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枭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高月
“那就祝你们伸冤顺利!”
李延庆催马要走,陈东却又拦住了他,李延庆眉头一皱,“你还有什么事?”
陈东深深行一礼,“我们很担心明天闻登院明天不会受理,李御史是太学的前辈,能否指点我们一下,我们都希望能得到李御史的帮助。”
李延庆沉吟一下道:“我倒要提醒你们,聚众游行之事最好少做,你们现在做得太多,让朝廷习惯了,以后国家真有什么大事,你们再游行示威就没有效果了。”
“可是不游行示威,朝廷不重视啊!”
“你们可以写联名信嘛!张蒲这种小案子用几百太学生的联名信就足够了,朝廷会重视的。”
“多谢李御史指点!”
“我可没有指点你们,不过我若是你们话,我会尽量引起郑皇后的注意,如果郑皇后关注此事,开封府就不会这么轻易结案了。”
“可我们怎么能引起皇后娘娘的关注呢?她在深宫啊!”
李延庆淡淡一笑,“我只知道枢密使姓郑,我相信他非常乐意看到朝廷中出现郑皇后的影响力。”
说完,李延庆哈哈一笑,催马走了,陈东琢磨半晌,顿时恍然大悟,他向李延庆的背影深深施一礼,低声自言自语道:“多谢前辈指点!”
李延庆来到了虹桥宝妍斋,这时,正是行人最多的时刻,大家都穿上冬装,更显得街道十分拥挤,李延庆不得不翻身下马,他身后两个随从张豹和张鹰也下了马,跟着他身后。
这时,张豹和张鹰同时惊呼一声,眼睛都亮了起来,李延庆也看见了,在他们左边的汴河里驶来一艘客船,船舷边站着一队年轻女子,年约十五六岁,大约有八个人,都穿着艳丽的短襦长裙,容貌十分秀丽,她们都是宝妍斋各地的女店员,集中来总店培训,每年都会来几批。
她们一般都不会抛头露面,因为马上到码头了,所以才从船舱里出来准备上岸,李延庆见张豹和张鹰目光热切,便笑道:“如果你们只是有某种欲念,那还是去青楼比较好,如果你们是想找个娘子成家,我倒可以帮你们牵牵线。”
张豹挠挠头不好意思道:“人家看不上我们吧!”
“她们一个月最多也就六两银子的收入,你们一个月是五十两银子的收入,我记得你们每人都有几百两银子的积蓄吧!你怎么会觉得她们看不上你们?”
“我们都是粗人啊!”
“有银子就不粗了。”
李延庆哈哈大笑,随即走进了宝妍斋大门,正好在院子里迎面看见那群秀丽的年轻女子,她们是从码头上岸,从后门走进宝妍斋,她们的培训之地是李延庆之前住的那座小院,李大器已将院子专门用来培训店员。
这时,宝妍斋副管事连忙上前来陪笑行礼,“官人来了!”
李延庆向一群秀丽的年轻女子抬了抬下巴,“她们是来培训什么?”
“回禀官人,她们是来培训化妆,老爷上个月从大名府请来一个很厉害的化妆高手,我们都叫她刘婆婆。”
李延庆心中一动,笑问道:“她厉害到什么程度?”
“怎么说呢?她能将一个长得很普通的女子化妆得美如天仙。”
“能改变人的相貌吗?”
“当然能!我们亲眼看见过,她给喜鹊姑娘化妆,喜鹊姑娘出来时,我们完全不认识了。”
这时,副管事张口结舌地望着李延庆身后,李延庆一回头,只见他身后站着一个年轻女子,长得不高,略显瘦弱,脸上涂有脂粉,显得很俏丽,虽然应该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女子,但李延庆却觉得她似乎有点眼熟。
女子捂嘴笑出声来,“小官人不认识我了?”
“你是喜鹊?”李延庆一下子呆住了。
声音分明是喜鹊,只是这模样完全是另一个人,要不是自己很熟悉她的气质,真的认不出来,原来喜鹊的眉毛比较粗短,现在变得又细又长,眼睛原本很圆,象颗桂圆,现在却拉长了,鼻子似乎变高了,关键是脸型,原本是个细长脸,现在居然变宽了,这到底是整容还是化妆?
李延庆再细看,这才发现喜鹊的脸型其实并没有变宽,只是自己的眼睛的一种错觉,用发型和脂粉勾勒,使脸上显得色泽饱满,自然就感觉到变宽了。
李延庆抓住喜鹊的细胳膊将她拉到一边低声问道:“这个刘婆婆是不是你想的主意,让她改变思思的模样?”
“其实青儿想到的,她知道有这么个人,然后我建议老爷把她请来,然后我跟她学习化妆之术,我回去再教青儿和思思姐。”
“为什么不让她直接去教?”
喜鹊嘟嘴道:“小官人不相信我的本事吗?我脸上就是我自己化妆的,刘婆婆夸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她最出色的弟子。”
李延庆点点头,“你是有学习方面的天赋,从小就看出来了。”
喜鹊又笑了起来,“小官人是来找贵哥儿吧!”
“王贵也一起来了?”
“嗯!他和他爹爹一起来的,住在汤氏客栈,让你去那边找他。”
李延庆大喜,连忙转身就走,走了几步,又回头吩咐喜鹊道:“回去给思思说一声,就说今天我晚点回来!”
“我知道了!”
李延庆将张豹和张鹰先打发回去,他独自一人来到了位于外城的汤氏客栈,汤氏客栈是汤阴同乡会的大本营,几乎所有的客人都是同乡,李延庆刚走进大堂,便看见坐在大堂上等候他的王贵,两人激动得拥抱一下,王贵又给他肩窝一拳,笑道:“真没想到,你小子居然当御史了。”
“你不是也升官了吗?”
王贵因为西夏之战和平匪有功,现已升为从七品的翊麾校尉,出任相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相州人武部部长,主管乡兵和弓箭社训练。
“再怎么也没有你厉害,侍御史啊!如果你现在去相州,知州和通判都会吓得发抖,这帮狗日的贪污了老子的军饷。”
李延庆哑然失笑,又笑问道:“你的新娘子呢?听说你已经成婚了。”
“你说阿圆,她在家呢!我只是来京城公干,又不是调到京城来,我家现在安阳,是一座占地八亩的官宅,想不到吧!”
“居然敢比我还住得宽。”
“我跟你换好不好?”
李延庆抽了他一巴掌后脑勺,笑骂道:“皮又痒了,走吧!喝两杯去。”
王贵嘿嘿一笑,“先说好,你请客!”
“走吧!”
李延庆拉着王贵来到了洲西瓦子,两人找到一家酒不错的酒肆,叫做杨席子正店,所谓正店就是有官方背景,可以买来酒曲自己酿酒的店,这家店的羊酒比较有名。
两人在二楼靠窗坐下,点了七八个菜和两壶酒,李延庆给王贵斟满一杯酒,笑道:“说说你的团练当得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
王贵喝了一口酒道:“两个副团练使,一个管牢城营,一个管乡兵和弓箭社训练,我就是劳碌命,整天带着一支乡兵到处奔波,不过我宁愿劳累一点,也绝不管牢城营,他娘的,太黑暗了。”
“我知道,哪里都差不多。”
“哎!朝廷规定很好,不准虐囚,生病要给医,病重还准家人服侍,可实际上算了,不说这些扫兴的话,说说老岳吧!他也回汤阴了。”





寒门枭士 第四百七十六章 头大如斗
李延庆一怔,岳飞不是在济州跟随宗泽吗?怎么又回汤阴县了。
王贵叹了口气,“他父亲病重,丧失了劳力,兄弟又年幼,家中不能没有他,他又回汤阴县出任团练,掌管汤阴的乡兵和弓箭社。”
“那他岂不是变成你的下属?”
王贵摇摇头,“只是名义上的下属,实际上是跟随知县,我其实只能管管安阳县和林虑县,临漳县和汤阴县我管不着。”
沉思片刻,李延庆又问道:“那汤怀和牛皋呢?”
“具体情况不太了解,不过听汤圆儿说,她哥哥上个月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他和牛皋现在在杭州,应该在围剿方腊造反,好像好像他颇得童贯重用。”
“他升官了?”
王贵点点头,“我是从一个细节推断出来的,他在信中说他要管两千人,虽然非常辛苦,但也很值得。”
“这是好事嘛!能得童贯重用,对他仕途有利。”
“可这不是走到我们对立面去了吗?”
“那倒未必!”
李延庆给王贵斟满酒杯,安慰他道:“阿汤资历还浅,还当不了童贯的左膀右臂,最多是重点培养对象,就像当年我一样,他不至于为了童贯和我们翻脸,你可是他大舅子啊!”
王贵咬一下嘴唇,“可是他写信回家,竟然是强烈反对我和阿圆的婚事,说这门婚事会阻碍他的前程,你说这是什么意思?”
李延庆无语了,他尽量不把从小的好友往坏处想,可汤怀为什么突然反对他妹妹和王贵的婚事,原因不言而喻,李延庆苦笑一声道:“最多是童贯憎恨我,阿汤就算受童贯影响,也是针对我,应该和你没有关系。”
“我和你是铁杆兄弟,老汤会不知道?婚姻这种事情不是吃顿饭,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的,那是一辈子的事情,他已经在考虑十年后了。”
“但汤家还是决定把汤圆儿嫁给你。”
“那阿圆以死相逼,他们才不得不答应,和汤家没有关系,成婚那天,只有他大伯来出席婚礼,汤家其他人都没有来。”
李延庆拍了拍王贵的胳膊,笑着安慰他道:“阿汤应该是受了童贯的蛊惑,等童贯倒台后,他就会明白过来的,毕竟我们之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王贵苦笑着摇摇头,等童贯倒塌,那要到什么时候?
这时,王贵想起一事,笑问道:“听说你纳了一房小妾?”
“很奇怪吗?”
“是有点奇怪,一般人是先娶妻后纳妾,你却反过来了。”
“很正常啊!我又不去青楼,不纳妾我怎么解决自己的问题?”
“可是”
王贵看了李延庆一眼,肃然道:“你应该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了,老汤在去年就成亲了,他娘子已经怀孕,五哥上个月遵从他父亲之令迎娶了我们村保正刘文福的女儿,牛皋听说家乡也有意中人,就你一个人没有家室,你现在是文官,也算稳定下来了,应该考虑自己的婚事了,你们家就你一个单传,你爹爹很急啊!”
“好吧!”李延庆喝了一杯酒,笑眯眯道:“看在你难得一本正经的面上,我会考虑考虑。”
王贵这次进京主要是要求朝廷增加相州乡兵训练军费,按理他应该向河北西路转运使申请,但转运使梁方平明确告诉他,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钱粮,如果他能向朝廷申请一笔军费,那就把他申请到的军费分一半给相州。
王贵带着一线希望来到了京城,他希望铁杆弟兄李延庆能帮自己的忙,恳请朝廷拨付这笔钱给相州,王贵要的军费不多也不少,每月一千贯钱,一年不过一万两千贯。
既然是训练家乡相州的乡兵,这个忙李延庆当然要帮,他心里清楚,申请这笔钱说难也不难,关键是采用什么名头,如果说训练乡兵,门都没有,一文钱也休想拿到,可如果说是备战征辽,意义就大不相同了,拿到这笔钱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不过李延庆心里有数,光靠个名头是很难糊弄住兵部,他还得找关系,这年头不走上层路线,几乎什么事都办不成。
李延庆便和王贵兵分两路,王贵按照流程向兵部提出申请,李延庆则一早去找了梁师成,请他帮自己这个忙,给兵部打个招呼。
不过梁师成不在府上,李延庆给他留了封信便返回了御史台,一进御史台,御史中丞邓雍便找到他笑道:“刚刚皇城那边传来消息,闻登院已经接下了三千太学生的联名伸冤书,转给了刑部,也就是说这个案子和我们御史台没有关系了。”
邓雍做出一个大大松口气的表情,拍了拍胸脯道:“我就这桩棘手之案丢给御史台,给刑部最好,让刑部头疼去。”
“我还以为闻登院不肯收呢!”李延庆笑道。
“我也以为不收,但居然是三千太学生联名伸冤,事情太大,闻登院不敢不收,而且”
说到这,邓雍向两边看看,压低声音道:“而且听说太学生还找了枢密副使郑居中,恳求他出面做担保。”
李延庆故作惊讶道:“这和郑居中有什么关系?”
邓雍有些困惑道:“估计是因为郑居中也是江夏人,和自杀的太学生张蒲同乡,希望郑居中能看在同乡的面上做这个担保。”
“那郑居中担保了吗?”
邓雍摇摇头,“这种事情怎么好随意做担保,万一不是冤案,郑居中岂不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中丞高见!”
邓雍呵呵一笑,拍拍李延庆肩膀,“这年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今天有事出去一趟,可能就不回来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
说完,邓雍浑身轻快地走了,邓雍三天两头都有事,大家都清楚他是去画院了,那里才是他的归宿,不过他不在御史台,大家也乐得轻松。
李延庆也快步向楼梯走去,他走进自己的官房,却感觉房间里有点异样,几个人都神情古怪地望着自己,包括莫俊。
“出什么事了?”
刘方指了指里屋,“御史有个客人!”
“难道是王贵?”
李延庆快步走进里屋,却一下子愣住了,只见茶童应哥儿正蹲在地上陪同一名小娘玩悬丝傀儡,小娘正是曹娇娇,她怎么进得了御史台?李延庆不解地回头望去,莫俊苦笑一声道:“是我带她进来的,她说是你妹妹,有急事找你。”
曹娇娇正拿着一个悬丝小人玩得入迷,完全没有意识到李延庆就在门口。
“娇娇,你找我有事吗?”
曹娇娇抬头看见李延庆,顿时高兴得跳起来,“李大哥,我等你好久了。”
“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是小三郎告诉我的,我就让车夫带我来御史台,我说找李延庆,有个莫大伯就带我进来了。”
“你倒是挺聪明,找我做什么,是不是让我带你去买猫食?”李延庆蹲在她面前笑问道。
曹娇娇小脸一红,“猫食还有呢!人家就想跟李大哥出去玩玩。”
有点乱弹琴了,这里可是御史台,一个七岁小娘居然跑来让自己陪她出去玩,若传出去自己的官威何在?
李延庆回头瞪了一眼莫俊,莫俊嘿嘿一笑,把头转过去了。
这时,李延庆心念一转,便笑眯眯对曹娇娇道:“李大哥还有点事情要处理,你先跟莫大伯去茶楼等我一下,我回头过来请你喝茶!”
“好呀!我现在就去。”
李延庆又给莫俊使了个眼色,莫俊这才无奈笑道:“好吧!我先带她出去。”
“娇娇走吧!莫大伯先带你去喝茶,你李大哥马上就来。”
曹娇娇跟着莫俊走了,李延庆心中烦乱,曹家怎么可能允许六七岁的小娘子乱跑出来,不用说,一定是她偷偷溜出来,自己得立刻把她送回去。
李延庆看了看屋角的时漏,离午休还有半个时辰,他便对刘方和王教道:“我下午回来,有什么事帮我记一记。”
“御史放心吧!”
李延庆摇摇头,取了钱袋便快步出去了。
莫俊刚带曹娇娇进了茶馆,李延庆便匆匆赶来,莫俊笑道:“那没我的事了,娇娇,我先走了。”
“谢谢莫大伯!”
莫俊向李延庆眨眨眼,便快步走了。
李延庆带曹娇娇上了二楼,现在还没有到午休时间,茶楼里十分清静,几乎没有客人。
“先吃点东西吧!”
李延庆要了两盏茶,又要了几色上好的点心,曹娇娇立刻眉开眼笑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说:“真香啊!家里也有一样的点心,但为什么这里的点心就比家里好吃得多!”
“娇娇,你出来家里知道吗?”
“小三郎知道,我要他陪我去买东西,他说他没空,让我来找你!”
李延庆摇摇头,曹性这个混蛋也太过份了吧!自己的妹妹怎么总丢给朋友?难得是
李延庆看了看曹娇娇,见她稚气十足,又吃点心又喝茶,一脸心满意足的样子,他心中好笑,自己怎么会有这么荒诞的念头。
“娇娇,你要买什么?”
“我家大书娘过几天就十六岁了,我想给她买个礼物。”
李延庆一怔,“你阿姊已经十六岁了?”
“是呀!她比我大九岁。”
李延庆这才有点回过味来,那天曹府文市,曹性是故意误导了自己,让自己以为曹蕴才十岁左右,原来已经十六岁了。
他忽然又想起曹评的暗示,曹评不会是想把她许给自己吧!也不一定,说不定是高家或者潘家的女儿,那个‘山抹微云’也有可能。
“那你想给阿姊买点什么礼物?”
“大书娘只喜欢书,当然是买书了,李大哥,你等会儿陪我去大相国寺好不好!”
李延庆算算中午时间还来得及,便点点头道:“好吧!我陪你去大相国寺买书,但你要答应我,买完书就回家,不准在外面逛了,还有,下次不准再一个人偷跑出来,当心遇到哑婆婆把你背去卖了。”
曹娇娇吐了一下舌头,只管拼命吃点心,装作什么都没有听见。
【最后一天,求月票啊!】




寒门枭士 第四百七十七章 书坊遇旧
尽管李延庆头大无比,但他却不能丢下这个小娘子不管,她毕竟才七岁,万一落在某个居心不良人手中,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他怎么向曹家交代?
李延庆不由又有点埋怨曹家管束不严,居然让一个七岁的小娘随便溜出府宅,他必须要提醒曹家,不能再让这种事情发生了。
抱怨归抱怨,他还是得妥善解决眼前的难题,要想让小娘开开心心回家,就得满足她的要求,李延庆只得叫了一辆牛车,带着曹娇娇前往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的旁边是书苑街,是京城著名的书坊一条街,这条一里多长的街道两边集中了大大小小近百家书铺。
此时虽然是中午时分,但并非节假日,书苑街上的客人并不多,而且书苑街比较安静,没有瓦肆内的那种喧嚣热闹,这也是大多数读书人都有自己习惯的书铺,书铺之间并不会在大街上刻意争抢客源。
“娇娇,你一般是去哪家书坊?”走进书苑街口,李延庆便笑着问小娘道。
“我是第一次来,李大哥带我去吧!都可以。”
“那好!我们去士林源。”
李延庆一指前面一家规模颇大的书铺,他对士林源书坊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京城逛书店,他一般都是去士林源,不过他也快半年没有来了。
士林源在京城排名第五,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在天下各个重要城市都有自己的分店。
书坊内十分安静,他们似乎刚进了一大批新书,两名伙计正在忙碌着整理分类,这时,掌柜连忙从座位后面迎了出来。
“欢迎!欢迎!”
李延庆微微一怔,这不是之前的掌柜了,而且这个声音有点耳熟,他仔细看了看这个满头白发的老者,忽然道:“你是……罗掌柜?”
“官人认识我?”
“你以前是汤阴县士林源的掌柜吧!”
“是啊!官人也是汤阴县人。”
李延庆笑了起来,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多年前故人,“罗掌柜还认识我吗?”
“我也觉得官人有点眼熟,应该见过,但有点想不起来了。”
李延庆忽然看见旁边有厚厚一叠《大圣捉妖记》,便随手拾起一本书笑道:“还记得这本书吗?”
罗掌柜顿时记忆涌现,他激动道:“我想起来了,你是李少郎!”
“正是!罗掌柜终于想起我来了。”
“怎么可能忘记呢?我这辈子就是托李少郎的福,我们已经快十几年没见了吧!”
“很久了,罗掌柜头发都白了。”
“是啊!李少郎的模样变化很大,我也快认不出了,李少郎快请这边坐!”
李延庆见曹娇娇已经坐在一旁的小凳上看书了,手中书正是自己的《大圣捉妖记之红孩儿》,正看得津津有味。
李延庆便没有打扰她,在一旁坐下,笑问道:“这本书居然还在卖?”
“这本书这么多年了,一直卖得最火,别的志怪小说都远远比不上它,我们士林源今天能成为天下第五大书坊,就是靠它。”
“这话有点夸张吧!”
“一点也不夸张,我最清楚,若不是这本书,我能升为京城的大掌柜?”
“罗掌柜之前在哪里?好像汤阴县的士林源早就换人了。”
“我之前在大名府做了几年,后来调去太原又做了几年,来京城前我一直在应天府,上个月才调入京城,李少郎现在在做什么?还在写书吗?”
李延庆摇摇头,“我去年初考中了进士!”
“哎呀呀!”
罗掌柜惊得站起身,“原来李少官已经当官了,那我应该称呼你为李官人才对!”
李延庆拉他坐下,“罗掌柜是我的故人,我爹爹对你一直念念不忘,说当初他最艰难的时刻多亏你给他一个抄书的活路,要不然我们真的熬不过去。”
“哎!人生就是这样,有起就有伏,谁能一辈子光鲜?谁又会倒霉一辈子?当年我就对你爹爹说,你小小年纪就能写书,将来一定不同凡响,我说得没错,你爹爹现在还在老家吗?”
1...187188189190191...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