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李超打量几眼,发现确实有不少疤痕。
“陛下,男人身上的疤痕,只会让他更威武。何况这还是战场上留下的疤痕,这是你的军功纪念章。”
“哈哈哈,这话说的好,朕爱听。”
“不过文远啊,你这大唐军神身上一块疤都没,有些不符啊。”
“臣是将将之帅,战场上都是运筹帷幄,并不冲锋陷阵。”
李世民却不以为意道,“打仗之时,不冲一冲,总少了些气势。”
他是皇帝中少有军功赫赫的马上皇帝,也是少有的喜欢犯险冲锋的皇帝,甚至经常拿自己当诱饵,可谓胆大包天。
李世民说着转了个身,趴在池边,露出后背。
皇帝的后背上也有好几道疤痕。
“陛下的身材不错,虎背狼腰,肌肉匀称。”李超赞叹。
“不行了。”李世民下巴枕在自己手臂上,“朕老了,肚楠都长起来了,哎,转眼已经人到中年,身体开始发福。过去朕能一夜御三女,现在夜御二女都吃力了。”
李超噗哧一笑。
“陛下厉害,臣现在一对一捉对厮杀都有些力不从心了。”
“你是要节制一下了,好家伙,这十来年时间,都生了五六十个儿女了。”
“陛下,是四十九个。”李超纠正。
“总之是比朕多,朕也才十几个儿子,你都二十多个了。”
李超笑道,“那是臣办事有效率,这生孩子同样是讲效率的。女人一月只有十天左右是能同房怀孕的,所以其它时间就算再卖力耕耘播种,种子也是发不了芽的。”
“嗬,还有这事?”
“当然了,陛下。我正是掌握了这个,所以我家女人怀孕机率较高。十三娘都已经生了五儿三女,十六年生了八个。”
李世民听了立即来了兴趣,“这个也能掌握?”
“当然,其实很好计算的。”
于是李超和李世民两大老爷们,光溜溜的泡在浴池子里,李世民一脸认真的听着李超一本正经的跟皇帝讲如何推算女人的排卵期。
“原来如此啊!”李世民惊叹一声,怪不得他以前总郁闷自己生孩子比不过李超,原来不是自己不够努力,而是李超有诀窍啊。
“不早说!”
“陛下,现在也不迟啊。你还不到四十呢,这男人八十岁都还能生孩子。陛下真要想多生,以后时间长着呢,生满一百个都不算多。”
李世民捏着下巴,若有所思。
“一百个太多了点,朕觉得生个六七十个就够了。”
“哈哈哈。”
君臣两个哈哈大笑。
“文远,给朕擦擦背。”
李超无语,只好拿起旁边的丝瓜馕子。
李世民很享受,“嗯,力气再重点,对,左边多擦几下。”
“嘶,好爽!”
李超狠力擦背,下了力气,结果李世民却只是爽叫连天。
一个狠擦,一个爽快的叫。
李超把李世民的背都全擦的红通通的了。
可惜最后李世民没帮李超擦。
两人泡了许久,然后各自去冲水。
更好衣服,在廊下慢慢往御书房走。
君臣两个都没有谁去提太子,更没有人主动去提今年那场京城大地震。
“文远啊,现在朝廷把议院也建起来了,连民议院的议员也都推选出来了,但这议会到底如何运作,现在朝廷也没有经验。你多年前,首开议会,在琉求在岭南,都设立过议会,而且议会也发挥了不少作用,对于稳定地方,发展民生经济也有很大帮助。朕之前已经授命你为贵族院院长,这次议员们也开始陆续抵京,这第一次议会大会,还得你来主持。”
李世民说到正事。
议会两院,贵族院只有中央贵族院没有地方贵族院,而民议院则地方三级议会和中央议会都有。
如今贵族院授予的议员,共有三千多名。贵族议员的资格是男爵以上实封贵族,且须要年满二十一岁才能取得资格。
大唐如今的实封贵族很多,但也有许多年纪不满成丁。于是现在得衔的议员,只有三千多。
朝廷的民议会,中央民议会的议员一共是一千八百人。
这也是根据贵族院只有三千多人,于是民议会最终只设立了一千八的名额。基本上都是士农工商几大阶层中的名望人物。
原本最初设立之时的想法是民议会里没有官吏的,但现在,这民议会里却有三分之一的官吏议员。
看李世民任命的民议院院长就知道他的一些态度了,民议院院长是前尚书令高士廉,先皇后的舅舅。
议会两院大会,工商联合总会大会,地方官、封臣朝集,幸好今年不是大比之年,要不然再涌进上万的举子,那京城年底可就真的热闹非凡了。
饶是如此,地方高官入京朝集,贵族议员、地方有名士人、商人、工坊主等民议会议员入京开会,依然是让今年的汉京,与与往不同。
朝廷现在给议会的权利是监督议政,但如何个监督议政法,谁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标准。
李超理想中的议会,当然是能有立法权、监督行政、议政,甚至是有财务预算审核权的。当然,这些在现在也只是做梦。
说到底,现在的议会连个政协都算不上。
第一步,让议会能成为政协。
起码,得有个提案权啊。
贵族们本来就有向朝廷上奏的权力,为什么还要弄个议会呢?
当然是为了组织,没组织的散兵游勇,怎么能跟组织的贵族议院相比?李超想借议院把贵族们联合起来,而皇帝当初也是看到了这些才一直反对的。
最后的通过,那也是无奈下的妥协而已。
“陛下,臣以为贵族议院大会期间,每个贵族议员都可以提交一份提案,然后由议会审议。最后对获得超过一半议员支持的提案,转交给朝廷。此外,臣希望陛下能够授予议会行政监督权,贵族议员们对于朝廷和地方衙门办事有监督权,对于一些不对的地方,可以检举,甚至对于渎职、违法的官吏,可以弹劾。”
“那提案具体是什么?”
“可以是议员们针对时政局势的建言,或者是对朝廷政策的意见。”
“这个可以有。”李世民点头。
“至于监督行政、弹劾官吏,这是御史台的职责。”李世民想了想,“若是议员有发现问题,可以向御史台检举。”
“陛下,这个可以,但臣希望是议员先向议会提交,然后议会转呈御史台,御史台需要向议会通报案情进展。”
“也行!”李世民答应了。





唐朝好地主 第1203章 武媚娘、称心
汉京,赵王府。
从宫里回来,李超去了后花园里的温室。虽然一家人离开汉京许久,但家里依然有许多管事仆役,依然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
天越来越冷,外面草木枯黄,但温室里却郁郁葱葱。
看着这些绿色,心情都舒畅了许多。
走到藤摇椅前坐下,任它轻轻摇晃。
议院终于建立起来了,可惜大唐有一个强势无匹的君王。这并不是一个什么好的消息,李超记得曾经有人说过,明朝亡于皇帝之手,尤其是那几个比较厉害的皇帝之手。
明本来有一个还算不错的内阁体制,如果皇帝都是木匠皇帝那样的,大权自然在内阁手里,也就不会有崇祯一样不停的折腾,说不定腐朽的朝廷还能靠着惯性再维持一些时间。
可崇祯有抱负,爱折腾,于是腐朽的大明再经不起折腾,提前就散架了。
这种说法,李超是不赞成的,当然,这种言论其实也有一点点道理。
皇帝太强势,那么必然锋芒要盖过朝廷和宰相,君臣也必然完全凌驾在相权之上,而不是君臣与相臣的相互制约和平衡。说到底,皇权也是需要平衡制约的。太强势的皇帝,无人制约,必然就容易出事情。
古今莫不如此。
但在一代大帝李世民的面前,所谓的相权不过是个玩笑。哪怕他一手费力的建立了如今大唐的群相制,建立了中书门下,建立了三院,层层叠叠的架构着权力机构,一心分权制衡。
可皇帝一句话,就罢免了一半的宰相,就是最好的嘲讽。
宰相们在皇帝面前,毫无反抗的余地。
眼下李超建立来的这个议会,其实也是一样的。脆弱无比,但李超还是去努力了。今天不行,明天也许还不行,但总有一天,会有用的。
他才三十多岁,而唐帝国的贵族集团是如此的庞大,以后更是会越来越庞大。皇帝马上四十岁了,历史上的皇帝只活了五十岁,贞观二十三年去世。这一世,玄武门提前了三年,如果李世民的寿命依然只有这么长,那皇帝也只还有十三年可活。
十三年,说长也不长。
十三年后,李超才四十多岁。
他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今天跟李世民的谈话还是比较轻松,也比较让人满意的。皇帝今天也算是向李超表明了态度,他并不会搞扩大化,上次的事情也已经到此为止。
太子依然是太子,只不过需要更多些耐心。等到那天,他自然会将皇位传给太子。
不过今天皇帝也说了要增加一些贵族院议员,原来是只授给拥有实封贵族爵位且年龄已满二十一岁的贵族们,但现在皇帝要给那些拥有爵位的虚封终身贵族议员衔,另外担任过三师三公以及宰相者,也拥有贵族院议员的头衔。
贵族院没有数量限制,议员去世也不增补。但新授封的贵族就能自动获得资格。
现在大唐的爵位,也已经只分为两种,一种是世袭爵,也称实封爵,凡授实封者,必为世袭爵位,特旨可不降等承袭,非特旨则需要降等袭爵位。而终身爵位,则没有实封,也不可世袭。
凡被拜为宰辅者,如无爵位,朝廷就会授一个国公终身爵。
大唐的宗室既有实封也有终身,宗室也是贵族院成员。
议员不是官职,也不是品阶,甚至没有薪水俸禄,但这是一个权力。议院类似于御史台部分职能,可以议政、可以监督行政,可以弹劾官员。这些权力如果运作的好,也是能发挥很大的作用的。
不过议员数量还是太多了些,光是满二十一岁的实封贵族就有三千多,更别说还有许多现在还没成丁的实封贵族,而现在皇帝又要让大量终身贵族也成为贵族院议员,这人数太多。
现在李超已经谋划着要弄一个委员会啥的出来,到时选几百个委员,或者弄几十个常务委员啥的。
他现在都怀疑李世民把终身爵位贵族拉进来,动机不良。
想象一下,贵族院里挤了五六千个贵族议员,然后这么多人如何开会?到时不成了菜市场,鸡同鸭讲?
贵族们来自各地,每年能聚起来的时间有限,说不定到时光吵吵了。
要让贵族院真正发挥出议政监督的作用,而不只是成为一个养老院,或者是一个联欢会,路还很长。
一阵脚步声传来。
门被推开。
李超坐起,一声惊呼声响起。似乎他的突然出现,把来人吓到了。
“奴婢拜见赵王,奴婢不知赵王在这里,打扰了赵王,请赵王恕罪。”
李超抬起头,打量着面前的这个小丫头。
身子有些单薄,和自己的女儿年纪相仿,长的倒是挺眉清目秀的。
“我在这里晒会太阳,没事,你有事?”
“奴婢来浇水除草。”
李超点了点头,这丫头这么小,怎么却负责这温室。“管事怎么安排你个小丫头做这些?”
“不是管事安排的,奴婢原来是太子妃院里的丫环,如今太子妃入宫,奴婢每天也没什么事,因为以前曾帮太子妃来温室取过东西,所以知道这里。奴婢很喜欢这里的花草,所以有时无人时会溜来给花草浇浇水。”丫头有些惶恐的道。
李超发现这个丫头似乎有点眼熟。
“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叫媚娘。”
媚娘,李超听了这名字一愣,再次打量她,“你姓武?”
“正是。”
“你是应国公的女儿?”李超惊问。
武媚娘点头。
“想不到你真是应国公的女儿,转眼间,都已经亭亭玉立成为大姑娘了。坐吧!”
武媚娘就在一边坐下,她坐下后,还悄悄拿目光来偷看李超,结果正好碰上李超的目光。
丫头受惊小鹿一下低头,脸还红了。
李超哈哈一笑。
“挺机灵,也挺大胆的。当年我与你父亲也是旧交,还曾与你父亲约好了一门亲事。可惜,你父亲后来出了事,你们武家也因此没落。”
“媚娘也知道这些往事,心里一直记着赵王对我们一家的照顾,我这些年在王府过的很好。”
武士彠当年参与了复辟之乱,虽然后来反正并自杀,但最后武家依然是被清算。男子流放边疆为囚,女子入掖庭。
武媚娘当初本来是跟李超的庶子订过亲的,那时人也小,李超怜惜,便求了个情,让她留在李府。但她的身份,却从国公家的千金变成了贱籍的奴婢,婚约也自然解除了。
他倒是忽视了这个丫头。
想不到都已经长这么大,而且确实是个美人胚子。
夏花娘入宫,没把她带在身边,倒是让李超松了口气。万一夏花带武媚娘入东宫,这武媚娘和承乾给勾搭上了,只怕让人担忧啊。
“既然你这么喜欢这里,那以后这个温室就交由你来管理,以后你就是温室管事了。”李超笑着对她说道。
武媚娘欣喜无比,“谢过赵王。”
因为见了武媚娘,李超当天便一直有些魂不守舍。
“三郎,有些话臣妾本不当说,但又不得不说。”崔莺莺盯着李超。
“你说。”
李超依然有些心不在焉。
“听说你今天见了武家那丫头,还提拔她做温室管事了?”
“嗯。”李超随口应了一句。
“要我说啊,其实武家丫头确实出落的很水灵,个子也高挑,亭亭玉立,尤其还聪明伶俐,我也喜欢这丫头的。”
“是不错的。”李超道。
崔莺莺已经脸色很难看了,她捏着拳头,“三郎,你莫要忘记了,这丫头虽然已经跟我们家四郎解除了婚约,但以前可是和四郎定过婚的,若不是武家发生了那事,她可是要入我们李家门,做你儿媳妇的。”
“是啊,这丫头本来配老四倒是挺好的,可惜了。”
“什么可惜了,然后你就瞧上了,然后还魂不守舍了,好你个李三郎,你还要不要脸?”
李超被崔莺莺那突然发怒的样子惊到。
“你说什么怪话呢,我今天也是意外碰到她,觉得有些亏欠了她,又见她聪明伶俐,才让她做温室管事,哪有其它什么想法,你想到哪去了?”
崔莺莺半信半疑,“可你今天一直魂不守舍的,不是因为瞧上那丫头了?”
“你想什么,不说她曾跟四郎订婚,也不说我跟她爹旧日关系,单只说我是那种饥不择食的人吗?才十三岁的小丫头,都没长开呢。”
“那你今天是怎么了?”
“我是想我们女儿了,也不知道在东宫过的好不好。”李超说道,他今天看到武媚娘后,确实又想女儿了。
但是。
他也不完全是在想女儿,他还想到了另外一个人,不是武媚娘。
他想到的是称心。
历史上武媚娘是先被李世民召入宫中做了才人,后来又跟了李治。武媚和李治是一对,李治为武媚痴狂。而史载,李承乾也为一个人痴狂,却是太常寺乐童称心。
承乾和称心搞基!
承乾可是自己的女婿,他怎么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呢。
他今天一直在想这事,已经做了决定,回头就让人去太常寺把这个称心找到,然后有多远就送多远,这种娇艳贱货,绝不能留在京中,要不然,万一哪天让他勾搭上承乾了,那自己女儿怎么办。
唉!
当岳父也好难!还得替女儿防小三,这小三还他娘-的是个男的!




唐朝好地主 第1024章 美人计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陛下已经满足于当下,止步不前,不愿意再征伐天下了吗?”
汉京,赵王府。
午后时分,皇帝悄然来访,一袭白袍的皇帝就如同是一个国子监的教书先生,没有前呼后拥,也没有全副仪仗。
温室里,也只有君臣两个。
两人对坐,品茶谈话。
“天下已经太平,四海一统,八方臣服!”李世民缓缓道。
李超摇头。
“不够,远远不够。周公尚礼,孔子曰仁。”李超认真的说道,“何谓礼、何谓仁?”
周礼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制度之始,周礼也一直为后世所尊崇和沿用。制礼作乐,是世代所公认的周公一生最主要的功绩,制礼作乐,实际就就是建立周代的一系列制度。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宗法、礼仪祭祀、教育等制度及乐舞活动,是各方面的全面规范。
但今天李超讲的肯定不是这个。
“陛下,西周有内外服,在中央任职的各级官吏谓内服,分封于王畿范围之外和边远之地的贵族、侯伯,谓外服。周公对康叔训诫,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
“陛下,西周八百年天下,正因为周礼。礼,让诸侯礼遇尊崇周天子,也让八百年周朝时,天下各国一直以周人自居。哪怕是后来北方的燕国和南方的楚国,也称周人。礼,让天下形成了一个共同族群。诸侯们奉礼以讨伐诸蛮戎狄夷!”
“礼,才形成了华夏族群和华夏文明,这才让华夏一族掌控中原。”
礼,不仅是制度。
周公不但建立了一整套的制度,同时也给了华夏一族凝聚力以及开拓进取精神。而同样尊崇周公的孔子,则提出了仁的理论。
这个仁,很复杂,甚至到了后来,被腐儒给歪解了。其实孔子的儒家学说,以及他那核心的仁,是曾为中国立过大功的。他最大的功效有两个,一是大一统,二是开拓同化。
有了礼和仁,秦一统天下,虽然后来也要经历治乱循环,但分裂后,很快都会再统一。因为礼和仁,让分裂的各方,心里也始终承认中原是一个整体,大家都是华夏一族。正是这种大一统的思想,让中原一个个大一统王朝传承下去。
而也正是礼和仁,让中原王朝能够一直对外开拓进取,并且不断的同化一个个被征服的部族,一片片被征服的土地。
“陛下,周朝建立之时,天下才多大?中原都遍布蛮夷。但到秦一统天下时,天下则又多大?秦一统天下,且征服岭南百越等地。汉代秦,更是让华夏一族变成了汉族,汉往东征服到了辽东。往西,到了西域!汉虽亡,但却是以强亡,到亡时,周边诸部族都没有能与汉抗衡者。”
秦皇汉武,这正是李世民最崇拜的两位皇帝,秦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朝廷,不再只是周天子那样的共主。而汉武外破匈奴,内部集权,也一样影响着此后千余年。
“陛下,不要停止征伐的脚步,不要停止开拓的精神。一旦我们停下来,一旦我们的目光只看着脚下的这片中原之地,那么大唐也就将从此衰弱了。”
“凛冬暴雪之时,孤狼不存,群狼可活。永不停止的开拓进取,才能让大唐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国力。”
李世民静静的听着,这些话,从来没人跟他说过。对于周礼对于孔子的仁义,以前许多人与他讲过,但都是从另一个层面讲,从来没有人跟他这样讲。
难道他不想超越秦皇汉武吗?
难道他不想为汉家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吗?
“陛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天下疆域如此之广阔,何不为大唐开疆,为大汉开疆。征服四方,教化蛮夷!”
李世民眼睛里有了光。
“东征!”
“西讨!”
“南征!”
“北战!”
“征服四方!”
“教化蛮夷!”
他喃喃的念诵,眼里的光芒越来越盛。
李超跟皇帝说这些,就是希望皇帝能够继续扩张,希望朝廷能够保持对外的开拓,这样朝廷内部的矛盾也转移到外。皇帝不用整天想着削诸侯之权,诸侯也不用整天防范皇帝。
大家一致对外,征服开拓。
“文远,听你这一席话,朕都热血沸腾了,此时此刻,当痛饮几杯。不喝茶了,上酒吧。”李世民笑着说道。
李超笑着起身。
皇帝到底听进去了多少,又或者有没有认同他的这番说辞,李超并不清楚,也许皇帝只是受了启发,想到了其它。
温室外,李超找到武媚娘,“去拿一坛葡萄酒来。”
武媚娘很快取来一坛上好的葡萄酒,不过李超看着她,却突然改变了主意,他让她去取白酒来。
酒取来,李超没急着进去,而是招手让武媚娘坐下。
“媚娘,当初你本来是要没入掖庭宫的,但后来我向陛下求情,让你留在李家。但按当初说好的,等你十四岁时,就要入掖庭做役。”
武媚娘小脸惨白。
1...496497498499500...6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