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仓库到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迪巴拉爵士
“出发!我们要立刻出发!”
整个船队都在沸腾,所有的水手都被踢打出来,然后眼屎还糊着眼睛,就开始拼命的拉升着风帆。
“我们出发!”
史密斯交代道:“留下那几艘受损的船,盯住这片海域。”
他看了一眼身后已经在整队的船队,微微点头,说道:“出发!”
船队顿时就像是一头饿狼,缓缓驶进了那片海域。
……
当阳光挥洒在身上时,史密斯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说道:“是的,再大的风暴也无法阻拦我们,新世界……”
右边一望无垠,左边植被青青。
这便是新世界!
“法兰克和里斯本人问我们是否继续前进。”
船队有些破烂,但毫无疑问,他们走运了,若非如此,史密斯觉得至少要损失二十艘船。
“我们的船依旧不够坚固,回去之后要告诉那些造船的,告诉他们这些风暴,我们的船必须要能扛住风暴,往来于这条航线。”
“至于是否继续前进……”
斯密斯冷冷的道:“他们在害怕,害怕遇到大明的船队……可这片大海并不是他们的,我们出来探寻航道,如果不许,那就是要扼杀我们,所以……告诉他们,我们需要寻找到新地方,在此之前,我们可以撤回一些船只,让明人知道我们并非是来挑衅的。”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2222章 不如归去
泰西很大,并不小,而且武力凶悍……
这些消息开始传播,不知道是谁说的,把泰西人说的有些可怕和野蛮。
就像是有人在叩门,而大明这个大家庭中的人却有些慌乱。
是的,不但是百姓,士绅们都在寻找着泰西的位置。
然后大家惊讶的发现泰西居然不小,再然后有人说泰西人厉害,比肉迷还厉害,并且人口很多。
于是忧虑迅速成为大明上下的主旋律。
但也就是过了半个月之后,忧虑仿佛只是浮云,再次从大明的上空消散,仿佛从未来过。
“这是叩门!”
马苏有些不解,方醒却一直在说着自己对泰西使团到来的看法。
“这是一个机会,让大明上下知道,天朝上国咱们还差得远,人外有人,我们需要持续强大自己,他们就像是来叩门的……不是朋友,是对手,我只希望这次叩门能叫醒那些一直以为我们是中央之国的人,然后努力。”
马苏有些不同的意见,等方醒说完后,他说道:“老师,您想用泰西人来惊醒大明上下,可现在海上是大明为尊啊!”
“不惊,如何来的海上为尊?”
这里是书院,上午的教室里传出来一阵阵读书声,就像是人间最纯粹的旋律,让人生不出半点功利心来。
方醒在操场上信步而走,说道:“不然他们哪里能进入大明,就算是进了,他们也别想回去。”
马苏愕然,接着震惊,“老师,再动手的话,大明的名声都臭了啊!”
“谁说要动手?”
方醒蹲下来摸摸青草的长短,说道:“只是不值当为他们派船去一趟泰西罢了。”
马苏站在边上,恍然道:“老师,朝中还在警惕泰西?不准备多接触吗?”
“接触什么?”
方醒仿佛对泰西了解颇多,“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知道对方想干什么,对于大明来说就足够了,泰西那么远,靡费钱粮来往做什么?宣慰吗?他们不会买账,只会吃了好处,回头来咬你。”
……
就在前天,三国使者一起向陈默表达了想回国的愿望。
至于什么朋友,他们并未提及,连陈默都有些懵了。
多克此刻就在街头,他在看着能看到的一切,然后慢慢的过滤着,把有用的信息保留下来。
他在街头肆无忌惮的到处看着,通译就在身边,他却没问过什么。
右边那两个男子一直在看着他,他若是敢问,那么下一步就是某座大牢里的可怜虫。
他在慢慢的游荡着,他想在走之前知道更多的信息。
他不敢冒险去闯某些地方,去问某些人,所以只能艰难的凭着一双眼睛在履行自己的指责。
那两个男子只是阴冷的看着他,却没阻拦。
“明人不敢动我们,这是个好消息。”
多克今日是第二次单独出来游荡,而且很大胆,竟然靠近了皇城。
他看到了那些进出的人,看到了那些守卫的军士,然后在研究他们的士气和兵器。
是的,他无从知道大明军队的士气,至少在船队和大汉将军们的身上,他觉得大明军队很厉害。
可他不信,是的,他看到了守城的军士在打瞌睡,并且走动间懒懒散散的,于是就觉得那些估摸着只是样子货。
他看了许久,肆无忌惮,直至一个人站在他的身前,挡住了他的视线。
“回去吧。”
方醒平静的道:“想活命,那就老实些,不然我并不介意把你扔进海里,至少能让那些可怜的鱼儿找些食物。”
多克故作不解的问道:“我只是出来看看,你们的人在泰西也没被限制,他们可以畅游整座城市。”
方醒无动于衷,多克愤怒的道:“如果不能自由出入,那这不是使团,而是罪犯。”
“回去吧!”
他说的再多,可方醒却只是冷若冰霜,杀机就隐藏在背后。
多克深信,自己再敢去触怒方醒,那么明日他估摸着就会消失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
“别装烈女了。”
陈默悄然出现,以前有多憨厚,现在就有多得意,狐假虎威的得意。
“本官知道那些欢场女子,明明阅人无数,偏偏在新客的面前要装嫩,娇俏可怜。若是呼疼的声音再娇媚些,再可人些,谁敢说她们不是黄花闺女?”
通译被方醒的的冷漠吓坏了,老老实实地在翻译着。
可陈默的话却大多是讥讽,而且比喻不大好,大多是秦楼楚馆里的笑话,通译只是麻木的在翻译着,一时间想不起这里面的含义。
“.…回去吧。”
方醒最后告诫了一句,然后进了皇宫,今日他将给玉米上课。
多克被方醒临走前的那一眼给看的心中发慌,急匆匆的回到会同馆,找到了另两人。
“他是明皇的身边人,那么他的态度就是明皇的态度。”
亨利早就迫不及待了,他说道:“明人没把咱们当做是朋友,当然,咱们也没把他们当朋友,既然这样,咱们在这里有什么用?还不如早些回去,也好让国内知道明人的情况……”
阿贝尔无所谓,因为他觉得法兰克在这场争斗中处于被动的局面。
“他们找到航线了吗?”
多克悠然神往的道:“这一路我们都没看到,他们如果找到了,那么……那些新世界是什么样的?全是明人的吗?”
“不可能。”
阿贝尔没有焦虑,所以思维灵动,马上就反驳道:“我们坐船都坐了多久?大明如果真有那么大,那我们还争什么?”
多克一想也是,就笑道:“是啊!要是那些地方明人来不及占领,那就是我们的机会,不过他们会做出什么反应?”
阿贝尔随口道:“要给好处吧,或者他们会划定一个范围,不许咱们越过去。”
“可…他们究竟有多少战船?”
亨利偏过脸去看着外面,低声问道。
室内马上寂静下来,渐渐的,多了两道急促的呼吸声。
“不知道。”
阿贝尔的声音听着有些紧张,就像是准备去偷香窃玉般的紧张。
多克却冷静了下来,泼了一盆冷水:“是的,我们三国联手的话,实力是很强大,可明人这边究竟有多强?谁知道?”
三人马上就各自散去,仿佛刚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随后三人联名叫人写了一份奏章,只说是来到大明之后,见识了上国风物,只恨不能永久居住在这里。
接着话锋一转,三人就说起了对家人的思念,夜夜不能安眠什么的。
也亏得会同馆里的文书文笔不错,写的让人读之感动,然后就送进了宫中。
而在宫中,方醒正在和玉米见面,只是一个呆萌,一个无奈。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网址: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2223章 蹇义辞官
“站稳,对,站稳了。”
“滑一下,别……”
乾清宫的暖阁里,方醒一把扶住了差点滑倒的玉米,然后扶着他站稳,看了看他脚下的滑轮,说道:“好玩不好玩?”
“好玩!”
玉米双腿踩在滑轮上来回滑动,只觉得这是自己见到的最好玩的玩具,于是难免专注了些。
方醒就陪着他玩了一会儿,然后把滑轮收了,玉米自然不干,就要哭闹,方醒就假装要走,这才哄住了。
“该学就学,该玩就玩。”
方醒觉得这么小的孩子真的就该玩,可这是朱瞻基的嫡长子,以后要继承大明的皇子,他也只得收了同情,开始教他背诗。
可玉米会背什么诗啊!一手咏鹅背诵了几十遍,最后只是会了前面一句。
“呃呃呃!”
玉米兴高采烈的回到了坤宁宫,胡善祥和端端在等他,见他进来高兴,也都跟着欢喜。
“鹅鹅鹅!”
“什么?”
胡善祥拿了毛巾在给他擦手脸,听到他只是在念这个东西,就问了问。
“鹅鹅鹅!”
玉米不知道表达,双脚在地上磨蹭,只是地上不滑,他难免做了无用功,就焦躁起来,于是就喊道:“母后,母后。”
只是他不知道那东西该叫做什么,于是和胡善祥交流了半天,最后终于嚎哭起来。
而方醒此刻正和朱瞻基说着那些使者的事。
“他们想回去,虚与委蛇都没那个功夫,够现实的。”
方醒说了先前遇到多克的事,建议道:“不必强留他们,无用。毕竟我们需要道义。”
是的,大明的内部依旧是传统派为主导,失去了道义的话,一旦需要开动战争机器,反对的声音能淹没了朱瞻基和方醒。
“耗费大明的钱粮罢了,不过泰西不可再去了。”
朱瞻基很坚定的表态道:“他们既然是这般性情,可不会讲什么规矩。洪保说过,大明的船队和火器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宝贝,再去的话,他们肯定敢铤而走险。”
他喝了一口冰酪,这是方醒极力反对的食物,所以看到方醒皱眉,他就失笑道:“已经吃的少了。”
话锋一转,朱瞻基继续说道:“咱们现在是陆上要看哈烈和肉迷,海上要看泰西,两边一起发作的话,目前的准备还不够,夏元吉说了,得储备。”
方醒劝道:“水师还在组建中,战船的缺口还很大,所以咱们也不能急,急了也没用。”
宝船很大很厉害,可毕竟太大,而且属于多用途的船舶,耗费比不划算。
所以郑和和洪保,包括在金陵的王景弘都一致要求多建造战船,而宝船以后在南海范围内使用比较恰当,急迫时也可以上阵,不管是运送兵员还是补给,那运力首屈一指。
而傅显在见识过新式战船的威力之后,更是果断的上了奏章,说是最好停宝船,以后就只是打造战船。
“金陵那边在改进,准备建造更大的战船,装备更多的火炮,能扛住更大的风浪。”
两人说着水师的事,把玉米近日‘上课’的事儿抛在了脑后。
等方醒最后准备告退时,朱瞻基随口说道:“蹇义有些丧气,几次想致仕,朕在考量。”
方醒觉得有些怅然,他不认为蹇义会欲擒故纵。
“蹇义年纪大了,加之……那件事之后,他有些心灰意冷,于谦还弹劾了他……”
辛建事件作为一个标杆,让蹇义自诩的眼光成了笑话。
方醒估计这才是他想辞官的原因所在。
只是于谦还去弹劾他,这个倒是出乎了方醒的预料。
朱瞻基看了他一眼,说道:“于谦在外为官还是少了。”
方醒点点头,然后告退。
方醒一路出了皇城,他没有假惺惺的去看望沮丧的蹇义,而是叫了于谦出来。
于谦留了胡须,看着多了几分威严。见到方醒后,他行礼,然后先说道:“蹇大人想致仕,下官觉着该弹劾就弹劾,不该以致仕与否……”
这个有些凌厉了,和目前的主流思想背道而驰,连于谦都觉得有些过了。
方醒说道:“弹劾就弹劾了,不过你原先是在底下做事,民生倒是知道了不少,可还是缺了出京为官的经历,这样不好。”
聪明人无需多言,于谦一听就明白了。
他低下头,就在方醒以为他不服输,或是气馁时,这厮一抬头,却是带着些许兴奋的道:“下官早就等着这个机会了,兴和伯,能去浙江……若是不好办,只要是海边的地方就行,下官只要一府之地,然后好生的试试胸中所学……”
在方醒的注视下,于谦拱手道:“下官却是错了,治理地方不是试,而是要谨慎。”
方醒说道:“你懂这个道理就好,至于你的去处,看陛下的考量吧。”
于谦是朱瞻基夹袋里的人,自然是要磨砺一番的。
于谦拱手谢了方醒,然后去了吏部。
他是来求见蹇义的。
他以为自己会被拒绝,可没等多久,就有人出来带他进去,只是这人的面色冷漠,仿佛是带着一个仇人。
辛建自杀之后,蹇义一下就老了许多,在这个时候,连朱瞻基都心生怜悯,并未去怪罪他。
满朝文武,独有于谦上了弹章,弹劾蹇义。
当见到蹇义时,于谦只是躬身。
“坐。”
蹇义很平静,但脸色苍白。
于谦微微低头,说道:“蹇大人,您在吏部多年,行事周正,下官深感佩服……”
蹇义以为于谦是来找茬的,所以很是坦然,听他说了这个,就觉得这人居然还学会了先扬后抑,可见官场确实是锻炼人。
他嘴角露出了讥笑,用目光止住了准备发飙的郭璡。
蹇义准备致仕,同时举荐了郭璡继任,这个是朝中都知道的事儿。
这便是提携之恩,蹇义此生就是他郭璡的再生父母一般,至少也得是恩师级别。所以不管是恩情还是‘主辱臣死’的冲动,都让郭璡不得不表态。
于谦缓缓抬头,面色坚毅,未见愧疚,这让郭璡怒不可遏。
正是因为于谦的弹劾,才让蹇义下定决心要辞官。虽然此举对他郭璡来说好处多多,可姿态却是要表达出来的。
而且兔死狐悲的感觉让郭璡对于谦也生不出半点好感。
于谦没看他,只是诚恳的对蹇义说道:“蹇大人,吏部是要害,于户部并列的要害,吏部首脑若是夹杂着私心,不管是为了心中的道,还是遵循自己的眼光,都会有所偏颇,这也是下官弹劾的原因。”
蹇义看着精神奕奕的于谦,心中涌出了垂垂老矣的悲凉,然后问道:“那你以为应当如何?”




带着仓库到大明 第2224章 于谦的去向,玉米的威风
吏部尚书问吏科给事中,仿佛是在询问,可更像是考教。
郭璡有些莫名的失望,他更希望看到的是冷漠。
可于谦却在思索,他皱着眉,看着很认真。
这人也算是久历官场了,居然还这般认真,真的是奇葩一朵啊!
可于谦却真的是在认真,他想了许久,才说道:“蹇大人,例如一名官员,平日里的各种消息都要汇总,考成之后,吏部主事以上的坐下来好好的说说,上中下得有个说法,是渎职还是勤勉,治下百姓的日子如何了,赋税和往年相比可有变化,原因何在…”
郭璡的眼皮子跳了一下,然后看了蹇义一眼。
蹇义全身放松的在听着,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微笑。
郭璡的心口突突的跳了两下,然后干咳一声。
于谦并未被这声干咳打扰,继续说道:“.…都说要德行,可下官阅历了许多贪腐的官员,在被抓之前,他们不少都有君子之称,下官就想啊!知人知面不知心,德行太难勘察,那么就该以治下百姓的日子好坏为准,比以前好,那就是上,当然,还得要辅以赋税和刑狱……”
郭璡听的心惊肉跳的,再也忍不住了,就插嘴说道:“德行教化乃是一地的风气,风气好,风气正,则地方靖,一地安。为天子牧民,正该以靖安为要,其次便是赋税和刑狱…”
于谦忍不住也打断了他的话,说道:“治下百姓的日子当是第一!”
居然和未来的吏部尚书争论,这便是强项令啊!
蹇义没有管这个,他突然觉得于谦这人最适合的位置就是都查院。
嗯,他丢下两个在争吵的人开始写奏章。
在请辞之后,他觉得自己突然涌出了许多新的想法,就想把这些想法告诉皇帝。
而不少想法就是于谦刚才的一番话引出来的。
“.…为官之道当首重报效君王,安抚黎庶……”
“百姓要的是什么?郭大人可知晓?”
“本官如何不知道……”
于谦和郭璡在激烈的辩论着,蹇义已经检查完了奏章,然后起身出去。
“此事万万不可……”
两人吵发了性子,声音渐渐的越来越大……
外面不少人在听,大半义愤填膺,大抵是觉得于谦过分了。
蹇义神色轻松的从中间走过,对那些招呼声充耳未闻。
他一路去请见,却和出宫的皇帝撞在了一起。
朱瞻基一身便服,身后跟着两个嬷嬷和一群便衣侍卫。
蹇义看到一个嬷嬷抱着的孩子,不禁大惊,也顾不得什么,就低声进谏道:“陛下,白龙鱼服不可为啊!而且……而且殿下……”
他觉得皇帝袭承了太多文皇帝的习惯,比如说带着孩子出宫。
他看着短须的朱瞻基,不禁感慨万千。
当年朱棣就是这么带着朱瞻基出宫,然后去问民间疾苦,只是希望他以后别成了晋惠帝。
“今日不热,朕带孩子出来转转。”
后面有人牵马出来了,朱瞻基上马,顺手接过孩子,问了蹇义:“吏部可是有事吗?”
你都上马了才问,这分明就是说不是急事就别说。
蹇义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吏科给事中于谦为官方正,行事锋锐,可入都查院。”
这时沈石头一路从外面过来,近前说道:“陛下,兴和伯已经在等着了,还带了闺女。”
朱瞻基点点头,怀里的玉米喊道:“姐姐!姐姐!”
朱瞻基摸摸他的脸蛋,然后对蹇义颔首道:“于谦的职位,朕这里有了些布置,且等等。”
蹇义躬身应了,然后茫然看着朱瞻基一行人远去。
皇帝这是在告诉他等着,你想辞官朕知道了,但是等着,别玩什么三辞。
重臣辞官的话,皇帝多半是要先不许,然后派御医去府上给他瞅瞅身体。然后就是第二次…第三次……
等君有情来臣有义的戏码演完后,该走的还得走。
蹇义缓缓回到了吏部,见于谦和郭璡还在辩论,就笑了笑,然后开口赶人。
……
“姐姐!姐姐!”
玉米被朱瞻基放在马背上,见到皇城外站着的方醒牵着的无忧时,不禁就拍手叫嚷起来。
方醒的脸顿时就黑了一半,而无忧却喊道:“玉米玉米,端端呢?”
“姐姐!”
两个孩子在打招呼,方醒的脸却越发的黑了,朱瞻基见了好笑,就下了马来,把玉米交给了身后的嬷嬷。
邓嬷嬷牵着无忧也在跟在后面,两个孩子在鸡同鸭讲的说话。
天空上,乌云遮蔽了太阳,有些微风,却不是下雨的征召,很是凉快。
炎炎夏日里,这等天气几乎是可遇不可求,所以街上的人不少。
“南方吧,金陵那边缺了个推官,职位是低了些,可终究能盯着那边,有什么本事都可以使出来。”
朱瞻基止住脚步,因为身后的玉米看中了右边那家卖的小玩具。
“去选吧。”
方醒含笑看着无忧进了店里,然后这家店就被从外面封住了。
这便是特权,无所不在,方醒如今却觉得很坦然。
“他的骨子里还是有刻板的一面,磨砺一番,以后倒是能用。”
方醒睁眼瞎般的把于谦的强项说成了刻板,朱瞻基也不去纠正,说道:“若是帝王软弱,他倒是有些权臣的苗头。”
方醒心中一惊,担忧于谦的仕途就此了结。
至于权臣还是刻板,说句实话,方醒自己知道些于谦的结局,觉得权臣不大靠谱。
“朝中的构架很难出权臣,只要帝王不傻,文武牵制之下,权臣只是个笑话。”
朱瞻基一番话就让方醒释然了,然后反思了大明的这套制度,回想起了张居正的经历,认可了这个说法。
张居正若是没有宫中的支持,别说是权臣,估摸着首辅的宝座都坐不上。
1...748749750751752...88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