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若不是亲自见证了,他都会以为这里的高句丽人其实早降了唐。
“我们是商船啊。”李笑着说道。
“商船,可这是上百条船,高句丽人就真不怕我们灭了他们?”
“谁会想到呢,再说,以前他们就一直和唐船交易,这又不是一次两次,只是这次船队稍稍要大些罢了。”
程咬金摇头脑袋不再说话,依然觉得这事情可笑荒唐。
不过李却觉得很寻常,利益使然啊。一直以来,石马津的高句丽人都跟唐船交易,而且交易的利益极大,使得他们早就忽视了唐船隐含的危险了,或者他们自己选择了无视。
梁千鸣远远的就在上岸的唐商中找到了熟人。
“哎哟,原来是杜船主来了,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啊。”
杜红英上前几步,跟梁千鸣打了个招呼。
“梁城主,某又来了。”
“杜船主,这次的船队好大啊,还请为某介绍一二啊。”
杜红英便介绍,说是登州港组成的船队,由李程崔郑卢王等几大家牵头。
“我们是要去平壤交易,还将去百济新罗和东瀛的,这次的货物特别多,所以船也多。”
梁千鸣一听李崔郑卢王大家的名头,也不由的心头一震。中原顶级名门啊,他一样是久仰大名的。
“欢迎欢迎,快快有请,某已在城中备下酒宴,为诸位接风。”
程咬金站在那道,“我们船上的伙计也要入城爽快爽快,没问题吧?”
“没问题,当然没问题。”梁千鸣笑着说道。
老程嘿嘿一笑,“那就好,小崔,叫人下船吧。”
“是,姑父。”崔瑾笑着应道。
船上人越下越多,梁千鸣一开始还挺高兴。这些唐人船员水手们都比较有钱,每次上岸,都会玩的比较尽兴。而这城里的青楼和赌坊,可都是他梁千鸣控制的。
人越多,他就能赚越多。
只不过当人过了一千后,梁千鸣的脸上笑容没有了。
当船员下了两千,并还没有下完后,梁千鸣的额头已经微微冒汗。
可人还在继续下。
三千。
最后人数过了三千。
上岸的船员们还在梁千鸣他们不经意间,已经分散开来,把码头包围了。
老程大手在梁千鸣的肩膀上拍了拍,“多谢梁城主的热情好客啊,我们这次人有点多。”
梁千鸣额头见汗,心道这叫有点多吗?
三千多人啊,而且这些船员基本上都带着武器呢。这已经不是一群上岸找乐子的船员,而是一支军队了啊。
“几位船主,某倒没料到人有这么多。一时预备不及,某这就回去让人准备安排,一定保证让大家都尽兴。”说完,梁千鸣就想溜。
他本能的感觉到,今天这场面有些不对劲。
老程一只大手却再次拍在了梁千鸣的肩膀上,“梁城主,些许小事,不必这么客气,这些伙计让他们随便将就一下就好。走,咱们一起入城,某还有些事情,想向梁城主讨教呢。”
梁千鸣脸一下子白了。
被那只大手按着,挣也挣不开,他知道算快遇上麻烦了。
“还不知道这位船主高姓大名?”
“某啊,某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大唐卢国公程咬金是也。”
“程咬金?”梁千鸣吓傻了。怎么会有一个大唐国公跑来这里做生意?
老程却还语不惊人死不休,拉着他又指着李道,“这位,你肯定也认识。前不久他还在河北灭了你们五万高句丽精锐。”
梁千鸣已经傻了,他下意识的想到一个人名,却告诉自己这不可能。
“相信你已经猜到了,没错,这位就是大唐军神,赵国公李三郎。”
“你们跟我开玩笑的,对吧?”梁千鸣心里存着最后一丝侥幸。
李笑了笑,“他确实是跟你开玩笑的,我只是宝岛商行的掌柜而已。”
梁千鸣松了口气。
老程那只大手却再次重重拍在他的肩膀上。
“老梁,别磨叽了,快领我们入城吧,我们还等着吃你的接风宴席呢。”
码头上的所有高句丽人都被围住了。
“你们到底是谁?”
“我是程咬金,这个是李,我刚才就跟你们说过了啊。”
“你们····你们想干什么?”
“你说呢?”老程有如猫戏耗子一般。
梁千鸣颓丧的低下了头,万般无奈的带着他刚才还热切期盼到来的唐人返回城镇。
城上的高句丽士兵们看到城主带着这么多唐商回来,还兴奋无比。
“开城门!”梁千鸣有气无力的喊道。
城上的士兵非常听话的打开了城门。
唐朝好地主 第973章 老乡,开门呐
“既然你也明白眼下的局势,那么就配合一点。”程咬金拎着把双刃斧在梁千鸣的面前比划着,似乎在打算着拿他的脖子来试试斧头的锋利。
梁千鸣脸色灰败,嘟嚷着,“你们不能这样。”
“高句丽与大唐交好。”
程咬金对着地上呸了一口浓痰,“谁跟你他娘的说大唐与高句丽交好?交好?这整个辽东都属于中土。就在半年前,你们悍然出兵偷袭我河北,这也叫交好?”
“可我们大王已经向大唐陪罪,大唐皇帝也谅解了我们。”
李没理会梁千鸣,这只是一个被海贸利益给弄的失去了警惕,连点防备都没有了的高句丽人。现在他已经进入了城,他也就懒得理会他了。
一挥手,“上。”
6战队员,兴奋的冲入城中。高句丽守兵完全没明白生了什么,然后就被十倍于他们的唐军缴械了。
李的三个小舅子兴奋的带着一群贵族子弟,如虎入羊群,冲进了城池之中。
“把石马津围起来,一个也别放跑了。现在开始,这城里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战利品。”
“崔兄,这城里起码有三千人,咱们了。”卢高笑嘻嘻的跟崔瑾说道。
“嗯,可不止这三千人,城里还有许多商铺仓库,刚才你们也听那梁千鸣说了,他们想跟我们交易呢,这里存了许多的商货,都是准备着来与我们的交易的。这下,可全部都是我们的战利品了。”
郑安倒还保持着冷静。
“我们得看着那些家伙,别一兴奋,搞出什么**纵火的事情来,而且咱们不能乱抢,得分区划片,一遍遍的清洗,一文钱都不能给高句丽人留下。”
“对,不能让姐夫失望了。”
三个家伙,因为各自的姐姐都嫁给李,三家又本就是相互联结有亲的姻亲,因此三人倒是关系不错。此时都还记得,这次是跟着姐夫出来打劫,不能乱,乱就丢了姐夫的面子。
三位大少出面,找来其余各家的带队纨绔们。
他们把事情一说,那群家伙倒也想起来此前李的约法三章来。
“现在开始,你们各自约束管好自己的手下,谁的人出了事情,到时我们就找谁负责。这是第一场抢劫,别丢了自己的脸面,到时被赶出队伍了,可别怪我们吃肉不带你们喝汤。”
“我们都听三位哥哥的。”
一群纨绔虽然也都是贵族子弟,但崔郑卢三个不仅是五姓子,人家还是李的小舅子呢。
“那好,你们各自管好自己的人,我们则带人充当督察队。谁的人要是出了差错,到时就算到你们的头上。”
“记住,不得**妇人,不得残杀无辜负,不得私藏战利品。”
“记得了,哥哥。”
程咬金笑着对李道,“没想到那几个小子还挺像回事的,以前倒小瞧了他们。”
“毕竟千年世家出身,家教严格,打小耳濡目染,这见识不比寻常。”李也很满意三个小舅子,总算没丢自己的人。
“文远,我看这地方挺不错的,有一个良好的港口,这里又还背靠着山有一座寨城,何不干脆把这城占据着,不是更好?”
程咬金对此处的位置很喜欢。
李却摇了摇头,这地方当然好,旅顺口和大连港,在这个时代,一个叫石马津,一个叫青泥浦,都是好港口。而且这两个港的位置也好,对于北方这条商业航线来说,是极好的补给点。
占据这里,以后这条航线会更安全,也更方便。
“现在还不是时机,咱们按计划一步步来,先抢。等到第二阶段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占据港口,但不是现在。”
李转过头来看着梁千鸣,这位过去几年养的有些白白胖胖的城主,此时却脸白如纸,身体一直在微微的颤抖着。
“不用担心,只要你肯配合,我们不会杀你的。”
“不过,你得表现出你的价值来。比如,你现在老实的交待城里的情况,有多少商家,有哪些府库,人口多少,户籍钱粮,一样样的都交待下。如果没有隐瞒,那么你会很安全。”
梁千鸣很愤怒。
他的双手紧握成拳,指甲都快扣进掌心的肉里。
可是面对着那双眼睛,他的心里又充满恐惧。仅仅是李这二字,就足以让他内心崩溃。一个能带着一群新兵,把五万高句丽军全歼的男人,这是所有高句丽人的恶梦。
李见他嘴唇颤抖着却不说话,笑笑。
“你也可以不说,这是你的自由。不过你也就对我没有半点价值了,我可以再找个人替代你,一样能知道我要的东西。”
梁千鸣崩溃的道,“我说,我都说,求你不要杀我。”
唐军在抢劫,但却没有慌乱,没有血火。
有的只是充满秩序的抢劫。
6战队员和各家的船员水手,全都分片划区。
各自领有任务,有的封锁四门,有的则占据街头巷尾,拦截切割。
其它的士兵则分成队,挨家挨户的敲门。
“老乡,开开门,我们是王师。”
“老乡,开门吧,我们不会伤害你们的。”
“老乡,快开门,我们保证你们的安全。”
一队6战队员很有耐心的敲打着一间临街商铺的门,可任他怎么敲打,门板后面就是没有人应声。
“连长,怎么办?”一名少年6战队员问。
连长是个军官,真真切切的现役武官,从九品,最低阶的武官。但在李的船上,他却是一个连长,管着手下三个排一百多名队员。
连长大约三十岁,满脸络腮胡子,长的不算太强壮。事实上,他过去只是个普通的府兵,连军官都不是,因为身上有勋,打过几场实战。这次被朝廷授了个从九品,然后调入了预备役,再分到了李的船上。
“上面要我们先礼后兵,知道什么叫先礼后兵吗,就是先礼貌的敲门,然后他们不开的话,我们就可以砸了。”连长比划几个手势。
比划完,现手下还全傻站在那里呢。
“连长,啥意思?”
连长有些郁闷,“这是战术手势,就是手语。”
“连长,我们不会啊。”
“下次教你们。”连长只得放弃那非常牛逼的手势,开始口头吩咐。
“一排,左边。二排,右边,直接搭人梯,翻墙进去。”
连长也懒得去找梯子,或者找木头撞门,那商铺的一侧是院墙,并不算高,直接翻越就好。
守门的守门,翻墙的翻墙。
很快队员们就越入了墙内,一阵惊喊声响起。
“老乡,别害怕,我们是大唐义师,是来解救你们的。”
连长一边说道,一边走过去,然后抬起大脚对着那手握着一把菜刀的掌柜就是一脚,把人喘倒后,挥起手把两个小伙计打倒。
后面的几个老兵出身的军官,和海贼出身的士官,在少年队员们还在愣神之时,已经飞快的冲上去,一阵拳打脚踢,于是院里那六七个高句丽人都被打倒了。
连长松了松筋骨,对着还在愣神的少年们道,“还在愣个屁啊,不上前把人给我捆了。”
“哦。”
捆人这些队员倒挺熟练的,他们每个人在船上的时候,都学过捆人。捆人也是项很专业的技能,当兵的肯定得学会捆人。不但要学会捆人,还要学会各种绳结。
他们平时都携带着几根牛皮索和麻绳,有空的时候就练习,捆人的本事练的非常熟练。
“连长,屋里还有人,是女人。”一个少年兴奋的喊道。正是十六七岁的年纪,对于女人他们充满着幻想。
一听女人二字,院子里的少年就全往那门前凑,恨不得立即冲进去。
“住手。”
“没见过女人啊?”
“你们想干嘛,想冲进去把这几个女人轮了?”
“连约法三章都不记得了?不怕死是吧?精虫上脑的蠢货。”
连长大声喝骂。
骂完了,他走到门前,对着那几个被捆的不能动弹的高句丽人道,“听的懂汉话吧,让你们的女人出来,我们是大唐义军,不**妇孺也不伤害百姓。”
几个高句丽人还在骂骂咧咧。
“你要是不听话,那老子可就不管这些小家伙了,你也看到他们那熊样,到时你们的女人可就完了。”
一番威胁,还是有个高句丽人朝里面喊话,让女人们出来。
过了好一会,门才缓缓打开,几个脸涂满锅底灰的女人走了出来。
“把人绑上。”连长喝令,“偷摸着揩点油就算了,别太过份啊。”
几个少年脸通红,动作老实了许多。
屋里人都已经捆起来了,连长满意的点头,“好了,接着干活。现在开始,严格搜查,把值钱的东西都给搬出来,堆到这院里。一排长,你会写字,你来负责登记。”
“是,连长。”
“谁也别给老子私藏,一会还要搜身检查的,若是让老子从你们身上搜出东西,可别怪我不客气。”
“你们他娘的也别心急眼红,这些东西都要归公,但回头都会有你们的一份。”连长再次警告提醒。
唐朝好地主 第974章 钻空子
六月的上午,日头光空,阳光有些**。
石马津城中的三千余百姓商人守兵,全都被绑了手脚,串成一长串的赶出了城,在城门外集合起来。
崔瑾很兴奋的在这些人面前走过,越看越满意。这些俘虏,如今是属于他们船队的战利品,三千多个俘虏啊,而且其中多数是青壮男女。这样的青壮男女,如今能在奴隶市场上卖到一个极好的价格。
一个这样的奴隶,能值好几匹马,特别是那些既强壮又还通汉话的,一个能值上百贯钱。
不过相比起拿去卖掉,崔瑾更愿意由船队内部拍卖,这样他们就有机会算快买下来。他的领地虽然还在辽南没有到手,但崔家这几年的家业也挺大的。参与到香水香皂肥皂牙粉的制造之中,在其中有一股,而且崔家还开了不少的百货店,依靠着跟李家的关系,总能弄到热销的商品出售,使得百货商店的生意很好。
如今,崔氏百货商店是他们家最大的产业,崔家计划着以后要往更多的道州开设分店,但开更多的店,需要的不仅是资金,也需要人力。而且如今李秦程等诸大家,在岭南越南等地开荒,搞甘蔗种植园,崔家也是想分一杯羹的,可弄甘蔗种植园,需要的劳力更多。
另外,今年开始,李家又在河西、陇右、朔方、绥远等西北边地开始种植棉花。这棉花瑾知道,原来只是宫廷里的观赏花,可李却早就开始种植培训棉花,用棉花生产出漂亮的白叠布。
李家称之为白棉布,市场上量非常少,却卖的比丝绸还贵。而用棉花做的棉被、棉枕、棉袄,更是成为冬季里贵族大户们争抢的东西。
棉花种植的前景,一下子广阔无比,似乎并不比甘蔗种植要差。比起种桑养蚕,还火的多。
崔家也想在西北弄棉茶种植园,可不论是在东南种甘蔗还是在西北种棉花,这都是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就算比起李家的矿产冶炼业需要的劳力少些,但也依然需求惊人。
要想在这些产业分杯羹,李家不反对,但如果没有人,那就算李家让他们做他们也做不了的。
如今奴隶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奴隶价格不断升高,这里的三千奴隶,还是如此优质的奴隶,相当值钱。
就算是那些上了五十岁的奴隶老头老太,也还能值不少钱,他们依然还能为主人劳作十到十五年。而那些奴隶孩童,也一样值钱。男孩女孩会送去先训练一段时间,让他们学会汉话,甚至去学工匠技术,女子聪明有姿色的去学习侍候人,一般的则学习纺织等技术,将来送去工坊。
可以说,这次拿下石马津,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些人口。
不费一刀一枪,没伤到一个高句丽人,这无疑是将损失降到了最小。
在中原的宣传里,高句丽人是一群凶残蛮横的野蛮人。他们居于辽东的蛮荒苦寒之地,什么样的恶事都做的出来。
他们与野兽为伍,他们茹毛饮血,他们侵夺辽东疆土,杀死奴役那里的汉人百姓。
不过眼前的这些高句丽人,都长的非常的普通。
甚至与普通的北方汉人无异,他们也是黑黑眼甚至黄皮肤,他们比起那些突厥人、西域粟特人,无疑与汉人更加接近。
那些老人也削瘦枯槁,那些男孩也纯真年幼,妇人们连髻都与中原妇人差不多。
高句丽商人们穿着丝绸的圆领袍衫,戴着软脚幞头,甚至说的话都跟汉人无异。
将这些人围起来的6战队员们,也都在好奇的打量着这些传说中的野蛮人。少年们的脸上,甚至有着一些疑惑。
马摇头晃脑,气息喷吐。
卢高骑在马上,看着这些高句丽人,范阳卢氏对于高句丽人最不陌生,他们与高句丽人很近,毗邻而居。以前卢氏也经常与高句丽人交易,往来密切。
其它各家的子弟,正带着自己的手下,逐街逐屋的搜寻战利品。
没有混乱,没有放火,也没有杀人**淫。
与其说他们在抢劫,倒不如说他们在搬家。
整体搬迁。
一屋屋的财物、粮食、货物被搬了出来,然后一件件有人登记,再有人负责分类。
最后把战利品分送到各处堆放。
“粮食不少啊。”
一座粮山在成形,稻米、麦子、粟谷,还有肉干等。
“钱财也不少呢。”
挨家挨户搜出来的铜钱、金银,还有从府库、商铺里搜出来的金银铜钱,还有绢帛。
高句丽人商铺里的各种货物,皮毛、人参、药材、布匹、粮食·······
最后甚至连家具等都搬了出来了。
搬空一座三千人的城镇,能得到多少战利品?
整整在城外堆了好几座山。
“我们了。”
程咬金也不由的感叹。
以往战争中他也参与过抢劫,但每次都不可能抢的这么干净,每次抢劫往往伴随着放火杀人**等,最后有许多财物其实都是被烧了。
还有许多财物,则被私藏。
但这一次,所有战利品交公,分批地毛式的搜查,搜完第一遍,又有另一支队伍再搜一遍,然后有第三支队伍最后清查一遍。
犁地三尺。
尤其是那些俘虏还都要被审问,地下的窖藏也都逃不过。
“这么多战利品怎么分?”程咬金问。
李捏着下巴,这收获确实惊人。
人、畜、钱、粮、商货。
“全部登记造册了吗?”
“是的,都分门别类的登记好了,一式三份。”
一群贵族纨绔们都过来,等着李的分配方案。他们也没想过要平分,毕竟各家出力不一。
“战利品的分配,得有一个公平的方式,这才是长久之道。我的分配方式呢,很简单,先把战利品全都交给登记统计,没有私藏。统计完后,再统计下我们的成本开支。”
成本开支几个字,让那些人都有些莫名其妙。
不过李坚持认为,抢劫当然也是一项商业活动,自然也就有经营成本。
出动的船只,出动的船员、士兵、还有消耗的弹药武器等,都是成本。
这些,都是要先计算的。
每条船,按船大小等级,每天计算费用,每个船员、水手、6战队员,也要根据他们的职位、资历,计算工钱。
然后是消耗的器械,消耗的粮食等,也都是成本。
把这些都计算好了,然后从战利品中先扣除,船员的工钱给船员,船只的费用给船长·······
“大家对此有意见吗?”
一众人见李算的这么清楚,却也觉得没什么问题。
“好,还有一项成本,就是行动时表现特别,有功的,也得给予奖赏,这笔奖金也得算是成本。”
“我们同意。”
“还有,整个船队的管理层,他们负责指挥制订行动计划等,也一样应当拿一份,这也算是成本。”
“这个也没问题。”纨绔们不反对。
“很好,现在,把我们的这各项成本开支先从战利品中扣除。”
有账房立即拔动着算盘,开始啪啪啪的按李定出的这些经营成本开支项目算钱。
最后按这个结果,从战利品中扣了下来。
剩下的战利品依然还很丰富。
“现在,剩下的这些,就是我们这次行动扣除成本之后的收益了,当然,这些也还不能直接分掉。按规矩,我们还得向朝廷缴纳一成做为税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