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高月
“将军快看,敌军上来了!”
陈肃也看见了,大约四百步外的山脚下,有无数黑影出没,他当即令道:“发火球!”
火球是用麦秸编成,浸泡了火油,直径足有八尺,它一般是用作攻城或者伏击时的引火,但在雁门关,它的作用却是照明弹。
巨大火球被放置在三架巨大石砲上,由石砲弹射出去,三名士兵点燃了三只巨大的火球,随着一声令下,三架石砲骤然发射,三只巨大的火球腾空而去,向山脚下翻滚而去,瞬间便冲进了敌军的人群中,同时也照亮了敌军的范围,陈肃看出来了,大约有两千敌军,这是一次进攻投入兵力的极限,看来敌军要大举攻城了。
“倾倒火油!”
陈肃下达了第二个命令,一只只火油桶被抛了下去,重重地摔在山道上,木桶顿时四分五裂,大量火油泼洒出来,流满了一地。
就在这时,山脚下鼓声大作,两千契丹族先锋士兵沿着山道向山顶疯狂杀来。
奔到距离关城还有两百步时,城头上也敲响了战鼓,数百根滚木腾空砸来,最前面数十名士兵躲闪不及,纷纷被砸飞了出去,血肉模糊,顿时横死山道,后面的士兵吓得纷纷趴下,但还是有滚木砸中敌军士兵,惨叫声此起彼伏。
但滚木稍稍平息,两千士兵又纷纷爬起,呐喊着向山顶冲去。
“射箭!”
关城以及两边城墙上顿时乱箭齐发,宋军使用的全部是神臂弩,杀伤距离两百步,但在一百五十步内能射穿敌军的铁甲,数十年来,一直是宋军对付辽军和西夏军最犀利的武器。
箭矢密集如雨,射进了山道上的敌军人群中,敌军死伤遍地,但不多时进攻敌军便改变了进攻战术,他们在前面和左右都举起了大盾,形成了三面盾墙,顶住了宋军犀利的弓箭,紧接着又是一轮数百根滚木翻滚着砸来,进攻士兵发一声喊,纷纷匍匐在山道上。
这些契丹士兵都是专门挑选出的精兵,训练有素,大大降低的死亡率。
这时,陈肃喝令道:“发射震天雷!”
在夺取燕京之战后,爆炸威力极大的震天雷便渐渐普及到全军,尤其边军基本上都配备了,它不光是进攻利器,同时也是防御利器。
两名士兵将一颗五十斤重的震天雷放上了石砲,火手点燃了引线,引线嗤嗤燃烧,烧到壶口时,火手大喊一声,“射!”
‘砰!’一声闷响,五十斤重的震天雷飞射而去,在空中划了一条弧线,落在六十步外的山道上,继续翻滚着向人群中砸去,就在震天雷刚刚冲进人群,只听见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强烈的火光迸射而出,浓烟弥漫,十几具残缺不全的尸体腾空而起,飞出数十步外。
这颗震天雷使爆炸周围十丈内的士兵全部被炸死,死伤近两百人,后面士兵吓得魂飞魄散,调头向山脚下逃去。
在山道一片混乱之中,五名契丹士兵却逆道而奔,高举盾牌向雁门关狂奔而来。
“干掉他们!”城头士兵指着这五名士兵大喊道。
箭如雨发,两名士兵应声栽倒,其他三人依旧毫不停留地向关城疾奔。
陈肃冷笑一声,他知道这几名士兵想做什么,一定是想用震天雷炸毁关门,哪有那么容易?
陈肃待敌军奔入百步内,立刻下令道:“放火!”
数十支火箭射向敌军,地上早已泼满了火油,山道上顿时燃起了熊熊烈火,将三名契丹士兵瞬间吞没了,陈肃大喊道:“趴下来!”
士兵们纷纷蹲下,只听见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三名契丹士兵携带的震天雷在距离关城约六十步时爆炸了,浓烟冲天而起,碎肉和铁片飞溅。
金兵的震天雷来自于西夏,他们在和西夏军争夺西京的战争中缴获了数百颗西夏制造的震天雷,也开始用到了攻城战中,但雁门的险要的地形使金兵的震天雷毫无用武之地。
远处的完颜银术可见攻城失败,不由叹了口气,喝令道:“传令撤军!”
‘当!当!当!’撤军的钟声敲响,山道上的最后数百名士兵如潮水般地撤了回去,关城上顿时一片欢呼!
寒门枭士 第六百八十二章 兵临太原
经过连续五天的行军,李延庆率领的四万京兆军终于抵达了太原府治阳曲县,阳曲县又叫太原城,是河东路最大的城池,也是河东路的第一军事重镇。
就在京兆军抵达的前一天,姚平仲已率军离开太原府,南下西京洛阳。
大军缓缓在县城以南两里外停住了步伐,太原知府许劼和通判张邈早已等候在城头,当李延庆大军到来时,两人连忙带着数十名地方乡绅出城迎接李延庆到来。
“欢迎李都统率军入驻太原!”
知府许劼上前行礼道:“接风酒宴已经置好,请李都统随我们进城,为都统接风洗尘!”
李延庆看了一眼数十名乡绅,有些不解地问道:“姚同知在哪里?”
“姚同知昨天已经率军南下了,现在太原府中除一千厢军外,再无其他军队。”
李延庆不由一怔,姚平仲已经走了?那河东路的防御交接怎么办?他连忙又问道:“那我该和谁交接防御?”
这时,一名官员走出来行礼道:“在下太原军录事参军左衡,奉姚同知之令,将一些文书移交给李都统。”
“那军营呢?”李延庆不满地问道:“我的军队该驻扎在哪里?”
“军营有北大营和东大营,还有城内一座内营,李都统可以自行安排。”
姚平仲显然是对自己来接手河东路防御十分不满,所以才甩手把摊子扔掉走了,这样也好,省得大家见面彼此都不高兴。
李延庆随即让刘方去和左衡办理文书交接,又令王贵和刘錡各率两万军队进驻北大营和东大营,同时让扈青儿率领女兵进驻城内的内兵营。
安排完军队驻扎,李延庆这才对知府许劼和通判张邈道:“现在形势危急,我们必须立刻着手部署防御,两位的心意我领了,接风酒以后再喝,防御之事恐怕还要烦请两位多多配合。”
两人无奈地对望一眼,许劼只得勉强笑道:“那就不为难李都统了,我们一定会尽力配合李都统做好防御。”
说到这,许劼回头又把一名将领招上来,“这位是厢军指挥使胡震,他比较熟悉城内的情况,由他替都统介绍城中的情况。”
胡震是一个长着大胡子的中年男子,相貌十分威猛,他上前躬身施礼,“卑职胡震参见都统制!”
李延庆微微笑道:“我想亲眼看一看城池的防御情况,烦请胡将军做个向导!”
“这是卑职的荣幸,李都统请!”
李延庆在百余名亲兵的簇拥下骑马进了太原城,太原城只是普通百姓通俗的称呼,它的官方名字是阳曲县城,从南城门进入县城,一股喧嚣热闹的气息迎面扑来。
正对面是一条宽阔的南北向中轴大街,叫做晋阳大街,两边各种店铺林立,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招牌,有酒楼、食铺、客栈、脚店、茶馆、商铺等等,大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
“都统制应该在太原呆过吧?”
李延庆点点头,“当年宋夏之战时曾在太原府呆了几个月,看样子太原城的变化不大。”
“和那时相比基本上没什么变化,不过人口增加很多,主要是从代州以及太原府各县逃来的避难百姓,大概来了三十多万,使城中人口超过了百万,所以显得很热闹。”
“原来如此!”
李延庆又笑问道:“胡将军的手下有多少人?”
“大概一千五百人左右,负责守城门以及维护治安,基本上属于内务军。”
“我们上城看看吧!”
“卑职明白,李都统请随我来!”
两人调转马头,沿着甬道向城墙上而去
站在城头上,整个太原城尽入眼帘,胡震指着远处道:“太原城池周长约五十里左右,比较方正,四边城墙都是十二里,共有四座城门,全部都是瓮城,城外护城河宽达三丈,城头宽两丈六尺,可以安装大型防御武器。”
“那城中有没有防御武器?”
“有!还是从前种帅留下的,投石机和火砲齐全,各种兵甲粮草都十分充足,不过具体情况要问参军府,卑职不太了解。”
“参军府没有跟随姚同知去洛阳吗?”
“没有!这次姚平仲只带走军队,文官几乎一个都没带。”
“我先去军衙看看,今天麻烦胡将军了!”
“不必客气,只要李都统需要,卑职随时愿意奉陪!”
李延庆急着要去了解仓库情况,便催马下了城墙,向军衙而去。
军衙位于北城门内,依旧是从前种师道的军衙,李延庆十分熟悉,他曾经出任节度支使,在这座军衙内担任了录事参军和情报司参军,不过物是人非,今天代表姚平仲留下来交接文书的录事参军左衡,李延庆就从未听说过。
军衙已被京兆军接管,门口站着八名京兆军士兵,刘方已先一步抵达军衙,和左衡交接文书。
李延庆翻身下马,只见从军衙内匆匆跑出一人,惊喜地喊道:“李都统!”
这声音依稀有点耳熟,眼前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头发已花白,眼角布满了皱纹,李延庆一眼便认出了他,“你是严九龄!”
“是我!是我!李都统的风采一如往昔啊!”
李延庆没想到居然能遇到故人,心中着实欢喜,他拍拍严九龄胳膊笑道:“真没想到啊!我们还以为”
“我们都在呢!”
这时,从军衙内又跑出几人,“李都统,多年未见了。”
“你是张曲!”李延庆认出为首之人。
“是我!”张曲当年是二十余岁的年轻人,现在也三十岁出头了。
李延庆又认出了另一人,“你是周彦!”
“参见李都统!”周彦上前躬身行礼。
后面又跑来好几名官员,李延庆觉得他们眼熟,就是想不起名字。
久别重逢,所有人都欢喜异常,大家簇拥着李延庆走进了军衙,这时,左衡已经和刘方交接完毕了,左衡向李延庆行一礼,便告辞而去。
望着一张张激动的脸庞,李延庆摆摆手笑道:“各位,请听我说几句!”
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李延庆这才缓缓道:“这次我奉旨负责河东路防御,我们将面临很严峻的局面,金国十万大军将入侵河东路,他们的目标是夺取太原城,但我们的兵力也不弱,我带来四万精锐之军,还有北方边境的两万精兵,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将来犯之敌全歼于太原城下!”
院子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鼓掌声,李延庆又给众人介绍刘方,“这位是跟随我多年的幕僚刘方,他将接替左衡出任录事参军一职,所有军政事务都由他负责。”
众人一起向刘方行礼,刘方笑道:“大家都是李都统的旧部,客气话我就不多说了,下面大家各自回房,严主事和张主事随我陪同都统去仓库视察!”
刘方非常清楚李延庆目前最关心什么,他知道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去查看仓储情况。
太原城的仓库原本有两座,一座位于汾水东岸,另一座则在县城内,自从北方边境开始变得不稳定后,姚平仲也采用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主要是将城外仓库的物资全部运进城内,并将旁边的社庙拆除,扩建了一座军资仓库,使仓库变成了一座周长约七里的仓城,位于县城的西北角,里面由近百座巨大的仓库组成,仓城上还有军队站岗,防御得十分严密。
李延庆的京兆军已经接手了仓城的防御,三百士兵在仓城内外巡逻,仓城大门紧闭,门口站着几名手执长矛的士兵。
严九龄依然是左主事参军,负责仓、户、铠三曹,仓库就是他的主管范围,仓和库其实是两个概念,仓是指粮草仓,而库主要是存放银钱布帛、铜铁器皿等财物,另外各种兵甲军资存放之地也叫兵库。
走进仓城,严九龄指着远处两排紧靠城墙的数十座体型巨大的粮仓道:“那边便是粮草仓,一共有五十二万石粮食和二十万担草料,里面大部分都是税粮,不过朝廷也允许军方在发生战争时使用。”
“放置大型投石机的库房在哪里?”李延庆更关心防御武器。
“最西面的三座就是,请李都统这边走!” ——
【求票!】’
寒门枭士 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备战
严九龄带着李延庆向西面走去,最西面是三座比较简易的库房,紧靠西城墙,这三座仓库尤其体型巨大,门口站着几名士兵,他们走到门口,一名仓头迎了出来。
“严参军今天要盘点吗?”
严九龄瞪了他一眼,“李都统前来查看库房,快快打开库房大门!”
仓头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施礼,“参见李都统!”
李延庆摆摆手,“打开大门吧!”
仓头连忙从后腰取下一串巨大的钥匙,打开了门上的大锁,几名士兵上前帮忙,吱吱嘎嘎推开了大门。
李延庆走进大仓库,只见仓库整齐地排列着三排重型投石机,除了放在地上的抛杆外,其他组件都已装配完成,下面还有巨大的木轮,一架架高大的投石机整齐地排列在一起,仰视望去,俨如三队后世的变形金刚,格外地震撼人心。
“启禀都统制,这座库房内有六十架重型投石机,隔壁仓库也有六十架,一共是一百二十架,五年前便组装完成。”
李延庆走到第一架投石机前,摸了摸粗壮的木柱,木柱上已刷了桐油,保护得十分完好,“桐油是什么时候刷的?”李延庆问道。
“回禀都统制,我们每隔半年就要刷一次,十几年来从未间断!”
李延庆又看了看地上的抛杆,抛杆并不是直接放在地上,而是下面垫有木架,这样就避免了抛杆受地面潮气而腐烂,长达六丈的抛杆也刷了桐油,十几年来保存如新。
李延庆十分满意,便回头对刘方道:“我前几年稽查河北各州仓库,里面的投石机都腐朽不堪,令人扼腕叹息,这里却保管得非常好,必须要给予重奖,赏六曹司两千两银子,另外这里的三座库房各赏百两银子,表彰他们对守城重器的悉心保护!”
众人大喜,一起躬身感谢,“谢都统制赏赐!”
李延庆离开投石机库房,又进了最东面的一座库房,仓头打开大门道:“这里面是火砲和床弩,和前面的投石机一样,卑职每隔半年就刷一次桐油,保存得非常完好!”
李延庆走进库房,只见库房左面一排摆放着已经装配好的火砲,右面则全部是床弩,每副床弩都用草席包裹。
火砲就是从前石砲,只是改作发射火器而得名,它是对投石机的一种补充,主要用于近距离的击射,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针对敌军的巢车,太原的火砲显然不太多,只有四十架,更多是床弩,足有三百五十副。
李延庆倒不担心火器,他们这次北上携带了三百颗震天雷和大量铁火雷,自从震天雷问世后,其他老式火器基本上都成了‘鸡肋’,唯一有实战效果的是火箭和火鸦,这两种远程纵火武器依然在战争中得到大量运用。
这时,李延庆忽然想起一事,回头问严九龄道:“火油库存有多少?”
“大概三千桶,每桶五十斤,另外晋宁县仓库大概还有一千桶。”
晋宁县是黄河边的军事重镇,那边也有一座战备仓库,主要是对西夏防御的边军补给,当年李延庆还去那里实际盘点过军资,他知道那边各种物资储量十分可观。
李延庆随即对刘方道:“立刻组织人手和车辆把晋宁县的军资全部运回太原,现在就去做。”
刘方迟疑一下问道:“要不要让军队护卫?”
一般搬运物质都是厢军的事情,这次去晋宁县搬运仓库物资当然也要动用五千厢军,但是否需要禁军护卫却值得商榷,李延庆沉吟一下道:“就让五千骑兵为护卫,回头我会吩咐刘铁,你们先去筹措车辆,可以请求太原官府协助。”
“卑职遵令!”
刘方给严九龄等人使个眼色,他带着几名六曹司的官员匆匆走了。
李延庆又对亲兵道:“立刻去把王贵和贡祖文将军找来见我!”
交代完士兵,李延庆走出库房,直接从仓城中的甬道上了城墙,不多时,王贵和贡祖文匆匆赶来,贡祖文被提升为副统领,主管五千厢军,两人向李延庆躬身行一礼,“参见都统制!”
李延庆先对贡祖文道:“马上刘参军会安排厢军去晋宁县搬运物资,太原城这边就不用厢军了,你立刻率军跟随刘方去晋宁县!”
“遵令!”
贡祖文匆匆走了,李延庆又问王贵道:“军队都驻扎好了吗?”
王贵点点头,“已经差不多了,军营都是现成的。”
李延庆指着仓库道:“现在需要把防御重器都搬运上城安装起来,投石机和火砲基本上都已组装好,你就负责将它们安装在城头。”
“卑职这就去做。”
王贵转身要走,李延庆又叫住他笑道:“不要这么心急火燎,我还没有说完呢!”
王贵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停住脚步,等待李延庆继续吩咐,李延庆又指着城外道:“如果我用火鸦从城外向仓城发射,你觉得会引发仓城大火吗?”
王贵看了看仓城,仓城内的建筑几乎都是石墙木顶,位置正好处于县城的西北角,无论敌军从西面还是北面都可以向城内发射火鸦或者投射火油,从而引发大火,除非是把靠墙的两排仓库拆掉,把大量粮草运走。
王贵想了想道:“要不然就在城外划禁区,比如撒播淬毒蒺藜刺,再比如挖塘放水,使城外这片区域形成湖泊,再或者就索性把粮草仓搬到城中心,正好城中心有一座内军营,只比仓城略小一点。”
李延庆微微一笑,“有进步了,那觉得自己的方案是否有漏洞?”
王贵又沉思片刻道:“洒蒺藜刺不妥,穿厚木底靴子就不惧蒺藜刺,挖水塘也没有意义,划一艘独木舟同样可以到城下发射火鸦,最好的办法还是由距离来防御,也不用全部把仓城物资都搬走,只把靠墙的两排粮草大仓拆掉便可以了,重型防御武器的三座兵库也要拆除,把地方空出来。”
“拆仓库是个好办法,我看可行!”
王贵又摇摇头道:“但卑职不明白,既然有这种漏洞,那为什么要把仓城紧靠城墙修建?”
“原因很简单,因为谁也没有想到敌军会攻到太原城下,所以你看虽然有这么多重型投石机,却没有在城头安装,就是这个道理。”
李延庆又对王贵道:“搬运粮草物资之事我就交给你了,你可以利用城内漕河运输,内军营那边修建外围高墙,暂时用大帐来代替库房,你可以请参军府招募一些工匠帮忙,另外,所有的投石机和火砲都要立刻安装上城。”
“卑职明白,这就是去办理!”
王贵行一礼,转身匆匆走了,李延庆负手望着城墙下方的仓城,他经历多次战役,深知仓库靠城墙而筑是军中大忌,在大型攻城战中,靠城墙的建筑很容易被震天雷或者火球摧毁,他在燕京防御中有过深刻的教训。
........
城中开始迅速行动起来,仓城内有一条漕河,横穿整个县城,军方征用了一百多艘拖船,开始转移仓城内的粮草和银钱,事实上也并不是完全移走,主要是将紧靠城墙的几十座仓库的物资迁移走,大多涉及粮草银钱。
而其他军用物资的库房除了投石机仓库外,兵甲火油等物资都距离城墙比较远,震天雷炸不到,然后将屋顶抹上一层泥,也不怕火鸦纵火了。
除了搬运粮草外,刘錡的军队配合情报司开始在太原城内实施大规模人口登记,开始逐一排查城内可能隐藏的奸细,太原城的气氛渐渐变得紧张起来。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寒门枭士 第六百八十四章 防御漏洞
城墙上,一架架投石机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安装,同时又在太原官府的协助下,京兆军从城中招募了五千木匠和铁匠,协助军队完成各种重型防御武器的安装调试。
北城头,李延庆在十几名将领的陪同下巡视投石机等防御武器的安装,城头上到处是忙碌的工匠和士兵,仓城的空地上排列着数十架尚未上城的投石机,甬道上,七八头健牛在前方拉拽,后面则有数十名士兵在奋力推动,一架巨大的投石机在斜坡上缓缓向城头驶去。
一架架体型巨大的投石机已经矗立在城头上,工匠们在城头打下短木桩,将投石机的底部固定在三根木桩上,几名工匠正在安装抛杆,长达六丈的抛杆就像长长的手臂,准备随时奋力一挥。
“投石机上的皮带有没有检查过?”李延庆询问一名工匠。
工匠点了点头,“都已经检查过了,稍微松开的地方也重新绑缚紧,保证没有问题。
李延庆又回头对王贵道:“这些投石机多年前就已经组装好,部分绑缚的皮带已经老旧,如果不及时更换,有可能会导致投石机散架,尤其在投掷震天雷时,如果因为投石机损坏而导致投掷失败,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我要求所有投石机都要仔细检查,最好追加捆绑,要坚决杜绝意外发生。”
王贵躬身道:“卑职明白,一定会让工匠将所有投石机都重新捆绑一遍,保证不会出现意外!”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李延庆走到城垛前向北面望去,只见几名骑兵正从远处疾奔而至,片刻便奔至城门前,骑兵大喊道:“我们是从雁门关而来,有紧急军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