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唐朝好地主 第1050章 柴绍
铁门外传来脚步声,柴绍知道自己死期已至。
是时候了,他想。
这一刻真的到来时,他反而心里平静了。他试图站起来,可是自己的腿却断了,在这牢里躺着伤势没半点好转。他咒骂着李超那个王八蛋,早知道自己就应当不顾一切,不用理会太上皇的话,直接先杀了平阳和那个贱种的。那样的话,起码自己黄泉路上也不孤单。
他娘的,老子可能要被拖着上刑场了。
门打开,一阵刺眼的光照进来。
地牢里暗无天日,他的眼睛早已经习惯了这黑暗,却已经受不了正常的光线了。好一阵,他才放下挡在眼睛前的手,然后看清了来人。
是那对奸夫***李超和平阳。
他想起了自己的腿伤,那天勤王军攻入城中,他依然在拼死抵抗,然后被围住,最后李超出现。李超拿着剑过来,他天真的以为李超这个王八蛋想跟他公平决斗。
结果他一走出来,就被李超拔枪一枪打碎了膝盖。
无耻。
坐在牢中铁栅边,柴绍对着李超冷笑。
“哦,赵王殿下,你是要来跟我决斗的吗?”
李超不屑的摇头,他走到柴绍面前,然后蹲下,看着这个可怜的家伙。披头散发,胡子拉茬,身上满是污垢,衣服上全是血渍,他的那条糟糕的腿,伤口自己胡乱的拿衣服包扎了下,但很严重。
“我可以让你在这里默默无闻的腐烂,烂成一堆白骨,无人知无人闻。”
柴绍咬牙切齿,“该死的人渣,李世民不是说要把我拉到街上公开宣判,要把我千刀万剐吗,怎么了,又不敢了吗?哈哈哈,我知道,你们肯定是不敢,你们想让我悄悄的消失,以免让别人知道,这事情的直相。假如让我上街,我一定要把这些真相告诉天下人,让所有人都知道,李世民不过是个伪君子,是个篡位弑君的暴君昏君,而你李超,不过是一个走狗。”
“柴绍,死到临头了,你难道还不明白那句话吗,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你难道忘记了玄武门之变,天下的百姓们知道的玄武门之变是什么?是陛下要废除建成的太子之位,要另立当今为太子,而建成和元吉知道后试图宫变篡位,那时在东宫任职的我,得知消息之后,为了大义,通知了当今,联络各家忠心大臣们勤王。”
“一场战斗后,当今救下了陛下,擒住了建成元吉,挫败了他们的阴谋。这就是玄武门之变的真相,不是吗?过去几年,你也是维护这个真相的人。”
柴绍大骂,“无耻,那不过是你们篡改的谎言。”
李超笑着对柴绍道,“让我来告诉你什么叫做真相吧。”
“玄武门的真相就是建成元吉试图宫变篡位,然后被当今失败。而这一次的叛乱,天下人将知道的真相是什么?是你柴绍、李孝恭、罗艺、裴寂、封德彝、温大雅、萧瑀、陈叔达等一群野心家,因不满新政于是暗中勾结,你们趁陛下西征之际,买通了反对新法的禁军将领,劫持了太上皇,假借太上皇名义起兵叛乱。但是,天下忠于皇帝,忠于大唐的将士、百姓更多,他们纷纷起兵勤王,然后最终将叛乱平定。”
“你,柴绍,一个可耻的野心家,一个乱臣贼子,将永远的被钉在耻辱柱上。”
“柴绍,你们在勤王军攻入汉京之后,知道叛乱失败,然后你们疯狂的闯进皇宫,你们杀掉了太上皇,杀掉了建成,你们杀掉了元吉,你们还杀掉了太上皇其它的儿子,杀掉了建成元吉的所有儿子,你们还杀掉了陛下的两个皇子,杀了陛下好几个嫔妃,若不是我们赶到的及时,皇后和太子都要被你们加害了。”
“不!”
“这是诺言!”
“这全是无耻的诺言。这是场复辟,是太上皇亲自发起的复辟,一个不满被儿子篡位然后被软禁的父亲发起的复辟。太上皇和建成都是被李世民派人刺杀的,元吉是被他在十几万人面前亲自杀死的,还有太上皇的十几位皇子,还有建成、元吉的儿子们,他们都是被李世民给杀死的,这个冷血的暴君!”
李超摇头,“柴绍,这就是真相,这会是历史的记载。他会记录在每一份官方的史书之中,每一份报刊上,都会公布这些事件的真相。”
“你,柴绍,世世代代都会成为乱臣贼子!”
“不,你们骗不了天下人,总有人知道真相,有很多人知道真相。”
“哼。”李超冷哼一声,“柴绍,你怎么到现在还这样天真呢?什么叫真相?胜利者记录的历史才叫真相。你以为,天下有任何人敢对此事有另外的记录吗?任何人敢公开谈论另一种可能吗?不,谁也不敢,连私人笔记都不敢记,因为一旦被发现,就是涉及谋反,要被抄家灭族。”
“嗯,有个重要的事情忘记告诉你了。柴绍,恭喜你,你为你们柴家,赢得了一份抄家灭族的奖励。柴氏家族,因为你,而从此被抹除。你们柴家整个家族都将被诛灭,甚至关于你们的所有记录,都会被删除,连你们家族的墓地都要被夷平,墓碑墓志铭也会都毁掉。总之,这个世人,从来就没有过柴家,以前没有,以后也更没有。”
柴绍脸色苍白。
他望向旁边一直不说话的平阳。
“秀宁,你告诉我,哲威和令武他们怎么样了?”
“他娘的,说话啊,告诉我,他们怎么样了!”柴绍疯狂的摇着铁栅。
平阳面无表情。
“他们被陛下接走了,陛下说,他们已经陪着承宗他们走了。”
李承宗,建成的长子。
柴绍呆若木鸡。
“你怎么能这样,他们也是你的孩子,你算什么母亲,你他娘的算什么娘,你们李家,都是疯子!”
牢里的火光照在平阳的脸上,显得十分苍白。
“是啊,我算什么母亲,可你也一样不是什么好父亲。如果你不参与谋反,他们也根本不会出事。柴绍,这一切都是你自做自受!”平阳说完,眼里滑下泪水,转头扭身离去。




唐朝好地主 第1051章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李世民很生气。????
如今诸事不顺,就没有一件顺心的事情。
整晚整晚的做着恶梦,根本睡不着。一睡着,就会梦见父亲李渊还有兄弟建成、元吉,以及那些才几岁的兄弟子侄们过来,他们一直喊着暴君、昏君,喊他弑君者,喊他篡位者。骂他逆子,乱臣。
有时,他又会梦见二子李宽,梦见九子李明,还有跳井而死的杨氏出现在面前,浑身湿漉漉,披散的头还滴着水。
李世民惧怕黑夜。
他一个晚上有时要换五六个房间睡觉,可依然睡不着,他只得让人把房间里点上许多灯,让房间明亮无比。
借助着安神香或者药物,他才能短暂的睡眠一会。
天终于亮了,那些纠缠他的鬼魂们不再来找他。
李世民吃着早餐,小米粥和刚煮的鲜羊奶,还有两个茶叶蛋。
“陛下,诸位宰辅们到了。”王承恩过来禀报。
来的是宰辅重臣们。
这次复辟之乱,中枢并没受到多大影响,只有柴绍几位重臣参与叛乱,因此李世民一回来,中枢迅的恢复展开工作。
皇帝对中枢做了一点点调整。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意为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在三省的长官以外,其余官员只要加此衔,也为真宰相。
但此前皇帝又把翰林院改制,使得翰林院拥有中书大半的草诏参政之权。这一次,皇帝给翰林院的学士设了一个参加政事衔,如加同平章事衔即为真宰相一样。翰林院学士加参知政事衔,既为辅臣。
同平章事为真宰相,而加参知政事衔也为宰相,只不过一外一内。参知政事的权柄较平章政事要小,但同样不弱,拥有参政和草诏之权。是皇帝用来制衡中书门下宰相们的重要手段。
而枢密院的枢密使,南北衙的二帅,以及五军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们,李世民也选数位授平章军机事衔。加此衔者,为皇帝的军事顾问参谋,有权参议军机重事。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平章军机事,加此三衔,就是如今大唐朝廷权力最重的一批大臣。由他们分别统领中书门下、翰林院、枢密院等。
皇帝还特别下旨,凡加此三衔之一,既视为同二品。因为三省长官皆已提升为二品。
李身着紫袍跟着房玄龄等一群宰辅们一起入殿,皇帝头也没抬的继续吃着早餐。李其实不想来的,但他现在依然还任着尚书令的职务,他辞了几次,但皇帝没批准,因此今天皇帝召诸位宰辅前来时,李这位同平章事、尚书令不管愿不愿意,都得前来。
“坐吧。”李世民拿起一个茶叶蛋,在桌上敲了几下,然后专注的剥着壳。
李很不客气的直接在皇帝的餐桌前坐下,其余宰辅们也各自找椅子坐下。
结果有些尴尬,餐桌前没这么多椅子。李觉得这一幕非常好笑,本来嘛,以前的宰相哪有这么多,隋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尚书省左右仆射为主,加上内史令和纳言,也不过是四个宰相。
贞观之初,李世民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加同平章事即为真宰相,宰相数量因此大增,侍郎、尚书也可能为宰相,宰相多时达到十一个。
而现在,李世民却又再次扩大了这宰相的队伍,翰林院和御史台有九个参知政事。
枢密院、两衙、兵部、五军,也有九个平章军机事。
九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九个参知政事,九个平章军机事,嗯,宰辅重臣多达二十七个。往这里一站,相当于一个排了。
原来同中书门下的御史大夫和兵部尚书,现在一个改成参知政事,一个改成平章军机事,三大机构挺复杂的。
李也佩服皇帝,把个中枢搞的如此的复杂。
军和政分离,这政里面,还又搞成了内外。
李世民剥好一个鸡蛋,却没有自己吃,而是递给了李,“文远还没吃早餐吧?”
李惊讶,有点受宠若惊,皇帝给自己剥茶叶蛋,这里这么多重臣呢。
“臣已经吃过了,陛下请自己享用。”
“吃了就再吃一个,这茶叶蛋煮的很入味的,你试试。”李世民却非要给李吃。
李只好接下。
“再去搬几张椅子过来。”李世民看到还有几位大臣没有椅子,立即沉声对内侍道。
椅子搬来,大家终于都有了座位了。不过虽然看似随便的坐,其实座位却也很有讲究的,并没有人乱坐。基本上同平章事们坐在最前,然后是参加政事,统兵的平章军机事们反而坐在最后。
这也充分的显露大唐如今依然是文在武前的格局。
皇帝没给其它大臣们剥茶叶蛋,人太多,一人剥一个也得剥半天。他让内侍给大臣们一人了两个茶叶蛋,不管东西好坏,这也是皇帝赏赐。
大家连声感谢,然后一起坐在那里剥茶叶蛋。
李世民一边继续剥蛋,一面咳嗽一声,“朕昨天交给两院的折子,你们看过没?”
中书门下在皇城的东面,翰林院和御史台在西,因此中书门下现在也俗称东院,翰林院和御史台合称西院,至于枢密院,因在皇城南部,被称为南院。
三院共治,就是如今大唐中枢军政格局。
南院的平章军机事们,虽然是二品高位,也能参议军机。但权责也划的很清楚,他们主要是商议与军机有关的事情,包括军方将领的任免等,正常的朝政,他们并无权过问。
做为中书门下的宰相之,房玄龄放下手里的茶叶蛋,向皇帝回复道,“陛下,关于那份折子,臣有不同异议。对于叛党固然要处置,但那份折子上牵连的人太多,处置也过于严厉,涉及谋反的这些人全都处死,未免有失慎重。”
皇帝传下的那份折子上,足有一万多个人。
这一万多人,几乎都是牵涉到此次谋反的勋戚贵族官们,还有许多有名的门阀士族,皇帝一句话,这些人全要处死。而这些人的家族眷属,牵涉的更多。真要按这名单杀人,杀个十万都不止。
这样的方案,房玄龄等看了也咋舌,根本不敢同意。真要这样杀,那真要杀的人头滚滚,血流飘杵了。8




唐朝好地主 第1052章 五杀神
“那些乱臣贼子难道不该杀吗?”李世民打断了房玄龄的话,“玄龄,朕的江山差点倾覆,虽然叛乱平定了,但遭受的损失却是难以计算的。 .朕,失去了两个皇子,六个嫔妃。洛阳几成废墟,汉京也遭受极大毁坏,更别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有数万人死于这场叛乱。”
“朝廷损失了几千万贯的钱粮。”
“陛下,”房玄龄道,“叛乱造成的损失无比巨大,臣很清楚,可越是如此,我们越要谨慎小心。叛乱刚平定,如果大肆清洗,只怕会引起更大的动荡。”
“更大的动荡?他们还要造反吗?那让他们继续起来造反吧,朕会把他们统统击败,将他们杀光,一个不留。”李世民怒道。
坐在房玄龄旁边的李超伸手在桌下拉了拉他的衣服,他看出来了,皇帝此时的精气神极差,他说出来的话,更像是气话。眼下跟皇帝争论这些,根本没有意义。
房玄龄似乎领会到了李超的意思,聪明的闭上了嘴巴。
餐厅里沉默下来。
李世民低下头,继续吃早餐。
大家沉默中吃完了茶叶蛋,李世民似乎也不想再谈论什么,他让大臣们回去考虑,然后却让李超留下。
李超陪着皇帝在宫中的长廊里漫步。
临近腊月,天很冷,哈气就成了白雾。
“朕这些天没有一日睡的安好,文远,你懂不少奇方妙药,你给朕开个安神的方子,要那种比较管用的,别个把时辰就没用了。朕想睡个安稳觉,最后一觉到天亮。”
“陛下可以跟臣详细讲讲为何睡不着,说的越详细越好,臣好对症下药。”
李世民双手笼在袖子里,脸色憔悴。这些事情本来不方便对外人讲,但对李超,他并无顾忌。
“就是朕老梦到太上皇和建成他们,他们要掐死朕。”
“还有杨氏,李宽李明他们,都跟朕哭诉。”
李超点点头,这些情况来看,就是心理上的问题了。毕竟不管怎么说,这次的叛乱,都对李世民伤害很大的。帝王也是有感情的,只不过他们在最终选择的时候,不会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可这不表示他们就是没感情的人。
李世民虽然最后杀了元吉,杀了他的那些小兄弟和侄子,还让人杀了李渊和建成,可是他的心底,并不因此好过。相反,内心的遣责和愧疚,让他内心难以安定。然后便是夜夜恶梦,难以入眠,备受折磨。
心病还需心药医。
普通的药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哪怕李超给李世民弄来再强效的安眠药,也根治不了。这种病,还是得心理疏导。
“陛下,臣以为这场变乱已经结束了,不管是什么因也不管什么果,总之都已经结束了。结束了,就要放下,就该往前看。”
“如何放下?”李世民咬牙切齿,这件事情比当初玄武门对他的伤害更深。
“给这次事情一个定性,然后就此放下。比如说,让天下人都知道,这次的变乱,只是柴绍等人阴谋叛乱,太上皇不过是被挟持的。最后叛乱失败,太上皇、建成、元吉等是被他们杀死的。”
“陛下应当为太上皇他们准备一个隆重而风光的国葬,让太上皇享受他做为大唐开国之君应有的荣耀,建成和元吉他们也应当被尊重,世人将知道建成和元吉是反对叛乱的,他们与叛军坚决对抗,但最后惨遭毒手。还有那些陛下的兄弟、侄子,他们和陛下的两位已故皇子一样,都是被柴绍等人所害。”
“陛下平定叛乱,已经为太上皇他们报仇,李唐江山经此变乱之后,会更加稳固,李唐皇室会更加团结,大唐的臣子们会更加的忠诚。”
李世民沉默。
这是公然的颠倒黑白了,但这种做法确实比让世人知道是太上皇复辟更好。
“太上皇那样对朕,朕还要给他风光大葬吗?”
“陛下,太上皇是大唐开国之君,是陛下的父亲。陛下的太子之位,是太上皇册立的,陛下的皇位,也是太上皇主动让位的,如果陛下否认太上皇,也就否认了自己。不管怎么说,太上皇都是大唐的开创者。”
李世民咬紧牙关。
“文远,我要你来编写大唐国史,从太原起兵一直到这次叛乱平定,十年国史,全都编纂出来,把大唐的草创艰难,把大唐如今深得人心,天下归心,四海臣服这些都写进去。还要把贞观新政也都写进去。”
一般来说,国史不会这么早就编写,甚至正经的国史,都是由后朝为前朝编写。本朝一般也会记录史实,但只是存档,比如起居注等。
而现在李世民却要李超编一本大唐开国史,才十年的国史。
未免有些太早了些。
不过他从李世民的话里面,听出了他的意思。
这本大唐国史,其实是这李世民写的,整本国史,就是要把李世民的正统合法性突出。甚至要突出李世民在大唐开国之中的功劳,尽量把李渊李建成他们的功劳淡化。
这种念头其实很无耻。
不过这也是政治所需,历史本来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哪怕李渊才是大唐真正的开创者,他在大唐的开创中作用是最大的,功劳也是最大的。可李渊的时代已经彻底的过去了,皇帝需要不同的历史,需要让人们知道不一样的大唐开创史。
“如陛下所愿,臣会尽快开始编纂。”
“编好之后,先拿给朕看。”
李超笑着答应,他相信自己编写的这本史书,一定会让李世民满意的。
“文远,你还没有说你有什么好方子可以让朕安眠呢。”
“陛下,臣有一妙方,可保陛下以后都能安眠入睡,但臣需要向陛下借几个人。”
“借人?”
“嗯,臣请借战神李超、兵神李绩,武神秦琼、尉迟恭。今晚,臣等五人将亲自为陛下门前站岗,保证不让任何人来打扰纠缠陛下。”
“其它人都可以,但李靖?他现在还在监牢之中,因为参与叛乱,你知道的。”
“陛下,臣的这个方子,须用到李靖,五人缺一不可。”李超坚持道。
李世民转头打量着李超,好一会他才轻笑一声,“你别以为朕不知道你打着什么鬼主意,不过也罢,人我先给你,但如果今天晚上你不能让朕安眠入睡,那么明天早上,李靖哪里来还回哪里去。”
“请陛下放心,臣与李靖等人都是统领万军,久经沙场的战将。杀过的人不计其数,身上杀气最重,就算是冤魂厉鬼也不敢近前,五将齐聚,哪怕阎王十万阴兵都过不得,更扰不到陛下安眠。”
“哈哈哈,五杀神么,朕倒是很期待今晚了。”李世民边走边笑。




唐朝好地主 第1053章 困龙升天(第六章!)
李靖年少之时,就曾与舅父韩擒虎谈论兵法,身为大隋名将的韩擒虎曾经对人说外甥李靖将来必成名将。
十六岁时,李靖就成为了长安的功曹,后来又出任县令。可以说,李靖年轻的时候,仕途还是非常顺利的,只是他却一直没有出任武职。直到年近五十,才做了马邑郡丞,当了带兵将领。
相比起李绩李这样年纪轻轻就统领千军万马,战无不胜的将领,李靖更是大器晚成。他真正在军事上展露自己的才能,还是在降唐之后。在随李孝恭平定东南的一系列战事中,表现出卓越的才能。
可以说大唐平定东南半壁江山,挂帅的是李孝恭,但真正指挥的却是李靖。玄武门之变后,他坐镇河东,也在与突厥人的交战中,屡屡取得骄人战绩。
因而在如今大唐军界,有着战神之名。
不过这位军界的军神,此时却被困在大理寺的地牢之中。
年过六十,精力体力都已经大大下降。
他是被李渊派人从襄阳前线押回来的,回来之后李渊的面也没见到,就被扔在这地牢里面不见天日。坐了许久的牢,才知道李打过了汉京城,然后没多久皇帝也回来了,但他依然被关在这牢里面。
只不过身份从武德皇帝的囚犯变成了贞观天子的囚犯。、
他蹲牢房的罪名也从私通叛军,变成了附逆谋反。
地牢里的日子很不好过,阴暗潮湿。尤其是如今寒冬腊月,地牢里更冷。他蹲的牢房还不许家属探视,连被子食物都不准送。
躺的是一堆霉的稻草,吃的是冻的硬邦邦的窝头。
要不是这牢里总有老鼠出没,李靖还能偶尔捉只老鼠补充下,他都冻饿死在这里了。
一天只有一顿饭,因此每吃一顿,李靖就在墙上划一道,数着上面的道,他才能知道自己在这暗无天日的牢房里呆了多久。
呆在这里最可怕的还不是冻饿,而是孤独。
狱卒每天只来送一次饭,送完就走。根本不与他说话,他每次都试图跟狱卒聊天,想从他的口中得知外面的局势,想知道妻子和儿孙们的消息。可他怀疑狱卒是个哑巴,因为他根本不理会他。
这样的日子让他疯,甚至想过自缢。
可最终还是放不下妻子儿孙们。
我也许永远出不去了,李靖心里想着,皇帝回来这么久了,却依然把他关在这里,说明皇帝恼恨他。
1...435436437438439...6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