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好地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再者说了,他们是世封刺史,又不用离开长安去封州就任,他们依然是在长安当自己的高官。
而且对朝廷来说,那些世封州都还是边疆之外的地盘呢,就算以后收复了,其实那三十六封州也没多大,能让勋贵们到边州上开拓实边,也没什么坏处,总比让这些勋贵都挤在关中、河南这些狭乡跟百姓争土地要好吧。
至于宗室分封,这个得反对。
起码也得弄的跟世封刺史一样,只能封在边疆上,而且每个王的封地还得很小。
李超感觉自己找到了奋斗的目标,在长安,再努力干,还得要提防着功高震主鸟尽弓藏什么的。但如果能把这个世封刺史,变成大唐诸侯,那就真的值得奋斗终身了。
管他边不边疆,能有自己的一个小诸侯国,那多爽。
李世民现在弄的世封刺史,不算有土之爵,只能说是跟朱元璋的武官世袭一样,只是世袭的一个刺史官职。反正在这块地方,老子当完刺史,儿子接着当。封州并不算是世封刺史的封地领土,也不能拥有私人军队、私人官府官员这些。
但努力奋斗一下,努力争取啊。
起码世袭刺史不但爵位能世袭,而是职务也能世袭了,明代的世袭武官,后来卫所军官都成了大大小小的地主,这世封刺史,说不定以后也一样,成为一地土皇帝。
而且李超不满足于只是世封刺史这个职务,他是想直接弄出一个封地来的。
也不需要封在中原,甚至封到什么蛮荒之地都无所谓,什么台湾海南岛,什么漠北草原西域什么云南,都没问题。若有了一块封地,千年世家都是能够建的起来的。
军器监的匠人很厉害,或者说李超给的图纸太详细了,各种各样的数据,工匠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设计图纸。
他们按着图纸,直接打造,然后发现相当顺利,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经过几次试射后,他们得到了性能数据,发现居然与图纸上给出的性能参数差不多,一群匠人激动的眼睛都红了。
以往他们研究设计一款武器,那都是得经过各种反复的修改改进的,从没有一种军械能够这么简单的就达成目标。
李世民百忙之中,跑来参观了正式试用。
军器监里有一个专门的实验场,有专门的夯土墙,有城门楼。完全就是一比一复制的城墙城楼,材料规模等都是一样的。
“听说此前试用的效果极强。”李世民很兴奋的对李超道,不过看到他旁边的李秀宁时,却总忍不住想要一脚踢死李超的冲动。
军器监的手笔很大,直接弄来十架八牛弩。
对他们来说,十架八牛弩很简单,有现成的床子弩,各种材料其实都是现成的,只是按李超的图纸加以改装制造而已。
十二石的弓,两正一反组织起来,以滑轮棘轮串联,让原本需要八牛开弦的床子弩,现在只需要两人绞动就行了,滑轮组,让绞动的时候更加省力,而棘轮,则让两个士兵就能轻松的一格格的绞动。
一根根鸡蛋粗一人多长的弩枪被装上,当上弦完毕,一声令下,令旗摇动。十名弩手握着木锤狠狠敲下,十支弩枪呼啸着射向百步外的城墙上。
弩枪狠狠的钉进了夯土墙里,扎起去很深。
那边十台弩没有停歇,迅速的开始继续装填,然后继续发射。
片刻之后,李世民嘴巴张的极大,他看到在那面城墙上,出现了十排弩枪梯子。
弩枪一支支钉在墙上,从下到上组成了一排弩枪梯,这几乎就和云梯一样了,士兵可以直接沿着这些弩枪就往城头爬,还不用担心被城头上的推竿推开。
若是有足够的弩车,甚至能把一面墙全都钉上弩枪。
换装了七支铁弩箭的威远将军,虽然射程短了些,但一次七箭,十架八牛弩连续射击,没一会功夫,摆在百步外的一片木偶,就全被摧毁了。
甚至摆在三百步外,都有极大的杀伤力。五百步,一样有效。一千步,如果对方密集,而弩车又多,同样还是有效果的。
当配重两千斤的神威将军炮被拉上来的时候,李世民围着这个大将军惊叹不已。
二十斤的石弹,一样是通过滑轮组和棘轮组,只要两人就能把两千斤的配重臂压下来,一锤子砸下去,挂钩打开,两千斤的配重臂猛的弹起,另一端的二十斤石弹被抛射上天。
采用的三十八度角抛射,而不是四十五度角,这是后世经验检验得到的最佳射角,这个角度距离最远。
当石弹落在远方,李世民拿着望远镜认真的观看着,好远。
军器监的人跑去测量距离,然后飞驰回报。
“四百一十三步!”
“真的能达到四百步!”李世民惊的说不出话来,亲自骑马赶过去观看,那颗二十斤重的石弹不但抛射到了四百步外,而且在地上砸出了一个大坑。
“砸城门楼!”李世民兴奋的指着试验用的那面城墙上的城门楼。
把神威将军炮推到三百步距离,连续抛射了五炮,终于击中一次,城门楼的一角直接被砸没了。
当把十架巨石炮推到二百步距离齐射时,瞬间那座城门楼就没了。
“军国利器!”
“怪不得你这么有自信能破灵武,有这样的利器,夺灵武确实不难。不过这些家伙挺大的,运输不易。”李世民抚摸着这些大家伙惊叹道。
“陛下,其实让军器监按统一的标准,打制关键的部件,然后随军运到前线,再带一批工匠到前线,就地打造其余非核心的部件,再统一组装起来,也并不困难。”
没有必要说非要在长安建上几百上千架八牛弩、巨石炮,然后辛苦的运到灵武前,没那个必要。把关键的部件,比如油轮组、棘轮组,比如八牛弩上的弓等事先造好,然后运过去就行了。
其它的什么弩床架,什么巨石炮的底座、配重块、配重臂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就地取材,临时打造,然后组装的。
“三姐,你非要去灵武?”
李世民转头看着李秀宁,一脸无奈的问道。
“在京太无聊。”李秀宁回道。
李世民看了看李秀宁,又看了看李超,一脸无奈,你们两个就不能注意一点吗,非要这样?
难道就不能给柴绍留点面子?
“文远,朕已经派出了使团,前往西域,去与西突厥的统叶护可汗联络,准备与他结盟,借助他来牵制下颉利可汗。”
突厥自隋朝起,就早不再是一家了。
东西突厥曾经隋末达头可汗时,有机会统一,但最终还是内乱,四分五裂。后来始毕可汗时,一统东9突厥,实力强大。但西部的西突厥,也一样在射匮可汗的带领下统一起来。
到了几年前由统叶护可汗继位,实力更是大增。
西突厥一直与唐关系不错,统叶护勇而有谋,善攻战,北并铁勒,西拒波斯,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是西突厥的最强盛时期,实力不弱于东--突厥的颉利可汗。
统叶护这几年一直在欺负波斯萨珊王朝,一次次的入侵波斯,战略重心在西面,对于中原,属于是交好策略。
李世民这次打算派出使团前往西突厥,要送公主去与统叶护和亲,两家结姻联盟,准备利用西突厥来牵制东--突厥颉利。
李超对于西突厥控制着西域诸国,也是有想法的。不过眼下嘛,拉着西突厥来打东---突厥,这是个不错的想法,起码也能牵制一二。
东西突厥虽然都是突厥人,但实际上这几十年来两边打生打死,狗脑子都不知道打出来多少,那关系实在是坏的不能再坏。大唐去挑拨挑拨,送个公主许点好处,提议搞点丝绸之路国际贸易什么的,大家一起来遏制下越来越狂妄的东--突厥,西突厥人绝对是十分乐意的。
ps:兄弟们,这几天没有大爆更,最多只爆了六更,没有七甚至十几更,别怪我,主要是我在《龙武2》里遇到漂亮妹子了,每天微信叫我去玩,搞得我都没心思码字了。说不定能泡到手啊,兄弟们还犹豫什么,去的赶紧去【海誓】区和我一起组好地主大军,别在这瞎等,里面有妹子呢。





唐朝好地主 第453章 龙武--娶三百个宫女
三月,那是春耕的时节。
这不是出兵打仗的好时节,府兵们此时出兵,那家里的田地耕种就要受影响。误了春耕农时,那么一季的收成就没了。
不过正因此,李超相信梁师都也不会想到大唐会在此时发兵打他。用李超的话说,就是要打他个出其不意,说不定此时梁师都也忙着春耕呢。
军器监新设了一个砲坊,专门生产神威将军炮和威远将军炮的核心部件。这个坊被重兵把守,成为绝密工坊,工匠全家都生活在坊内,不许出坊。
工坊日夜不停的开工赶造。
大唐的战争机器开动,召集府兵、筹集粮草、赶制武器。
李超倒是挺悠闲的,他是行军大总管,但不会事无巨细都自己弄,反正手下有了程咬金和李秀宁等九位行军总管,什么整编府兵等等,由他们去负责。
李超回了张家沟,嗯,如今这里改叫李家沟了。
李家沟挺热闹,李家把皇帝赏赐的三百宫女,给李家自己的奴隶配婚,还搞了一个集体婚礼。
摆下了不少的酒席。
李超做为他们的主人,坐在上首,接受他们的敬礼。
每一对新人都过来向李超拜谢。
李超则给新人们送上两个红包,红包不算多,一人一贯的庄票。两贯钱,对李超而言不多,但对这些李家奴仆来说,也不算少了。这两贯钱,算是李家对新婚奴隶们的赏赐,让他们可以添置点衣物之类的,也算是收买人心了。
“三百多个壮小伙成亲了,三百人成了三百家,用不了多久,就会有许多家生子出生,几年后,一家就可能是三四口,甚至十年后就是七八口了。那个时候,可就变成了两三千口了。”
老管家笑呵呵的道。
李家家业越来越大,府中的人口也是越来越多了。
洮州的奴隶、灞上的奴隶,还有原来崔莺莺带来的那些庄园奴隶,李家光是奴隶现在就有超过千人。
这还不算李家雇佣的那些长工、仆役。
跟那些豪强、世家一样,李家也走上了豪强之路,奴仆成群、田地成片,深宅大院。李超现在也习惯了当人上人,做奴隶主。
他不会再去想着要解放奴隶,给他们自由的想法。而只是每年拿出几个放免的名额,用做激励这些奴隶之用。
唐人都喜欢用奴隶,奴隶可信任,尤其是那些家生奴隶。
当然,奴隶成本也低,比起雇佣仆役,便宜太多了。
“府上人还是太少了,我打算今年再买个三五百口人进来,若是有成户的一家人,更好。”崔莺莺也坐在李超的旁边,接受这些新人们的拜礼。
买三五百口奴隶,说的跟买几百只鸡鸭一样轻松平淡。
赵四娘站在崔莺莺旁边,“咱们郎君都赐封了九万八千亩地,总不能荒在那里的,还是得多买些人,那么多地,买个一两千口都不嫌多的。”
“买一两千口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郑红线在一边接话。
现在天下眼看着一统,买奴隶确实不那么容易了。不像早几年,到处打仗,长安的牛马市上,每天都有大批新到的奴隶,有的时候,数千上万的运过来。
现在各地差不多都一统了,想在长安大量买人口就不容易了。
“咱们到洮州那边买啊,上次我跟青鸾王女聊天,就听她说她们那里奴隶很多的。好些都是獠人、蛮人,还有什么羌人、吐蕃人等等,数量不少的。她还说过,若是我们想要奴隶,直接跟她说,她让人给她母亲带个信,让她派兵去多抓些蛮人獠人就是了。”
李超现在也习惯了,对于她们聊这么重口的话题也没有什么不适。
她知道在西南一带,那里还有许多未开化的蛮人獠人,其实就是后世许多什么土族壮族苗族彝族等等少数民族的祖先,这些人还十分原始落后,经常相互战争。
东女国就时常被这些野蛮人抢劫,也经常派兵去报复这些人,对于抓到的蛮人,要么处死,要么就是做奴隶。
这些蛮子奴隶在她们那甚至十分便宜,如今洮州的边市贸易中,奴隶就是西南各番和汉商交易的一项重要商品。
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番商,把成群结队的奴隶运到洮州,贩卖给汉商,换回茶叶丝绸等物。
以李家在洮州的关系地位,买奴隶那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总能买到最优质最便宜的奴隶。
最近长安城不但粮价在蹭蹭的往上涨,奴隶的价格更是涨的快,就是牛马这些反倒是一直在降价。
崔莺莺、郑红线、赵四娘,连七娘和杜十娘也都跟着一起兴高彩烈的谈论着买人的事情,什么獠人奴隶不好用,又矮又凶。什么昆仑奴倒是听话好用,就是太黑了点,天一黑,整个人都看不见,一张嘴,一口大白牙能让人吓一跳。
什么西域胡女个子是大,胸大——屁股圆的,可惜就是金发碧眼的跟妖怪似的,那鼻子太高,嘴跟血盆一样,还个个都特别风骚。
“买丫环使女,就得买新罗婢,新罗婢最是听话温驯了。”
“新罗婢好是好,可是贵啊。买个新罗婢的钱,能买獠女十个了。新罗婢只能买来身边使唤,其它粗使杂役,还是用蛮女夷女,这些力气大好用。”
为了能扩大李家的奴隶数量,崔莺莺她们也是十分用心,比如凡是年满十五的李家女婢,都要配婚给李家未婚的男奴隶。怀孕的女奴还能享受两个月的产假,生下来的婴孩,李家会帮忙照顾,定期有大夫检查,没奶水什么的,还会给奶粉、米汤等。
这些举措,可谓是让李家的奴仆们感恩戴德。
但其实李超知道,这不是什么仁义,而只是这些贵族们对自己财产的维护而已。是的,奴隶只是贵族眼中的财产,跟牛马一样。
给奴隶婚配,就跟给牛马配种一样,是为了生奴隶增值。
给奴隶婴孩细心照顾,也跟照顾小牛崽子小马驹一样。
甚至婚配后,安排房子等,都是如此。
李家可能比其它家族要仁厚一些,给奴隶们吃住条件好些,还不会苛待虐待他们,甚至还能领取一定的薪水,干的好还有奖赏。甚至每年都有几个名额的放免,也允许奴隶们存够钱后自赎,但其实这些都不过是管理的手段而已。
有的是用严苛的规矩来管事奴隶,而李家只是用一种更高明的手段在管理着这些奴隶,让他们更加的忠于李家,更加为李家卖命而已。
这些东西的本质是这么的直接****,但这个时代就是如此,李超也不可能去做那逆时代而行的狂夫。
“今年增加了不少奴仆,不过我们今年还是得多请一些长工、短工。洗澡沟今年得有三千亩水稻要栽种呢,浸种育秧得管理好,插秧也不能误了时间。田里的麦子、粟,也得管理好。该架水车就架水车,该打井就打井。”
几个管事都认真的聆听着。
“我们在洗澡沟上的修的磨房碾房,甚至还有我们新建的水力铸币、水力锯木、水力锻打这几个作坊,也要管理好。”
利用水力朝廷磨碾加工粮食,甚至是锯木锻铁,这几乎都是贵族们的产业,毕竟这些既要不少的前期投入,同时还有最重要的一条,还得能够霸占到水源。水利机械,没少可不行。
而在河段上修坝建碾磨等,也是会影响到下游的用水灌溉等的,若没有一定的实力,一般人可不敢拦坝建碾磨作坊,要不然,一到用水的困难期,下游的人就可能来扒你的灞,抢你的水。
有的地方一些地方上的小宗族建些小碾房什么的,或者有的村庄在上游拦坝抢水,到了缺水期,下游的人都要来抢水,甚至经常爆发争水大战,宗族群殴,跟打仗一样。
只有贵族们有权有势,筑坝拦水,普通百姓才不敢怎么样。但官府也经常会来管束,势力小点的贵族,有时也得低头。
不过张家在洗澡沟筑筑蓄水修建碾房等,下游的人却没几个敢说要来扒坝的。
不过李超也不是那么霸道的人,他也吩咐家里到了干旱期的时候,就停止水碾等使用,分水给下游用。
“咱们的碾房磨坊,平时也可以多拓展下生意,我们有牛有马,可以主动去各村帮村民们运粮来磨坊加工粮食嘛。不收他们的加工钱,只要大家把去的谷壳米糠留给我们就好了。”
后世许多乡下的粮食加工厂就是这样干的,帮你碾米不要钱,甚至还要倒贴你几块钱,他们只要你把糠留下就好了,这些糠是能加工成饲料的,卖给养猪场,可不比加工费少。
李家现在洗澡沟养猪养牛养鸡鸭鹅还养鱼,对于谷壳米糠需求是很大的,免费帮大家加工粮食,甚至上门帮他们取送,既能招揽生意还能得个好名声。而李家其实又不亏本,能得到粮食加工剩下的糠壳米皮等,拿来配饲料喂鸡鸭牛羊,多好。
这也算的上是洗澡沟生态种植养殖的一个环节了。
李超做事情,很喜欢这种模式,既能得利又能得个好名声,反正是里子面子都有。简单粗暴的赚钱方式,李超是看不上的,太没技术含量了。
“洮州那边我们现在不回去了,总得安排个人去管着。三郎,你看安排谁过去?”
李超原本以为是要在洮州呆上几年的,没料到玄武门提前发动几年,他回了京也就一时回不去了。
李家在那边的产业不小,布的局很大。
“让牛管家过去吧,大牛二牛也都过去。反正那边也都是有管事的,牛叔是家里老人了,过去看着点就行。”
“嗯,那就这样定了。”(未完待续。)




唐朝好地主 第454章 龙武--封地
婚宴很热闹,很喜庆,十里八乡不少人跑来看热闹。…≦。…≦甚至不少人特意跑来送个礼,就为了能上李家的流水宴席上坐一下席。
都不是李超的婚礼,也不是李超纳妾,李家奴婢的集体婚礼而已,这些人还巴巴的赶来。送上一份厚礼,坐一回席,然后也能回去逢人就吹,我可是参加过赵国公的婚礼的,我是坐过李平章家的席的。
这就跟现在长安城里的勋贵,个个都吹嘘自己参加过玄武门一样。实际上,哪有那么多人参加过玄武门,真按这些人吹的,估计玄武门当天,长安有一半以上的官吏都参加了。弄的玄武门其实是一场广场舞交谊会一样。
没办法,谁叫玄武门名头这么响呢。玄武门功臣,那可是能吹上一辈子的。
对于这些前来的地主、商贾们,李超倒是挺客气的,虽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见一见,但也会抽几个见一下,闲谈几句。李超还专门让管事弄了一个本子,记录这些人,不是记录他们送的礼物,而是记录他们的身份,以及从事的产业。
李家产业是大,但有时候也一样需要这些地主商贾们。
小黑狗如今也成了大黑,每条都有四五十斤,做为中华田园犬,能长成猪一样胖,李超也真是服了这三只了。
黑家三兄弟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办酒席的场面,又有许多骨头啃了。
相比起家里的这三只土狗,李超在洮州时养的两只獒犬可就高傲的多,两只狗一左一右的蹲坐在李超的身边,此时两只狗都已经长到了一百多斤,三只胖猪般的土狗跟它们一比,那是差远了。
两只藏獒非常霸气,蹲坐在那跟两只狮子一样。
除了李超这个主人,这两只獒也就只跟饲养他们的仆人阿瓜较亲,其它人根本别想摸他们一下。它们可不会像那三只黑狗,吃的跟猪一样,整天懒洋洋的,谁摸他都行。
拿脚踢它们都不会眦一下牙。
那已经是三只废狗了。
三黑最喜欢啃骨头,还喜欢吃熟食。
但两只獒犬却只吃活的,每天李超遛马的时候,它们都会跟着李超。阿瓜每天还要带两只獒到洗澡沟上游林子里去捕猎,捕兔捉野鸡,甚至还能抓到鹿和麂子等大猎物,每次抓到了都会先叨回来,等阿呆给它们去皮拔毛,然后才会享受猎物。
抓了两只兔子扔在地上,兔子竖起两只耳朵撒腿就跑,两只獒依然蹲坐在那里,根本不为所动。
李超知道他们在等自己的命令,有阿呆这个仆人帮着训练,这两只獒已经非常听话。
“上!”
李超吹声哨,两只獒猛的扑了上去,几乎如猛虎下山,跟猎豹扑食一样。两只兔子跑出好远,可依然一下子就被追上,然后被咬住了。
叨着兔子回到李超的面前,两只狗望着李超,但没摇尾巴。
它们不会跟黑家三兄弟一样见人就摇尾巴。
“阿瓜!”
“阿瓜在。”阿呆有点呆,但对于训狗熬鹰养鸟却是个高手,他甚至能听的懂鸟语。相当神奇的一个人了,听到李超叫他,他过来,拿起兔子,掏出一把小刀,熟练的割了一刀,然后三下五除五,就把兔子皮完整的扒了下来,去除内脏,兔子扔给两只藏獒。
两只獒犬开始享受起这个零食。
一只兔子,对于这两只狗来说,还真是零食。一百多斤的大狗,一天的食量可不小,还得是新鲜血食。
一般人可真养不起这种獒狗。
李家去年开始养起了兔子。
兔子几乎什么都吃,繁殖能力更是惊人,个把月就能下一窝,最多能下十五六只。李家养的兔子,一年加以控制,也要产六窝,一只母兔子一年能下近百多只小兔子。
而一只小兔子只要半年时间就定型了,能长到十斤左右。
1...200201202203204...6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