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维斯特帕列
过了几天,等沈隆他们到达伊吾城的时候,他再次偷偷回到颉于伽斯营中,发现回纥大军依然没有北上,反倒是露出几分想要回兵的打算,这让沈隆稍微松了一口气,不管究竟是回纥可汗换人的消息传来,还是因为自己在颉于伽斯梦中所做的一切,起码杨袭古手下的两千兵马还有西州城暂时保住了。
只要他们能坚持到自己从长安回来,那么就算是颉于伽斯再想进军北庭,沈隆也不用太过担心杨袭古会失败了。
“前面就是瓜州了!咱们是不是进城去弄些吃的啊”卢十四看着前方问道,走了这么多天,他们从西州出发时所带的食物和饮水已经消耗干净了。
“不用!”沈隆装模作样的趴在地上听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前面似乎有盗贼出没,约莫有五个人,我俩去把他们收拾了,食物和饮水自然就有了!”
卢十四握紧了自己的横刀,和沈隆一左一右包抄过去,远远地看到几个盗贼在围追堵截一名僧人,俩人随即杀出,等卢十四把自己面前的盗贼解决之后,他看到沈隆已经将其余四名盗贼收拾完毕,正牵着他们的马往回走呢。
“大师,受惊了!”沈隆看到这名僧侣看起来有些像是唐人,于是上前打了个招呼。
“贫僧悟空谢过两位施主!”然而这名僧人的回答却是让沈隆大吃一惊。
。
第1007章 悟空和八戒(200月票加更)
这名叫法界的僧人,俗名车奉朝,京兆郡云阳县人,唐玄宗天宝九年(750),罽宾遣特使赴长安,表示意愿归附。
次年(751),唐玄宗派中使内侍省张韬光及40余众护送罽宾使者返西域时,车奉朝任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天宝十二年(753),唐使团启程从罽宾返回长安,抵达罽宾国王冬天驻地犍陀罗。
至德二年,车奉朝因患重病,不能如期随团返中原,便留在犍陀罗养病。病中发愿:如待病愈,愿落发为僧。时罽宾佛教盛行,高僧云集,车奉朝病愈后便皈依佛门,师从犍陀罗三藏法师舍利越魔,舍利越魔赐车奉朝法号法界。此后,法界随舍利越魔学习梵语,并随其游历罽宾、天竺等国访师问道,研学佛法。
几年后,法界萌生返唐之意,于是向师傅提出东归请求,舍利越魔怜悯其心,准其所求。舍利越魔赠与法界梵文《十力经》、《十地经》和《回向轮经》及佛舍利等圣物,请法界带回大唐。
法界取来时的道路,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疏勒,他在疏勒和于阗(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作了暂短停留,然后北上,到达龟兹,法界见龟兹物产丰饶,佛教昌盛,遂留驻龟兹莲花寺,与龟兹高僧勿提提犀鱼等僧众,共同翻译从印度带回的《十地经》、《十力经》、《回向轮经》等佛经,法界共在龟兹生活30余年。
或许是因为安西都护府动乱,法界遂于去年启程返回大唐,并与今年将带回的佛牙舍利及所译经卷进奉入内,经功德使窦文场的奏请,德宗皇帝敕命他住长安章敬寺,并赐法号“悟空”,他也是《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原型之一。
也正是他将安西都护府依旧存在的消息带回了大唐,让大唐知道郭昕依旧在安西都护府坚守,只是此时大唐已经开始衰弱,并没有能力给郭昕提供多少帮助。
另外,八戒这个法号在历史中同样存在,汉嘉平二年(250),印度律学沙门昙河迦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设戒坛,朱士行首先登坛受戒,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汉族僧人,被赐法号八戒。
甘露五年他从长安西行出关,渡过沙漠,展转到了大乘经典集中地的于阗取经,可以说是西天取经第一人,二师兄取经的时间可是比唐玄奘还早了四百年。
沈隆在翻阅资料的时候看到悟空这个法号的时候吃了一惊,心下琢磨着,你师父都回长安一百五十多年了,大师兄你怎么才回来可是在路上睡忘了么
“原来是莲花寺的法界大师,在下乃是郭郡王麾下武威军玄戈营第九骑兵队郭元正!”沈隆行了一礼,大师兄在龟兹的名声可是很响亮的,能在这里遇到他对自己也是大有好处,如今在位的唐德宗崇佛,要是回到长安之后大师兄能帮忙在德宗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自己或许能得到更多的收获。
“原来是郭郡王手下的精锐,怪不得武艺这般出众!”大师兄出身军旅,又在龟兹住了三十年时间,见了安西都护府的士兵自然觉得亲切。
他双手合十向沈隆回了一礼,然后道了声歉,前去给那些盗贼念了一段往生咒,沈隆见状也上前和他一起将这些盗贼安葬,卢十四则撇了撇嘴,觉得他们这是多此一举。
收拾妥当,沈隆分了一匹马给大师兄,然后将他带回来的经书、舍利等放到另一匹马上,回长安的队伍中又多了一人。
一路上,沈隆和大师兄聊起了佛法,沈隆继承了王安石的学识,对佛法也是异常精通,聊了一阵儿大师兄就开始感慨,“当初在龟兹之时没能认识郭施主,着实是件憾事啊!若那时就能与郭施主交流佛法,定是一桩幸事。”
那时候你就算认识郭元正,估计他也不怎么懂得佛法吧沈隆笑了笑说道,“从这儿往东各州尽皆沦于吐蕃之手,我等跟着大师,不会给大师带来麻烦吧”
“无妨无妨,二位稍微委屈下,扮作贫僧的弟子和随从就好,吐蕃人一向崇佛,却不会对僧人动手。”大师兄连连挽留,估计他能平安返回长安也是这个原因,之前遇到盗匪只是偶然情况罢了,一名高僧在吐蕃境内还是备受尊崇的。
“如此就叨扰大师了!”沈隆自己带着卢十四固然也能平平安安回到长安,可终究没有跟着大师兄一起方便。
“贫僧虽然出家了,可修行尚不到家,如今依旧挂念家乡的亲人,郭施主和卢施主能不远万里为将士们送家书,此乃大功德,贫僧既然遇上,又怎么能不帮忙呢。”大师兄笑着回应。
有了大师兄的帮忙,沈隆和卢十四也能光明正大地进城了,前往长安的速度加快了不少,沈隆多次趁着半夜前往颉于伽斯的军营,探查最新消息,颉于伽斯真的没有继续用兵,转而将注意力放到了回纥内部。
不过沈隆并不认为他就会断绝进攻北庭的打算,回纥和吐蕃的矛盾是极其现实的,一点儿虚幻的心理暗示或许可以让颉于伽斯暂缓进攻,却无法彻底阻止进攻,而且就算他们不去打吐蕃,吐蕃将来也会对付他们。
就算是以沈隆的立场,也不愿意看到回纥和吐蕃和谐相处,只有打起来,他才能为郭昕和杨袭古找到机会;希望杨袭古他们能坚持到自己从长安返回西域吧!沈隆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
绕过罗布泊边缘抵达瓜州,然后沿着祁连山山脚途经肃州、甘州抵达凉州,一路上不少吐蕃贵人都邀请大师兄为他们讲经,大师兄念着沈隆他们,大多婉言谢绝,这些吐蕃贵人在遗憾之余也不敢怠慢,纷纷礼送大师兄出境。
在即将进入大唐境内的时候,他们遇到了出使回国的大唐内侍宣慰使段明秀,于是随他一起返回了大唐。
第1008章 错失中兴的唐德宗(300月票加更)
“这就是长安啊!”当看到长安城的城门,卢十四泪如雨下,当即跪倒在地,当他从长安的城门中走出,远赴西域的时候,还只是十**岁的少年,而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他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了,与他一起前往西域的少年都死在了那里,现在只剩下几封染血的家书了陪着他一起回到长安。
“卢义士,莫要太过伤心
《诸天万界神龙系统》第1008章错失中兴的唐德宗(300月票加更)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1009章 重回安西
诸天万界神龙系统正文卷第1009章重回安西代国公是郭子仪的封号,郭子仪死后长子郭曜袭爵,郭曜去世之后数年,郭子仪第六子郭暧继承了代国公的爵位,郭暧在正史中名声不显,反倒是在戏曲和民间传说中以“醉打金枝”的原因广为流传,他的妻子是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
到了代国公府上,除了郭暧之外还有武威郡王、安西大都护郭昕的家人,郭昕是郭子仪的侄子,听闻西域有人回来,他们自然想打听郭昕的消息。
见了这些人,沈隆如实回答了西域现在的形势,听闻郭昕尚且健在的时候,郭家人颇感欣慰,不过随即又为郭昕的将来担忧起来,开始询问沈隆他们有什么地方能给郭昕帮助的,沈隆赶紧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郭家在回鹘倒是有几分名声,家中也有些商人,此事倒是不难,只是这前去西域向来都是走兰州、凉州、甘州一线,往北的路可是从未有人走过啊”郭家人有所动心,但是仍然有疑问。
郭家在回鹘人心中可不是只有一点名声而已,郭子仪的威名回鹘人那个不知当年仆固怀恩引回纥、吐蕃入寇,郭子仪率兵屯驻泾阳;郭子仪单骑去见回纥首领,责以大义,回纥与大唐和好如初,随即退兵,留下了郭子仪单骑退回纥的嘉话。
如今要是有人打着郭家的旗号进入回纥境内,必然能够得到许多便利,而且拥有一条全新的商路对郭家人来说也是大有好处的。
“诸位请放心,在下久在西域,对西域地理知之甚详,到时候在下可带领商队前往龟兹。”说罢沈隆从怀里拿出一张地图,这是他根据历史资料所绘制的舆图,上面清晰地画着通过回纥境内前往龟兹城的道路。
郭暧随即招来熟悉西域地理的老家人询问,沈隆对答如流,迅速打消了他们的疑惑,郭昕的家人随即下定决心,“我家王爷远在万里之外,我等既然不能亲身前往西域在王爷麾下厮杀,若是连这点小事也办不到,就妄为郭家子孙了”
“此事我等理应帮忙,元正且等些日子,我等做好准备之后就通知元正本国公也会奏明陛下,让陛下早日召见元正”郭暧也表示了支持。
此次交谈之后,不知道是谁泄露的风声,每天来驿站寻找沈隆的商人倒是多了起来,看来不管在什么时代,只要有利益在,就不愁没人动心。
除了和这些商人还有郭家人交谈,沈隆其余时间都和卢十四一起,将宣威军还有西州军的家书送到他们家人手中,听闻断绝消息已久的亲人送来了家书,这些人都为之痛哭流涕,卢十四的义举也在长安传播开来。
颇有些人家的青壮在听闻父辈仍旧在西域征战之后,动了要去西域寻找父辈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想法,对此沈隆自然是欢迎的,他们商议好在等到沈隆见过皇帝陛下之后,跟随郭家组织的商队一起出发。
唐德宗又让沈隆失望了,在听段明秀传回消息之后,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大师兄带回来的佛牙舍利和经书上,德宗皇帝命在京师大庄严寺建十三级宝塔供养佛牙,并念大师兄求佛牙功大,年高不忘故国,是大唐使臣的典范,且军籍仍旧在身,不忘复命,特晋封他为壮武将军、试太常卿。
大师兄谢恩之后又提起了郭元正和卢十四二人,加上郭暧等人的劝说,以及卢十四的义举在长安引起的轰动越来越大,德宗皇帝这才召见了他俩,询问了一番西域的情况,颁发旨意对郭昕、杨袭古还有孤守西域的将士们进行了一番表彰。
如今大唐实力衰退,德宗皇帝并不能给他们实质性的帮助,不过有这封旨意,也能帮助西域的大唐军队鼓舞一番士气,而实质性的帮助还要看大唐的商队。
沈隆也因为带回了西域的消息受到了表彰,德宗皇帝晋升了他的官职,这对沈隆来说倒是比较实际,官职高了,自己的话语权也就随之加大,日后等回到西域,想做一些事情也就方便了许多。
等做好了一切准备,沈隆带着商队重新踏上了前往西域的道路,而卢十四则留在了长安,这并不是他畏惧西域险途,而是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带回来的家书还没有全部送到安西军军属的手中。
沈隆也觉得,留一个人下来,继续在大唐讲述安西白发兵的故事也是大有好处的,起码能让大唐的百姓一直记得,在西域,依旧有一支大唐的军队牢牢守在这里。
沈隆和商队以及那些想要去西域跟随自己父辈并肩作战的少年们一起穿过了开远门,在开远门城外竖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的字样。
这句话是有讲究的,大概意思就是从这到安西只有九千九百里,还不到一万里,所以你们不要觉得太远;这是唯有汉唐这样伟大的国度才能理解的浪漫,无数大唐的好男儿就是看着这样的字挎着横刀、扛着长枪从这里离开,前往遥远的西域,将大唐的荣光散播到西域各国,而如今时隔数十年后,终于又有一批年轻人踏上了他们父辈曾经走过的这条路。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无故人。”不知道是谁吟唱起了这首诗,正是阳光三叠的唱法,他们在用这种方式为沈隆他们送行。
或许有人觉得这首诗有些伤感,于是换了另外一首,“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沈隆却觉得这两首诗固然好,却不符合现在的形势,于是高声吟唱起了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有他一个人吟唱,等唱到第二遍,应和的人越来越多,开远门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歌声直上云霄。
第1010章 希望
如果陇右尚未陷落,那么从长安出发的商队就会一路向西,但是现在从陇右通往西域的道路已经被吐蕃隔断,他们只能转而向北,从漉州、朔方节度使一路北上进入回鹘境内,抵达回鹘牙帐,然后在转向西南,穿越乌德建山南下,经过金山边缘,然后翻越天山抵达西州。
如果将这条路线在地图上画出来,北上和转向西南的线路刚好和原来的丝绸之路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路程远了许多,商人们的成本也高了不少,但总归比什么都没有好得多;因为商路断绝,西域的瓷器、丝绸等物价格翻了几倍,只要他们能平安抵达西域,依旧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一旦有了利润,这些商人就会源源不断转道回鹘前往西域,安西都护府也会因为他们获得一丝喘息之极,通过维护商业秩序得到经济和物质上的补充,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利用商贸拉拢分化西域各部落,给自己赢得更多的支持。
日后张议潮能在沙洲起家,与其说张议潮能打,不如说他擅长经营和交易,在他各部落的夹缝之中,通过商贸安排,依靠一支规模不大却很精锐的武装力量为本钱,联合各部拿下了河西四郡,既然有成功的案例摆在这里,沈隆自然不会忘记。
而且参考日后那些欧洲殖民者的所作所为,他们所使用的手段和这些也有一定相似之处,他们每到达一个地方,就会先用新奇的商品来收买分化当地土著,然后再利用自己的强大军队完成收割,非洲的黑人、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就是这样被他们击败的。
沈隆肯定不会像那些殖民者一般做得过分,不过大方向还是会参考的;总之商业活了西域就活了,如果商路断绝,没了商业利益,光靠西域自身的产出可养不活这么多人,更无法支撑安西都护府在西域的统治。
“守捉,前面就是回鹘牙帐了,在下已经派人过去通报,相信他们一定会派人出来迎接的!”正思索间,负责管理商队的郭家管事过来说道。
通过郭家人和大师兄的进言,以及沈隆自己的主意,唐德宗册封沈隆为俱六城守捉使,守捉使乃是唐代特有的官职,是唐朝在边地的驻军机构,其主要分布在陇右道与西域,唐代边兵守戍者,大者称军,小者称守捉、城、镇,各机构皆有使。
每个守捉驻兵300至7000多人不等,大唐鼎盛时期,光在陇右和西域就有三十七个守捉使,而现在就连沈隆被册封俱六城守捉还得他自己打下来。
俱六城位于西州西北、轮台城附近,位于天山北麓,由于能够得到天山雪水的灌溉,这里是西域少有能生产粮食的地方,也是沈隆精心挑选的目标,要想在西域壮大,就必须掌握粮食生产,在粮食方面自给自足才行。
而整个西域,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伊犁河谷和天山北麓从独山守捉到黑水守捉这两条狭窄的地域了,伊犁河谷如今在葛逻禄手中,且距离有些远,所以天山北麓就成了沈隆唯一的选择,这里虽然被吐蕃占据,但处于吐蕃的势力边缘地带,想重新攻占难度并不大。
俱六城刚好位于独山守捉到黑水守捉的中间,先在这条狭窄种植带埋下一颗钉子,然后在伺机左右进攻,拿下更大的可耕种土地,沈隆对中华民族的种植天赋绝对有信心,只要有了适合耕种的土地,大唐的百姓就可以在这里繁衍壮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