她难以忘怀的人:“you_are_safe_in_my_heart,and_my_heart_will_go_on_and_on(你活在我心中,而我心永恒)……you_are_safe_in_my_heart,and_my_heart_will_go_on_and_on……”
台上的费雯丽已经消失,只有那位女歌手仍在歌唱,当最后一个音节落下,舞台的幕布缓缓降落。
剧场里只剩下零星传来的抽泣声,而当幕布再次打开,全体演员站在舞台上谢幕时,无数观众轰然起立,报以雷鸣般的热烈掌声。
“薇薇安!”
“薇薇安!”
“弗雷!”
“弗雷!”
“杰克!”
“萝丝!”
“……”
人们疯狂呼喊着男女主角演员的名字,更有些直接喊着戏剧中男女主人公的名字。费雯丽和那个叫弗雷的男演员,已经靠演出征服了现场观众,只要再演出几场,他们的大名必然响彻伦敦。
周赫煊特地给费雯丽起了个艺名叫“薇薇安·利”,翻译成中文就是“费雯丽”。
艾伯特王子本身就是个狂热的戏剧爱好者,他看完演出极为激动,带着王妃亲自上台与演员们握手,还特地问唱歌的女歌手:“那首歌叫……叫什么?”
女歌手微笑着回答:“《我心永恒》。”
“好……好名字,是谁写的?”艾伯特追问道。
女歌手指着台下观众席:“周赫煊先生。”
艾伯特激动得都忘记了口吃,连连夸奖道:“写得好,唱得也好!”
这场演出显然是极为成功的,周赫煊租用伦敦大剧院的时间是三天,接下来两天的表演座无虚席,可以说是场场爆满。原本打算坑周赫煊钱的剧院老板,高兴得天天拜访周赫煊,最终获得了本剧的演出许可,代价是每场演出的收入分半成给周赫煊和萧伯纳(编剧)。
费雯丽和那个叫弗雷的男演员,也成为伦敦炙手可热的新星,并且两人还莫名其妙的曝出绯闻。
《我心永恒》这首歌也迅速流行起来,某些观众为了学会歌曲,特地天天买票观看演出。伦敦的一些唱片公司也找上门来,希望把这首歌灌成唱片,出价最高者希望用1000英镑买断版权。周赫煊当然不愿意,只卖了五年的英国唱片版权,版税300英镑可以买两辆低端轿车了。
随着戏剧演出在英国走红,《泰坦尼克号》小说原著很快卖断货,这在低迷的英国图书市场显得极为抢眼。
英国的其他城市还好,伦敦已经到了“逢人便说泰坦尼克”的地步。周赫煊做为原著作者,以前只在英国学界有影响力,这次却是在民间走红了,火得一塌糊涂!





民国之文豪崛起 496【实验成果】
伦敦港。
一艘远洋客轮缓缓停靠,片刻之后,数位中国人出现在码头上。
新任的中国驻英公使郭泰祺,伸手接着天空中飘下的细雨,望着烟雨朦胧的伦敦城,感慨道:“伦敦不愧是雾都,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负责接船的使馆工作人员,上前问候道:“这位可是郭泰祺郭先生?”
“我就是郭泰祺。”郭泰祺答道。
工作人员说:“郭先生,我叫陈殿生,是驻英使馆秘书处干事。”
“鄙人初来乍到,还请郭秘书带路。”郭泰祺抱拳说。
为什么周赫煊在伦敦停留两个月之久,一直没有和中国驻英使馆联系?很简单,中国驻英公使一职空缺无人。
上一任中国驻国联全权代表兼驻英公使是施肇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施肇基积极向国联申诉。国联的决议很可笑,根本不分侵略者和被侵略者,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立场,同时警告中国和日本政府,要求双方避免事态扩大,自己寻求撤军的办法。
施肇基只能继续申诉,国联再次做出“停止冲突,双方撤兵”的决议,不但要求日本撤兵,还要求中国停止攻击关东军。
国联的态度让施肇基头疼,南京政府的做法更是让施肇基愤怒。
11月底,南京政府命令施肇基采取行动,请求国联和锦州划为中立区。紧接着在12月初,南京政府又发来指示,说“锦州中立区”案不能接受,日军如果继续进攻锦州,我国将采取自卫的办法。
偌大一个中国,东北土地都要被日寇完全占领了,南京政府的外交政策居然前后矛盾,这让负责此事的外交官如何处理?
施肇基被搞得焦头烂额,在积极寻求国际帮助的同时,他还得应付爱国者的抗议。结果他等来的是常凯申宣布下野,中央官员们忙着权利斗争,施肇基本人还在巴黎被爱国留学生打伤。
心灰意冷之下,施肇基选择辞去国联代表职务(由颜惠庆接替),随后又辞去了中国驻英公使职务(改任驻美公使)。
中国驻英公使一职因此空缺数月之后,直至中国和日本就淞沪之战达成停战协议,郭泰祺才被任命为新的中国驻英公使。
使馆派来的汽车穿行在细雨当中,准备在英国大展拳脚的郭泰祺,迫不及待地说:“陈秘书,英国现在的情况如何,你大致给我讲一下。”
陈殿生道:“英国的政治局势现在很乱,自从去年工党内阁下台以后,一直由联合内阁执政。联合内阁属于多党政府,各派系之间争权夺利,可以用群龙无首来形容。”
“难怪植之先生(施肇基)要主动辞职,世事艰难啊!”郭泰祺苦笑着感慨。
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前后矛盾不说,英国政府又是个令出多头的联合内阁,外交官就怕遇到这种情况。如此形势,郭泰祺根本别想获得英国的支持,他必须跟英国内阁各派系都搞好关系,才能一点点的慢慢打开局面。
陈殿生突然说:“郭先生,我建议你履任后,先去拜访周先生。”
“哪个周先生?”郭泰祺愣道。
“周赫煊先生。”陈殿生解释说。
“是他啊。”郭泰祺笑起来。
郭泰祺是见过周赫煊的,就在几个月前的国难会议上。他不仅参加了国难会议,还以中国外交部次长的身份,担任中日停战谈判的南京政府首席代表。
郭泰祺问:“周先生在英国很有影响力吗?”
陈殿生笑道:“周先生已经名满英国,整个伦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听说他还跟英国的艾伯特王子是至交好友,与萧伯纳大师结成忘年知己。郭先生若想在英国快速打开局面,不如请周先生代为引荐,多多结识一些英国的名流政要。”
“名满英国?”郭泰祺唏嘘道,“周先生不愧是国际名士,如果有他相助,我这一趟应该可以轻松许多。”
郭泰祺属于汪兆铭一系,去年还参加了广州的反蒋政府。他虽然也属于妥协派外交官,但基本底线还是有的,九一八事变前没有暗中勾结日本人,这次出任驻英公使确确实实想做事。
在抵达驻英使馆后,郭泰祺都没来得及休息,就迅速投入工作当中,把使馆的基本情况了解一番。结果发现,他接手的就是个烂摊子,前任公使由于收回领事裁判权等问题,已经大大的得罪了英国保守党,而交好的工党又四分五裂处于在野状态。
整个英国,根本没人把中国使馆当回事儿。郭泰祺这个外交公使,想要会见英国的外交大臣,对方都拖拖拉拉总说没空。
两天后,郭泰祺抛开各种琐碎事务不管,跑去旅馆拜访周赫煊。
“抱歉,周先生出门了。”旅馆的侍者说。
郭泰祺也不气馁,问道:“我可以在这里等他妈?”
侍者市侩地笑道:“当然可以,不过你需要花钱开一间房。”
“可以,”郭泰祺不计较那几个房钱,还特意给了侍者一些小费,他吩咐说,“我就待在客房里,只要周先生回来,请务必第一时间告知。”
周赫煊在干什么?
他在伦敦大学学院的实验室里。
周赫煊找到一个叫德伦·奥德里奇的生物化学家,并出钱赞助了对方的实验室,由奥德里奇领着他的学生对“百浪多息”进行研究。
“百浪多息”是半年前一个德国化学家合成的,并在学术杂志上发表了论文,这种物质的合成并不复杂。
周赫煊直接对德伦·奥德里奇说,百浪多息可以杀灭链球菌,希望可以用此来研发新药。奥德里奇对此半信半疑,但看在金钱的面子上,他带着学生们展开了实验。
奥德里奇首先做了几次试管实验,结果一无所获。
周赫煊对于实验结果感到有些懵逼,他确实对医学毫无了解,能记得磺胺可以杀灭链球菌已算极限。
就在奥德里奇准备放弃的时候,周赫煊建议让小白鼠感染链球菌,直接对小白鼠用药,看动物活体实验有没有效果。
奥德里奇特别生气,认为周赫煊在瞎指挥,干脆撂挑子不干了。
周赫煊不得不再次拿出500英镑,请求务必要做一次动物活体实验。看在英镑的面子上,奥德里奇教授妥协了,任凭周赫煊这个外行指导内行。
今天就可以看到实验结果。
奥德里奇坐在显微镜前使劲揉眼睛,他已经自己眼花了,再次低头仔细查看。好半天之后,奥德里奇抬头看向周赫煊,惊喜又疑惑地说:“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明明在试管试验中毫无效果,为什么小白鼠血液里的血溶性链球菌又会被杀死?”
周赫煊忍不住翻了翻白眼,心想:如果试管实验有效果的话,磺胺类药品早在20多年前就研制出来了。
这属于一个令人遗憾的美丽错误,就因为磺胺在试管中不起作用,必须在生物活体内部才能杀菌,所以多年来一直被科学家所忽视。
奥德里奇又检查了其他几只小白鼠,终于确认了实验结果,他激动地握着周赫煊的手说:“周,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这是属于全人类的医学进步!或许,我们可以凭借这一发现,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民国之文豪崛起 497【买房才能申请专利】
发现磺胺的医用价值,就有机会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很有可能。
毕竟这是青霉素药品问世以前,效果最好抗菌药,可以挽救无数人的生命。
奥德里奇带着学生记录要实验结果,高兴地对周赫煊说:“周,我打算在《柳叶刀》上发表论文,你是论文的第二署名作者,可以吗?”
“当然可以,不过我要提前申请专利。”周赫煊笑道。
“没问题。”奥德里奇不假思索地说。
双方在进行实验以前,就已经签署了赞助协议,一旦产生重大的实验结果,周赫煊做为赞助人自动获得该发现的专利申请权。
周赫煊问道:“我们现在虽然发现了磺胺的医学价值,但还没有研制出相关药物,这样也可以申请专利吗?”
奥德里奇想了想说:“可以申请药品新用途专利,比如我们发现了磺胺对血溶性链球菌的杀灭作用,那就可以申请相关专利。只要其他药厂想要制备杀灭血溶性链球菌的磺胺类药物,就必须获得我们的认可。”
周赫煊有些明白了:“也就是说,如果有人研究出杀灭其他细菌的磺胺类药品,那就不用获得我们的认可,他们可以自行申请相关的磺胺类药品专利?”
“是的,就是这样。”奥德里奇道。
周赫煊立即说:“那我希望暂时不要公开发表论文,等我们再做几个实验,看看磺胺对其他细菌是否有效果。”
奥德里奇有些不高兴,做为一个生物化学家,他当然希望赶快发表论文。这不仅可以让他获得巨大荣誉,更是促进了医学事业的发展,拖着论文不发表,无非是对周赫煊这个专利拥有者更有好处。
不过,实验方向是周赫煊提出的,实验资金也是周赫煊提供的,奥德里奇不得不做出妥协,他无奈地说:“我会尽快做其他实验,但我有一个期限,两个月内必须公开发表论文。”
“我同意。”周赫煊笑道。他也是要在论文上署名的,而学术论文发表之后,周赫煊在短时间内拥有优先申请专利的权利,就算有其他人跟着做相关研究,在专利方面也抢不过他。
奥德里奇突然想起什么,问道:“对了,周先生,你在伦敦有房产,或者是公司、工厂吗?”
“没有,怎么了?”周赫煊问。
奥德里奇笑道:“你如果想申请专利,那就赶快在英国买一栋房子吧,或者注册一家有固定办公地址的公司也可以。否则你是无法申请专利的,因为中国没有加入巴黎公约组织。”
周赫煊连忙感谢道:“多谢提醒!”
“巴黎公约”的全称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如今英法美德日意等主要国家,都已经加入这个公约组织(苏联暂时没有加入)。只要在巴黎公约组织的任何一个国家申请专利,那么他在另外的国家就拥有该专利的优先申请权,前提是申请者必须拥有相关国籍。
中国是没有加入巴黎公约组织的,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山寨他国专利产品,并且规定了外国人无法在中国申请专利,而国人稍微改进外国专利就能申请同等专利虽然申请了也没屁用。
这本来是一种保护性政策,但现在却对周赫煊不利。周赫煊做为非巴黎公约签署国人士,想要在英国申请专利,就必须先在英国买房,或者是注册公司、创办工厂(公司和工厂必须拥有长期固定地址,皮包公司是不行的)。
不但如此,周赫煊在英国申请专利以后,如果想在美国继续申请,还得去美国买房或开公司建厂。以此类推,如果周赫煊想在全球诸多国家申请专利,那就要在这些国家逐一买房。
这特么是申请专利,还是玩全球炒房?
好在如今正值世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的房产都很便宜,周赫煊大可以挥舞着钞票到处买房。
周赫煊笑道:“我们现在已经发现了磺胺的医学价值,什么时候可以研究出新药?”
“说不准,”奥德里奇摇头道,“药品研究的时间无法预期,可能明年就能研究出一种磺胺类药物,也可能十年之后才能有所突破,这得看咱们的运气。”
“这样啊。”周赫煊略显失望,他还准备马上办厂呢。
所以说周赫煊是外行呢,历史上,虽然杜马克在1932年底就发现了磺胺的医学价值,但直到1937年才有人研发出新药“磺胺砒啶”。从新的医学发现到新药研制成功,足足耗费了五年时间。
至于青霉素药物的研发过程就更坎坷,费莱明1928年就发现了青霉素,但由于技术研究一直无法提纯,只能一代代的培养菌株。到1939年的时候,费莱明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全部无偿提供给取得突破的弗洛里和钱恩,终于利用冷冻干燥法提取了青霉素晶体。
弗洛里和钱恩抱着提纯的青霉素晶体到处寻求支持,结果跑遍了欧洲居然没人肯投资,最终远涉重洋来到美国才终于获得帮助白白便宜了美国佬。
周赫煊想了想说:“奥德里奇教授,我希望跟你签署一份长期合作协议。我出钱资助你的研究,科学荣誉都归你,而我则获得新药的相关专利,你看如何?”
不管是20世纪,还是21世纪,科学家最希望得到的就是研究资金,有个长期赞助者当然值得高兴。奥德里奇哈哈大笑:“周,你真是太可爱了,跟英镑一样可爱。你每年能提供多少资金?”
“一万英镑够吗?”周赫煊问。
由于去年英国放弃金本位制,导致今年英镑狂跌,但英镑兑美元汇率扔有51,每年35000美元的研发资金已经够多了。
奥德里奇狡猾的笑道:“每年2万英镑,我可以加快药品研发速度。”
“教授,你应该去做商人,而不是一个科学家。”周赫煊哈哈笑道。
“你同意了?”奥德里奇问。
“当然,明天我就找律师拟定协议。”周赫煊说。
周赫煊对磺胺类药品是有长期计划的,找伦敦大学的教授合作研发,再找费雯丽的老爹经营工厂,顺带把艾伯特王子拉进来做股东。有了王室成员参股,应该没人敢来胡乱伸手,等艾伯特王子登基成为国王,那更是可以通行无阻。
可惜这都是后话,鬼知道新药什么时候可以研发成功。
周赫煊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先在伦敦买栋房子,取得申请专利的资格。他心情愉快的返回旅店,侍者恭敬地过来说:“周先生,有一个亚洲人找你,他已经等了一天了。”




民国之文豪崛起 498【支招】
“周先生,鄙人郭泰祺,”郭泰祺见面就抱拳道,“我们在国难会议上见过,不知周先生可还记得?”
“怎会不记得?郭兄安好!”周赫煊哈哈笑道。
郭泰祺有两个特征让人印象深刻,一是他那打着蜡的大背头发型,梳得油光可鉴,苍蝇站上去都要打滑;二是他手中那根绅士文明棍,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出席什么场合,甚至连上厕所都拄着棍子。
嗯,这是一个很骚包的外交官。
可惜再怎么注重仪表,郭泰祺都没有顾维钧那样的翩翩风度。因为此君天生一副五短身材,而且还是圆啾啾的娃娃脸,亲和力绰绰有余,但威严实在显得不足。
周赫煊把郭泰祺请进房间,让孙永振下楼端了两杯咖啡上来,笑道:“等郭兄这次履职回国,就该升任外交部长了吧?”
郭泰祺之前是在外交部副部长的任上,突然调到英国来当驻英大使的,只要他稍微干出点成绩,回国肯定能高升外交部长之职。郭泰祺苦笑道:“弱国无外交,驻英大使又是最难做的,我只希望能稍微打开点局面。”
“就目前来看,确实有些困难。”周赫煊道。
郭泰祺抱拳道:“周兄熟悉国际事务,又在欧洲享有盛名,还请赐教。”
周赫煊说:“赐教不敢当,一起讨论而已。”
郭泰祺热情地说:“周兄请讲。”
周赫煊分析道:“郭兄刚才也说了,弱国无外交。中国就是弱国,所以开展外交的时候,国家实力是完全帮不上忙的,只能依靠别国的情况顺势而为。想要在英国打开外交局面,必须先搞清楚三点。第一,国际大势;第二,英国政局;第三,英国社会状况。”
“周兄此言高屋建瓴。”郭泰祺说。
周赫煊继续道:“国际大势不难猜。自从欧洲大战(一战)后,诸国列强意识到战争的恐怖,因此都不想再打仗,而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更让各国财政力不从心,绥靖主义大行其道。从这一点来看,想要借助国联或者英国政府的帮助来制裁日本,那是决然行不通的。即便日本真的占领上海,严重侵犯英国的利益,英国也最多只能谴责几句。”
“正是如此,”郭泰祺点头道,“但即便只是道义上的谴责,我们也必须争取,至少我们在外交上占着理字。”
周赫煊又说:“再来看看英国政局。英国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贸易额严重下跌,自由贸易渐渐被保护主义压制。英国去年率先放弃金本位制,导致今年英镑汇率疯狂下跌。再加上英国失业率大增,大罢工运动频发,各种极左和极右思潮泛滥,现在的英国国王和英国内阁,都趋向于保守政策。他们只愿稳定大局,焦点集中在恢复经济和社会稳定上,不会尝试任何的冒险行为。”
郭泰祺头疼道:“这个就更难办了。”
“所以,郭兄你只能从民间入手。”周赫煊说。
“怎么从民间入手?”郭泰祺连忙问。
周赫煊解释说:“不要急于求成,利用一切手段宣传自己,宣传中国,取得英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然后等待时机,伺机而动。”
郭泰祺默然不语,良久才说:“似乎,也只能这样了。”
这个道理,历史上的郭泰祺花了几年时间才想明白。他最开始走上层外交路线,积极结交英国贵族和官员,可后来发现根本没有屁用。
无奈之下,郭泰祺只能转变思路。他不放过任何一丝机会,不管是外交宴会,还是普通场合,只要有他在场,必然想方设法的发表激情演讲,从而让英国人民渐渐了解中国、同情中国、支持中国。
于是在抗日战争期间,郭泰祺出名了,被英国民众视为中国顽强抗战的形象代表,被英国媒体誉为“出色演讲家”,牛津大学甚至主动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南京大屠杀的悲惨事实,就是在郭泰祺的策划下,在英国迅速传播开来的。英国迫于日本压力,曾一度关闭滇缅公路,也是在郭泰祺的努力下,最终答应重开滇缅公路的。
1...156157158159160...3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