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枭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高月
李延庆已经从侧面绕到了松林内,茂密的松林遮蔽了月光和星光,使树林内一片漆黑,即使眼睛适应了黑暗,也只能看见模糊的树干,脚下是厚厚的松针,就像软软的地毯,使他奔跑起来只发出低微的沙沙声响。
李延庆在松林内绕了一圈,确信松林内无人,这才向树林外扑去,他知道号角一响,西夏人的进攻就会开始,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李延庆躲在一棵大树后,象抹了一层银色的月光下,他看得很清楚,一共二十名士兵藏身在一片乱石背后,其中两人躺在地上,身上插着箭矢,其余十八人都紧张地望着沟壑对面,手中拿着弓箭,把脊背留给了他。
李延庆权衡了片刻,便将短剑插回鞘中,从后背抽出了五把匕首,西夏军和宋军一样,匕首都是士兵的标配,不过西夏士兵的匕首比较细长,和他们生活习惯有关,便于切肉和刺肉。
李延庆掂了掂匕首,寻找到了感觉,他忽然手一挥,连续投射,五道寒光如闪电般射向三十步外的西夏士兵,只听一连串的惨叫声,五名西夏士兵纷纷倒地身死,西夏士兵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拉弓向森林里房放箭。
李延庆在出手的同时,又闪身到了数丈外的另一棵大树背后,他没想到西夏人的细长匕首如此顺手,杀伤力比他的石子要强,他心中有点后悔,早知道自己应该把匕首全部带上。
李延庆抽出最后五把匕首,趁西夏士兵刚放完第一轮箭,正抽箭搭弓的空隙,他闪身再次出手,五道寒光接连不断地射向右边的五名士兵,五把飞刀皆是插入面门,一刀毙命。
剩下的八名士兵吓得胆寒心裂,调头便向山下跑去,李延庆却不给他们机会,闪身从树林中奔出,在后面连续不断打石,他出手极重,目标直取对方的头部,即使戴着头盔,八名士兵也被打得翻滚倒地,三名士兵滚进沟壑中。
李延庆拔剑追上,除了坠入沟壑中的三人外,其余五名士兵被他一剑一个结果了性命。
“都干掉了,快过来!”李延庆向沟壑对面喊道。
“老李,马怎么办?它们过不来。”
李延庆愣了一下,这个问题他倒没想到,确实过不来,他刚才是手脚并用才爬上了山坡,他沉吟一下,果断地喊道:“让一个弟兄把它们骑走,向乌龙寨方向骑走。”
“老李,你骑走吧!”
“胡说!我要走,早就走了,让蒋阿四骑走,他的骑术最好。”
蒋阿四是李延庆手下一名军士,负责管理骑司的马匹,骑术最为高强。
“好吧!”王贵答应了,让阿四带两匹马下山。
李延庆又喊道:“当心外围西夏探子!”
“李参军放心吧!我会小心。”
蒋阿四牵着两匹马从小道下山了,过了片刻,王贵等人爬上了山顶,王贵见沟壑中还有三名士兵,便挽起袖子亲自下去沟壑,将三名重伤的西夏士兵干掉,收集他们弓箭兵器上了山。
“老李,这下可发了,得了二十副弓箭,他们居然还是配两副箭。”
李延庆点点头,“伏击弓手都是配双箭,他们的匕首很实用,给我收集起来。”
众人一起动手,将盔甲、兵器和弓箭收集起来,尸体都推进了沟壑,王贵信心又更加充足了,杀了四十余人,只要策略得当,他们甚至不需要援军,可以全部将这些西夏士兵干掉。
“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李延庆笑道:“充分利用我们有利条件,和敌人周旋,逐步吞噬掉他们。”
“李参军,你下令吧!”所有士兵都望着李延庆,他们对李延庆充满了信心。
李延庆想了想,对王贵道:“你带五个弟兄去树林西面,我带四个兄弟封锁东面,如果挡不住,就立刻撤进树林。”
王贵眼睛一亮,急道:“这是松树林,我们可以把树林烧着了。”
李延庆笑着点点头,“这就是我说的有利条件,不过不要急,先多干掉一些西夏士兵再说。”
“对!干死这帮狗娘养的。”
王贵带着五名士兵进了树林,向西面树林走去。
李延庆让四名士兵分成两队,各守住两侧斜坡,他自己则拿了五壶箭躲在一块大石背后,就像一个布下了陷阱的猎人,耐心等待着西夏士兵到来。
........
就在王贵率领士兵越过沟壑的同时,西夏士兵也占领了最东面的山岗,野利安随即兵分两路,令一名正首领率五十名士兵赶去西面,从西面上山,他又留十人照看战马,自己率领九十名士兵向西面杀去。
野利安在宋境内活跃了十余年,抓到的汉人奴隶不计其数,但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动,被敌人牵着鼻子走,事实上,他现在已经漏洞百出,这座丘陵长二十里,以他的兵力根本就顾不过来,他要抓的人说不定早已偷偷下山溜走,现在野利安只能押上一把了,他赌那个宋朝官员不会丢下其他人独自逃命。
一个时辰后,九十名西夏士兵也抵达了巨大的沟壑旁,“将军,沟壑里全是尸体,都是我们的人!”一名士兵发现沟壑中的尸体。
难怪再也没有消息,原来都被对方干掉了,野利安恨得咬牙切齿,但也暗暗心惊,他连对方的面都没有看到便被干掉了四十人,对方可不是一般人,为什么他得到的情报中没有说明这一点?
“大家听我的命令,不要着急进攻!”
野利安并不急于进攻,他要等西面的五十人杀到后再发动攻势,东西夹击,宋军必败无疑。
他躲在一块大石背后向对面凝视,月光下,对面看得很清晰,只有十几块大石,而百步外是一片松林,这可是伏击的好地方啊!直觉告诉他,宋军就藏身在几块大石和松林之中。
“将军,我们发现这个!”
两名士兵跑来,将两卷文书交给他,“在一只马袋里发现的。”
野利安接过文书,上面纸条封住了,还盖有印章,似乎是公文,他心中顿时升起强烈的兴趣,向一名手执火把的士兵招招手,士兵连忙将火把凑到他面前。
躲在大石背后的李延庆等就是这个机会,火光下,一名将领正在撕开自己留下的公文,不用说,此人一定就是敌军的主将。
李延庆毫不犹豫,骤然闪身而出,拉弓如满月,弦一松,‘崩!"的一声弦响,一支狼牙箭如闪电般射向这名敌将的额头。
也恰好在此时,野利安听见了弓弦声,本能地抬起头,只见一支箭突然出现在眼前,他顿时惊骇欲绝,还没有等他有任何反应,只觉眉心一阵锥心钻肺般剧痛,眼前一黑,他什么都不知道了。
这一箭力量极为强劲,箭尖从眉间射入,射穿了头颅,大半支血淋漓的箭从后脑透出,西夏军主将野利安当场毙命。
西夏士兵一阵大乱,纷纷后退,这时,一名正首领喊道:“不要慌乱,敌军只有一人,听我的指挥!”
野利安虽死,但他手下还有两名正首领,实际上,两名正首领才是真正的头领,两百名骑兵都是他们的手下。
李延庆见对方稍微混乱,但又立刻恢复了秩序,心中不由暗叹,自己寄希望于射杀敌首引发混乱的想法落空了,看来这场恶战难以避免。
正首领大喊:“从两边杀过去!”
近百名西夏士兵立刻分兵两路,向沟壑两边奔去。
李延庆背起三壶箭开始射杀敌军士兵,他的箭法百发百中,每一箭必射杀一人,一连射杀十余人,他或蹲或跑,或者利用大石掩护,躲避着从四面八方射来的箭矢。
从小长跑给他带来的充沛体力,使他在这一刻将体力优势发挥淋漓尽致,他在每一个地方都不会停留,不断地腾挪躲闪。
就在这时,右面的三十余名西夏士兵已将两名宋军士兵包围,数十根长矛一起向两名宋军士兵刺去,连续两声惨叫声,右边的两名宋军士兵终于抵挡不住西夏士兵的疯狂进攻,死在西夏人长矛下。
十几名西夏士兵冲上斜坡,向李延庆汹涌杀来,形势骤然变得紧张起来。





寒门枭士 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
“参军,我们抵挡不住了!”左面的两名士兵也大喊起来。
这时,李延庆看见一名西夏士兵挥刀向自己手下的后颈砍去,他来不及拉弓,手一挥,一支匕首射出,正中西夏士兵的头部,战刀落地。
“快撤!”
李延庆大喊,他背上弓,一手执盾牌,同时不断射出飞刀,连杀五六人,给两名手下创造了后撤机会,两名手下奔进了树林。
李延庆杀性大作,他一边后退,一边用飞刀射杀敌人,眨眼间又射杀了六人,每一刀都是射中头部,一刀毙命。
所以西夏士兵都被李延庆的血腥手段吓得心惊胆战,他们都举起盾牌大声喊杀,却没有人敢冲上去,眼睁睁地望着对方从容撤进了树林内。
这片松林占地约五十亩,俨如丘陵上的一簇头发,巨大的树冠遮蔽的天空,使森林内格外黑暗,李延庆和两名手下刚撤入松林不久,远处便传来的王贵的大喊声,“老李,还有气吗?”
李延庆没好气回应道:“让你失望了,活得好好的。”
“他奶奶的!我就怕你死了。”
王贵带着几名士兵奔了过来,李延庆只闻到一股浓烈的血腥之气,吓了一跳,“你受伤了吗?”
“挨了几刀,不过问题不大,这皮甲很结实,我们杀了差不多二十人,阵亡了两名弟兄。”
“我们这边也伤亡了两人。”
“那下一步怎么办?点火吗?”王贵跃跃欲试道。
李延庆将五名士兵聚拢起来,问道:“大家体力还支撑得住吗?”
五名士兵点点头,“还行!”
李延庆便笑道:“现在我们有个机会反击敌军,我估计山脚下看守马匹的敌军并不多,索性我们杀到东面去,抢了他们的马匹。”
众人眼睛都亮了起来,这是一个大胆而又可行的方案,王贵拳掌一击,激动道:“好办法,干他娘的!”
“先点燃松林,我们就从南面下山,长矛、盔甲都不要了,只拿弓箭,大家尽量轻装简行,回头再夺看守士兵的盔甲的兵器。”
众人一起动手,脱去盔甲,扔掉长矛,用火石和火镰点燃了松针,松林里极为干燥,厚厚的松针一点燃,火势便迅速蔓延,就俨如点燃稻草一般。
李延庆顿时吓了一跳,向众人大喊:“快跑!”
众人转身便跑,向南面山坡狂奔,火势在他们身后迅速追赶,只片刻,松林内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数十名刚刚进入松林的西夏士兵吓得连忙逃出去。
众人奔至山崖边,下面可没有路,不过李延庆事先已有准备,虽然很多盔甲都用不上,但捆扎皮甲的绦带他却留了下来,将它们搓成一股长索,此时便发挥了作用。
他们用长索拴在一根大树上,迅速向下攀爬,不多时,七人爬下了山岗,拔腿便向丘陵东面奔去
山顶上的松林火焰冲天,烈焰腾空二十余丈,浓烟滚滚,直冲云霄,数十里外都可以看见火光,在乌龙寨的第三层城头上,士兵们指着远处的火光议论纷纷。
知寨孙清负手站在城垛前,目光十分严峻,他认出火光处正是前往神泉寨的半路,不会是李参军他们出了什么事吧?
李延庆的两名从事严九龄和杨槐都从房间里走出来,望着远方的大火,严九龄心惊胆战道:“这会不会是李参军他们”
杨槐哼了一声,冷冷望着他道:“严从事,脚踏两只船从来不会好下场,事到如今,你还有回头路可走吗?”
严九龄不敢吭声了,他默默望着远方的大火,眼中充满了愧疚和悔恨。
杨槐却冷笑一声,心中暗暗得意,这样一来,主事参军之位非自己莫属了。
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跑上三城,大喊道:“知寨,出事了!”
“出了什么事?”孙清走上前急问道。
一名士兵被带上来,他累得快虚脱了,跪下便大哭道:“李参军被西夏军伏击,恳求知寨前去救援!”
孙清也急了,抓住他问道:“说清楚一点,有多少西夏人,李参军现在怎么样?”
“有大概两百西夏骑兵,卑职走的时候李参军无恙,现在就不知道了。”
孙清大吃一惊,居然有两百西夏骑兵,这可不是一般的西夏探子啊!他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一旦李延庆被抓,西北军的很多机密都要泄露了,他立刻令道:“第一营到第四营立刻集结,准备出击!”
副知寨刘洪亮连忙上前道:“会不会是西夏军的陷阱,诱引我们出寨,半路伏击我们?”
孙清冷冷道:“这里可是宋境,哪来那么多西夏人!”
话虽这样说,孙清还是不放心,虽这是宋境,但毕竟不是黄河东岸,这一带西夏军和宋军纠战多年,按说西夏大军不可能越境杀至,可两百西夏骑兵不是一样出现了吗?
他又吩咐刘洪亮,“我率军去救援,你可实施一级戒备,万万不可大意!”
“卑职遵令!”
这时,两千士兵已经集结完毕,孙清翻身上马,冲出了寨门,率领两千士兵向火光燃起处奔去
在丘陵的最东面,也就是李延庆中午最初遇袭之地,五十匹战马拴在几棵大树上,五名负责看守马匹的西夏士兵聚在一起,正指着山上的大火议论纷纷。
就在二十余步外的一块大石背后,李延庆和王贵以及五名士兵紧靠着山体,李延庆观察了片刻,确定只有五名士兵,便低声对王贵笑道:“我们分一分,我对付三人,你对付两人,如何?”
王贵撇撇嘴,“你一个人干掉他们就行了,干嘛还要分给我。”
“功劳啊!我打算把杀死西夏士兵的功劳都送给你,你不出分力吗?”
王贵眼睛一亮,“你说的可是真?”
李延庆手一摊,“我是进士出身的文官,手无缚鸡之力,若不是王押官拼死杀敌,我能活到现在?”
“去你的!”
王贵用胳膊肘捅了李延庆一下,他又回头看了看五名士兵,两人是李延庆的军士,三人是自己的手下,应该都能搞定。
“那我们说好了,你小子不准反悔。”
“我什么时候骗过贵天王?”
王贵顿时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脸上露出一丝温馨的笑意,他拍拍李延庆的肩膀,“你干后面三个,前面两个我来。”
“你怎么做?”
王贵不说话,他抽出一支箭,忽然大叫一声,跌跌撞撞走两步,一头栽在地上,手中的箭竖起,远远看去,就像被一箭射穿了后颈。
五名西夏士兵吓了一跳,他们看见半晌,见是一人中箭倒在地上,五人面面相觑,其中一名首领低语几句,两名士兵拔刀慢慢向王贵走近。
李延庆暗暗佩服这小子料事准,果然是两人走上前,他轻轻抽出三把匕首,等待王贵的一记。
两名士兵靠近了王贵,其中一名士兵伸腿踢了一下地上的尸体,这时,一名士兵忽然发现箭没有射中脖子,而是插在脖子旁边的地上,不由大吃一惊,就在这时,王贵战刀猛地一挥,一名士兵小腿被斩断,惨叫一声倒地,王贵也不管他,大吼一声扑上去,将另一名西夏士兵扑倒,战刀刺穿对方的胸膛。
与此同时,李延庆也出手了,三把飞刀瞬间射出,三名正惊慌的士兵纷纷中刀倒地。
王贵拔出战刀,狠狠一刀将断腿士兵砍死,其余五名宋军士兵也不落后,飞奔过去解开战马缰绳,李延庆将三壶箭搭在马背上,翻身骑上一匹雄骏的战马。
就在这时,山顶上传来怒吼声,李延庆一回头,只见数十名西夏士兵正沿着山梁奔来,原来他们也担心马匹的安全,急急赶回来,却比李延庆他们慢了一步。
“我们走!”
众人纷纷上马,驱赶着数十匹战马向东奔去,后面西夏士兵拼命追赶,却被李延庆一连射翻五六人,他们再也不敢奔跑,眼睁睁地望着大群战马消失在黑夜之中。




寒门枭士 第三百零六章 围歼敌军
“老李,你觉得西夏人会放过我们吗?”王贵不停向后张望问道。
“我算过他们的人数,他们现在大约还有百人左右,我们只拿走五十匹马,那他们还有一百五十匹战马,我觉得他们一定会继续追赶,除非我们进了乌龙寨,否则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王贵叹了口气,“你说得对,西夏人就是出了名的不肯认输,我们得加快速度,他们很快就会追上来。”
众人加快马速奔跑,约奔出二十余里,一名士兵忽然指着前面大喊:“那是我们的军队吗?”
李延庆和王贵都看见了,一支约两千人的军队正向这边列队奔来,相距他们只有数百步,王贵大喜:“一定是援军到了!”
他催马飞奔冲上去,挥手大喊:“我是神箭阿贵!”
李延庆却忽然回头望去,他隐隐感觉到了地面轻微震动,虽然很轻微,但它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信号,西夏军追来了。
李延庆几乎是不加思索地催马疾奔,片刻便奔至孙清面前,他来不及多说,急声道:“快令军队两边埋伏,西夏骑兵追来了。”
孙清反应极快,回头喝令道:“立刻两边埋伏!”
宋军士兵训练有素,分头向两边奔去,伏身在两边的土地上,李延庆又对孙清道:“请知寨也请去埋伏,我们继续前奔,引诱敌军。”
“有多少人?”孙清急问道。
“大约一百人左右,都是骑兵。”
才一百骑兵,孙清稍微松了口气,调转马头向东奔去,很快藏身在一片土丘背后,李延庆带着众人继续向前疾奔,只过了片刻,他们身后数百步外出现无数小黑点,百名西夏骑兵正衍尾追来,激起滚滚黄尘。
佐将野利安阵亡,两名正首领都觉得无法回去交代,除了继续追赶,他们也无路可走,百名西夏骑兵快马加鞭,在黄土高原上狂奔,很快士兵都是骑着双马,速度疾快。
这时,一名正首领终于看见了在前面奔逃的一群马匹,他心中大喜,大喊:“他们就在前面,追上他们!”
西夏士兵个个马术娴熟,他们攻山时遭遇重创,还被抢走战马,他们早憋足了一口气,不断打马狂奔,风驰电掣般奔来,不料却落入了宋军的埋伏圈中。
孙清见时机已到,一声令道:“射!”
射箭的梆子声忽然响起,埋伏在两边的宋军士兵一起张弓放箭,密集如雨的箭矢射向百名西夏骑兵,伏击来得太突然,西夏骑兵措不及防,纷纷中箭落马,百名骑兵四成中箭,落马四十余人。
一名正首领见势不妙,大喊:“撤退!”
幸存的五十余名西夏骑兵调头要逃,宋军鼓声大作,两千士兵包围杀来,将五十多名西夏骑兵包围,密集如林的长矛捅刺,西夏骑兵不断惨叫落马。
不到一刻钟,伏击战便结束了,百名骑兵全部被杀,无一活口,宋军缴获了一百余匹战马,加上李延庆他们缴获的战马,竟然有一百七十匹战马,孙清高兴得嘴都合不拢,全歼两百名擒生军,这可能是近两年来宋军最大的一次战绩了。
这时,李延庆走上前抱拳道:“多谢孙知寨及时赶到,否则这次我难逃此劫!”
“哪里!哪里!保护李参军是我们份内之事,是我们护卫不周,让李参军受惊了。”
李延庆叹口气,“若不是押官王贵拼死护卫,我一介文官怎么可能躲得过两百骑兵的抓捕,王押官智勇双全,希望孙知寨好好提拔奖励他。”
孙知寨并不知李延庆会武艺,他也感到惊讶,王贵只有十几人,居然干掉一百多人,这是大才啊!不愧是武学出来的,屈居押官实在太可惜了,他心中顿时对王贵有了笼络之意。
便对王贵道:“从现在开始,我提拔你为队头!赏银三百两。”
王贵在一旁听李延庆为自己邀功,脸早红透了耳根,他心中又是感动,又是难为情,这时,李延庆在一旁给他使眼色,无奈,他只得上前躬身道:“小将谢知寨恩赏,只是能否允许小将把赏银分给共同作战弟兄们。”
孙清见他厚待手下,心中更加对他刮目相看,点点头道:“那就再加赏两百两银子,你可以分给他们。”
“多谢知寨体谅!”
王贵又向李延庆行一礼,“多谢李参军厚爱!”
李延庆微微一笑,“你给乌龙寨挣了这么多匹战马,知寨对你还感激不尽呢!”
孙清大喜,“李参军答应把这些马匹都给我们了?”
李延庆笑道:“我只要二十匹作为下属的巡视脚力,其他都拨给乌龙寨。”
拨付军资却是李延庆的权力,为了自己兄弟的前途,孙清的这个人情和面子,他怎么能不给?
.........
虽然全歼了西夏伏兵,但李延庆也同样损失惨重,向导死了,随从也死了一半,他只能暂时放弃前往神泉寨的计划,返回了乌龙寨。
李延庆一路上冷静地考虑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他几乎可以肯定是录事参军赵源的策划,自己手下的两名从事也参与其中,从一开始,赵源就对他极为冷淡,原因是自己抢了他几乎已经内定的职务,这几个月他们虽然相安无事,但并不代表赵源就放过自己,至少李延庆知道,赵源已经两次在种师道面前指责自己不称职。
但就此指控赵源,他却没有任何证据,这中间少了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赵源如何与西夏勾结,没有这个关键证据,种师道是不会相信自己的指控,毕竟赵源跟随种师道已经十几年,而他李延庆才任职几个月。
这件事他绝不能意气用事,他需要让种师道自己来做选择。
1...120121122123124...4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