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神龙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维斯特帕列
又发了几封邮件,沈隆再次接到了新的任务,“来自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世界的郭元正请求您让大唐的荣光重现漠北”
第1000章 万里一孤城满是白发兵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这是什么沈隆打开手机搜了下,发现这竟然是时下火热的一部广告,这是什么鬼广告还有这么多人追捧沈隆带着疑惑找到这部广告,认真观看起来,看完之后他也被这部广告感动了。
这部长达十六分钟的广告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
《诸天万界神龙系统》第1000章万里一孤城满是白发兵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1001章 两个幸存者
要想完成任务,就必须先了解安西都护府的历史,不用查资料,根据王安石的记忆,沈隆就找出关于安西都护府的资料。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侯君集平高昌,在其地设西州都护府,治所在西州,同年9月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用以针对西突厥。安西都护府第一任都护为乔师望,后由郭孝恪接任,开始时只有数千人的兵力,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郭孝恪击败龟兹国,把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十一月,苏定方在碎叶水平定阿史那贺鲁的反叛,从而平定了西突厥,将安西都护府治所迁回高昌故地,显庆三年(658年)五月,安西都护府又迁到龟兹,安西都护府升格为大都护府。
其后,安西都护府所统辖的疆域不断扩大,并开始和吐蕃形成拉锯战,期间涌现出了裴行俭、王孝杰等一大批名将。
唐肃宗至德年间(756年-758年),为平定安史之乱,唐政府在河西、陇右征兵,安西兵组成“安西行营”奉诏平叛,帮助收复了两京;但由于安西、北庭及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内调,吐蕃乘机陆续占领陇右、河西,因此安西都护府与唐朝的通道中断,但安西四镇留守军队仍孤军坚守。
肃宗上元元年(760年),陇右军镇多被吐蕃攻陷,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政权趁唐衰弱之际尽取陇右道,是年冬,吐蕃攻占了唐朝的京城长安,半个月后才撤离。
此后十余年,吐蕃又夺去河西之凉、甘等州,吐蕃的军事行动,使安西都护府面临重重困难,但仍有旧将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都护府,二镇和沙陀、回鹘相依,吐蕃久攻不下;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李元忠、郭昕派遣使者间道奏事,德宗对其进行了嘉奖,封李元忠为北庭大都护,郭昕为安西大都护,随后,吐蕃联合葛逻禄、沙陀攻击唐军、回鹘,大唐与安西都护府彻底失去联系。
“及三葛禄、白服突厥皆附于回鹘,回鹘数侵掠之。吐蕃因葛禄、白服之众以攻北庭……贞元六年……回鹘颉干迦斯与吐蕃战不利,吐蕃急攻北庭。北庭人苦于回鹘索求,与沙陀酋长朱邪尽忠皆降于吐蕃。……安西由是遂绝,莫知存亡,而西州犹为唐固守。”沈隆默诵着《资治通鉴》里的记载,这也是正史中关于安西都护府的最后记载了。
“葛逻禄啊!”沈隆念诵着这个有些熟悉的名字,天宝十年,也就是在这个故事发生之前三十九年,右羽林大将军、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率领大军和大食军在怛罗斯相遇,不到两万人的唐军和多达二十万人的大食军激战五日不分胜负。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在双方相持的重要时刻,唐军中的葛罗禄部众突然叛变,与大食夹击唐军,高仙芝大败,乘夜间逃跑。由于道路阻隘,拔汗那部众又在前面挡住去路,人马壅塞道路,幸亏右威卫将军李嗣业奋起大棒,为他杀开一条血路,才得以逃脱。
如果不是葛逻禄的背叛,怛罗斯之战的获胜者或许就是大唐了,沈隆在读史书的时候对此一直深以为憾,这次如果想帮助大唐重新恢复荣光,那么吐蕃还有葛逻禄都是必须要对付的敌人吧既然如此,这回就把你们一起收拾了。
这是,这件任务应该并不容易吧公元790年的大唐已经进入衰弱期,国内唐德宗耗资巨万迎佛骨,琅琊郡王、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幽州卢龙两道节度使与淄青节度使李纳在棣州大战。
大唐境内自身都应接不暇,那还有余力像当年汉章帝派遣大军解救耿恭那样来援助困守安西的郭昕和杨袭古啊。
所以看来只能是自己在安西孤军奋战了,依靠龟兹和西州的唐军残兵来击败吐蕃、葛逻禄等强大的敌人。
郭昕、杨袭古所面临的处境甚至比李云龙当初更加严峻,李云龙面对的敌人固然强大,可他们好歹是在中原,身边都是心向自己的老百姓,可以依靠这些老百姓来源源不断获取人力、物力的补给,最终将小鬼子拖垮。
而郭昕、杨袭古他们则是在异族杂居的西域,在中原强大、安西都护府统治西域的时候,他们或许会归顺大唐,可等到大唐开始衰弱,他们就一改往日的恭敬,亮出了自己的獠牙,要想利用这些人的力量,谈何容易啊。
不过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异族杂居固然对安西军不利,可是吐蕃、葛逻禄、回鹘想要完全统治这块土地也难,只要有合适的策略,让这些部族重新归顺与安西都护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已经决定要进入这个世界,沈隆就抓紧机会开始搜集资料,沈隆浏览了他所能找到的所有关于这个时期的史料,还专门去了一趟西北,找到龟兹、西州的旧址仔细游览了一番,甚至还到杨袭古的庙中祭祀一番。
除了这些,他还去找了大航海时代的资料研究了一番,西方殖民者当年屡屡以极少的人数实现了对一个又一个异族的征服,没点真本事可不行,说不定能从其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策略。
完成所有准备之后,沈隆选择进入《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世界,一道白光闪过,沈隆就从公元2019年来到了公元790年。
眼前一片黑暗,脑子有些晕晕乎乎的,浓浓的血腥味不断钻进沈隆的鼻子,他艰难地挣开眼睛,只见周围到处都是尸首,有和他一样穿着唐军铠甲的,也有异族打扮的盗贼。
“发财了!发财了!发财了!”突然耳边传来了一阵儿兴奋地叫声,一名满脸风霜的汉子正把一袋袋铜钱收拢到一起,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
沈隆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大唐安西军的两个幸存者,这个故事的两个主角终于都到齐了。
第1002章 是不是我大唐的兵马回来了?(迟来的更新)
来的是卢十四,按照导演的说法,卢十四出身于宣威军驻守安西四镇之一的于阗,在于阗陷落后带着安西都护府将士们的家书逃了出来,现在正想办法回到大唐,将这些家书交到这些阵亡将士的家人手中。
这里有个小小的bug,宣威军是唐天宝十三载设置,驻地氂牛城,在现在青海省西宁市北,最终被吐蕃攻陷,公元790年,吐蕃攻打北庭,其部队是从东部走甘肃、青海进入新疆,所以卢十四出身于宣威军的话一路躲避吐蕃大军来到西域或许更靠谱一些。
去年,有前往西天取经的高僧回国,途经疏勒镇,会见镇守使鲁阳;到于阗镇,见到镇守使郑据;到龟兹,见到四镇节度使﹑安西副大都护郭昕;到焉耆镇,会见镇守使杨日佑,说明这时候于阗依旧在大唐手中。
同样也是这个时候,北庭唐军中的主力部队之一沙陀突厥投降吐蕃背叛唐军,吐蕃人以三姓葛逻禄、白服突厥为仆从军,联络沙陀突厥,共同攻陷北庭;北庭求援于回纥,回纥大相颉于迦斯率回纥大军驰援北庭,被吐蕃、葛逻禄、白服突厥、沙陀突厥联军击溃。北庭节度使杨袭古率北庭唐军残余两千人逃到西州。
所以,卢十四逃出于阗和郭昕下令铸币让郭元正送往西州相隔的时间并不久,他们能在这里相遇是符合逻辑的,除了卢十四出身宣威军这点之外,这段剧情的考究很用心。
脑子里将这些过了一遍,卢十四已经摸到沈隆跟前了,和广告里一样,沈隆一翻身制服住了卢十四,卢十四连忙求饶,“别杀我!我就是来捡口吃的!军爷饶命!”
见到他如此怯懦的样子,沈隆并没有鄙视,他知道卢十四一来是被于阗陷落打击坏了,二来则是身上还有战友们的家书,在将这些家书平安送到之前,他是万万不能去死的,因此他宁愿放弃自己的尊严,忍辱负重。
“起来吧!”沈隆将他松开,却也没有揭露他的真实身份,而是命令他和自己一起将军费还有食物、饮水都收集起来,带着卢十四一起上路。
卢十四当然不情愿,可在沈隆的逼迫下他不得不跟随他一起前往西州,单靠沈隆一个人当然有信心把这些军费安安全全送到西州,他不放心的反而是卢十四,如今安西都护府通往大唐的道路已经被吐蕃占据,卢十四一个人想回到大唐谈何容易
沈隆打算等把军费送到西州,暂时保住杨袭古大军之后就回大唐一趟,到时候可以将卢十四一起带上,只要有他在,就不用担心卢十四没办法平安回去。
卢十四并不理解沈隆的好意,他原本是想向东去,结果却被沈隆逼着向西走,心里自然不甘,一边走一边嘟囔着,“军爷,咱们怎么往西走啊背着这么多钱,到底是要去哪啊”
沈隆并不回答,现在还不是告诉他真相的时候,向西的道路艰难而又漫长,不久之后他们搜集到的水和食物都用完了,又走了大半天,沙漠中央出现了一座孤零零的客栈,二人一马来到客栈前。
小二迎了上来,“二位客官,小店有新酿的甜酒,刚宰的羊肉。”
听到这些,卢十四忍不住舔了舔舌头,然后看向沈隆,他觉得带了这么多钱,总可以买些吃的解解馋了吧沈隆不为所动,尽管他随身空间里带着金银,却也不想因为这点影响接下来的剧情,他只是问店家讨了两碗水喝。
卢十四一边抱起碗猛灌,一边还去看看行商吃的酒肉,露出很馋的神色,却不想,钱袋撞上了柱子,从肩上猛地落在地上,响起叮叮当当的钱币声,一时间,客栈死一般的寂静。旁边的行商目光立刻转过来,上下打量他们。
卢十四赶紧把钱收好,跟着沈隆一起离开了客栈,待他们走后,客栈中又两拨人也跟了上来,其中一拨是行商,他们没花多少工夫就追上了沈隆和卢十四。
听到马蹄声,卢十四回头一看急得马上就要逃跑,自从通往大唐的道路被阻断之后,安西都护府多年营造的秩序已经崩溃,在这残酷的沙漠中,杀戮、抢劫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他刚才又在客栈里露了财,然后这些人马上就追上来了,能是什么好事儿
沈隆转过身来,一手拔出横刀,一手拽住了卢十四,警惕地看着这群人,那群行商站定,首领下马行插手礼表明善意,“我们是大唐的商人,十几年没见过咱们的兵了……”
其实这句话同样有些不妥,吐蕃虽然隔绝了大唐通往安西四镇的道路,可郭昕和杨袭古依然带领大军驻守在这里,这位商人只要是走这条商路,就不可能没见过大唐的兵,或许他话里的真正意思是,已经十多年没见过从大唐境内派往安西四镇的士兵了吧
商人首领示意手下捧着干粮和水囊,放在了地上,进一步表示善意,然后满怀期待的问道,“敢问军爷,是不是大唐的人马…从长安回来了”他的话也印证了沈隆的猜想。
沈隆缓缓摇头,对方面露失望,又问道,“军爷可有长安的消息”
沈隆仍旧摇头,他当然知道长安的消息,但是说出来想必对方会更加失望吧首领遗憾地往后退,长叹,“这条路,越来越难走了。”
这是必然的事情啊,以前有安西都护府维持秩序,让他们这些大唐的商人可以安全的往来,而如今安西四镇接连陷落,占据这里的势力可不懂得维持秩序的好处,他们对待的商人就如同对待肥羊一般,如今想做生意谈何容易
随即转身上马行礼,“保重”,说完就要策马离去。
沈隆回礼然后大声道,“诸位且放心,我大唐终会重新光复安西,让大唐的荣光继续闪耀……”
商人们纷纷露出激动地神色,而卢十四则诧异地看着沈隆。
第1003章 北庭节度使杨袭古(2400月票加更)
商队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策马离去,他们离开之后,卢十四上前拼命将饼往嘴里塞,而沈隆则取了水先给马喂,带着这么多钱,光靠人背可是有点吃力。
“我说你拿着这些钱是干啥的”卢十四终于没忍住问出来了,沈隆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闪电般出手,从他衣服里拿出了他的腰牌,腰牌上写着宣威军井钺营的字样。
“还给我!还给我!”卢十四冲上来拼命撕扯,这会儿他连饼都顾不上了,尽管成了兵油子,他依然对自己宣威军士兵的身份感到骄傲。
沈隆将腰牌还给他,然后拿出了自己的腰牌,叉手行礼,“在下大唐武威军玄戈营第九骑兵队,郭元正。”
卢十四小心翼翼接过腰牌放到怀里,然后才回礼道,“宣威军,卢十四!”然后又问道,“武威军不是在龟兹么你怎么跑这儿来了”
“宣威军应该驻扎在于阗,如今于阗已经陷落,卢兄弟这些日子受苦了!”沈隆刚说完就看到卢十四眼圈一红,沈隆拿出染血的文书,指着那些钱说道,“这是郭郡王为西州城新铸的军费,让玄戈营第九骑兵队送往西州,军令如山,一文都不能少!如今第九骑兵队那怕只剩下我一个,我也要把这些军费一文不少地送到西州!”
如今大唐在西域的最高统帅是武威郡王、安西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使郭昕,他是大唐名将郭子仪的侄子,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河西军镇多被吐蕃攻陷,永泰二年(766年),朔方节度大使、中书令郭子仪奏请朝廷遣使巡抚河西、安西等地,并请置瓜、沙、甘、凉、肃诸州长史;云麾将军、左武卫大将军郭昕奉命前往巡抚河西、安西等地,至今已经二十五年了,未来郭昕还将长期坚守下去。
“呜呜呜呜”卢十四嚎啕大哭起来,好半天才缓过气来,“宣威军……宣威军也只剩下我一个了,城都没了!兄弟们全死了!就剩我一个了…”
沈隆过去拍拍他的肩膀,拿起水袋让卢十四喝了几口水,经过这件事,俩人之间的关系有多缓和,卢十四终于开始信任他了,他从怀里掏出几封染血的家书,“城破之时杀声四起,兄弟们都把家书塞到我手里,说我年纪最小,要是武威军只能活一个,也该是我活着,好把这些家书带回长安,送到他们家人手中……”
沈隆默默看着卢十四,在西域的苦难让他看起来比真实年龄大了不少,可尽管如此,他最小也得有四十多岁了,四十多岁还是宣威军中最年轻的士卒,安西都护府所面临的窘境可见一斑,他们已经多年没能得到大唐的补充了,留在西域的士卒已经垂垂老矣。
“军爷,我不是坏人,我也不是逃兵,我只想把兄弟们的家书送回去啊!你就放我走吧!”卢十四转而哀求道。
“走就你一个人怎么回得了长安你连马都没有一匹!”沈隆将商人赠送的食物和水收好,牵着马继续向西州行去,“你还是跟我一起去西州吧,等到了西州我交完差事,然后问杨节度要一匹马,让你骑着回长安。”
西州位于于阗的东北方、龟兹的东边,他们俩人现在的位置在龟兹和西州之间,要想回长安就必须先去西州,因此卢十四并没有反对,和沈隆一起继续往西州行去。
没走多久,他们就遇到了沙暴,广告里郭元正的马就是在沙暴之中死去的,而这次有了沈隆的照看,总算是保住了这匹马的性命,等沙暴散去,这批马依旧活着,只是依旧没力气继续驮着这么多钱了。
沈隆二话不说,马上把钱卸下来挂在自己身上,看得卢十四张大了嘴巴,“你还穿着甲呢,再背着这么多钱,你怎么走得到西州”
“不要紧,你把食物和水带上,帮我牵马!”这些分量对沈隆来说还能应付的过来,在卢十四惊讶的目光注视下,他背着钱一步一步坚定地向西州行去,卢十四看了看马,再看看手中的食物和饮水,似乎想甩开沈隆独自逃跑,不过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几步追上沈隆,默默从他身上卸了一袋子钱自己背上。
晚上,俩人在篝火旁休息,沈隆再次听卢十四絮絮叨叨说起于阗陷落时候的事情,等第二天一大早,俩人早早起来,趁着太阳还不是很烈赶紧赶路。
到了中午时分,昨天那些被沙暴暂时阻拦的盗匪终于追上来了,卢十四伸手,“郭爷,分我一把刀吧,咱让这伙兔崽子看看,咱大唐军的本事。”此时没了宣威军和武威军的区别,大家都是大唐的士卒。
猜你喜欢